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无疆(火热)-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绍宽憋了一肚子话,一口气全说出来之后心里畅快多了,也不管周围的人怎么看他,直管大喝几口水再说。
陈绍宽的话很大程度上引起了第四军军长邓拉本的同意,照说第四军并未经历解放战争,是一支现成的作战力量。目前台湾地区的日军仅仅一个装备极其落后的旅团,完全有可能在日本海军主力赶来之前完成登6作战,一个再等十年都是精锐的集团军足以消灭盘踞在台湾的日军力量。就算海军什么都没捞到,况且空优势还能完全掌握在共和国手里,不存在物资补给可能被切断的情况,并且台湾地区多年来一直在反抗日军统治,人民军过去之后依靠群众基础完全能够击败任何妄想收回台湾的日本本土派遣军……
当然,有这样想法的还有不少人,第三集团军军长穆达就是其一个。第三集团军是重点打造的山地作战王牌军,台湾地形复杂很适合第三军这样的部队,不管是处于战略目的也好,锻炼部队也罢,都应该让一直没捞到战事的第三军上台亮相,不管参谋部把台湾战争弄成偷袭还是强攻,理应如此。
“或许,我们的军队尤其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军官已经有了骄傲轻敌的情绪。在诸位看来,甚至在我们很大一部分军事干部包括战士开来,我们的军队不看平时训练成绩,就单看军事装备都足以号称世界第一。日军有啥?他们凭什么和我们比?是用打一子弹就得拉一次枪栓上膛的三八大盖和能够连续射、点射的一八式自动步枪?还是用欧战时候就老的掉牙跟不上时代的野战射炮和我们的自行榴弹炮比较?”庄家明目光再次扫了一遍在座的诸多将军们,肩膀上的金星那是金光闪闪,骨子里的傲气也差不了多少。
共和国6军将领们看不起日军是有道理的,就拿日军常设师团也就是其所谓的甲种部队,当然也是共和国6军正规野战部队,即最强悍部队的意思。其师团、旅团、联队、大队、队、小队,其实分别对应的是师、旅、团、营、连、排。以一个装备日军现代化武器的甲种精锐师团为例,下辖有两个步兵旅团,每个步兵旅团近八千人。每个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每个步兵联队近四千余人。步兵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约一千余人。而步兵大队则下辖四个步兵队和一个重机枪队,每个步兵队二百五十余人。当然,队之下便下辖了三个小队,每个小队约七十来人。
另外,师团还有一个直属的一千余人骑兵联队、两千余人的炮兵联队、一千五百余人的工兵联队以及近三千人的辎重兵联队,加上它的各有几百人的通信队、卫生队和一百多人的野战医院,也就是说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常备主力6军师团兵力在.4万人左右。其真正军事装备,战马数千匹、步枪和骑枪一万余枝、掷弹筒一百四十多个、轻机枪近三百挺、重机枪五十余挺、山炮十六门左右、野炮近四十门。
因此,日军的一个师团是具有多兵种配合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作战单位,故这种师团又被它们称为甲种师团,往往三个师团便组成一个集团军,当然日本人都直接称为第几军,最高统帅军衔是将。如果三个军加上一定的直属部队,便可构成其方面军,统帅军衔是大将。当然,这些都是战时日本会采取的措施,平时各个师团是独立存在于各地的,征兵、驻训等都在其本地,因此各个师团都有其地方名称,比如第一师团长期驻守东京地区,全部士兵、下级军官都为本地人,因此有着东京师团之称。而来自民风顽劣的熊本第六师团,则又称之为熊本师团……
