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1之远东风云-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您不知道广东叛军的指挥官赵子微对我们开出过什么条件,”英国领事盯着这个两广总督冷笑着说道:“他许诺保护广东外国人的一切利益,他许诺他也将严格遵守我们和贵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并且把我们在过去没有得到的东西全部给我们,就是进入广州城,并允许在通商口岸传教,各种商品将通过关税等……。”

“他是个禽兽。你提他的名字,在这个代表大清天朝威压的地方怕是不合适吧。”叶名琛微微一笑。

英国领事叹了口气,摊开手说道:“对不起。但是您要知道,这些条件对我们大英帝国公民有多么的诱人,现在有很多人支持他,而且他还是个新教教徒!然而广东的战乱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贸易,我们并不希望现在的这种状态过长的持续下去。”

“放心吧,公使大人,我已经在广州城组织团练,加上原有的八旗绿营勇士,赵匪悬首广州城门是指日可待的。”叶名琛以一种“我看透你了”的表情冷笑着。

“可是据我所知,贵国的勇士已经在东莞和韶州连续失败了,叛军他们已经计划围攻广州了,难道广州安全吗?”

“领事先生,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且这是大清谋划的事情,不是您应该担心的。放心吧,有我在,这些逆贼叛匪绝不会有好下场。”叶名琛呵呵一笑。

看着那白面官员的笑容,英国领事愣了好久,最后长叹一口气,说道:“大人,我慎重的建议您按《南京条约》规定的,立刻对我们开放广州城,广州城里的外国公民越多,我们和贵国的共同利益就越多,广州城就越牢固!”

如果此刻坐在上面的不是叶名琛大爷,而是这个时点正四处找粗大腿抱的上海道台吴煦,后者肯定是惊喜满脸连滚带爬的爬下来、哭爹喊娘的抱住领事大腿求援:“领事先生,来吧来吧!别光外交官员和商人啊,把你们的军队也派来吧!要我拿什么交换都行!”

但叶名琛不是吴煦,就算官职同等乃至低于对方,叶名琛也根本不会拿正眼看吴煦!

吴煦的功名是捐来的,而他叶名琛是堂堂正正的翰林出身!

这差距大约就是后世山鸡大学买来文凭的学生对哈佛全奖毕业生的区别。

叶名琛是最正宗的儒家精英、他才是这个社会文明的中流砥柱。

他嘴上说的全是忠君报国和礼义廉耻,他这样饱读圣贤书的人别说求洋人了,他根本就打心底瞧不起洋人、种族歧视洋人!文化歧视洋人!

让他去屈就这些蛮夷洋人,和杀了他有什么区别?

而且两人官职和仕途成就也是天壤之别。吴煦给叶名琛大人提鞋都不配。

叶名琛在当官上有多成功?

叶名琛是嘉庆十四年(1809)生,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入翰林院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二十六年(1848)擢广东巡抚。这一年叶名琛四十岁。从翰林院编修的“正七品”闲职,到一省封疆大吏的巡抚(从二品),叶名琛用十年时间(还包括丁忧守制的27个月)连升九级台阶!

十年跳9级!

而且这还不是他人生的顶点。

当上巡抚的第二年,即1849年4月,叶名琛大张了天朝威严!体现了满清国威!

这便是与总督徐广缙拒绝英国人进入广州城。

他发动了很多当地缙绅来反对,号称:督抚同心,绅民一意,“民团”十万反对英国人按《南京条约》规定入广州城。

英国人权衡利弊,放弃了4月入城的计划。

刚被外国混混抽了耳光的道光皇帝,觉的自己小弟给自己找回了面子,那是跳着脚叫好啊,他说:徐、叶二人“不折一兵,不发一矢,中外绥靖,可以久安,实深嘉悦”,于是一高兴赐封徐广缙一等子爵,赐封叶名琛一等男爵。

很快,43岁的叶名琛就被提拔为两广总督。

这不就是所有儒家门徒梦寐以求的成就与光荣吗?!

