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魔极乐-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一出,其他人纷纷窃笑出声,面露狡黠之意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
“陈老何出此言啊?”梁华雄眼神一眯追问了一声,只是嘴角多多少少的也挂上了一丝狡黠的笑意。
“梁大人,您看这江南各省,哪省最是富裕,兵马最多?”其中一个兵部的官员立刻在旁窃笑道:“长江流域,两岸富饶,江南尤以苏浙两省为最。其他各省纷纷以这二省马首是瞻,自然这江南之行,不管是兵马钱粮,苏浙二省乃是重中之重。”
“哦,还请赐教。”梁华雄摆出一会好奇的模样,不过那贼笑证明他已是心里有数。
杨存不着痕迹的瞪了他一眼,心里郁闷不会真和老子有关吧。
“不瞒大人,我们对这调兵之事,可没多大的指望。”几个官员互相一看,其中一位开了口:“要知江南各地的总兵都不是善诧,调走了人家的兵等于砍了领取饷银的人数,这事匆忙而为是断不可行的。”
“是也。”陈老抿了口酒,叹息道:“温大人之计,下策也。兵部与户部虽是同行,可貌合神离终是成不了事,这调兵之事依老夫看来肯定是不了了之。”
这话也不知道是说给谁听的,似乎是说给那些容王的人听的,不过陈老感慨的也是。兵部和户部一开始就同声不同调,想从江南各地抽调人马组建一支新军那几乎是痴人说梦话,内里不团结外又要面对各地总兵的刁难,没圣旨落下这事可以说是没半分希望。
“眼下巡查使兵分几路,奔赴各省。”梁华雄为了套更多的话,马上摆出一副忠臣的模样满面庄严的说:“我等皆是朝廷的臣子,国难当头应为圣上分忧,这时候怎可为了一己之私而不顾大局,各位大人恐怕是多虑了。”
众官员默契的一笑,对这大义秉然的话很官方的恭维了一下,马上又有人开口:“梁大人忠君爱国实在是我等的楷模,可各地总兵不一定有梁大人的高风亮节。我们出发前就探讨过了,这次的江南之行绝对是无功而返,想调集兵马那是不可能的事。”
“这位大人何出此言。”梁华雄老奸巨滑,立刻一副愤慨的模样道:“国难当头,为兵者应上阵杀敌报效国家才是,拿着朝廷的军饷总不能在这时候龟缩后方吧。”
“这不是怯不怯战的问题。”那人摇了摇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但看了看陈老还是闭上了嘴,明显是有些忌讳这老头。
十多官员一时沉吟,梁华雄举起杯来豪饮一口,马上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说:“诸位大人别怪我老梁粗鲁,我们带兵的没那么多花花肠子。老梁身为一地总兵也有那安定地方之责,眼下兵部调兵乃是大事,还请诸位大人能解我心中之困。”
擦,你没花花肠子,你那花花肠子九曲十八弯的,一团乱麻都没那么夸张。杨存对于他眼下忠君忧国的态度是狠狠的呸了一口,当然了,不可能真的狠狠吐他一脸口水,只能是在心里默默的鄙视着。
这话一出,在场的官员们互相大眼瞪小眼的,谁都没敢开口再说半句。毕竟这一趟他们走的虽然是同一个差事,不过这背后之人可不是同一个人,只要有点什么说漏嘴的话回去也不好交代。
最后还是那陈老思索半晌,咳了一下清着嗓子说:“诸位大人,想必诸位心里都颇有顾忌不敢开口吧。只是老夫觉得我们既然同行同举,事前又达成了协议那就不必相互提防了,否则的话这未来的日子也不安生。”
