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无敌前传-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位是对战列舰没有什么影响,但战列舰始终处于规避之中,命中这些地方的可能性反而会很小,倒是命中舰艏和舰艉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命中舰艉,有可能摧毁其舵机、推进器等,一枚鱼雷就可以完全造成战列舰失去航行能力。”

金阳看我不断地和他“抬杠”,也有些恼怒了:“但你能击沉他吗?”我嗤之以鼻:“海军的战斗力不是靠某一种兵器或者说某一种战舰就可以包打天下的。他更多的是靠各种武器的集成与配合协同,这就是为什么各国海军不仅需要战列舰之类的主力战舰,还需要各种中小型战斗舰艇以及潜艇的原因。”

我正想继续往下说,却被赵天赐打断了。他看到我与金阳的争执越来越厉害,不希望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于是说道:“哈哈,我说二位。你们的讨论已经跑题了,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讨论如何消化掉多余的工业生产力的问题。这些战术上的细节,会议下来后再讨论吧。今天的会议也开了很长时间了,就暂时休会吧。明天继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 中国的超级战列舰

首次会议结束后,魏长安让新月向驻德意法三国的大使发去电报,让他们就中国加入三国欧洲宪章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与各国外交部先期进行磋商。结果也如魏长安所料:三国均以本国条件还未成熟为由,婉言拒绝了中国的要求。其实,想来道理也很简单,虽然中国与三国的互补性很大,但并不意味着三国就没有中国工业中的强势产业,只不过因为中国在这方面领先于他们。如果一旦达成经济一体化,那么,就先于三国放弃了这些产业。不过,三国还是同意与中国一道组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于对各国的货币汇率进行干预,禁止各国单方面地降低汇率,将本国货币贬值。同时,更由于中国一直采用金本位制,因此,也形成了一个在国际上拥有极高权威的货币。也在不经意间成为各国结算的标准货币。

看来,打开欧美发达国家的海外市场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中国要想消化那剩余的工业生产力,似乎只有进一步加强内需,扩大军工生产才能办到。至于向苏联出售主力战舰一事,德国和法国都表现了积极的态度,希特勒更是亲自向我发来电报,表示可以先由德国垫资,购买一艘中国在役的战列巡洋舰,再转手卖给苏联。收到电报后,我就明白,德国一定会将这艘战舰先留住自用,一旦英国产生疑虑,则可以立即交付给苏联。

于是,我准备召开第二次专题会议。但此时,方乐却向我汇报了一个重要情报。金阳一心想获得更多的权力,在目前看来,由于铁血党非常团结,而且在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很努力,使民心绝大部分偏向了我们。由于军队一直都在人大中占有相当的席位,因此,金阳将目光投向了铁血军。

陆军各将领很显然对工农党没什么好感,加上对我一直都忠心耿耿,绝无异心。至于空军,因我长期以来就兼任着空军司令,只是最近才将职位移交给副司令员龙文光中将,再加上金阳对空军的重要性并没有什么理性认识。因此,金阳又找到海军。这段时间,在主力战舰的建造上,我一直没有批准海军的请求,使得海军高层对我还是有些怨言。可惜,金阳虽然看到了这点,但却没有想到,海军虽然与我意见相左,但却跟陆军、空军一样,绝对服从我的领导。所以,当金阳主动找到陈海说明用意时,陈海立即翻脸,将其赶了出去。

就在方乐还没有将这些情报送到我这里时,陈海就找到我,将金阳的事情向我作了详细的汇报,并保证,海军将永远服从我和铁血党的领导。但金阳并没有消停,他立即指示民主党下的宣传媒体,就我要求海军建造航空母舰,而放弃战列舰一事大肆宣传。并含沙射影地指出,我与海军高层已经出现了不可弥合的裂痕。陈海知道后,气得要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要将金阳主动找他,离间与我的关系一事批露出来。但我立即制止了他,这种事情,你越描越黑,还不如干脆不理,时间久了就自然没人留意了。

不过,就此事,新月倒是与金阳进行了激烈地争吵。新月一直认为,民主党要想取得更多的议席,所要做的是加强自身力量的建设,更加努力地为士人阶层服务。而不是在政治上进行什么花招,更加不能将国内政治的一些内幕透露出去。金阳则反驳新月,认为其在政治上还非常幼稚,太过理想主义了。而该党的第三号人物娄宝齐也站在了新月一边,指责金阳不应该泄露政治机密和军事机密。情势逼人,金阳只好选择了让步。

