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明国公(兵俑)-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虽然卑职十分不愿这么说,但是从如今的情况看来,也只有这样了。”王猛有些无奈地说道。
“你说这王喜亮也真是,这就是你们找到的最为精通扶桑话的人了?”张凡问道。
“这……大人,王喜亮确实是卫中最为精通扶桑话的人了,其他人无出其右。”王猛回答道,“王喜亮早年在因为仇人的追杀,在扶桑岛上过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了,躲在乡下,这才会如此精通扶桑话。”看来这个王喜亮也是有历史的了。
“等等,你说什么?”张凡仿佛听到了什么,赶紧问道,“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卑职刚才说,王喜亮因为早年被仇家追杀,躲到扶桑岛上避祸将近十年的时间。”王猛不知道张凡听出了什么,但是还是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不是这句,下面的那句。”张凡摇了摇头说道。
“所以他才会如此精通扶桑话。”王猛开始疑惑了。
“也不是这一句。”张凡继续摇头说道,“你说他在扶桑的时候都躲在哪里?”
“乡下啊。”王猛不知道这一点对于张凡为何会如此重要。
“这就是了。”张凡一副恍然大悟地模样,“你们应该知道,扶桑那个地方,等级森严到了一种极端,有点身份的事情根本就不会传进老百姓的耳朵里。你们想想,卫中的记载上有提到过,虽然不是很显眼,但是还是有写着。扶桑几次发生大规模的战乱,每次出事之后,百姓全都是伤亡惨重,原因并非是那些打仗的将领毫不关心民间百姓的死活,而是因为,他们将消息封锁的太过严密了,百姓们根本就得不到任何消息。”
“大人的意思是,王喜亮是因为那段时间躲在了扶桑民间,这才不知道这三个字到底是指谁?”王猛问道。
“不错,我正是这个意思。”张凡说道,“而且,从这一点上面来看,这个人必然是在扶桑岛上大大有名的人物。王喜亮也说过他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在扶桑听到过。可想而知,在官家对民间消息如此封锁的扶桑,这人的名字都能传到百姓中去,可见此人名声之大。”
“可是大人,即使我们知道了这个情况,如今也没有什么办法啊,毕竟……”王猛有些为难地说道。是啊,现在他们能找的到的,精通扶桑话而又对张凡忠心耿耿的人只有这个王喜亮了。
“不,并不是只有他。”张凡说道,“我倒是知道一些人,他们也精通扶桑话,而且还跟扶桑的那些个大人物打过招呼。”
“大人,这些是什么人?”一旁的梁超问道。
“那些出海行商的人。”张凡说道,“他们带去了我朝的货物,这些货物虽然在我朝并非是最好的,但是对于那些扶桑人来说,必定是非常精贵的东西。特别是偶尔带去一些做工精美、价值连城的东西。这些东西自然不是卖给平民的,那么就只有扶桑那些有钱人,特别是有身份,名声在外的那些人用了。”
“大人意思卑职明白了,卑职这就去找那些人。”梁超听完了,就说了这么一句,转身就要离去,看来他是想要立功心切啊。
“站住。”张凡叫住了他,说道,“你这么有干劲是好事,但是光有干劲没有头脑也是不行的。你知道去哪里找这些人吗?就算你找到了,他们一听你的身份,估计就会有一大半的人‘不在家’,而且你这么一家一家地去找也太过麻烦了。”
“这……是卑职孟浪了,还请大人指点。”梁超很是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现在就给我快马去苏州,找赵显德,他在这行干的不错,必然知道这些人。”张凡说道。
“遵命,大人。”梁超单膝跪下,向着张凡行了一个军中得令的礼数之后,就风风火火地离开了。
看到梁超这幅着急的样子,张凡不由得摇着头无奈地笑了笑。不过随即,他就开始继续担心起别的事情了。
就算能够搞清了背后到底是谁在操纵这一切,但是如今想要阻止倭寇的进攻似乎已经有点太迟了。而且,最主要的是,张凡他们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倭寇们到底打算进攻那里。不知道目标,无法及时做好防范,这才是最让张凡担心的事情。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五十八章 背后之人
