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瑞雪兆丰年(花期迟迟)-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三日后,烧窑和铜匠铺子的老板都红着眼睛,带着伙计把货送到了新铺子里,收了尾款也不肯走,美其名曰要留下帮帮忙。
瑞雪好笑,真就不客气的指挥他们帮忙搬扛,把东西都搬去了后院搭好的一个青砖红瓦搭建的雨棚下。大缸被洗刷一新,座到了那个足有六尺见方的铜炉子上。
各种已经焯去血沫子的鸡骨、牛骨、猪骨被成盆的倒了进去,各种调料包也扔下了几十个,大桶的井水倒了七八桶。这般折腾完,巨大的铜炉子里,才放进了木柴,大火烧了起来。
大缸实在太大,任凭大火烧了几个时辰,才隐隐冒了些微热气,那些伙计和掌柜等不得,也就都纷纷告辞了。
如此这般,足足烧了一日,大缸里的汤水开始沸腾,咕嘟嘟冒出了气泡,这般又过了三日,铺子两侧的邻居,就先嗅到了一股奇特的香气,有那好奇心重的人,就嗅着香气找了过来,纷纷询问,铺子里煮了何物,如此诱人。
高福全等人怎么能错过这等好机会,自然介绍不停,然后也不禁止众人去雨棚下观看,那口大缸至此出尽了风头。
翠娘心急火燎的拾掇了家里的细软等物,又把地里的庄稼托给婆家众人,就装了辆马车,带着两个孩子进城同高福全汇合了。
东厢两间房,一间小厅,足够高家一家住了,西厢房一间做了账房,一间待客,一间就预备着瑞雪平日来时歇息之用,至于耳房不必说,就是库房,各种调料,要用到的碗碟等物,统统整齐摆在里面。
栓子也早早从码头铺子里回家来,先给瑞雪磕头谢恩,赌咒发誓,要对得起师傅的信任,然后就同娘亲一起,里里外外的忙碌开来。
仗着王家一家的好人缘,还有瑞雪的慷慨大方,铺子还没开张,各种好吃易做,又成本低廉的小吃食,就已经被送到了周边的邻居桌上,各种豆干、豆腐卷,油炸或者酱好的鸡骨架,虽然是素的居多,或者也没有多少肉,但是不要钱、白送的东西,谁人会嫌弃,何况那味道确实好吃的让人忍不住吃过,还要允一遍手指头啊。
老王更是有头脑,借着儿子做了掌柜这一喜事,在家里摆了个小宴席,请了一众同僚小吏和有些头脸的街坊邻居们,不必说,菜色自然都是铺子里拿来的,除了几样做工比较麻烦,成本高昂的,其余都统统亮了相,王家只贴了几坛酒进去,效果却是出奇的好。
不过几日功夫,整个东城区,人人都知道了,府衙里的书吏老王,有个出息儿子,不过十三岁就做了一家铺子的掌柜,那铺子也卖的好吃食,下酒极好。
虽说还没开张,“酒咬儿”这几字,却已经实实在在被众人所熟知了。
待得那大陶瓮里的骨头换了三次,日日咕嘟嘟沸腾着,香气足足能飘出一条街去,瑞雪终于宣布可以开张了。
众人就等这一日呢,听了这话,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忙碌的脚不沾地,不过一日功夫,各种吃食就已经齐备了,肥鸡杀了十几只,猪头、猪蹄,牛肉等各种肉食也采买了回来,都是洗刷拾掇干净,夜里就统统扔进各个大铁锅,加上大陶瓮里舀出的浓香汤汁,然后慢慢炖煮了起来,等火候到了,也不开锅,直接焖煮在锅里,等着味道更加深入骨肉里。
第二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下了两三日的小雨也停了,街面碧青如洗,极是干净,而“酒咬儿”铺子里飘出的香气,在这样清新的雨后空气里也越发飘得极远。
第一百八十九章 忧喜两重天
辰时一到,那挂在高高木杆上的爆竹,就被点燃起来,劈啪之声不绝于耳,红色的纸屑四处纷飞,热闹又喜庆。
栓子穿了新做的锦缎长衫,要上系了锦带,头上戴了顶八棱掌柜帽子,像模像样的站在台阶上,冲着围过来看热闹的乡亲父老们鞠躬问好,然后笑道,“各位长辈,叔伯大娘们,我是从小在大伙儿眼皮底下看着长大的,如今受我恩师器重,把这铺子托付给我,说实话,心里也是忐忑,以后自然还要各位长辈多帮衬多照料。小侄闲话也不多说,这几日长辈们也多有尝到小店的吃食,不必说,味道不差,如今铺子开张大吉,三日内所有吃食,都是半价出售,各位长辈可不要错过这一饱口福的机会啊。以后再想找这样的便宜事,哪怕哪位老伯打小侄的屁股,小侄也是不能少收半文钱的!”