但此时的民间舆论已经被引燃了,尤其是全国各地的学生,他们不明白为何在各国都开始大量建造新的战列舰,甚至是超级战列舰的时候,我却停止了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这时候的学生群体,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关注着政府的一举一动,关注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可以说,他们就是这时代的“愤青”。跟后世的中国愤青一样,他们迫切地希望看到一个无比强大的中国海军,但与后世愤青们的区别在于:一个将战列舰视为海军强盛的标志,而另一个则选中了航空母舰。

不得已,国防部不得不出面澄清:中国已经设计完毕最新的超级战列舰,并已经在开工建造,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拥有自己的超级战列舰。但学生们不知道的是,这款超级战列舰是为德国建造的。学生们的怨气终于平静了下来,他们开始认为这是非执政党的花招,意图在明年年底的选举中,通过这种“卑鄙”的方式获得更多的选票。民主党在学生群体中的支持率一下子就降到了最低,连带着国民党也跟着受累,这让宋孝仁特别恼火,找到了国代会,要求制裁民主党。但何儒孝却告诉他,这在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

第二次专题会议中,宋孝仁将找到了发泄怒火的对象,坚决反对金阳继续建造新的战列舰的议案。看来,他并不是认识到了航空母舰的重要性,而是为反对金阳而反对他,似乎带有很明显的个人因素。陈海也一改上次喋喋不休地谈论战列舰的优势的态度,而变得一言不发,既不反对建造战列舰,也不反对建造航空母舰。他是在向我示忠,但又不甘心到手的战列舰又被我驳了回去。

经过几个小时的争论,我最后不得不也作出让步:先出售一艘“台湾”级战列巡洋舰,所获得的款项用于建造三艘航空母舰。出售的第二艘战列巡洋舰的款项,则用于建造一艘超级战列舰。在航空母舰形成战斗力后,海军将通过演习及各种对比试验,来衡量两种舰种的优劣,并最终确定海军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会后,中国军事装备研究中心立即对中国第一艘航母的进度提高,并进入到图纸阶段的最后收尾工作。而在海军的要求下,国防部、总参谋部、海军司令部也重组了海军评估委员会,并向国内三大船舶设计院下达了设计任务书。但出人意料的是,重庆船舶工业设计院则表示不参加此次竞标,而将主要的设计力量与军备研究中心合并,投入到航母的设计中。这当然也乐坏了中国船舶工程设计院和海军工程研究院。新的超级战列舰也因应了对德国出口的需要,因此,德国海军代表也参与了竞标工作。

不过海军评估委员会的设计任务书让德国海军代表也吃了一惊。任务书中规定:新型超级战列舰的排水量不得超过6。2万吨,航速不得低于35节,续航力不得低于10000海里/18节,主炮口径不得低于18英吋即457毫米,主炮数量不得低于10门。在防御能力方面,要求其水平装甲能够抵御5000米高空投下的500公斤穿甲炸弹的攻击,主装甲能够防御15公里处的457毫米穿甲炮弹的打击,水下防雷层则要求能够抵御650公斤TNT炸药的水下爆炸。这样的性能,别说现在各国正在建造的,就算正在研制的超级战列舰也没有哪一型能够达到。所以德国海军代表立即中国的海军评估委员会提出疑义,认为这是拿德国的资金做试验,是德国坚决不能接受的。

德国海军代表的疑义也让海军评估委员会感到意外,他们也突然醒悟:自己虽然习惯了国内各大设计院自动将任务书中的指标调低,但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却不知道。为此,海军评估委员会不得不耐心向德国的海军代表作出解释,这让德国人感到很不可思议。不过,经过此事后,海军评估委员会在以后的任务书中,再也没有擅自提高性能指标,让设计院自己将指标降低的做法了。

针对德国人的习惯,海军评估委员会还是将任务书进行了修改:排水量不得超过6。4万吨,航速不得低于32节,续航力不得低于8500海里/18节,主炮数量不得低于8门,可以抵御4000米高空投下的炸弹,能够抵御22公里处的457毫米穿甲弹和水下450公斤的爆炸。德国人在看到新的任务书后,也表示基本可以接受。但却在造价方面与海军评估委员会进行了激烈地争论。他们认为每艘达到4100万至4250万元的造价,相比德国本土建造并没有任何优势。经过与那些同各设计院组成联合竞标小组的船厂进行了紧急研讨后,海军评估委员会不得不将价格定在了3800万元左右。

