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魔极乐-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二爷啊,今日得见二爷一面真是三生有幸啊,拜见二爷了。”人群中的这帮大商家哪敢怠慢,立刻凑上前来一一的请安,一个个态度之恭谨让其他人楞了一下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海上帝国的能量有多大寻常人没几个知道的,不过接触到这圈子的人都知道幕后的杨二爷是真正的手眼通天之人,不管是财力还是势力都庞大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所以容不得他们有半分的怠慢。

“杨某的生意多且杂,与这些老板们有点来往。”杨二爷轻描淡写的一句,其他商户一听心里暗想太谦虚了吧,您老的生意哪只是多,随便挑一个出来都能吓得死人。

在场的人更疑惑了,柳大人一生廉洁,怎么与这种外地来的商户有交情的。柳大人一向最洁身自爱的,对于任何有可能玷污他名声的事都是敬而远之,身为读书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些行商,以他的性子不该认识这种人才对啊。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完全想不到柳大人的知己竟然会是个涉商之人,不约而同的把疑惑的目光看向了柳安和。

柳安和立刻站了出来,解释说:“杨先生原本是我的至交好友,我们以书相聚,后叔父也是因奇书孤本与杨先生相交莫逆,互相引为知己。”

“君子之交淡如水啊。”杨二爷也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我与柳兄之交与名利无关,他不是官我身不带财,以书会友谈论古今多少次把酒言欢好不痛快,没想到啊!这次柳兄含冤而死,从此阴阳两隔,这辈子让杨某再去哪寻访这等坦诚相见的知己。”

这群人里的商户哪一个不是富甲一方的,不过这时候他们对着杨二爷都点头哈腰的献着殷勤,而杨二爷则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一群商户热脸贴冷屁股也不敢有半点脾气,反而因为在这意外的见到了杨二爷表现得很是兴奋。

一看这群人的样子其他人心里也有数了,这杨二爷的来头肯定很大,大得是扬州城都难容下的大菩萨,这种人绝不可能是冲着柳大人有官位在身才来结交的。

一群商户也适时的发了话,言语虽然很是恭敬不过也婉转的表达了一个意思,以杨二爷的财势完全没必要结交或者巴结一个小小的扬州知府,柳大人虽然是官不过一个知府的官位是入不了杨二爷发眼的。

二者之交无视双方的身份地位单纯以文会友,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啊。

一群老者听闻后不禁感慨起来,也不敢再用一身铜臭的想法去看杨二爷,因为他们相信这样的人没必要去巴结柳大人,柳大人的为人也不会给他可图之利,这二人的交情才是真正屏弃了一切只有纯粹的志同道合。

所有人对于杨二爷的到来显得很是尊敬,直到有人说杨二爷的女婿是水师提督,亲家是江苏总兵而他的生意是有皇权护航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刮目相看,再次确定了这位杨二爷是人中龙凤,隐瞒身份与柳大人结交是因为惺惺相惜而非是有所图谋。

这样的人不必怀疑了,何况他还是柳安和亲自带来的,这里不少人也曾知道柳安和有一个忘年之交,只是谁都没想到这忘年交的身份如此吓人。

一千多号义子一听哪敢怠慢,立刻以晚辈礼拜见了杨二爷:“拜见杨先生!”

杨二爷坐于主位之上,看着络绎不绝来往的人群,忍不住叹息说:“诸位,杨某虽然不是扬州人不过也想说上一句,对于柳兄弟之死你们打算怎么办。”

“找住凶手,杀人偿命。”柳安和第一个开了口,说话的时候这位原本温顺老实的少年面色有几分扭曲。

“没错,杀我义父满门者,若不碎尸万断的话何以平民愤。”一群义子也是满面的狰狞。

柳安和的话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叫嚣着报仇的声音一浪接过一浪,这也是在杨二爷的意料之中。

