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财迷抗日记-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上海青帮,主要是‘大通悟学‘四辈。黄金荣就是通字辈的。所以,那怕是陆逵徒孙的徒孙,也是很高辈份的。
文章作者算下来,才弥先生应该是圆字辈,或至少是明字辈的!
接下来,还有一些财迷根本没听说过的中医门派、帮派,都变得与才弥先生有点渊源关系了……
总算有一篇文章最为客观,表示才弥先生不是华陀弟子,也不是陆逵门下,而是归国的西医,受过西方高等教育。是个基督徒,非常仁慈,收养了许多孤儿。他是个连蚂蚁都不肯踩死的好人,见老鼠受伤了,都给它动手术。从给老鼠接尾巴、接爪子的手术中,学会了断肢再接手术技术。所以,他的技术是上帝教他的,这是上帝的神迹!这也是上帝对一个老鼠都没有杀害过的信徒的奖励!
这文章最后还讨论,如果他不是东方人的话,一定是圣彼得转世!可现在他是哪位圣徒的转世呢?
这个记者在财迷这儿转了好几天,还采访了白瑞德神父等人。给了不少糖果给五凤、小凤他们,有点狗崽队精神
这篇报道可是图文并茂!米老鼠米奇的照片上了报,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小凤的手提着)!
第二部1930年 第三十三章 医学大会
架空历史YY小说中,总要提到“蝴蝶效应”的:一个蝴蝶拍一下翅膀,可能引起一场千里之外的风暴。于是,主角可能随便做了点什么,世界就哗哗地大变了。应该指出的是,这种事是“可能”的,但仅仅只是“可能”。如果蝴蝶每拍一下翅膀,都要引起一场风暴的话,您想一下看,这每分钟得刮多少风暴?世界不就成了风暴世界了吗?这还能让人活吗?
不过今天,蝴蝶拍的一下,终于引起了一点风。不大的事,几百里之外有人因为财迷的缘故而摔了一跤。
这个人叫做陈明仁,是中央军一个新出炉的少将旅长。
陈明仁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陈家岭的一个富户人家。1924年春,入广州的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了第一次东征,因作战勇敢,被升为少尉排长。
1925年7月,第二次东征时,陈明仁调任第一军第二师四团三连中尉排长。同年9月在东莞战斗中,指挥全排抢占制高点,乘敌不备缴了陈炯明一个营的枪,被升为三连连长。随后,率部攻打惠州城,陈明仁首先登上城头与敌展开肉搏,后继部队一拥而上,攻克惠州。战役结束后的第三天,在庆功会上,蒋中才亲自发口令,吹三番号向陈明仁致敬,还带头呼口号:“向陈明仁看齐!”命令到会全体官兵举枪向陈明仁致敬,并当场宣布提升陈明仁为营长。
此后,陈明仁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先入军校进修,后升任团长。现在已经升到少将旅长。是黄埔一期生中升官最快的人之一。不过他升官真的是靠打拼的,靠自己能力。他崇尚做一个纯粹的军人,不参加政治党派活动,而且真的是这么干的。不参与什么帮啊派的,不喜欢拉拉拍拍的。说好听的,就说是这个人有性格,不过比较通用的说法叫做,这个人少一窍。不然的话,他的官说不定比现在还要高。
(另一时空的陈明仁,因与上司关系不好,至此官运平平。以师长身份参加抗战,打了胜仗,部队让人调走。但无论交给他什么新兵、烂兵,他都敢与鬼子硬杠,打了几场硬仗,未有败迹。但与上司关系的原因,升职少,撤职多。抗战后,国共在东北大战吃紧,调陈明仁到东北。陈率部与林彪硬杠,让林彪吃了败仗!又因上司关系,被调回。解放前率部起义,后来见到陈说:论打仗,林彪不如你!)
