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无疆(火热)-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而跳进公园湖水里的人,最终的结局就和被服厂那里跳进河里的人一样,被滚烫的湖水直接烫死。
一场场真实的人间地狱在横滨——东京地区上演着,整个城市仿佛陷入了十八层地狱之,死活不得、哀嚎遍野,被压在废墟之下的人绝望的哭嚎着,在煤气、房屋木材助长下肆虐不断的大火渐渐失去了嚎叫的力量,滚滚浓烟和炙热大火足以让他们失去自我的同时,生命力渐渐失去,接着就成为燃料的一部分,接着助长大火的疯狂。
城市的人逃避灾难知道涌去广场或者公园,被烈火重围后知道跳入湖水或河流避难,而靠近大海的人,在火海逼近的时候,他们本能的涌向沙滩,随着人越来越多便开始跳入大海的人,抱着海上漂浮物或者小船船沿希望躲过灾难。
人生就像一桌茶几,上面摆满了了杯具。
地震造成了海滩附近的油库爆炸,储存在油库里的十多万吨石油燃烧着流入横滨湾,石油浮于海水上层,也就是说海水根本无法阻止石油的燃烧,于是乎几乎整个横滨湾的海面上的石油燃烧成片,真正的火海酝酿成形了,那些跳入了大海企图躲避大火的人,此时反而陷入了真正的火海,在滔滔大火自然是尸骨无存,不过在死之前少不了一番痛彻心扉的嚎叫,让沙滩上那些少有的幸存者们产生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事后调查证明,此次地震因地震造成房屋垮塌而压死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是死于大火,而幸存者之大部分都深受不同程度的灼伤,用置身于人间地狱,也无法形容惨绝人寰的场景。
而就在浑浑噩噩之的日本人稍加平复心情的时候,经常下海的渔民又听到了不该有的怒吼声,放眼望去,从海天相接的地方正有一堵翻腾在着的水墙汹涌奔来,“那是海啸,一个浪高十二米以上的海啸”,忘乎所以的日本人终于反应过来了,地震不仅引了山体滑坡、房屋坍塌、河流断流,而最为恐怖的且已经在逐步靠近的致命威胁,就是威力十足、横行霸道的海啸,奔腾不息的海水有着强大的动能,任何挡在它们前面的东西都将被冲走,洗刷掉一切阻碍。
刚才还庆幸自己没有跳入大海而最终置身于火海当的人,此时才现更恐怖的事情已经到来,海啸带来的一幕高大的水墙正以铺天盖地的气势向大地压来,因为大岛附近海底垂直移动了四百余米、馆山附近海底高高隆起,剧烈的海底地壳运动所催生的海啸自然能量十足,在日本人经受了强烈地震和恐怖地狱大火之后,大规模的海啸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惊喜。
巨*将至,海滩上的人也不管城市是否还是一片火海,纷纷拔脚就跑,可在慌乱人海的奔行度能有多快?狰狞可怕的巨*仿佛十几米高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板砖,将向内6疯狂奔命而导致无数人被践踏而死的人吞进巨*里,每小时移动75o公里的海啸巨*,度比这时代的飞机都还快,岂能是长着短小萝卜腿儿得日本人能够跑赢的。
几乎是看到海啸巨*来临,然后转身疯跑,不一会儿巨*就到来,可以说整个过程可以说是瞬间的梦魇,不仅是人,连港口、码头停泊的船只都像是暴风的树叶一样,被巨*卷走,或者咆哮着被抛入天空甚至是冲进内6,接着遭殃的是那些还在熊熊大火燃烧的房屋,稀少的幸存建筑和大量的废墟以及燃烧着的大火,很快在巨*消失殆尽,海啸就像是一个饥饿极了的流氓,嚣张地把一切所撞见的东西劫掠一空,直到它冲了太远太远,所有的漏*点和能量都在不断的冲撞消耗完毕,接着就开始颓然的离去,海水渐渐退去,带走了一切能够漂浮的东西,已经在海啸冲击化为碎片的建筑,门板、木窗、船只残骸、尸体,海水退去的脚步他们渐渐遗留下来变成垃圾,当大海啸宁静下来后,整个东京、横滨、横须贺等大小港口、码头、沙滩,都成了一个个级垃圾场。