看来在场的所有人想法都是一样,杨二爷冷眼扫视了一圈,手指轻轻的敲打着桌子,最后忍不住说:“我虽然不是扬州城里的人,不过柳兄弟与我是莫逆之交,这次他横遭不测是扬洲百姓之失亦是我心里之痛。我曾与柳兄玩笑一言,身死不过肉化灰,心痛最是知己丧,杨某不自量力的说一句,这事我管定了。”

杨二爷的身份和能耐虽然暴了出来,不过是真是假没人知晓,眼见他这时反客为主的话不少人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表态。商户们倒是清楚杨二爷的能耐,都知道杨二爷真开了口应该就有这个本事,不过事关重大他们一时也不敢开口表态。

毕竟杨二爷自己手眼通天,亲家又是江苏总兵,他确实有这能耐打下保票。一群商户是知根知底之人,立刻在人群里宣传起了这事,倒不是说要刻意奉承杨二爷,只是他们觉得杨二爷肯出手的话这事肯定能来个水落石出。

毕竟人家财大气粗势力又大,比之扬州城的百姓虽然团结一气可说到底没什么门路,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人再多也是没用,要靠这帮人找出真相的话恐怕一年半载都找不到眉目。

柳安和想了想,突然问:“杨先生开这个口,莫非你已经知道加害我叔父的贼人是谁?”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把目光注视到了杨二爷的身上,尤其是那一千多义子更是个个瞪大了眼,他们全都是身受了柳志先大恩大德,这会一听柳安和的话自然是心里一颤。

“有点眉目,不过还在继续查。”杨二爷故意沉吟了一下,轻声说:“事关重大我也不管轻易断言,这幕后主使之人我是查到了,不过到底是哪一些贼人下的手现在还在找线索。”

“真的?”这话一出整个山上是群情跃然,瞬间哀伤的人群是沸腾了,消息传到了城内更有不少百姓蜂拥着往这边跑,有的甚至是手上拿着刀叫嚣着要为柳大人报仇,只要杨二爷说出凶手是谁就算天王老子他们也照样宰了。

漫山遍野的人都是眼前一亮,闪烁着仇恨的火焰期待的看着二爷,现在他们对于二爷已经没任何怀疑了。

杨二爷说话的时候一脸的为难,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不过心里是暗赞这柳安和开口开得很是时候,他开口询问的时机可以说恰到好处,要是自己贸然开口的话难免会有些唐突,主动的说这个事恐怕难以服众。

“杨先生,莫非有难言的苦衷!”一位老者走上前来,突然跪在了杨二爷的面前,朗声道:“先生既然是手眼通天之人,那想来为好友之死肯定是尽心尽力的追查,还请先生明示,到底是何人丧心病狂非要致柳大人一家于死地不可。”

“请先生示下!”这位老者明显威望很高,他这一跪在场的几十人包括那千位义子亦是一起跪下,个个满面肃色的朝杨二爷磕了个头。

“杨先生请说吧,只要抓到真凶为叔父报仇雪恨的话,您就是我们扬州府的大恩人。”柳安和亦是跪了下去。

他从来不知杨二爷的身份,现在知道了更是深信不疑,或许说他信的是三人间的把酒言欢,信的是过往那些志趣相投的日子,他坚信杨二爷的到来除了吊唁外也是含恨想为叔父报仇。

所有人都潜移默化的信服了杨二爷是有通天能耐的人,好友新丧他应该有那个能力查出谁是真凶,而杨二爷欲言又止的行经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一致的认为这位柳大人生前的知己已经查出了凶手的下落,这次前来或许就是为了告慰柳大人的在天之灵。

杨二爷依旧闭口不言,这下所有人都着急了,整个山坡乃至是山脚下的百姓们都知晓了这事,立刻是黑压压的跪倒了一片,山呼海啸一般的高喊着:“请先生示下!”