“大人,您要的人我都帮您找来了。”赵显德一副恭敬微笑的模样,互搓着双手向张凡说道。那副样子十足一个奸商。
张凡看了看跟在他身后的十余个,和赵显德如今的表情一模一样的人,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你让他们过来,我有话要问他们。”
赵显德又是一阵献媚点头,然后转过身去。只是他这么一转身,背对着张凡之后,那脸上那副献媚的表情就瞬间完全改变了,变成了一副高人一等,悠然自得的模样。
“你们都听到了,大人找你们来是有话要问你们。大人问你们什么,一定要据实相告,切莫有半点虚假和掩盖,不然又你们好看的。”赵显德完全是一副上官对下属的姿态说道。
“那是自然的,在大人面前,草民们怎么敢造次。”立刻有人谦恭地说道。只不过这些人心里面都是对赵显德大大地鄙视了一番,不过倒也只是如此而已,赵显德平日里为人也还算不错。
张凡心里也是笑了笑,他自然能够明白赵显德此时的心情。毕竟自己给了他一些,虽然说不上是承诺,但是很有希望的东西,尾巴自然是会翘起来的。
没有再在这上面浪费什么时间,张凡朝身后招了招手,王喜亮走了过来。
“各位都是出海经商的人,而且全都是在扶桑发财的,想必是应该精通扶桑话的。”张凡开口说道,“今天我让你们过来,是有件事情要问问你们,看看你们可能知道些什么。”说完,张凡对王喜亮点头示意。
“我这里有个扶桑人的名字,不过并不是全部,只有几个话音。”王喜亮对着这些商人开口说道,“‘阿西卡’这三个话音,你们可能想到什么人?这个人想来在扶桑应该是很有名望的,乡野之间也能听到这个名字。”他可不会说是自己听到过的,而如今自己却是忘记了,那样实在是太过丢面子了。王喜亮虽然有些不爽,自己没有解决张凡的疑问,如今却是要找这些个商贾来询问。不过他并没有什么异议,毕竟一来,这是张凡的主意,他可无权反驳;二来,这些个商贾的的确确是经常和扶桑的那些贵族们打交道,兴许真的能从他们口中打探到一些什么。
听了王喜亮的话,这帮子人都开始皱着眉头想了起来,只不过其中到底是有几个人真的在想,几个人只是在做做样子,这个可就看不出来了。张凡心里也是明白的很,虽然他比较相信赵显德,但是也难保这些个来到这里的商贾当真,没有抱着想来这里接近自己的想法儿滥竽充数的人存在。
摇头、摇头、在摇头,一个个的摇头否定,这让王喜亮和张凡也是深感无奈,而且推荐这些人来的赵显德脸上也是随着摇头的次数一次比一次更黑,他的心里面也是在一次比一次地更加发慌。赵显德行商也算是有些年头了,虽然如今的成就和他自身的走运是分不开的,但是在西方有句话说的好,“大海是男人的战场,征服了大海的人可以征服一切”。赵显德虽然不是什么航海先驱或者是开创者,但是好歹这几年的大风大浪也让他的心境升华了不少,虽然他仍旧摆脱不了商人的事故。
这一次,虽然张凡派去找他的梁超以及张凡本人都是用一副轻松随意的样子,仿佛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但是赵显德还是能够感觉的出来,这次的事情必然不会是什么小事。而自己推荐过来的人却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摇头,这当然会让赵显德心中非常的发慌。毕竟丢了面皮,事情事小;万一张凡当真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而被自己给耽误了,那他可能就会有什么“无妄之灾”了,毕竟张凡虽然看起来亲切的很,但是当官的什么心思,他们这些个商人还是不敢妄加断定的。
不过不管赵显德心中怎么想,也不管张凡面上失望的神色越来越严重,摇头的人数还是在增加着。终于,十几个人除了最后一个之外,全都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想不起来那三个扶桑话音所代表的人。
于是乎,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最后一个人的身上,张凡这边和赵显德是希望的目光,而那些摇了头的商贾们却是嫉妒外加期盼的目光。嫉妒的自然是若是这人若是当真想起来了什么,那么这一次他在钦差大人面前可就是大大露脸了;期盼的自然是希望他什么也想不到,如今的这幅样子只是故作姿态罢了。