灾难退去,已经在大自然疯狂肆虐之下化为一片片废墟、坟场、垃圾场、万人坑的灾区,到处都有猛烈燃烧着的火点,硝烟滚滚遮住了东京地区的天空,透过乌黑的烟雾俯瞰大地,此时还能幸存的人才真正可称之为幸运,但他们的身上根本看不到幸运二字,衣衫褴褛的他们在浓浓烟雾和大火幸存下来,脏兮兮的脸上充满了绝望和恐惧,原本繁荣的城市此时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稀少的幸存者们,围着一堆堆废墟哭泣,企图挖掘掩埋于废墟下的亲人,而有的人则木讷了,掩埋亲人朋友的废墟上还有大火燃烧着,即便有人不断的呼叫着,手无寸铁的他们也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人死去。
强烈的地震给这片日本最为达的重工业区成为了垃圾区,整个大地上已经见不了几座完好的建筑,曾经构成繁荣城市的几十万栋建筑群,如今还能入眼的幸存建筑寥寥几座,而且几乎都是摇摇欲坠的级危房,自诩为日本璀璨的江户化也在地震消失,悲观的人绝望之余只能感叹这场灾祸必然造成数十万人的伤亡、经济损失则肯定是不计其数。
而在幸存的几座建筑,绝大部分都是各国在东京的大使馆,作为一个国家的形象象征,每一个国家的使馆区都是比较大的,而且必然会与周边建筑存在一定隔离距离,比如共和国的使馆工作区,离得最近的日本建筑都有五十余米,间隔区间很大部分都是绿地。加上各国使馆的建筑,都是以当代最高建筑标准和技术建造,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使馆并没有在不到八级的地震倒塌,因此在地震后仍然矗立于城市的就是这些大使馆主体建筑了,连日本天皇的皇宫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毁坏,很久之后才传出日本皇族成员也毙命了三个。
灾难过后,国驻日大使馆里的十余位幸存工作人员,看到已经面目全非的东京,不约而同感叹道:“天啊,这场地震一定比我国的海原大地震损失还要惨重”
“立刻清点人数,上报损失”共和国驻日大使此时自然是这群人的最高长官,招呼驻日的武官立刻清点使馆工作人员人数,看了看已经有些歪斜的使馆大楼,大楼楼顶上空的五星红旗此时仍然在迎风飘扬,不过原本矗立在使馆大楼楼前的旗杆已经倒下了。
收拾起跌落在地的国旗后,武官报告使馆无一损失,而接下来众人自然立刻开展自救工作,清理使馆内的通讯设备、医疗设备、粮食储备等,确认使馆大楼还能继续使用后,立刻启用无线电台,向国内汇报了东京生大地震的事情,同时简单报告了所见到的灾情以供国内评估。之后,使馆工作人员找出了完好的机密件,将其记录有共和国近日居住往来于东京地区的人员统计出来,结果是令人沮丧的,将近有一千多共和国公民在地震的时候居住于东京,绝大部分是来日经商。
再次上报这一情况后,使馆立刻派出联络队,辗转前去东京地区各大酒店、旅馆,来日经商的共和国公民都会在大使馆登记自己的常住地点,在酒店和旅馆里常住的人是很多的,而要想找到这些在大地震的国人,使馆工作人员们需要耗费不小波折。不过聪明的武官很快想出了一个办法,大地震已经让东京地区绝大多数化为废墟,方圆几公里之内,大使馆的使馆大楼已经成为最高建筑,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足以让那些在地震幸存的同胞能找到使馆。
正在蒙古自治区考察的张宇先是收到国家地震局的紧急电,生在日本关东地区的大地震让国东北地区和江浙一带都有明显的震感,从海原大地震成长起来的国家地震局能力不俗,很快确定了地震震源和等级,并把情况通报给了国家领导人,而张宇收到这个消息后不久,西方主要国家也收到了各国自己地震机构的通告,都知道日本生了大地震,但都还没做出任何反应,更不用说停下手的工作或者夜间休息而去召开关于日本地震的任何紧急会议,只当成一次普通的地震灾情通报而已。
日本当地时间下午一点过,包括共和国在内的各国驻日本东京大使馆都回了地震电报,简单的地震灾情通报,已经能够让各国领导人知道,这次日本是遭受到了级大灾难了。接着自然是纷纷指示大使馆,尽量搜集地震灾情信息、找寻幸存的本国同胞、做好使馆的安全防范工作,地震必然酿成严重的灾难,而比灾难更为可怕的是,那些在地震失去了家园而无家可归的灾民,饥饿、寒冷、伤病等以及被灾难所摧毁的神智,都会让灾民成为极具威胁的恐怖人群,灾难过后犯罪率将会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所以没有丧生于地震,反而命丧灾民之手,那可真的杯具了。
