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魔极乐-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而又知恩,眼下连他都战死了难怪王爷会这等的惆怅。

屠浩一直把世子视为弟弟,即使主上有别但那份感情是实在的,世子一死他几乎得了失心疯,一向梗直木讷的他自责不已,若不是有定王阻拦的话他早就自杀谢罪了。

此次大战原本有伤在身的他被勒令在后方休养,可谁知一向对定王敬爱有加的屠浩第一次忤逆了定王的命令,不仅带伤杀来更是孤身一人杀入禁军的阵中,亲手斩了李满海的头颅与其同归于尽,凶猛无比又义薄云天,这等铁血之风确实是可歌可泣。

世子死了,视为己出的屠浩也其列的战死,定王心里的伤痛可想而知。

越想越是愤恨,定王忍不住一脚踢飞了李满海的头颅,拍着桌怒喝道:“把这混帐的脑袋给我拿下去,削皮去肉喂狗,再把他的头颅拿来,本王要把他的脑袋当尿壶用。”

盛怒之下的定王无人敢忤逆,李满海的头颅立刻被人拿了下去,临走的时候那双依旧圆瞪的怒眼看起来确实很讨厌。

乱军之中血肉模糊的尸体比比皆是,到处是残尸断首可谓是凄凉至极,饶是如此定王也能泄心头之恨。立刻命人继续寻找李满海的无首之尸,不将其鞭尸一顿再搓骨扬灰难消他的心头之恨。

只是一个李满海,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李满海就让定王损失如此惨重。

对于定王来说这是最大的变故,原本他是有信心在保留实力的同时轻描淡写的解决掉一盘散沙似的禁军,甚至可以趁机拉拢一部分人让他们归顺自己,里应外合消灭掉老温的这支主力。

李满海的横空出世打乱了定王的所有计划,在他的率领下禁军能征善战起来,给定王带来的麻烦大得让他已经恼怒了。损兵折将不说,这一仗打了足足一年还把世子和屠浩都赔进去,即使打赢了但事实上却比输了还难看。

更重要的是李满海拖了一年,耗了一年,在自己和朝廷无暇分身的时候江南敬国公趁机发难成了异军突起的一大枭雄,师俊亦是突然起兵露出了野心,这等于狼未死虎又来。

越想越是恼火,未防夜长梦多定王也是有些坐不住了,立刻严声的喝令道:“传令,大军就地休整,准备粮草,本王要立刻兵临城下与小皇帝决一死战。”

“是!”众将顿时精神一振,眼里充满了期待战争的兴奋。

东北大营埋葬完死伤者再一次忙碌起来,即使现在所有人都感觉心里压抑无比的颓废,但谁都明白这会是与朝廷的最后一战,所有人都强打起精神开始备战。

与此同时,李满海战败,禁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城,京城上下顿时是人心惶惶。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也担心定王举仇而来会屠城,一时间不少人都是拖家带口的外逃,就连一部分的小官都是趁此机会逃之夭夭。

京城里一时似乎漫天阴霾,到处都是恐慌和不安,越来越多的人夹家带口的出逃,怕被这最后一战殃及池鱼。

“时至今日,是朕之罪过啊,为何我一坐江山就天下大乱,为什么啊!”赵沁礼唏嘘着,叹息着,苦笑着,却也是恼怒的咆哮着。

直到这时他已经没了君临天下的意气风发,有的全是恼怒和郁闷。

这不是在朝堂上,而是在后宫的一处病塌之上,满面消瘦宛如风烛残年的温迟良反而是自嘲般的一笑:“这不怪礼儿,有的事是有因必有果,定王他们早就有不臣之心了,会起兵对抗朝廷也是必然之事。”

“外公,我该怎么办?”赵沁礼忍不住慌乱的哭了起来:“你知道么,朝廷上那帮混帐对朕说话越来越不敬了,现在甚至敢抗旨不朝,而且主战者全是那群无权无势的书生。而其他的重臣要么主张迁都要么就是主张开城投降,定王的十五万大军离京城已经不足五十里了,这帮混帐东西开始吃里扒外了。”

