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种田纪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说,在下是非让不可了……”岳行文负手背阳而立,薄唇微启。

正午的阳光,晃得青篱眼花,她抬手搭起凉棚,微微眯起眼睛:“这倒不是,只是小女子见岳公子仪容不凡,气宇轩昂,便想起‘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话来,因而又想到‘君子有成人之美’的话来,故而厚颜求之……”

“呵呵……”岳行文黑眸闪动,发出一声低沉的笑声。他这一笑眉眼舒展,唇角微微翘起,犹如一朵生在月下的睡莲乍然开放……比这正午的阳光更晃人眼……“看来今日在下只有做一回‘君子’了……就如苏小姐所言……”

青篱闻言大喜,正欲开口道谢,只听他又道:“……现在,小姐可否告知,这物件叫什么名字?在下十分好奇,小姐是如何认得此物并且会……打理呢?”

呃?!青篱总不能说,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这种东西再普通不过,她作为一个合格的农家女,十八年里跟着父母种过无数茬棉花吧?想了想便开口道:“这物件名叫棉花,小女子偶在一本叫作《齐民要术》的杂书中见过……”

“《齐民要术》么……在下却不曾听过有这么一本书……听名字,似乎是一本……关于农事的书籍?那么这棉花可是农作物?”岳行文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

青篱暗道,你听说过才怪呢?不过这家伙实在是太聪明了,仅凭一个书名便能猜出是一本农事书,还猜到棉花是农作物。

青篱清了清嗓子,轻咳一声:“这书海无涯,世间的奇书不计其数,岳公子没听过也没甚稀奇的,青篱也是偶然间看到的……这棉花确实农作物……”

“青篱二字是小姐的闺名?”岳行文挑挑眉。

嗳!不是原装货,果然容易出岔子!文文邹邹了半天,她实在对“小女子”的三字经称呼厌倦不已,一不小心就……罢了,不过是名字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况且日后若是要经常来照料这棉花,如此这般以后也自在一些。见他不再追问关于《齐民要术》的事儿,也乐得撇开话题。

于是点点头。怕问题宝宝再继续问下去,青篱忙道:“即然岳公子同意将这棉花让于青篱。青篱还有一不情之请:这棉花幼苗十分娇嫩,不适合做太大的移动,只能留在贵府里。而且,这苗太稠,不利于生长,产量会大大降低,所以小女子想请岳公子给指腾出一片空田来……”

岳行文点头道:“这个倒不是难事……”

青篱点点:“即如此,青篱先告辞了。只是小女子要亲自打理此物。从现在开始至十月间,这小女子可能要经常来叨扰岳公子了……”

“这……怕是不妥。与苏小姐闺誉有损!”

又是闺誉!天……哪!好吧,闺誉之我所欲也,棉花,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得,舍闺誉而取棉花者也:“小女子也知不妥,这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小女子进来许久,为何没有见到府中下人……?”

“这院中除了两位药农打理药田,并无下人,那药农每隔两天来一次,昨日刚刚来过……”

“如此甚好!那么就劳烦岳公子,在药农来的日子在那墙洞正对着的草药上系上红布条,药农不在之日,系上绿布条,可好?”红灯停,绿灯行,她有才吧……只是她这样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居然死在交通事故上……唉!

“从那狗洞么……”

“从那墙洞……”青篱纠正道。

快速撇了一眼那岳行文袖口的五爪泥印,故做无视,快速飘走。

正文 第五章 请安

天还不大亮,青篱就被杏儿柳儿从被窝里挖了起来,离开温暖的被窝,突出其来的凉气让她有些不快,但是心里还是知道今日是必须要去请安。

啊……假期结束了……新生的大幕已拉起,她得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杏儿与柳儿端来热水,锦帕等梳洗用具上前为她梳洗,红姨则在一旁叮嘱着请安的诸项规矩。

青篱淡笑道:“奶娘,你自昨晚开始已经说了几十遍了……”

