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来到大唐的村官-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根那边的人被踢,当然是不满了,他从地上站起来后,就想要冲过来,和这边的人拼了。

大根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连忙拦在了两帮人的前面。

然而,大洪那边的人现在可不会看大根的面子,现在他们成了阶级敌人了。

就在双方不能控制,要动手的时候,间谍们冲了过来了。

他们手中拿着木棍子,脚下带着四只警犬,长相凶狠,露出的白森森的牙齿,让人看到不寒而粟!

“呵呵,这真是狗咬狗了,昨晚好不容易刚说服了一个,昨晚就被你们给杀了,真够倒霉的,让我们怎么向主子交待,现在好了,你们又想咬起来了,真当我们如无物了吗?”一个很像小队长的人,一边说话,一边让人打开牢门。

虽然大根他们很想要冲杀出去,但是间谍们身上的横刀,手上的木棍,外面随时要冲进来的警犬,都让他们不敢轻易妄动。

间谍一进来,他们两边的人就分开,虽然相互敌视着。

“看来不得不把你们给分开放了。”间谍队长说道。

随即,他挥了挥手,让人把大根和四个头目给带了出去。

间谍队长看了看,就走了出去,地上的阿东的尸体,依然没有理,就放在牢中,和活人在一起。

两边的人关好后,间谍们就不理会他们了,让他们的心理发酵去。

在外面,两个间谍走在一起,其中一个走在后面的人问道:“头儿,那个尸体放在里面,要是臭了怎么办!?”

间谍头儿冷冷一笑,说道:“臭了更好,让那帮子人更懂得触景生情,更能早早地把消息给供出来。话说起来,太子这一招,还真灵!”

“那是,我们都准备好了刑具了,太子一下,竟然这样子软刀子,就把他们粘在一起分不开的十多个人,给分开了!”

随即他嘿嘿一笑,说道:“殿下原本还在为怎么杀那人担心呢!”

间谍头子却一点儿都没有高兴的意思,说道:“殿下现在可是想要知道,这毒药是从哪里来的,这要怎么说?”

听到这话,那个手下连忙闭上嘴。

连太子都不能说的来源,他当然也不能知道了。

他只知道,头给那个阿东下的毒药,是能到几个时辰后,才发作的,并且让其脖子的瘀血变得更加厉害,就像是被人掐死的一般。

也是因为这种毒药,才能成功地制造出阿东是在牢中被杀,从而让他们产生隔阂,从而变成现在这种情况。

两人没有再说话,进入了一间房间里,里面几个人商量了一会儿,就在里面静坐了,到了李承乾约好的时间,他们才出动,去对大洪那边的人进行审问。

这个审问,不用动刑,就能问出来,显得非常简单。

他们对大根他们已经产生了恨意,想到阿东就是他们的下场,他们都不会再跟大根一条心了。

而且想到招出来,可以免去家人连累,他们都选择了供出来。

并且,间谍们说昨晚已经从阿东嘴里问出来了一部分事情,若是他们说的不对,他们完全可以听出来的。

于是这样一来,他们就更不敢说假了。

审问很顺利,很快就从这些人嘴里得到了尽量的情报。

这些情报汇总后,送到了李承乾那里去。

李承乾看过了里面的关系网,叹了一口气,说道:“后面的粮食,可有送上来了?”

“最快也要到傍晚才到!”许州令说道。

李承乾无奈地说:“要平乱就是让灾民肚子能饱,这样才能有效地把他们给控制下来。不然肚子不让他们饱,却用刀棍赶他们,只会越弄越乱!”

……

第818章 赈济

……

在李承乾的期盼下,粮食终于到了。

不管其他什么平乱的好办法,粮食才是唯一的平乱的法宝。

这些粮食,都是临时从周围各州抽调过来的。

与粮食一起到的,还有唐龙旗,老李头像这些政治宣传的道具。

李承乾马上下令,让人做好准备工作。

粮食充足,所以李承乾吩咐下去,许州,陈州,唐州三州同时开放送粥点。

在城墙上,让人刷上大大的标语:

“朝廷与百姓共度难关!”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叫嚣造反是牛鬼蛇神!”

“洪水和牛鬼蛇神都是在祸害百姓!”

“打倒牛鬼蛇神!”

“皇帝陛下万岁!”