看日军编制,其实说不出太大的问题,除了其部队是驮马化和6军的摩托化、机械化差距较大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和问题。双方同样是训练有素的军队,战斗力的差距就在于哪一方能够有更好的武器、有更完善的后勤补给,尤其是在武器装备上,问题一下就很明显了。
第二卷中国崛起第三十五章海陆空(续)
更新时间:2011…8…183:38:19本章字数:7301
日两国的军队在训练方式、部队编制、兵役制度等都不一样,而且人民军和日军之间还从交手,对于彼此的了解都很少。战斗力无从判别孰高孰低,只能看各自的装备了。
先,在单兵装备之手枪方面,日军装备的手枪是南部十四式手枪,而共和国6军装备的是一八式手枪。南部十四式手枪由日本名古屋兵工厂制造,口径八毫米、弹容八,95年成为日军制式装备,然而只限于将校级别军官,俗称“王八盒子”。
反观共和国6军方面,一八式手枪是由原人民军后勤装备部牵头研,数十位军工人才进行武器设计与研,并经历上千次苛刻实验之后于98年正式成为人民军制式装备,次大规模装备是给自治政府运动会特勤安保部队装备,并在之后推广至全军,目前6军六大集团军上至将军下至单兵都装备有该枪,一八式手枪采用双排供弹、枪管短后坐式原理、回转闭锁机构,射击精度高、破坏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好,它的大规模列装曾导致军队内部就是否进行格斗、拼刺刀等训练的争论,不过最终以加强枪械射击和单兵格斗能力并重结束争论。强大的单兵火力是避免伤亡的有效手段,当然也是日后和共和**队交锋对手的噩梦,尤其是酷爱拼刺刀的日本军队。
单兵装备之步枪上,日军骑兵装备四四式骑枪,步兵装备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步枪是日军非常重要的单兵武器装备。三八式步枪改进于日俄战争备受诟病的三十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枪,9o5年正式定型生产之后曾向国销售部分枪支,该枪主要特点是枪身较长、后坐力较小、子弹飞行稳定,因而该枪特别适用于身材矮小的倭人用于拼刺刀和精准射击,但由于子弹威力不足,除非命重要部位,否则一穿一个眼不容易让伤兵罹难。其装备的掷弹筒威力倒是不小,不过就是数量太少……
反观共和国6军方面,其主要装备是一八式折叠枪托式自动步枪,这是张宇的一个杰作,当然其真实剽窃对象是另一个时空的“八一式”自动步枪。该步枪采用成熟的工业冲压工艺,枪口加装膛口装置下方有通条和刺刀的卡槽,后端装有射四十毫米枪榴弹的卡圈。每分钟近百的战斗射、四百米的有效射程、可射三百米内枪榴弹(弥补手榴弹与轻型迫击炮火力空白)、弹头杀伤力巨大,该枪是不折不扣的战争利器,与一八式班用轻机枪一道构成了共和国6军的步兵班强大火力。
另外,日军步兵装备最为重要的轻重机枪,分别是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机枪)和大正三年式重机枪。后者是三八式重机枪的后续展型号,射击精度非常准确,高平射击转换度快,六点五毫米的口径却有着不俗的威力,四千米的最大射程和一百余斤的重量都是其深受日军喜爱的优点。但是同样是六点五毫米口径的歪把子轻机枪便没有如此好的待遇,其环境适应能力差、携带困难、射击连续性差等特点虽然不能降低它在日军的地位,却极大的提高了持枪人的伤亡率……
而共和国6军则与日军不一样,先是在军工设计思想上就很有很大迥异。日军的武器研大多是依照欧洲大战所得到的启,并且其军事思想侧重于战术而非战略,军工基础又与设计思想相不符合,所以其武器装备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其真实需求,但却又不能有太多讲究。
