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魔极乐-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偏偏柳志先是那种草木皆兵之人,怕哪个有钱人是刻意的拉拢自己的侄子,所以硬生生的断了侄子的好财路,让柳安和苦了这么些年,说到底柳志先不是完人,有这种毛病做他的亲戚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甚至于柳安和想开个私塾柳志先都是百般的阻挠,侄子的才学没他高这个是事实,不过教人读书还是绰绰有余的。偏偏柳志先就是怕那些有钱人会蜂拥的把孩子送去间接的向他示好,在这种几乎有些变态的管辖下可想而知柳安和过得有多憋屈,和这叔叔的感情其实也不是太深。
众人只道是杨二爷触景伤情,纷纷想安慰一下,不过杨二爷却是摇了摇头,叹了口大气感慨道:“杨某只是在想,这还是柳大人治理之下繁荣安定的扬州城么?柳大人一生高风亮节,在九泉肯定是含冤难平,不过他要是看见现在扬州城如此萧条凄厉恐怕会比死了更难受,柳大人是个粉身碎骨全不惧之人,但他恐怖不敢想象他治理下的扬州会变得阴霾遍天。”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沉吟下来了,有的猛的将眼前的酒一口饮尽也发泄不了心中的这股郁闷之气。
“是啊,大人生前爱民如子,若是看见扬州城如此凄凉,他定是心如刀割难以瞑目!”
气氛一时很是哀伤,这句话没人会反对,因为柳志先生前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严于律己不畏强权,爱民如子一心造福一方,以他的性格若是看见此时的扬州恐怕会悲痛欲绝。
杨二爷环视了一下,突然开口说:“诸位,本来杨某是外人不太方便插话,不过这时候有个想法不知道算不算是唐突。”
“杨先生于柳大人有恩就是于我扬州百姓有恩,还请直言吧。”一群老者开了口,那些靠海上帝国吃饭的商户们立刻是出声附和。
杨二爷声情并茂的话让他们感同身受,那周全比的计策也折服了他们,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把杨二爷的话奉为了至理,可以说已经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扬州城的安稳繁荣是柳大人一辈子的心血,仇得报但不能这样放任下去。”杨二爷咳了一下,这才开口:“既然这是柳大人的心血,那就该由姓柳的延续下去,我提议由其侄子柳安和接任知府之位,即刻上任治理扬州。”
“这,二爷说的在理,我们也都拥护,只是……”众人先是眼前一亮,随即满面的为难。
柳安和任知府他们举手赞成,可问题这知府可是朝廷命官,任命谁当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东西全是朝廷说了算不是世袭也不是选举,他们同意根本没用,上边不点头你就上任的话没准还会治你个冒充朝廷命官的大罪。前段时间倒是来了几波外人要走马上任,不过那会谁都憋着一股恶气给赶跑了,于情于理而言谁都拥护柳安和继承柳大人的遗志接任这知府之责。柳志先这样的好官百年难得一遇他们不敢奢求,可是若走马上任的是个贪赃枉法之徒他们就没好日子过了,相比之下当然更希望上任的是知根知底的柳安和。可问题是现在在坐的都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这事还真轮不到他们做主。
第787章 新军集合
“这个,我才疏学浅!”柳安和也是一脸的为难,他是做惯了穷苦书生,猛的要当官的话还真是傻了眼,更何况这事他说了也不算。