开城投降,其他人可能能保荣华富贵,可小皇帝和老温绝对是难逃一死。

迁都的话那更是笑话,这就是那些没骨气的墙头草提出来的所谓折中直策实际上也是在拖延时间,朝廷现在四面楚歌能往哪迁,放眼大华上下群雄割据,根本就没朝廷的容身之处。

“哈哈,人都是墙头草,这不怪他们!”温迟良说着话的时候咳了起来,上气不接下气的摇着头:“定王来势汹汹,东北大军的凶悍早就吓怕了他们的胆,这帮家伙心里清楚朝廷现在的底子,这会没押着你去见定王邀功就算不错了。那些书生虽然空口白牙但好歹忠君爱国,礼儿啊,这些事不能怪他们,怪只能怪我们自己无能而已。”

“外公,现在怎么办?”赵沁礼抹着眼泪,一边为温迟良抹着后背一边泣不成声的说:“定王的大军不日就兵临城下了,孙儿好想与他玉石具焚啊,可现在京城所有兵马加起来不足两万又人心惶惶,不只是文臣开始不听旨,更混帐的是一些武将竟然开始偷偷的外逃,孙儿拿什么去和他斗啊。”

“是啊,咱们没底了!”温迟良眼里闪过一抹凶色:“都怪师俊,还有该死的敬国公,不是他们从中作埂的话,我们又哪至于落到这四面楚歌的田地。”

温迟良一说这话时苍白的面色因激动而有些须红润,不过咬牙切齿的模样却极是狰狞,甚至已经有几分扭曲了。

事实上李满海已经做得很好了,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将毅然统帅十几万大军与定王一战,他的成就已经难以诟病。

可敬国公造反一举切断了朝廷的后路,师家又突然叛变,可以说两大武家的不臣之心是导致朝廷兵败如山倒的主要原因,若不是这样的话老温有信心举全国之力与定王死耗,不至于落到这山穷水尽的田地。

“对,都是他们!”赵沁礼眼眶发红,眼里的凶色显得有几分疯狂。

定王起兵造反固然可恶,但忠诚了百年的两大武家同时叛变才是朝廷失败的罪魁祸首。

“礼儿,你恨他们么?”温迟良这时反而冷静下来,浑浊的老眼里一抹精光一闪而过。

“恨,我恨不能扒他们的皮,抽他们的骨,还有定王这个叛逆。”赵沁礼歇斯底里的咆哮着。

温迟良双目空洞,良久以后叹息了一声:“咱们也该走了,既然斗不过他们的话,那就把这龙椅留着让他们继续斗吧!”

“外公,您的意思是?”赵沁礼眼泪忍不住落下了,心酸,痛苦而又无奈。大华百年终于要落寞了,他登基不过两年却成了大华的罪人,做了愧对列祖列宗的亡国之君。“到了我们该离开京城的时候了。”温迟良声音虚弱,说话的时候神色麻木游离,透着彻底心灰意冷的绝望。

第840章 率先发难

不知不觉,朝廷和定王的这一场恶仗已经打了一年了,终于在雪花飞舞的腊月即将分出胜负。

腊月,北方的百姓们已经无暇理会过年之事了,到处兵慌马乱的能有活着就不错了谁还敢想过年的事。

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是明朗了,这一战朝廷必败,可问题是定王胜了天下也不会太平。

临近年底了,朝廷突然颁布了历史上最好笑的一道圣旨,不过这道圣旨却只能贴在京城的周围。因为现在的大华烽烟四起趋于平定,朝廷剩的只有一座大气磅礴的京城,没有其他任何一块王土能贴上这种东西,所以这道看似震惊天下的圣旨已经抡为了百姓们的笑柄。