不过,共和国6军是以原自治政府所辖人民军基础之上展而来,欧洲大战期间人民军军事工业对欧洲出口大量武器装备和弹药,锻炼出一大批成熟军工人才和设计思想,加上张宇的合理引导,因此更加注重武器的实用化和系列化,无论是手枪、自动步枪、狙击步枪、轻机枪(班用)、重机枪、反器材步枪等等,所有的枪械都在追求系列化的同时注重战场适应能力即武器的通用性,因此曾在欧洲战场赢得了通用机枪的另类美名。
之所以是美名,是因为所有的枪械零部件都是标准化生产,步枪和机枪之间零部件通用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不小心掉进泥潭里、被灌进了沙子等等都能很快打响,而通用的真正美名也就是说被损坏的枪支就是现成枪械修理原材料的来源,别管是不是在恶劣的战场修理。
两军之间存在更大差距的是炮兵火力上,日军普遍装备7毫米射炮、7o毫米步兵炮、75毫米山炮和75毫米野炮,装备少量的o毫米榴弹炮、oo毫米加农炮、5o毫米加农炮、5o毫米榴弹炮。从炮兵装备来看,许许多多的火炮都是欧洲大战期间被证明没有多大实战效果的,尤其是山炮更是因威力、射程等方面的不足,战争不久之后便被各交战国舍弃,即便野战射炮也只能依靠其可观的射在军队“苟延残喘”。
真正在欧洲大战挥威力的是大量的前线步兵轻重迫击炮,还有就是炮兵部队的大口径加农炮和榴弹炮。大规模列装的o5和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威力巨大的5毫米榴弹炮、55毫米加榴炮、5毫米加农炮、o和o5毫米榴弹炮等在各个交战**队数目巨大,所以欧洲大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炮兵盛宴,至今不少国家仍然保留着当初自治区卖过去的火炮,依靠每年出口各种口径的弹药和必要零部件,是共和国的好些军工企业必做科目。
强大的军工企业所支持的共和国6军就没有客气了,除了在基础战术单位装备各种口径的迫击炮之外,提高迫击炮的精度、便携性和威力成了亘古不变的探究热点,而从6军集团军说起,集团军有军属炮兵旅、师属炮兵团、团属炮兵营(连),出于不同的部队类型而搭配不同种类的火炮,也就是说是自行化还是牵引式方面有所不同,但口径上还是基本一致的。
军属炮兵旅有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和破坏敌方工事为主的,亦可以消灭对方作战装备等的加榴炮营,配有十二门5毫米加农炮。有远距离压制与打击敌人作用的重加榴弹炮营,每营装备十二门o毫米加榴炮。该旅还有装备射击精准并且威力强大很适于支援作战的榴弹炮团,两团即六营共七十二门55毫米榴弹炮。
师属炮兵团以三个装备毫米榴弹炮为主的榴弹炮营,每个营有十二门榴弹炮,并且该炮兵团有少量装备于一个重榴炮营的十二门55毫米榴弹炮;团属炮兵营则以十二门o5毫米榴弹炮为主,搭配装备o毫米迫击炮的直属迫击炮连、装备o5毫米无后坐力炮的直属无后坐力炮连,有些部队还在团级部队搭配战防炮连。可以说共和国6军的炮兵火力是非常强悍的。
因此,抛开双方官兵的素质和战役战术能力。同级别部队的日军火力单位配备相比于共和国6军相差一个级别,但加上火炮质量、威力等方面的判别,一个日军集团军的炮兵火力才能和一个正规共和国步兵师相抗衡。所以,要想打赢一个全装满员的共和国6军集团军,日军需要在一个满员的集团军基础,即三个常设师团之上,再并加入一个装备二十四门5o毫米榴弹炮的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一个装备十六门oo毫米加农炮的野战重炮兵联队、数个迫击炮大队,这样才能和一个共和国的集团军相抗衡,当然再加入一个装备八门5o毫米加农炮的独立重炮兵大队,再从其他部队调入相当数量的轻重机枪之后,构成一个加强版的日军集团军之后,胜算或许会稍稍增大一点。