当时陈明仁正身在京城(南京),本来应该与财迷没什么关系的。可是他不太和人交往,干什么呢?又没有网上小说可以看,只好看报纸了。看了关于财迷接手臂手术的报道,开始还半信半疑,可等到了后来几天的报道,就完全不相信了。这江湖骗子,造假也造得太过分一点了,一会儿中医,一会儿西医。还仙丹!不知道什么假药,要卖这么贵。仙丹有这么多?老君炉里偷的?今天还变到上帝哪儿去了,还圣彼得!?哈哈哈哈!
这一笑,就忘了注意脚下,让石头给绊了一下,摔倒了。腿在石头尖上划了一下,划了一道二寸多长的血口子。
活该!让你不相信财迷的先锋霉素,摔死你!
不过在上海,多数人还是相信财迷的。不管怎么说,断肢再接手术成功的报道见报十多天后,财迷不再为科辉药品的销售发愁,而是为药品的产量不够发愁了。采购的人在公司里争着要药!
另一个麻烦是家里变成医院了,许多病人来他家看病。原来的医务室根本挤不下这么多的病人。而财迷和任震宇俩人就算是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好在也有许多医生来找他拜师学艺。中、西医的医学院毕业生就不提了,还有是已经有工作经历、有经验的医生,有医学院教师。当然,有些人是想来镀一下金,混个“才弥先生”亲传弟子的招牌。
财迷和任震宇考察了一些确实是有医学知识经验的医生,收下了。还招收了一些年青的医学院毕业生,因为医生还不够。一幢本来准备做办公楼的沿街房子,改作了医院。
自己算挂名院长,任震宇当常务院长。招了的中西医生,分了科室,并培训新手医生和护士。三凤、二凤等,都到医院去当见习护士,反正家里的家务已经交给叶家嫂子她们打理了。其他跟过来读书的大女孩,也都去帮忙,因为来看病的人增加的速度太快了。
肖建安的手术一个多月后,不光确定手已经长回去了,而且功能也基本恢复。这时,财迷接到汉斯和欧洲医学学会从欧洲分别来的二封电报,都是让他马上到日内瓦参加欧洲医学交流大会。
为了扩大先锋霉素在欧洲的影响,财迷决定硬着头皮去。带上“明星”肖建安和三凤,先坐船到香港,再坐飞机到印度,从印度坐火车到了欧洲。这是当时最快到达欧洲的途径,比完全坐船要少用十多天。
说是欧洲医学大会,实际上美洲的医生也来了不少,可以说是世界医学大会。像财迷这样受邀请的亚洲医生就少了,麟毛凤角。日内瓦一下挤满了医生。
大会给财迷安排了一个小时的发言,汉斯担任翻译。
财迷在会上展示了肖建安的手,讲了手术经过,突出重点地讲了先锋霉素的作用、适应症等,还有价格。这样的广告,比在报纸上广告栏上做效果要好多了,还不用花钱。
会后,有不少医生表示要求派人到财迷的医院学习或实习。这些学习的医生都是已经有相当高水平,除了这手术和先锋霉素之外,都可以当财迷的老师了。
所以财迷开始推辞,后来说明只能提供断肢手术和抗菌素方面知识,而同时去学习的人反而也要教他们科辉医院的医生其它手术和知识。这样算是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欧洲的医生同意了这个条件,了解大华的医生都说,这就是华人的谦虚谨慎作风。
财迷为要去学习的医生排了一下队,每批五、六个人,学习二到三个月。这样,一下就排到了二年后。而且在他离开欧洲以后,还有人络绎报名,排在后面。财迷只好顺应要求,每批接受十个欧洲医生来学习。
参加医学大会的意外收获是,财迷得到了青霉素的生产菌种。
英国医学科学家弗莱明在去年六月发表的关于配尼西林的论文,本来也是这次大会的重要论文之一。不过现在这论文与财迷关于先锋霉素药品的论著比,就相形见绌了。
弗莱明还带了好几试管青霉素的菌种。
财迷看了试管里培养基斜面上青色真菌的形态,就觉得与自己生产先锋霉素的菌种不同。在显微镜下,更加证实了他的结论。
财迷的先锋霉素不是青霉素!也许是庆大霉素?