新皇帝下了罪己昭,又将起兵造反的定王怒斥为国贼家盗,朗朗用语无不是歹毒之极。

可问题是圣旨上对于师杨二家的叛变却是只字未提,几乎全是在数落定王的罪过,包括这一次战役他对于百姓们惨无人寰的洗劫。

这些都不是重点,因为那些文绉绉的话不可能骂出赵沁礼的心声,洋洋洒洒的一大通下来实际上不疼不痒,因为光是骂似乎也发泄不了赵沁礼心里的那股火。

重要的是圣旨的最后赵沁礼决定退位让贤,江山社稷有能者居之,而他随后就会诡异佛门一生伴随青灯古佛。

这只能贴在京城周边的圣旨可翻不起什么渲染大波,定王得知以后只是鄙夷的一笑,因为他的大军离京城已经不足十里,看到这张圣旨的时候他已经是兵临城下了。

京城的城墙高大而又恢弘,各城门已经聚集了三万多兵马准备与定王誓死一战,这些兵马有来自大内禁军和九门的军马甚至是不少愤慨的书生,他们明知是个死却毫不犹豫,因为他们世代身受皇恩,眼下朝廷有难他们自然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

有不臣之心者,亦有忠君爱国者,这年头聪明狡诈的大多是文官,而深受三纲五常影响尽力保家卫国的却是武将。

丈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赵沁礼众叛亲离以后还是咬牙切齿的不肯善罢甘休,这些忠于朝廷的死士是他给定王留下的大麻烦,事到如今他虽然无力回天但也绝不会让定王好过。

定王大军兵临城下,劝降无效后定王一声令下,休整完的十五万大军立刻杀声震天的攻打京城。

京城守军虽只有三万,但都是心志坚定的精兵强将,有城池天险再加上城内有不少御敌的武器,即使是面对着定王的十五万大军也浑然不惧。

京城大城本就是一道天险之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但铁了心死守的话想打下来也不容易。

定王自小就在京城长大,对这的一草一木可谓是了如指掌,这一战他不敢有半分的轻敌。虽然京城大城的防御力很是不错,不过他对这防御系统的一砖一瓦也是心里有数,仗着这知己知此的优势打起来也不会吃太多的亏。

京城恢弘大气,城内有的是给养的粮草,到了这关口这些红了眼的死忠可不讲什么王法,要粮草要兵器直接就抢,战斗刚一打响整个京城已经是乱成了一锅粥,不管之前是多大官多高贵的皇亲国戚都不能幸免于难。

定王大军即使来势汹汹也暂时讨不到什么好处,谁心里都清楚用攻下京城的话不容易,所付出的代价也势必惨重。

会庄子一战已经无比惨烈了,这最后的京城一战肯定更加的险恶,但打到了这时候谁都不能退缩半步,定王心里清楚现在的情况,如果不血洗京城坐上那把龙椅携天道正统的话,以自己目前的兵力来日也只会一败涂地。

朝廷已经不是心腹大患了,打下京城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以后真正的敌人变成了师杨二家,而且他们的兵力之众也是让人大跌眼镜。定王不得不有所保留,若不是因为世子战死的话他不会疯了一样拿出家底与禁军死磕,因为现在的局势已经到了谁都没法预料的地步。

京城一战定生死,因为与这两大武家是战是和全取决于自己攻下朝廷的前提,若是连京城的大门都进不了的话,定王又有什么本钱去和两大武家周旋,去和他们刀戈相向。

定王和朝廷打了一年了,这一年他的损失异常的惨重。眼下杨家盘踞江南虎视耽耽,这一年他们却是韬光养晦中度过,想想两大武家联手的可怕,定王就感觉毛骨悚然甚至心里没了底气。

京城最后一个战役打响的同时,师家已经完成了对河北一地的全面攻打。

手握十万大军,按理说即使与定王一战也有叫板的实力,算得上乱世中的一号枭雄。

但师家家主师俊却已经没了那争夺天下的想法,一封投诚的书信以臣之称直达江南,对于他的决定师家上下虽然不甘但也只能顺从,因为面对着如日中天的杨家,师家在这百年之争中依旧落于下风。