这样的人生怎能不让当事者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结果直到现在1853年,其他四个通商口岸洋人都进去了,只有广州城还是实行“闭关锁国”,洋人包括领事馆都只能在城外或者港口,别的地方,外国领事和满清大臣天天见,广州就根本见不着叶名琛,人家根本不理你洋人。但也不得罪你,就算你发照会要会面,我生病了总行了吧?

这大大长了满清皇帝的面子。

所以叶名琛也成为满清的百官楷模、儒家标兵和皇帝的小心肝。

但明显的,这个人是靠着歧视、抗拒洋人发家的,他怎么可能容忍英国领事重提入城此事!

而且此刻英国领事这一套明显带有威胁、敲诈之意——不让我们进来,你就危险了。

危险?

这是威胁!

这是敲诈!

你荒唐!!!

你无耻!!!

你下作!!!

滑天下之大稽!!!

我大清乃天朝上国,怎么能是你们这群无知蛮夷所能威胁的?你们不过是仗着祸国殃民的奇淫技巧而已,没有儒家精神做支柱的你们注定是一群下等小国之野蛮人!

叶名琛肚里有火,但脸上却平静如水,他看着英国领事笑道:“我没有不让你们入城。但现在你也看到了,外面闹长毛,我在城里一直在捉拿奸细登记户籍训练新兵,一片乱。实在不是入城的时候,等长毛灭了,到时候我亲自去给你们找领事馆地址。还有别的事吗?领事先生。”

英国领事颓然叹气,坐在那里愣了一会,自失的一笑,摇头道:“没有别的事情与大人相商了。”

叶名琛以看着“一条被踩住尾巴的狐狸”的那种目光扫了扫那垂头丧气的洋人,得意的一笑,一抬茶碗道:“请喝茶。”

“送!客!”立刻叶名琛身后的仆役拖着长音叫了起来。

=======================================

在惠州城里,叛军头子赵阔的心情一样不好,他指着地上跪着的两个辫子家伙,惊异的问旁边的钟家良:“这就是你给我找来的熟通洋务的高手?”

钟家良一样一脸的无奈,他说道:“侯爷,你就给了我几天,我上哪给你找会英文的买办去啊?再说人家也不一定来是吧。这两个人是我的跟班,经常跑香港广州,洋文虽然说不如侯爷的强,但洋人能听懂不就行了。”

“哼!不用也没法!”赵阔气哼哼的一跺脚,“都起来,自报家门。”

“小人萧祖业,以前在广州城外做小食摊,学了点洋文,后来改行做洋药推销,这两年就跟着钟少爷了。”说话的是个鼠头獐脑的中年人,但一脸褶子加上山羊胡,看起来足有五十岁,浑身一股熏人的汗臭加脚丫子味。

第二个是鹿秉成,倒是长的一表人才,但面色发虚,一看就是酒色过度的,而且这小子是个不折不扣的英国公民,按后来的话是东南亚华侨,但赵阔很怀疑这个根本没到过英国的家伙国籍从哪里来的,口语也是一堆烂,原来在香港当买办,后来自己单干破产了,就跟着钟家良干了,

“这年头,中文好的都说我是匪徒,没想到找个会英文的无良商人也这么难。”赵阔很郁闷的发狠。

过了一会,他指着这两个人说:“从现在起,你们两个就是我赵阔的外交人员,你们要去香港和广州城外洋人聚集的地区活动。”

“侯爷,打仗杀人,我不行的。”萧祖业顿时大惊失色。

“谁让你们打仗杀人了?”赵阔哼了一声,说道:“请客送礼会不会?青楼花酒会不会?说好话会不会?”

