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魔极乐-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近的军报,师大人应该都看了吧。”温迟良叹息了一下,皱着眉头说:“若是师大人无暇分身的话,有些情况温某就直言不讳了。”
“温大人放心,师俊口风一直严着呢。”师俊立刻一脸的肃色,俨然的愚忠派那种严肃。
“那温宝就直言了。”温迟良哎了一声,语重心长的说:“现在朝廷上的奏折并不全面,定北的大军早在一月前已经集合完毕,开始轰轰烈烈的攻打周边的城池,你也知道一向有战警的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所以这些日子的战报都……”温迟良故意卖了个关子,倒不是说想卖弄,只是不希望师俊觉得是他在故意隐瞒真实的情况。“师俊明白,温大人直说吧!”师俊点了点头,老温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看来情况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糟糕。
第645章 夜猫子进宅(下)
“好吧!”老温一副痛下决心的样子,突然站起来怒声的骂道:“定王那个叛逆,温某早就看出他有不臣之心了,这次东北大营拔军而起,瞬间就攻陷了周边所有的城府不说。可恨的是东北其他驻地卫所软弱无能,有的一闻定王打来不仅不为死护忠,反而是丢盔弃甲闻风而逃,更甚者早就准备好了降书不战而降。
看来这才是老温最恼火的地方,定王想先把东北的势力稳固下来所以才率先发难,不过他这仗打得太过轻松了,没任何的阻碍不说还能收编大批的兵马,这样的顺风顺水难怪老温会生气。
这年头还是有不少愚忠刻板之人,像镇王那类的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一类人完全不懂什么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更不懂什么是顺势而为,他们思想古板顽固,哪怕是皇帝老子杀他儿子奸他老婆,他都会以一句君让臣死臣不能不死来安慰自己,在他们看来这是忍辱负重报效皇恩。
当然了,这多少有些是顾及名声所致,不过那种人的思维常人是难以理解的,以忠诚为信条的他们可以说随时都处于脑子进水的状态,甚至恨不能身死以证清名然后留芳百世。
原本老温还指望东北卫所里有几个这样的人奋起反抗,毕竟行军者多有烈性,能有几个宁为玉碎的忠诚之事那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老温万万没想到那里的兵油子实在离谱,或许是碍于定王的权威或者是早就暗地投诚,总之一眨眼的功夫能反水的全反了水,没起到阻延的作用不说还一举壮大了定王的声势,让定王在东北的名号一时是如日中天。
这也是战报上不敢把情况言明的原因,定王一动手各路人马就纷纷投诚,这样的消息一传出去的话那还了得,百姓们恐怕会觉得是朝廷失了人心,以至于各路兵马都拥戴定王这个贤仁之王。
“人心不道,世之所忧啊。”师俊一副愤慨的模样叹了口气,眼睛饶有深意又带着几分笑意看着老温。
“哎,食朝廷之俸禄的却是如此的无能之辈,可恨,可气啊。”温迟良继续发着牢骚,马上假装看不见师俊的调笑之色。
师俊表面上附和着和他一起愤慨的谴责几声,心想定王的东北大营那可是狼虎之师啊,你叫那些千人卫去为国捐躯似乎不太靠谱,抵抗的话他们不是定王的对手,真有忠勇之士愤然杀敌的话那也与送死无二。
你别说那些那些东北的千人卫软弱,全国上下选个遍估计其他地方的卫所碰上这样的事也没几个敢和定王对着干,真有的话那人不是愚忠派的话那绝对就是脑子进水了。
十多万的大军靠一些零散的卫所去抵抗,这样天真的想法固然老温是不会有的,他心里早该清楚定王在那根深缔固绝对是条地头蛇,恐怕是他一起兵那些被他拉拢的卫所兵就先发了难,理应外合之下才会一路势如破竹。
当年津门巡抚萧九押解进京的时候老温就存了个心眼想清洗津门了,毕竟京城一地之隔的津门原本可是定王的掌中之物,老温怎么容得了卧榻之旁有他人酣睡。
挑来选去的,最终老温把眼光定格在了师家的身上,在那样的情况下没比师家更合适的人选。所以老温才会大举的扶持师家的势力,借用自己的权利让师家一步步的囤积津门壮大发展,甚至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召集起师家各系囤积出那么多的兵马。