“大人,草民想……到……了……”那人忽然面露喜色,抬起头刚想说什么,却是发现这里所有的人都在看着自己,而且这么多道目光之中有着热切以及愤怒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不由得让这人吓了一跳,出口的话也是就这么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快说,你想到了什么!”张凡赶紧问道。
听到张凡的文化,那人也是定了定神,他心里面也是明白其他的商贾为何会愤怒地看着自己。不过他心里面同时也明白,在张凡这位钦差大人面前,他这一次可算是大大地露脸了一会。
“那还是草民第一次去扶桑。”那人似乎回忆了起来,“当时草民也是听说过扶桑,知道那里盛产金子,想去发一笔横财。当时的草民也是初入这行当,并不是太懂得做生意,第一次就是下了血本,带去了许多上好的瓷器和丝绸,还有一些平日里只有那些官老爷家中才用得起的东西。”
虽然这人如今说的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但是张凡并没有打断他的意思,他生怕自己这么一惊,这人会忘记了什么。
“但是等到草民到了扶桑那里之后,却发现更本就不是这么回事。”那人继续说道,“扶桑百姓简直是穷的要死,很多人都是衣不蔽体,平民甚至连拥有姓氏的权力都没有,只有个名字称呼。
“草民没有什么门路,那里的百姓有无力购买草民的东西,大多只不过是来看个新鲜。还好,当时草民并不精通扶桑话,所以雇了个人帮着草民传话。他说草民登岸的地方太过偏僻,就是这里的大名也没那么多金子来购买草民的东西。于是草民就听从了他的意见,再次登船,向着扶桑的本州岛驶去,目的地就是扶桑的京都。
“在那里,草民虽然没有见到他们扶桑自称是神之一族后裔的天皇,不过却是见到了一个人,扶桑室町幕府的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他的姓氏用扶桑话说起来就是‘阿西卡嘎’。”
听到这里,王喜亮突然是仰头打探,显然他也是想到了。
“你确定,你没有记错吗?”张凡却是要确认一番,毕竟此事关系重大,有不得半点疑问,“这件事情可不是说笑的,你可要给我想清楚了。”
“这点草民敢以项上人头担保,绝对不会有错。”那人十分肯定地说道,“而且草民记得很清楚,之前他的名字叫做足利义秋,足利义昭这个名字是在他就任了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之后改的。虽然是个外族人,但是那毕竟是草民这辈子第一次见过的一国仅次于皇帝的人物,草民当然不会忘记。”那人万分肯定。
“你们先下去吧,本官这次倒是要好好谢谢你们了。”张凡挥了挥手,显然是有正事要说,让他们先离开。
这些人也是识趣的很,知道张凡让他们离开必然是有原因的,所以,他们也没有表示出有什么不爽的。而且张凡刚才的话似乎是对着他们全部人一起说的,并没有针对哪一个,这也让他们的心情平衡了不少。
带到这些人都走了,刚才站在一旁的王猛和梁超两人也是走了过来。
“大人,这……卑职也真是太笨,早该想到的。”王喜亮大叹道。其实这也不能怪他,锦衣卫中虽然有卷宗记载,上面也是同时记载了扶桑文字和汉字。但是王喜亮只认识汉字,他虽然精通扶桑话,却是不会写。因此他虽然多次看到过“足利”这两个字,却始终都不知道它们的读音。
“如今既然已经明白了到底是谁,也就不必说这些了。”张凡摆了摆手,他并不打算在这上面耗费什么力气,过去的就算是过去了。
“大人,这么一来的话,一切都说得通了。”王猛说道,他之前也是做过对扶桑的研究的,“那足利义昭虽然名义上去屈居于扶桑天皇之下的,但是他们的天皇早就没有什么实权了,行政的就是大将军。足利义昭完全有能力调动数量如此之多的‘乱波’来我朝弄出这番动静。”
“只是大人,如今还是有些疑问啊。”梁超却是皱着眉头说道,“这足利义昭虽然是个大人物,名义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就是扶桑的统治者,可是他为何要这么做?难道那些扶桑的将军幕僚都是摆设不成,不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吗?”
