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财迷抗日记-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在张大帅时期,东北军就有很多日喷教官,帮助训练军队。现在少帅表面上与日喷人还是很好的样子,新近还又请了一批日喷空军教官。所以,有些抗日的准备都是要偷偷地进行。这课,是以“抵御罗苏入侵”的战略战术讨论班为名办的。看来,财迷对东北军的情况还是不了解啊。
这时,东北军的第一假想敌是罗苏军!对日喷虽然也有戒心,但认为他们最多是想多占点便宜,暂时没有侵吞东北的野心。
这时已经是九月十五日的下午五点多,所以,冯占海请财迷一行吃晚饭。
九月十六日上午,请徐辉到军官学习班与大家讲课。这个班有五十人左右,都是副团长、团参谋长和营长级的,不是中校就是少校。
结果,财迷在课堂上先以上次中苏之战讲了起来了。财迷对上次中苏之战也是很关心的,当时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然后就把日喷军入侵也引入讨论。
多数军官们一方面认为东洋人在近年不一定会打大华的,另一方面又相当怕日喷军,认为东北军连苏军都打不过,根本没法与日军打。
这东北军是不是受日军的教官的影响,都认为日军比罗苏军要强!
是不是因为教官是日喷人,使得东北军对日喷军有点恐惧感?认为学生怕是打不过老师的?
军官们还有担心,光俺们东北军来抵抗外敌,中央政府和国内其他人都不来帮忙。以一隅敌一国,这仗没法打。
这确实是个问题,而且上次在与罗苏的战争中,中央没有怎么实质的支援东北,让东北军民寒心。
财迷表示,以后有外敌入侵,就算政府不支持,百姓会支持的,他徐某,虽然能力有限,但一定尽绵薄之力来支持。而且,正因为敌我力量悬殊,所以,要以游击战来对付敌人。
财迷分析了罗苏、日喷军队的强项,他们武器好,有飞机军舰坦克大炮,火力强,日喷士兵训练有素;但他们也有弱项,士兵人少,打入到大华,后勤保障线长。游击战正好是避开敌方的强处,发挥我们的强处,对着敌人的弱处打。而且打不过可以跑,在我们选择的时间地点打仗。如果能以一比一的伤亡,就能使罗苏、日喷人承受不起。以小胜来积大胜,让占领者付出高代价。
一个胡子出身的军官就说:这不是与咱当年当胡子时的打法差不多?财迷赶紧说,有差不多的地方,但也有明显的不同。胡子是为了躲官军,然后目的是抢老百姓。我们现在要设立基地密营,要依靠老百姓,目的是打击侵略者!
后来就讨论了具体的战术细节,大家都讨论得很热烈。本来是准备“讲几句”的,结果讲了一整天。到了下午很晚,大家意犹未尽。经过这一课,军官们对以游击战打罗苏和日喷军的信心大增,对游击战的指导思想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晚饭大家聚餐。
财迷回到了旅馆。但快到夜里十点钟时,冯占海又来到旅馆,说张学亮要接见他。
财迷终于见到了这位历史风云人物。才三十岁,就成了国内实力最强的军阀之一。现在是阎和蒋都许他为副总司令的职位,阎同时答应把察、绥二省交给他,政府各部长半数归其支配;而蒋现在已经开价到了把整个北方让他管理。
可能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老一点,这个时空中,三十岁的张学亮留了胡子,与财迷另一时空看到过的那个张少帅照片有点不同。见了财迷也没什么太大架子。
第一,对徐先生为东北、为他献策出力表示感谢!第二,对徐先生的大才表示钦佩;第三,诚邀徐先生留在沈阳,到参谋部或者到空军就职。
俺们东北军很需要徐先生这样的人才!