地震生于9月日上午,而被地震严重影响效率的日本政府做出积极反应已经是这一天的下午六点,日本昭和天皇紧急召开了御前会议,这位能力不俗有壮志雄心的天皇,除了为地震的严重损失略略感到悲观之后,很快挥起日本最高领袖应有的职能,召集幸存的政府官员商议救灾事宜,会议很快决定了恢复灾区通讯,除了明码向世界通告东京生大地震一事,还派出数百只信鸽用于联络各地方,命令在大阪的军队火向东京地区开进,展开救灾之余,担负起城市巡逻任务,杜绝那些借灾难混乱而不义之财的人。
没有积极可靠的应急机制和救援措施,态度非常积极的昭和天皇所能挥的作用还是太低,在地震直接丧生的十多万人和不知所踪的人都已经不需救援,但对那些失去了家园已经无家可归的十多万灾民,此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缺医少药、没有食物和清洁的饮用水,更没有安全的栖身之所躲避随时到来的余震,伤患之人会很快病情加重直至死亡,而幸存的人也会很快面临饥饿和瘟疫。
“地震生在日本繁荣的关东地区,受灾最为严重的东京和横滨地区,百分之八十以上房屋毁于一旦,大火和海啸增大的地震损失,估计将会有三十余万人伤亡、十余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在三百亿美金左右,我国在日本东京人员目前聚集于使馆的已有三百六十人,其六十余人受不同程度伤病,还有六百余人去向不明,目前正在紧急搜寻当……”
张宇看着由共和国驻日大使馆回的第二封加急电报,除了感叹世事变化无常,海原大地震迟到了,而如今本以为早已不会生的关东大地震仍然生了,不过生时间已经和另一个时空大不相同,有很大程度上的延迟,比海原大地震还生得晚一些。
然而,除了感叹之外,张宇更多的是思考这次损失惨重的地震,会给日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失去了最为繁荣达的横滨——东京工业区,而且大使馆回的损失预估高达三百多亿美元,遭受如此之大损失,日本的国家综合实力必将大大下降,这样一个事情会给日本政府的政治和军事带来何种影响?会给世界带来何种影响……
张宇第一时间并没有考虑到,共和国是否应该在日本面对如此灾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地震虽然是人类面对的共同灾难,但八点五级的海原大地震又有几个国家伸出援助之手,那一次的灾难全靠张宇俩人的预知能力和预先做好的各种准备,加上地震生后的努力救援,倾尽了所有力量才将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而当时所谓的世界大国,美利坚、英格兰、日本等等国家,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表示,当时的亚美集团收集了一份地震生之后的华尔街日报,上面只用了三指宽的篇幅通告了一下国生了级大地震,如此之大的灾难生之后,没有人给予救援、也没有人给予同情,自治政府全凭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
而如今,日本大地震了,而且不同于海原大地震,此次地震生在人口稠密、工业达的日本关东平原,一个凝聚了日本工商业精华的横滨——东京工业区,一个日本政治、经济和化的核心地区。如此之大的灾难必然带来前所未有的危害,面对这样一种级人道主义灾难,世界各国是否仍然会冷眼以对,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再怎么说也是邻居的共和国,又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有何种作为?如果世界主要国家都帮助救援,共和国是否应该摒弃日台湾冲突的前嫌,帮助日本政府度过难关?