栓子在码头铺子住了一年多,嘴皮子练得自然利落,又仗着从小住在此处,守家待地儿人面熟,也不怯场,一番话说下来,让围观众人都是笑开了脸,心里倒真有些自家子侄初长成的感受,于是一边笑着,一边想着进去捧捧场。
但凡卖吃食的地方,都是进去容易,空手出来难啊。
那木架子上,一排排黄橙橙的熟铜盒子里,放着金黄的炸鱼,油汪汪的酱鸡翅、鸡手,大块的酱牛肉、酱骨头,或白嫩或碧绿的小炝菜,哪样看着都让人忍不住想流口水啊,多多少少每人都要花上个二三十文,买上几样回家尝尝鲜。
一个上午,铺子里人来人往,王嫂子同栓子,还有主动跑来帮忙的吴煜、大壮、黑子,都在前面铺面忙碌,到得中午饭饭时,栓子实在忍耐不住,抱了算盘一通猛拨,最后居然大失所望,原来辛苦一上午,才不过收入二两银子,这可着实出乎众人意料。
王嫂子和翠娘跑去看了存货,原来卖出去的多是便宜的素菜和豆干等物,那些猪头肉,酱骨头等价格稍贵些的,都没有卖出多少,自然不会有多少进项,若是一直这般下去,可就太不合算了。
铺子里的气氛一时就低落了起来,人人都有些灰心,又担心瑞雪跟着着急上火,所以,不得不勉强装出一副笑脸,互相安慰着。
赵丰年一早儿出门同各个酒楼的掌柜谈妥了试卖干豆腐的买卖,又送了菜谱,定了价格,回到新铺子就见众人垂头丧气,猜到是生意不好,三两步奔去后院西厢,结果,却见瑞雪半点儿没受影响,照旧吃喝,甚至比之在家里时,还多喝了半碗鸡汤,心下疑惑,却还是笑道,“我还惦记着你,没想到却是多心了,这般就对了,不管铺子也好,作坊也罢,都有我在呢,你只管吃好睡好就行。”
瑞雪拿帕子擦了嘴角,亲手给他添了碗粳米饭,一边看着他大口吃着,一边说道,“大伙也是心急,乱了方寸,这个时候,男子们都未下工回来,进店来的多是妇人,哪有几个舍得大方花钱的,能卖出二两就已经不错了。正经看生意好不好,还要再等一两个时辰再说。”
赵丰年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就笑着转而说起干豆腐的生意,若是各个酒楼里卖好了,以后兴许能顶得上大豆腐一半的销售量,家里作坊这下又要忙碌起来,怕是还要再招些人手。
夫妻俩小声商量着,脸上都带着笑,让进屋来转了两次的翠娘等人见了,虽然不知缘由,但是心下却都奇迹般的安定下来。
果然,就如同瑞雪所料一般,刚过了未时末,街市上摆摊子的小商贩们回来了,各个衙门小吏回来了,木工瓦工等手艺人也回来了,在街上遇到了,熟人说上两句闲话,见得有铺子新开张,香味嗅着扑鼻,再眼见那“酒咬儿”几个大字,肚子里的馋虫就被彻底勾了出来,踱步进了铺子,看着猪蹄猪头肉吧嗒嘴,见到鸡腿炸鱼淌口水,这个要一点儿尝尝,那个要半斤品品,林林总总就买了不下六七样,门口的柜台里再打上一斤烧酒,美滋滋就回了家。
有那平日难得聚齐的,就说笑着上了二楼,坐在软垫上,互相倒了酒,一起上手啃着鸡爪子、酱骨头,说些闲话,滋溜一口小酒,真是美得各个眉开眼笑。
眼见着,铺子里就热闹的如同开了锅的沸水一般,众人各个忙得脚不沾地,中午时的那般忧心,早就飞到天边去了。
有那别的城区来友人处走走的,或者路过着急回家的,索性就买上一个盒子,有四格的,六格的,八格的,全素、全荤,或者半荤半素的价格都不一样,但是却可以尝到尽量多的品种。这也自然受到了大伙儿的热烈欢迎,有那在楼上吃完了的,想着家里的老父亲或者兄弟还没尝到这好吃食,就也会买上一盒,唱着小曲,三摇两晃的回去了。
如此这般,到得天黑时,翠娘几个关了铺子们,把各个铜匣子里的,极少的剩菜归到一处,重新用冰块镇了,又拾掇干净二楼,然后就齐齐聚到账房,等待栓子重新算账。
算盘珠子的噼啪声在小小的屋子里回荡,惹得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好半晌,栓子才放下账本,长长出了一口气,环视众人一圈儿,高声说道,“二十八两三钱零六十文!”