第二部1930年 第三十四章 科辉医院
财迷提出向弗莱明购买这配尼西林菌种。弗莱明说,不,不用买,送给你。不光是对财迷,对所有向他要菌种的人,弗莱明都是奉送。
你们东方人真是利害,去年就有一个叫田中曾男的日喷医生,不知怎么知道了我的配尼西林菌种,就要向我购买,哈哈,像你一样。当然不用买,我也是送给了他。
前几天,这田中还来信说,已经成立一个野田株式会社,能生产配尼西林了,产量还很小,比你的先锋霉素要小多了。只能说是实验室规模生产,不过比我们的试验室的产量高了几倍罢了。
你们东方人,利害啊!
原来这个时空,青霉素的发现根本没有专利。不过后来一些生产工艺技术,才有人申请了专利。
财迷的先锋霉素和生产工艺技术,当时完全可以申请专利,不过他不想技术外泄,不打算申请。一些可以保密的生产技术,不申请专利往往更好,否则容易被别人掌握技术。如果想卖掉这技术的除外。
弗莱明等欧洲科学家已经化验了配尼西林和财迷的先锋霉素,发现二者的化学结构是不同的。
科学是无国界的,发明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救治病人,为了文明的发展!难道徐博士的手术技术,还要别人专利费吗?
弗莱明还问财迷,先锋霉素和他的配尼西林是不是差不多的药物?
是的,确实是差不多的。
那徐博士卖的价格可真便宜!在欧洲,现在的配尼西林比财迷卖得贵得多!还买不到。只有为学术研究,才可能买一点,一般病人根本买不起!徐博士可真是救人济世了!
来到了欧洲,就要安排一下科辉产品在欧洲的销售了。财迷找了代理商。在医学大会期间,医药商人也是云集的。他们鼻子很长,争着要代理科辉的先锋霉素。财迷就把化工产品等科辉产品也搭配上去。
先锋霉素还是吸引人的,科辉的其它产品,其实也是不差的。所以,他谈定了欧洲主要国家的代理商,连美洲的代理权也谈定了。
财迷想去德国等国家看看,能不能搞一点枪、炮生产技术,特别是潜艇生产技术。
财迷先向汉斯咨询一下,是不是有可能买一点德国军工生产技术?买一艘潜艇?汉斯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根本没可能!财迷虽然在医学界算有了一点点名气。但出了医学界,一个大华人,谁也不会搭理他的。
实际上,连他的先锋霉素,弗莱明的配尼西林,这时候大家也没太在意。一种新药,听说很贵,但对一些病有效,仅此而已。用这技术换潜艇什么的,是不可能的。
像财迷这样,去了德国也找不到有关的人。如果找到了熟悉军工生产的人,也不一定能问到什么,反而是被当间谍被抓起来的可能性比较大。
别的YY小说主角,到了欧洲就是他们国家元首接见,用青霉素生产方法,换到德国的潜艇。然后开上潜艇,就去打鬼子啰!多过瘾哪!
这财迷是穿越到了怎样的一个时空?命苦啊!
