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无敌前传-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第1舰队被笼罩在了照明弹的光明下,剩余的17架俯冲轰炸机立即选择了其中最大的“恺撒”号超级战列舰,并向其俯冲过去。
不过,美国似乎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武器系统的实力,第一波的攻击机群中,俯冲轰炸机只携带了454公斤航空炸弹,象这种级别的炸弹,根本无法撼动超级战列舰上那厚重的装甲。
加上舰队事先排成了防空阵形,各种口径的高炮配置成最科学的状态,使美国战机损失极为惨重。
最后只有5枚炸弹被成功地投了下来,2枚命中了“恺撒”号。
凭借厚厚的装甲防护,“恺撒”号除了一座20毫米高炮炮位被摧毁外,并没有其他损失。
真正的麻烦来自于低空飞行的鱼雷机,复仇者LL式鱼雷机的性能还算不错,加上这批20架鱼雷机的攻击目标并不是防御中心地区的战列舰,而是外围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第戎”号轻巡洋舰被2枚鱼雷击中,舰体大量进水,发生了倾斜;“蒙德马桑”号驱逐舰则被一枚鱼雷直接送进了海底。
第1舰队的防空圈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第二百五十五章 … 怒海争锋(十五)
虽然在差可吕的命令下,第1舰队通过分兵弥补了这个缺口,但却造成了其它地方的防空火力密度的下降。
这种下降直接给了美国人一个极佳的机会,第二波攻击机群在半个小时后,也就是在防空圈的缺口被弥补后不到五分钟,就到达了舰队的上空。
这一次,美国人使用了无线干扰装置,使炮瞄雷达的精度受到了严重地干扰。
在拉近的过程中,30架俯冲轰炸机仅有7架被击落。
照明弹被投下后,美国人又将“恺撒”号作为首要攻击目标。
经过数分钟的攻击,“恺撒”号被命中了7枚454公斤级航空炸弹,并没有造成多大损失。
倒是一枚击中舰艏的炸弹给“恺撒”号造成了一些麻烦,舰艏的锚链舱被炸毁,“恺撒”号还真没办法在以后自行停驻。
不过,美国人的损失也非常巨大,炮瞄雷达的精度不高,那是跟距离成反比的。
当美国人的机群到达舰队上空时,虽然在能见度很低的极地地区海域,但距离太近,使无线干扰的效果变得很差。
突破外层防空圈的27架美机,只有4架逃了回去。
换下来的鱼雷机,虽然集中火力对“凯撒”号发起进攻,但超级战列舰的防御力量远不是普通战舰所不能比的。
5枚鱼雷击中了“凯撒”号,却没有一枚能够穿透舷侧的防雷装甲。
慢悠悠的鱼雷机,其战场生存力更低,21架鱼雷机被击落,仅3架幸免于难。
美国人的攻击并不理想,但却极大的刺激了差克吕的神经。
在见不到对手的情况下,却被对手狂殴,这换谁来都无法接受。
于是,他接受了参谋的一个建议,留下地潜艇作为伏击者,而第1舰队自身则作为诱饵。
这一建议的采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第1舰队狼狈逃窜时,斯塔姆中将虽然将受到重创的“蒙大拿”号超级战列舰和“新怀俄明”号战列舰派回国内进行维修,手中只有一艘“爱达荷”号超级战列舰和一艘“马萨诸塞”号战列舰,但他认为第6舰队不会再有什么危险,而且也不相信联盟海军的潜艇能够跟上第1舰队。
不过,出于谨慎,他仍然让主力战舰护卫在三艘航空母舰和9艘护航航母周围。
但不久,他就沮丧地发现:这9艘护航航母速度实在太慢,只有不到20节,就算由老式战列舰改装的“哈里斯堡”号航队航母也只有23节的航速。