徐某商人一个,军事上的水平不值一提。现在上海有些工厂杂事要处理,也离不开。关于日喷人的入侵的事,还是要有所准备,特别是游击战秘密基地,一些密营,建了有很多好处:无论是罗苏人或者日喷人入侵,都可以用到,还可以让物资不会集中在大城市中,防止被敌空军轰炸而一起炸了。这抗日准备的事,保密不光是要对日喷人,还要对亲日喷的人。特别是对满族贵族,要保密。其中对密营的设置地点,更加要让绝对可靠的人掌握。另外,不光要训练营、团级军官,还要训练连排级军官,还要按游击战要求,来训练士兵、准备武器装备。
这时,有个参谋来催少帅。原来他是在会议的中间休息时间,来见一下财迷的。少帅让他们再等一下,问财迷对阎、冯与蒋的战争的看法,以及这战争怎样结束才最好?这个财迷还真没准备,这场战争双方都是为自己方争权夺利的战争,受苦的是老百姓。
这战争越快结束越好!结束后希望今后再出现这样战争的可能性变得最小,……反正,最好是对全国的老百姓有利的结果。
这时的东北,说客云集。
东北军内部也是各人有各主意:张作相及东北政务委员袁金铠反对派兵入关;长官部军事厅长荣臻,驻京代表秦华等主中立或与阎冯合作。但大家都有点消耗他们双方的力量,最后东北军来得利的想法。
所以,现在张学亮、张作相、万福麟、汤玉麟等人正在开会讨论这个事。
财迷告辞了。张学亮在后面的会议上力排众议,决定立即出兵关内,支持蒋中才方。
第二天,张学亮就先把他们将以调停的姿态进军关内、并要求全国服从中央的态度,预先告诉了在沈阳的蒋、阎双方人员。
一九三0年九月十八日,张学亮通电,要阎、冯等就地停战,等候中央处理。九月十九日,东北军大举入关。
财迷知道另一个时空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发生了日军侵略事件,没想到在这个时空,还有这么一个九。一八张少帅通电入关的大事件。
第二部1930年 第四十九章 救傅作义
在财迷还在去东北的船上时,小野次郎也去到了北平。
小野是作为日军军部的代表,与一个号称是日喷外交部人员,实际上一直在拉拢阎老西的特务,一起去见了阎锡山。他们的目的是要阎锡山快点正式成立北方政府。
阎锡山虽然在九月九日就职了北平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任委员,但一直没有成立政府内阁部门,也就是没有宣布这个政府正式成立。这是因为给粤方、给冯方、给东北张学亮方留位置等,人员安排上不太好平衡。他正组了班子讨论组阁呢,日军军部小野次郎少佐等两位特使到访。
小野他们希望在大华多成立一些独立的政府,把大华分割成更多的小块,你们自己不团结,互相打,以后日军可以一个一个对付。现在看你们内战,有了机会,就鼓动了日喷政府和军方来见阎锡山。这外交部的人就代表日喷政府,让阎马上宣布政府正式成立,并且说,今天阎的政府成立,明天日喷政府就正式承认他们。而小野少佐也代表日军军方,表示阎政府成立后,日军将给予军火、军事顾问等直接援助。
阎锡山热情地接待了这二位代表,非常感谢日喷方的支持!表示到时一定请日喷政府和军方多多关照。还亲自热情地送二个日方代表出去。
等一回头,他就拉长了脸,叫这个正在组阁的班子,停下工作,暂时不搞了。手下的人奇怪,小野他们没来前,还要大家快搞,现在日喷这么支持,怎么反而不搞了?
阎锡山说:今天我们成立政府,明天他们日喷就承认我们、支持我们,那我们不就成了亲日政府了?从这几十年看,哪个亲日的政府是长命的?!
还是阎锡山利害啊,他知道民心对一个政府的重要!而小野之流的,想促进大华分裂,结果适得其反。
…………………………
九月十七日,冯占海给财迷送来一张东北军上校高参的委任状,二套上校军装。还有二千元大洋的“车马费”,并有十八日去北平火车票八张。
可是,财迷他们的火车在到锦州后,就开开停停,一直给军列让路。真是比走路都慢。
九月二十二日,“中央”表彰张学亮,并汇给五百万元,作为东北军的“开拨费”。西北军有些将领通电拥护张“九。一八”停战的通电。东北军入关后,与北军将领协议,一退一进,东北军不战而得平津。
中原大战的结果好像与另一时空差不多,那明年的九。一八还会有日喷入侵事件吗?如果有的话,离日喷入侵只有一年整了,要开始做准备了。现在有钱有船厂了,是不是能生产出潜艇来?
可有时候,生产一个东西不是想像的这么容易!财迷在让军工车间试制火箭筒,看上去简单的东西,都还没成功,主要是弹道不稳定。火箭筒发射出去后没有自转,所以重心的微小变化,或者外形上微小的不同,都能让弹道变化,这样射击精度就低了。潜艇生产的难度,比火箭筒要难上很多倍!
