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明国公(兵俑)-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凡说的很快,讲的也都是重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也是被他略过了。而戚继光也是听的非常认真,并且他一边听着,脑子里也在思考着。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听完了张凡的解释,戚继光说道,“这刘山当真是该死,自己贪赃枉法,规模如此之大,本就是应该千刀万剐了。而他却是竟敢私自铸造金牌,冒充圣上,而且还敢到他国去行骗,这江南之地所遭受的一切都当算在他的头上。可惜啊,他居然自裁了,若不是这样,当真是应该奏请圣上,重开凌迟之刑,让他受足了痛苦才是。话说这当太监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年那个刘瑾也是如此。要我来看啊,这当太监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张凡听了戚继光的话,有些无语。看来这戚继光对于太监的怨念还真是不小。不过,如今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当下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考虑。
“大人,如今既然知道了这个情况,是否应该早做准备了?”张凡问道。
“嗯,你说的不错。”戚继光说道,“若是当真如你所说那样的话,他们打开城门必然是想要回扶桑去。我这就派人去那里弄走他们的船只,再让我手下的人马在那里守着,到时候咱们给他们来个两面夹击,腹背受敌!”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九十章 弹劾谋算
“高大人,高大人。。”郭朴急急忙忙地跑到高拱面前,心急火燎地说道。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高拱略微有些厌烦地看着他说道,“难不成就因为戚将军这几日不在蓟州,鞑子就攻打过来了。”说实话,高拱对于郭朴有些无奈。诚然,这个人的的确确有些没有主见,但是却是自己最为忠实的拥护者,自己所想做或者要做的事情,他都能支持自己。只不过,有些太过心浮气躁,一点点小事就能让他大呼小叫的。
“不是,不是,倘若真是如大人所说的那样,我哪里还有心思跟你说这些,直接就拉着你跑了。”郭朴说道。
听了他的这句话,高拱不由得翻了翻白眼。这郭朴当真是有点没心没肺了,这种话也能说出来,若不是这里是高拱的家中,没有旁人耳目,恐怕他也是少不得要被狠狠地参上一本的了。
“那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若不是什么重要的事,那你就不要来打扰我,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做。”高拱略微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是这样的,前几日,江南那边战事刚起的时候,大人不是叫我时刻注意那边的情况吗?”郭朴一脸微笑地说道,“如今那边是有消息传过来了?”
“哦?”高拱听到郭朴的话,顿时就起了兴趣,“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前几日,戚继光的大军不是开到扬州了吗。那些扶桑人又哪里是戚继光的对手,刚一交锋就败下阵来,马上就退到了苏州城中,紧闭着城门不出。”郭朴说道,“戚继光就带着他的人马围在了苏州城外,却是一直都没有进攻,可能是怕强攻苏州城之下造成太大的伤亡。那张凡如今也在戚继光的大营中丝毫是没有办法。”
“嗯……”听完了郭朴的话,高拱右手轻撸着自己颌下的胡须,心里面开始思考起来。
先前,当他知道张凡奉了隆庆致命前去江南查处贪赃一事的时候,高拱的心里面就有点很不好受。他虽然和张凡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间隙,但是他与张居正可就是有点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意思了。而作为张居正的学生,张凡虽然没有明确表态过,但是从和张凡仅有的几次面对面的对话中,高拱明白只要自己一旦和张居正开战,张凡必然是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的。而且那个时候,张凡已经是成为了锦衣卫的都指挥使,这个职位虽然动不了他这个内阁首辅,但是却能动得了他下面那些附和他的党羽,将来必然会给他造成非常之多的麻烦。