但在交货周期上,又产生了分歧。由于中国海军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新增战列舰了,因此,对新的超级战列舰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海军的任务书也要求在两年内交舰,各竞标小组也表示可以完成进度。但由于与德国签订的合同是在第一个三年内,交付一艘超级战列舰,交付时间上比中国的订货晚了一年。于是德国人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要求要与中国海军一样,在两年内交付德国订购的超级战列舰。但海军评估委员会断然拒绝了德国人的要求,认为目前能够获得竞标合同的船厂,其生产能力只能保证第一艘战舰能够在两年内交付,而第二艘战舰则只能延长一年,因为不能因为建造战舰而把所有的船台全部占用。

不过,后来,经过我与希特勒的磋商,决定竞标失败的另一方的船厂也同时开工建造,这样,就不致于将德国人的战舰延迟一年交付。于是,海军评估委员会就开始了对两家竞标单位正式的评估活动。其实,早在几年前,两家单位就进行了超级战列舰的研究,因此,拿到任务书后,只需要在图纸上做针对性地修改,再由船厂核定造价,就可以投标了。

中国船舶工程设计院的Z1015型超级战列舰几乎完全吻合任务书中的指标,这型战舰的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平甲板型船型,有较高的舰艏舷弧和中等干舷,耐波性较好。因重心不高,所以采用了四座由武汉钢铁集团研制的双联457毫米炮;该炮的最大射程可达48公里,在27公里处可穿透435毫米厚的装甲,采用新的机械式自动装填机构,可使该炮达到1。5发/分的射速;身管的使用寿命为全装药穿甲弹210发。但其炮塔的回转机构似乎有些问题,在设计图纸上有明显的漏洞,经过精密计算,发现不能达到原11&;ordm;/秒的旋转速率。但设计方表示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

在动力装置方面,Z1015型战舰采用了绥定机械集团动力系统公司的JZQLJ…4型蒸汽轮机,单台功率为40000马力,4台主机的总功率为16万马力。辅机为8台经证明是非常成熟的CNC…25系列低速柴油机,这样,整个动力系统的总功率就达到了20万马力。经计算,驱动排水量为64228吨的战舰时,仍可达到32。5节的航速。在装甲防御方面,全长257。1米,全宽36。82米,吃水为9。98米的舰体上,整个装甲带就长达163米,将一号主炮塔和四号主炮塔的弹药舱包围了起来。舷侧装甲带的装甲厚度就有462毫米厚,水平装甲的厚度也达到了203毫米,而炮塔正面和司令塔的装甲厚度则达到了480毫米。全舰的装甲重量就有27380吨重!

不过相对于海军工程研究院设计的H1106型战舰,Z1015的性能设计就显得有些保守了。H1106采用了长首楼舰型,而且在舰艏的舷弧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样,其耐波性比Z1015更好,当然,重心也更高一些。所以,它采用了三座由重庆钢铁集团研制的三联457毫米炮塔。重庆钢铁集团的产品虽然与武汉钢铁集团的主炮性能相差不大,但其炮塔回转部分的设计更加优秀,从图纸上看不出有任何问题,设计方宣称的能够达到11&;ordm;/秒的旋转速率也相当可信。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任意角度上进行装填,这也是H1106型击败Z1015型的重要砝码。

虽然少了个主炮塔,但H1106型的设计中,在后主炮塔前,重叠设置了一座三联203毫米副炮。这座副炮的设置,将极大地加强该型舰对轻巡洋舰以下舰艇的打击力度。毕竟,在近距离面对高速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一类的较小型目标时,笨重的主炮塔在旋转和主炮俯仰时,很可能丢失目标。另外,该型舰在设计时,还在两具烟囱两侧设置了6座双联130毫米舰炮,在对付驱逐舰或鱼雷艇时,具有较好的射界和射速。但德国海军则要求换装德国海军的统一制式口径120毫米。防空高炮则应用了中国海军最新颁布的新标准:双联或四联40毫米和四联25毫米高炮。本舰设计中,共装备了12座双联40毫米高炮和12座四联25毫米高炮。但德国海军则要求统一换装为双联37毫米高炮。但在设计中,应我的最新指示,该型舰还预留了至少可再装备20座高炮的炮位空间。