另外,老李的头像也被画得大大的,挂在了城门上面。

灾民们正在暴乱之中,不可能官府的人一说要发粥,他们就跑过来。所以,李承乾让人散发消息出去。

在这个饥饿的群体里,发粥的消息,以非常快的速度,传到了大部分人的耳朵里。

有人不信,认为这是一个圈套,不能去。

但是对于百姓来说,他们不管做什么,还不是为了一口饭吃。他们这样跟着别人做乱,也是因为没有得吃的,才跟着做的,现在城外有发粥的地方,他们就算知道会被抓,也愿意冒死去看一看。

有一些人想要找之前一直鼓动他们进城里抢粮的那些人,也就是表面是灾民其实是暗党的那些人,但是他们时候,竟然都不在了。

灾民找不到他们,并没有奇怪,这灾民混乱的很,谁知道他们是不是随人群走散到了其他地方了呢。

灾民们并不知道,他们要找的人并不是集中走散了,而是被潜伏进来的间谍给抓走了。

有了大洪他们提供的名单,间谍们摸到了名单上的人物,接着用同样的办法,在这些人身上使用,拿到了新的名单。就像病毒一样传染了,一个接着一个,很快就把这次暴乱中背后的那些暗党成员给抓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不成气候了。

到了放粥的时候,农民们没有了暗党的言论的干扰,加上饥饿的原因,对于粮食的渴望,于是都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去了三个城的发粥点。

那一天早上,很多灾民都到了城外等着。

这一天,他们没有受到平日那样,被官兵驱赶。因为官兵怕这些灾民聚结起来是为了冲击城池,所以一见到灾民围在城门口,就武力赶走。这也是让灾民们心里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从而被暗党的人一说,他们就信了。

他们有些儿意外,但心里还是打着最坏的打算的,并不太相信发粥的,虽然他们都渴望着能有点粥喝,但是心里一边渴望着并且过来看看,一边又做着最坏的打算,想着就算等一会儿被抓了死了就死了,有的则是想着一会儿见不妙就逃跑。

太阳慢慢升起来,城门嘎吱一声,打开了。

从里面跑出来了一队人。从那整齐的队列,可以看出这是一队官兵。

这一看,灾民以为是来抓他们的,胆小的先撒开腿跑了。

没跑的人是第一眼认出,这一队人穿的衣服,和官兵不一样啊。竟然是穿着白色的衣服。

一身的白,连头上都是一顶白色的帽子。

这白衣人手上并没有拿着官兵的刀棍,要是出来抓他们,哪里会不带刀棍?

这是什么人?

人们在心里猜道!

这时,人们看到了白衣队列是有拿着东西的,但不是刀棍,而是一个一个大锅,最后面的人则是推着一辆一辆的车子,车子上堆着黑黑的东西。

但是可以看出,这些东西并不会伤人。

灾民们想要围上去看看。

这时从城中跑出来另一队人,这是穿着青色皂衣的官兵,他们的出现,让灾民们心头一紧。不过官兵只是出来拦在灾民前面而已,并没有动手打人或者抓人。

而那帮白衣队则是在城门外已经筑好的小灶里放蜂窝煤。他们推出来的黑黑的东西,就是蜂窝煤,用来煮粥的。

蜂窝煤已经卖到了许州来了,所以李承乾在安排的时候,也可以直接用许州的蜂窝煤来煮粥了。

蜂窝煤的火生了起来,那帮子穿着白衣服白帽子的厨师们也开始把锅放到了灶上面,倒进水里开始烧起水来了。

大家一看这架势,是真的要开始煮粥了,于是不由激动了起来,而且也对于前面有官兵拦着不生气了。

这时候,城里跑出来更多的官兵,然后拦到了灾们的前面,使得防御线更加的严实起来。当然也使得灾民们的心里戒备了起来。

但是随后看到了城里推出来的一车一车装着的谷子,他们都一下子把这个心情给丢掉了,而是高兴地吼叫了起来。

这时候,灾民中有一些人忍不住想要冲上前去。

但是被官兵一脚给踹翻:“粥很快就煮好,都耐心地等一等,谁要是敢捣乱,将失去分粥的资格!”

这话一喊,很多人都老实了下来。

而且因为前面已经能看到米已经下锅了,所以对于官兵踹人,他们心里并没有因为受到刺激,而暴动起来。

水开了,菽谷被倒进了锅里,没一会儿就有一阵阵谷香飘了出来。

已经饿了很久的灾民,闻到了谷香,一下子精神了起来,眼睛里闪着精光地看着前面的一口一口的大锅,等一会儿就能够吃到饭了,肚子饿了这么多天可以吃个饱了。

这时,城门口又出现了新的官兵,他们手上拿着一叠叠纸张,上面有的是标语,有的是老李的画像,分散走到了灾民们前面,一个捕头对灾民们喊道:“乡亲们,粥就要煮好了,等一会儿就可以吃了。你们安静地等一会儿,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闹事,等一会儿大家就可以吃到粥了。这些粥,是伟大的皇帝陛下不忍心乡亲们受饿,特地从其他州城抽过来的,由太子殿下亲自送到许州,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都是爱民如子的好国君啊,大家一定要拥护!”