于是他只好下令留下2艘轻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跟在这些航母周围,其余的战列舰则拱卫着2艘“独立”级航母加速追击。
到了下午14时20分,第6艘队主力已经到达刚才联盟海军第1舰队所在的海域,危险并没有到来,而是美国人自己主动找到了危险。
11艘潜艇呈扇形部署,潜伏在水下30米深处,通信浮标天线接收到了水上侦察机发来的信号,美国舰队离此不足10公里。
于是,11艘潜艇全部收回了浮标。
并缓缓上浮到潜望镜深度。
美国人对此一无所知,在高速条件下,巡洋舰和驱逐舰上的舰船听音器无法正常工作。
很快,美国舰队就进入了联盟海军潜艇群的伏击圈。
不过。
潜艇群的指挥官包括各个艇长都显示出了一种病态的心理,他们将首要的目标纺织路超级战列舰等主力战舰上,而对旁边的两艘舰队航空母舰却熟视无睹。
二魔鬼的航空母舰也无法在此时放飞各种巡逻机或侦察机,因为从雷克雅未克飞来的各种作战飞机需要舰队中的战斗机去拦截。
如此繁忙的甲板各种,显然无法再让美国人去多干些其它什么事情。
联盟海军的潜艇群终于占据了良好的攻击阵位。
14时25分;3艘潜艇向已经受创;但情况并不严重且没有影响战斗力的“爱达荷”号超级战列舰齐射了14枚鱼雷。
这14枚鱼雷有2枚在中途因故障沉入海中;5枚未击中目标;另外7狠狠地撞上了“爱达荷”号超级战列舰的舷侧防雷装甲板上。
6枚鱼雷撞上了左舷;1枚击中了右舷。
巨大的爆炸虽然没有贯穿战舰的装甲;但却使战舰舰体内的各种设施受到极大地破坏。
总共有14根肋骨被炸断;前主机舱的输油管线也破裂;燃油大量泄漏了出来。
“爱达荷”号超级战列舰的航速一下子降了下来,四处流淌地燃油产生了大量的蒸汽,结果在中雷后约10分钟,一根短路的电线引燃了燃油蒸汽。
巨大的爆炸在舰体内发生,将前主机舱曼延到后主机舱,并引燃了一些液压管道中的油料。
“爱达荷”号超级战列舰两个巨大的烟囱,甚至也成了舰体内大火宣泄的出口,高高的火苗直接从烟囱中冒了出来。
大火还将发电机组烧毁,使舰内的损管设施无法使用,这就意味着大火除非因燃油烧完毕,自己慢慢熄灭,否则是无法靠舰上的设施扑灭的。
但要让舰上数千吨燃油燃烧完毕,恐怕得花掉十余个小时。
这段时间内,整艘战舰恐怕也都被烧毁了。
因此,舰长只能下达弃舰的命令。
大火虽然只在舰体内燃烧,但由于燃油燃烧的高温将舰体水线下的钢板烧红变形,加上冰冷的海水,使舰体的这部分钢板发生大面积的破裂。
“爱达荷”列舰开始加速沉没了下去。
另一艘战列舰“马萨诸塞”号也遭受了灭顶之灾。
就在“爱达荷”号中雷的同时,4艘占据了良好攻击阵位的潜艇也对该舰进行了齐射。
18枚鱼雷被发射了出去,除了有7枚鱼雷没有命中目标,其余全部击中了“马萨诸塞”号。
11枚533毫米鱼雷爆炸的巨大威力并不是“马萨诸塞”号这种普通的战列舰所能承受的。
如果说“爱达荷”号超级战列舰并不是被鱼雷击沉,而是被大火烧毁的话,那么“马萨诸塞”号战列舰则是被鱼雷硬生生地弄进了海底。
11枚鱼雷中,有6枚击穿了舷侧的防雷装甲,并且都集中在艇艉的装甲薄弱处,整个艇艉几乎被炸碎,一截长约10米的舱段甚至从舰体上脱落了下来。
面积巨大的截口。
让海水没有任何阻碍地涌入了舰体,不到3分钟,“马萨诸塞”号舰体就高高地翘了起来,尤其是艇艏,深红色的球形鼻艏在极地海域昏暗的阳光下,显得尤为醒目。
上百名水兵集中在斜斜的艇艏上,纷纷跳进冰冷地海水中。
5分钟后,“马萨诸塞”号就完全沉没。
潜艇群的攻击收到了“辉煌”地战果,欧洲宪章兴奋地将这一消息向全球公布。
这毕竟是欧洲国家第一次击沉美国的主力战舰,而且还包括了一艘被世人认为用不可能沉没的超级战列舰。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部也将这一不幸的消息汇报给了美国政府。