两舰的动力装置完全相同,但由于少一个主炮塔,H1106型拥有更大的内部空间,能够容纳更多的燃油,所以其续航力也超过了Z1015型的8480海里/18节,而达到了9870海里,但巡航速度则降低到17节。在舰体的设计上也与Z1015有些区别,由于少了一个主炮塔,所以舰体长度要短一些,为251。3米,但舰体更宽,达到38。2米。至于吃水,也因为要满足德国海军要求的能够通过基尔运河的最大吃水深度,其满载时吃水为9。99米。不过,也因为排水量达到了65471吨,加上船体的长宽比更小,使得航速降到了32节。不过,这也能够满足中德两国海军的需要。

H1106型战舰的最大的设计特点,就是其令人惊讶的装甲防护。就连那几个德国海军代表也在发回国内的电报中声称:该型舰的主装甲厚度达到了无耻的500毫米。也就是半米厚!这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可以抵御10公里以外的任何一种16英吋以下口径舰炮的打击。但这些在我眼里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之所以圈定该型舰,更多的是因为海军工程研究院将最新研制成功的搜索雷达装在了前主桅上。这种代号为SL…1A的雷达,虽然看上去很简陋,但其能够探测到40公里外的海面目标(受地球曲率的影响)。为了保密,在设计图纸上,包围住雷达天线的木板,被伪装成主桅上的射击指挥仪。虽然精明的德国人从图纸中的电缆线路发现了些端倪,但仍被设计单位以种种借口搪塞了过去。这可是中国第一艘装备雷达的战舰,虽然用于对空搜索的雷达还处于测试阶段,并没有装上该舰,但SL…1A雷达的装备,仍使得该舰拥有全天候的对舰作战能力。这在当时,绝对是具有较大优势的装备。

H1106型战舰设计,具有较强的机动力、猛烈的主炮火力、雄厚的装甲防御,凭借这些优势,虽然H1106的造价已经达到了4070万元(对德国的报价),但仍被中德两国海军选中。于是,大连造船新厂和广州造船厂也开始于1934年8月2日同时切割第一块钢板,开始了被人大命名为“山东”级的超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

35年9月1日,中国海军的“山东”号、德国海军的“腓特烈大帝”号超级战列舰同时下水。按照传统,我与白玉再一次亲临下水现场,并由白玉敲碎了香槟。看着这艘满载排水量可达73289吨的庞然大物缓缓滑下船台,看着站在空无一物的甲板上的海军部分官兵和船厂工人,看着旁边兴奋得满脸通红的陈海……我暗自叹了口气。我心中的航空母舰此时还在船台上,本应该早就发展起来的海空力量,在强大的传统思维惯性作用下,终于还是败给了这群顽固分子。

当然,我也必须坚持,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且,从这件事中,也让我发现,制约中国海空力量发展的,不仅仅是传统思维惯性,更多的是政治力量。为了使国家的政治局面至少在表面上形成稳定,我作出了让步。我心里也不只一次地在想,我是不是真的让民主过头了?看来,适当的专政或独裁,在有些时候,也并不一定是一件完全不可接受的坏事。

第一百三十五章 … 海空力量

不过,由于三艘中国第一级航空母舰都已经在船台上,所以,我决定暂时不对中国的政治力量进行改变。但如果通过演习和对抗测试后,海军在全面转入航空母舰制胜时代时,仍有政治方面的阻碍的话,我想,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将那些反对的声音完全抹掉。中国等不及由西方国家来带领进入航空母舰称霸的时代。

中国的第一级航空母舰在完成图纸设计后,由于中国以前没有任何类似的舰种,因此,在命名时,海军只是随便地取了个“海鹰”这个很大众化的名字。但我却对中国第一级航空母舰非常重视,决定今后的航空母舰、护航航母、水上飞机母舰、飞机运输舰等均以中国的山脉或名山命名。这个决议提交人大时,人大在我的督促下也迅速地通过了。于是,中国第一级航空母舰被正式命名为“燕山”级。该级舰共有三艘,其余两艘分别为“阴山”号和“巫山”号。

最初的“燕山”级航空母舰的设计中,还带有明显的旧式航母的许多痕迹。这也是参考美英等国的部分公开数据、图片以及意大利的相关设计而来的。虽然由于我的干涉,设计变得更加现代和科学,但仍有许多不符合现代海空作战的设计在里面。首先,原始设计中,两个巨大的烟囱被放在右侧,并向外及向下弯曲,舰岛小得只剩下桅杆及附属建筑。在我的坚持下,这个设计被推倒重来。我让其加大舰岛的体积,将烟囱合二为一,借助舰体到飞行甲板的楔形斜面,使整个烟囱持续向外倾斜,达到排烟不至于影响到飞机降落的目的。舰岛也变得非常复杂,除了在最上面一层的航海舰桥外,其下还设有罗经舰桥、航空舰桥。而且,在烟囱后还设有一个后向的航空舰桥,主要用于指挥飞机的着舰。