将近三十两?众人齐齐睁大了眼睛,猛然哄声一片,要知道这可是开业打折,半价出售的时候啊,若是正常价格,那岂不就是足足五十几两银子,一个月下来就是一千多两?
一千两够买什么,城里的大宅!一百亩好田!居然一个月就赚回来了?
众人越算越怔愣,简直大有陷入疯狂之势,瑞雪无奈,轻轻咳了咳,待得他们收了心思,才笑道,“账目不是这般算的,今日是开业第一日,客人多,以后日子久了不见得还有这么多人,而且这只是所有收入,还没扣除成本,人工食材等等,最后纯利也就是十两左右。”
“十两也行啦,这样一个月下来就是三百两,一年就是三千两…”翠娘还是没从巨大的惊喜里恢复过来,声音都在打着颤。
高福全也猛点着头,妇唱夫随,也是欢喜的懵了。
瑞雪实在好笑,却也不准备再说什么了,毕竟以后日子长着呢,他们这些常在店里的,总有比她还清楚的时候。
开张大吉,日进斗金,这是一定还要庆贺的事情,后院的廊檐下吊起了几只大红灯笼,高大挺拔,树冠如伞一般的柳树下摆了两桌儿,王家、高家、赵家,所有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团团坐了,剩下的几样吃食,加上炒了四个热菜,凑了八个菜,摆满了桌面儿,男人们喝酒,女子们照顾孩子,说着闲话,真是人人都笑歪了嘴。
趁着高兴,赵丰年宣布了众人的工钱,不必说,栓子当了掌柜,工钱最高,二两!王嫂子和翠娘都是一两二,高福全一两五,待得年底,再把一年的盈利拿出一成,按照大伙平日的表现发红包。
这可是极厚的工钱了,完全出乎大伙儿意料,短暂的沉默之后,人人都推拒不肯,却被赵丰年一锤定音,再没有商量余地了,众人互相对视一眼,倒满了酒碗,也不说什么客套话,一滴不剩的喝光了,就连栓子都没落下。
酒宴直喝到月上柳梢头儿,才终于散去,王家一家欢喜回了自家,高福全把铺子前后门都锁好了,在铜炉子底下添了大木头,估摸着够一晚上烧的才罢手,翠娘给瑞雪夫妻送了洗脚水,照料几个孩子都睡了,也就歇下来。
第二日一早,天色未亮,铺子里又重新忙碌起来,大锅小锅照旧飘散着香气,各种吃食陆续填满了各个熟铜盒子。上午照旧客人不多,一过了午时,就又热闹了起来。
因为时近七月天,天气越来越热,瑞雪生怕吃食变质,早早就吩咐在熟铜盒子下面的夹层里放了冰块。虽然吃食难免稍微凉了一些,但是进铺子的食客见此,却都是连连点头,谁在外面买吃食,干净卫生,味道好都是第一重要的。况且这是夏天,凉吃食比热的还要顺口一些。
如此一连几日,半价售卖过后,铺子里的食客开始渐渐稳定了下来,每日都有七八两的纯利,但是别的城区也开始陆续有听得铺子名声的人赶来尝个新鲜,想必以后的进项还会更多。