日本和国虽说是一衣带水,而且日本曾在国灿烂的封建明时期作为重要的附属国和邻邦,日本的许多方面都学习于国,比如建筑、字、武术等,可以说日本在近代以前一直是国的徒弟,虽有明朝时期的倭寇袭扰沿海的不愉快之事,但也不能忽视掉日本是国附庸小国的事实,和朝鲜王国、琉球王国一样。而进入近代之后,满清政府的无能,让日本这个自以为经明治维新后实力大增想造反的学生,在屡次的赌博赢得了日对决的胜利,渐渐助长了这个学生翻身做亚洲老大的气势,可事实上日本这个国家永远没有做成老大的实力或基础。
日台湾冲突就是一个老师教育学生的明证,霸占着老师东西的学生不愿归还,只能国这个老师给扇了几耳光,收缩手脚后力图苦心经营朝鲜,使之成为其一部分,摆脱限制其走向大国的稀少国土面积和匮乏资源两大条件,可还没在老师给的耳光醒悟透彻,级大地震又来了,这无疑给综合实力并不强大的学生,压上了一副难以承受的重担。
试问,当日本这个有些不听话的学生遭殃之时,国这个千年老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不帮助,共和国保持和世界其他大国同样的态度,自然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帮助,那么共和国的救灾或将成为帮助日本走出困境的稻草,谁也不知道这些脑子有问题得倭贼是否会把救援的物资钱粮当成未来动战争的本钱,况且日之间才结束大规模战争冲突不久,共和国国民心对日本的愤慨之情还未得以解除,如果将救灾演变成养虎为患,那可就不好了。
因此,在世界各国都还未做出表态的时候,共和国也保持着观望态度,甭管他小日本鬼子此时是否水深火热。
第二卷中国崛起第六十六章成为过去
更新时间:2011…8…184:09:53本章字数:8270
第六十六章成为过去
9o年9月日星期一上午九点,日本关东大地震生已经过四十小时,共和国都北京外交部,外交部言人姚玉琴主持例行记者会。各国主要在华都媒体机构,纷纷派出记者参与招待会,日本生严重地震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各国对此纷纷有不同表态,作为重回东方大国地位的共和国,在邻居日本遭遇灾难之后,会持有何种态度,这些记者很是关切。
大会开始,言人姚玉琴先布消息:应国际联盟秘书长埃里克?德鲁蒙德爵士请求,国际联盟常任理事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等五国代表已于9月日,在国际联盟瑞士万国宫召开紧急磋商业协会议,讨论日本关东大地震相关事宜,经磋商决定,各国将尽所有可能性措施为日本受灾民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作为非常任理事国的共和国代表出席了磋商业协会议。
布消息之后,按照惯例言人姚玉琴将会接受记者们的一系列提问并予以作答。
新华社的一位记者提问道:“日本生地震并引强烈海啸,共和国政府如何看待这一人类共同面临的自然灾难?”
戴着一副无框眼镜显得非常宁静斯的姚玉琴,并没有思索太久,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道:“日本生强烈地震,作为同样经历过大地震的共和国,在这一方面和日本政府是感同身受的,我们对日本生的自然灾害以及在地震遇难的人士表示哀悼,同时作为国际联盟一员的国,在如何应对这一次特大自然灾害上,我们的态度和世界主要国家是保持高度一致的,我国同美国、英国等政府一样,将尽可能的帮助日本受灾民众度过难关。”
姚玉琴的言是字字斟酌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都经过考虑,在如何处理与共和国有着前仇的日本,代表外交部言的姚玉琴,已经很隐晦的将共和国政府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日台湾冲突已经结束,并且日方已经做出赔偿和道歉,日之间是不存在利益纠葛和敌对状态的,两国是正常邦交、互邻友好的,生在日本关东的大地震是独立事件,应该站在人道主义高度,站在共和国应该作为一个有影响力、有作为的地区性大国态度上,在处理人类共同面对的自然灾害上,和世界主要国家保持一致是无可挑剔正确抉择。
在共和国工商业影响力十足的《商务报》某位记者,接过话筒后,提问道:“日本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政府正在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在日国公民的安全?目前这些措施已经有什么样的效果?”