面对着这跪倒一片数不清的百姓,杨二爷心里苦笑着,真凶就在你们的面前,可惜的是你们会一辈子被蒙蔽。

杨二爷心里有些惆怅也有些震惊,面对着这种民心所向再一次确定自己的狠心是对的,若是被柳志先一呼百应誓死抵挡的话绝不是一件好事,到最后恐怕除了鱼死网破的派兵屠城外没别的办法,而这也将是一场自损一千伤敌八百的持久战。

“不是杨某不说,只是怕你们不信。”杨二爷装作犹豫,半晌之后这才叹息了一声。“杨先生乃是叔父至交好友,肯定不会把叔父的冤死当成儿戏,请杨先生尽管示下吧。”柳安和率先开了口,他一说话立刻赢得了所有人的支持,毕竟杨二爷这戏做得太足了,他们已经深信杨二爷绝对是查到了真凶是谁。有这么一个唯一知己的身份,再加上那些商户肯定了杨二爷的能耐,所有人都觉得杨二爷没可能在这件事上胡说,毕竟这是一个死者为大的年头,身为唯一的知己杨二爷肯定和他们一样愤恨滔天,所以杨二爷的话是值得相信的。

第784章 最适合栽赃嫁祸

“江苏巡抚严修文之弟,严修良。”杨二爷最后还是叹息了一声说了出来,开口时看似痛苦的眯上了眼实则是在暗暗观察这些人的反应。

死人不拿来栽赃家伙实在太可惜了,这段时间扬州城举城皆丧没理会外边的事,即使偶有传闻严修文被梁华雄奉旨拿下了不过人们也没多想,甚至还在计划着丧事一完立刻派人去苏州请命,让官府多派些厉害的捕快来破这个案子。

现在杨二爷说出的话让他们震惊无比,堂堂的江苏巡抚之弟受其兄的指使杀害朝廷命官,这样的结果让他们瞠目结舌完全反应不过来。

或许是因为真相太过匪夷所思了,所有的人反而觉得可以相信不用怀疑,若是杨二爷随便找个阿猫阿狗出来顶罪的话反而会让他们心生疑惑,现在一开口就把江苏巡抚抬出来无疑是震住了这帮即使愤恨滔天却没多少见识的百姓。

“怎么可能,严修文身为江苏巡抚怎么会如此目无法纪,难道他不知道杀害朝廷命官是知法犯法的大罪么?”

人群一阵的哗然,谁都没想到指使之人会是江苏巡抚,一瞬间是炸开了锅一样议论纷纷个不停。

“好像有道理,我记得没错的话好像柳大人和严修文交过恶,以前柳大人还上书过朝廷指责过严修文贪赃枉法的事。”开口的是原本知府衙门的师爷,身为柳志先的心腹之一他说的话没人怀疑。

“没错没错,你这么说我倒想起来了,以前严修良在咱们这做过买卖,因为欺行霸市闹得民怨载道。那时候柳大人没给巡抚大人面前,不仅封了他的青楼还把他抓住打了一顿板子罚了一笔银子,肯定是因为这事怀恨在心。”

“什么啊,不只啊,巡抚大人的一个小妾是丁家坝那边的人,她的弟弟在那飞扬跋扈打死过人。那的知县怕开罪严修文不敢管这事,最后是柳大人下令把那打死人的家伙抓起来的。”

“对对,是有这事,当时严修文还来了趟扬州想为他求情呢。不过柳大人一点面子都没给还和他闹得不欢而散,最后柳大人硬是把那家伙斩首示众,气得严修文拂袖走人,那次不是谁还说咱们柳大人有骨气吗?连顶头上司的面子都不给,主持公道铁面无私,那次严修文闹了个灰头土脸心里不记恨才怪呢。”

“没错,严修文从下令收一些杂税,不过柳大人以不合律发为由一分银子都不给,那时因为这事柳大人还一纸奏折告上了朝廷,姓严的灰头土脸挨了一顿批,心里不恨柳大人才怪。”

百姓们一阵的哗然议论,一件件的陈年旧事全都翻了出来,这些事都是成就柳志先铁面无私清名的一桩桩美谈。不畏强权刚正不阿,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事层出不穷柳志先才在扬州受到如此的拥戴,成为了民心所向的一代清官。