“此事由我来办!”杨二爷摇了摇头,面色严肃的说:“虽然有些逾越规矩,不过这事于杨某而言也不在话下,只要扬州的百姓肯拥戴你的话,杨某就有十足的把握让你坐上知府之位,哪怕是散尽一生家财也会保你走马上任。”
“这,杨先生所言属实?”在场的人都楞了神,听说杨二爷能耐大,不过没想到会大到这种地步。
“绝非虚言!”杨二爷扫了他们一眼,面色上依旧是无井无波:“扬州是柳兄的牵挂之地,这也算是我对他的一个悼念吧。柳安和乃是他唯一的亲侄子,家破人亡举目无亲,于情于理杨某有责任为故友照顾好这柳家的血脉。”
“这样啊,谢过杨先生了。”在座众人一听顿时是喜出望外,毕竟能让柳安和就地上任的话他们也很是高兴。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来个不认识的当知府谁知道是什么日子。百姓们或许不太在意,但新知府的脾性如何可以说也会涉及到他们的利益,毕竟这些人在当地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真来一只白眼狼的话他们可受不了。
至于柳安和的话,有没有那才能不知道,不过好歹人家是柳志先的侄子,这次众人为了柳家的丧事已经出工出力了,按理说已经有一定的交情,由他走马上任的话最起码以后的日子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变故。
更何况杨二爷轻描淡写的话明白不把小小的知府之位放在眼里,随口就能把这种官位许人,这份能耐着实是让人刮目相看。
本就深信不移的人心里更加笃定了这位杨二爷纯粹是为了祭奠故友而来,人家有连知府之位都看不上的能耐又怎么可能是别有所图呢,柳大人结交到这么一个为他的生前死后尽心尽力的朋友还真是不枉此生啊。
扬州府的事应该告一段落了,怕夜长梦多杨二爷亲自出了手,在这天衣无缝的计策之下想来不会再有什么差池。
至于柳安和的任命问题,杨二爷也不是心血来潮,毕竟柳志先在这极有威望,这份威望不利用的话也有些说不过去。柳安和身为他的侄子,有没有那能耐暂且不说,为人品性如何也可以先抛之一边,光侄子这身份应该就能受到百姓的拥戴。
柳安和肯定能萌上这份福荫,他为人不像柳志先那般的死板又敬自己如师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由他走马上任最起码扬州府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安定下来。
至于能耐这方面,以杨二爷的了解似乎柳安和可没他叔叔那么厉害,这年头贪官奸。做个清官要更奸,处理案件该怎么下手,选择时机之类的都很重要,柳志先能受万民拥戴不只是因为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智谋,往往他处理过的事都滴水不漏。
这样一个信仰坚定的人却聪明绝顶,杨二爷是不除不行啊,因为柳安和是清官但一点都不昏庸,相反的他处理案件的细节有时候稍一琢磨就会让人毛骨悚然,这位清官可以说是奸到了家,甚至奸到了杨二爷这种老狐狸都不得不忌惮的地步。
一切算是尘埃落定了,只要不出一些控制不住的差池的话,柳家的命案也该盖棺论定了。
关老命人先快马加鞭的将信息通知总兵所,这事到了老梁的手上他懂得该怎么处理,杨二爷从没怀疑梁华雄的能耐,若是没强人一等的心志他又怎么可能隐忍得了这么多年。
杨二爷一行并多做停留,处理完这件事后一行人就匆匆的离开了扬州,扬州这样的民怨载道只是个例,杨二爷不得不亲自前来处理这个意料之中的变数。而现在虎踞了江苏,杨二爷的海上帝国要开始浮出水面了,他已经无暇再顾及这小小的扬州。
离开的马车上,关老沉默了一会,突然开口问:“二爷,现在扬州安定下来了,接下来要朝哪动手?”