日本作为国邻国,日台湾冲突之后,两国恢复了正常外交关系和经贸往来,赴日有正常商务工作的人员,且处在地震灾区的有一千余人,共和国《商务报》作为商界著名的传媒,自然有责任和义务获取确切信息并告知读者,这也是赴日公民亲朋好友所关心的重要事情,也深得共和国社会所关注。
事实上,地震生后共和国驻东京大使馆每隔两小时就会回一封电报,汇报最新的工作进展和所观察到的灾区情况,其他国家有东京大使馆的,而且在地震幸存下来的,都会这样向其国内汇报情况。
所以,有充足信息获取的外交部,作为言人的姚玉琴能够回答的消息自然是可确认的客观事实,她说道:“强烈地震生后,共和国领导人非常关心在日共和国公民的安危,并积极做出了相应工作部署。外交部适时启动了应急机制,联系上了我国驻日使领馆,通过驻东京大使馆了解到了灾区共和国公民的情况,并及时给予了救助。”
“灾难生之后,我国驻东京大使馆在第一时间派出了工作组,奔赴各共和国公民常住旅馆、酒店、企事业单位,协助幸存公民撤离并积极搜寻失踪公民,到目前为止,在我使领馆登记有明确信息的在灾区公民,已经找到47位健康幸存者,伤亡696人,有7人无明确去向。确切的身份信息随后将公布在人民日报专栏上。对于无明确去向的共和国公民,我们也将尽一切努力找寻他们”
刚刚在美国创下最新销量的《华尔街日报》某位记者,挂着一幅难以形容的表情站起来提问,也不知道他是在为日本地震损失惨重开心,还是为共和国在日已故公民感到同情,接过话筒后问道:“据美利坚白宫新闻言人称,美国驻东京大使馆已经和白宫取得联系,目前在日本灾区的美国公民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大使馆还称日本灾区受灾严重,粮食、药物、饮用水都非常缺乏,请问作为最靠近日本的国,贵国将会有何种救援措施以应对生在地震灾区的严重人道主义灾难?贵国是否有意愿逐步撤离灾区的国公民?”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提问可谓非常之刁难,众所周知美国因为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并没有加入国际联盟,而国虽然也拒绝签字,但在建国之后加入了国际联盟,成为非常任理事国其一员。英国、美国,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两大强国,在如何解决人道主义灾难的问题上,比起国理应有更高的言权。不管是国际联盟常任理事国,还是美国这样的自由国家,都纷纷表示对生在日本的大地震表示关切,并表示会尽快拿出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帮助受灾的日本民众渡过难关。
这一系列的表态,不难看出有转圜余地很大的语气词,比如尽快、尽可能,鬼才知道这些表态之后到底需要多久才会付诸实施,各国都是你看我、我看你,纷纷对有着世界第三海军实力的日本抱有不同心态,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觉得事不关己,除了关心本国在日公民安危,小日本鬼子的是死是活与他们似乎根本无关,而且其表态之还有一个重要的词语,那就是“日本民众”,也就是说各国即便要帮助,也不过是帮助那些无辜的日本平民,要想无偿的出钱、出物资助长日本实力恢复或增长,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有些话只能心里明白,面子上装着糊涂,就好像那些整天念叨着耶稣拯救苍生的西方人一样,嘴上的说辞一定要冠冕堂皇、漂漂亮亮,但实际行动上就得走三步慢一步、尽可能的损己利人,所以官话还是得说的,到底怎么做,就得看政府态度以及百姓民心所向了。
姚玉琴说道:“对于生于日本的大地震,我国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并就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日本政府表示慰问和同情,我国将积极参与国际救援行动当,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统一协调安排下参与到地震救援工作当,我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就灾害造成的严重损失作出力所能及范围内的工作。”
“关于是否撤离我国在日本东京公民问题,我国驻东京大使馆正积极联系日本政府,建立沟通机制和对话平台,同时也正与各国驻东京使领馆展开合作,如果日本政府予以同意和支持,我国政府将会尽快安排灾区国公民的撤离工作,同时也绝不放弃失踪公民的搜寻工作,在这一方面我国与英国、美国、俄国等国家已经达成共识。”
姚玉琴话音刚落,立刻就有记者站起身来,从记者证上看他是英国伦敦日报的记者,但其举动却一点都不绅士雅,接过话筒后立刻吧唧吧唧的用英语问道:“请问言人,据可靠消息称,地震酿成了重大的火灾事故,同时大规模的海啸也袭击了灾区,日本最为达的东京地区如今已经成为人间地狱,日本政府虽然很快做出了反应,但从外地调集军队赶赴灾区救援同时实行了严格的军法管制,军队担负起灾区巡逻警戒任务,以防有人借地震混乱而犯罪。”