“关于这一点,我倒是知道原因。”张凡笑着说道。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五十九章 解决办法
“关于这一点,我倒是知道原因。 ”张凡笑着说道。
几个人听到张凡的这番话,都用着疑惑地眼神看着他。想大明朝关于扶桑的消息,除了锦衣卫就要数东厂的卷宗记载的最为全面了。锦衣卫和东厂虽然名义上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实际上两帮人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再说了,这些关于国外的信息,只要是不牵涉到什么内部的事情,两方都是能够借阅的。
王猛等人也是读过扶桑的卷宗,东厂那边也确实是要比锦衣卫的全一些,但是仍然有许多东西是他们不需要关系的。就比如这足利义昭,这人虽然是室町幕府的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在扶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那个在他之上的人也只是名义上而已。但是这个人实在是有点平庸了些,没有什么人关注过他。
所以张凡刚才说他倒是知道一些,也不怪其他人会诧异了。
张凡是怎么知道的,他回到这大明朝之前,是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但是他的历史就马马虎虎了,当年高中的时候,他的历史成绩也就是马马虎虎地能及格而已,连中国历史都不怎么太过精通的他,又怎么可能去关心日本历史呢。
不过这也都要感谢他上辈子赶上了电子娱乐行业的大发展了,这种题材的游戏他是着实玩过不少。像什么《太阁立志传》、《信长的野望》之类的,玩着玩着,也就知道了不少东西。张凡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好笑,想到如今如此棘手的麻烦,竟然因为当年自己在电脑房中两三块钱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而有了突破。看来当真是应该因材施教了。
以上都是些小插曲,张凡回过神来之后,看见自己的手下们都在看着自己,知道他们在等自己的解答,也不再卖什么关子了,开口说道:“这个足利义昭是扶桑第十二代大将军足利义晴的养子,第十三代大将军足利义辉的亲弟弟。这足利义辉被其堂弟足利义荣暗杀,并且被夺了大将军的位置。他却是担心正在出家的足利义昭和他争位,也想暗杀他。好在足利义辉的旧部相帮,再加上足利义昭想多方大明请求相帮,那些人也是同意了,但是却迟迟不动。知道两年之后,他才坐上这大将军的位置。
“这个人不能说没有头脑,但是他名不是十分的聪明,而且心境极其容易被眼前的事情所迷惑。再加上他出身也是不错,所以自大自慢也是不缺。,我倒是一点都不吃惊。”
“可是大人,这个足利义昭为何要这么做?”王猛问道。
“恐怕情况和我们之前想的差不多,定然是刘山放出去的消息被他知道了。”张凡说道,“既然他得不到我大明朝的支援,恐怕也不希望他的对手得到。这次的进攻可能在开始之后,扶桑那边就会放出消息,告诉我们是谁做的。”
“大人的意思是,这个足利义昭一边打算搅乱刘山冒充朝廷给他的对手的承诺,还一边打算让我们帮他讨伐他的对手?”梁超问道。
“不错,当真是好算盘啊。”张凡说道。
“大人,既然如此的话,我们应当怎么办?”王猛问道。
“本来,这种计策好是好,却也是最容易就被化解的了。”张凡说道,“我们只要把这情况告诉他的那个对手,让他知道足利义昭正打算对付我们,而后方空虚,让他乘虚而入就行了。若是那人向我们要刘山的承诺,到时候看看情况,若是不怎么过份的话,给他些甜头又能怎么样。”
“大人的这个办法不错。”王猛听了之后点头说道,“可是大人,如今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刘山当时是去找的扶桑的哪个大名啊。”
“这确实有点麻烦,若是不知道是谁的话,恐怕只有等到倭寇们攻过来之后,让他们自己说了。”张凡皱着眉头说道,“只是那么一来,这江南之地就免不了有一场兵灾之祸,百姓又要受苦了。不过我可不会坐等着这件事情的发生。”
“大人打算怎么做?”梁超问道。
“我想我已经能猜得到,足利义昭要陷害的是谁了。”张凡说道,“正是那扶桑如今风头正劲的织田信长。”
“大人,这……”提到这个人,一旁的王喜亮却是皱起了眉头。