“不急,等梁华雄那边的兵马准备好了再说。”杨二爷沉吟了一下,冷笑说:“胜儿的水师兵多将广一直藏匿着,这时候也该拉出来历练历练了,杨存那臭小子现在估计也快憋不住了,我这边一动手他那边肯定不会闲着,这小狐狸手里藏的兵马有多少现在连我都估算不出来,是时候该看看我这贤侄到底有什么能耐了。”
关老沉吟着,天下该乱了,杨家这两个人杰一动手长江以南势必是水火之中,因为即使是他到现在也看不清杨二爷到底有多少的后手,有多少的人马,靠着海上帝国发展起来的势力到底有多巨大。
现在杨二爷不只是四处奔走,更是派出无数人马开始联系这些年他积攒下的势力,当这些势力全都浮出水面的时候,海上帝国在陆地上真正的实力才会展现。
而这两位人杰,一位虎踞浙江俨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国中之国,身为三公之首有着其他杨家人的支持。论能力不容小觑,论手段也是让人瞠目结舌,他现在的实力有多强可以说没人能看得透。
另一位杨二爷已经拿下了江苏,背后是庞大无比的海上帝国,二人盘踞着最富饶的江南二省终是狰狞毕现。
关老神色一阵恍惚,看了看眼前的二爷再想想那个少年老成得让人毛骨悚然的杨存,心里突然有了个一奇怪的想法,这二人若是针锋相对的话,到底谁能更胜一筹。
一行人到了苏州却没进城,径直的到了太湖边上等候着,按照约定的时间三十余艘最新的军船已经到达了。巨大的军船上携带着满满的火炮和弹药,为首的是一个海岛上的掌柜,看似憨厚木讷不过明显训练这群战船已久,对于这些东西都是轻车熟路很是上手。
这些船都是经过反复研制的新形快船,这批船在很早之前依托西方船只的技术很快就研制出来,不过平时很少露于人前。对于火力的配备和实用性可以说已经到了完美的地步,最起码在这时代而言大华举国上下的水师都只能望而兴叹。
这批船是先锋部队,和大海上如山般巨大的龙形舰不同,这些船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快。船身的设计比较适合内陆的河道,即使有些浅弯或许是水流混乱的情况下也能游刃有余的前行。
这群在海上安生的伙计,掌柜,大多是身负重案见不得光的人。平日里迎来送往的做着生意,过着安稳的日子甚至不少都娶了渔家女为妻,生儿育女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不过只要杨二爷一声令下的话,他们立刻就会摇身一变变成海上最凶恶的海贼。
“二爷!”那掌柜的答应了一声,换上了一身轻铠后没了往日的市侩,有的是面沉如水的煞气。
杨二爷只是简单的询问了一下这支战队的情况就没再多问,这次带来的也是训练已久的精锐,看似是普通的水手不过这三千多兵马都训练有度而且本身就有不凡的身手,真拿出来的话不逊色于任何的水师,可以说是一支无比精锐的兵马。
船队在太湖上栖息了一阵,补充完了各种给养以后终于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由江苏水师和一群身手高强的新兵混编而成的三万兵马浩浩荡荡的集结苏州,为首的自然是最受二爷疼爱的女婿梁胜,梁胜带兵来时面色上难掩的兴奋,不过对于这位威严的泰山大人还是不敢有丝毫怠慢,见面就赶紧抱拳行了个大礼:“岳父大人!”
“你这支军马不错!”杨二爷坐于高船之上,朝岸边一扫就暗暗点头。
“这也多亏了岳父大人提点,不然胜儿哪能慧眼认得蒙珠。”梁胜的态度很是恭谨,说起这支新军也忍不住是面上一喜。
岸边的三万兵马身穿整齐的铠甲,少数的骑兵混合大量的步兵,从精气神来看比那些酒囊饭袋的卫所兵强了不只百倍。其中两万是老梁招募来的新兵,这支新军成立好了立刻投入训练,没几天的光景就直接甩手丢给了梁胜。
现在非常时期也没办法计较那么多了,新兵蛋子训练出个军纪就行了,至于上场打丈的话靠的就是一股气势,只要这群年轻人有点血性的话少点什么劈砍之类的操练也无所谓。
除了新兵以外余下的兵马五千是原本的江苏水师官兵,是梁胜这些年培养起来的嫡系,这些人分化开来融入其中,按照能力分个职位的高低管着这帮新兵,掌了大多的权可以说终于盼来了高升的一天。
现在的江苏水师没什么存在的必要,因为之前为了掩人耳目所以在军备船只上都没什么改进,战斗力远不如杨二爷手上的那些海上蛟龙,与其在这时候再大刀阔斧的改建还不如忍痛将之舍弃,所有的水师官兵上了陆地摇身一变就成了陆地上的官军。一开始少数人还是有抵触情绪的,不过在见识过海上帝国那些船队真正的战斗力以后他们全都服了,靠着破木船的江苏水师确实没存在的必要,这样落后的战斗力和人家一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估计一开打的话直接就全军覆没了。水师这一万多号人几乎都是梁胜自己带出来的,去柏存精后留下的都是有才能的人,现在江苏四下招兵买马可以由这些人来带兵,这样做最起码可以保证执行军令和掌权的都是自己人,万一战况惨烈也不会出现人心不稳的情况。
第788章 海上帝国全面出击!