这种话也露骨了,陈老一说不少人面色都变了,只是陈老接下来的话让他们更是惊诧:“这次的苏州之行我们还算好的,梁大人乃是性情中人,自然老夫希望能与梁大人交好。这调兵之事其实也没多少秘密可言,瞒来瞒去的只会徒惹猜忌,各位又何必在这掩耳盗铃呢。”
“陈老所言极是。”梁华雄立刻在旁信誓旦旦的说:“老梁我可没那么多说道,只是这事贸然而来我心里也没底,询问几声只是为了能安心而已,诸位可千万别把老梁我当那会乱传话的碎嘴子。”
“陈老说得也是。”这时旁边开始有人附和着,似乎是在彼此劝着,试探着其他人的态度。
“就是啊,诸位同僚咱们一同而行,这一趟其实也没什么油水,又何必找不自在呢。”
“正是正是,事先既然有了协议,那我们眼下就没必要再遮遮掩掩的,无用之功要不得。”
虽然派系不同,不过陈老的地位明显很高,他的话一出得到了众人的同意。或许是他们一开始就没对这趟江南之行抱有希望,或许是一开始接了这种没油水的差使心里不快,总之这会还真没人说半个不字。
气氛一时融洽得很,可谓是宾主尽欢一团和气。那陈老举起杯来,很是豪爽的说:“今儿得先谢谢梁大人的款待了,我们还得在苏州住一些时日,有那叨扰之处还请梁大人见谅。”
其他官员纷纷的举杯,陈老的这一句话已经表明态度了。他们就准备短期内在这苏州住下了,至于那查兵册还有寻常各地卫所之事就不干了,等着梁华雄的一纸奏报就行了,这趟差事走个过场已经成了板上定钉的事。
杨存自然察觉到话里的猫腻了,之前他们有协议时还是各怀鬼胎。眼下在梁华雄的面前说出这话明显是想让这事木以成舟,陈老这一开口其他人没法再说什么了,哪怕心里有小算盘也只能默许了这个事实。
“哪里哪里,各位大人客气了。”梁华也举起杯来,与他们一饮而尽。
“这事啊,其实我们就是定着性子朝旁边看。”一位官员有些幸灾乐祸的说:“其他几路人马估计也和我们一样,眼睛都直沟沟的盯着浙江那边看,到底要不要真的办事全以那边的情况为主。”
“何出此言。”梁华雄一副疑惑不已的样子,眼里却是带着笑意看了看杨存。杨存反瞪了他一眼,心想关老子什么事,他老温想狮子大开口的,我又莫名其妙的躺枪不成。
第376章 臭名昭彰(六)
陈老哈哈的一乐,颇有些玩味的说:“梁大人这可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江南各省的总兵虽然都是大权在握之人,但说到底是皇上的臣子理应为国事分忧。只是这浙江的敬国公可是个最大的刺头,这次调兵的事在浙江肯定会弄得狼狈不堪,不少人都等着看这一场好戏呢。”
“正是。”其中一个官员立刻摸着胡子,幸灾乐祸的说:“这次我等还算是大幸,最少是来到了苏州,梁大人是深明大理的人,要是被派到浙江的话,恐怕不死也掉一层皮。”
“就是就是。”其他人一听,立刻是唧唧喳喳的议论开了,不过明显都先同意了这个说法。
“这敬国公就是块啃不下的硬骨头,谁都知道这就是最大的刺头,为人心狠手辣,去了浙江准没好下场。”
“刘兄说得对啊,不瞒你说我这次使了很大的力才来的苏州,要去到浙江去的话那有没有命回来还说不定呢。”
众人都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唏嘘着,似乎都在庆幸自己没被派去浙江。
陈老在旁笑吟吟的点着头,似是笑骂道:“诸位都是明白人,这一趟差使出来之前想必都使了些力吧。也就那些不知死活的家伙才敢到浙江去,更可笑的是那些古板之人出发前还信誓旦旦的说要做好这个差使,老夫真担心他们是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
杨存在旁一听,气得脸都黑了,老子的名声已经狼狈到这地步了。你们确定你们谈的不是土匪,而是身为杨门三公之一,年少多金的大爷我么?
