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无名-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知道赵煦竟然给他拨了一千骑兵。这就大大壮大了他的声威。有了骑兵,赶路就快了,时间也大大缩短了,等萧峰赶到没有多少天,吴领军也到城下了。

守军看到有一支大宋的骑兵向雁门关而来,都大吃一惊。一边令人关上城门,一边遣人前去禀报雁门关指挥使张将军。虽然这支骑兵是大宋方向来的,但规矩是这样的,他们也只不过是按军规这么做,以防内部有叛。

吴领军自然知道这门规矩,看到这种情况,他马上派千总上前去叫门。那名千总马上纵马上前,这时,那城墙上的一名军官看到有位骑兵的军官骑马走近城门,知道这是叫门的军官,不由对着这门千总叫道:“你们是哪里的,到这里来干什么的!”

那名千总道:“我们吴将军奉皇上之命,前往各边关视察各军!尔等还不快快开门!”

那军官道:“你们有什么凭证可以证明!”

那名千总拿出金牌,朗声道:“我们将军被封为御使统领,前往视察边关,这就是凭证!”

城上离城下那千总的直线距离不过百米,那军官也能够看个大概,这时,张将军上城了,他也向着那块金牌仔细看了两眼,认得这极有可能是真的。便马上叫人开门,同时自己也下去迎接这位钦差大使。

等城门一开,城中的守门军兵也在张将军的带领下走了出来,张将军也是骑着马,对着那名千总道:“得罪了,本将军前来仔细验明身份。”

那千总倒也不多说,马上回马前去取来圣旨和金牌,递上前给那张将军看。那张将军虽然不认识吴领军这个人,但看见上面“封员外郎吴领军为御使统领,代朕视察边关”几个字,便即知道这个人肯定来头不小。忙下马奉回给那千总,道:“末将当前去迎接吴将军。”

确实,吴领军身为皇帝弟弟的老师,这来头确然不小,不是皇帝身前的大红人,也算是皇帝弟弟身前的炙手可热的大人物。那张将军确实识时务,马上奉还圣旨,亲自前来见吴领军。吴领军大咧咧地纵马迎上前来,他这次急于赶路,便没有乘坐马车,直接骑马前来了。

张将军见到一个将军打扮的人物,纵马迎上来,知道这人极有可能便是那位御使统领了,他马上半跪在地,参拜道:“末将张探功拜见御使统领将军。”

统领虽然是御营司诸军将领,但如今吴领军是皇上钦差的,张探功虽然为指挥使,但是他见到吴领军还是得以上下的关系参拜吴领军。

吴领军下马,扶起张探功:“张将军把守雁门关辛苦了,这些礼节就免了吧!本将军乃是奉旨前往各边关要塞视察,还望张将军给个面子,好好配合一下吧!”

张探功还以为这位京城来的大员也是十分喜欢金银之类的,不由谄笑道:“末将一定好好‘配合’将军,还望将军在皇上面前为未将美言几句!”这配合两字说得极其馋,那这里面大就有深意了。言下之意,不外乎是用一些金银之类的贵重东西来“配合”吴领军了。

吴领军一听到这几句话,便知道这个张探功并不是什么好鸟,不过现在吴领军不了解雁门关的情况,也不好对他不客气,当即笑道:“当然,那是当然!张将军请吧,咱们还是先入城去吧!”

张探功听了大喜道:“那就多谢将军了。”说罢,两人分别上马入城。

进到城内,张探功道:“吴将军,城中除了军营,就没有别的官驿了,不如将军住在我府上如何?”

吴领军道:“如此甚好。来呀,罗千总,你领部下前往军营安歇,留下两队人马跟随本将军就可以了。”

罗千总拱手应是,对着后面的人一挥手:“弟兄们,跟我来!”说罢,便跟着引军的军官前往军营了。这时,吴领军的身后只剩下十多个亲兵了。

进到张探功府中,吴领军跟张探功乱侃一番,然后便提道:“此次本将军到各边关视察,明是视察,实是皇上初掌皇权,朝廷内部更代之际,此时最忌外国来袭,所以皇上派本将军前来雁门关以防万一,若是到时真有辽军来袭,那么今后本将军和张将军的仕途便全靠其次了!”

张探功听了大骇,失色道:“竟有此事?那怎生是好?”