这些事现在一说出来的话味道就变了,因为这些几乎全是柳大人得罪巡抚大人的过节,细数之下柳大人直接和间接得罪柳家的事都百八十件了,每次都不给他巡抚大人一点面子,这样的情况下不积怨才怪了。

随着议论变得热火朝天,所有的百姓愤慨之余也认准了一个事实,严家确实有杀柳大人全家的动机,毕竟这些年柳志先为了造福一方可是把严修文得罪得不轻,这些事随便挑几件出来就够了,严修文的杀人动机不用怀疑。

杨二爷在旁只是冷眼观察,选择这个替罪羊很是成功,现在扬洲的百姓们对幕后真凶是严家兄弟深信不移,几乎已经把这看成了板上定钉的事实了。

“混帐,严修文简直是无法无天了,虽然他官大一级可咱们柳大人也是朝廷命官,他居然敢买凶杀人,还有没有王法了。”

民愤一时冲天,尤其是这些义子中还有被严家兄弟迫害过的,他们会认柳志先为义父全因柳志先不畏强权为他们主持了公道,现在一听幕后真凶是严家哪还坐得住啊。

“管他什么巡抚呢,杀人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咱们就该告上金殿且。”

民众们咆哮起来,有些脑子发热的更是开始喊着回家拿家伙到苏州去,管他什么巡不巡抚的直接一刀砍死,哪怕是死也要杀了严修文为柳大人讨一个公道。

就在群情愤然的时候,柳安和见杨二爷始终是面沉如水,忍不住泣道:“二爷,这事该怎么办您给我们拿个主意吧。”

到底他是柳志先的亲侄子,他一开口所有人都望了过来,这会隐隐有唯杨二爷马首是瞻的意思。脑子稍微聪明些的都知道这样贸然的杀到苏州去恐怕讨不了好,更何况不少人也知道严修文被总兵梁华雄抓了,苏州那头是什么情况他们也不清楚,唯一的指望自然只剩杨二爷了。

说到底民愤滔天,不过得知真凶是严修文时不少人都是楞了,一时是六神无主不知道该怎么办,即使是真有胆子把巡抚大人给剁了不过他们也是一时半会拿不住该怎么动手。

百姓们议论纷纷,不少人交头接耳之下倒是互通了消息,江苏巡抚严修文被总兵梁华雄拿下的消息一时间传得是沸沸扬扬,不过这里据苏州还有一段时日。严家和一众党羽被审问的事倒是有不少人知道,但他们已经身死的消息还没传来,很多百姓其实并不清楚现在严家的处境。

“杨先生!”柳安和微微抬起了头,见杨二爷满面的肃色还皱着眉头,顿时焦急的说:“叔父之大仇不可不报,即使对方是封疆大吏但也不可草荐人命,还请二爷教我们个可为叔父做主的办法。”

“请杨先生示下吧!”一千多号义子头一磕,底下的百姓也是纷纷的效仿,他们相信柳大人这位手眼通天的至交肯定有能为大人报仇血恨的办法。面对着百姓们虔诚的哀求杨二爷感觉内心有些不安,不过现在时机已经成熟还是叹了口大气,压低了声音说:“现在严修文落在梁总兵的身上,按理说他这次是在劫难逃了,不过若是论罪的话能不能把这桩血案也一并归总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可以去上告啊!”一旁的老者一听顿时是精神一震:“以杨先生和梁总兵的交情,只要您肯开这个口的话梁总兵势必严查,严修文最后即使是难免一死,但必须让他认下这桩恶罪才能对得起柳大人的在天之灵。”

第785章 成功的反客为主

“杨某与柳大人相交莫逆,自然最知道他的为人。”杨二爷环视了一圈,嘶着声说:“现在扬州城的百姓都是怒火中烧,恨不能把那行凶之人碎尸万断,若是被有心人挑拨的话极有可能铸成大祸。柳大人身前是个秉公执法之人,若是想让柳大人安息我想你们最好能安份下来,与其这样消极下去还不如等着王法给柳大人一个公道。”