…………………………
财迷等人二十五日才到了北平,北平已由东北军接管。但南下的火车运行不正常,火车票一票难求,财迷感觉自己有点像二十一世纪春节要赶回家的广东农民工。
火车站有东北军的“宪兵站”。财迷拿出“上校高参”的委任状,穿上军装,进到火车站里的宪兵站。说了要求,还送上了二十元钱“茶水费”,才买到八张三天后到天津的火车票。
去找旅馆住下吧。叫了八辆人力车(这儿叫洋车,说黄包车人家不懂),把他们送到一个旅馆,可是客满了!去再远一点的旅馆吧。车夫拉了他们走入一条街。
财迷到过另一时空的北京,总的印象是,马路真宽,地方真大!但这个时空的北平,路这么窄,他们现在走的地方,只能说是一个巷道吧。
好在北平的城墙真好,高大,完整。尽管这个时空有不少小城市也有城墙,但这么多重城墙、这么好的城墙,只有北平有!
突然,巷子边上的一个院子门里,跳出几个人来,拦住了坐在第一辆车上的傅保田。
下来!下来!快快快!快给老子下车来!
怎么?拦路抢劫?
他们八辆车全部停下,第二辆车上的叶子雄一下子就上去了。财迷坐在第三辆车上,也下了车,手伸到了腋下。
这拦车的三个人还没怎么注意他们的行动,说,快把车子给我们。
嗨!屋里面的你们,快去把将军扶出来!
嗳,你们怎么会事儿,还他妈不给我让车……唉,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这时,从院子里出来的人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几支枪瞄上了。不过也才几秒钟后,那门里又出来几个人,也都拨出了手枪!双方对峙上了。
财迷发现这几个人不太像抢劫的样子,但已经这样对峙上了,只好说:光天化日的,你们就要抢劫我们?还有没有王法了?
对方里面有个年龄大一点的人说,我们不是要抢劫你们!几位爷,对不起!是我们家傅将军,刚才……受了枪伤,要马上送医院,所以出来拦个车。
真的?!一场误会,不好意思。大家把枪收起来!
你们怎么还不把将军扶出来?什么?将军死活不肯去医院?这怎么行呢!
这将军还有付的?付将军?怎么不是上校呢?
不是的,我们的将军是傅作义将军。
…………………………
听到傅作义这个名字,财迷吃了一惊。这可是名将啊,在这次中原大战上是山东、河北一带晋军的主指挥官。不过其部队打得一般,在中央军前吃了几个败仗。报纸上也说了,他以前在防守战方面是很有名气的。
而且另一个时空的傅作义将军,以后是抗日名将!
财迷决定,进去看看吧。
你来看看?您是?
我们家先生就是才弥先生,是我们科辉实业的老板……
本人是上海科辉医院的医生。
您就是才弥先生?快请请请!上天有眼呢!我们将军命中注定遇贵人哪!
看来财迷的名声,都传到北平来了。
原来这傅作义,脾气不好!打了败仗,越想越羞愧,今天是因为已经把与东北军交接的事处理完了,还是怎么一时想不开,就举枪自杀!好在边上的家人拉了一下他的手,这一枪打偏了,打在胳膊上。
现在还在跟家里人闹。房间里,家人哭的、劝的,乱成一团。
出去出去,都给我出去!什么上海先生的!我谁也用不着!
看来这个时空的傅作义不怎么样!还自杀!另一个时空的傅将军应该不会做这样的蠢事吧?
财迷说话了:什么名将!军人,应该死在为国家、为民族作战的战场上!现在你对家里人倒是挺威风,有本事像另一个……一样,到抗日战场上去威风!
是不是打了败仗,没将军做了,就想死?有本事,就算是当个士兵,也要死在抵御外敌的战场上!你不想治?我还不想治你呢!
这一下,这傅作义就不挣扎了,不说话了。
按北方话说的,属驴的!牵着不走,打着后退!
边上的家人说,你看,这才弥先生说得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么巧,就遇上了先生,说明菩萨也不让您死哪,贵人命哪!
才弥先生,快劳驾您给看看吧。
财迷一行的行李里,急救包、先锋霉素什么的,还是带着的,拿出来。
伤得并不重,如果在上海,这样的小手术,财迷还真不会亲自动手,也用不着他动手。
不就切一刀,把子弹头夹出,缝上三针,上一点药肓,包上完事。
再拿了先锋霉素,打上一针,防止发炎。这手术条件、手术器械的消毒是差了一点。现在先锋霉素多了,消耗一些好。这傅作义不会连这点钱都付不起吧?