这是老温的恩惠和拉拢,同时他另一个目的就是让师家在取而代之的过程中清除掉定王的党羽,师俊的才能没有辜负他的希望,风行雷厉的发展之下津门彻底没了定王的势力,短短半年已经完全成了师家的大本营。
若这么论的话,那这个飞黄腾达的机会还是拜萧九所赐,师俊不免幸灾乐祸的想着。
“定王大军横扫东北,一路是势如破竹啊。”温迟良一副焦急的模样来回的走着,恼怒而又苦涩的说:“据探子报似乎还有些其他路数的兵马归于他的麾下,定王粮草丰足一路打一路收编,速度虽然缓慢但等他杀到京城之时恐怕兵力远不只十万了。”
“大人……”师俊立刻艰难的坐了起来,一边咳着一边满面凝重的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师家一向以护皇权正统保我大华江山为己任,大人有何安排就尽管说来,师家上下定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师大人果然是国之忠烈啊!”老温摆出一副感动得要哭的样子,不过似乎也没什么心情表演了,立刻是斩钉截铁的说:“温某虽然知道师大人有伤在身,但毕竟现在朝廷有难,也唯有师大人亲自出山才能鼎定人心,破逆军扬朝廷之军威。”
两人关门密谈了一个时辰,老温走的时候行色匆匆不过好歹一副松了口大气的样子,临行前眼里闪过一抹凶色,可马上要是愁云密布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温宝前脚刚走,师俊就有些坐不住了,立刻吩咐儿子闭门谢客,再在主院内备茶伺候。
独自一人的时候师俊满面的沉色,却又忍不住幸灾乐祸的一笑。
战况瞒而不报一则是对军心士气有极大的打击,毕竟叛军顺风顺水势如破竹的话,民心与舆论都会议论纷纷,毕竟之前的定王可是有着贤王的美名,说起来他在民间的名声还是很不错,最起码诸皇子之多他最得民心。
这二可就让人禁不住捧腹大乐了,自古不管是何立场,哪怕是那种人尽皆知的造反都讲究个师出有名,历来有名的造反战开打之前叛军都会义正严辞的想出誓师之言昭告天下,从没哪个傻蛋明目张胆的喊着老子要造反老子要当皇帝。
这定王的誓师之名就是清君侧,誓师告示上先表明了他对小皇帝的拥戴,表明了他是如何的忠君爱国。话锋一转时所有的矛头直指温迟良,说他蛊惑圣上把持朝政,还挟天子以令诸侯,隐晦的暗骂温迟良垂涎龙椅,迟早得犯上戮君。
说白了,他先倒打一耙把造反的屎盆子扣到老温的头上,毕竟少年皇帝刚等级,那种奸臣当道宦管弄权甚至是老臣欺君的事历来都是数不胜数,可以说这一屎盆子扣得那叫一个漂亮啊。
百姓和天下的官员哪知道宫里的那堆破事,山高皇帝远他们恐怕连皇帝小儿长什么样都没见过,这外公想要谋朝串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再者说了老温刚杀了容王和起王又清洗了禁军,这么大的动静想必没多久就路人皆知。
这其中关键点就是每件事虽然都有圣旨做证,可定王扣上了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名,平头百姓谁都没机会看到那些圣旨,自然会议论那些圣旨是不是出自老温的手笔,所以老温是百口莫辨。
而温宝坐拥禁军大权肯定更有想象的余地,再加上老温现在权势滔天,种种肤浅的表象结合起来确实可疑,再联想起定王的誓师昭告的话那这事还真有鼻子有眼了。
定王的誓师昭告可是一点都不客气,什么丧尽天良,罄竹难书,令人发指之类的恶骂是层出不穷,估计是因为儿子差点死在老温的手上,所以定王的昭告中文词显得有点恶毒有损他贤王的名声。
老温心烦,知道接下来自己得面对天下人的猜疑,毕竟纸是包不住火的,所以他真正恼火的并不是卫所兵们的反水,而是定王这屎盆子扣得那叫一个干净利落,老温估计是拿也拿不下来了。
老温造反?以他现在的势力倒是不难,不过想必他暂时不敢有这个心思吧,就算有的话也最少得等到剿灭定王之后。
师俊恍惚的想着,还真感觉老温有造反的嫌疑,定王的誓师昭告还真是写得有理有条啊。
人永远的贪婪而没有止尽的生物,现在大华是内忧外患不断,老温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自然得全力保住小外孙的皇位。可一但天下太平呢,那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老温会不会满足于当一个臣子?