潜艇,不说根本不可能卖他;就是肯卖,这几千万上亿的价钱财迷也根本承受不起。
财迷这次到欧洲,除了打开先锋霉素的销路,和采购了一些X光机等医疗设备外,唯一的意外收获是买到了一些比较纯的金属:锗,一种做半导体的原料。
财迷在回到国内不久后,就收到二个欧洲医学院的“名誉博士”文凭。
另一个时空,日本就很会利用别人的科技成果。看来这个时空,东洋人也是这样啊!这田中曾男是什么人?不过财迷没精力去管了。
回来上海后,财迷把带来的青霉素菌种投入了生产,由于有先锋霉素的生产经验和生产设备,青霉素很快形成了批量。不过由于先锋霉素面世在前,过敏反应也少,所以,青霉素的销量一直比先锋霉素小得多。
中成药厂扩大了生产规模,财迷强调要注意质量控制。这年头,没有卫生局把关,要行医、要生产啥药,没有行医许可证,也没什么生产许可证。质量就看药厂医生的良心了。好在这时大华医生的良心还行。
比中成药厂扩大得更快的是抗菌素车间。抗菌素由于是肺炎等病的特效药,欧美各国都来采购。尽管卖得贵,但供不应求。
因为销售火,财迷觉得抗菌素的产量还是太低。产量低的原因是每升培养物中的产量太小。财迷让三凤从培养的真菌种苗中不断选择抗菌素产量高的菌株,淘汰产量低的。又制作了几个一立方米的大培养罐,分离提取的设备也相应加大、加多。
抗菌素生产的利润率,比开金矿都高!
听说日本什么野田公司也可以生产配尼西林了,财迷就故意把生产的青霉素定价定得比先锋霉素低一点。
这二种药在杀菌谱上有所不同,是相互可替代产品。所以,青霉素也不能定价太低了,否则先锋霉素价格也上不去的。东洋人的青霉素产量不是低吗?所以价格定高了,还是财迷赚得多。
实际上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人,比他的“先锋霉素”要多,所以他就说先锋霉素比青霉素高级也是有道理的。
但从生产成本上看,青霉素要比他们的先锋霉素贵。因为现在青霉菌的产生抗菌次生物的能力低,培养物中配尼西林的含量非常低,所以分离提纯就更加困难,产量低而成本更高。
财迷已经在让三凤在做先锋霉素菌种的优选培养,希望能筛选出产量高的菌株来。现在有了青霉菌,就让她们一并培养择优。他们的原始菌株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这方面的技术上,已经有一定经验。
扩大得快的还有医院。因为病人都往他们医院里挤,不扩大不行。医院原来用了沿街的一幢楼,现在把后面的一幢楼也改成了病房,左右加了走廊,围成了一个院子。在院子中,用木头搭建了一个长斜坡道,可以让有轮子的病床推上去。这不是财迷的发明,而是上海专门为医院设计的楼房,都是这样,而不用电梯。其它大医院有电梯的病房,同时也还有这样的坡道,是不是怕停电?
医生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来学习的洋医生到了财迷的医院。他们实际上医学技术比财迷还高。
不过财迷也不是没有可以教的,首先当然是断肢再接中要注意什么。再就是抗菌素的应用:功效、适应症、疗程、过敏、副作用;还有科辉其它药物的功效。
中医“学生”收得比较少,收的都是好学、并有相当基础的年青医生,收下直接当医院的医生。财迷还叫这些中医学习西医知识。中西结合好!