“这,有那么恐怖么?”梁华雄在旁楞了一下,马上摆出一副难为置信的样子说:“敬国公不过代总兵一职而已,朝廷下令他哪敢有违。再者说了人家贵为杨门之后,乃三公之一是忠臣之列,又何以会抵触朝廷的律令,做那忤逆犯上之事。”
这明显冷嘲热讽啊,都已经浅显得连指桑骂槐的味道都没有了。杨存一听顿时翻了一下白眼,狠狠的瞪了一下梁华雄,这位大叔看起来相貌忠厚的,怎么玩起损人的这一套也那么利索啊,从这点上来看他儿子还真比他正直多了。
梁华雄一副诧异的表情,又忍不住偷笑了一下,明显也觉得自己的话说得有些离谱了。
“梁大人,您又装糊涂了。”旁边里边有人开了口,不过却是调侃般的一笑,似乎是在说老梁你这话官方得有点过份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话说开了这帮家伙见有点关不住话匣子,立刻又有旁边的人在补充着,说起话来虽然含蓄但已经肆无忌惮了:
“这敬国公说是刺头可一点都不假,要知道杨家三公的势力已经日落西山了。原本在京城受衔的时候不少人估计他回江南会灰头土脸的,可眼下的情况你看到了,人家几乎成了浙江那边的土皇帝了。”
“可不是嘛,容王定王两位王爷被他斗得是狼狈不堪,世子更是灰头土脸的回了京城。敬国公府哪怕是开府的时候在浙江都没如此强盛,眼下那位爷可真成了土皇帝,这杨家三公历来可数没一个有他这样的手腕。”
这位说的话还真奇怪,稍微有些含沙射影的意思,不过说得倒是够含蓄的。
不少人一听都白了他一眼,这番话看似在恭维敬国公的手段,不过也有点讽刺的意思。人家两位王爷身为国亲皇子在浙江都被搞得这么惨,你温迟良不过一个外戚臣子而已,这会想打人家的主意那不是在找死么?
虽然偶尔互相讽刺几句,不过这几位爷的意思也说得够明白了,这事还真就是围绕着杨存来转的。不只是各地的总兵,就连其他几路的巡查使都始终把眼光放在了浙江。
敬国公回浙江,翻江倒海的清扫了二王的势力不说,随后集结五大家臣几乎控制了浙江的每一个角落。而后又以演兵的名义排除异己,在大家都想看这位代总兵的笑话之时,其雷霆手段之狠辣已经叫人有些招架不住了。
别说是朝廷了,就连兵部还没回神的时候十多位千户锒铛入狱,受牵连的百户和地方官那更是数不胜数。兵部那边还没来不及处理奏报,处置那些犯事的武官,浙江总兵所又传来消息说是编制已经完整了。
这下所有人头都大了,这敬国公未免太狠了吧。圣旨给他的不过是个代总兵的职,有那个代字在一般人都是敷衍了事有哪个会真的做事如此风行雷厉的,可人家偏偏就不走这套路,几乎是自己把那个代字给摘掉了。
一场轰轰列列的演兵清除了异己,随后又迅速的补充好了建制安排了新的武官。可以说在兵部和朝廷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敬国公已经以雷霆手段完成了势力的清洗和重建,兵部再想插手的时候已经是尘埃落地无从下手了。
眼下浙江的兵场是铁板一块,有五大家臣的青年弟子无数,掌权的又是昔日倍受冷落的江南双极旗老将。而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是敬国公府的爪牙,在这种情况哪怕你撤掉敬国公的总兵一职,那试问接下来谁又有能耐猛龙过江去接管他的兵权。
义正严辞的话谁不会说,可混官场的又有几个是傻子。敬国公已经把浙江兵场经营得是固若金汤了,这会哪怕去个新的总兵恐怕权利早就被架空了,这浙江的兵可以说隐隐有了当年隶属于杨家双极旗时的影子,而不再是闲散各地的地方兵所。
这当口叫敬国公把自己辛苦聚集起来的兵权分化一些给别人,这种事简直是天方夜潭。
稍微有点脑子的谁都不是傻子,眼下浙江不只是兵场被敬国公把持了。演兵的前后几乎浙江的官场也清一色姓杨了,浙江一直就没巡抚在任,这种时候别说总兵了,就是派个新的驯服也无济于事。