但是,开业第二日,几个小子都被送回了村里读书,以后等彩云彩月也跟着回了村子,铺面里的人手就怕是有些不够了,众人一商量,又在街坊邻居里,用了每月六百文的工钱,聘了个十四岁的小后生铁林做伙计,铁林也是个王嫂子看着长大的孩子,同栓子也熟识,极灵懂事嘴甜,上工之后,很得众人满意。
瑞雪日日在后院里,帮忙调个汤汁味道,或者做些小活计,却也总被彩云彩月或者翠娘等人抢下来,生怕她累到,一迭声的要她只安心歇着坐镇就好。
但是,瑞雪到底不是能闲下来的人,又琢磨了两样风味花生米和卤蛋出来,添到了菜谱里,结果这一晚后半夜,就有些肚痛难忍,可把赵丰年吓得魂飞魄散,飞跑请了大夫来,听得确实是疲累所致,气得他大发雷霆,又舍不得责怪一脸讨好笑着的妻子,只得咬牙切齿,要彩云彩月拾掇衣物,待天一亮,城门一开,就直接回了村子。
第一百九十章 雷子归来
这一次腹痛,把瑞雪也是吓得不轻,足足在炕上静养了三四日,生怕孩子有个好歹,有时候心里觉得烦躁,就忍不住抱怨,村里那些同样怀了身子的妇人,哪个不是七八个月的肚子还下田做活,养鸡养猪,忙个不停,怎么就她这般娇气,不过是做几样吃食,就能累出毛病来?
云家婆媳抱着孩子来陪她解闷,听她这般说,就笑道,“怀了孩子的妇人,谁不疲累,但是农家人,一大堆活计等着做,哪能闲下来,时日久了,自然就皮实了,你这身子怕是原来也没吃过什么苦头,娇贵些也是应当,再说家里如今日子好过,又不是养不起,就安心多歇歇,好好养着吧。老赵家可就指望你这肚子里的骨血,传宗接代呢。”
瑞雪无奈苦笑,只得耐着性子等到把胎儿坐稳。
这一日,安伯诊脉之后,拍着胸脯保证,下地走动无事了,赵丰年才勉强放心,亲手扶着妻子去东园赏花。
闫先生城里那位友人因为月前喜得一子,今日大办酒席,提前三日就同赵丰年说好了私塾停课一日,这也正好给瑞雪一个游玩东园的好机会。
才不过半月有余,春时移栽来的那些桂花树,都已经开满了细碎的小花朵,一枝枝,一串串在微风里,肆意挥洒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彩云彩月挎着小巧的竹篮子,在树下跑动着,嬉笑着捡起新鲜完整的花瓣扔到篮子里,待得晴好之日晒干,以后冬日泡个蜂蜜桂花茶,或者蒸个桂花糕,装个香囊都是极好的。
瑞雪心痒也想跟着去捡,却被赵丰年死活揽在怀里不让动,好似她是纸糊的一般,走动几步都怕被风吹破了,惹得她撅着嘴,皱着眉头。
赵丰年好笑,他这心爱的小妻子,自从怀了身孕,越发有些孩子气了,他着实有心哄她欢喜,但是又真被一次次惊险吓得有些草木皆兵,所以,只得轻声哄着她,“安伯说,现在咱们的孩儿还没坐得稳妥,还是要小心一些,雪,咱们先忍些时日,等以后孩子生下来,我定然带你走遍这武国大好山川,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全听你的,好不好?”