“会会会,这些我们经常干,但没有怎么对洋人干过。”钟家良在旁边替他们答了。

“现在就是对洋人干了。”赵阔说道:“我给你们很多银子,你们俩现在的身份是对我有好感的本土商人,而你们的任务就是找到洋人记者,贿赂他,让他们在报纸上说我的好话。”

“我们说什么?”鹿秉成惊异的抬起头。

“说什么,一会钟家良告诉你们,香港和广州那边,我的人已经和天地会兄弟联系好了,每天银子直接从他们那里取。”说到这里赵阔换了一副凶神恶煞的脸色:“我给你们很高的报酬,干好了,还有厚报。但银子只能花在酒楼花在青楼花在目标身上,要是进了你自己的腰包,我直接找人弄死你们,信不信?”

“小人不敢。”两人立刻躬身磕头。

“洋人会接受我们贿赂吗?”钟家良有点不放心,小声的问赵阔。

“肯定会!肯定有人会!”赵阔冷笑一声:“我并没有让他们去搞各国领事,他们的目标是新闻记者。这都是些小人物,我就不信能在远东淘金发财的洋人还会去报社卖文?搞定一个记者发一篇软文,我都给他们两个额外奖励。”

印象里,就连后世清廉的美国也乱过一阵子,芝加哥黑帮横行,警察贪污受贿;印度东印度公司也出现过腐化,乃至历史上由洋人掌控的满清海关也不是铁板一块。

跟何况是在这遥远的乱世远东呢?

况且新闻记者在西方现在也是有名的“高智商、低报酬”,后世鼎鼎大名的巴菲特年轻时候据说有段时间想去当记者,但他身后的豪门觉的这个职业有这个缺点,没有让他去。

现在他赵阔不过是搞点有偿新闻而已,洋人记者吃吃饭喝喝酒,拿一堆银子,吹吹他赵阔怎么了?反正洋人里本来就有一部分支持赵阔的。

“去的时候,顺路把我给三国领事的信递交给他们。”赵阔转身从桌子上拿过三封“抱腿信”,然后说道:“你们可以出去了,把朱清正叫过来。”

看着三人离去,赵阔颓然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骰子掷出去了,但我没时间等结果了,得让白头立刻发动佛山力量准备围攻广州了。成败看天意了。唉,上帝,如果你真有,再保佑一次我好不好?”

而此刻上海港口里正停泊着三艘巨大的蒸汽军舰,这三艘船将决定三个国家的命运。

【作者注】:

有网友在昨天指出广州城里没有外国人的。他是对的。

古代广州城和现在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狭义的广州城肯定指城墙围起来的范围,广义的广州城则可能指城墙和周围的辐射地区。

因为我以前的资料有罗孝全的,显示洪秀全去广州找他,并且他在广州的教堂被烧过,而且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开战苗头就是在洋人的《广州纪事报》上体现过的。

所以我就想当然的认为广州城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十年后,会有一些无关紧要的洋人进去。

但我错了,这是我的BUG。

他教堂的位置看来应该是在广州城墙外面。所以也是广州,但不是广州城。

清末是全球化的开端,国情复杂、文明冲突,各种资料多得可怕,而且明显的,对于满清历史而言,落后的他自己不存在系统、客观的记录,所以我全力保证大战略大方向正确,但如果出小BUG,请各位多包涵。

40外交:三艘船-三个国家的命运(上)

1853年整个上海都在惴惴不安之中。

关于南京的流言在周围肆虐,上海城挤满了逃难的人群。

在附近集市上出现的四个长毛贼就吓得人们狂奔乱窜,逃奔中竟然有27位中国人被践踏致死。

美国人和英国人建立了一只上海自卫团队,开始在他们居住的周围开挖战壕并修筑枪炮阵地,4月上旬,英国已经派遣70多名士兵登陆驻守在一所苏州河岸边由民居改建的据点内,而美国人则决定在确定发生灾难前,不派兵登陆,但是他们军舰上的乐队登陆了,并为集中在剧院中难民演奏了《年轻的士兵》、《金莲》等乐曲。