红姨脸上微微露出一丝尴尬,眉目间的担忧却没有消去半分。青篱看了看她,也知道她心结难解,也便不再言语,她不擅长劝人,向来只习惯用事实说话。

微叹一声,端坐在梳妆台前,任杏儿在自己的头上忙碌着。透过那面模糊不清的铜镜,青篱看着这张巴掌大的小脸,因着刚起床的缘故,脸上隐隐比往日多了一份红润,柳眉纤细,眼波流转,唇红齿白,自有不堪一握的柔弱之美。这还是她第一次正正经经,认认真真的端祥着这副身子呢。虽然只是十二岁的年纪,尚未长开来,却已然能窥看到长大后的颜色。

这张脸与自己前世的眉眼开阔,大方爽朗截然不同。每次对着这张脸,青篱总是感叹,美则美,却总是在看别人!

杏儿为二小姐梳了个垂挂髻,细细的理了额前的梳海,左右看了看并无不妥,方笑道:“小姐可喜欢这发式?这是奴婢前几日现学说,是京中官家小姐中最流行的发式呢。”

青篱从铜镜中描了一眼,点点头,微微侧目撇见柳儿手中的粉色珠花,皱了皱眉头。

也不知道这位和自己同名同姓的苏青篱,怎么会如此喜欢粉色?粉色的帐子,粉色的门帘,粉色的被子,还有一柜子深深浅浅粉色的衣衫,整个离落院里,几乎能被弄成颜色的东西,差不多都成了粉色。

柳儿见小姐皱眉,放下珠花,拿起一根玉簪来,笑道:“小姐,用这根碧玉簪如何?”

见二小姐点头,便把簪子插在头上。嗯!还不错,虽然略显素静,正好配她那一柜子的粉衣。

满意的点点头,开始了她自到古代来第一次正式装扮。

手执青黛在眉尾处淡淡轻扫,沾了点脂胭和着擦面的香粉在手里细细调匀,轻轻在腮边抹开,这样的腮红不会太艳,因着香粉的缘故,使得肌肤粉莹润泽,整个人多一份少女独有的娇憨神韵。一边欣赏一边感叹,若有珍珠粉便好了,可惜,她是个不受宠的,只是这香粉还是少用为妙,没得把她细若凝脂的肌肤给糟蹋了。又用手指轻沾一玫瑰膏,以手代笔轻涂在双唇之上。

起身到衣柜前,细细的看着这一柜子粉衣,有些头疼,挑挑捡捡,半晌方挑中了一袭浅粉色衣衫,极淡极淡的粉色,配着袖口深粉色海裳花开的花样,在这暮春时节倒也应景。

妆扮停当,看着院子里,早开的紫藤花半张着花苞,从绿色的藤蔓中伸出头来,忙命杏儿去折了来,因沾了晨露,宛若贝壳的淡紫色花朵格外娇妍,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清幽香气带着晨间清凉的气息钻入,使得五脏六胕都服帖起来。命杏儿将花插在头上。

在这浅紫色的香气萦绕中,缓缓向上房走去。

穿过几个院落,走过长长的巷子,约末行了两刻钟,才到了一个更为宽大的院落。看着立在院里院外的奴仆皆敛声静气,面色肃穆,自有一番庄重之气,青篱便知道这是老太太的院子到了。

正堂里隐隐有说笑声传来,青篱暗道:不好,迟了。来不及细细打量,便急忙带着两个丫头进了正堂。果然,青篱一进门,那说笑声嘎然而止,紧接着一个妇人不悦轻哼。

不用抬头,青篱也知道这妇人除了她那便宜老爹的正头夫人王氏,不作二人选。遂当做没听见,上前一步福身道:“孙女给祖母请安”

老太太自青篱进屋,便虚着眼暗自打量着,因着这孙女自小性子软儿,一副缩手缩脚的样子,仿佛在府里受了天大的委屈,着实让她不喜,无奈总算是苏家的血脉,只当是多养了一个奴才,不过多一碗饭罢了。

只是眼下见她虽神情淡淡,却自有一派不卑不亢的气度,倒让老太太往日的厌恶少了几分:“起来吧,去见过你父亲母亲”

青篱起身行至老太太左首坐着的二人身前,行礼:“给父亲母亲请安”

“嗯!听说你身子无碍了?!即是好了,就早该来给长辈请安,哪里有让老太太记挂小辈儿的道理?!”苏老爷的声音不咸不淡,音调不高不低,平淡无波,话里带着淡淡的指责。顿了顿又道:“昨儿府里宴客,为何不见你出来?小时候躲着也就罢了,现如今这么大了,还是一点规距也不懂?”