而那时,高拱知道隆庆之所以派遣张凡去江南彻查贪赃一事,说白了,隆庆的目的第一就是为了钱,第二就是为了奖励张凡了。他心里明白的很,只要张凡能够得胜归来,而且他得胜几乎是必然的,那么隆庆看在张凡给自己弄了这么些能供他挥霍的金钱的面子上,必然是会再次大赏张凡,这对他来说可是太过不利了。
但是,这件事情他是没有丝毫办法的,张凡是受了隆庆的旨意,身负皇帝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去江南的,只要他张凡没有犯什么原则性的重大错误,他高拱就动不了张凡。
可是之后,张凡上奏说可能会有倭寇大举进攻江南。朝中的众臣全部都是对此嗤之以鼻,根本不把这当回事。而高拱也是想要借着这件事情发起攻势,就算不能触动张凡的身份地位,只要是能够对其造成一点打击的,他都是愿意看到的。
但是,所谓好事多磨,那个在高拱一党眼中,和张凡是穿同一条裤子的冯宝,居然会在那么个当口,突然上奏说是东厂设立在江南的分部,抓获了一个倭寇,并且还从他的口中问出了关于此次江南将会遭遇袭击的事情。这简直是让高拱有股子冲动,想要将冯宝五马分尸的冲动。
但是到最后,他什么也做不了。即使是满朝文武都能看出来,冯宝这是故意想要帮张凡一把,但是谁也拿不出什么证据说冯宝所上奏的是假话。东厂行事历来如此,他们的话且不管你是相信还是不相信,都是找不到证据来证明他们是对是错的。有人甚至还给高拱出主意,要冯宝拿出那个被他们抓住的倭寇,找人当场对峙。
不过高拱更加是不可能同意这个主意的。找东厂要人犯,还是这种准备侵袭大明国土的人犯,那简直是开玩笑。且不管东厂到底是有没有抓到那人,到时候冯宝只要说一句那人受不住刑,死了,就能够一了百了。东厂大刑,呵呵,虽然不是其中的人物都很少见识过,但是这不表示他们不清楚。
在锦衣卫中受刑的人虽然也是九死一生,但是总归还是有能够活着被放出来的,不过那也只是极少数好运到了极点的人,但是也只不过是还有一口气吊着命罢了,随时都有可能命丧黄泉。然而,即使是锦衣卫中的人都曾经是公开表示过,自己所用之刑的狠毒,远远比不上东厂。可以说,凡事上了东厂刑狱台的人,若不是立马有一道圣谕降下让东厂放人,否则只是大刑一动,小命必然玩完。
高拱若是上奏隆庆,非要冯宝拿人出来,冯宝估计会立马抛出一具惨不忍睹,根本就看不清面目的尸体,指着他告诉高拱,那就是他要见的人。然后,即使高拱想要反驳,冯宝也会立刻举出无数的证据来说明这人就是他所要找的那人。到时候,高拱即使不相信也没有办法。
而等到江南之战开始之后,那万余名倭寇分成三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沿海的三座城池。高拱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觉得自己的机会了,正是借着这个事情上奏告上张凡一本的时候,罪名自然是失职,使得三座城池被倭寇攻陷。
但是他的这个打算流产了,当高拱上奏隆庆之时,很多人当场就站出来反对,当然,反对的人都是和高拱没什么关系的人。但是即便是高拱自己的党羽,其中也有不少人觉得高拱所说的不对。
当时朝廷也是刚刚从冯宝所“提出”的证据中肯定了倭寇即将大举入侵的这个消息,还没有做出任何的不属。而高拱所告的张凡,其职务在当时也还只是钦差大臣,所要做的就是彻查江南那边发现的贪赃之事,并不能管理战事或者防御之事,又何来失职一说。
高拱见自己的这个办法行不通,于是便立刻改变了方法。他是当场就上奏隆庆,说如今事态紧急,应该早些做出应对,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他提议就由张凡临时担着统筹战事的将领一职,让他负责躯干倭寇。
一开始,很多人还不明白高拱这前后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转变,但是随即,很多人就明白过来了。
张居正更是立刻上奏说,张凡只不过随军出征过两次,并不能胜任将领一职。然而高拱却是立刻反驳,说如今事态紧急,所谓事急从权就是如此,江南一地如今张凡的身份地位最大,不由他担任将领还能有谁。
但是张居正却是极力反对。最后还是老好人李春芳站出来说话,他同意高拱的办法,但是他也觉得此事稍有不妥,因此他还提议,调派如今正在蓟州一地驻守的戚继光率大军前去江南救援。
