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魔极乐-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华雄始终古井无波,一旁的哭喊和淫声浪语充耳不闻,唯一有兴趣的只是严修文,老梁倒想看看这位巡抚大人到底有多硬气。

“大人,死一个了。”突然大通铺上一阵哗然,原来有一个年纪小的不堪其辱,竟然被硬生生的死了。

“拖出去,埋了。”梁华雄的语气很是平稳,或许是想起了幼子之死,语气突然变得有几分阴森。

是,几个感觉扫兴的士兵应了一声,跑了过去将一具雪白诱人的尸体拖了出去。

豆蔻年华的女子死时满面的恐惧和害怕,混身上下布满了男人的气息,此时即使她的身子没了知觉,但那种青涩依旧很是诱惑,不难看出生前该是个多么活泼可爱的女孩子。

甜美容颜,五官如刻可以或是倾国之色,这是严修良最疼爱的小女儿。这样一个女子对于任何男人来说都是恩物,也难怪这帮武大粗对她格外的青睐,光是那犹如上天恩赐般的容颜试问哪个男子不会动心!

严修文依旧不为所动,木讷的看着侄女的裸尸被拖出去,梁华雄在旁看着没多说什么。

士兵依旧侮辱着他们的妻女,每到一个时辰还是会拉他们的儿子出来斩指,这些痛苦就像是个无休阻的循环一样,一点一点的击溃严修文心里的防线。

严修文在砍他儿子第四根手指的时候也吐出了一口老血崩溃了,什么骨气在亲人被折磨的现实面前全是假的,他终于哭喊着求饶起来,几乎疯癫的话语无伦次,不过也是老实的供出了收藏银两的地点。

“早知如此,何必与我呈那没必要的骨气。”梁华雄冷笑一声,不过并没有阻止自己手下的禽兽行经。

按理说以前严修良身为亲弟弟是他最信任的爪牙,严修文大多的不义之财都会经这个弟弟的手,所以寒山岭那边银子是真的,不过多疑的严修文最后还是瞒着弟弟将一笔最多的银子藏在了阳澄湖,那笔银子可以说是他当官这些年不为人知的积蓄,哪怕是枕边之人也不知道这笔银两的存在,因为事后那些藏银的人全都被灭了口。

“严大人怎么不再多撑一会,我的兄弟们也好多爽一会啊。”梁华雄不屑的冷笑着,手一拂看都不看这里的乱像走了出去。

既然已知心中所想就没必要再浪费时间了,对于梁华雄而言此时的严修文就是一只丧家之犬,一只他已经懒得理会的丧家之犬。

“操,兄弟们别玩了,得干正事了。”一个心腹将领很是眼尖,顾不得在跨下哭哭啼啼的严修文正妻,一看顶头上司走了出去他立刻提着裤子跟上。

发泄归发泄,他们也知道正事不能耽误。

“妈的,这个怎么死了。”一群武大粗立刻一阵的慌乱,虽然都意犹未尽不过正主走了他们可不敢再纵欢,毕竟梁大人可是说过别弄脏他的地方,那个正爽得嗨的家伙一看跨下的女人死了心里暗骂一声晦气。

严修良吐血而死,严修文供出银子的下落以后也是晕厥过去,最后暂时被收了监,毕竟消息的真伪还不知道所以还得留他一条狗命,曾经风光无限的严家兄弟沦落到这种地步着实叫人唏嘘。

梁华雄头也不回的走了,对于这一手缔造的惨状看都不看一眼!