青篱心道:你正头老婆巴不得我不出来呢。看来这事儿,王夫人是并没有给这两位报备,是自作主张呀。

王夫人端坐在一旁,猛然听见这话,心头一震,见二丫头正欲开口,连忙起身,抢着开了口:“老爷不知,前儿二丫头的奶娘来回,说二丫头病好了,原本昨儿就准备来给老太太请安的,正巧昨儿府里宴请岳府里的人,我便叫她再多养一日。二丫头这次病得不轻,不好好养养怕落了病根,左右岳府的人也不是外人,也不会怪了去……”

一番话既解释了昨日宴客不叫青篱的缘由,又解了老爷对青篱的责问,青篱不由在心中暗赞王夫人会说话。

老太太淡淡的撇了王夫人一眼,道:“别人怪不怪是一回事,咱们行事周不周全是一回事……”

王夫人忙赔笑道:“母亲责怪的是,媳妇儿只想着两家的交情,又忧心二丫头的病,这才……”

老太太放下手中的茶,道:“罢了,我知道你素日是个最周全的……”顿了顿又道:“赵姨娘跟前都有谁侍候着?人可妥当?”

王夫人知道老太太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这话,定是什么人在老太太跟前吹了风。

想了想,便道:“现在只有春草和夏草两个丫头,媳妇原本也怕那边人手不够,便想着把‘静心院’院里的许嬷嬷和紫兰挑了过去,正想回老太太呢”

老太太脸色缓了几分,点头道:“这些事你看着办就是了。不必回我……”说着,端想茶,细细的喝了半天,方淡淡的道:“赵姨娘有了身子,那两个身子又不中用……”话说到这里,苏老爷清咳一声,起身道:“母亲,儿子还有事,就先走了”

老太太摆摆手道:“你去罢”。

又对苏家三姐妹道:“你们也回去罢”

青篱听着老太太刚才说了一半儿的话,便知道,老太太怕又是要给苏老爷屋里添人呢。一阵恶寒,连忙应了,带着杏儿出了上房。

苏青筝也听出老太太话里的意思,脸上一阵恼怒,恨祖母不体晾母亲。甩着手悻悻的出了门。

屋里,王夫人脸色惨白的坐着,老太太看她这样子,便心中不喜,斥道:“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不过,这子嗣血脉是大事……就是再不痛快,你也给我忍着!”说着对站在旁边的锦书召召手,锦书低眉顺眼,微红着脸上前来。

王夫人见这阵式,知道老太太要把锦书给了老爷。连忙压下心头的酸楚,强笑道:“母亲说哪里话,媳妇哪里是个不知道轻重的……媳妇原想着回老太太呢,媳妇房里的紫雪,是个稳重大气的,没进府前,在家里也读过些书,媳妇瞧着老爷对她也有几意思,所以……”

老太太见王夫人一番话,把锦书堵了出去,心中怒意更盛,正欲开口喝斥,转念一想,左右不过是为了子嗣,既然她中意紫雪,就顺了她的心罢,再说论模样,紫雪却是比锦书强了一分。不过,这媳妇胆敢顶了自己的面子,却让她心中不快,须得压一压她才是,于是端起茶杯,细细的喝着茶,一时间屋里静寂一片。良久,才从嗓子里哼出一句:“我原想着把锦书给了你们老爷呢……”

王夫人强笑着回道:“原本长者赐,不敢辞。媳妇若不是瞧着老爷对那紫雪有几分意思,也不敢在老太太面前说这句。”