事实上梁胜也是早有此打算,他又不是没见识过岳父大人手上那些真正如龙似蛟般的战队。他比谁都不舍但心里清楚这是最好的决定,江苏水师已经没存在的必要了,当海上帝国的船队强势介入以后没什么战斗力的江苏水师反而成了摆设。
而这支兵马中最精锐的则是看似出身杂乱却身手不凡的另外五千兵马,那五千兵马自然是由那五为义叔叔拉起大旗招揽起来的,事实如杨二爷预料的一样,他们衣锦还乡后振臂一呼立刻就拉起了这么一帮人马,在家乡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小觑。
凭心而论,对于自己一手带起的水师官兵梁胜一向很有信心,不过与这五位义叔拉回来的兵马一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或许训练有素的水师官兵在阵法兵形上略胜一筹,军纪严明懂得令行禁止用起来比较顺手,打仗的话上下之间也会保持着一定的默契。
不过着是那种混乱的白刃战一打的话那五千奇兵可就嗨了,玩兵法阵形什么的不在行,不过要是蒙着眼开杀的话他们的战斗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因为他们本就是草莽出身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没规则的混战。
这帮人龙蛇混杂,有的是镖师出身,有的是护卫,有的甚至是地痞大流氓,不过他们的共通点就是有一身好功夫,甚至还不乏一些练出了内丹的高手,这样的一支精锐若能做到令行禁止的话无疑是一股战斗力异常强悍的奇兵。
五千人清一色的练家子,即使有的比较青涩不过也是当地打架斗殴的常胜军,好强而又凶猛,论起单兵拼杀能力绝对是佼佼者。
这样的人难免桀骜不训,梁胜就把五位义叔封为千总各自管辖一千兵马,想来以他们的能耐要压住这帮人不难,事实上这些桀骜不训的家伙到了他们的手上确实也很听话,梁胜似乎有点明白了什么叫人尽其才了。
自己只须对他们五人下令即可,接下来的事就让他们去办,自己这个顶头上司也会省掉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这支军马集合起来整军待发,即将迎来第一次的处女战,梁胜身为水师提督也上了岸,对于他而言这也是第一次带兵打仗,男人嘛,在这时候情绪只分两种,一种就是忐忑不安,另一种就是兴奋异常。
梁胜就是兴奋异常,因为他从没带过这么多的兵,更没打过像样点的仗。以前水师顶做抓几个水贼之类的,闲暇时间就是抓抓鱼什么的,用一句话来形容那真是闲得扯到蛋了。
“二爷,我们的人回信了。”一旁的朱涛也一身戎甲站在船首,他的旁边一群通信兵模样的人正在忙碌着,这几天来飞鸽传书来往不断,他需要从中挑选出值得二爷过目的消息。
这年头速度最快的通信方式是飞鸽传书,不过也有一定的地域限制,说得轻巧简单不过需要耗费的时间和金钱都很大,得有专人培养训练还得有优秀的鸽子,一般没什么钱的人还真玩不起。
太湖的四周都有二爷的人把守着,防的也是鸽子起落的时候在低空会有危险,即使没天敌也怕被老百姓抓去打牙祭,毕竟这年头一只鸽子对于一般的穷苦家庭来说光是喝口肉汤都是一种生活改善了。
而信鸽的来往,不只是与海上帝国,还与杨二爷在陆地上的势力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少显为人知的势力一直很好的藏匿着,现在到了用得上的时候了。