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有口饭吃,听到这位捕头用亲切的口吻说出来的话,他们心里没有反感,就是简单地想,能给他们饭吃就是好皇帝。

这时,捕头对他们招了招手,说道:“粥还没有好,大家在这里也是闲着,我继续和乡亲们说说话。你们说,能在我们受到洪水的时候,给我们送粥来的好皇帝,你们见过是什么样吗?”

这话一出,灾民们都脸上不由一滞。他们转头看看你,看看我,这个捕头是不是脑子被门夹了,竟然问出这样的问题来。他们就是最普通的百姓,怎么可能见过皇帝呢?

他们不由呵呵地自嘲一笑。

那个捕头还是不放弃,问道:“你们见过吗?”

为了满足这个脑子被门夹了的捕头的问题,灾民们回道:

“没有。”

捕头这时笑了笑,再次问道:“现在就能让大家看一看爱民如子的皇帝陛下的长相,大家要不要看!?”

刚才捕头问见过皇帝没有,大家是以为他在说笑,所以呵呵一笑而过。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却是说给大家看一看。

话一出,大家的脸色都一变,然后震惊地看着捕头。有聪明的人问道:

“捕头,难道皇帝陛下来了吗?”要是皇帝陛下亲自来看灾民,那可是大事了!

捕头摇了摇头,脸上带着深奥的笑容,说道:“刚才我已经说了,粮食是太子殿下送过来的,太子殿下就在许州城中,而皇帝陛下还在长安中处理国事,并且和大臣们商量着如何调动其他东西来给大家。而我想说的是,陛下为了让大家感受到他与大家一起共度难关,特别让画师画了他的肖像,送来给大家瞻仰!”

话说完,百姓们脸色俨然一肃。

捕头拿出一张画像,恭敬地举了起来。

这是用墨水印刷出来的画像,虽然是简笔画画出来的,但是却把老李的长相与神韵给画出来了。

画像上一顶皇冠,让人一看就能感觉到他的高贵。

李承乾在接到这批画像的时候,不由感叹道:“造纸厂这回可是发挥了作用了啊!”

要是没有去弄这个造纸厂,要是没有弄出新的造纸工艺,这次就没办法极时地用这么多上好的纸来印刷毛爷爷功能的头像了。

灾民们伸长了脖子,看到了纸上真的是皇帝的头像,都兴奋地叫了起来。

“现在,大家排好队,我们一人一张地分发下去,大家要知道,皇帝陛下发给我们粥喝,派兵救助受灾的我们,爱民如子,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好这张图像!”捕头动情地说道。

“好!”

“我们会的!”

百姓的情绪激动,但是这时候却反而更容易听指挥,在捕头的指挥下,官兵们出动,然后让灾民们都排了八个长队。由官兵把头像给分发下去。

一边分发,一边告诉他们,领了头像后,不要走散,照着这个队,等一会儿上前去领粥。

……

第819章 稳定民心

……

古代人交通不便,新闻不发达,皇帝天天宅在长安里,除了京都的百姓能有缘看到一两次之外,其他的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皇帝的脸是什么样的。

有的人只顾着干田里的活,可能连改朝换代了都不可能知道。

大部分人是到了官吏来找他们收税的时候,才了解到一些儿朝廷政事。不过一般都是哪一种税涨了,又多了哪一种税。

中国有一句话叫:天高皇帝远,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君不知民,民不知君。

现在这些儿普通百姓,竟然能看到皇帝的头像,不由像是给百姓们的心脏打了一支鸡血一样,砰砰砰地兴奋跳了起来。

当他们拿到了头像后,看到了上面留着飘逸的山羊胡子的人像,威严,高贵,俊美,和一丝平凡中的亲切,他们这才真正地感觉到,皇帝就是这个样子!