“怎么了?”看到他这副样子,张凡不由得出言问道。
“卑职在扶桑的时候,虽然为了躲避仇家,避人耳目,一直都是躲在乡间的。但是这织田信长的大名,那可真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王喜亮解释道,“卑职有几次甚至遇见过他率军于别的大名打仗的场面,这织田信长倒也真是个人物,治军严谨之余,谋略也是有些的,特别是他有一班对他极为忠臣的手下,更是让他如虎添翼。
“但是大人,卑职并不是太赞成与织田信长交好。”
“哦,为什么,你说来听听。”张凡露出一副好奇的神色,问道。
“这个织田信长因为名气不小,所以他的事情卑职也是知道一些的。”王喜亮说道,“此人少年时候放荡不羁,被人称作是天下第一大傻瓜,其实这只不过是他这个人太过随性了而已。此人随性到了毫不在意地与那些西方的商贾做交易,虽然他在自己的领地上还是坐着祖先的那一套,但是很多东西他都敢改变。
“从这里看,这个人非常的开明,作为一个君主来说,绝对是个称职的人。但是他这个人有个问题,为人实在是太过冷酷嗜杀了,他的家臣对于他的恐惧要大于恭敬。这个人的身边很少有着军师的存在,不管是打仗还是管理他的土地,全都是依靠他自己一个人的意思,太过独断专行了一些,只有一些主薄之类的人,而且是要他十分信任的人才能跟在他的身边。
“以织田信长的本事,卑职觉得他早晚能够统一扶桑。但是卑职担心,这个人到了那个时候,其野心会不在拘泥于扶桑那篇三寸之地,会把目光对向我大明朝。虽然我朝地广人多,能人贤士更是多不胜数。但是那样一来,又会有不少百姓遭到兵灾之祸。”
王喜亮倒是有些眼界的,他的这一番分析也是合情合理。不过张凡并不认同,一来,那自然就是张凡心里头明白的很,织田信长是绝对活不到他一统扶桑的那一天的,再过十来年的时间,他那个优秀的部下明智光秀就会叛乱,并且杀死他。张凡倒是不担心如果有了他的介入这件事情会不会发生什么改变,他回到这大明朝这么长的时间了,却是有些觉得,历史上有些事情该发生的确是还会发生,起码十年之内的事情,即使他现在再想要改变也不会转变。他所要改变的是几百年后的未来。
二来,那自然就是关于织田信长这个人了。诚然,王喜亮所说的都是事实,但是张凡却不会像他那么去想。此人太过独断专行,太过冷酷嗜杀。就算他能够平安活着而一同扶桑的话,到时候必然还是会有人对他那种苛刻的要求不满,叛乱是肯定的。到那个时候,估计他就要开始忙着平叛了,哪里还有功夫去想那副对外扩张的野心。
但是张凡并不会把这些话给说出来,他已经打定了主意了。只是十几年后的一件事情,让张凡开始后悔当初没学好历史了。十几年后,织田信长身亡本能寺,其部下羽柴秀吉重拾织田信长的旧部,改名丰臣秀吉并且当真一统了扶桑。只是这丰臣秀吉就如同几百年后的日本纳粹一般,有着那份对外扩张的野心,想要一同亚洲,而是出兵朝鲜。看来张凡这个不知道情况的人是阻止不了那“万历三大征”之一的了。
“不,如今只有这么个办法了。”张凡摇了摇头说道,“现在即使之后这背后是足利义昭在搞鬼,但是我们又能怎么样,派人去扶桑攻打他不成?我就是要接织田信长的手来消除这一次的兵患。至于之后的那些个顾虑,那起码也是要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十几年的时间足够我们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不必如今就开始筹划。”
“是。”三人都是应是。既然张凡都这么说了,而且如今的事情的确是急迫地很,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王喜亮,既然你精通扶桑话,这次就你去。”张凡吩咐道,“我会从赵显德那里借条船来给你用。既然这一次是去要让织田信长给我们帮忙,那自然就是要给他一些好处。我会拨给你一笔钱,就送钱过去好了。”
“大人,那些个银子……”一旁的王猛想要提醒张凡,那些钱财如今已经上报给隆庆了,若是未经允许就动用的话,会出麻烦的。
张凡却是阻止了他的诉说,说道:“这件事情我自由分寸,你不必担心。”
“对了,王喜亮。”张凡突然又对他说道,“这次你去的话,就不要再提刘山了。”
虽然不明白张凡为何要他这么做,但是王喜亮还是点头称是。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六十章 冯宝相帮
“大人,好消息啊。”梁超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手中还挥舞着什么东西。