这下,高拱倒是不反对了。戚继光如今虽然是肩负着防守京师北方,抵御鞑子的重任,但是如今鞑靼内部正在混战,朝廷更是派了不少人去帮忙,如今暂时是没有什么事情。
而高拱之所以同意,主要是因为,戚继光虽然是极为善于作战,而且尤其是攻打倭寇,但是如今倭寇是占据了先机。而且,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戚继光虽然兵将强大,但是他们距离江南之地实在是太远了。
在高拱看来,如今已经被倭寇占据了领先地位的现在,张凡想要同时保住江南不再受到倭寇侵扰,还要保住倭寇不会继续占领什么地方,那简直是难上加难。或者说他对于张凡并没有什么信心。
然而之后,扶桑本土居然派了大军前来攻打,这是高拱之前所没有想到的。但是他并不担心,他只是想要让张凡犯错误而已。如今的高拱早已不复往年那种豪爽的性子了,满脑子所想的就是如何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
但是着实让高拱没有想到的是,张凡居然凭着那五百多人的城卫军,守住了扬州城两天两夜,没有让敌人攻破,并且一直等到戚继光的援军到来。这种情况高拱当真是一点预料都没有。
几番算计都失败了,高拱如今又有了新的想法。如今扶桑敌军占据着苏州城闭门不出,他就准备拿这个做文章。若是拖的时间长了,他就参张凡戚继光贻误战机,让敌人在大明国土上肆虐良久;若是强攻,伤亡过大,他也要拿着一条来参上张凡。说到底,张凡才是他所要对付的,戚继光,不过是个牵连了张凡的倒霉蛋而已。
但是,事情真的会让高拱如愿吗?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九十一章 终于等到
张凡来到苏州城外,戚继光的军营中,一直是在等待着。等待什么,说白了他就是在等待王喜亮的消息。只不过这左等右等又等不来,实在是让人有些着急。
于是,最初的那种如临大敌,时刻紧张的情形,到现在渐渐就变得有些散漫起来。不过不用担心,戚继光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和他的士兵们散漫下来的,哪怕如今是不打仗,戚继光也会让他们时刻做好准备迎战的准备,万万不会松懈一分。所散漫的只有张凡和万忠两人而已,不准确来说,散漫的只有张凡一个人。
从一开始的紧张,到了如今左等右等又等不来消息,张凡有怎么可能不松散下来呢。从一开始的每日还会去和戚继光说上几句,讨论一些事情,到了如今,他每日闲下来之后,居然重新拿起笔练起字来了。
而那个万忠,作为一个监军,其职责本就是应该时刻随在主将的左右。再加上这次是万忠第一次做这监军,有些事情他做起来还是比较有板有眼的。特别是在戚继光的面前,万忠更加是规规矩矩,丝毫是不敢有一点携带,看来他到这里之前,在京城里也是做足了准备,了解了很多。
不过这些日子,张凡无聊之下,再加上这军营中除了那万忠之外就没有第三个闲人了,所以有时候,张凡总是会拉着万忠,让他陪自己下棋什么的。而万忠一开始本是不愿意的,毕竟戚继光在他身边总是让他觉得就这么和张凡去玩耍有些不妥,但是他见戚继光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他也就不再如此做作了。说来,万忠不过十六七岁,年纪并不是很大,玩心也重了不少。
张凡会突然这么做,倒不是因为他贪玩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主要是如今,这里根本就没有他能够过问的事情了。
打仗这种事情,本来就不是张凡的本职工作。难道说要他去出谋划策?别开玩笑了,且不说如今已经是形势明朗,敌人也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了;就算是如今,正处于两军对峙,实力不相上下的激战之中,自然会有戚继光这样的名将去琢磨,那里轮得到他这个只不过度过基本兵法的外人去瞎搅和。
所以嘛,自然而然的,张凡就把自己定位成了这么一个闲人。说到底,并不是他不想帮忙,而是他帮无可帮。
那日,戚继光自从听了张凡的话之后,就立刻下令,分出了三千人马向北行去,来到岸边,开走了那些扶桑人的船只,并且就地埋伏在那里等候着。本来对于这一点,戚继光是有些异议的。他觉得,若是苏州城中的扶桑敌军得知他们的主公出事了,那必然也是会有人去报信。若是城中的敌军被报信的人告知,此处有大军在等着他们,那他们会否不会来。