不是因为惨不忍睹,而是因为梁华雄觉得没必要再浪费时间了,折磨他们已经没办法带给自己任何报复的快感,接下来他还得考虑怎么用这一笔银两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利。

至于严修文,丧家之犬,死之残活,无关紧要了。

严家被断指的六个儿子暂时关押,不过想来罗列罪名以后是难逃一死。至于妻妾和女儿们,在那过程中最小的女儿有两个被奸污至死,四个比较刚烈的直接咬舌自尽,最后的场面也是惨不忍睹让人触目惊心。

余下那些哭哭啼啼的女人们也被关了起来,有的已经受不了打击得了失心疯。一群恶趣味的大兵就是不给她们半点遮羞也不让她们洗去身上的污秽之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他们的征服欲,让他们确认自己刚才在这一个个粉嫩的身体上获得的快感。

赤裸着身子的女人们在牢狱中,一个个受到巨大的打击披头散发的哭喊着,这一次对于她们来说无异于是人间地狱人一样,什么清白什么贞洁皆尽被毁,恐怕能活着也和什么行尸走肉没区别了。

一场兽行之后后院狼籍的一片,地上除了血水外那些肮脏的发泄物也散发着刺鼻的味道。

尸体被带去掩埋以后梁华雄厌恶的叫人把这里彻底填平,虽然有杀子之仇不过严家家破人亡了也算出一口恶气,梁华雄不是心软的人不过不想再在这方面多费精力。

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梁华雄自问是问心无愧,即使严家最后的下场很是凄惨,不过没人会去怜悯他们。

因为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若是自己落到严修文的手上恐怕下场比这更凄凉百倍,所以有时候同情是没必要的,一时的心软可能会带给自己没必要的苦难。身居高位的老梁已经没那么多不必要的悲天悯人,至于这些家眷,她们享受着严家兄弟带血的银子提供的锦衣玉食,即使她们没做恶事早也早种下了恶果,受牵连是在所难免的。

将严家的活口先行关押起来后梁华雄就命苏州卫集合起来,兵分两路分别朝着寒山岭和阳澄湖赶了过去,若是严修文这种关口还敢撒谎的话老梁敢保证他们全家的下场比现在还惨百倍。

现在老梁最在意的是这笔银两,即使审讯严家的党羽和那些被抓的地方官已经收获颇丰了,不过在老梁的眼里这笔银子是志在必得的,他已经不会因为一时之气而轻易舍弃。

老梁不希望再向杨二爷开口求援了,活到这份上他也有自己的尊严,二爷已经帮扶了他那么多年。以岳父的身份还出资让梁胜组织起了有模有样的水师,梁华雄不希望自己依旧是二爷金山银山填不满的窟窿。这是回报的时候,老梁意气风发,发誓这些银两搜刮到手可以不用再朝杨二爷张嘴,并不是他太过见外了。只是是个男人都有脾气,他要让杨二爷看到自己的能耐,最起码现在的梁家已经不是事事都须杨二爷出手相助。或许说这是梁华雄的一份傲性,不过这也是报恩的开始。

第777章 万惯家财改姓梁

老梁一走,立刻有人对严修文进行新一轮的审问,严修文似乎麻木失心了,有问必答整个审问过程可以说顺利得让人有些意外。

现在的苏州卫已经不是过去的千人卫了,集合了老梁所有的心腹和死忠现在已经达到了万人的规模,下设十位千总各司其职,拿下苏州以后他们只对老梁负责,不过老梁开始起用一些招募来的文官所以他们也不必插入地方的事务。

苏州卫是扩张兵力的最根本,亦是老梁可以随意调动的一支忠心耿耿的力量,至于其他卫所在还没开始去柏存精之前老梁暂时还不太信任他们。

得到了确切的藏匿地点老梁一声令下,苏洲卫兵分两路朝着寒山岭和阳澄湖进发,去验证严家兄弟的招供是否属实。

第二日到了寒山岭的那一路人马先回馈来了消息,破庙底下确实埋藏着大批的金银珠宝,金元宝和纹银一箱一箱的,折算一下约摸有白银二十万两。现在他们已经刮地三尺把能找的地方全找了,银两归结一处后已经派出车队开始押运回来。

一路人马有了好消息,老梁是松了一口大气,最起码现在是有银子在手干什么都有底气。

杨二爷的人已经辅助他开始接手地方赋税的问题了,各地的矿产现在也陆续的开始下手,不过整合原本属于朝廷的这些资源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再加上梁华雄心知自己的职责所在最好不要指染地方赋税,所以老梁现在要招兵买马只能指望这些抄家银子。