锦书听了老太太的话,心里正欢喜着,却被王夫人的一番话,一棒子打到底,脸上一阵白一阵红的,却不敢有任何动作,只得把头埋得低低的。

老太太虚着眼看了王夫人半晌,便道:“即是如此,便叫她早日奉了茶,进屋侍候罢……”

…………………………………………………………………………

青篱出了上房,和杏儿正往回走着,突然闻到一丝槐花香甜的气息,便奇道:“杏儿,府里可有槐树吗?我闻着像是槐花香呢……”

杏儿仔细嗅了嗅,笑道:“确是槐花香呢,论时令,这时节槐花确是该开了……大花园的东南角有一片小槐树林,这花香怕是那里传来的……”

青篱想起前世吃过的槐花包子,槐花饭,还有槐花蒸菜,拍拍手,露出一丝笑意,道:“走,我们回去叫了柳儿红姨来,去摘了槐花叫厨房做槐花包子吃……”

苏青筝正因刚才老太太的话,心中不爽,闻言嗤笑一声:“果然是什么人配什么饭!这狗肉终究上不了席面……”

红玉娇笑道:“大小姐咱们快回去罢,奴婢今儿早上叫厨房里给您做了您最爱吃的燕窝碧粳粥、桂花糖蒸栗粉糕、如意糕、梅花香饼、水晶冬瓜饺……这会儿已经送怕是已经送到院子里去了……”

一边说着,一边扫了扫青篱主仆二人,扶着苏青筝趾高气昂的走了。

杏儿恨恨道:“是谁没见过的好东西?!还值得拿出来说道……”

青篱不在意的笑了笑,道:“走罢,吃完饭,咱们去摘槐花,我呀,教你做谁都没见过的好东西!”

杏儿奇道:“方才就听见小姐说槐花包子,槐花饭什么的,奴婢听也没听过。小姐可是在哪里吃过?”

青篱淡淡笑道:“有的吃你就吃罢,问那么多做什么……”

……………………………………………………………………

王夫人出了上房门,甩着脸,一言不发,也不理会身后的紫雪,迳直向“静心院”方向走去。紫雪方才一直在门外候着,哪里会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太太不过是藉着她推了锦书罢了。

便也不敢出声,只是轻手轻脚的紧紧跟着。

王嬷嬷正吩咐小丫头们摆饭,瞧着太太脸色阴沉的进了屋,连忙摆手赶了小丫们出去,又见紫雪站在门外,不肯上前侍候,便知道有事。

连忙跟着进了里屋,见太太正坐在椅子上,手里帕子都快绞烂了。上前一步,轻声问道:“太太可是有什么事?”

王夫人冷哼一声道:“可不有事,而且是大喜事!”

王嬷嬷听了这话,回想方才太太进院的情形,唬了一跳,道:“……是紫雪?”

王夫人叹了口气,点点头。王嬷嬷恼了,骂道:“原本以为只紫兰是个不安份的,没想到会叫的狗不咬,原来紫雪却是个更蔫儿坏的……”

王夫人摇摇头,将方才的情形说了一遍道:“原是我推了她出去的。可是,唉……罢了,你去叫她收拾一下罢,晚上老爷回来,便叫了她来奉茶……”

王嬷嬷见太太还是眉头不展,便劝说道:“太太,这事既然左右都推不得,抬了紫雪总好过旁人……”

王夫人点点头:“我也是瞧着她是个安份的,这才拿她推了锦书……今儿老太太问赵姨娘院里有谁侍候着,老太太断不会无缘无故的问起这话儿来,你去各院走走,看看是谁在老太太面前闲话……我已经回了老太太,把许嬷嬷和紫兰给了赵姨娘,她不是嫌人少么……那我就叫她人多热闹点……”话说到最后已经是咬呀切齿。

王嬷嬷眼珠子转了几转,便凑到太太耳朵边上,压低声音道:“……有了身子的人,最易胡思乱想,奴婢有个法子………………”