瑞雪照旧撅着嘴,但是眼底那道燥意却是已经被他的这些话浸软,悄然消失无踪,前世里的男人,这般疼爱妻子,软语安慰的也是极少,何况还是在这男子为天的时代,不得不说,遇到这个人,虽说吃了些辛苦,但是终究还是天大的幸运,细细想起来,这也许就是老天爷,对于前世的补偿也说不定呢。
这般想着,她放软了身子,往丈夫怀里靠去,装作不情愿的说道,“好吧,这可是你答应我的,到时候不要说话不算数。”
“算数,算数,男子怎能无信。”赵丰年笑开了脸,轻轻的,如同揽着世间最珍贵的宝贝一般,把妻子往怀里紧了紧,低声说道,“你说,咱们的孩子,是男是女?给他们取个什么名字好呢?若是…”
不远处的彩云彩月,捡满了半篮子桂花,偶尔回头,看见树荫下相拥的主子们,忍不住红了脸,互相嬉笑着跑去更远之处,生怕打扰了这样的人间伴侣…
中午喝了一小碗红枣粥,吃了半碟麻辣小黄瓜,两张猪肉馅饼,瑞雪的肚子被撑得溜圆,于是就脱衣小睡片刻。
赵丰年惦记没有核对的账本,安顿她睡好就去了前院,这几日干豆腐的售卖开始火热起来,作坊里也更加忙碌了。
张大河正同云小六搭手儿,从库房里抬豆子出来,一抬头,就见门外走进来一个黑脸膛的后生,刚要开口发问,突然惊喜的喊道,“这不是雷子吗?”
众人一听,纷纷围上前去细看,真是云家的雷子,虽然出门两月,晒得黑了许多,但是那眉眼,特别是一笑起来的憨厚之意,大伙谁也认不错啊。
雷子咧嘴笑了起来,给大伙行了礼,打了招呼,然后就去了账房,赵丰年见到他回来也很是高兴,简单问了两句,就撵了他回家去看父母妻儿,雷子也是归心似箭,小跑着走了。
瑞雪小睡起来,听得雷子回来了,也是替云家欢喜,唤了彩云彩月,把吊在井里的那些肉食捞出来,捡了一半,要英子帮忙送了去。
自从翠娘进了城看顾新铺子,一向麻利勤快的英子就接替她当了内管事,她是个有眼色的,知道自己不如翠娘那般受主家信赖,所以,平日里除了有活计,很少到后院去,但是只要瑞雪吩咐的,又必定做的尽善尽美,一段时日下来,也渐渐得了瑞雪的喜爱。
云家热闹欢喜了一下午,待吃过晚饭,雷子就又上门来了,张大河在前面接了他,亲自引着到厅里,他当先就给赵家夫妻行了大礼,跪下足足磕了三个响头,让瑞雪很是惊疑,倒是赵丰年猜得必定是因为当初救得他媳妇难产一事。
果然,雷子含着眼泪,直道,以后必定回报老板娘救得他妻儿活命的大恩。
瑞雪早把这事忘到脑后去了,当初那般惊险的时候,谁见到都是要尽力帮上一把的,她可没存着收取回报的心思,于是赶紧唤了雷子起来,把话头儿转到了北行之事上。
雷子也不是个啰嗦之人,稳稳心思,就把这些时日的所经之事,仔细禀报了一遍,“我和石头走了三城,同四百七十六家农户签了契纸,秋时必定以每斤两文的价格收购牛豆,有吴家老店的掌柜们作保,倒也顺利。咱们作坊的豆腐之名已经传到各城了,但是因为大多人都没吃过,所以都不过是听个新鲜。我和石头商量着,他留在固城盯着,免得有什么差池,然后我回来请示掌柜的,是不是要在北边三城,再开个豆腐作坊?”
瑞雪和赵丰年对视一笑,雷子出门锻炼这两月,倒是没有白白浪费光阴,已经开始学着动脑筋了,但是,他们是打算将来卖豆腐方子的,要的就是个新鲜神秘,倒不好先去赚这第一桶金,自然不肯应下,就道,“这事我们自有打算,牛豆收获还要两月,既然石头在那里盯着,你就不必也去守着了,家里孩子还小,就先住上两月再赶去吧。”
既然主家这么说,雷子虽觉可惜,但是也不好再劝,想着能在家住两月也是极好,就赶忙行礼道谢,“谢掌柜的体恤,我明日就来作坊上工。”
“不必心急,先在家里歇上几日吧。”
雷子却憨笑摇头,“今日回来只看了几眼,就觉作坊比之以前忙碌许多,人手怕是不够用,我明日就来,也多帮着分担些。”
张大河也笑道,“雷子兄弟回来,我可有帮手了,大全一走,我这正有些忙不过来呢。”
“作坊又新添了干豆腐,需要的人手更多,只多雷子一个也是不够,就在村里再多招几个人吧,你们都多留意一些,要人品好的,手脚勤快的,过上几日咱们再商量。”赵丰年同瑞雪早就商量好招工这事,也不觉多突然,倒是张大河和雷子都觉得是大事,这消息一出,村里必定又要轰动了,但凡一家有一人进作坊做工,日子就马上好过许多,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怕是众人又要抢破脑袋了。
两人应下,就告辞出去了,各自回了家。
云二婶两个儿子都在外奔波,时隔两月才见到大儿一面,正是亲香的时候,哪怕知道儿子过不上半刻就会回来,心里也还是惦记,抱了可心,站在院门口往外张望,远远见得夜色有个黑影儿行来,果然是满脸喜色的自家儿子,就问道,“儿啊,可是掌柜的又给什么赏了,咱可不能要,你不在家这些时日,我和你爹、你媳妇可没少得赵家照顾,咱做些活计都是应该的,可不能再贪心!”