对这些洋西医,财迷还叫任震宇去讲一些中医中药,什么阴阳五行的,把洋鬼子听得一个脑袋成二个大。
其实中医也有它科学的地方,中医是把身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的。几十年后的医学也证明内脏等各零件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例如肝硬化了,就会引起这个病人的脾脏肿大。而中医早就注意了这些脏器之间的关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系统地医。硬套阴阳五行不一定很科学,不过其中还是有很多道理,甚至几十年后还优先于西医理论。
所以,应该加强对中医中药的研究力度才是。不要等外国人说把某个中药成分搞清了,有什么奇效,然后我们再跟在后面一哄而起研究。
第二部1930年 第三十五章 黑社会
这些欧洲医生都不是白教的。来了,就要在医院里当上三个月的医生。门诊、住院,来了病人都要看。
一些病人是腹部的手术等,让这些“洋学生”来做;本院收的医生,包括二凤、三凤他们,在边上看着学习,财迷有空当然也在边上“指导”。
慢慢地,本院的医生各项业务水平大大提高。断了肢,而且能在三个小时内送到财迷医院的病例还是很少的,所以在三个月内,“学生”们还不一定能看上一、二次[奇+書*网QISuu。cOm]断肢再接手术。
有派学生来学习的外国医院,都买了科辉的先锋霉素和配尼西林等,而且他们的国家的医生们也很快知道了这特效药及其用法,销量就快速增加。
科辉医院设备一流,化验设备、X光机,都买了。定做了几个带架子的高倍放大镜,可以像眼镜一样戴在眼睛前,专门做断肢等显微手术用。
按几十年后病房的样子,床头装电铃开关。光每个房间有卫生间,就是上海第一份的。广慈医院等也没这条件。
上海的其它医院,都没有科辉医院这么多病人。还有不少病人是从外地来的,包括从南京来。
以前在大华,以德国医生最为有名气。有钱人在报上登讣告的,要写上:老人病重时,曾请某德国名医就治,不幸金石无效,……。好像没请过德国医生,就是没尽到孝心。
现在这“德国医生”要改成科辉医院了!
…………………………
中原大战的双方开始大打出手!
四月一日,阎锡山在太原就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职,宣布张学亮、冯玉祥、李宗仁等为副总司令;并电责蒋中正。
冯玉祥、李宗仁通电在潼关、桂林分别就中华民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职,冯并发就职宣言。鹿钟麟在郑州就职阎所委之中华民国第二方面军总司令。
但张学亮没有上任。蒋和阎两边都派人到沈阳活动,争取东北军入伙。
双方还都在争取一些中间立场的小军阀。双方都许官、给地皮,把现在还在对手手上的地方,都很大方地分了出去。阎方将江西、浙江等地为礼物,蒋方当然以中原各地为诱饵。
当然,还打经济仗。阎方通电上海各银行,不得购蒋的债券,“政府”将不承认;这还是有点效果的,中央银行一度出现“挤兑”。自己在北方属地发六百万“战时债券”,并筹建“国家银行”。
不过在筹款方面,得到江浙财团支持的蒋中才似乎更有办法。他当然也是要北方各界不要买阎方的“战时债券”,以免血本无归。经济方面,双方也是打了个旗鼓相当。
军事上,到了五月,仗越打越大,互有胜负。
北方农业欠收,加上战乱,百姓苦不堪言!
……………………
从黑龙会得到了五十万元,在二个月前让财迷高兴得不得了,但现在就不算什么了。现在先锋霉素每月约可以生产近三万支,为了有更多的病人能用得起它,财迷已经将价格降到五十元一支。在他自己的医院,确实穷的病人还可以减免。
就这样,先锋霉素带给他每月一百多万的利润。现在,先锋霉素的产量还在扩大中。当然,公司的收入,只有大凤与财迷俩个人知道,否则,他和他的家人必将成为上海黑帮绑架的首选目标。
树大招风,得防着点。
这天在科辉公司门口,三个人来到财迷跟前,为首的是个清秀的年青人,穿大褂,账房先生样子,笑容可掬,彬彬有礼,对财迷说:侬就是才弥先生?然后说了一些财迷根本听不懂的话。
看财迷没反应,他才说,侬勿是阿拉青帮的兄弟?
原来他刚才讲的是青帮的一些联络暗语。
当然不是贵帮的人。
哦,没关系的,阿拉是白相人。勿是啊拉帮里人,认得了,也是朋友!
财迷愣在那儿了。
这人见财迷有点迷惑不解,就以同样的口气解释说,白相人,也就是流氓!
记得几十年后也有人说过“我是流氓我怕谁”的话,不过没人用这种介绍“我是你的隔壁邻居”这样的口气,介绍自己“我是流氓”的吧?
哦,晓得咯,晓得咯!