加上主桅及附属设施,这样一来,“燕山”级的整个舰岛在舰体的比例,在当时各国所有航空母舰中属于最大的。不过借助于舰体与飞行甲板的楔形斜面,使得舰岛在舰体的外侧,并没有占据更多的飞行甲板面积。不过,为了平衡舰体右侧因舰岛及烟囱的重量,飞行甲板在舰体左侧的延伸部分更大。这也使得飞行甲板从平面上来看,显得左右并不对称。飞行甲板全长达到了237。53米,全宽为37。82米。本来在装甲飞行甲板上,按照常规的方法,还要敷设一层柚木板,但被我提议用一层带浅条纹的钢板代替。毕竟,在战斗中,木质甲板容易着火,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燕山”级航母的装甲防护与中国典型的战舰设计不同,采用了“全面防护”的设计思想。虽然其装甲厚度无法与战列舰等相比,但其装甲分布得比较均匀。装甲飞行甲板的装甲厚度为76毫米,再加上8毫米厚的浅条纹钢板,其厚度达到了84毫米。能够抵御从2000米空中投下的250公斤级穿甲炸弹。在舷侧防雷层的装甲厚度较大,达到了120毫米,并设有“普列塞”水下防雷装置,加上特殊设计的隔舱,使其能够承受200公斤级的水下爆炸。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护力,在燃油舱、弹药舱和机舱还加装了105毫米厚的装甲,主要防护锅炉、轮机舱、燃油和弹药舱对应的舷侧舰体,其他非重要部位的装甲厚度递减。而在舰桥的司令塔上则装上了130毫米厚的装甲。这使“燕山”级航母的整体防护能力已经接近重巡洋舰的标准了。

“燕山”级航母的动力装置也比较先进,采用了“蒸…柴联合动力”的方式,四轴推进。主机为两台绥定机械集团的JZQLJ…4型蒸汽轮机,总功率为8万马力;辅机则采用了4台四川内燃机公司的CNC…25系列柴油机,单台功率为5200马力。这样,该级舰的动力系统总功率达到了120800马力。加上本就非常优秀的舰体水下线型,使得“燕山”级航母能够达到34。5节的最高航速。在燃油舱中,还装有1228吨重油和1538吨柴油,使得该级舰在最高航速时,续航力可达3100海里,在使用18节巡航速度航行时,续航力可达9720海里。

舰上的武备则体现了我的“纯防空”理念,原本在舰岛前后的飞行甲板上设置了6座双联155毫米舰炮,被我改成了6座双联105毫米高平两用炮。除此之外,在舰艏和舰艉的两侧还配置有8座双联76毫米高炮;舰体与飞行甲板的楔形斜面上,设置了8座双联40毫米高炮;在飞行甲板四周还密布了12座四联25毫米高炮。这样计算下来,“燕山”级航母总共就拥有92门高炮,这在当时来说,是世界上装备高炮数量最多的一级军舰,而且高炮也涉及远中近程和高中低空,也算得上是世界上防空能力最强的战舰了。

在“燕山”级航母的舰体右侧还设置有一座起重能力为12吨和一座起重能力为5吨的起重机。原设计中重新回到开放式飞行甲板的改动,也被我重新改回到封闭式舰艏甲板来。这也使得舰艏的倾斜度更大,同样舰艉则采用了封闭式的,可使飞行甲板长度和面积进一步加大。3部舷侧飞机升降机,有两部设在了左舷,一部设在了舰岛后面。这进一步加大了飞行甲板面积和舰内容积。6根拦阻索,从数量上来说,是各国现有航母中,最少的一种,但却具有极高的拦阻效能。4部弹药升降机分设在舰体飞行甲板的各理想位置,能够迅速提升或更换飞机用的弹药。