边上看上去像是傅夫人的一个人,还是紧张,先生,这就行了?要不要开个药方?明天要是发烧怎么办?
那个把他们请进去,管家模样的人就比较相信财迷。
这是才弥先生!就是胳膊掉下来了,也能让它再长出来!世界名医!放心好了!
第二部1930年 第五十章 喝酒论战
财迷处理完傅作义的伤,这管家模样的人要留财迷一行住下。
这位叶大哥说了,你们三天后才去天津,还没找到旅馆。就无论如何请在我们这儿住下!好让我们好好感谢一下先生!如果将军有什么事,也方便一点。
恐怕最后这句才是主要的吧。还怕手术发炎吧。
好吧,盛情难却,住下吧。
过一天,财迷他们就打针时见了一下傅作义。量一下体温,没发烧,伤口很痛吗?好的,正常。傅作义除了晃一下脑袋,一声没吭。要不是你家里人招待得这么客气,谁理你!
再过一天,傅作义像换了一个人,会说话了。
感谢先生啊!先生的话如醍醐灌顶!骂得好!在这国家民族灾难深重之机,傅某只为自己想,没为民族想,惭愧啊!先生的胸怀,傅某不及啊!
先生放心,傅某一定留下残躯,为国为民尽微薄之力!以报答先生救命之恩。
财迷心里想:残躯?你这点伤是不会残废的。至于放心什么的,跟你家人说去,我还真不会不放心。报答我?多拿点医药费、手术费来就行了。
不过嘴上当然要客气的。
傅将军言重了!救命之恩是不敢当的!将军的伤并不重,就是徐某不在,也没什么事的。所以徐某不过举手之劳罢了!何足挂齿!
不敢不敢!对傅某人而言,今次可是重生!徐先生实在是我的救命恩人!
有这么严重吗?
第三天,财迷他们要坐下午的火车离开北平了,中午盛宴!傅作义请财迷一行八人。傅作义的伤也没什么事了,不断向财迷敬酒。
一喝酒,话也多了,讲到了治军打仗。你说二龙三龙兄弟,年纪还小,让你喝酒你们就喝?傅家兄弟,喝了酒也敢与他讨论军事了,可以啊!说了一声五百年前是一家,就真当是兄弟了?
军事理论有些不同。傅家兄弟和二龙他们说要让士兵注意防炮、重视保存自己。而傅作义要训练士兵勇敢,不要怕炮!
傅作义说,一场仗下来,有几个士兵是死伤在炮火下的?!(财迷可记得赵大队长说,在越战时,百分之七、八十的士兵是被炮火杀伤。)而且如果有炮弹要落在你的头上,你躲也没用!还不是死?
傅保国,见说不过他,就把老师财迷给抬出来了。
我们的军事知识,是我们先生教的!而我们先生的师傅,在军事上是非常利害的。所以先生讲的一定是不会错的,先生你说是不是?
唉,这个,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对士兵,要叫他们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对于炮火也是一样的,要叫士兵不要怕,是对的;但也要让他们掌握防炮的知识,保存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炮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可以防的,比如简单的一个战壕,就可减少炮火伤亡……
而且敌人装备不同,也要作不同的准备。现在国内各军队的炮兵都很少,但外国军的炮火就要利害多了。我教你们时,假想敌是日喷军,所以防炮就重要了。而傅将军不是针对日军训练,所以他的方法也是对的!
想不到,才弥先生不光是个医生,还是个军事家!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说得太好了!来来来,傅某再敬你一杯!
以日军为假想敌,好啊!我辈身为军人,就是应该为民族抵御外敌浴血奋斗!可惜傅某一直在打内战,实在是惭愧啊!先生的境界,真是傅某的楷模!来来来,再敬先生一杯!
喝得时间长,快要赶不上火车了才散了席。半醉的傅作义一定要亲自送同样都半醉的八位上火车。给财迷留了名片什么的,到了北平一定要再去找他!
到了天津,也已经是东北军的天下。但津浦线在战争中被破坏,火车只能坐到德州不到一点,走过铁路被毁的几公里后,到下一个车站换车去浦口。
以前在战争中,交通不畅,现在战争初平,有很多人要南下,火车票比在北平更紧张。
财迷故技重施,穿了军装,拿了委任状,去到天津站“宪兵办公室”。这个宪兵少尉小队长见了他,又看了他手中的委任状,一个立正敬礼,说:报告长官,有一趟军列在半个小时后就开往德州,您要不要随车去?