而到了阳澄湖的那一帮人动作稍微慢点,毕竟是在水路作业所以少不了水师的帮忙,江苏水师一听是梁大人的命运哪敢怠慢,立刻派出了两艘官船和数百水性极好的官兵前来援助。

按照严修文的招供他把自己八成的家底全兑换成了金银藏在了阳澄湖,有的是藏在类似于莲花岛之类的小岛上,埋藏在很是偏僻的洞穴里,那些潮湿的洞穴一般多在荆棘深处,人不太好走毒蛇虫蚁遍地,寻常人是不会踏足的。

而有的甚至是找到易于标记的地点直接沉了湖,地点之偏僻即使是在这靠水为生的鱼民都不一定找得到。严修文为了小心起见这笔银两是分了很多处藏匿的,每一处都是崎岖难平的偏僻之地,要找到这些地方还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这一路人马和水师的人兵合一处又分开寻觅,足足花了十天的功夫这才把所有的银两全找了出来。若说藏匿地点偏僻的话也就算了,严修文藏家底可以说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甚至有一处是一座坟墓,往下一挖那具破旧的棺木里没有尸体,一打开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当这批银两汇结一处的时候所有的官兵都傻了,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这大概就是人们嘴里常说的银山了。都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们没想到看起来也算低调的严修文竟然也聚敛了如此多的家财,这还不包括他在城内的财产和埋藏在寒山岭的那一批。

要知道现在的大华三十三而税一,朝廷的日子还算安稳所以没杂乱的苛税,粮食和其他实物的赋税不算每年收缴的税银也不过是三百多万两白银而已。而眼下光是这里的纹银再加上金元宝折算起来就起码六十万两,再算上严修文其他的钱财的话最少有百万的巨资。

一个巡抚就能贪污百万白银,再加上其亲眷的财产合总的话相当于大华税银的一半,这想想是令人发指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尽管算上实物的上缴大华的赋税远不只这些,不过三百万两的的税银倒是真的,毕竟这年头还是比较习惯收实物充税。

如果把严修文和一众党羽的家财一起算上的话,比之江苏好几年的赋税还多,要知道江苏自古就是国之粮仓,也只有无比富饶的江南才能养出一个个这么肥的贪官。

两路兵马先后回了苏州城,一路上的运输虽然没有危险不过也是劳累得要命,押运银两的马车沉重无比,这两路人马回来的时候路上换马不换车的,最后竟然活活累死了十多匹马。

如此多的银两往巡抚府一堆所有人都震惊了,所有的师爷和帐房先生立刻忙活起来,逐一的清点着这次大肆抄家后的收获。

这次抄的可不只严家的亲眷,连带着他们的党羽还有其他一并抓来的地方官也是一个不落,沾亲带故的可以说一个都不放过,毕竟这些人只要一查屁股就没一个干净的,在老梁的眼里他们已经不是什么严修文的党羽了,而是一只只养肥待宰的猪。

杨二爷将各地的官场稳定下来后无一例外的将这些人全移交给了老梁,目的很是明确就是希望老梁能好好的利用他们,将他们的银两家财搜刮出来充作军用,因为按江苏的兵力规模也该大肆的招兵买马了。

梁华雄坐于公堂之上冷眼看着这一切,当听着属下汇报严修文藏匿银两的地点如何隐秘时不禁是鄙夷的一笑。

曾经的巡抚大人何等的风光,官拜一方封疆大吏却将家财全都藏了起来,莫非是他早就料到了自己也有虎落平阳的一天?