这样的情况想想还真是让人毛骨悚然,一地之王,几乎架空了巡抚和总兵的所有权利。敬国公回江南不过近一年的时间,可这发展速度之快实在叫人惊悚,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个不识相的敢到浙江去。这时一边的人又幸灾乐祸的笑上了:“可不是嘛,那些被温大人煽动几句就自告奋勇去浙江的全都是傻蛋,真要到那讲些什么臣子之责之类的废话,没准就被那位大爷丢到西湖喂鱼了,听说这位爷的性子可不是一般的急。”
第377章 臭名昭彰(七)
“师大人派去的,似乎也是那种脑子不转弯的死硬派。”一旁的人饶有所思的说:“看来浙江这块硬骨头是啃不下的,二位大人倒是想借这机会除掉一些不识相的家伙。”
“就是就是。”众人纷纷附和,这种想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态让人不敢恭维。
事实很清楚了,在温家和所有人的眼里,长江以南各省就属敬国公治下的浙江是最大的刺头。而派去浙江的那一波人更是难解决的刺头,所以这次谁都想看一下笑话,或者说就连老温都有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想法。
其他各路的巡查使几乎都有种默契,一是这调兵这事不靠谱,二是这趟差使全看着浙江那边的动静再做决定。敬国公会乖乖的任人鱼肉,那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敬国公脑子进水了,否则的话这种事实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各路人家早就做好了混吃混喝的准备了,浙江那边只要被卡死的话,他们就老实的吃喝玩乐。毕竟闲来无事得罪一省总兵,这样的事谁都不会干,所以浙江那边的动静是重中之重,更可以说是这件事的风向标。
而如果朝廷或者老皇帝不满于敬国公的跋扈之行加与干预,甚至是百官弹劾要将敬国公治罪的话,那时他们立刻就会一拥而上,各自认真的处理调兵之事,再看浙江那边的情况考虑要不要落井下石。
这帮人谈笑之间的态度让杨存冷汗那个直流啊,自己在朝廷里的印象已经忤逆到这地步了么?别说温迟良那老狐狸了,这帮小官都这么看得起老子,老子还真谢谢你们八辈祖宗了。
离经叛道,目中无人,销帐跋扈,心狠手辣。这一类的词是层出不穷,听得杨存冷汗流个不停,老子的形象已经差到这地步了?话说我一没淫你们妻女,二没勾引你们小老婆,至于这么大的仇恨么。
一阵的抱怨调笑,又多了些幸灾乐祸的意味,酒过三巡后那不胜酒量之人已经是有些大舌头了,说起话也越发的没了顾及。众人虽然各自为政不过这趟到底是结伴而行,这话说起来大多都满客气的,最起码相互间没再讽刺什么。
气氛高涨之时,那些清官人舞姬也是歌舞完毕,娇羞而又难为情的呆在一旁。俨然是等待别人挑选的货物一样,梁华雄这时似乎也没心再听什么了,马上在旁暗示着春宵苦短之类的话。
那些姑娘立刻会意,即使依旧是处子之身但还是娇羞上前,开始向官员们敬酒。能在这时主动挑选自己还不算讨厌的对象,对她们来说已是一种恩惠了,所以她们即使心有哀怨但也不敢有所不满。
一个个软玉温香入怀,这些大老爷们早就乱了方寸,即使出于面子问题还是举之于礼。不过那眼光都看着人家小姑娘的皮肤和屁股,这会红着眼已经恨不能把对方扒个精光了。
于他们而言眼下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等待,出了京城的话就是要享受这种声色犬马的生活。要知道在京城要是一辆车在街市横行,撞倒了一百个人里十个就是官,而这十个官里不到五品的都不好意思喊疼。