“这,可以!”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柳志先生前确实最信奉的是王法刚正,若是能由王法为他讨个公道的话应该是最好的结局。

事实上杨二爷的话他们也顾虑过,这么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聚在一起难免会闹些事出来,再不想办法解决的话他们也担心会惹出些不必要的麻烦。

“那我们该怎么做?”柳安和有些着急的问着。

这样一来扬州城的百姓就什么都不能干了,守着柳家人的仇他们只能干等,等柳大人信仰的王法给于他一个公正,等待那下手的贼人伏法以平民怨。

可是在场的有不少是见过世面的人,一个封疆大吏若是犯了事,除非是造反这种可斩立决的忤逆之罪外其他的都得移交朝廷定论,他们也是怕案子走正规渠道的话严修文就得押送京城,到时候人到了京城他们再想玉石具焚都不是容易的事。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官场自主最是黑暗,要是万一严修文到了京城以后有能耐翻供呢?到时候这仇报不成不说,没准还会惹来他的报复,所以要用王法来为柳大人报仇实际上谁心里都没底。

“哎,杨先生是否有什么稳妥的办法?”一旁的老者开口相问,不过语气略显犹豫明显他也是没什么底气。

“上万民书吧!”杨二爷将他们的犹豫尽收眼底,立刻是阴森的一笑:“以柳大人在扬州一府十三县的威望,要凑几份万民书应该不是问题。你们一式两份,一份安排本地德高望重者上交朝廷,另一份则直接递交给总兵梁华雄,民怨载道的情况下想来朝廷也不敢在这时候押走严修文。”

人终究是自私的,在座的人都有头有脸,万惯家财在身难免惜命,他们不可能和那群义子一样随时可以玉石具焚。犹豫,不安,忐忑,当这些情绪的被杨二爷洞察到的时候,一个完整而又详细的计谋在脑子里彻底完成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柳安和顿时是眼前一亮,不过随即又有些为难起来:“只是现在凶手是严修文一事是杨先生空口白牙所说,我们手上并无严修文就是幕后真凶的证据,这样的万民书递交上去的话朝廷和梁总兵能理会么?”

“咳!”杨二爷咳了一下,闭上嘴喝起了茶。

柳安和的话确实也是很都人心里觉得不妥的地方,不过偏偏杨二爷这时倒不开口了,反而是闭上眼睛故作神秘一时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柳安和这些年也学聪明了,立刻转头扫了一眼山坡上密密麻麻的人,大声说道:“现在除了灵堂内的人和我叔父的义子外,请所有人山下等候。”

这话一出百姓们当然不干了,毕竟报仇心切是一回事是人就会有好奇心,到了关键的时候掉链子谁受得了啊,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最是痛快。

一旁的老者明白了柳安和的用意,顿时胡子一吹眼一瞪喝骂道:“都下去吧,这事事关重大要是走漏了风声怎么办,你们敢保证这里的人个个都能管住自己的嘴么?”

老者明显德高望重,再加上此事涉及到柳大人的命案,这群有头有脸的家伙把脸一板百姓们再不情愿也只能乖乖的退了下去。那一千多义子个个瞪起了眼守着不让他们靠近,说到孝顺的话亲儿子没准都没这么孝顺,这帮义子估计在他门耳边稍微一鼓吹叫他们直接劫狱杀了严修文他们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山上清场了,留下的只有在灵堂内的众人和那十多个柳志先自己认下的义子,其他半冒牌的全在半山腰等着。毕竟有柳志先的亲侄信誓旦旦的保证,他们对于杨二爷这个外来之客也不会有什么防备之心。

在他们殷切的眼光中杨二爷这才放下了茶杯,面露阴森的说:“你们就只管上书就行了,罪证的话自然有我来负责搜罗,这事终究是纸包不住火的,我就不信严修良那废物那么厉害,这样的血案难不成还能做到滴水不漏的地步。”