阿拉咯师爷是杜先生,上海滩没人勿晓得喔。侬是大老板,假使有人来侬公司搞事体,阿拉帮侬摆平……
财迷说:哦,葛么,要各位兄弟多多关照啰!
好在这天牛安如正好也在边上,他上来对这年青人说:你是不是与江北小三子一道的?
是哦。侬是啥人?认得阿拉三哥?
我是牛安如,阿三认得我的。
回去跟阿三说,这位才弥先生是我们九爷的兄弟,请你们以后多照顾。谢谢!谢谢!
不过我想不会有人来搞事的,谁这么不给我们九爷的面子?你们说是不是?
等这三个小子走了,财迷问了阿庆他们,才知道现在流氓也是一种职业,而且不是什么太低下的职业!与以后的人讲“我是黑社会的流氓”,心态当然不同。
这时的黑社会,主要是从事“黄、赌、毒”行业。另外的副业,是帮人调解纠纷。到一般公司、商店来收保护费的,财迷没怎么听说。私下里干一点打、抢的,是有的,黑帮之间的火拼,就更多了。因为大家都盯着“黄赌毒”三大金矿,同行业间市场竞争嘛。
一般老百姓对他们,交往很少。平时敬而远之,万一有什么冲突,只好让他们三分了。这时如果平民与一个“白相人”是邻居,一般也是互相客客气气,见了面问个好。而一些“白相人”也只不过要表现得比一般人更有义气一点,而不是表现得要你怕他。这是不是受了武侠小说的影响?虽然还没有金大大,不过这时的武侠小说也不少。
一些“白相人”自以为自己干的是个正常职业。而一些还没受到直接影响的老百姓,对他们也不是像另一时空人们对黑社会流氓强盗这么看。
至于不守法律什么的,这时的老百姓是不关心的。这年头,世道乱成这样了,哪儿还有王法?!
所以,这个时空百姓眼里的黑社会人员,是属于“捞偏门”的,不是做正当生意的意思。但还不像二十一世纪的电视里的黑社会人那样,一天到晚无事生非,打打杀杀的。人家早就开了正规公司!如杜月笙、黄金荣和张啸林就开了个三鑫公司,搞实业了!几十年后的黑社会如果真是像香港电视片表现的这水平,怕是退化了,至少没有进步。
第二部1930年 第三十六章 中校军医
那个摔了一跤的陈明仁,只划破了不深的一道口子,自己也就不当一会事。枪林弹雨都过来了,这点伤,都不能算伤吧。
后来感染了,红肿了,才去找军医给处理一下,涂点红药水,包了一下。可是已经晚了。慢慢的,化脓了,开了中药吃,上各种各样的药膏。
又晚了!发高烧,昏迷,伤口直流脓,军医、中医都说不行了,没救了。这么高烧中,就是现在截肢,也救不回来了!
听说上海才弥先生的药贵一点,但有神效,部下和家属早就劝陈明仁到上海去找才弥先生去,可他自己坚决不同意。
去找个江湖骗子?让他去骗钱?要相信科学!别人治不好,他也治不好的!说起来我这伤还跟他有点关系呢,哈哈。
你们不是真的相信有仙丹吧?笑话!
这可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不同意,谁也不敢送他去上海。
现在,南京所有医生都判了他死刑了,而他自己也没有力气说同意不同意了。在半昏迷中,被送到了上海。拖了一个多月,最终还是来到了财迷的医院。
进医院时,已经是进的气多,出的气少了。科辉医院的医生也没什么把握了。于是,家属来找神医才弥先生了。才弥不是神仙,也只是说尽力试试。
钱多化没关系!能救活就好。
划一刀引脓,打先锋霉素,加科辉刀伤膏。
烧退了,人醒了,但伤口还不好。发烧也有反复。所以,除了给加大剂量先锋霉素外,还用先锋霉素加在刀伤膏中,涂在清理后的伤口上。也算是为“先锋霉素软膏”做试验吧。
这下算是慢慢好起来了。到底是神医神药,名不虚传。这眼见为实,陈明仁能走动了,在医院走了几圈,知道才弥先生不是江湖骗子了。
陈明仁活过来的消息在军内传开后,一些在中原大战中受伤重的高级将领,也送到科辉医院来了。例如李默庵,也是少将旅长,腹部受伤,从前线送到南京,再转到上海。刚到时,也与陈明仁刚到时差不多了,命大,给救活了,回去就升了官。
不管是平民还是军人,到了医院就是病人。
有些高级将领就动员财迷加入中央军,当军医,许以高官。财迷还想加入劳动党呢,怎么可能去当中央军?