既然没争夺天下的实力那只能选个安生立命之处,取舍的问题很是简单,不是臣服于杨家就只能臣服于定王了,何去何去对于师家来说倒是不难选择。

论实力的话无疑准军待发的杨家更加强盛,百年来两家的交情其实亦敌亦友,有着同样的仇恨又有着不为人知的交情。师俊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杨家,不少人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因为始终江南敬国公这条疯狗确实有那个气魄。

津门水师码头,数十艘全新的快速战船已经来到了,这就是投诚后换来的第一笔赏赐。新建的水师兵马开始熟悉这些船只和船上配备的热武器,士兵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操练着。

随这些战船来的还有不少的金银和粮草,师家上下倒是哗然了,这敬国公出手如此阔绰难道不怕师家是坑他的么?不管如何得了这么大一批物资确实是不错,师家上下也感受到了来自杨家的诚意,最起码杨家相信他们,对于这份投诚可以说没半分的怀疑。

师家一众嫡系权臣在岸边巡视着,众人的脸上都是难掩喜色,有这么多的粮草银两作为支持的话对于师家的壮大无疑是一大助力。

一身鲜甲的师子明忍不住先开了口:“父亲!现在定王打京城不是打得水深火热么,咱们这时候干嘛坐壁上观啊?反正现在是趁他兵要他命,趁着士气高涨的时候打他个措手不及多好啊。”

“让定王继续打,咱们看热闹。”师俊一脸豁然之笑,或许是因为心里小小的野心已经被彻底的扼杀,现在的他反而感觉很是坦然。

自己的决定应该是正确的,杨家的信任也让他很是欣慰,良禽择木而栖,师俊相信自己的选择肯定没错,定王虽然也是世之枭雄但无论魄力还是手段都比不上那年纪轻轻的敬国公。

“咱们从背后偷袭他一下不是更热闹?”望着眼前的快速战船,师子明的眼里都是好战的灼热,其他的师家子弟亦是蠢蠢欲动。

杨家的信任是一大批的物资,这些物资让他们感觉心里是底气十足,恨不能现在就偷袭定王闹他个鸡犬不宁,算是投桃报李向杨家表态一下师家的诚意。

“不急不急!”师俊眯着眼,看着操练的士兵们阴森的一笑:“这战刚开始打呢,现在双方看着是声势浩大有模有样不过都还没拼尽全力,京城里那班死硬派也不是软柿子,打下京城定王不死也得扒掉一层皮,等他打得差不多快得手了咱们再和他凑凑热闹。既然已经投了诚那就得拿出点诚意来,说来小皇帝那圣旨也够阴毒的,我们打定王不是造反反而是两大武家平叛之战,好玩。”

师俊永远冷静从不冲动,现在全军上下士气正盛按理说是可以趁胜出征的,不过他还是硬生生的忍住了,因为现在去触定王的锋芒绝不是好的时机。

师子明和一众师家子弟都是狡黠的一笑,现在津门军就是在等着最佳的偷袭时机了。

津门师家怀着鬼胎要给定王来个狠的,有师俊这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想来师家一但动手的话肯定会让定王吃个大亏。

津门那边蠢蠢欲动,杨存这边的动静也开始大了起来,隐忍了一年之后双极旗大军终于完成了整合开始锋芒毕露,腊月刚过总兵所立刻朝各方势力下达了集结的号令。

成国公已经聚集了七万大军囤积于西北,啸国公的六万大军也出了两广地界,一路直奔长江而来。海上帝国的龙形战舰和快速战船倾巢而出,已经在最快的时间内扼守住了长江各个隘口,形成了一道最前沿的封锁线。

海上帝国十万大军的封锁线一完成,双极旗水师的五万军马也赶到了,五万大军漂泊在水面上占据了所有运河的入口,只要风信一起随时可扬帆千里挥师北进。

水师是杨存手上逆天的优势所在,不管定王还是朝廷在这一方面都不是杨存的对手,所以水师封锁在最前线,一但挥师直上的话可以延着运河一路高歌猛进,成为这一战中锐不可挡的先头部队。