或者这就是权利,这就是欲望,会让所有的事变得让人不敢猜想。
就犹如江南那位一样,谁曾想一个小小的国公竟然有此等的野心,师俊不知为何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未曾闻名就让人感慨于他的城府之深,这种恐慌是师俊从未体会过的。
赵姓师爷借西南之事潜入定王的内部,那得是何等的运筹帷幄才能在那九死一生的环境下保证计划的成功,这一手高明得实在叫人毛骨悚然,虽然不知道他是意欲何为,但只要想着这其中一环套一环的安排就足够让人心生寒意了。
茶水飘香,无奈心烦意乱以至无心细品,师俊皱着眉头沉吟着,当听到脚步声响起的时候忍不住叹了口大气:“二位来了,请坐吧。”
来人自然是林管与萧九,二人刚坐下时师俊就满面严色的开口说:“温迟良来的消息想必二位已经知道了,不瞒你们说定王的势力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计,老温打尽如意算盘原以为这只是一场惨烈的剿逆战,现在看来恐怕对朝廷来说这是一场走投无路的背水一战了。”师俊此时心态已经发生了转化,未曾谋面的这个人已经让他感觉有些害怕了,不只是赵姓师爷。就连眼前的两人都是他派来的,要知道这二人可是钦犯之身啊,他们带来了金刚印和师家先祖尸骨被辱的消息,光凭这两点师俊就不可能铁面无私的拿下他们。因为这些都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让自己没办法以忠臣之名像过往那般的铁面无私,在不知不觉间就开始被他牵着鼻子走了。
第646章 师家所求
师俊感觉手心都是冷汗,或许连自己的决定都在他的算计之中,那接下来自己所做的这些决定是不是他也早已经料事如神的想到了。
还是连自己的反应都在他的预料之内,自己不过是遵循着他的思维前进的一个棋子而已?