喜悦兴奋的情绪,在百姓们的中间慢慢传散开了。

这个效果,正是李承乾想要达到的。

捕头见原来乱糟糟的人群,现在已经排成了长队了,不由心里一呼,松了一口气,这样算是完成了殿下的一半的任务了。

或者说现在已经把百姓们引上了正轨,算是完成了大半任务了,接下来要做的就很容易成功了。

前面有着快要煮熟的粥放在那里,成了灾民们强大的镇定剂,就算他们之前或者现在,有什么不满也都会在这镇定剂面前被压制下来。

发完了头像,捕头又开始忽悠起了灾民们,忽悠一通后,然后把标语的纸张发给了百姓们。

但是这回遇到困难了,百姓们收到了标语,却不识字,拿到了也没有用。

不过捕头倒是聪明,在人群里找出了几个书生来。有的是秀才,有的是书塾老师,拉出来识字的,让他们念给百姓听,让百姓跟着读。

前面的粥越来越熟,香味越来越浓,虽然对于这读标语的行为有些儿不愿意,或者不满意,但是看在粥的份上,他们还是老实地跟着读了。

一时间,城外成了一个大课堂,朗朗的读书声响了起来。

嗯嗯,当然,也跟政治犯集中营一样!这就看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想像力了。

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标语,很快让所有人的都给记住了,不用书生们带,也能复读出来。

“粥好勒!”一个胖胖的厨师喊了起来。

这一声喊,可是把灾民们的心给勾了去了。

捕头怕出乱子,连忙喊道:“大家一个一个上前去,不要急,不要冲动,大家都有,后面还没有排到的,先念词!”

在官兵们竭力维持下,百姓们都被很好地控制住了。

前面一个一个地上前去拿碗,领粥,领到后就转到一边的空地去喝去,形成了很好的秩序。

粥发到一半的时候,李承乾从里面出来了。

“太子殿下出来慰问大家了,太子殿下出来慰问大家了!”捕头激动地喊了起来。

刚才是见到了皇帝的头像,就只是头像就能让他们感觉到了皇帝离他们是那么近。现在竟然是太子出来了。这让很多的百姓都激动了起来,身体打哆嗦,神情兴奋。

李承乾出来后,看到捕头带着百姓们向他恭敬地行礼,他伸手摆了摆,让他们停止,然后坐在马上,说道:“百姓们辛苦了,洪水发这么久,才给大家送粮食来,是我的过错,以后朝廷将会改进政策,只要大家一有困难,就马上求助大家,把大家缺少的补给大家。”

“我知道百姓们的家和田都被水给淹了,还有一些家人被困在水中,也有一些家人悲痛地离开了我们,让我们在喝粥前为他们默哀!现在已经有官兵前往那些被水围着的地方,开始抢救那里的人,家禽,财物,尽量把百姓们的损失降到最低。”

“已经逃出来的人,将会尽量地安排好住的地方,家被毁了,朝廷会安排新家给你们,田被毁了,朝廷也会安排新的良田给你们,请大家相信朝廷,今天我站在这里说这些话,就是一口唾沫一口钉,绝不食言,要是到最后没有实现给大家,你们可以拿我扎稻草人,用针扎我!”

这话说得很恶搞,但是大家却从这恶搞的话里听出了亲近来。

太子敢这样发毒誓,就是在表明着他会说到做到。

不然谁会说你们来扎我吧!

这一番话,再加上他们手上喝的粥的重量,让他们相信了李承乾。

看到他们脸上信任的表情,李承乾继续说道:

“我们都非常希望,这场灾难很快地过去,在朝廷帮助大家的时候,请大家一起动手,自救起来。首先当然是不能闹事了。之前闹事是因为我们的粮食还没有送过来,我能理解大家,所以我跟我父皇说了,不能怪罪到百姓送上,我父皇同意了,百姓们是无罪的,之前的事情,都不会被抓起来,不会被关进大牢里。不过要是现在和以后再闹事,那可就说不过去了。”

“殿下,我们不会再闹了,我们只要有口饭吃,就已经足够了,怎么会再跟自己的再生父母闹事!”

一个读过书的老头站起来,刚喝了粥,嗓子恢复了力气,喊道。

这一喊,其他人也纷纷表态。

李承乾高兴地点头:“不闹就是最好了,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把毁掉的家园重新建起来,才是道理!”

“接下来,我会把怎么自救自建的办法告诉官吏们,你们要听从他们的指挥。”

“大概要做的,就是一百人组成一个团体,从团体中选出一个德高望重的百姓出来做个代表,这样方便管理。第二是组织百姓们到山上寻找其他可以吃的东西,山上什么果子的不能放过了,还有动物,也可以打来吃,不但添了自己的口福,也减少了官府的压力,让官府可以抽出更多的人手去帮大家做更多的事情!”