而事实上呢,共和国6军是世界军队的新秀,是一支不折不扣依靠强大工业实力而武装起来的高素质现代化军队。而日军方面则是在日俄战争之后,学习西方部分军事理论而进化来的部队,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不敢恭维的工业基础,因此备受重视的是单兵作战素质。要真把一个共和国6军集团军和一个加强版的日军集团军摆开来打,不考虑进日军的海军优势和共和国方面的空军优势,真正谁能更胜一筹还不得而知。
之所以要让两军抛开各自优势,那是因为日本的海军论吨位或者战力,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三。而共和国的空军,光是凭借其先人一步的航空工业便已经把日本落下得很远。
日军航空业始于仿制欧洲国家成熟机型,直到快要进入9o年为止,日本的很多飞机都还未褪去浓厚的欧洲色彩,而且数量都并不是很多。94年川崎仿制道尼尔重型轰炸机设计制造的八七式重型轰炸机、96年的八七式轻型轰炸机、97年的八八式侦察机等等都是很传统的双翼机型,飞行度慢、载量低、操控性差。即便是98年由岛开设计的高置单翼九一式战斗机,那放在共和国空军基础航校的教练机面前也是落后的。
共和国空军方面,经过十数年的努力,国航空工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和展,可以说在另一个层面上,三大航空集团和动机公司都已经基本停止了在螺旋桨飞机上的奋战,早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喷气式方面。即便是这样,依靠飞雕战斗机、飞鸟鱼雷轰炸机、飞燕俯冲式轰炸机,以及运输机、轰炸机等成熟飞机,加上一大批新型飞机,共和国空军很容易在和日军的空争夺战赢得胜利,空优势丧失之后,6地战场和海洋战场将会让日军显得非常被动,共和**队将会赢得更多的主动。
在海军方面,日本当然拥有着共和国海军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即便在华盛顿条约对国际海洋力量展加上了一定限制,日本的海军实力也是很强大而不容忽视的。
从驱逐舰说起,日本从99年开始展现代化的驱逐舰,到99年几近年末为止,日本已经展四个级别驱逐舰,依次是峯风级、神风级、睦月级、吹雪级。其吹雪级是日本至此为止最现代化的驱逐舰,大正十一年由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以美国为假想敌而设计制造。为了在美方处于进攻态势之下赢得主动,较大航程、较好适航性和较强鱼雷攻击能力的舰队型驱逐舰,一种有别于过去级别的新驱逐舰开始应运而生,这也是日本海军非常重视的一级驱逐舰,目标就是以质量优势密布其数量优势,吹雪级军舰6续下水。
98年下水的有吹雪号、白雪号、东云号、薄云号、白云号、矶波号,99年下水的有初雪号、深雪号、丛云号、浦波号,在建的只有将在十二月末才能下水的敷波号,可以确定的是未来还有多艘该系列驱逐舰6续建成服役。所以说,不看日本原有三个级别的驱逐舰,光是吹雪级现役舰艇就不少。
在巡洋舰方面,日本和欧美一样有着轻重之分。轻型巡洋舰上,日本有天龙级的天龙号和龙田号,球磨级别的有球磨号、多摩号、木曾号、大井号,长良级有长良号、鬼怒号等六艘。川内级有川内、神通和那珂号三艘。尤其是最现代化的川内级别三艘舰艇,舰艇上除了装备七座4o毫米主炮之外,还有八座鱼雷射管可射当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九三式酸素鱼雷,航虽有三十五节但防空能力很孱弱。
重巡洋舰方面,96年完工的古鹰号、加古号已经加入日本海军现役舰艇编队,而妙高级别的妙高号、那智号和足柄号、羽黑号灯已经从9年相继开工,最后制造的足柄号也能在99年也就是今年加入现役部队。战列舰方面,日本非常重要的是便数扶桑级,吴海军船厂9年制造、94年下水次年十一月末竣工的扶桑号,横须贺海军船厂的山城号二号舰,但其三号与四号舰艇后经大幅度修改设计方案而成为伊势级战列舰。