说出这话的时候杨二爷脸不红心不跳满面的狰狞仿佛真的有什么涛天大恨一样,所谓自欺欺人,先骗了自己才能骗别人,杨二爷的城府极深,话刚在脑子里酝酿的时候就把自己先给骗了个底朝天。

“二爷,该怎么安排麻烦您示下吧!”柳安和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其他人也纷纷的点头称是,似乎潜移默化之下他们已经唯杨二爷马首是瞻了。

“在这就得先对不住柳大人的一身正骨清风了。”杨二爷冷笑着:“按正常的程序姓严的迟早要移交朝廷,这么仓促的时间内要搜罗个铁证如山也不容易,适当的时候我会安排人做点假证,虽然是无可奈何之举不过当务之急是绝不能让朝廷把姓严的押走,免得到了京城以后他有能耐开脱罪责。”

杨二爷的话一下就戳中了所有人的心坎,身为仇官仇富的平头百姓,他们最怕的就是出这种意外。

“非常时候,非常手段,只是让杨二爷冒这么大的风险我们却什么忙都帮不上,实在是惭愧啊。”众人唏嘘着,原来是要用这种手段啊,难怪杨二爷不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来。

这几乎就是栽赃陷害,若是露馅的话罪过也是不小,不过不得不承认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柳志先生前是眼里揉不得沙子不假,不过在场的人可没那么迂腐,心知要斗倒一个巡抚可不是容易的事。杨二爷用这种手段虽然很是卑鄙但也是无奈之举,他们倒不排斥反因此心生感动,在他们眼里这是杨二爷不择手段也要为故友报仇的情份。

“这事我会和梁总兵知会一声,想来他会卖我这个面子的。”杨二爷叹息着,故做为难的说:“只是毕竟对方是江苏巡抚,此事虽然我会查个水落石出,不过不弄点场面出来的话官府那边也不会下力道,梁总兵也不会有理由暂时扣押严修文,所以这万民书是必须呈递的。”

“这个您放心,我们分头联络,两三天就能准备好。”老者点了点头,这些门道他倒也知道,不施加点压力的话恐怕上头不会重视柳大人的案子。

可怜的一帮人被杨二爷耍得团团转,不过杨二爷的城府何等的深沉,寥寥数语却是一下就戳中了要害,到了这地步所有人都是面色凝重深信不移,因为杨二爷的这场戏做得太真实了。

“恩,梁兄身前一千义子也派得上用场。”杨二爷打量了那一千多号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冷笑说:“过了头七以后让他们披麻戴孝,扶着有柳兄生前衣物的空棺直上苏州。一路上行举丧之礼遍洒纸钱,让延途的百姓都知道柳大人被杀害的事,最好的话能把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这样迫于民议朝廷势必得给柳大人一个公道。”

“明白,这法子不错。”柳安和是眼前一亮,其他有些心计的也是眯了一下眼。

看似是闹事施压,不过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此时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他们在扬州城的话没准会闹出什么乱子来。既然心里憋着一股劲又有使不完的力气,那就让他们抬空棺上苏州去,相信他们会有能耐把这事闹到沸沸扬扬举众皆知的地步。

一番所谓的阴谋以后,杨二爷周全的计策算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你们写万民书的时候千万不要提到我的名字,我与柳兄虽然相交莫逆不过说到底这身份也是不适合插手。到时候若是有人质疑我这是公报私仇的话难免玷污了柳兄生前的清名,所以诸位对于杨某的到来最好不要大肆宣扬,最好的话是只字不提,这样对处理案子不利。”