雷子上前扶了娘亲,笑道,“娘,你想哪里去了,你儿子是贪心的人吗,我是听了掌柜说要招工,心里高兴咱们作坊生意好呢。”
他话音刚落,云二婶还没等接话,旁边树后就突然跳出一个人来,惊叫道,“招工?作坊又要招工了?”
云家母子吓得都是一哆嗦,待定了心神一看那人模样,就都皱了眉头,那不是别人,正是好吃懒做的云强!
雷子想起先前同妻子私下说话时,妻子说过难产时那些惊险,脸色就更黑,忍不住讽刺道,“大叔真是对我家门前这棵柳树厚爱有加啊,当日吓得我家桂花难产,今日大叔还打算吓吓侄儿?”
云强脸色一僵,嘿嘿干笑两声,想起当日惹得祸事,有些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前笑道,“大侄子说笑了,不过是吃过饭,正好走过这里,听得你们说话,才过来问上一句。当日侄媳妇那事,是我莽撞,还没跟侄儿赔罪呢,侄儿可千万不要记恨大叔啊。”
雷子哼了一声,有心想骂他两句出气,到底碍于他是长辈,不肯落下没规矩的把柄,只得道,“天色晚了,我们一家要睡了,大叔还是别处溜达去吧。”
云二婶更是连开口说话的意思都没有,一手抱着可心,一手就去开院门,云强大急,刚听得那样的大消息,他怎肯轻易放过,上前死活缠着他们娘俩,一起进了院子。
第一百九十一章 心思
云二叔在屋里听得动静,出来一看,虽不知是何事,但是见到堂弟这张惫懒的脸孔,头就立刻疼了起来,这三叔一家怎么就没有消停时候了呢,为何就缠上他们家不肯松口了?
他心里厌烦埋怨,但是大晚上的到底不好惊动左邻右舍,只得咳了两声,道,“都别吵了,进屋说话吧。”
云强立刻应着,“哎,还是堂哥心胸宽,不计较兄弟不懂事。”说着,几乎小跑一般就进了厅堂。
云二婶狠狠跺脚,小声嘱咐儿子,“进去告诉你爹,不管他说啥都不要答应,咱们一家脱不了他纠缠也就罢了,可别带累了赵家,我安顿好孩子就过来啊。”
雷子怎会不懂这道理,赶紧点头就进了屋子。
云二婶急急忙忙拉开西厢房的门,雷子媳妇刚给儿子喂完奶,见得婆婆进来,就一边系着衣襟一边问道,“娘,谁来了,我怎么听见有外人说话?”
云二婶放下可心,皱眉说道,“能有谁?还不是你三叔家那个闲汉,你照顾着孩子别出来,小心被他再冲撞到,我去听听他又打什么坏主意。”
雷子媳妇儿连忙点头,护小鸡般把两个孩子都揽到跟前,好似下一刻那云强就要进来抢孩子一般,这也不能怪她草木皆兵,要知道上次云强可是差点害得她一尸两命啊,不经历那般鬼门关的人,可是体会不到那绝望和苦楚,她如今如何防备都不算过分的。
云二婶草草泡了壶茶,刚进堂屋,就听云强小声在央求着,“二哥这事儿你可要帮帮忙,再怎么说咱们也是一家人,你家二嫂在赵娘子跟前也有脸面,若是二嫂去说,这事一定能成!”