这当然只是一时的笑话而已,可也足够证明京城那边的官员数量之巨了。别的不说遍地走的皇亲,遍地走的内阁官员,随便撞一个顶戴都四五品打底,可想而知在京城的时候这些小官的生活谨小慎微到了什么程度。
就算到了青楼,都怕抢姑娘的那位是谁家的公子哥,一个不长眼没准就能惹上个灭顶之灾。那种谨慎之极的生活早就把他们的欲望压抑坏了,到这江南之地再不发泄一下不变态了才怪。
官,京城里不缺的就是官。这些部门里的芝麻官过得已经很是憋屈了,甚至连一些大官家里的管家门子什么的都不敢得罪,更何况那些大官家里的家眷还多,在京城可以说他们不只是夹着尾巴做人,甚至态度谦卑得连普通的百姓都不如。
都说京官出城大三级,可谁又知道这些芝麻绿豆小的京官在那天子脚下过得是何等的憋屈,憋屈得心理都有些变态了。
气氛一时热闹不堪,老鸨一看上边正事似乎谈完了立刻跑了上来,一边与官员们敬酒一边殷勤的介绍着自己家的姑娘们。
宾主尽欢最是恰当,梁华雄也赶紧吩咐为各位官员安排下塌之所。官方的驿站明显是不适合带女人回去翻云覆雨的,这青楼的人很是懂事,立刻就安排了几处环境幽雅的别邸接送所有的官员过去休息。
这帮家伙一个个喝得醉熏熏的却又是难得糊涂,楼着漂亮的小MM这事可不会含糊,满面淫荡的准备回去好好的糟蹋这些温存似水的江南女子。上马车时即使还有点醉意,可那脚步坚定得让人是刮目相看。
马车一辆辆的远去,酒不醉人人自醉,有那美色在怀这帮家伙这一晚估计也不会消停了。
楼台之上,人数尽去,可是梁华强却在独自抿酒,眉头紧皱什么是在等着什么。这时杨存站了一晚也累了,马上吩咐丫鬟撤掉残羹换上了新的酒菜和碗筷,立刻是大大咧咧的坐了下来,先喝了口茶水解解渴。
“伯父,有心事?”坐下后,杨存轻声的一问。
“没,你那些破事我早就知道了。”梁华雄微微的一个错愕,明显担心的问题与杨存不一样。
“恩,伯父知道就好了。”杨存敷衍的回答着,也没提什么重点的事。
二人相对而坐,竟然是一时无言。或许是杨存在百官的心里形态太差了,已经差到了梁华雄即使有些心理准备都接受不了的地步,所以这会梁华雄还在震惊中有些回不过神来,似乎没预料到杨存的影响力竟然会让这些京城里的老油子都如此的顾忌。
二人没来得及说上一句,这时有个下人上来耳语了一番,梁华雄点了点头立刻示意杨存与他一起下楼。
青楼的侧门,这时还有一辆马车孤零零的停在那。梁华雄一看不敢怠慢,赶紧整理了一下仪容后走了上去,恭敬的抱拳鞠声道:“老师。”
“华雄,别来无疡啊。”车帘子一开,立刻坐的赫然是陈老。他明明刚才已经喝得一副醉熏熏的样子路都不会走了,可这会却是镇定自若,即使面色通红但显得极是淡定。
“谢老师周旋了。”梁华雄很是尊敬,态度上不敢有半丝的敷衍。
“师如父,罢了。”陈老叹息了一声,看了看跟在身后的杨存,饶有深意的说:“敬国公,京城一别本以为你我非一路之人。只是不想今日在苏州又碰见了你,杨门治下少年英才,你的所作所为老夫亦是佩服。”
“老先生过奖了。”杨存虽然震惊但却没问,眼前的老者知道自己的身份,看来也是梁华雄提早泄的密。只是千猜万想,就是没想到他居然是这位陈老曾经的弟子。
“然也。”陈老严肃了一下,又忍不住笑吟吟的说:“敬国公年纪轻轻却成那让人闻风丧胆的狼虎之徒,想必是那少年老成心有乾坤之人,老夫有些话想说,却又不知是否有倚老卖老之嫌。”
“愿闻教诲。”杨存不敢怠慢,眼前的陈老明显不是芝麻绿豆的小官。连梁华雄都曾拜于他的门下,此人断不是自己一开始判定的那种识书板脑之徒。
“公爷行事,胸中早有成竹。”陈老眯了一下眼,最后颇有冷笑意味的说:“恐怕这时你心里更是担忧吧,这帮巡查使一到了杭州你该如何对待,是否心里已有所顾及不敢再有之前那跋扈之思?”