历时一年完成了所有兵马的收编,江南双极旗一声令下三十万大军众兵集结于长江之岸,以安伯烈为帅兵分二路,二十万中军由安伯烈坐镇军师卫阳辅佐。

先锋军是原来的江苏兵马,年轻气盛的梁盛率领着一群热血男儿就等着一声令下就杀过长江。

双极旗此次出兵,水师十五万,各路兵马四十余万,还不算保留在大后方的那些兵马。

消息一出顿时是震惊天下,尽管有人质疑这么多的兵马会不会是谎报,但真正身处其中的人都清楚这是实打实的六十多万大军,敬国公把家底全掏了出来意在一举歼灭定王残部。

双极旗大军重兵封锁长江,得到消息的师家虽然也感觉惊悚不过也是暗自庆幸没有明珠暗投,他们也没想到敬国公羽翼已经如此丰满了,六十万的大军别说打定王了,就是定王和朝廷兵合一处也有叫板的实力。

更何况杨家的水师实在太逆天了,可以说根本就是无敌的存在,这种压倒性的强大让人想想都感觉毛骨悚然。

师家反应过来后在第一时间发了难,师俊派其子师子明率六万精锐直逼京城,出其不备的偷袭了定王的大后方,烧毁了他们的粮草无数。

数十艘快速战船也由运河往北而上,迅速的攻打定王军坚守的各个隘口,瞬间就撕裂了他们的防守编制。师家此举无疑是身先士卒的示好,当杨家发兵六十余万的消息传来时师家内部桀骜的声音已经彻底的消失了,因为谁都清楚现在的杨家是不可战胜的。

师家的态度表明了是与杨家同仇敌忾,打京城正打得无法脱身的定王顿时是恼怒分烦,但也不得不兵分两路,一路继续紧锣密鼓的打京城一路抵御着师家军的偷袭战。

原本底气十足的东北军陷进了前后两难的境地,师家来势汹汹突然发难让定王措手不及,在与师家的对战中连连吃了大亏。

师家和定王先开打了,一向崇尚防守反击的师家主动出击这倒是个大热闹,最起码师家的高调确实是让人大跌眼镜,不过说到底师俊也是有那个底气才敢先开打,说到战斗力的话他师家军可不怕打了一年人疲马惫的东北军。

更何况选择这时候出手也不是一时脑热,师俊为人最会审时度势的,现在的出手目的自然不是意想天开的要消灭定王的大军,而是作为开路先锋把他们纠缠住。

川江渡口上,浙江水师的人马不停蹄的准备着弹药炮火,所有人的脸上都是战前的紧张和兴奋,因为师家那边一打杨家应该不会坐壁上观,师家这一打打出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大军终于到了要挥师北上的时候了。

水师提督尤妮召集麾下所部制订了一系列的做战方案,这次能来前线对于她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最起码杨存的默许是在她的意料之外。尤妮渴望证明自己,若是错过这场千载难缝的战斗会让她抱憾终生。

手握五万水师成为统帅大军的提督大人,这在之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要知道帝国所有的兵马加起来都不足五万,这等的威风可比那些所谓的将军贵族强不只百倍。更何况战争永远不是女人的舞台,不管帝国还是大华在这一点上都一直在蔑视着女人,从来不会尊重女人在这方面的天赋和智慧。

倔强的尤妮渴望着在这一战中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并不逊色于男人的智慧和谋略。

“提督大人,按事先的布置果然截到了一大帮人。”就在尤妮全神灌注思考作战方案的时候,一个武将兴冲冲的跑了进来。

“先押上来。”尤妮抬起头来,虽然被打扰有些不悦,但想起临走时爱郎的嘱咐还是感觉心里一喜。当然了,一起想起的还有那一夜的疯狂,那被撞击得犹如风浪中小船般无助的猛烈,还有第一次被女人亲吻的滋味。

尤妮感觉俏面一红,身子隐隐发烫下边也控制不住的开始湿润。

那一夜实在太荒唐了,几个女子一起纠缠着,在那混帐的命令下自己居然被几个美貌的少女戏弄亲吻,甚至吻遍了全身。尽管感觉镇静,但不可否认那个滋味十分的销魂,尤其是当他在上边驰骋的时候还有其他的吻雨点般落在身上时,那异常的刺激让她的灵魂几乎上了天。