八八舰队计划催生了扶桑级战列舰,本原计划是要造八艘结果三四号因改进缺陷而新成一个级别,伊势号、日向号两艘战列舰成为日本海军第二级战列舰舰艇,该级别舰艇比较特殊的一件事情就是因日本海军士兵体能问题,原计划的5毫米副炮被改成了4o毫米口径的,因此炮弹重量从45公斤下降至8公斤,不过即便这样小日本的舰艇空间依然狭窄,居住舒适性不敢恭维。由此才会在日德兰海战之后,要对舰艇进行一定的现代化改造,计划为该级别战列舰更换动力系统、减少锅炉数目、减少一个烟囱并且改建结构复杂的舰桥,强化装甲防护能力等等,所以该级战列舰本预计今年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造,但因日关系紧张而暂缓。
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是旧日本海军重视舰队快打击的结果,效仿英国皇家海军的狮级战列巡洋舰,将金刚号交给英国维克斯公司设计制造同时派出技术人员前去学习,9年金刚号完工返回日本之后,日本根据英方提供的图纸在国内建造了比睿号、榛名号和雾岛号。同样是受到日德兰海战的影响,金刚经开始进行第一次改造,比如改进弹药库的防护措施、增加烟囱帽以克服排烟倒灌等措施,着重提升防御能力、增强水平防护,从9年就已经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造,直至现在只有比睿号还未完成改造。
已经进入服役状态的其余三艘,金刚号、榛名号和雾岛号,基本武备是四座双联装56毫米口径主炮、4门5毫米口径副炮、门76毫米炮、门双联装7毫米高射炮、4门5毫米高射炮,可以说凭借皮实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战列舰拥有着相当的战略威慑力。
而在追求海军现代化的道路上,日本依旧走得很快。艘重型航空母舰赤城号在9o年月份于吴港造船厂开工建造,本是一艘战列舰后因条约限制而改成航母。95年下水之后于97年月份完工,进入日本海军服役之后一直到现在为止仍在进行实验,从还装备着六座单管o毫米主炮上就可以看出,该航母还并不具备现代航母的特点,但7架舰载机的容量还是不容小觑的,虽然日本海军仍然在它身上进行各种各样实验。
另一艘日军现役重型航母加贺号航母,由川畸船厂建造。9o年开工,98年月日服役,目前仍然是日本海军的一大实验舰艇。不过从武备上看,装备o座单管o毫米单用炮、8座双联7毫米高平两用炮、座5毫米高射炮,已经说明日本海军放弃了对航母的主炮作战要求,已经走到了重视航空力量作战地步,不过其舰载飞机性能仍然是一个严峻问题。
反观共和国海军方面,在建设海军的道路上,共和国海军走的道路并不是曲折的,所以并没有像各国海军一样走各种各样的探索实验之路,从自身定位到规划未来展,海军走的路是更加切实实情和需要的道路。比如出于经济实力和防务需求方面,当初的自治区政府并不需要大型水面舰艇,因此选择了重点展水下力量和加强水面舰艇及相应设备、战术研究,潜艇、护卫舰、快巡逻舰等等相继问世。
而后,海军舰艇制造方面慢慢走向了自主设计制造的探索之路,驱逐舰、巡洋舰相继出现,和列强相应舰艇最大不同就是侧重实际需求和注重人性化,比如舰载空调、雷达等设备,而在海军空化的道路上,共和国海军并没有落后日本多远,海军航空兵创建之目的就是对海演练,除了没把航空母舰当基地,其战术思想、作训等等都严格按照未来上舰要求执行,而对日作战,海军没有必要以前展露这方面的优势和未来前途,依靠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力量足以完成任务。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航空母舰方面的设计研究尚未结束,其相应护卫舰艇、所需设备和人才都在培育或建设周期里,真正建造共和国艘航空母舰的时日尚早,支航空母舰作战编队的战力形成更是有些遥远,但只要努力,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包括共和国,尤其是海6空……