“什么事情如此慌张,看起来当真是发生了什么好事,据让让你如此高兴。”张凡微笑着说道。这倒不是说他现在还有功夫说笑话,他只不过是在故作轻松罢了。
前天,王喜亮带着一批厂卫们已经乘船出发,想着扶桑驶去。为了避免在海上碰到倭寇,他们特意绕了远路,从黄海东边绕了一个大圈子驶向扶桑。虽然说这条路线并不是完全的安全,可是相对来说要好上不少,毕竟倭寇所用的都是小艇,速度又不快,不太可能费这么大的功夫绕到这里来。虽然走这条路有点耽误时间,但是也没办法,他们乘坐的是商船,有没有火炮之类的防御武器,而且即使有,张凡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装上去。再说了,朝廷的公文没到,张凡倒是有权利调动战舰,但是他没权利征调战舰。船上的人手虽然人人佩刀,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也只能这么做了。
不过张凡他们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弄清楚,这一次的倭寇打算攻打大明朝的什么地方,从哪里登陆。不知道这些就没有办法作出防御,实在是让人郁闷。不过就像上面说的那样,山东那里距离扶桑确实是有些远了,并不适合大批的小艇长途行驶,而且中途隔着整个朝鲜半岛,不是对倭寇们有利的目的地。
“朝廷的公文下来了。”梁超兴高采烈地说道,手中的东西也递了过来。
“当真?”张凡听到了这个消息也是惊喜非常,赶忙从梁超手中拿过东西打开来看了起来。
梁超见张凡在看着公文,也没有打扰他。等到张凡抬起头,他才开口问道:“大人,朝廷下来的公文上面怎么说啊?”
“这份东西里面都是官话,不过我如今是封了驱夷将军,如今倒是有了能够临时调动这山东、南直隶、浙江和福建几省全部兵力的权利,不过只要是没有战事发生,我这权利也就只是调动而已,指挥不了他们作战。而且为了能确保这里的战事早日了解,陛下还是掉了戚将军极其麾下的戚家军来这里,不过路途遥远,估计戚将军到这里也要很长时间。”张凡说道,因为事关重大,公文是先到了,圣旨却是要押后两天才能到,不过这并不妨碍张凡现在就行使他的权利。不过张凡随即又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仿佛在自言自语一般,“不过这一次我还真没想到朝中能这么快就将这没有什么证据的事情有了个定论,连公文都拟好并且发下来了。”
张凡的这个疑惑倒并不显得奇怪。大明的朝廷办事拖沓是出了名的,出了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时代,那个时候因为朱元璋的震慑力,倒当真是政事行起来雷厉风行,并不怎么拖沓。但是之后,即使是朱棣做上了皇位,以他那矫勇善战的赫赫威名也是镇不住朝廷里的那些个大臣。当年迁都顺天府一事,朱棣可谓是被那些个文臣给烦了透顶。由此可见大明朝廷办事的效率。
这一次,张凡上奏的事情不可谓不大,但是他的奏章中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所以张凡才会奇怪,为何这一次的公文下发的如此之快。
“送公文前来的人是咱们的人,卑职倒是听他说了些情况。”梁超听到张凡的疑问之后,开口说道,“听说大人的奏折上到陛下那里之后,陛下是非常相信大人的。奈何内阁之中,高拱及其跟班的那个郭朴不同意,李春芳却是什么都不说。而大人的老师张大人也是同意大人的,提过一次,却是见其他人都不认同,就不再说了。”梁超说着送信的那个厂卫告诉他的事情。从这里也能看出锦衣卫的能耐,朝堂上面发生的事情,他们都是一清二楚的。
张凡对于张居正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异议,他知道张居正的苦衷。毕竟张居正如今正在谋划那改革变法之事,不想引来太多的政敌是很正常的。
“照这么看起来的话,想必那些个朝臣也是反对我的吧。”张凡问了这么一句,只是他的语气却更像是在陈述。
“大人说的不错,朝中六部的尚书和侍郎,还有那些有资格早朝的官员几乎是全都反对大人。”梁超说道。
“这就有点奇怪了,照这么说起来的话,我这折子可就算是石沉大海了。”张凡疑惑地说道,“而如今怎么会突然就通过了呢?”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