“燕山”级舰的电子设备也非常先进,除了装备SL…1A型对海搜索雷达外,还计划装备正在测试的SKL…1型对空搜索雷达。这种采用米波天线的雷达,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能力可达85公里,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放飞战斗机对目标进行拦截。出于对新设备的谨慎,舰上将装上两部对空搜索雷达。不过,这种雷达可能只有等到“燕山”级航母进行海试的时候,才会重新返厂装备了。当然,为了保密,仍将会用木板制作成假的了望塔或指挥仪进行伪装。作为补充,主桅上还是设置有传统的防空了望哨。

中国军队的通信设备一直在我的亲自关注下,发展迅速。因为,我知道,在战争中,掌握制信息权,可以起到“力量倍增器”的作用。因此,中国铁血军所有军种,其通信系统的建设都是非常完善和全面的。尽管目前,只能实现语音及电文通信,但由于普及率很大,覆盖面很广,使得中国铁血军在对战场信息感知和战场态势的把握方面一直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因此,“燕山”级航母也一样,将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得异常强大。为了与岸基单位实现超远距离通信,在舰岛和主桅之间设置了许多天线网络,能够产生和更好地接收超长波,其通信距离可达4000公里。在主桅上,还设有各种波长的通信天线,以实现更佳的通信效果,尤其是在编队中的短波通信效果。同样,作为飞机的搭载平台,与舰载机的通信也非常重要。在飞行甲板的四周布设有数十根鞭状天线,并有更细的天线联接。这些天线在没有飞机起降时,竖立起来;当有飞机起降时,则放倒与甲板平行。由于这样庞大的天线阵列,可使母舰与舰载机保持1000公里内的有效语音通信。

由于采取了种种先进的设计,使得该级舰的舰体容积在同级别的舰种中,具有相当大的内部空间。机库内经过精密安排,可以容纳32架飞机,加上甲板上系留的,使“燕山”级航母可以搭载62架飞机。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了。而且舰内的航空燃料和航空弹药的储备量,足以满足所有舰载机20天的作战行动。

作为航空母舰上最重要的打击和防御力量:舰载飞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完成了设计工作,现在都正在成都和绥定的模拟飞行甲板上进行各种试验。早在几年前,成都飞机公司的CF…1型战斗机就完成了舰载型的改型工作。但几年后,当时还算先进的性能,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好在32年,被命名为CF…2型的新型战斗机研制成功,为铁血海军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CF…1型战斗机在我眼里看来,非常象后世德国著名的BF…109型战斗机。尤其是机身的前半段,均采用纺缍型机头。装备的发动机是由贵州航空动力公司新开发的YHSF…3型液冷活塞发动机,有18个呈星形排列的气缸,最大功率为1180马力,驱动一具三叶变矩金属螺旋桨。具有较强的瞬时加速能力,可使飞机达到538km/h的速度,但其高空性能略差。

机身在中国首次采用了全金属半硬壳机身,不再象以前的飞机那样,用木头和帆布制作。后三点起落架为可收放式,轮距也较宽,使降落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倾覆。垂尾较高,其顶部与当时各国战斗机的垂尾顶部普遍采用的椭圆形不同,采用了平齐的顶部,但在方向舵翼面上则又采用了圆形。这样,可以增加高速飞行时的纵向稳定性。机翼的平面形状也与Bf…109相似,看来,优秀的飞机设计,都是大同小异的。但其剖面翼形则完全不同,CF…2采用了层流翼型,具有更佳的气动效果。CF…2战斗机的武器装备也比较强大,在机头装了一门20毫米机炮,在机翼上则装有四挺12。7mm机枪,机腹的中央挂架可以挂载500公斤载荷,机翼下共有4个外挂架,每个挂架可挂载100公斤的载荷,但总的外挂重量不能超过600公斤。

虽然CF…1J型舰载型战斗机已经在成都和绥定的试验中心进行了相当成功的试验,海军航空兵也编写了完善的飞行教材。但由于CF…2型战斗机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因此,海军航空兵甚至没有报经我的批准,就直接要求成都飞机公司立即开发出CF…2型战斗机的舰载型,并给了CF…2J的军方代号。成都飞机公司立即着手进行改进,机翼改为可折叠,以缩小舰内的占用空间,加强机身后部结构,增加着舰拦阻钩,并在前后机轮上安装拦阻索挡板。在33年初进行试验中,由于起飞和着陆速度过大,CF…2J型战斗机很难在模拟飞行甲板区域内完成起降。

我在得知后,就向成都飞机公司提出,将机翼翼展拉长一些,交在机翼前部设置机翼增升装置。其实这个增升装置很简单,就是在机翼上表面,设置一个可以收放的扰流片。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