“哟,玩这么大?”林管一副关我屁事的样子,对于朝堂上的争权夺利是半点兴趣都没有。
“师大人,可否细细说来。”萧九混惯了官场又曾是定王的爪牙,一听到定王的名字顿时恨得是直咬牙,想起了死在定王刀下的那些家人更是满面的阴色,一刹那狰狞得有些扭曲。
师俊叹了口大气,将温迟良说的情况都合盘托出,包括这次定王大军的走向,还有他拉拢来的一些不知是何来路的兵马,东北大军战斗力之强还有全面铺开的攻击范围也是让朝廷傻了眼。
血海深仇在身,萧九听完眼里已经有些发红了,开口的时候把牙咬得几乎要出血了:“朝廷那帮人是废物么,定王每年都要那么多的军饷物资,所要之数早就超过了十万大军的给养。更何况他在东北经营多年,矿山,私盐,甚至与异族通商买卖,聚集起的大批银两足够他大举的招兵买马,怎么朝廷还相信他每年十万的兵马报数。”
“可不是嘛!”师俊叹了口大气:“定王粮草丰盈,再加上在东北盘踞多年,这次集结起来的叛军中恐怕很多都非我族类。”
“没错!”萧九拍着桌子,恨恨的骂道:“定王绝对收拢了一些属国兵马,以前他是横扫东北不假,但这些年来各族都与他在边境上少有摩擦,肯定是私下的往来里得了好处,眼下大华世之将乱,只要定王许以重利的话不乏有些富贵险中求的凶人会为虎作帐。”
“萧兄稍安勿燥!”师俊倒是坦然的一笑:“其实老温嘴上不说但他也不笨,肯定一开始就不相信定王只有区区十万兵马就敢造反,其实他们两人都是把自己的势力藏着掖着,恐怕不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刻谁都估计不出定王到底有多少军马,而老温肯定不只我师家和禁军这两股兵马。”
“不用估计了。”萧九斩钉截铁的打断了师俊的话:“东北军地处天寒地冻开销极大却又物资匮乏,以定王的家业粮草再加上其他的援兵,哪怕是他一路打一路收编到最后也超不过三十万,东北大军没有收取钱粮赋税的权利,他定王再怎么囤积粮草这短短几年也囤积不了那么多。”
“萧大人还真是一针见血啊!”师俊饶有深意的看着他,点着头说:“你估计的一点都没错,朝廷这边的内应回馈来的消息也是如此,定王来势汹汹是不假,不过他不像朝廷那样能用举国之力行军,所以最后的兵马如何众多也超不过三十万。”
“这是最坏的估计吧!”萧九冷笑了一下:“温迟良也是老狐狸一只了,定王真的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的话,到时碍于忠良之名师家和杨家都势必拼死护主,双极旗与师家大战合拢之下他东北大营如何的骁勇善战恐怕都不是你们的对手。若不是为了除去容起二王还有平稳西北边境的契丹之祸,想必老温也不会忍痛派双极旗平定西北了。”
师俊自然明白萧九所言非虚,这人虽然贪腐但能被定王看上扶持上津门巡抚之位也断不是平庸之辈,以他对定王的了解这个估计出来的数字大概是八九不离十。
“好了好了,那些事我没兴趣。”林管这时有些不耐烦了:“师俊,你到底有什么事就直说,先声明一点我们也不欠你什么人情,要是太麻烦的事你就别开口了,省得到时我一摇头大家都尴尬。”
“温迟良这次来确实是因为坐不住了。”师俊面色有些阴沉,几乎是咬着牙说:“他希望我亲自坐镇津门带领师家军做好抗敌的准备,留下犬子子明在京城继续周旋师家诸事,按他所说到时他还会再拨一部分兵马给师家,所以吩咐要子明在京城等候他的军令,再三保证京城有禁军把守绝对是固若金汤,我的家眷留在京城绝对会万无一失。”
“骗鬼啊!”萧九呸了一下,鄙夷道:“老温够足智多谋了,怎么也玩这种留人子为质的下三滥手段,难道他就不怕在这关键时候和师家出现隔阂么?”