但是张凡却否定了戚继光的想法,他告诉戚继光城中的扶桑兵若是接到了其主公的求助,不管此处是有三千还是三万大军,他们都会一如既往地想要强行通过。
张凡的这番言论是让戚继光极为地不解,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张凡却又不好解释这件事情,难道要他对戚继光解释那在扶桑尚未成型的“武士道精神”不成。最后,张凡只得跟戚继光说自己掌握了绝佳的证据,只不过如今还不能告诉他,并且说自己将会为此负担全部责任。
戚继光倒不是怕担什么责任,只不过他是一心想要全歼这批敌人。张凡如今都已经赌咒发誓了,他也就不再坚持了,同意了张凡的话。
之后,众人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说漫长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了,从张凡到达这里开始算起,不过是过了六天。只不过这种明显地望着前方的敌人,却是不能进攻的情形,任谁看到了也会是心中不爽,这才让众人觉得这日子实在是有些漫长了。
别看这几日张凡有些插科打诨的味道,其实他的心里面比谁都着急。所着急的就是怕京城中会在出现什么异动。张凡不知道,自己因为某种巧合,已经算是躲过了高拱的两轮进攻了。若是再不能解决这里的敌军,将捷报传回京城的话,高拱的第三轮进攻又将到来。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了第八日,改变终于到来。
“将军,怎么样,万公公这可又是输了一盘了!”张凡落下自己的棋子,颇有些兴奋地说道。这几日,他只能找到万忠这个臭棋篓子陪他下棋。张凡原本的棋艺就是臭得很,没想到这次终于是让他找到了一个比他还臭的,他又怎么能不好好虐万忠一番呢。
“这……张大人,还是……还是容奴婢……这个……呵呵,悔一步棋吧。”万忠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边说着话,手就要往棋盘上伸过去。说来这万忠虽然棋艺可谓是臭到了极点,但是他可是非常喜欢下象棋,这几日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唉,万公公,所谓落棋无悔,怎么能悔棋呢!”张凡自然是不同意,他是赶忙一把抓住万忠的手,说道,“公公这一盘可是已经悔了四步了,这与咱们说好的,每人每盘只得悔棋三步已经是大大超出了。”好嘛,这两人当真是不同凡响,这下棋之前居然都已经商量好悔棋的步数了。
“这……张大人,既然悔都悔了,三步四步五步又有什么区别呢?”万忠微笑着说道,而且他那只手是一点缩回去的意思都没有,还是想要尽力往棋盘上伸去。
“这怎么能行!”张凡再次回绝道,“若是照公公所说的话,每一步棋都能悔,这一局不知要下到何年何月去了。”
“大人……”王猛掀开营帐的帘子走了进来,似乎是有什么事情要和张凡说。但是他进来之后却是被眼前这幅景象镇住了,即使是他这么个如此沉稳的人,此事也是被震的说不出话来。
只见此时,张凡正抓着万忠那只洁白的小手,而万忠似乎是在用力,也不知是想要缩手还是伸手。最重要的是,此时两人的脸上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这种感觉,让王猛觉得有些不寒而栗。
须知,此时喜好男风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对于王猛来说,这件事情发生在张凡身上,他就有些不能接受了。
“哦,王猛啊,有什么事情?”张凡见王猛进来了,也就不再跟万忠胡闹了,赶紧向他问道。他此刻还一点都不知道,王猛已经在心里将他和万忠二人刚才的那副样子想到别的地方去了。要不然此刻的张凡估计撞墙的心思都有了。
甩了甩头,王猛抛去脑海中那些个纷乱的想法,拱手说道:“启禀大人,王喜亮已经回来了。”
“什么?!你说王喜亮回来了!”张凡听到这个消息是大叫一声,赶紧站起身来就向着外面走去。
王猛是赶紧跟在张凡的身后走了出去,只留下一个不知所云的万忠在那里纳闷着,他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凡出了营帐才发现自己刚才根本就没有问过王猛王喜亮到底在哪里。正打算回头再问的时候,却是停住了。
之间营中一块空地上,被很多人围了起来,张凡不由自主地往那边走去。
“张大人,你来了,正好正好。”人群中,戚继光正站在那里,见到张凡是立刻微笑着对他说道,“我这里还要向你道歉才是,这当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啊!”