李承乾保证道:“当然,要是找不到吃的,城门口的粥点依然会给大家发放粥喝,不会让大家饿倒。”

这话说得很贴切,也很在理,很容易就让百姓理解,而且还有后面的保证,更是让他们心里像吃了铁称铊一样。

……

第820章 找到匪窝

……

同时,在陈州和唐州这两个地方,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虽然李承乾不能分身之术,一分为三,陈州和唐州的老百姓没有见到他,但是陈州代替李承乾出去说话的,是一个地方上德高望重的老者,在官府发粥之前,他就已经先发粮食给灾民了,只是没有官府的配合,所以帮助的人也少。所以他出来说话,很有份量。唐州则是州令出去说话,他在唐州口碑不错,听说之前灾民攻城时,是他站到墙头上,说退了灾民的。

在李承乾设计好的组合拳下,三州暴乱的灾民,以非常快的速度给稳定了下来。

接着官兵出面引导灾民从原来的集中地里出来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反抗,听从安排。

团结力量大。对于官府来说,灾民集在一起破坏力大,现在灾民愿意听从安排,分化了出来,就把破坏力给分化出来了。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简单了,赈济灾民,组织他们自救,让他们度过这次洪水灾难,等到洪水退了,就可以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重建家园。

可以说,李承乾现在已经是完成了任务了一大半了,或者说是最难的一部分给完成了,后面的事情,交给本地的官吏去办就可以了。

而李承乾能这样轻松地把平乱的任务给成功地完成,是他的办法用得对。

他到许州之前,就有军部发命令到河东道行军总管,让他出兵守在了许州,陈州和唐州三州的边界,不让灾民向北而去。

李承乾一到许州,他带来的间谍,就潜伏进了灾民之中,最快的速度,找到了灾民中最活跃,最有主导力,说话最鼓动造反的人,到了黑夜里,用迷药往他鼻子一捂,就给抬了回来了。

接着就有了前面拷问的事情。顺藤摸瓜,把灾民中潜在的那些暗党给抓了起来。

这次民乱,就是这帮子暗党做为骨架,灾民被利用,成了外表的血肉,现在骨架被抽了,这些血肉也就没有了支撑,所以很容易地被李承乾给捋顺了。

当然,这次是有老李在后面做着坚实的后盾支持,能及时地从其他地方抽粮食过来。

这次能平乱,也是粮食起了最大的功劳。

如果没有粮食,李承乾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想大唐的江山受到动摇,他最后也只能答应程老货的主意,血洗这帮子乱民了。

接下来如何安抚灾民的事情,就交给有基层经验的地方官员了。但并不是这样,李承乾就没有事情可做了。

这次抓到的这些暗党,间谍们已经开始往上摸了,想要搜出更多关于暗党的情报来。

没有想到的是,还真的给李承乾摸到大鱼了。

暗党中的红堂,就在唐州之中。

也是因为堂口在灾区之中,所以他们才会发这么大的力,引导灾民们暴乱起来。

他们这只红狐狸弄了这么大的动作,以为藏在灾民之中就不会被人发现,却没想到太子会亲自出来,并且带来了现在最精锐的间谍,从而抓到了他们藏在灾民中的大量人员,从而摸到了他们的总部。

程老货并不是间谍体系内的。

他现在是左武卫的大将军,属于京城的守护力量的人,所以一般不能知道太多关于间谍的事情。不过在许州这里李承乾能商量的人不多,于是只好拉住程老货,一起商量如何对付这个红堂。

他的意思,是把这个发现的红堂给挖出来,消灭掉。

而在商量之前,李承乾已经让人快马把这边的情况给老李知道,要消灭掉红堂的事情,也一起在快马情报中说到了。

到时候,老李意见下来后,就可以行动了。

老李对于造反的人,是不会手下留情的,想来李承乾提出要消灭掉红堂,老李应该会同意下来的。

只等老李命令一下来,程老货就可以带着精锐的左武卫去唐州剿灭红堂。

“殿下,殿下!”一个间谍跑了进来,对李承乾喊道。

“嗯?”李承乾和程老货转过身去,看着这个匆匆闯进来的间谍,很奇怪地看着他。

不过闯进来,必定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所以李承乾都没有责怪他,而是期待的看着他。

“殿下,有最新情报,红堂应该是感觉到成员的失踪,引起了警觉,准备逃跑了。”间谍说道。

红堂的人警觉了?想要逃跑?