“确实。”杨存心里一颤,陈老一句确实点中了杨存心里的担忧。既然百官都已经对自己的风评如此恶劣,这当口上杨存考虑的是自己该不该收敛一些了,之前那些比较偏激的想法已经开始动摇。
陈老沉吟了一下,缓声道:“公爷是否顾虑,行事太过乖张,容易惹得众怒?”
“是。”杨存不否认,这确实自己一个新的担忧。
“华雄乃我弟子,亦如亲子。”陈老的神情一时有些无奈,又有些嘲讽的说:“敬国公,尽管你杨家一王三公乃大华人极,可老夫亦没必要与你狼狈为奸。若不是因我弟子之故,老夫也不会与你多费口舌,毕竟你们王候世家的斗争,与我等外臣是无关的。”
“是么,那陈老又何必多费口舌。”杨存冷笑了一下,语气颇是不敬。
“存儿,不得对老师无礼。”一旁的梁华雄面色一变,似有惶恐:“老师本是闲云野鹤马上就告老还乡了,这次若不是我相求的话他也不会趟这个混水,说到底那是你杨家之事,老师本可以不用出手相助的。”
“勿言。”陈老马上摇了摇头,看着杨存,饶有深意:“敬国公,老夫想劝解你一二句,不知你想不想听。”
“杨存卤莽了,请先生教诲。”杨存抱着拳,态度虽是不冷不热,不过想想眼前老者并无恶意而且还相助自己,一时也不敢继续狂妄。
“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原本的敬国公如何,眼下就当如何。无论你所行何事,都是必走极端,不管为忠,为恶,跋扈而行,只有做到了一意孤行,才能让这事无果而终,倘若瞻前顾后,那势必落得灰头土脸。”
陈老话音落地时,马车已是缓缓离去。杨存楞于原地,听着这洒脱得几乎不管不顾的话,心里一时似有万千所悟。
第378章 满载而归
苏州小住二日,梁华雄几乎一直忙碌于总兵所之事,很少有在府邸里休息的空闲。
尽管他和陈老有师徒的渊源,不过毕竟大家都混了官场,表面的恭逊外还是有几分的防备。所以老梁这段时间都常驻总兵所,天天带着那些官员们吃喝玩乐,据说几年来他从没跑得那么勤快。
梁胜则比他更过份,直接住到了水师那不说,几乎把家里换洗的衣服和他平日爱把玩的兵器全都搬走了。看样子他是准备死耗了,估计这事没尘埃落定的一天他就不会搬回来,毕竟江南水师可是他命一样重要的宝贝疙瘩。
小住这两天杨存心里担忧着自己那边的事,本是想当夜就启程返回浙江的。只是每次辞行的时候老梁都饶有深意的笑着,说着再等等之类的话,杨存纳闷之余也不敢违背,只能忐忑之中又住了几日。
第七日的时候,老梁终于放话说可以走了。
太湖边上,一辆辆的马车运输着要带走的东西和陈家的护卫。老梁今日照着老例在总兵所和那些官员死耗就不来送了,杨存倒是乐得他不来,省得一会客套话一说一大堆的浪费了时间。
大家那么熟了,两个臭男人依依惜别就没必要了,想想那肉麻的场景杨存都感觉菊花一疼。
太湖边等了一阵,众人都有些烦躁了,可老梁说好的船还没来。洛虎左右的走了几步,突然是眼前一亮的看着湖面,大喊着:“公爷,你快看看。”
“什么?”杨存在柳树下小歇,这会站起来一看眼睛都直了。
太湖上,十多艘巨大的战船缓缓驶来,那战船的高度几乎达到了五六舱的程度。巨大的船身二三百米的长度,巨大得就似是在湖面上行驶的小岛一样,那巨大而又恢弘的感觉仿佛是龙王爷的驾乘一样,瞬间感觉像是一座山在缓缓向你驶来。
“这,这。”杨存激动得几乎无以言表了,如此巨大的战船实在太让人惊讶了。