第二卷中国崛起第三十六章过渡
更新时间:2011…8…183:38:19本章字数:7922
“从过去到现在,我的高飞的心始终未变。”
廖朝东是不折不扣的共和国席试飞员,试飞院接到的三大航集团所有的新型飞机都和他有过不解的缘分,从简单的教练机到最魁梧的轰炸机或者运输机、民航机等,他的飞行小时和飞行架次难以计数,他所统帅下的试飞小组更是试飞院的王牌试飞小组,企业所需要看到的飞机设计性能基本都能被他们飞出来,有时候他们还能根据自我经验和体会向企业提出合理建议改进飞机。
然而,这次的试飞任务已经不同于过去。以前换来换去都是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只要技术好的飞行员,基本能玩转所有机型。但是试飞院这次接到的试飞任务可就不是传统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是一架货真价实的喷气式战斗机,泰山计划航空科技方面研究的结晶之作交给了廖朝东来驾驶,即便他已经在造价不菲的模拟器材上飞了近百个小时,但真正触摸到真机之时,心里的激动还是难以平复。
“廖朝东,我只问你一句,敢不敢上?”空军司令蒋阳英气十足的问道试飞员,为了见证新飞机试飞他特意从北京赶回成都,昨晚更是顾不得休息而加班加点看完新飞机相关技术资料,次日一大早便离开招待所来到试飞院。
“报告司令员,保证完成任务!”虽然此时的飞行员休息室里只有廖朝东和蒋阳英两人,但紧张的氛围已经凝固到了冰点,廖朝东非常相信科技人员们,自己过硬的飞行技术也是重要自信来源。
“我听说这架战鹰不同于过去所有的飞机,有近千余项高科技技术整合于一体。就连你这身抗压服、飞行头盔都是高科技的结果,战鹰上的新科技更是数不胜数,我说这话的意思希望你不要忘了飞机上的特别高科技,那就是弹射逃生系统,那个系统是经过多次验证的,零高度都能安全逃生。所以一旦试飞失败,必须跳伞逃生……”蒋阳英说着,走近了廖朝东,拍了拍廖朝东的肩膀说道:“这也是我来之前,主席让我带给你的要求。飞机的损失对我们而言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人才要是没了,那就罪过了!”
“谢谢司令,谢谢主席!”廖朝东再次向空军司令敬礼之后,拎起放在桌子上的造价十余万的飞行头盔,踏着轻快的脚步向跑道上走去,凌晨三点开始十余位技术专家和技师就开始对飞机进行试飞前的最后一次检查,直至拂晓检查才结束。而后地勤人员开始为飞机充电、加油等,就等着试飞命令下达的那一刻到来。
清晨的阳光此刺破云层照射大地的刹那,试飞工作指导组的试飞开始命令正式下达。停放在机库里的没有任何身份标识只有一身防锈黄色涂漆的喷气式战鹰,在牵引车的拉动下徐徐驶出机库,在所有技术人员的注视下慢慢来到跑道的一头,接着又是一阵繁复的核查工作。这一时间里,试飞员也早已起床、洗漱、吃早餐,领取试飞报告后在休息室等待的时候,飞机的试飞最后核查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而这时也就有了空军司令和试飞员的一番对话。
8点5分,廖朝东在地勤技师组长的飞机检查结果正常的报告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在此之前他与技术组共同检查了一下飞机主要设备,满意之后这才签字登机。塔台里除了空管人员之外,已经聚集了试飞工作指导小组、空军部分高官、泰山计划项目负责技术专家组等重要人物,而廖朝东已经做好准备,在检查了飞机操控系统、通信系统等之后向塔台出了准备就绪的报告。