最后杨二爷还不忘脱身,将身为幕后主使的自己置身事外。

毕竟递交朝廷的万民书上要是出现自己的名字事情就变味了,老温肯定是知道杨二爷这号人物的存在,这个海上枭雄这会大张旗鼓的跑出来为柳志先伸冤,再傻的人应该都能猜出这事应该和杨二爷脱不了关系,这一套能糊弄得住这些没什么见识的平头百姓,不过肯定瞒不了那心生九孔的老狐狸。这次的计谋是要迅速的平定扬州的民愤,至于朝廷那边杨二爷不想节外生枝,即使朝廷可能还不知道这位杨二爷也是百年杨家的后代。整个计划应该是天衣无缝了,毕竟苏州离扬州有一段的距离,万民书,千子扶棺这一闹肯定闹得四处是沸沸扬扬。到时候严修文这个死人是幕后真凶的事是板上定钉了,至于要铁证如山的话杨二爷也早有准备,当这计谋开始成形的时候他已经把一些需要考虑的事全都安排好了,城府极深的杨二爷从来就是不是那种脑子会发热的人。

第786章 各有心思

杀人的动机有了,一群凶手也不难从伏法的党羽中挑出来,更何况还留了常海德这个活口。这位常师爷是个人精最识抬举了,以他家人威胁再许以一定的好处,他会毫不犹豫的跳出来替严修文背下这个黑锅。

人云亦云,一系列的大动作下来扬州的百姓们肯定会在流言蜚语中接受这个事实,柳志先的死栽赃到严家兄弟的头上实在是太合适了,以两人间那么多的过节扬州的百姓绝不会有半分怀疑。

而等到千子扶棺的队伍到达苏州的时候,他们会瞠目结舌的听到严家兄弟畏罪自杀的兄弟,死无对证是最完美的结局。到时候他们想闹都找不到个发泄的对象,述求也只剩让梁华雄查这个所谓的案子,确认严家兄弟就是凶手这个事实。

到了那时候反而这股民愤无从发泄,会自然而然的消失掉,这远比处心积虑的去弄几个所谓的凶手来让他们碎尸万断更有说服力。

杨二爷的心计一环扣一环,抓的是人性的弱点,可以说已经把一切全都算计死了。

灵堂那有千子守灵,他们现在已经兴奋难当了,就等着这头个七一个就扶棺上路为义父讨个公道。这计划悄悄的告诉他们时个个都是卯足了劲点头应允,年轻人或许都有爱出风头的毛病,这会这些义子最期待的就是这种大张旗鼓的行经,除了能为柳大人伸冤外,事实上也是在宣扬他们的孝心。

而杨二爷一行则是谢绝了众人要风光迎进城去小住几天的邀请,毕竟此行还是低调为上,虽然横插了一手但不能涉及过多以免遭惹没必要的猜疑。杨二爷不想再在扬州耽误时日了,因为没那个必要。

那些行商见了杨二爷一面很是高兴,当下就在城外一家酒肆里摆了酒席,尽管这时候丧事在前不适合太过铺张。不过说到底人是铁饭是刚,不是喜宴可以是白宴,柳大人之死虽然让人心痛不过活人也不能挨饿不是。

盛情难却,不小住几日吃个饭面子还是得给的,若是平日杨二爷是懒得搭理他们,不过现在是打成一片的好时候再拒绝的话也有点说不过去,更何况对于扬州知府一事杨二爷心里又有了新的计划。

宴席上扬州城这一地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都坐了陪,连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者为表感激之情也出了席。宴席的主位上杨二爷却之不恭的坐了首位,享受着这扬州百姓们的感恩戴德,当然了这全都由在座的这帮人代表了。

酒肆最高的是三楼,原本在这可以看尽扬州城夜里的张灯结彩纸醉金迷,不过现在放眼望去只有一片凄厉的惨白。物是人非,在座的人多少有些唏嘘,繁华的古都现在到处都是烧纸钱的味道,漫天的阴霾仿佛是传说中的丰都鬼城一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杨二爷眯着眼一直失神的看着外边,良久以后重重的叹息了一声。一旁的柳安和赶紧问:“杨先生,您这是怎么了?”

凭心而论柳安和跟他这个叔父没什么感情,说是接济顶多管他个吃不饱不说,还处处管束着他让他半点自由都没有。柳安和最少也是个秀才之身,随便找个有钱人家当个教书先生最起码不至于落魄到那地步。

可偏偏柳志先是那种草木皆兵之人,怕哪个有钱人是刻意的拉拢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