这些战船不只是船身大得惊人,外表不少地方更是覆盖着一些铁板,甚至是木板的连接处都有一些铁板很是精巧的焊接着。船身的两边看似不起眼的缝隙内留着炮眼,黑黝黝的大炮藏在里边很是隐秘,可那分布的数量极是平均明显是有精心的设计。
这些战船太夸张了,不只是船身的制造技术很是先进,就连火炮的配备都很是齐全。这简直像是移动在水面上的堡垒一样,梁胜的江南水师已经算不错了,可他的战船和眼前这些一比简直就是玩具一样。
战船队慢慢的靠了岸,一艘主船放下了悬梯停靠在了码头上。过往的百姓惊得是目瞪口呆,如此巨大的船他们别说看了,就是听都没听过。有的还以为是龙王爷要上岸,惊得赶紧跪倒在地使劲的磕着头。
因为这种巨大的船只在他们的认识里根本不可能存在。
巨大的战船靠岸以后,悬梯上人并不多,这时全跪了下来,海声呐喊着:“恭迎敬国公爷上船。”
“公爷。”在他们铺天盖地的呐喊中,一个身影蹒跚着走下了船,憨厚的笑道:“久等了,二爷把船队调集起来需要一定的时日,这些新的船下水没多久所以得试试水性如何,二爷让我问你满不满意。”
“这,这是二叔的船队?”杨存惊得几乎合不拢嘴了,太宏伟了,即使那些海上的行商恐怕都没这样巨大的战船,这几乎都是战舰了。
眼前站的赫然是一向不示人前的拐儿,他柱着拐杖走了几步,点了点头后说:“二爷吩咐下了,这支船队就是他送给公爷的见面礼。怕您手下人不懂得行船和打海仗,所以我和我爹,还有马爷都准备和你一起回杭州,随行的还有一些工匠和熟练的水手。”
“马六,还有海爷?”杨存一听顿时惊喜不已,这二人可是二叔身边的得力助手啊。
“是,人都在船上候着了。”拐儿恭敬的点了点头,马上引着杨存朝主船上走去。
洛虎众人也是激动不已,赶紧搬着东西一起上了船。悬梯板拉上的时候,拐儿只是递了个眼色旁边立刻有个水手点了点手跑进了船舱之内,巨大的战船开始慢慢的驶离码头。
周遍的百姓全都惊得大气都不敢出,还道是龙王爷不肯现身就走了,又慌忙的跪拜起来那模样惊恐中又难掩的兴奋。
这艘巨大的主船,走上了悬梯一看那甲板的巨大已经让人难以想象了,船上的分布很有考究也显得极有规划。不管是船身,帆还是桅杆的设计位置几乎有了现代化战舰的影子,光是这一发现就让杨存惊得瞠目结舌了。
所有人上了船以后,拐儿一边蹒跚的走着一边笑咪咪的说:“公爷,这船上就没放多少东西空得很。二爷说了您这趟回杭州,这支船队可就是双极旗水师的祖宗,以后我们爷俩还有马爷就先跟着您了,将这船队组建好以后再说。”
“这,多少条船?”杨存有些楞神的问着,倒不是得了天大的好处傻了,只是船身间互相交错根本不知道这样的战船有多少艘。
湖水上的船队慢行着,感觉像是几座巨大的堡垒在漂浮一样,这样的盛景饶是杨存都兴奋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二十艘。”拐儿马上答道:“这是二爷嫡系的船队,据马爷说是建了好几年才弄好的,二爷说这船队给你不过人马你得自己准备。所以我和我爹就过来帮你训练水师了,原本这船上的人都留在了岛上,等着新的战船下水。”
“二叔……”杨存一时沉吟,好大的手笔啊,这样的战船只是一艘就造价不菲。银子是一回事,这船的技术含量更是惊人,说不好听点行驶在水面上的简直是一座座金山。
而要建造这样的战船,在这靠纯人力的年代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二十艘啊,每一艘都得倾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