二爷面前的案几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被归类的情报,这时杨二爷接过朱涛递过来的情报看了一眼,神色微微一沉严声说:“胜儿,今夜你的兵马就先行起军,星夜朝着安徽进发,一过江苏境立刻兵分三路,直杀铜陵,池州,阜阳,沿路上会有人不断的与你接应。”
“是!”梁胜兴奋难耐,答应了一声立刻走了下去。
梁胜得了令,立刻带着三万大军出发,这是第一次的獠牙毕现,打的话就得打出个威慑力来,所以梁胜是迫不及待,一群新兵同样的兴奋,因为这才是真正建功立业的机会。
杨二爷面色阴沉,喝令道:“命令所有整装待发的船队由进海口借江南水道进入内地,拔锚起航后直进安徽,湖北二省,务必在最快的时间内占据延所上所有的水道,按事先的部署攻打沿路的城池。”
所谓事先的部署,那就是打一些依旧由忠于朝廷的人掌控的地方。而事实上朝廷和定王一开打长江以南不少地方都人心惶惶了,有的选择观望,有的则是摇摆不定。
二爷已经拉拢了一批人了,同样有一些态度暧昧不明的人没明确的表态,这第一仗必须以雷霆之势来一个横扫。打给他们看,让他们感受到这支军兵的威慑力,只要一切顺利的话就能兵不血刃的拿下不少的地盘。
“是!”朱涛顿时精神一震,这一声令下无疑是海上帝国也开始进侵内陆了。
关老在旁看了一眼情报,摇了摇头嘲笑道:“严修文那个蠢货,逃出苏洲后还弄什么急报想糊弄自己的手下人,谁知道这些急报现在反而为我所用。他大概做梦也想不知道根深蒂固的徽商帮早就在背后支持二爷了,有他们的牵制力和内应,横扫安徽一境恐怕两个月的时间就有余了。至于那湖北,虽然也有不少的人归顺,不过到底还是有不少顽固的人,虽然是场硬丈不过想拿下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是啊,忍了十多年了,现在该让朝廷看看我的能耐了。”杨二爷冷笑一声,满面的狰狞。
无数的鸽子铺天盖地的飞去,当它们张开翅膀的那一刻蛰伏多年的海上帝国即将浮出水面,无数栖息于海岛上和延海边的人群陆续的收到了信息,早已经等待战争的人们没有丝毫的犹豫,渔民,船商,甚至是一个个看似世外桃源般的小渔村都是摇身一变,成为了海上帝国征伐的先锋。
一群过着安稳日子的青壮把身上的大褂一脱换上了铠甲,家家户户都翻出了一早准备好的兵器,那些往日里把玩手里的钓竿都被丢弃一边,养兵千里,用兵一时,这些人等待重返陆地的这一刻有的一等就是十多年。
数之不尽的船只开始由各个入海口侵入内陆,对于繁华的江南是秋毫不犯,江苏与浙江两地的兵马提前知道了消息,延路上都是惨痛无阻,海上帝国的军队进入内陆以后也不敢扰民,一路的扬帆直下不作半刻的停留。一些商户得了杨二爷的令早早就囤积好了物资,延路上为这几乎数之不尽的船对提供大量的给养,以确保他们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兵临城下。海上帝国开始狰狞毕露,浙江总兵所的军令也是一道接一道的下发,已经囤积多时的兵马开始大肆的调动起来,繁华富饶的国中之国也开始运转起来,准备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力量。
第789章 古时也有潜规则!