不管是不是居安思危还是他为人警惕,总之这笔他搜刮了十多年的银子现在都姓梁了,对于这样大的收获老梁表面沉稳镇定让人钦佩,不过实际上老梁心里已经笑开了花,开始在琢磨该怎么用这笔银两大肆的扩张兵马。

一向过惯穷日子的老梁现在手头终于富足了,这些银两一但清算出来肯定是个惊人的天文数字。

抄家的清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耗时半个月过去了还没算明白。因为这次波及的几乎是江苏官场上八成的官员,查抄那些金银珠宝倒还好折算,不过田地宅子和楼肆就不好清算了。而且一些附庸风雅的家伙手里有些古董字画,也有些名贵的砚台珠宝什么的,这一类的东西最不好估价,在没找到买主前说它值多少钱是不太稳妥的事。

看来这还是一项任重而又道远的工作,最起码这些罚没的家产还没变卖之前是给不出一个准确数字的。

不过对于老梁来说这些是迟早的事就不必担忧了,现在有了热乎乎的银子在手老梁早就手痒得不行了,一声令下让苏州卫开始四下招兵买马,现在对于老梁来说进一步扩大势力才是重中之重。

短短半个月又扩充了两万兵马,浮在明面上的老梁现在独掌江苏各方势力纷纷投靠,可以说现在的老梁是如日中天也不为过。不过梁华雄不敢得意忘形,他深知自己只是二爷麾下的一员大将而已,现在的一切全都是属于二爷的,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好好的为他准备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兵。

确定把严家的家产搜刮干净了,梁华雄这才有空闲想起了严修文,可惜的是一问之下这位老对手不堪其辱在牢里已经咬舌自尽了,或许是不愿意再面对家人被折磨的惨状,最后用这样的方式自尽他也是在卑微的求一个全尸。

“父亲,怎么办?”梁胜好是郁闷,因为他都没来得及折磨一下严修文。

“算了,虎儿还小就积点银德吧。”梁华雄一边批着军报一边头也不抬的说:“姓严的帮我们做了一次过路财神,有了这么大一笔银两我们可以大肆的招兵买马,既然人家都死了就找几口薄棺在附近山上寻个僻静点的地方埋了吧。”

“什么?”梁胜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父亲和严修文的深仇大恨和这些年来的过节怎么可能这样得过且过,这时候就算不搓骨扬灰最少也得拉出来鞭一下尸吧。

“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吧!”梁华雄抬起头来看着他,拿起茶抿了一口后轻描淡写的说:“他已经不配让我们动气,你弟弟的大仇得报以后严修文对于我们而言已经没其他价值了。你泰山大人这边的事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赶紧按照他的设想进一步巩固壮大我们的兵权,所以没必要在一群阶下囚的身上再浪费精力了。”

“是!”梁胜这才恍然大悟,答应一声后下去继续办差。

梁华雄最终已经释怀了,没再对严家的人进行非人的折磨。

不过梁胜刚为五位义叔衣锦还乡的事忙活完没赶得上那次逼供所以心里有些不爽,他也不敢忤逆父亲的话,严家兄弟已死他只能命人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当然了薄棺是肯定没有的,有一卷破草席也算便宜他们了。

梁胜不是那种小气之人,可这些年来吃的亏受的气比起他爹也少不到哪里去,早些年他就没少见父亲被严修文欺压,那时年少气盛早就憋着一股恶气了。

而等到他自己从军的时候那更叫一个恨啊,那时候老梁官拜总兵了按理说要提拔儿子不是什么难事。可严修文这个地方巡抚竟然仗着自己势大插手军务,借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开始戏耍梁家父子,可以说梁胜从军开始每往上爬一步都少不了受他的怨气。

尽管小梁有个当总兵的老爸罩着,可严修文那时连他爹都可以欺负,再欺负他这个小的也是轻而易举,毕竟那时严修文势大老梁也得让他几分,对于他一个巡抚插手军务的事除非撕破脸面否则的话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老梁隐忍的态度助长了人家嚣张的气焰,严修文顿时是变本加厉,横插一手百般的阻挠不说,还不断的从中作梗妨碍梁胜晋升的机会,对于军务上的事也是指手划脚让梁家父子极是难堪。因为严修文势大背后又有帝师陈敏阳撑腰,如无根浮萍的梁家父子也只能忍气吞声,话说小梁能官拜水师提督很不容易,最后还得感谢严修文玩得没兴致了没再来捣乱,否则的话他也没办法那么快就控制住江苏水师。