“是!”武将答应了一声,没一会岸边的码头上几百个衣着褴褛的人就被带了上来。

尤妮摇了摇头把那些涟漪的念头一扫而光,想起爱郎的嘱咐她也不敢马虎,赶紧换上正装来到了码头上。

这群人行色惊慌,有的已是面色惨白,不少人已经吓得腿一软直接一屁股跌坐在地。虽然衣着褴褛不过他们的行装倒是很多,那些木箱子一打开士兵们眼睛都快瞪出来了,金光宝气闪闪做亮,那么多的银子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

“几位闯进我的防区,还真是自投罗网了。”尤妮笑咪咪的走上前去,虽然是女子之身不过身着鲜甲手扶宝剑也是英姿飒爽。

“你,你是?”被抓的人群一阵鼓噪,谁都料不到这些兵的顶头上司是个洋人,而是还是个洋女人。

“浙江水师提督?”一位消瘦的老者开了口,他的神色很是憔悴,而且是躺在马车上,明显就是一个重病号,可浑浊的双目还是透着骸人的精光。

“知道本督的名号就对了。”尤妮淡然的看着他:“你们逃跑的路线还真是兵行险招,不过你们太小看双极旗水师的厉害了,现在不只是长江,几乎所有运河上都有我们的兵马在巡查,想延岸而逃是个不错的想法,可惜你们又能逃到哪去?”

“呵呵,果然,走投无路啊!”温迟良豁然的一笑:“老夫也只是心存侥幸而已,不过死在敬国公的手里总比死在定王的手里好!”

“谁说要杀你们了。”尤妮环顾左右:“你们的皇帝呢?”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紧张起来,沉默许久后蓬头垢面的赵沁礼突然咬着牙站了起来,用低微得几乎是耻辱的声音说:“朕在此!”

堂堂九五之尊,此时灰头土脸的模样确实是丢人,他一站出来所有人都低下了头。温迟良更是一脸绝望的叹了口大气,或许是因为不愿死在定王的手里,即使知道大华上下已无可匿身之处,但老温还是毅然的选择出逃了。

“那你就是温迟良了?”尤妮转头看了看那风烛残年般的老人,很难想象这就是画像上那个意气风发的人,传闻中当年的朝堂第一权臣。

“正是!”温迟良这时知道隐瞒无用,索性点了点头。

尤妮眼神一眯,径直的朝温迟良走去,四周都是明火执杖的兵马所有人都不敢乱动。但在这时赵沁礼却跳了出来,猛的拦在了尤妮的面前,满面狞色的喝道:“洋女人,要杀要剐的话冲朕来,不准你动我外公。”

赵沁礼的以身相护让病榻上的温迟良感动的流下了老泪,尤妮是微微一楞,饶有深意的打量了一下赵沁礼后笑咪咪的说:“还算是个硬骨头,不过混身怎么脏怎么像个皇帝呢?”尤妮没为难他们,而是命人将他们押下去先清洗一下。惊魂未定的他们洗完吃完后好好的睡了一觉,等他们醒了以后尤妮已经命人将他们关了起来。到了现在他们只能听天由命了,尽管好吃好喝的应有尽有,不过赵沁礼还是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绝望。

第841章 最好的结果

前有京城那帮死硬派的拼死顽守,后有师家军无耻的偷袭,定王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已经是恼怒异常却无可奈何。

清明将近,长江延线的给养粮草已经囤积完毕,各路大军也已经重兵集结。

总兵所一声令下,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过长江直奔京城,四十余万大军声势浩大一路上攻城掠池难有敌手,水师兵分两路由各个运河直上。巨大的龙形战舰犹如高山一般游荡在宽敞的水面上,神出鬼没的快速战船亦是扬帆而上,一出兵就几乎占据了所有的水路。

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半月之余就横扫一片与师家军取得了接应,按照一开始制定的战略对京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封锁了水路和所有的陆路。