杨二爷准备一举拿下安徽湖北二省,有他的海上帝国和梁华雄的同时发难,再加上经营多年的内应党羽数之不尽,他这首战应该是必胜无疑。
梁胜的三万兵马是先头部队,他们的任务是迅速的占领一席之地,随之而来的将是梁华雄源源不断的兵力支持,还有首战告捷后海上帝国的大兵压境,如此可怕的兵力压境不管是谁都抵挡不了。
而浙江这边也是动作频频,三天时间调集了五万大军压境,目标直指一省之隔的福建。
首战必须告捷以振军心,既然轰轰烈烈的开打就必须势如破竹才有威慑力,所以这一战调集了五大家臣和各地势力集结起来的精锐兵马,意在打个措手不及,在福建总兵还没回过神的时候就大举侵占福建的地盘。
一万先锋是陈家嫡系的练家子流氓,一群挥舞着大刀的壮汉在军令到达的一刻就喝杀着冲过了省境,随后的四万大军则由万户候安伯烈亲自做镇,两万骑兵配以两万的步兵,大兵一举就压过了福建边境开始攻城掠池。
大军进入林密虫多的福建并无水土不服,江南兵在这时候展现出了比北方兵更强的优势。在和平的江南而言,五万兵马可以说是任何的地方卫所都抵挡不住的雄狮,即使是总兵开始调集兵马但若不是准备充分的话也难以抵挡。
不管是任何一省,除非是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否则的话和平年代娇养闲惯的地方兵肯定没所谓的战斗力可以应付这么多兵马的同时压境。
谁都料不到敬国公会突然发难,而且一动就是这样的大手笔,这五万已经训练有素的兵马明显强于普通的卫所兵。要知道以前整个浙江加起来才几万兵,而且还多是闲散的地方卫所,这帮人拉出来打仗本来就是个笑话。
说难听点,就是杨存给他们机会集结兵马又如何,这些地方卫所混吃等死的兵难道真有一死尽忠的心么?
现在猛的冒出五万精兵来,这样大规模的进军之下边界线上那些小城小池的哪敢抵抗,福建一些地方卫所甚至是直接闻风而逃,只剩个空荡荡的兵营和满地破烂的军服着实是让人哭笑不得。
而且福建一省因为人口不多的关系兵力一直不足,在这种突然的袭扰之下大多城池几乎是没还手之力,有的没等开打就直接开城投降了。
过境不足十日,大军已经拿下了省境的所有城池,松溪,蒲城,福安,寿宁,甚至是建阳,这些兵力孱弱的地方根本不敢正面应敌。而小如福安或是屏南之类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战书一至立刻降书回之,一路打下来可以说攻城拔寨难寻对手。
十天的功夫拿下了福建三成以上的地界,战况顺利得让这支精锐军都些郁闷了,因为这一路下来真连一场像样点的仗都没有打过。
松溪那个知县更离谱,战书送去的时候喊着臣拥君而死,宁可玉石具焚也不做失土之罪人。
结果全军上下精神一振,几个将领眼看有硬骨头可啃了一个个高兴坏了,立刻是争先抢后的请缨出战,结果杀到半道上遇到了这家伙派来送降书的人马,连带着还有几个怂恿他以死报国的师爷也被大花大绑起来。
大军来到城下的时候这家伙把自己绑得粽子似的玩了个负荆请罪,突然的转变让一群兵将一头的雾水,手里的刀都磨两了,但没想到兵临城下这时这货还搞了个出城相迎,这么巨大的反差一时是让人云里雾里的。
又是一次兵不血刃,随后幕僚们浩浩荡荡的进了城接手了松溪,对于主动投降的知县也不好太过为难,不过对于他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忍不住会询问几声。
闹了半天感情是这位知县大人的情报工作不到位,战书送达的时候人家在床上和小妾翻云覆雨着,再加上底下的人也都是些昏庸之辈,战书送达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敬国公起兵的消息,最后全都以为这是哪个不起眼的山寨蟊贼玩的把戏。