至于法国人,他们决定只有当法国领事生命受到威胁时候才派兵登陆。

这个时候,上海外滩停泊着三只巨大的军舰,分别是:

英国的“赫尔墨斯”号(HERMES);

法国的“加西尼”号(CASSINI);

美国的“色斯奎哈那”号(SUSQUEHANNA);

而清朝的地方官员一直在请求洋人对太平军进行干涉,帮助维持长江流域的治安,或者派少数军队守卫上海。

但这几艘都是巨大的军舰,在得不到本国政府的指示的前提,他们只能自行决定该怎么办。

这些军舰的船长和各个公使轮流在各船聚餐,经常商谈到深夜,揣摩各自国家的策略和可行选择。商讨是否把各地的传教士召集到上海加以保护。

今天晚上几位公使和船长选择在美国的军舰上聚会,分享信息和决定决策。

自然英国的全权公使乔治&;8226;文翰成了主角,他前不久刚从南京返回。

这不仅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去太平天国实地探察的公使,而且因为英国在满清的利益巨大。

英国人异常关心的是太平天国是否比满清政府能提供更大的稳定以及维持并进一步扩大贸易往来的机会,这个问题对他们太重要了。

因为此时,在1853年,大英帝国在上海建筑业、码头、商贸方面的生意和投资总额已经达到惊人的2500万英镑!

洪秀全进入南京前,文翰就给英国外交部写信说他决定:“不以任何偏袒中国政府的形式进行干涉,因为我确信,我方任何这样的干涉只会延长这场争斗。”

所以他一直认为他应该尽快和太平天国建立联系,以便使太平军确切的知道英国政府的中立立场。

这不仅仅是日不落帝国一个公使的考虑,而是受到形式所迫,因为已经有唯利是图、没有全球政治战略概念的其他列强开始间接干涉这场内战了。

清国松太道吴健彰已经购买了洋人的“财政长官”号(DEWAN)和“羚羊”号(ANTE1OPE)用以军事运输,更是以每月50000美元租金让美国驻沪副领事金能亨(E&;8226;CUNINGHAN)为股东的旗昌洋行的一艘船协助作战,还租用了几艘小规模武装的葡萄牙快船。

这些势必影响大英帝国对远东的影响力,并且促使他成为列强各国第一个访问南京的公使。

已经被日不落帝国点过名了,有些狼狈的现任美国公使马沙利吞下沙拉,喝了一口葡萄酒,享受了一下外滩凉风,笑道:“文翰先生,现在您还对太平军抱有希望吗?”

“嗯哼,可以说很失望。”文翰耸了耸肩。

一直渴望亲自去看看太平军的“色斯奎哈那”号舰长好奇的问道:“可以谈谈那些信徒是什么样的人吗?您在南京见到了什么?”

“我根本没敢上岸。”文翰一脸的苦笑。

“WHAT?”德&;8226;船长第一次见到返回上海的文翰,非常不解。

“本来只是一场申明外交中立立场的访问,”文翰无奈的摇着头,仿佛这回忆让他很痛苦:“结果变成了一次维护大英帝国尊严的抗争。唉。”

要知道乔治&;8226;文翰爵士是什么人,他身兼数职:他是1853年英国在华商务总监、香港总督、英国女王特命全权驻华公使!

以大不列颠的全球霸主地位,加上这位爵士的地位,很正常的,他认为自己只有和洪秀全同志或者东南西北王其中之一会晤才能称的上平等对话。

英国公使只是想提醒太平天国首领勿忘1842年《南京条约》各项条款,英国会恪守这些条款,但如果太平军进攻上海,英国将决意保护自己在上海的利益!

但这位英王的爵士在到达南京要求外交会晤后,得到的答复让他大跌眼镜:

“为通晓体制,为仰远方兄弟知照事:

天父皇上帝派遣吾主临凡,即为天下万国之真主。

天下臣民有望来朝者,对于礼制必须严格遵守,彼等必须具文奏明,自为何人,所操何业,来自何处,先行具奏,始终朝见,此谕。”

这他妈的是什么?万国之真主?把大英帝国当什么了?朝见你?一个小小的叛军?