但这一战果让美国政府感到非常羞愤。
罗斯福总统甚至亲自打电话给海军部长,要求其立即对联盟海军还以颜色。
刚刚从小艇上爬上了“贝劳伍德”号航空母舰,准备重新指挥舰队地斯塔姆中将,还没有在新的舰桥上站稳,就接到了大西洋舰队司令英格索尔发来的严厉训斥的电报,并要求其立即全歼联盟海军的第1舰队。
知耻而后勇的斯塔姆中将立即下令航空母舰作机动动作,远离这片海域,然后下令起飞第一波攻击飞机,对第一舰队发动总攻。
另外。
为了对付雷克雅未克机场上的上百架欧洲战斗机,他还跟在后边的9艘护航航母也放飞打扮的舰载战斗机。
第1舰队地噩梦似乎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在得知潜艇伏击的是美国的超级战列舰和战列舰后,中欧联合舰队的总参谋长厉海魂上将气的暴跳如雷。
他咆哮着要求欧洲宪章立即审判这些犯下了不可原谅错误地艇长们。
当然。
他的“建议”并没有被接受,司令部地其他将军们对厉海魂的想法感到有些不解。
在他们眼里看来:击沉一艘超级战列舰和一艘战列,这是多么伟大的胜利,不仅不能起诉这些可敬的舰厂们,还要给他们发一吨重的勋章。
冷静下来的厉海魂立即要求第1舰队转向北进,进入雷克雅未克机场上岸基飞机的保护圈内。
司令部的其他军官们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厉海魂有些过于高估美国人的战斗力。
一直对中国海军思想保持有高度关注的达尔朗,转眼间就明白了厉海魂的担心,他亲自下令第1舰队立即转向进入岸基飞机的保护圈内。
不过,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虽然第1舰队在接到命令后的第一时间就转向,但美国庞大的机群仍然即使截住了第1舰队。
1月24日下午17时30分,虽然天色已经完全会暗下来,但在高炮有效设高范围之上的高度上飞行的俯冲轰炸机,投下了大量的照明弹,将整个第1舰队全部笼罩了进来。
改变战术的美国人并没有先行攻击“凯撒”号超级战列舰等核心目标,而是将第一打击对象放在了舰队周围的护航舰只上。
这些装甲薄弱的舰队,无法承受哪怕是227公斤级航空炸弹的攻击。
很快,便有4艘驱逐舰被炸弹击中,失去了战斗力,防控圈被打开了一个大大的缺口。
接着,不到2分钟,仅有的2艘轻巡洋舰也被击中,航速骤减,并燃起了大火。
接下来的攻击,仍然对着那些没有多少生存力的驱逐舰等辅助舰只上,在第一波攻击结束后,海面上只有2艘驱逐舰还能勉强跟上主力战舰的步伐。
这让第1舰队的差克吕中将从心底感到了恐惧,他明白在下一波的进攻中,主力战舰将接受全面地考验,在没有护航舰只的防空掩护,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支撑多久。
果然,约四十分钟后,第二波攻击机群被雷达发现。
这一波主要是鱼雷机,他们的任务并不是为了击沉第一舰队的超级战列舰,经过中国人长期的海战经验总结来看,航空鱼雷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对超级战列舰产生致命打击,因此他们地初衷就是看能不能击伤联盟海军的战舰,使其失去机动力。
无法进入协克雅未克机场上战机的有效作战半径内。
晚上19时许,7架鱼雷机陆续进入轰炸航线,并投下了鱼雷,“恺撒”号立即进行了紧急机动,规避来袭鱼雷。
2枚航空鱼雷对超级战列舰地伤害可以完全忽略。
“恺撒”号的船体只是崩落了几块装甲板,并没有其它损失。