这货就纳闷了,这福建的兵加一起都没五万,这号称十万的大军从哪来的,战书上那一个个名字听都没听过。一群没脑子的家伙立刻笃定了一个事实,这就是一群不知好歹的小贼寇,虽然不知道是要干什么不过知县大人安稳日子过久了到是来了精神。
结果这货在一帮手下的怂恿下玩起了高风亮节,摆出了一副人生自古谁无死的高尚模样,心里觉得区区几个蟊贼只要上书一封请上头派兵镇压即可。
吃了朝廷那么多年的俸禄,又贪污了那么多年,这会不摆个高姿态出来也不像话。这货立刻就回了一封宁可战死也不投降的战术,又纠结了府衙里的捕快和一些民兵混混三四百人,打算这伙小贼人少的话直接给他收拾了。
知县大人是兴致勃勃啊,昏庸了那么久终于有表现的机会了他也高兴,甚至还不停的催促人去打听一下这伙小贼什么时候来,他知县大人迫切的需要一个耀武扬威的机会。
一帮狗腿子也抱着一副要为国捐躯的架势招摇过市,不少人也主动出去打听这伙贼寇到底哪来的,不过当打听到前方的城镇全面沦陷的消息时全都吓傻了。
等知县收到消息说这是一股五万人的精兵时这货直接就吓尿了,冰雪聪明的菘溪知府是认时务的俊杰,当下就绑了一群差点让他做死的师爷送去,自己再玩个负荆请罪求生,不是他不想跑,只是时间实在是仓促一家老小还有金银细软都来不及收拾,否则的话他管你什么失不失土的,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这样的变故让人涕笑皆非,不过也证明了和平年代怕死的人真多,要找几个以死护君之疆土的忠臣很不容易,最起码那种一根筋的愚忠者少之又少,在山高皇帝远的南方反而是这种会审时度势的聪明人居多。
而且南方这些年一点屁的战事都没有,从上到下都缺乏警惕性,大军都打进福建那么多天了松溪还没收到消息,不得不说和这种迟钝昏庸的人打仗有时候也不是什么爽快的事,安伯烈甚至在怀疑福建巡抚和总兵是不是也醉生梦死没听到消息。
一路基本没太多的战况,即使有反抗的在这么多军马的碾压下也是迅速就被剿灭。第一次停军休整的时候大军的先锋已经到了南平,战况很是顺利,比预计的推进速度最少提前了十天。
趁着这休息的功夫大批的幕僚团开始出动。继续四下游说三明和永安等地的官府,能兵不血刃就接手的话最好,因为接下来有一块硬骨头得啃了。
福洲城那边的知府马文伯是个硬骨派,福州城本就是易守难攻之处,福州光是地方兵的编制就有足足三个卫所,加上其他的民兵什么的也能拉起近万人的队伍顽抗。
若是他们固守城楼的话就难办了,福州城作为南方少有的重城又抗击倭寇海贼本来防御工事就很齐全,哪怕是五万大军一起围上去他们也有本钱来个困兽之斗,耗的话绝对能耗死他们,不过付出的代表也势必惨重。
这是预计中最硬的骨头,马文伯是科举出身的文人但却是个顽固的硬气派,大军进犯的消息一到福洲他立刻大举调兵谴将集结民兵调拨物资,看这架势是准备和这股来敌硬耗了,人家摆出这副有气节的样子由不得你不重视。
之前安伯烈有派过两三拨人前去劝降不过都吃了闭门羹,人家根本不和你这逆贼谈,不过好在这家伙迂腐得很,也知道不斩来使的道理,所以这些人活蹦乱跳的去也平平安安的回来了,过份者还顺手买了点当地的特产。
看来这一仗不打不行了,人家态度很是强硬,估计也是觉得所谓的十万大军是虚张声势。
在这年头,有的出兵十万就敢号称雄师百万,一万兵马都敢喊个十万精锐。稍微看过书的都知道打仗的时候这玩意太虚了,所以战书一至号称十万大军的时候大多都当一万兵马对待,原因无他,这种硬往里挤水份的做法满街都是,恶劣得连读死书的那些书呆子都不信。
这潜规则几乎千百年来带兵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