妈的!你反叛的满清皇帝老子大英帝国都不待朝见的!!!!!!!!说这话,我们敢灭了他!

瞠目结舌的文翰在闭上嘴之后,愤怒的答复太平军:“语气不当”!!“措辞荒谬”!!“绝对无法接受”!!“此种性质之公文,凡英国官吏断然不能容忍”!!!

结果这位全权公使担心对方太愚昧而受辱,在南京岸边却一步没有下船。

但他派了贴身翻译官密迪乐和船长费煦上岸去会见太平军,而前者已经是太平军通了,甚至徒步越过封锁线实地考察过太平天国。

见面场面很戏剧性。

会见英国外交特使的是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同志。

召见地点是城外离赫尔墨斯号不远的地点,想想也知道和叶名琛同志在河边召见英国公使的仓库好不了多少。

为了震慑这些洋人和长天国威风,他们还特别设立了刀阵。

两个洋人被押着通过两列太平军侍从排成的夹道,被喝令下跪、解下佩剑,然后站着听训,而前方两位王爷则在高台上端坐不动,而且两位王爷为了杀洋人威风立太平天国自己国威,当着他们的面把他们带到此处的向导用杖打个半死。

可想而知,两个地位很高的洋人同志看这些长发披肩的家伙突然把自己同胞摁到地上打个半死是什么表情?

让他们更不解和胆寒的是,这向导还他妈的是他们太平军自己派给的!

然后是审讯一般的喝问。

两个被吓傻的洋人自然战战兢兢、魂不附体,估计好像落到食人族手里的心情一样。

但在被问道:“你们是否敬拜天父(上帝)”时候,密迪乐在恐怖之下反复吼叫:“英人行此兹已八九百年矣!!!!!!!”

气氛顿时大变!

“虾米?!!!虾米?!!!”韦昌辉同志很惊奇的站起身来。

他盯着两个魂不附体的洋人走下台来,问道“你知道天条吗?”

“天条是虾米?”密迪乐惊恐的问道。

韦昌辉愣了片刻,低头想了一下,说道:“也叫十诫………”

“我知道啊!我知道啊!”密迪乐大吼,赶紧背起了圣经中的十诫。

但还没背完,热泪盈眶的韦昌辉就把手摁在了这洋兄弟肩膀上,大叫道:“同我们的一样!同我们的一样!”

“吾等今后不特彼此相安无事,而且还可以成为亲密朋友。”这是韦昌辉最后下的结论。

但他妈的太晚了!

真正的老板文翰爵士听了手下回报完全混乱了,觉的这群是什么鸟人啊?!

傻了的他没有下船。

他没有下船,就是等于英国和太平天国的外交没有成功!

但这还不是最让他抓狂的。

几天后,更牛叉的人给他外交回复了。密迪乐翻译后,简直让文翰爵士下巴都掉下来了。

这是著名的太平天国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东王杨秀清送来的回复,可以说是太平天国最高的回复了,看送信人就知道了,是天王的小舅子赖汉英亲自送到船上的!

上面说了这些话:

“谕尔远来英人知悉:尔等英人久已拜天,【今来拜主】,特【颁谕抚慰】,使各安心,请除疑虑

天父上主皇上帝自始创造万物………………

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是上天之天父天兄当亦【嘉汝忠义】也。

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深望尔等能随吾人【勤事天王】,以立功业而报答天神之深恩。

………”

假使英国公使认可这回复,这也许将是大英帝国在远东第一个的丧权辱国之条款,他本人将毫无疑问的成为“英奸”。

文翰虽然震惊,但他没惊傻,立刻严词拒绝了这回复。

重申了大英帝国将保护上海和南京侨民财产后,文翰立刻命令开船,扬长而去。

在他从上海来南京的时候,被清军宣传战(洋人支持满清)闹得很紧张的太平军在炮台上朝赫尔墨斯号开炮,那时候文翰命令克制,不准还击;但此刻,他返回上海的时候,经过沿岸炮台的时候,再次遇到炮台轰击,此刻他命令:立刻开炮还击太平军!