但接下来的攻击,投入了13架飞机,陆续投下了12枚鱼雷(其中一枚因机械故障没有投下)虽然“恺撒”号的舰长竭尽全力指挥战舰进行各种规避动作,但仍有6枚鱼雷击中了廘舰,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其中一枚鱼雷击中了舰艇左侧,将左外侧地推进器支撑柱炸断。
没有支撑柱的稳定,这具推进器发生了剧烈地摆动,终于在机舱人员还没有断开离合之前将左侧前机舱地蒸气轮机打坏。
失去了四分之一动力的“凯撒”号航速由32节降低到25节,尝到甜头的美国飞行员又开始发动了新一轮攻势。
8架鱼雷机从另一侧呼啸而来,在距其约2公里处时投下了鱼雷。
在这么近的距离上,舰上地高炮群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其中有5架被击落。
发觉美国飞行员企图的舰长,选择了用舰体来抵挡鱼雷。
并没有选择机动规避。
4枚鱼雷虽然准确地命中了舰体,但没有对推进系统产生进一步地破坏。
不过,一架从舰尾方向逼近的鱼雷机,投下的鱼雷。
则击中了右侧方向舵。
这是一次致命地打击,虽然右册方侧方向舵被炸毁。
但巨大的水压却将右侧方向舱压变形,使左侧的方向舵被卡死。
整艘战舰就只能保持着右偏,并开始保持原有航向绕着大圈子。
反应过来的美国飞行员们并没有继续对其进行打击,而是将还未投放鱼雷的14架鱼雷机用来打击“让•巴尔”号战列舰。
美机分成两波,从左右旋同时发起了攻击。
虽然“让•巴尔”号战列舰进行了剧烈地蛇形机动,但仍有4枚鱼雷击中了该舰。
只能绕着圈子的“恺撒”号让差克吕中将无法取舍,如果不趁美国人的第三波攻击飞机到达前进入岸基飞机的保护圈,等待他们的就只能是被击沉。
从机械师地诊断来看,“恺撒”号已经无法在战场上被修复,这实际上就宣布了“恺撒”号的死刑,而且如果不让虽然受创,但仍保持有全部动力地“让。巴尔”号尽早离去,那么就极有可能会被“恺撒”号拖累,一同沉入大海。
差克吕中将在权衡再三后,下达了舰队司令部立即撤离的命令。
正是这道命令保住了整个司令部,虽然最终他仍未能保住两艘主力战舰。
美国人的第三波攻击机群在三个小时后到达,在照明弹的指引下,俯冲轰炸机先进行了轰炸,在短短十分钟的时间里,就有15枚454公斤级航空炸弹击中了“恺撒”号。
虽然凭借厚重的装甲防护,并没有给该舰带来致命伤,弹却使该舰的高炮基本上全部哑火。
这给后来的鱼雷机攻击扫清了障碍。
1月24日晚上23时20分5枚鱼雷先后击中了“恺撒”号的左舷,左侧内部推进器被炸毁。
接着美国鱼雷机又在右侧发动进攻,7枚鱼雷命中了舰体,并使右侧外部的推进器被炸毁。
这实际上已经使“恺撒”号失去了机动能力,仅有的一具推进器只能使该舰达到8节的航速。
不到5分钟,15架鱼雷机从舰尾方向一架一架地鱼贯而入,将一枚枚鱼雷投了下去。
“恺撒”号的舰艉开始不断地发生爆炸。
这种集中火力打击最弱点,终于收到了成效。
23时40分,“恺撒”号的舰艉终于不可逆转地发生浸水,开始缓缓下沉。
加速逃离的“让巴尔”号并没有逃脱美国人的打击。
第三波机群其实分成了两部分,用于追击“让巴尔”号的机群拥有15架俯冲轰炸机和22架鱼雷机。
没有护航舰只的掩护,使美国人的飞机能够无所顾忌地发起进攻。
虽然此时的“让巴尔”号已经进入了岸基飞机的保护圈内,但在漆黑的夜空中,岸基战斗机的飞行员们根本无法发现任何空中目标,同时还得忍受被舰上探照灯照射后,突如其来的高炮打击。
454公斤级的航空炸弹也许无法带给战列舰致命伤,但用来摧毁肩上舰上的高炮却是绰绰有余。
加上俯冲轰炸机在投完炸弹后,一艘都会对舰上的高炮炮位进行扫射,使”让;巴尔“号战列舰上的防空力量已经荡然无存。鱼雷机的突入,最终葬送了”
让8226;巴尔“号失去动力后,便集中对舰艉进行攻击,薄弱的装甲完全无法抵御数枚鱼雷的不断攻击,终于在一次大爆炸中,整个舰艉被炸飞。