若是让他们逃跑了,下次想要再找到他们,那可就难了。

“知道,让人继续监视着唐州方向的动静,其他的等我的命令。”李承乾说道。

间谍下去后,李承乾望向程老货。

程老货身上浮现了一层杀气,果断地说道:“我们应该等到陛下的命令,但是红堂要逃跑,我们只能提前出兵,拦住红堂的人。”

“好,听你的!”李承乾点头同意了下来。

看程老货还在看着他,他换了个口气,说道:“本太子现在任命卢国公出兵剿灭红堂。”

程老货忽地站了起来,站直了身姿,对李承乾应道:“喏!”

说完后,他就向外面龙行虎步地走了出去。

程老货去集合军队去了,李承乾也去坐守间谍本部了。

到了傍晚的时候,新情报过来了,红堂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先逃了出来了。

不知道这部分人是什么样的成员,程老货二话不说,就带着先头部队,冲去拦截了。

第二天早上,就传来了捷报,已经把逃跑出去的人给拦住了,唐州内的红堂也给抓起来了。

现在民乱已经平了,红堂的人也被抓了起来了,李承乾呆在许州也有些儿宅了,于是就想要去唐州看看。

路上倒是没有什么景色可看的,荒凉得很,春风忽忽地吹,竟然带有箭声。

在老龙拔刀挥动,在空中发出一声金属声,一支断箭落在了草地上,李承乾这才张大了眼睛,竟然有人来行刺!

“刺客!”阿牛一口字正腔圆的长安话,大嗓门的吼了起来。

左右卫率的士兵,马上过来把李承乾给围了起来,而其他的士兵,则是飞快地向那一处发出箭的地方冲去。

小山坡上,猛地站起了十几个弓箭手,一排箭雨射过来,冲上去的士兵不少不幸中箭,倒地惨叫。

后面的盾兵马上冲到前面,挡住了后面的箭雨,这样一来,他们前进的速度就慢了不少。

此时,太阳挂在左边,李承乾的右翼受到袭击,而那些弓箭手面向着太阳射箭,还真是了不起。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射到人。

前进的盾兵,影子被拉在了前面,显得有些儿沉重。

盾兵后面,已经有士兵拿出了弓箭,准备对偷袭者进行反击。

箭头在太阳光下,闪着寒光!

李承乾的左翼,是一小丛树林,阳光穿过树叶,斑斑点点地透了过来,显得有些儿尖锐,就像是箭头的反光一般。

猴子王冷不丁地抽出背后的箭,拉弓,满月圆,忽的一声,箭射了出去。

小树林上,也是寒光一闪,一支黑箭飞了出来。

两支箭,在半空中撞在了一起,箭尖对箭尖,发出一声尖锐的金属撞击声,接着像陨落的英雄一般,从空中一起落到地上。

猴子王是李承乾八大护卫中箭术最好的一个,现在发出去的第一支箭,竟然被人在半空中拦截了,激起了他心里的怒火和挑战之心。在李承乾眼里,这个箭更多的是巧合撞到了一起,而猴子王不这样想,这是对方有高手在。

他的手非常快,在后背上一抽箭支,搭到弓弦上就射了出去,接着手往背后一拿,又一支箭射出去,接着第三支也射出去。

三连珠!

半空中,似乎有黑影连连,忽忽声不断。

猴子王脸色突然一变,连忙又拿出新的箭,射了出去。

补了两支,他才脸色平静了下来。

但是这一轮斗箭中,他却是落了下风了。

李承乾后面传来嘎嘎的声音。

他转过头,看到阿牛和阿力两个胡子保镖竟然躺在地上了,这让人意外,难道两人中箭倒地了?

但是看他们手上拿着一支长弓,一只茅,就知道他们两个并不是中箭倒地。

这是做什么?

李承乾看着阿牛躺在地上,张开了双腿,这个销魂的动作却是为了架住那么长弓,阿力坐在地上,双脚张开弓起,裆部顶在阿牛的头上,这同样也是一个销魂的动作。他手上拿着一支茅,竟然当成了箭,搭在了长弓上,缓缓的拉开。阿牛脚一登,两人一起用力,把弓给慢慢拉圆了。

“三石弓!”老龙在旁边轻轻地说了一声。

三石,是说这弓弦的力量有多大。

李承乾脑中没有去转换一下三石是有多大的力量,就看阿牛和阿力这两个胡子大力士要合作才能拉开的弓,足见这把弓的力量在多恐怖。

而看两人的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