两人压低声音说了一通,王嬷嬷便领命而去。出了房门,转身去了丫头们的住处。瞧见紫兰立在紫雪的屋门口,便知道紫兰已经知道了消息,不由心中暗爽。

面上却不露出一点神色,走过去先是装模作样的给紫雪道了喜。又一脸惋惜神色看着紫兰,紫兰被看到满脸通红,却又发作不得。一甩手回了自己的屋子,王嬷嬷跟着进去,心中冷哼,便将王夫人的话说了给她,紫兰一听要她去侍候赵姨娘,心中更恨,她一心想往上爬,结果却被人一棒子打到地上,从正房太太的贴身丫头,一转眼变成了姨娘的丫头,便哭着要去找太太问个明白。

王嬷嬷拉住她道:“太太有什么法儿,赵姨娘在老太太跟前透出想叫你去的意思,老太太便发了话,太太还敢不听?现如今她肚子里怀着的可是个公子,府里头除了老太太,谁敢违了她的意思?”

紫兰这下可把赵姨娘恨了个透顶。她猜着定是赵姨娘怕自己这段时得了老爷宠,到时候,老爷忘了她,便想着这么一个法子来,把自己捆到她跟前儿去。她有身子的这段时间,老爷定然不会在她房里过夜的……打得好响的算盘!

王嬷嬷见她低头不语,脸上颜色不断变着,知道她把自己刚才的话听了进去,不吭声的走了。

正文 第六章 西席

王夫人打发走了王嬷嬷,一个人坐在屋里思量着。老太太一直盼着男孙,自己现在年纪大了,不叫老爷再纳屋里人也是不可能的,虽然日后就是有了男丁,也会叫她一声母亲,可倒底不是自己亲生的,隔着心呢。最贴心的还是自己的两个女儿,想到女儿,又想到女儿的亲事……原想着这事须得缓一缓,可眼下,她却有点急了。

正想着,紫竹在窗外道:“太太,老爷回来了”

王夫人连忙起身相迎。苏老爷此时已知紫雪的事儿,进了屋,便直瞧她的脸色。

王夫人嗔笑道:“老爷瞧什么?”

苏老爷见王夫人脸色还好,便坐下半是解释半是安慰道:“叫夫人受委屈了,只是,老太太一直盼着人丁兴旺,这才……”

王夫人听了这话,不由心头含酸,老爷心里到底还是在意她的,这就够了。连忙强笑着扯开话题道:“老爷,先不说这话,我有件事儿想和老爷商量……”说着,倒了一杯茶递过去,道:“……府里小姐们的西席请辞了一个月有余了,老爷现下可遇到合适的了?如今二丫头也好了,也该给她们请个正经的先生回来了……”

苏老爷听了王夫人这话,点点头:“是了,我最近事多,差点忘了这事儿。倒叫夫人操心了,这西席的人选,我再问问,岳大人是个学问好的,相交的人怕也不差,请他推荐一个便是了……”

王夫人笑道:“说到岳大人,我倒想起一个人来,这人你也认得……”

苏老爷眼睛转了两圈,问道:“你说的是他?”

王夫人笑着点点头。苏老爷大笑道:“夫人这主意好,若论学问,他到是上等的,最难得是是这闺中女孩儿必学的琴棋书画,他样样都拔尖儿……”

王夫人大喜道:“老爷可是应了?!我这就备礼,老爷饭后就过岳府一趟罢……”说着便叫丫头们去开库房。

苏老爷连忙道:“吃过饭再备礼也不迟,只是岳大人一心叫岳行文求官,怕是有些别的想法……”

王夫人想了想道:“又不是叫他一直给咱们府里当西席,不过是眼下一时没有合适的人罢了。老爷细细打探着,若有了合适的人,便再请个正经的西席过来……”

苏老爷点点头。

因王夫人催得急,苏老爷用过饭便去了岳府。岳老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听得下人来报,这昨日才见过,今日又带着厚礼前来。连忙迎了出去,奇道:“苏老弟可是有什么事?”

苏老爷一面命下人们将礼品放了过去,一面笑道:“可不是有事,今儿我来求岳兄了”

岳老爷见苏老爷面上带笑,眼中坦荡,也知道他所求定然不是难事,笑着指了指苏老爷带过来的一堆东西道:“苏老弟有事使个下人来说就行了,何必如此?”