第1舰队的覆灭使联盟海军与美国海军的损失达到叻4一个相同的平衡点,美国海军部对斯塔姆中将的战绩相当满意,罗斯福也发去了感谢信,表示全美民众对海军的英勇战斗深表钦佩。
不过,斯塔姆中将似乎并不满意这样的战绩,或者说,用航空后轻易地击沉了联盟海军的一艘超级战列舰好一艘战列舰,使他对海空力量的强大产生了一个感性地概念:航空兵将无所不能!于是,他将眼光投向了南方的意大利分舰队上,他决定用意大利分舰队为他的战绩上再添一笔。
第二百五十六章 … 怒海争锋(十六)
达尔朗此时的心情不好也不坏,但司令部离得其他人,除历海魂外都在脸上泛起了笑容。
在他们眼里看来:美国第6舰队的主力战舰,2艘被重创,正在回基地准备维修,另三艘被击沉。
这实际上宣告了美国第6舰队已被消灭,这种观念再整个中欧联合舰队中普遍存在。
为此,厉海魂对这种观点表示了坚决地抵制。
他不断地在各种场所中强调:美国第6间对最真实的力量是那几艘航空母舰和护航航母,而非已经过时的战列舰等装备。
同时他还对意大利舰队的前途表示了担心。
第1舰队被消灭在中国海军高层也引起了不小的波动,陈海在向我汇报时说,他完全没有想到美国人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娴熟地应用海空力量,并坚称了:表面上处于优势的中欧联合舰队绝对不会是美国大西洋舰队的对手,因此希望我能够对欧洲宪章施加压力,改变中欧联合舰队最初的作战思想,立即收缩防守。
同时他还对欧洲国家应用潜艇阻击美国舰队表示了高度地赞赏,认为欧洲应该进一步加强潜艇的使用力度。
对于潜艇的使用,我没有任何异议,但对陈海异想天开地认为,派遣潜艇潜入到美国东海岸附近,对美国各大造船厂及海军基地发动奇袭,则觉得有些不以为然。
我直截了当地指出:在美国强大的空中反潜力量面前,在当前的潜艇技术条件下,任何试图拉近美国东海岸的企图都只能增加美国人的战绩,加大联盟国家的损失。
最后,我告诉他,用潜艇来实施远程进攻,是非常不现实的。
当前最合适的做法是,在潜艇的协助下,中欧联合舰队进行有限地攻势防御。
我把我和陈海的意见以长篇电报的形式向欧洲国家发了过去。
除了勒布朗外,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表示了反对。
在他们眼里看来,中欧联合舰队已经掌握了美国舰队的踪迹,完全有能力在同美国舰队的决战中获胜。
我并没有坚持,因为我知道这两个人是无法被说动的。
即便事实证明他们两都错了,他们也只会认为是手下的将军们犯下的错误。
但如果按照他们的意图去板,那只能将中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去作为欧洲海军的陪葬品。
但要将大西洋舰队撤回国内。
也是不现实的。
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的支撑,中国在欧洲的武装存在将会非常危险,而且处境也会非常尴尬。
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加强在欧洲地区的空中力量,不仅可以作为海空力量的补充,还能为被消耗掉的海军航空兵提供生力军。
于是,陈海立即又将3个联队的海军航空兵以转场飞行的方式投送到了英国。
就在陈海绞尽脑汁策划如何加强大西洋舰队的海空力量的同时;总参提出了一个看上去似乎很可行的办法去打击美国的工业力量。总参递交地方案就是利用航程超过6500公里的CB…5型战略轰炸机。从西伯利亚穿过北极;飞越加拿大上空;然后再轰炸美国北部及北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为了避免损失;对美国发动轰炸的时间定在夜间或凌晨;同时为了提高穿透率;还使用了最新的无线干扰系统;总参在这个计划的最后居然说明:如果常规轰炸损失太大或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可以考虑使用核武器。对于总参提出地这个计划,我首先向叶飞表示了赞赏,但接下来我又指出其严重的不足。