老温的心思鬼都看出来了,虽然他表面上信任师家,不过也害怕师家到时候倒戈相向,毕竟这年头人心难测,眼下老温可承受不了任何事出突然的反水。
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混到了老温那份上的人又怎么可能轻易的相信别人呢。
“情况紧急恐怕他也顾虑不了那么多了。”师俊叹了口大气,眼里闪过一丝决绝,抱起拳来满面沉重的说:“二位,师俊一身不求天不求地,但今日斗胆开口,请二位能在这时候助我师家一臂之力。”
“别,我们无兵无权的,能干什么。”林管警惕的看着他,一副不想惹事的模样。
萧九与定王有血海深仇那是他的事,若是他想借师俊之手报仇的话那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毕竟两人间就是阴差阳错的碰到一起也谈不上什么交情。
而他林管与师家非亲非故的,若不是为了继承恩师衣钵不想被卷入天地之乱他也不会欣然的交出金刚印,说说起恩情的话他自认亏欠了杨存,当年舍身相救确实无以为报,可这些无论如何也与师家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说白了林管不想管这些破事,你天下怎么个乱法他也不管,从死到生的过程绝对是大起大落,与恩师从误会到冰释前嫌以后对于一切他已经看淡了,若说有因果缠身的话那也只是亏欠杨存的那一份恩情。
他好不容易跳出了五行的因果,现在最重要的是找个地方好好修炼继承师傅的衣钵再挑选合适的门徒,这次若不是移交金刚印的话他也不会大老远的从西北跑到京城来。
恍惚之间林管隐隐有种错觉,自己是不是真的能清心寡欲一心问道,毕竟自己还亏欠着这一份恩情在心,否则的话也不会对他言听计从而忙碌奔波。
“师某确实唐突。”师俊牙一咬,位高权重的他竟然是弯腰折身,语气凝重的说:“此次对于我师家来说是九死一生的一道坎,林先生既然已经收了小儿为徒,师某冒昧希望林先生暂时留在京城,保护犬子的周全以备不策。”“这……”林管一时哑语,他一开始的打算可是带着师子明离京,找个清静的洞天福地好好的调教几年。师俊的请求确实唐突,林管肯收他为徒已经是一个恩情了,还得保护他的安全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了。毕竟林管是闲散之身,没必要听他师俊的号令,更不用给他半点面子。
第647章 迷一样的赵师爷
“林先生尽管放心,敬国公那边师某自然会投桃报李,还他这一份恩情。”师俊深怕林管拒绝,赶紧又加了一句。
林管沉吟了一下无奈的答应了,毕竟他还亏欠杨存一份天大的恩情,这样也算是间接的一种报恩。再者已经收了师子明为座下第一徒,总不能本事都没教就眼睁睁的看着他死于京城吧,师俊的意思很是明确,一但有何风吹草动的话林管就必须想办法尽快带师子明离开京城。
“谢林先生了。”师俊松了口大气,再转过头时饶有深意的看了看萧九,语气一时是轻松许多:“至于萧大人不知有没有意随师某去津门,我师家现在招贤纳士广拜限量,以萧大人的聪明才智加我师家的势力,想必先生到时会有用武之地,没准还能偿得心头宏愿。”
“恭敬不如从命。”萧九阴森的一笑,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师俊的如意算盘他知道,现在师家发展得太快了所以缺乏一些足智多谋的幕僚,抛去钦犯这个身份不说以萧九对定王的了解天下恐怕找不出几人,有萧九出谋划策的话师家上了前线不仅吃不了大亏,反而可能因为知己知此而占尽便宜。
要知道到时候师家肯定是冲锋在最前边,没准还会与定王亲率的大军正面交锋。温迟良将师子明留下也是想以此为要挟,到时哪怕师俊不愿意也不得不直面定王的铁骑,碍于儿子的安慰师俊也不敢找借口守而不战。
眼见二人答应了他的请求,虽然林管的面色有些苦笑不过师俊算是松了口大气,赶忙唤来儿子一顿的嘱咐,妥善的安排离京之后的事务和人员的变动。
师俊留下了师家的一众高手,不少更是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嫡系供奉,这一点林管看在眼里自然明白他的用意。一但有鱼死网破的时候林管的责任就是带着师子明逃向津门,而这些高手到时就随林管调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护师子明的安全。
其他的儿子师俊随行带走老温应该不会反对,至于其他的家眷或者是他的妻妾,恐怕到了那步田地也就顾不上了。
师俊不是傻子,明白一但到了那种地步的话想突围出京绝对是一件难事,单枪匹马的话绝对没办法护得了师子明的周全,所以他给师子明留下了那么多的高手。
而林管的身手他始终是看不透,现在的京城若是他师俊认第二的话恐怕只有林管能认第一,有这么一个身手高强的师傅护驾师俊也是放心许多,最起码有林管在的话没准到时候儿子遇上危险还能借助一些外力脱身。
比如说,杨家!