马上出发,当然好!这小队长忙领他们到站台上去,路上说,我叫王德彪,您十几天前夜里与少帅会见时,我也正在值班,您还记得吗?
财迷那天在司令部见到的军人多了,哪记得这个人?只好说,是,是,我那天是去见了少帅。太谢谢你了,这儿有点钱,请王队长和弟兄们喝酒。
这时,到了一节车厢前,小队长把财迷等人领到一个中校前面,对他说:谢团副,这位是司令部上校高参,徐辉徐长官。现在要搭乘你们这趟车去德州。徐高参,这位是三十六团团副谢有春,路上有什么需要可以请谢有春团副帮助。
财迷等六人被安排在谢团副隔壁一节车厢里,马上,车就开了。过一会,谢团付请财迷过去喝茶。
不知是不是宪兵小队长下车前又说了什么,谢有春团副这次更客气了,问财迷在军中还有什么朋友。
财迷只认识冯庸和冯占海,学习班上的军官,是他们可能认识财迷,财迷不认识他们。财迷就这方面不行,不会认人。
空军司令冯庸,谢团副知道,但不认识。但冯占海,谢团副也认识。虽然也是团长,但警卫团的团长,能比上一般的旅长了。
冯占海的姨丈就是张作相,是少帅的亲信!
这军列有半个团,一千二百多人,去德州一线布防。
与谢有春团副的谈话,不过是天南地北的吹牛闲聊罢了。不过谢团副在说话中,老有要徐高参日后有机会,多多关照的意思。
客气了不是,虽然理论上说来,财迷是上校,但是个虚职。根本比不上有实职的中校团副。
非常感谢谢团副这次的照顾!难得有缘认识谢团副,以后有机会的话,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提携!
谢团副很高兴听到财迷这样的话。
徐长官可真是没有架子!老弟我是一见如故!……不用叫什么长官?那我就托大,叫你徐辉兄了!
徐辉这用了几十年的名字,到这个时空后就一直没什么人叫过了,不是叫他光之就是才弥先生。也就东北军里有人叫他徐辉。
听上去有点亲切感。
谢兄不要这么客气,四海之内皆兄弟,……
不好,一段从屈国良他们地方学到的帮会话溜了出来!受毒害了!
这谢团副高兴啊!提出与徐兄弟一起,在车上喝几杯。把二瓶酒拿了出来,还要小兵去找下酒的东西。
军务在身,不太好吧?而且今天兄弟我也累了。下次有机会再说!
财迷借口要休息,回自己的车厢了。
财迷一向不喜欢喝酒,喝酒会误事的。像与傅作义一起这样的喝酒,财迷是极少有的。
不对!坏了!财迷突然想起,这傅作义还没有给医药费!难怪拼命地把他们灌醉!
第二部1930年 第五十一章 西北军
一觉醒来,军列已经到了目的地,德州前面的一个小站。可是当财迷他们望车外一看,发现不对头。一支有一千人左右的军队,端了刀枪,与一支约二百人左右的军队正在对峙。
二支军队穿着一样的灰军装,内哄了?
这人数少的军队看到东北军的军车到了,很高兴的样子。东北军是明蓝色军装,一看就知道区别。
东北军不知道怎么会事儿,也紧张地把枪对着那二支军队。跟在财迷后面的傅家兄弟、叶子雄他们都把驳壳枪提在手上了。
二支军队都过来了几个军官,对着财迷就敬礼。财迷一看,这东北军中就他是最大的官,忙回礼。问,怎么会事?
这是二支军队,人少的是韩复榘的部下,现在受命驻守山东。另外一支是西北军的,奉命整编入韩的部队。按说韩的部队以前也是西北军,但这支被整编的部队有意见。他们恨这西北军的叛徒。
而且,韩复榘只要他们一半的人,另一半每人发三块钱,遣散。他们不同意,都是兄弟,死也要死在一起!
韩军的军官是个上尉,见东北军的人到了,口气大了。
你们算什么军队?与叫化差不多!你们只有一半人有枪吧?还是烂枪。要不是看以前都是西北军的面子,就这一半的人我们都不要!
还别说,这西北军还真是有一半的人只有一把大刀,军装也破破烂烂。东北军的人看了直笑话。
可西北军的人也硬得很。就这武器,不也打败了你们?谁希罕到你们军队?别提什么同是西北军,西北军里没有你们这号人!