北美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
以及完善的防空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用战略轰炸机去实施所谓的“洲际轰炸”其生存概率实在低的可怜。
另外,虽然可以实施有效地无线干扰,但这无疑会加速提高魔鬼的电子工业水平,使中国在原本占优的电子工业会很快消失。
毕竟,美国拥有比中国更坚实地科技基础和教育基础。
至于使用核武器,我则直接予以否决。
毕竟这还没有到生死关头。
我并不想完全激怒美国民众。
彻底激发美国人富有铁血冒险的天性。
总参在经过周密计算后,也发现若要彻底摧毁美国北部及北部沿海的工业基地,将至少付出二千架CB…5型战略轰炸机的代价。
这种损失尤其是人员的损失是中国完全无法接受的,其胜利成本过于高昂。
不过,总参制定的修改方案倒还有极高的可行性。
在战斗机的护航下,用战略轰炸机对美国的阿拉斯加及加拿大的部分地区实施战略轰炸。
虽然伤不了美国的筋骨,但至少也会加大美国的损失。
当然,叶飞并没有忘记目前总参最应该干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制订计划将中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与海军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将最新服役的8艘“海卫…2a”型护航航母调到了大西洋舰队。
“海卫…2a”型护航航母是根据中国海军的GC…11型高速补给货船改装而来,满载排水量达到了13000吨。
这已经拉近了中国第一种航空母舰“燕山”级了。
最令人惊叹的是,“海卫…2a”型护航航母除了采用斜角飞行甲板外。
还采用了舰艏跃飞甲板,可以起降除舰载轻型轰炸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运输机外的所有舰载机。
这很好地弥补了大西洋舰队中航空母舰不足的缺陷。
但是,战争的进程却出乎意料之外,在中国大西洋舰队还未来得及加可海空力量之前,欧洲舰队就受到了沉重打击。
在美国第6舰队消灭了德国分舰队和第1舰队之后,信心百倍的斯塔姆中将不顾舰载机的损失已经达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本来计划对北上的意大利分舰队进行打击的行动。
本来斯塔姆的残余舰队实力对意大利分舰队并不占优,但战争的发展却始终让人摸不着头脑,斯塔姆的冒险竟然会以一中让人非常诧异的方式成功了。
1月26日上午11时,天色刚刚发亮,从加拿大纽芬兰岛转场过来的近四十架作战飞机降落在了“贝劳伍德”号“兰利”号航空母舰上。
虽然没有达到战前地配置,但得到加强的舰载机联队也使斯塔姆更加自信起来。
起飞的舰载侦察机在下午14时也发现了意大利舰队的踪影,在纽芬兰岛正东约2000公里的地方,意大利分舰队正小心翼翼地行前行驶着。
不过。
唯一让斯塔姆不满意的是,意大利分舰队放飞的舰载侦察机也发现了美国人地舰队。
意大利分舰队中拥有至少2艘航空母舰,这是美国舰载侦察机发回最具有价值的情报。
生性谨慎,但动思维开阔的斯塔姆并没有对意大利分舰队中的“罗马”号战列舰产生任何兴趣,他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用舰载机将对方的航空母舰击沉。