有个姓黄的将军,是啥军需处的,动员得最积极。当然也是无功而返。
黄将军还带了几个警卫员,其中的班长见一些长官要财迷这样一个年青医生去当官,这小子还不识抬举!就想先把这小子带到南京部队中,到时候要你是方的,就把你揉成方的;要你是圆的,就把你揉成圆的。黄长官肯定高兴。
他先叫了一辆汽车停在医院外,然后就叫了二个兵,带了枪来找财迷。见到财迷,就拨出驳壳枪,对着财迷一晃,说:乖乖跟我走。
财迷见他的驳壳枪大小机头都关着,知道他是虚张声势。问,什么事?为什么要跟你去?
你敬酒不吃吃罚酒,我们长官抬举你,要你去我们部队,你敢不去!
财迷心想,好你个国大党反动派,跟我来这一套。又看到傅保国、叶子雄,还有三龙、二凤都已经在这三个人的后面站好了,就说,如果我不去,你想怎么样?
这班长还没想到,一个年青医生,见到枪顶在眼前,还会这么轻松的样子,就说道:你不要命了,不信老子一枪毙了你!
财迷说:别开枪!不过不是对这队长说的,而是对傅保国他们说的。这时候,这队长才发现,自己早被人用枪顶上了,而且是真正上了膛的枪。二个兵的驳壳枪也已经在人家手里了。特别是看到一个穿护士服的小姑娘用一把匕首顶在他的腰上,眼睛里的杀气,让他这个老兵油子都觉得心寒!
一个兵的驳壳枪,到了这小姑娘的手上。这小姑娘三下五除二,就把枪给拆散了,一边拆,一边说:巩县的仿造货,膛线都磨光了,顶针也秃了,垃圾货!看,这拨杆的钩尖也磨秃了,就会,就会……
这驳壳枪的拆卸,是要用一个专用工具的,不是用手就可以拆的。财迷把这工具设计得与擦枪的通条做在一起,二合一。二凤怎么把它也带在身边?
边上另一个很文气样子的小护士说,二凤,你怎么又忘了?这样就容易卡壳!
这班长听了,汗都下来了。这都是些什么护士?救人的还是杀人的?枪玩得比一些老兵都熟。
没错,这把枪是容易卡壳。
你说这二凤,一天到晚与男孩一样喜欢玩枪舞刀的。叫她学护士,就不认真了,水平还没边上三凤的一半高,比四凤、五凤都不如,真没办法!
财迷来到黄将军的病房。见到财迷进去,黄将军很客气地行礼,才弥先生来了,病好多了,真是要谢谢先生的救命之恩哪!
财迷说,不敢当!只要黄将军饶过我的性命,我就感谢不尽了。
这是什么话?谁要杀你?
不是黄将军派手下去抓我的?说我若不从,就枪毙我?
什么?谁去抓你了?
财迷看这黄将军像真是不知道的样子,就说:你们真的不知道?那你们问问这位老总吧。
把三位老总送进来!
黄将军知道了事情原委,狠狠打了这班长二嘴巴,并说要枪毙他,到处找枪!
财迷看他们真的不知情,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忙劝阻了。
陈明仁等几位将军也过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