第778章 举城皆丧

梁胜心里的恶气也不比他爹少,尤其是在血气方刚时还得忍气吞声任人欺压,可想而知他心里的这恨憋到现在得多大一股。

这会严修文一死他这股气没处撒很自然的就联想到了严家的那些活口,这些人因为梁华雄还没发话暂时还收押着,不过有些心志不稳者已经自尽了,尤其是那些受辱后比较刚烈的女人,严家的这十个掌上明珠剩的不足六个。

梁胜憋着一口恶气,立刻下命把严家的男丁和年老的一并绞死一起埋了,不是说小梁生性凶残非杀人不可。不过岳父大人说了斩草就必须除根,他可不想留几个孽种以后和自己做对,更何况自己完全没理由去怜悯这帮家伙。

至于剩下的女眷全都送去做官妓,想来严大人的妻女会很有市场,消息一出这苏州城内的好色之徒一定是趋之若骛。

与其让她们就这么白白死了还不如让她们多赚一点银两,这些女人现在已经行尸走肉一样的麻木了,所以完全没必要去善待她们,梁胜自问不是恶人不过对严家的人是绝不会有半点善心。

不管以前有没有被严家欺压过,不过可以花些银子玩玩巡抚大人的妻女那绝对是人生一大乐事,更何况他的妻妾本就姿色不俗,生下的女儿那更是一个个芳名在外,想必到时会有不少想一亲芳泽的豪客会一掷千金,即使是被一群大兵轮过大米他们也不会介意的,因为他们主要是想享受玩巡抚大人妻女的那种快感。

严家的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也没人再有兴趣去询问他们,或许是人走茶凉或许是他们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重要。

陈敏阳告老还乡以后严修文在朝堂上就没了庇佑,就连老温那时都有要动他的心思,所以怎么可能会在意他的死活。

不过这事说到底是老梁擅自起兵,不只是针对严修文几乎把江苏的地方官全抓了,朝廷碍于面子倒是发过几封折子很是拐弯抹角的问了这些事,态度如严修文料的那样没有严加问责梁华雄反而是温声细语的拉拢,询问这事的时候也是走过场一样的寥寥数笔。

对于严修文的死朝廷一样不在意,在意的只是现在手握重兵的梁华雄,折子上甚至连梁华雄伪造圣旨的事都是只字不提,不难看出现在朝廷的态度是谨小慎微,不想在这敏感的时候惹起梁华雄的敌意。

老梁拿到手只是冷笑一声丢给了手下的师爷,师爷怎么去和朝廷解释都没关系,哪怕是吹得天花乱坠说出什么大道理也无所谓。因为朝廷不会信,自己也不会信,顶多就是公言几句给朝廷一个台阶下而已。

朝廷的态度如此纵容,明显现在朝廷和定王已经打得水深火热分身无暇了。老梁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稳住朝廷有更多的时间招兵买马,有杨二爷的人马相助眼下的江苏官场已经稳定下来,他老梁要开始忙碌于一身兼二职的独权之中了。

各地官府的官员纷纷落马,新官上任有军方的支持和杨二爷的人马帮扶倒是个个顺风顺水,即使不想激起民变没烧那三把火,不过权利的交接也是异常的顺利,可以说动荡过后的江苏依旧歌舞升平,这一场浩浩荡荡的清洗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整个江苏唯一不同的是扬洲,因为放眼苏州这是杨二爷唯一还没掌控的地方。

不是说二爷不想,只是派来的几波人马全都吃了憋,连城都进不去何谈是走马上任。

古有云烟花三月下扬洲,身为千年古城又是繁华动人的一个城池,在富饶的江南而言扬州城可以说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座城池。扬洲的赋税与人文物产都足以媲美苏州,甚至在这些年柳志先的治理下已经富饶得让人难以想象,比起苏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城外,远远的城南运河边是行商落脚之处,一般南来北往的行商们在还没进城之前都会在这落脚。这有码头靠近官道,客栈林立汇集了各种各样的三教九流,可以说是最鱼龙混杂的地方,但也是一个很是富裕热闹的地方。