苏老爷摇摇头:“若是别的事,叫下人来说也就罢了。只是此事必得我来才行”说着,顿了顿,见岳老爷一脸疑惑,便道出来意:“此番兄弟前来,是为了给府里的三个女儿求个西席……”

岳夫人在屋里正逗岳珊珊玩耍,听得下人们说苏老爷带着厚礼前来,连忙叫丫头们看着岳珊珊,急急忙忙去了书房。刚到书房门口便听见苏老爷的这话句,隔着门帘笑道:“苏大人求西席怎么求到我们府里头……”一面说着一面进了屋。

苏老爷站起身行礼道:“嫂夫人来得正好,这事儿怕是也得嫂夫人点头才行呢”

岳老爷道:“苏老弟,你进了门便神神秘秘的,到底求的是谁?”

岳夫人笑道:“我倒是猜着了几分。苏大人求的怕是文儿罢?”

苏老爷连忙点点头笑道:“嫂夫人不亏与贱内为至交,倒是想到一块去了”说着便将求临时西席的来意与这二人说了一遍。

二人笑道:“还当是什么事儿,值得这样大张旗鼓?左右他也是闲着,正好又有那点儿本事,难得你们府里看得上他。”

苏老爷连忙将岳行文夸赞了一番,三个人说说笑笑,便将西席的事儿定了下来。

………………………………………………………………………

“篱落院”里,青篱正指导着两个丫头处理刚刚摘下的槐花,先将槐花撸下来,挑净里面的硬梗,弄了细细碎碎,满满的一盆,然后拿清水清洗了几遍,接下来,就该焯水了。

青篱为了吃这槐花包子,早使红姨叫了两个粗使的嬷嬷过来弄了一个十分简易的灶台,说是灶台,不过是在西厢房边上的空地上,挖了个浅坑,又拿几块青砖在两边垫了,好支锅子。

青篱前世工作之余也常常去自助游,这野外生存的本事多多少少也知道了一些,在她的指导下,简易灶台很快便弄好了。

将槐花焯了水,捞到凉水里浸着,中间要多换几次,等浸得差不多了,这才把槐花捞出来了,用两手将槐花攥干,变成一个一个的菜团子。然后便是调馅了,把红姨从大厨房买来的肥瘦结合的五花肉切成丁,先用盐、酱油、葱、姜腌渍入味,少量春韭切末,又加入少量的芝麻油搅拌均匀。还生着呢,就闻到香味了。

三人忙活完,青篱看着这一地的狼籍,心里盘算着在“篱落院”里砌个小厨房,也好偶尔做点东西解解馋。

调完槐花馅,再接下来,活面,包包子,蒸包子,就没清篱什么事儿了,接下来的任务便是等着吃了。

灶里的柴火旺旺的烧着,三人坐着一边闲话,一边等着包子熟。面香和着炊烟的气息,让青篱有些怔忡,不由又想起前世的童年时光。

院门口有人闪了一下,杏儿连忙起身走了过去,定眼一瞧,是太太院子里的小丫头。小丫头立在院门口与杏儿说了几句话,匆匆忙忙的走了。

青篱问道:“刚才是谁?可有什么事?”

杏儿道:“是太太使了院子里的小丫头传话给小姐,说府里新请了西席,明日起就要开始授课”

柳儿担忧了看了二小姐一眼,道:“可知请的是什么人?多大年纪?脾气秉性怎样?”

杏儿摇了摇头。

青篱心里却很高兴。她正愁着这事儿呢,这古文实在生涩难懂,又没有《说文解字》这样的书可以参考,着实让她有些头痛,能有人指导着再好不过了。连忙叫杏儿去给她收拾明日上学的东西。

杏儿见二小姐兴致高昂,连忙去将上学的一应物件收拾出来。青篱看着这么一大堆的东西,一阵头大,见天色还早,便叫了红姨来,拿了树枝在院子的地上画出前世斜挎包子的样子,又细细的给红姨做了讲解。