定王部惶恐之余也是恼怒,若不是一直被师家军纠缠着心生退意的他们早就跑回东北了,可现在已经陷进了巨大的包围圈中,于他们而言才是真正的四面楚歌,在这种固若金汤的包围圈中想逃出生天几乎不可能了。

六十多万大军,再加上师家军,七十万多大军的包围可以说是插翅也难逃。

大军事先就制度了缜密的作战计划,为做到万无一失所以这个包围圈不能有半点的疏漏,水陆两线按照事先的布置到位。陆地上的兵马扼守住了所有的路线,水路上的水师把守着每一个隘口,声势浩大的包围圈形成之时就已经做好了一网打尽的准备。

包围圈稳定下来立刻开始强势的推进收缩,就像是在打鱼一样的朝着中心点步步紧逼着,目的明显是将定王的东北军一网打尽,大动干戈的包围就是为了一劳永逸永绝后患。

包围圈渐渐的收缩,各地都是慌不择路的遭遇战,在这种强势的碾压面前任谁都不可能逃出生天。双极旗大军的态度铁血而又强硬,只要遭遇上的兵马不管是朝廷的还是定王的一律就地消灭,宁可杀错一千不能放过一个,这场战斗一开始就残酷而又冷血。

完全一边倒的优势,当这支大军的收缩完成的时候也意味着这场剿灭场的结束。

清明时节雨纷纷,江南雾气浓郁让山林里水气飘荡,一片朦胧之美,宛如这清山绿水的温柔秀气。

杨家浩浩荡荡的祭拜队伍踩着泥泞的泥土回到了杭州城,隐隐的阴冷和潮湿让人感觉有些不适,回到了府内后杨二爷舒了口大气,敲了敲老腿后自嘲的笑着:“以前在海上也潮湿不过腿没这么酸,难不成我这走了十几年一回来就水土不服了?”

“二叔,您腿酸不是因为这里的雾气!”童怜倒是直接,立刻笑咪咪的说:“您一路上都把万宏抱得紧紧的就没撒过手,有时候有轿子不坐还抱他四处走走看看,山路本来就崎岖不平,这腿能不酸么?”

“哟,说得也是哈!”杨二爷哈哈的一笑,满面的欣慰宛如个幸福的老人。

今日杨家祭拜列祖列宗可所是声势浩大,杨家的祖先们已经安眠九泉可入六道轮回,也正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杨存下达了攻打京城的最后命令,为的就是告知列祖列宗们,他们的大仇会有儿孙来报。

也就是今天,赵沁礼亲笔书写,盖有玉玺的圣旨已经昭告天下了。大华正式的改朝换代,赵姓皇帝失德有愧将皇位禅让旁贤,杨存于杭州称帝,他赵沁礼无德无能保护赵家的江山社稷,这个大好的山河正式的姓杨。

曾经老皇帝不准杨家有字辈,今天当着祖宗们的面,杨二爷为后世子孙亲自定了字辈。由杨存往下依旧是八字,万世千秋,正道乾坤。

杨存的儿子在这一天命名为杨万宏,现在杨二爷是杨家辈分最高的人,由他定下字辈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没人敢挑理。说实话这个万字杨存是不太喜欢,杨万宏这名字俗气而且一点都不霸气,听起来实在是老土,但奈何二叔心性大起也只能由着他了。

其实被坑得最惨的是别人,这个万字一定下来被坑得最厉害的是其他二公,杨万横,杨万举,这名字是怎么听怎么别扭。

杨二爷暗自窃笑的时候,杨存已经命人端来了一桌子吃食,叔侄二人再次把酒言欢。

夜幕将至的时候,杨存才醉熏熏的回了行宫,从马车上下来时童怜满面的潮红,娇媚的瞪了杨存一眼后衣裳不整的跑去清洗了,任傻子都知道这一路是何等的香艳。

内院里,先归来的高怜心已经准备好了夜宵,眼见杨存难得一醉却又精神无比的模样,忍不住掩嘴笑道:“夫君,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