“要我去说啥情?你不会还打着主意要去作坊当管事吧?我可没那么大的脸面,你还趁早死了这心吧。”云二婶可是没忘记,上次云强打算谋夺作坊的事,一开口就把话都封死了。
云强听了这话,居然没有恼怒,反倒一脸悲色的说道,“二嫂,我这次可不是有何别的心思,我是心疼巧儿,想着二嫂平日里也那么疼她,好赖不济也给她找个出路,否则她这一辈子可怎么办啊?”
云二婶本来准备了一肚子的话,但是听得巧儿这名字,就猛然咽了回去。
巧儿是谁,云三爷家的小女儿!今年年方十八岁,长得白白净净,乖巧又柔弱,在农家女子里,长相性情都算是个出挑的,按理这个年纪早就应该出嫁了,有那手脚快的,恨不得孩子都要满地跑了,但是,这丫头的命,实在不好,兄长们都是游手好闲,父母也是势力又贪财,一心要给她找个有钱人家,他们好借借力,结果好不容易同一个城里的商户之子定了亲,那儿子却先天体弱,不等成亲就一命呜呼了,巧儿直接就成了望门寡。
村里妇人有那口德不好的,背地里都说她克夫,这样的流言传下来,更是没有人上门提亲了,巧儿日日以泪洗面,多日也不出家门走动,着实有些可怜。
若是云强提起的是别人,云家一家怕是都没有好脸色,但是唯独这可怜的堂妹,却是谁也不好再多说啥。
云老二父子对视一眼,咋咋嘴巴,也齐齐没了主意。
云强偷眼瞧着他们一家的脸色,心里有了底,把妹子平日在家如何不爱说话,不爱吃饭,动辄寻死觅活要出家,着实夸大了几分,说得是要多凄惨有多凄惨,末了,他也聪明的不逼着云家几人立刻就答应什么,反倒缩着肩膀,叹着气告辞去了。
留下云老二一家,互相望望,都是有些心软,云老二就对老婆子说道,“巧儿是个不错的,若是去作坊做工,也不至于惹什么祸患,要不然,你去求求情?”
云二婶皱了眉头,还是有些不愿意揽这事,瑞雪平日的性情,她可是极清楚,虽说心软好说话,但若是真出了什么毛病,以后再有别的事,可就再难开口了。
雷子比巧儿大两岁,虽说辈分是姑侄,从小也是常在一起玩耍的,多少有些情分在,也帮着劝娘亲道,“娘,儿子这两月也要回作坊做工,小姑姑就算进去了,有何不妥,儿子也能看顾着…”
“行了,行了,你们爷俩都别说了,好像你们都心软,就我是那不通情理的人一般。巧儿胆子小,我倒是没啥担心的,我就是怕她那爹娘又教她些什么歪心思!罢了,左右这招工还要折腾个三五日,我想想再说吧。”
云二婶撵了儿子回房去睡,然后也洗洗同老头子歇下了。
再说云强装了可怜摸样,一路出了堂兄院子,就一溜小跑回了自家,也顾不得关院门,一跳三尺高的就蹦进了堂屋,差点撞了出来倒洗脚水的云三奶奶。
这老婆子平日也是个泼辣好动手的,一巴掌就拍在儿子后脑勺上,骂道,“你个死小子,一天到晚就知道到处闲走,也不去田里看看,那大草长得都快比包谷高了,我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生了你们几个没用的东西,儿子没能耐,姑娘嫁不出,我可真是没脸活着了…”
她这一顿泼天唠叨,出口又快又急,显见是平日常骂的,很是顺利,半点儿不打磕巴。云强很是不耐烦,挤开他娘,就冲着屋里喊道,“爹,你快出来,我听到个大好消息啊。”
云三奶奶见得儿子正眼都不看她,更是恼火,伸手还要打,却被儿子下一句惊得忘了下手,“爹啊,作坊要招工了,咱家要发财了。”
云三爷本来还在屋里寻找不知放在哪里的布袜,听得这话,一个箭步就从屋里窜了出来,只光着脚踩着一双布鞋,高声问道,“你在哪里听来的消息?可能当真?”
云强伸手抄起桌上的茶壶,直接灌了几大口,得意笑道,“消息自然是真的,而且咱们村里怕是还没有几个人知道呢。”
云三爷老两口连忙坐下,问道,“你从哪里听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