财迷让两边都放下武器,最大的长官都与他一起到车站办公室坐下谈。
这些破武器,万一走了火,事情就大了。
这西北军说是半个团,可是有九百七十多个人,共五百另几条枪。由中校团副章芝春带领。
韩复榘军最大的官是派来编遣的,一个姓黄的上尉参谋。
这韩军的黄参谋说的基本是事实,现在全国都要遣散军队,首先被遣散的就是现在打了败仗的西北军和晋军。所以,各部队要补充士兵容易得很!
而章芝春团副提出,所有人都要留下当兵,还要求大家在一起。
这是不可能的,要他们是当补充兵,分散到各班去的。
章芝春又提出遣散费太低,三元钱回家都不够。以前还欠了三个月的饷!
黄参谋说谁欠你们的饷你们向谁要去,不关我们的事。
黄参谋提出最后通牒:要不,我挑一半人跟我走;要不,你们爱上哪儿上哪儿!我一个都不要了!不跟我走的人,都把武器放下。作为老百姓了,我就不管你们了。
财迷提出,如果不愿意跟黄参谋走的人,他可以介绍到工厂中去做工。
这样,章芝春才说出去与部下商议一下。
这时,财迷看到叶子雄在向他招手,身边还站了个西北军的军官。财迷过去一问,原来这西北军的人叫赵文化,是叶展雄、叶子雄的师侄。
这半团西北军里,基本上都是河北、河南兵,但赵文化是山东人,在这个部队里当连长。
原来叶展雄、叶子雄有个师兄,叫做赵登禹,山东人。前些年到西北军当兵,现在已经是师长了。
这赵文化就是在赵登禹当了大官后,去投奔师叔的山东人之一。
赵登禹的名字财迷有印象,这次中原大战中,他的部队打得挺勇猛的,好像另一时空有个抗日英雄就这名字?
叶子雄已经向赵文化介绍了财迷的情况和为人。赵文化把财迷领到章团副处,重新作了介绍。
这些西北军官兵们以为分手不可避免,情绪激动,正在唱一支军歌。声音不能与另一时空的歌星比,但感情绝对比歌星投入!
有的人边唱边流泪,挺感人的。这场面,反正财迷被感动了,以前没有一个歌星能做到这样!歌,是在抒发自己的感情,并得到大家共鸣时,最感动人。
财迷受了感动,本来最多想收下五百来人的,现在决定再多也要。
章团副问,士兵去工厂,怕没什么技术。财迷说,不想做工的,可以作为一支军队一样保留下来!
章团副、赵连长等都一愣,问那是属于什么军队?东北军?
现在什么军队都不是,名义上是我的保安队。将来可能参加……可能加入别的军队。
保安队是干些什么?
……现在训练、护卫工厂,以后如果有外敌入侵,就去打外国鬼子!
最后章团副他们当然是决定,所有九百多人,都跟财迷走。在留下了二百多条破枪中的破枪(有的士兵这还舍不得)给了黄参谋,换了黄参谋二千几百元的路费,双方都皆大欢喜。
黄参谋因为军队没有闹事,他个人还从中得了几百元的好处,所以高兴。
而西北军因为不用解散而高兴。
财迷把德州的新旧成衣都扫了一空,好不容易凑了九百多套各式便装。因为当时的人很少买成衣的,新衣服主要是买了布后,去裁缝店做的。军装都换下不穿,武器也包了起来。
这九百多人要去到上海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火车一票难求,别说是要专列了。专列不光不可能,就算有可能,这动静也太大了。行军去的话,动静不去说,路也太远了!
他们买衣服什么的时候,一个财迷的保镖,带了师叔叶子雄,去见一下一个在德州的另一个师叔,一个在德州叫什么大刀会的帮会中人。这个师兄叶子雄也见过,不过不熟。结果他们在这大刀会里碰上了一个老熟人,黄宏林。
黄宏林来见财迷,他的到来一下子就解决了人员去上海的事。
原来德州这儿有大运河。战争刚平熄,黄宏林就来这儿,要打通这儿的航运了!
劳模啊!年底记得多发奖金!
黄宏林还在几天前,把农业研究所的人带到山东,租了地,种冬麦。因为北方在打仗,财迷是不敢让徐向西他们冒这个危险,谁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可财迷去东北后,黄宏林听农业所的人在说,再不北上的话,就误了今年的冬麦了。他马上说,小事一件,包在他身上!他来带人北上买地!
不过他也是有点办法的,就把买地办农场的事儿办成了!再以后也一样,不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