塔台出试飞空域已经净空,试飞可以开始的命令之后,廖朝东启动了动机。装备在试飞战鹰上的动机很快喷射出火焰,不久之后火焰越来越长,直至圆锥形的火焰尾部已经呈淡蓝色,不久之后廖朝东释放了战鹰的束缚,黄色涂装的试飞战鹰逐渐在跑道上加起来,滑过塔台正面跑道后不远便慢慢拉起,战鹰刺入蓝天之后只剩下蔚蓝色的尾焰分外耀眼。
飞机的起飞非常完美,飞到一定高度之后,飞机开始围着试飞院机场做各种试飞规定的盘旋飞行,每一圈下来都是对飞行员和飞机的一次考验,更是让地面的人紧张不已。而后进行的越来越多的机动动作更是让不少人捏把汗,最让人揪心的便是飞机飞出了成都城乡地区进入人烟稀少的成都平原农村地区上空之后,技高人胆大的廖朝东开始提前完成后续的试飞工作,比如测试飞机的最高升限、爬升率等,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机动动作之后,廖朝东开始向国航空史上的次突破音障前进。
“呜呜呜……”战鹰在高平飞的时候出一阵阵难听的鸣叫,呜呜声绵延不久之后,声音逐渐加大,不一会儿飞机就像撞上了一层从天而下的硬塑料薄膜一样,飞机的头部刺穿了薄膜,将薄膜钻成了一个凸起的圆锥形,机头刺穿了圆锥形顶部,而机身后部还留在薄膜那一头,忽然响起的破空声让整个山野为之震动,“膨”的一声巨响,战鹰突破了音障……
廖朝东刚刚驾驶战鹰返回地面,在滑行不久之后弹出了尾部设置的减伞,不一会儿飞机就稳稳停放在了跑道上。空军司令蒋阳英更是第一时间冲了上去,迎接早已被汗水弄得周身湿透的廖朝东,而且上去之后就是一拳,说道:“叫你小子随时可以弃机逃离,结果你小子还提前完成试飞项目,有气势、有胆魄!!”
“司令,老实给你说,这飞机飞起来太有劲儿了。刚才我返程之前还做了一次眼镜蛇动作,比起螺旋桨式飞机来,这飞机的度、爬升率、升限、操控性等等,具体性能如何,还不能由我说的算,反正新飞机非常优秀……”
此次飞行试验并不是实验喷气式飞机,随之实验的还有大量的电子仪器设备,比如最新开出来的新型雷达、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分析仪等等,而且试飞战鹰上没有挂载任何武器弹药,倒是数据储存设备不少。因此落地之后,地勤人员们第一时间就开始进行数据收集工作把十余条数据线接在了飞机各个部位的存储器接口上,将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复制到另一个地方去。
为了新飞机的优秀品质,当然也是因为有太多数据需要处理,所以在试飞院的数据收集心已经安置了十台计算机,它们都用来收集、处理刚才试飞过程所飞出的各种数据。因为目前共和国泰山计划推出的计算机计算能力还不如后世的家用电脑,新的、更好的还未走出实验室,所以为了处理试飞数据只能采取多机分工处理的办法,即便这样也已经是世界领先且大大提高飞机设计制造的能力了。
“今年春节之前应该能够完成第一阶段的试飞任务,详细数据处理结果和第二阶段试飞工作将在明年三月份开始,预计在明年旬将结束试飞工作,可以在三零年年底拿出试飞详细数据汇总情况。到时候我们的科研单位、企业便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对飞机真实情况有个彻底了解,推出实用型量产飞机时日不远了……”
离开试飞院的之前,空军司令蒋阳英和民航总局局长简单谈了一会儿,而后便与试飞工作指导组专家们交流了一番,得到这样一个好消息空军司令自然相当满意,提前答应空军的科研赞助资金将会很快拨付到位,希望科研人员们再接再厉,争取早日让涡桨运输机、喷气式客机等大型飞机也相继问世。最后,蒋阳英拿着一份简单的试飞成果报告和未来计划,很快搭乘空军专机前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