城内的治安十分的好,毕竟有柳志先柳大人的治理没人敢在城里闹事。不过柳大人百忙缠身必有疏漏,这些城外的繁华之地很容易就成了藏污纳垢之地,不客气的说光是这么一个小郊区就汇集了比城里还多的地痞流氓。

不过这段时间这里的地痞流氓们全都安份下来,老实的呆着几乎是足不出户,道上摸包盗窃的案子一个没发。那些衣冠楚楚的衣冠道也没出没,原本最是混乱的地方却是安宁得很,这里招摇过市的混混们全都不约而同的老实下来,没人敢在这特殊的时候做奸犯科惹事生非。

十天前这里来了一大伙人包下了这里近半的客栈,这伙人人数几百,而且还不乏一眼看去就不能招惹的好手。一些跟随者更是凶神恶煞明显不是普通的小混混,这么大一帮人住进来是个奇闻,不过这时候谁都没心思去关注这帮人。

他们老实下来不是因为这帮不速之客,而是因为这里空气里挥之不去的凄凉,整个城南压抑的一片所有的人都精神委靡,连那抗大包个日子的苦力都没心思出活,更何况是他们这些靠小偷小摸为生的混混。

酒肆,客栈,商店,甚至是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绑上了白布,更甚者是直接绑上了麻布。不只是城南,整个扬洲城内外都是白藩高挂一片凄厉之色,在这所有的百姓不管是干什么的无一例外的披麻戴孝,大街上除了外来的人外几乎看不到半个衣着光鲜的主。

扬洲城举城皆丧,一府十三县皆是城头白布飘扬,整个扬洲地界都沉浸于一片沉痛之中。

在这关头上混混们不敢闹事,商户们无心经营,曾经繁华无比的扬洲此时就像是一个死城一眼,大街上随处可见哭哭啼啼的人和烧纸钱的人,每个人的脸上都皱着眉头看不出半丝笑意,千年古城彻底的笼罩在了一片悲哀的气氛之中。

而这一切只源于一个人的死,知府柳志先被灭了门,这是扬州举城戴孝的原因,也是这一府十三县被阴霾笼罩的原因。

今天是下葬的好日子,城内的那些风水先生甚至为了这个打了个头破血流,最终他们还是给柳大人一家定下了最好的日子。坟地选在了西锋的一处风水佳地,一帮风水先生全都发了毒誓这是最好的地方,地点一定已经有几千工匠自发的前去修缮,为柳大人一家准备了一个可以入土为安的福地。城外一行外地人在这瞩目着,怕激起民愤不敢穿鲜衣,清一色的白衣素服虽然没戴孝但也对这位受万民拥戴的清官表示了最诚挚的尊敬。凉风拂面,似乎有道不尽的凄凉,哭泣声似乎无处不在,这种沉重的感觉让人十分的难受。

第779章 故人来访

“柳志先死后如此风光,万人送葬之壮举古往今来寥寥无几,此等品德实在是可歌可泣啊!”关老看着城门口的人山人海,不禁感慨道:“柳志先死后恐怕得位列仙班了,有这种万家香火者有史以来稀若奇珍,造福一方民心所向,恐怕一世帝王都没他这样受万民爱戴。”

“是啊,这都是我的罪。”杨二爷的神色有些憔悴,叹息了一声但脸上依旧古井无波。

城外柳家的外戚前来送殡的已经数不清了,今天是柳志先一家入土为安的好肉子,扬洲举城戴孝所有的商户全都停业一天为示尊敬,城外为柳家送行的百姓不知不觉已经数万人了,个个都是批麻戴孝年纪小的不少更是执孝子之礼前是扶棺,这时恐怕柳志先有一百副棺木都不够他们扶的。