“怎么回事?”张凡听了戚继光的话,心里有些纳闷的很,他根本不知道戚继光为何会有这么一番话出来。
随着周围众人的目光看向被围在中间的那几人,张凡又再一次疑惑起来了。之间中间那几人全都是做着一身扶桑人的打扮,虽然张凡从来没有真正见识过这个时代扶桑的平民百信,但是眼前这几人的装束和他映像中的简直是一模一样。
“这……这是怎么回事?”张凡有些迷糊地向着张居正问道,他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
“呵呵,张大人,事情是这么回事。”戚继光解释道,“我派在岸边的军队今日清晨等到了一艘从东边驶来的船只,上面下来这几人。一开始,他们还以为这就是给那些苏州城中的扶桑敌军报信的人,也就故意着没有阻拦,想要放他们过去。
“只是哪里知道,他们却是硬要往咱们军中过来。最后,我的人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得将他们抓起来。抓起来一问,他们却说自己是张大人你的人,我只好马上去找来王千户确认一番,这才是坐实了。”
“你是说……”张凡听了戚继光的话,有些不敢肯定地看着眼前这几人,“……你是王喜亮?”
“大人,正是卑职。”王喜亮赶紧拱手作揖,面上透露着喜色。
“你……你怎么弄成这副模样了?”张凡十分吃惊地问道。
“这……卑职这是说来话长。”王喜亮无奈苦笑着说道。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九十二章 扶桑见闻
“你……你怎么弄成这副模样了?”张凡十分吃惊地问道。。
“这……卑职这是说来话长。”王喜亮无奈苦笑着说道。
王喜亮会弄成这个样子自然是有原因的。
那日他从扬州出发之后,为了防止船只在海上遭遇倭寇,张凡是特许了他们在船上装配火炮,而且还是特意从别处靠着自己的身份借来了。但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担心,还特意嘱咐王喜亮一行人从山东那一带绕行。
王喜亮也是完全听从了张凡的意思,他并没有因为如今的形势严峻,光顾着图快而超近路。
从大明到达扶桑并没有多少路,他们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到达了距离他们最近的地方,五百年后的长崎,当时的肥前国,其主人为龙造寺隆信。
颇为熟悉扶桑的王喜亮并没有像船队中的其他人那样高兴,他明白,虽然自己如今已经算是到达了扶桑了。但是这里可以算是扶桑的最西边了,距离王喜亮等人的目的地平安京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因为王喜亮一行人一身大明人士的打扮,而且一身打扮一看就不是平常人家或是什么做买卖的商贾。再加上肥前国的人距离大明并不算太远,他们也是有些了解的。所以王喜亮一行人刚一登岸,就立刻有肥前国的士官将他们待到了龙造寺一族的家中。
那里,一番客套必然是免不了的,那里的主人在获悉了王喜亮等人是大明朝的官家之后,更是千方百计想要他们留下来,好好招待一番。但是如今江南那里形势严峻,王喜亮又是被委以了重任,他又怎么可能有心思留下来享受。
好不容易是推却了对方的一番好意,王喜亮一行人是匆匆做了一些补给就再次登船,这次他们是直接向着扶桑本岛行去。
由于如今的扶桑正是处在群雄混战的时期,再加上王喜亮一行人这一次是在扶桑内里的各岛之间航行,所以他们一路之上遇到了不少势力的多次检查。但是由于王喜亮他们总是将自己的身份很明显的摆在外面,所以这一路之上,他们并没有遭到什么阻拦,很是顺利地就到达了扶桑的本州岛距离其京都平安京最近的地方。
由于王喜亮他们一路上遇到了多方势力的询问,再加上他们也并没有故意想要隐瞒自己的身份。。所以他们这一登岸,在那里就已经有着很多势力的代表在等候着他们。
而王喜亮这一次所要找寻的,只不过是当初刘山用假货欺骗的某个大名一人而已。虽然张凡在他临走之前已经是给他指明了大概的方向,但是毕竟一来此事事关重大,二来张凡当初的也只是猜测,并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
见这么多人在场,王喜亮又不是个傻子,他总不可能将那块刘山假造的金牌拿出来当场询问谁是和他们之前做交易的人。那么做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其他大名,自己是他们的敌人吗?