听着他的安排林管眼里精光一闪,师俊果然是做大事的人,当断则断一点都不婆妈,短时间内就能做出这样沉痛的决定,难怪师家在他的带领下能蒸蒸日上。
在这几乎可以决定家族生死存亡的时刻师俊并没有半点的妇人之仁,只要将自己的儿子们安全的带走,那其他的妻妾家室只能是壮士断腕了,留下的这一大家子还可以麻痹老温的监视,为日后师子明的逃离打一个很好的掩护。
师家和杨家两大武家虽然在势力上一直存在差别,但不得不说师家远比杨家更有狠心和决心。老皇帝不肯赐辈分的事杨家愚忠的默许了,但师俊却是玩了个心眼,以子为字给儿子取名,光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师俊是那种有魄力也有野心的人。
他不是那种温顺之臣,他有着不甘任人宰割的倔强,甚至敢在皇权的威压下玩这种小心眼。这样的人是不是逆臣不好说,但他随时都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一个忠臣。
就各方面而论,镇王确实比他优秀许多,可师俊有的是这一颗决绝的狠心而镇王没有,这一点恰巧是杨家落魄的原因所在。
如果镇王不被愚忠束缚有他这样的魄力的话,恐怕现在双极旗已经浩浩荡荡的攻打京城了。
林管一个恍惚间,似乎明白敬国公为什么能崛起得那么快了,或许很大一方面是因为镇王一脉的愚忠与软弱,镇王的强大来自于他的修为和沉稳,而敬国公的强大来自于一颗比师俊更加可怕的野心。
交代完了所有的事务后师俊这才独自一人的来到了另一处偏僻的院子,轻敲了一下房门:“赵先生。”
“师大人总算康健了。”开门的自然是之前顺天府的师爷,现在的神秘莫测的赵先生。
“托先生之福。”师俊客气了一下,见有个收拾到一半的包裹在床上,顿时有些诧异的说:“先生这是干什么?”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赵先生抚着须笑道:“师大人英雄才略,有那世之枭雄的魄力,若在乱世的话绝对会是一个明主,可惜了赵某心里有了更中意之人,而且赵某的拙能并不适合现在的师家,所以还请师大人不要强留了。”
“先生要回江南?”师俊楞了一下,随即咬着牙说:“师某虽不是绝顶人杰,但我师家势大业大,难道先生就怕没有您一展拳脚之地么?先生足智多谋算无遗漏可谓再世诸葛,若先生愿意的话我师家愿拜您为军师,师家子嗣皆入您门下为徒,这样可好?”
“呵呵,师大人就不必再劝了。”赵先生饶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叹息道:“当局者谜啊,以师大人的才智恐怕已经笼络了萧九吧,以他对定王的了解和此人的诡计多端师家已是如虎舔翼,师大人又何必再画蛇添足呢。”
“这,先生果然神机妙算……”一下就被说出了自己的心思,师俊的老脸也有些红了。
“师大人着相了。”赵先生继续收拾着包裹,轻笑道:“敬国公让萧九来京城也是正有此意,到时候师家势必战在与定王一战的最前线,师家军有他萧九在的话不亚于十个诸葛。按照津门的局势来看在下也没有留的必要,否则的话还可能适得其反,会白白的毁掉萧大人的锦囊妙计。”
“这是敬国公安排的?”师俊楞了一下,脑子也开始有些发麻。
“是也,此子真乃当世人杰啊。”赵先生感叹了一声,马上又一脸肃色的说:“师大人,赵某有些话很是冒昧,也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还请先生示下。”师俊心里一下五味杂陈,不过态度上依旧恭谨。