41外交:三艘船-三个国家的命运(下)

“总的来说,太平天国宗教是一种伪造的启示,他大约以《旧约》为基础,但已经掺入了迷信和谬误的成分。”在此刻上海军舰上的晚宴上,英国公使文翰爵士给自己的平天国之行下了这样的结论。

“文翰爵士,可否解释下您的学识渊博的传教士兼翻译官麦都思(W。H。MEHURST)所说的太平军在某些方面看起来比欧洲人‘还要好’?我对贵国先发制人并勇气过人的访问太平军表示钦佩,但为何您的看法和学识渊博的麦都思先生会有这样的分歧?”美国公使马沙利用餐巾擦着嘴角,向文翰问道。

老实说,尽管他不喜欢太平天国扰乱贸易,但却对英国人在列强中先发制人的访问南京感到很嫉妒,也可以说另一个大国对英国在外交反应上表现的如此迅速表现出的不服气和隐隐担心。

“您要知道,麦都思先生并未去南京,他发表以上言论是在研究我们从南京带回来的十几本太平天国宗教小册子的基础上,”说到这里,文翰爵士看着公使马沙利笑道:“作为学者,他有研究并发表个人看法的权利,但是我作为女皇的公使,不管得到多少不同乃至相反的研究和看法,做决策的却是我。”

“看来那群没有留辫子的中国人没有给您留下好印象,不知道布尔布隆先生如何看待南京的‘匪首新皇帝?’”马沙利对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笑道。

在上海也占据了相当大地盘的法国人,在经济利益以及本国政局倾向下的考虑下,无比急于效仿英国人的壮举奔赴天京访问,英国人返回后不久,这位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大人(M。DE。BOURBOU1ON)紧随着英国人的步伐,坐着号称“上帝之船”的法国蒸汽战船“加西尼”号也逆江而上,拜访了天京。

听闻美国公使的询问,布尔布隆偏了偏头,微笑着沉思了一下,把法语思考转换为英文,笑道:“匪首新皇帝?哦,那匹宝贝上周替我赢了不少钱,当然我还要面对清国官员的愤怒质疑,他们要求把那宝贝更名,这可是真是件棘手的外交事务啊。”

这番笑话激起了在场洋人的一片大笑,“匪首新皇帝”在上海滩可是鼎鼎大名啊。

自称信奉上帝的太平天国占领了江南大片地盘后,自然成了毗邻南京的上海的热门话题,洋人报纸连篇累牍的介绍、猜测太平军和清国的关系,以及这块土地会不会出现新统治者。

结果一个法国佬就把他的赛马改名为“匪首新皇帝”,并且在赛马场上赢得了冠军!

这自然又成了头条。满清官员自然极度不爽,要求这马主更名,成了上海滩洋人中间有名的一个笑话。

等大家笑完。布尔布隆说道:“也许我们不如文翰爵士动身前带有的期望那么高,法国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将法国对天主教徒的保护扩展到天京而已,所以,就我个人感觉,我觉的太平天国不像文翰爵士说的那么糟。”

这话顿时让热闹的饭桌上安静下来,人人都等着听和文翰爵士意见不同的法国公使是什么看法,都在想:难道法国人有了新发现?