这也符合了中国海军的作战思想:首先击沉对方的航空母舰。
斯塔姆中将能够迅速地“学会”海空作战的正确战术,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美国人地国民素质。
意大利分舰队司令皮萨诺少将在得知德国分舰队和第1舰队相继被第6舰队摧毁后,从内心深处对美国的第6舰队产生了强烈地恐惧。
他裁进一步放缓了北上的步伐。
虽然中欧联合舰队司令部第隔一个小时就发电催促他一次,但总被他以海情恶劣,能见度极低等借口搪塞了过去。
但他的侦察机报告发现了美国舰队时,他明白自已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了。
现今的意大利人生性怯懦,早已经没有了当初罗马帝国时期的刚毅和勇猛。
因此,当皮萨诺进一步得知美国舰队拥有至少12艘航母时,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立即返航。
对于皮萨诺的举动,虽然厉海魂再一次被激怒。
但仍被司令部内的其它国家地将军们劝住。
而且达尔朗也没有打算追究这个胆小鬼的任何现任,在他眼里看来,意大利分舰队拖住美国第6舰队的计划已经成功,毕竟美国人的舰队正拼命向意大利分舰队发动追击。
参加过印度洋大海战的皮萨诺,此时在厉海魂眼中反而不如一名普通的士兵。
于是,他越过舰队司令达尔朗,直接下令给皮萨诺,要求其立即向东南方向转进,与中欧联合舰队中的中国他舰队靠拢。
中国分舰队拥有“山东”号超级战列舰、“泰山”号、“恒山”号舰队航空母舰、4艘“海卫”级护航母舰以及3艘轻巡洋舰和原英国“O”级驱逐舰6艘。
还有一艘早后世中非常著名地“曙光女神”号轻巡洋舰(即送给国民党政府的“重庆”号巡洋舰)这些俘虏自英国的战舰均由中国人操作,并换装了中国的武器系统和高炮。
出于某种原因,中国分舰队的这些英国战舰,并没有重新命名,而是保留了原来的舰名。
不过,英国的这些驱逐舰被中国海军重新定义为护卫舰。
接到命令的皮萨诺并没有理会参谋提出的并非舰队司令达尔朗元帅发来的电报的疑义,而是非常干脆的接受了命令。
恐怕在他心中,这才是舰队高层最应该做出的决定吧。
拼命逃跑的意大利分舰队甚至无暇接收返航的舰载侦察机,并没有逆风行驶,使这架侦察机在着舰时,差点坠毁。
一直关心或者说不放心意大利分舰队的厉海魂,在思虑了一会儿后,又下达了让皮萨诺起飞战斗机,对整个舰队进行护航的命令。
犹豫半天的皮萨诺最终也还是接受了这个命令。
正是这个代表会议延长了意大利分舰队的“寿命”12架战斗机刚刚在分舰队上空完成编队。
舰载雷达就发现了北方的美国机群。
美国第一波攻击机群拥有20架俯冲轰炸机、12架鱼雷机和12架战斗机。
相对战列舰等主国战舰的装甲来说,航空母舰的装甲确实显得非常单薄,因此,俯冲轰炸机能够更有效地毁伤航空母舰。
至少也能使航空母舰丧失战斗力。
因此,意大利飞行员们并没有想到过与美国战斗机进行周旋。
而是径直向美国的俯冲轰炸机杀过去。
下午13时40分,经过约十分钟的空战,还算勇敢的意大利飞行员就击落了15架俯冲轰炸机,剩余的俯冲轰炸机没有时间作精确瞄准,匆匆对着意大利的两艘护航航母投下了炸弹,然后加速逃窜。
当然,意大利的战斗机也受到了一定损失,虽然性能并不占优,但心理素质明显强过意大利人的美国飞行员,最终让9架意大利变成火鸟。
美国鱼雷机的运气似乎还算不错,虽然未能接近两艘护航母,但匆忙投下地鱼雷,却击沉了“翁布里亚”号重巡洋舰和一艘护航的驱逐舰。
一交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