“可有人却指出,地震是朝鲜人和社会主义者冒犯了神灵,继而导致了灾难的生,被恶意指责欲趁火打击的朝鲜人遭到了迫害,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蛊惑灾民起暴*,嘲弄、打击朝鲜人甚至是斩示众,事态已经展到非常严峻的地步,试问在灾区有使领馆的国,获知该消息与否?贵国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噼里啪啦的说了半天,这位记者还捏着话筒不肯归还给工作人员,愣是站在那里等着言人的回答,周围的人很快看出这小伙子一定深受罗马教皇点化,救赎众生的意志真他…**顽劣。
“关于这位记者所陈述事件,我方尚未得到可靠消息,我国驻东京大使馆自地震生之后,其工作重心一直放在确保共和国在日公民去向明确和人身安全得以保证上,同时也积极联络日本政府,关于这位记者所陈述之事,在灾区所有本国事务上,作为独立主权国家的日本政府,拥有着行事权和最终解释权,我方对此事表示关切并持保留态度。”
姚玉琴心里非常清楚,这位疯疯癫癫的记者所说的的确是事实,召开记者招待会之前收到的最新消息显示,日本激进军国主义分子已经在灾区四处营造杀虐,遭受迫害的朝鲜族民众至少过千人,而在执行着军事管制任务的日本军队都尚且没有任何表态的情形下,共和国一个小小的驻日大使馆又能做些什么呢?让滞留在使馆区内的共和国公民确保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已经是使馆的最大职能所在了,其他国家的使领馆同样如此。
光天化日之下的种族迫害生在眼前,灾区到处都是缺医少药、疯疯癫癫的灾民,针对朝鲜族的抢劫、强…奸等犯罪蔚然成风,只要不是针对日本本国人民的,执行着巡逻警戒任务的日本军队根本不管,救灾的行动也演变成为搜罗已故灾民身价财物的活动。
天灾未尽,**已起。
对于已经失去家园、失去生活依靠,没有医药、没有粮食、没有饮水的灾民,他们因饥饿和伤病而死亡的日子已经不远,回光返照所引的癫狂是无法阻止的冲动。对此,各国驻日使馆根本不敢妄加多言,这样一种形势更加坚定了各国持观望态度的决定,根本就是一群疯子的日本人谈何具备救助的价值?倒是和日本政府商议撤回本国公民的事情,各国不约而同的非常积极。
整个9月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根本没有透露出多少高价值消息,各国记者也根本无法从姚玉琴的言揣摩出共和国实际行动到底何时开始,而给出的一个特别信号倒是让人感到奇怪,、美、英、俄、法等在日公民人数最多的国家,相约尽快达成统一决定,共同和日本内阁商议出撤离灾区本国公民事宜。这件事情的进展倒是特别的快,很明显从各自在东京使馆得到明确信息的各国政府,自然清楚生在东京地区惨绝人寰的**事故,早日撤出本国公民比尽早给予日本救援还要紧迫。
9o年9月5日,经日本昭和天皇特意授权同意,由美英等五国共同组织的撤侨船队,各国共同出资租用国远洋航运集团的两艘远洋客轮前去接回本国公民,各国抽调驻华使馆工作人员临时客串撤侨本国指挥协调人员,做客轮前去日本东京接人,随同船队出的还有一艘各国联合订购的三千吨人道主义批救援物资,物资有十万瓶矿泉水、五万瓶消毒液、十万副一次性手套、一千吨面粉、十万具口罩以及压缩饼干和一部分纯净水过滤装置,同行的还有共和国的南宁号巡洋舰,不过该舰艇并不是去炫耀武力的,挂有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旗帜、载着一批稻米,是去人道主义救援的。
船队将以无害通过日本海军监管范围后进入东京湾展开一系列工作,船队正式启程于9月6日清晨6点的上海港,预计会在九月十日左右在东京湾开展各项工作,期间各国驻东京使领馆将尽快找齐在灾区公民,无论是尸体还是健康活人,都将6续撤离灾区,各国使领馆也将暂时撤出灾区范围,另选城市比如名古屋、神户等地设置代办机构,使馆自然不会撤出日本境内,各国政府与日本的沟通联系需要他们,而在灾区以外的其他地方,各国自然还有公民存在,他们也需要使领馆的服务。
各国统一起来共同处理日本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和撤离工作同步展开,日本政府即使有一万个理由,也无法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灾区内的各国公民做出伤害之举。从救援物资就可以看出,一毛钱的无偿援助也没有,吃的、喝的倒是挺多,但考虑到灾区日本幸存者都过了十万人,死伤的也不过十来万人,三千多吨的物资分给十多万人,吃用都不够,是不可能助长日本实力的,“杯水车薪”这词儿来形容救援力度也不为过。
而远在瑞士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要想做出积极反应并对日本灾区展开人道主义救援,先不说如何筹集各方善款、做好救灾人员和物资准备,光是万里迢迢从欧洲来到亚洲,就够这些红十字会的人折腾,而国际社会上,无论是美利坚、英法德,包括近在咫尺的共和国,都对日本的大地震态度冷淡,批物资只有三千余吨、钱款一毛也没有,第二批、第三批,估计也绝大部分都是给日本受灾民众吃喝用的,让一部分日本人不至于饿死,已经是各国最大的人道主义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