事实上,法国人的外交之旅要比英国人顺利很多。

也许因为有了对英国人的初步认识做后盾,这次太平天国对法国公使一行接待好了很多,没有出现问英国人“天条是虾米”的情景。

在南京城外江面抛锚后,在加西尼号上,充任额外翻译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葛必达(STANIS1AS。C1AVE1IN)转达了法国人想和太平天国领袖会见的意愿后,太平天国花了一整天时间做决定,在黄昏前送来了肯定的答复。

这效率已经很高了。

然后不像英国人遭遇的那一切,法国公使一行顺利上岸,并进入了南京城。而且还有太平军用骑队打着旗护卫,前面还有一路的开路锣声。

法国人成为第一个进入被太平军占领的南京城的外国官方使团。

第一个感觉是南京街道很颓败,因为还有战争时候烧毁的房屋来不及清理,商店也关了门,总之相比以前这繁华的城市,整体上透着萧条的气息。

但其他一些事情也给法国观察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城墙上挂着一些木笼子,里面是抽鸦片者被砍下的首级;《圣经。旧约》前五卷和《马太福音》被不断刊印,妇女和其他人可以申请并在圣库里领到衣服等物品;天王洪秀全每天祷告两次,每当此时,大炮齐鸣10下;其他信徒做祷告和礼拜时候也都面露诚意。

当这些法国人到达会客大厅会见官员的时候,他们却立刻被里面的奢华和外面颓败街道上的凄凉情形之间的强烈反差惊呆了。

“火炬照亮了个整个大厅,借着火光,我们看到大厅两边站着很多旁观者。在大厅顶端面对着我们要接见我们的两位大臣。

他们身着蓝缎子长袍,袍子胸前绣着华丽的图案,显得色彩绚丽。他们脚蹬大红锦靴,头戴镂金冠冕,表情严肃而高贵。

在他们身后大队侍从排成了横排,总之,所有这些阵势都使这场会见显得富丽堂皇。”

肯定是因为和英国人的交往,这次会见法国公使,会谈气氛非常融洽,太平天国的两个官员谈了他们的信仰、天王消除偶像崇拜的使命,并且称呼法国人为“朋友”或者“兄弟”。

并许诺,布尔布隆不仅可以和最高级别的官员会面,如果他们确实有诚意,甚至可以觐见天王。

但是当开始和太平天国王爷一级人物会面的时候,法国人开始走霉运了。

第一个见他们的是秦日纲,他坐在高台上唯一的一张椅子上,并颐指气使的命令法国公使坐到下排椅子上,布尔布隆震惊之后,断然拒绝下坐,他认为这是明显的轻慢,要求坐到和秦日纲一样高的台子上会谈。

但台子上从来只有一把交椅对不对?

幸运的是,太平天国没有上上次见英国兄弟时候那么傻,他们谈了一个折衷的法子,秦日纲和布尔布隆和两者随从都去偏房进行会谈。

在那里布尔布隆详细询问了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寻求让太平天国统治区的中国天主教徒得到善待的许诺,并提醒秦日纲法国在目前冲突中保持中立,并且法国与清廷先前订立的条约现在对咸丰皇帝仍然生效。当然,他没有提出要与太平天国缔结一个新条约。

但骨子里,哪个列强不想在中国寻求一个不排外并有相应外交能力的势力交往?

法国人在宗教上非常在意,他们当然想影响太平天国,但问题是,布尔布隆还没试探或者有时间进行新条约的话题了,对面秦日纲翻脸了!

“你刚才说清妖头子什么?!”指着布尔布隆鼻子,秦日纲大吼着,看洋人全部石化,秦日纲又站起来指着翻译鼻子脸红脖子粗吼道:“他(布尔布隆)刚才称呼清妖头子什么?你们知道不知道皇帝是我们专用称呼上帝的!”

“咸丰那畜生也配称为皇帝,我呸!”秦日纲狠狠的朝地上吐了口唾沫。

可想而知,法国人有多震惊,刚刚还都笑眯眯的,突然就咬牙切齿的大跳大叫起来。

布尔布隆和翻译葛必达煞白着脸用法语交谈了片刻,葛必达抬起脸,看着暴跳如雷的秦日纲,咽了口唾沫说道:“秦日纲大人,您要明白我们法国和清国是正常的外交关系,我们作为法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