红姨一脸惊奇的看着二小姐,心道:二小姐这一病如今看来也不算是坏事儿。见了老太太不再跟老鼠见了猫似的,说话行事都比先前多了几分小姐的气度,多了几分主意。好像也比之前聪明了几分,眼前这个物件儿虽然简单,却也需有几分巧心思才能想得出来。

这么一想,心里更是欢喜,连忙去了小库房找布匹,好早早的赶出来,省得误了小姐明天上学用。

青篱交待完红姨,这槐花包子也熟了,满院子都是包子的香味儿,杏儿和柳儿早馋得不行,急巴巴的等着包子出锅。

青篱笑着道:“你们也不用急,以后啊,好吃的东西多着呢。远的先不说,光是咱们院子里的这架紫藤花就够你们吃的了……赶明儿你们叫了人来,在咱们院子里搭个小厨房,想到什么新奇的好东西,咱们自己做着吃……”

几人一边说笑,一边将槐花包子起锅,青篱拿起包子咬了一口,槐花与肉香结合的如此完美,香得她长长了吸了一口气。杏儿和柳儿见如此,肚子里的馋虫蹦哒得更欢了。

青篱见她们两个的模样,笑道:“愣着做什么?光闻味儿能闻饱了?还不赶快趁热吃”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都没有动。青篱也知道她们是不习惯与她这个主子一同进食,便道:“你们端了包子去和奶娘一起吃罢,赶快吃完,好给搭着手把我那个挎包赶出来”

这两人才应了,端起一盘包子去了西厢房。

………………………………………………………………………

岳府。

晚饭时,岳夫人将已经替岳行文应了做苏府西席的事儿说了,岳行文怔了一下,黑眸微闪,伸出白晰修长的食指扣了扣太阳穴,才略带些无耐,淡淡的道:“娘,你这次又想做什么?”

岳夫人撇撇嘴道:“这次才不关娘的事儿,是苏老爷亲自来求的,你父亲也应了的。”

岳老爷见夫人把自己出卖了,连忙道:“不过是临时西席,等苏府找到正式的西席,你便不用去了,左右不过两个月的功夫……”

“哈!哥哥要去当教书先生了呀……”一个清朗的少年声音传来,言语之间带着十分的兴灾乐祸。

岳行文抬起眼,看了一眼新进门的少年,淡淡的道:“五十两银子可凑齐了?”

岳行武闻言脸顿时垮了下来,嘴里怪叫道:“哥哥就那么几根破草药能值五十两银子吗?净匡我!爹、娘,你们可要给我做主啊……”

岳行文不理他的怪叫:“没有银子,便写五十张大字罢……”说着,放下筷子,道:“爹、娘,我吃好了,你们慢用”

说着便起身。走到门口顿住脚,又道:“五十张大字明儿戌时前交过来……若是不交,后儿就变一百张……”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岳行武的脸垮得更厉害了。

岳夫人连忙起身到门口,冲着远去的背影喊了一句:“明儿记得辰时三刻去苏府,爹和娘可都是应了的……”

喊完半晌也没听见个回应,岳夫人坐回桌前,抱怨道:“老爷,你说行文是不是我们的孩子,若是不知情的人看到,还以为他是咱们老子呢……”

岳老爷眼一瞪,道:“你那是什么话……”顿了顿又道:“放心罢,行文心里有数……”

岳行武接过丫头盛的饭,嘟囔道:“哥哥就是太过份了,这么无法无天的,爹得训训他……”

岳老爷瞪了他一眼:“再无法无天能比得过你?!”

岳行武讪讪的摸了摸鼻子,埋头猛吃。

正文 第七章 入学(一)求推荐票

第二日青篱醒得格外早,杏儿柳儿听见里间的动静,连忙打了帘进来,见二小姐已经坐起了身,精神奕奕的样子,心中微安,打了热水来给二小姐梳洗,青篱见柳儿又拿出一身粉衣,便问道:“府里什么时候做衣裳?”

柳儿道:“府里每一季统一做一回衣裳,若是有特别的事儿,回了太太,单做也是有的。”

青篱摇了摇头,把刚起的念头压了下去。

穿戴完毕,便去上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