但是现在,王喜亮等人一来是在他国的领土之上,而且又是有些人生地不熟的,再加上国内的急情,又哪里有时间让他们慢慢调查。
一时情急,王喜亮倒也是计上心头。王喜亮接受了那些迎接他的人的邀请,答应出席他们为自己准备的宴会。但是为了显得有风度,王喜亮提议在场的众家同处一室,共进晚宴。
在场的那些人很多互相之间都是有间隙的,而且也少不了那种深仇大恨。因此王喜亮的这个提议,虽然他们并没有立刻拒绝,但是也都犹豫了起来。
好在之后,同意的人是越来越多。到了最后也只剩下几家人没有点头同意了。但是那些没有同意的人有怕少了自己的参加会让别人占去什么便宜,最后也是参入了进来。可谓是“欢聚一堂”了。
席上,王喜亮更是表现的颇有风度,面对各方人士也丝毫没有什么偏颇,完全是一副平等待人的样子。只不过,推杯换盏之间,他也是在不停地观察着场面上每个人的表情,似乎是想要多了解一些东西。
等到酒席过半,王喜亮就开始执行他之前就想好的计划了。他借着说自己内急,想要去方便,是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一副明显是自己喝多了的样子。只不过他回来,坐回到到位子上的时候,一个不稳,他身上那块一直带着的金牌就这么掉了出来,而且是掉在了一个非常显眼的位置。
顿时,场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块金灿灿的小牌子吸引了过去。而王喜亮却还是一副根本就毫不知情的模样,只顾着端着酒杯喝酒。只不过在他举杯的那一会,他用手遮挡着自己的目光在仔细观察着场中众人的样子。
老实说,这个举动他做的没错。照他想来,当初刘山派人拿着这块假牌子招摇撞骗的时候,必然不会向他现在这样,将这个东西大肆在这些人面前展示一番。因此,这东西可能只有其中一方的人知道。
但是王喜亮所观察的的是,在场的人看到这东西的表情几乎都是一脸吃惊的模样,并没有某个非常镇定,或者是非常吃惊的表情,在王喜亮看来他们全都是一个样子。
带着些许失望,王喜亮一行人回到了扶桑人为他们所准备的住所。当晚正在发愁怎么解决事情的王喜亮,却是突然迎来了一位访客。
来人正是之前在晚宴上的其中一人,据他自己介绍,其名为木下秀吉,是织田信长手下的人。而这木下秀吉,见到王喜亮之后,也并没有多说别的事情,直接就是开口说起来合作的事情。
听他这么一说,王喜亮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实在是没想到,刚刚到得这里就让他找到了正主。
之后两人就是一番交谈,虽然王喜亮并不知道当初刘山派过来的人到底是许给了他们什么样的好处,但是对方所来的也并非是其家主,而只不过是一个颇得织田信长喜爱的一个家臣而已,在王喜亮看来,对方也并不会知道什么重要的事情。
于是,两人也就只是一番点头夸赞,完全是没有什么主题。知道最后,木下秀吉告辞的时候,对王喜亮说起主公织田信长想在明日邀请他过府一叙。王喜亮自然是知道为什么,也是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第二日,木下秀吉是早早就来到了王喜亮的住所外等候着,其热情是可见一斑。王喜亮跟着他就去了织田信长那里。
话说这织田信长倒真是有些枭雄的本色,才一见面,王喜亮还当真是被织田信长那种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气质给震住了。
好在对方如今算是要巴结他,王喜亮也是马上就找回了那种自信,表现出来的也是一副自然从容的样子。还别说,这倒真是让对方这么一位掌握实权良久的铁腕级人物对他也是有些刮目相看了。
之后,两方交谈开始,这就有点让王喜亮所担心了。还是那个原因,他并不知道刘山的人到底和对方做了什么交易,万一他自己这么胡乱说说错了而造成了什么问题,岂不是要耽误大事了。
可是他又不能表现得畏畏缩缩的,那样又有可能让对方觉得他是不是想要反悔之前所商量好的那些事情,再造成什么影响。
就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对方倒是先开口了。而且织田信长一开口,王喜亮是差点就要狂笑三声了。
为何他会如此高兴,全都因为对方开口的第一句竟然是要和他商议双方之间的条件。
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