城内城外一片惨白,送殡之人数不胜数,漫天都是飘洒的纸钱,老皇帝龙御归天时都没这么隆重。

杨二爷一行已经住在城南十多天了,这段时间扬洲处于悲哀之中又有一股民愤他们根本进不去,城门口是百姓们自发封锁的,因为柳大人一家死得很惨,他们深怕稍有松懈的话那伙凶手会逃离扬州城。

柳志先的死果然是引起了扬家百姓滔天的怒火,从眼前送葬的人群就可以看出他在这里的威望和天长日久积攒下来的民心了。

柳志先从政的这些年一直清洁廉明,爱民如子不说更是嫉恶如仇,从不畏惧强权碰上不公道的事谁的面子都不给。别说严修文的党羽在这吃了亏,就是老皇帝的一名妃子家眷在此胡作非为他也是造管不误,可以说是铁面无私从不徇私枉法。

柳志先这一生扎根扬洲,这里的百姓可以说拼了身家性命也会拥护他,哪怕是他直言不讳的得罪过温迟良亦是一样,民心所向连老温都不得不忍气吞声,即使吃了亏但为了面子还带称赞柳志先的铮铮铁骨。

就是这么一位保得一方平安的清官,在扬洲他柳志先可以说十分亲民,夸张点说甚至家家户户都立着他的长生碑,在穷苦百姓和那些刚正不阿的人心里他是如山般的高大,如神灵般可敬。

这些年来柳志先自己认下的义子二十多,自己都不知道的义子近千,这些大多是受过他帮扶的穷口百姓。柳家的命案在扬州城引起了渲然大波,有人觉得凶手可能还藏匿在城内,所以这段时间除了这城里的熟面孔外,所有外来的人都是出入全禁。

这几天就是这帮义子为了追查他的死因封了城,捕快们把官服一脱也不管了,百姓们请出各路能人就是为了查出谁敢对柳家下手,可以说扬洲百姓已经到了同仇敌忾的地步,即使是官府里的人也毅然的脱了官服对这些逾法之事不管不问,整个扬州城一时是民愤滔天。

扬洲城彻底的沸腾了,这时候恐怕是皇帝亲临都无法管住一群愤恨滔天的平民。

按之前的安排杨二爷派来了人本想快点接替柳志先,不过这些人来到扬州以后都被拒之城外,不管是带着调令还是假冒的圣旨都是无济于事,现在扬洲的百姓只想为柳大人一家讨一个公道,在真凶没抓到之前谁都别想在这走马上任。

所有的人都吃了闭门羹,在柳志先死因不明的情况下谁都别想进城,现在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的恐怕是小皇帝亲来都没用,这的百姓就认他柳大人,什么皇恩浩荡于现在的他们而言那都是狗屁。

这也是杨二爷不得不亲自前来的原因,安抚不了扬洲的百姓这里势必民变,而柳志先的死必须给他们一个交代,否则的话以他积攒下的这二十年民心恐怕把老温拿来当这个知府他都压不住这股滔天的民愤。

民心所向,民心所向啊,面对着窘迫的局面,杨二爷虽然早有准备,但没想到的是事情会越演越烈,自己终究还是低估了柳志先在这积攒下的人心。

“二爷啊,哎!”关老叹息了一声不知该说什么了。

凭心而论,他觉得杀了柳志先这么一个万民爱戴的好官是大错特错,在这个年头这样的官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关老不是那种不世的枭雄,他为人处事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原则,若是让他动这个手的话,他宁可自尽也不会做这种天怒人怨之事。

可问题这次起兵是蓄势待发,多年的蛰伏已经万事具备,既然动手的话就必须以雷霆之势扫荡一切,柳志先身为皇权的死忠派是不除不行,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杨二爷自然不能敬重他的为人而心慈手软。

“柳志先得万民拥戴,想来九泉之下他会瞑目了。”杨二爷说话的时候面色微微一变,愧疚倒是谈不上,但面对这种场景难免是心有惆怅。

扬洲百姓送葬的队伍越聚越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