“师大人盘踞津门有一萧九为谋足矣。”赵先生温和的一笑说:“他在江南发挥不出自己的作用,唯有在师家才有用武之地,而在下虽薄有谋略却是难展拳脚,与他为同僚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萧九的决断。而且依天下之势而看,能让在下大展宏图又符我心愿的话,江南乃是不二之选,并非在下看不起师家,只是于上位者而言这才是真正的物有所极之用。”
“师俊明白了。”师俊叹了口大气,虽然满面的惋惜不够还是抱着拳说:“先生决意离去师俊也不强留了,希望如先生所言这萧九能顶十个诸葛,助我津门大军抵御住定王的叛家。”
“师大人!”赵先生看他一副不情愿的模样,忍不住点拨道:“师家确实礼贤下士让人动容,不过赵某有自己的宏愿所以这里不适合我。而这萧九不只对定王的一切了如指掌,更当过津门巡抚多年,在京城或在江南你看他都是平平无奇的罪人之身,不过一但回了津门的话那无异于是游龙入海,到时他辅佐师大人不管是从军务还是地方事宜上肯定是如虎添翼,可谓师家智囊的不二人选。”
“这,师某始终觉得先生才是大才啊!”师俊虽然心动,但更倾心的是眼前这个明显智谋高于萧九的奇人。
“师大人又忘了物极其用之说么?”赵先生叹了口气:“如我所言,大千世界唯有津门才是萧九的龙起之地,在那有他的运筹帷幄师家之势绝对是得心应手。而我不适合师家,哪怕是少有拙才也可能适得其反,师大人应该想明的一点就是萧九除了有谋还有知,有时候所谓的神机妙算也必须建立在胸有成竹的地步之上。”
“或许换一个说法。”赵先生饶有深意的笑着:“如我留下的话,一但我与萧九夺权而争那对师家绝对不是好事,但了那种地步的话师大人是选择相信我一知半解的智谋,还是相信萧九的胸有成竹的韬略。”
“先生一言,师俊茅塞顿开啊。”师俊这才恍然大悟,暗骂自己聪明一时怎么就偏偏想不通这么浅显的道理。
这位者之思,看来自己确实确实这方面的才识,唯有人尽其用那才是最高明的慧眼识人。
萧九不仅了解定王,他在津门任职十多年对那的一切更是了解,光是这一点别说是赵先生了,就是后来居上的师家所能比拟的。三教九流,地方势力,乃至什么人可能是定王的奸细,这些在他心里肯定有本帐。
万一真的开打,到时候粮草的调集,那些势力可为我所用,又有什么样的办法应对突发的不策,相信这一切萧九都是成竹在胸了解深透。
光凭这些就足够证明赵先生所言非虚,这萧九到哪都平平无奇,可一到津门就真的是遇风云而化龙了,对定王有知己知彼的优势,对津门的一切更是了如指掌,占尽天时地利的萧九在津门一地确实抵得上十个诸葛。
师俊心里豁然,虽然不舍但也明白这种世外高人不便强留,千恩万谢之后只得忍着痛想设宴相送。
赵先生婉言谢绝了这些凡俗之礼,这段时间他住在师家已经闲得有些发闷了,所以与师俊相告一声想立即启程。
师俊也是应允,立刻命人准备金银盘缠,还点了五十多身手高强的师家子弟相送,更是派了十多个丫鬟随行伺候,恭敬之态度让门下之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了。
赵先生一一笑纳也不客气,毕竟这次潜伏之行他谋划已久可说是九死一生,师家捞了那么大的功劳自然他是受之无愧心安理得。
若无他从西北冒着生命危险步步为营的混入顺天府的话,剿灭容起二王的那一战就不会那么顺利,而赵师爷最后是两手空空半点功劳都不敢捞,这样的情况下拿他师家点财物也是无可厚非。
一行车马隆重得像大官出游一样,有师俊的印信在身连夜出了城,头也不回的朝南而去。这人到底是谁?做这些事却又隐姓埋名不敢声张,他到底有什么样的目的?这样的疑惑不只师俊想不透,恐怕死了的容王九泉之下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么可怕的仇家。
第648章 惊天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