吴领军知道靠张探功是没有用的,得赶快找个理由夺了他的兵权才行,不过,目前最重要的是跟萧峰一行人联系上再说。吴领军道:“怎么?张将军竟然没有想到有这个可能吗?”

张探功尴尬一笑:“不是,不是,未将想过,只是一直不敢肯定,如今听了吴将军所说的,只是感到惊心而已。”

吴领军道:“那就好,我看张将军还是派出斥候前去以防万一,一旦得到辽军进犯的消息,马上就令关外咱宋国的百姓搬进关内以避兵祸,免得到时那些契丹人将他们掳来要挟我们,不单止让我们的士气低落,而且坏了大事,这就不好了!”

张探功心中根本没有想到这些东西,不过正如吴领军所言的,若是辽国真的进犯,那么这次就真的事关他以后的仕途,他觉得吴领军所说的话大有道理,当即决定待会吩咐下去,一一照办。他忙道:“是极是极!吴将军所言甚是,未将待会吩咐下去。”

吴领军见暂时也没有什么好交待的了,便道:“本将军赶了这么久的路,也就有点累了。不知道张将军安排本将军在何处歇息?本将军这就想去休息一下了。”

张探功道:“我府上有个大院,正好空着,就给将军住着吧!未将还要吩咐军务,那未将就不陪将军去了,就由未将的管家陪将军去吧!”

吴领军道:“如此甚好。”

等吴领军安置下来,他便派了几个人出去联系萧峰,同时也跟军营的那些骑兵保持联系,以保证军权在手。

第十一卷 终结卷 雁门关外 156 夺兵权
(更新时间:2006…12…5 18:59:00  本章字数:3211)

话说萧峰那边,这日得到吴领军以御使统领的身份进到城中,他心中的喜悦那是没得说的。他来到这没有多少天,已经从城中的军民中得知这个张探功不是什么好东西,心中正在犯愁该怎样来对付这个张探功,这时得知吴领军竟然用这样的身份来到雁门关,那么一切就好办得多了。在这些天中,萧峰率领下的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马可说是各色服饰,其中还有不少少数民族,若是临战时期,那是绝对不允许他们进来的,但现在在他们的分批之下,都潜进了雁门关。其中那些汉族的人物则让萧峰派去跟雁门关的军民打好关系,尽量争取到他们的帮助,当然最好的便是打进他们之中去。
在得知吴领军进城后不久,上京来的密使也送来了大辽将进军雁门关的消息,并且这个消息得到了确认,大辽决定来一次突袭,如今正在秘密调动军队,在南京一带秘密集结,兵力至少在十万,而且主力极有可能就是骑兵。

萧峰得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不过现在吴领军在这坐镇,也就有了准备,如今就是如何帮助吴领军得到这里的兵权。这次,康广陵、范百龄、冯阿三、石清露、李傀儡也相伴这些人而来。康广陵五人在薛慕华家便已经跟萧峰熟识,可说这次行动中,这五人绝对是萧峰的得力助手。他们五人跟吴领军可是不时保持着联系,如今吴领军派出的人,那当然便是首先找到他们了。

康广陵一得到吴领军叫他们随亲卫到府上密商的消息,便马上过来禀报给萧峰得知。萧峰听了道:“这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之人不过是草莽之士,一参加真正的打仗,一群乌合之众如何摆阵去跟军队对抗,所幸咱们这边主要是守城。这些人还得留下人来看着,我看,就由康兄、石姐、李兄三人留在这,主掌大局。吴兄那边,就由萧某和范兄、冯兄三人去一趟吧!”

康广陵点头道:“萧大侠所言甚是,老夫三人对这打仗、出谋划策之事并不熟悉,你们三个去最好不过了。”

石清露和李傀儡也在旁赞同。萧峰见他们三人都同意,便道:“既如此,那咱们就去吧!”

三人跟着这亲兵秘密进到府中。所辛吴领军所居的大院紧靠着后门,吴领军为了方便,直接就让自己的亲卫替代张探功的部下把守大门,好方便跟外界的联系。所以,萧峰三人很顺利地来到吴领军所住的地方。

萧峰等众人寒暄一阵,便将打听到的军情交给吴领军查看。吴领军看了一眼,便皱起了眉头,道:“我刚到城中,城中的情况还不是很明了。既然军情已经得到了确实,咱们就要开始着手准备了。萧大侠和两位师兄已经来了几日,这城中的情况想必已经了解得比较清楚了,这些事情怎么做,还是由你们提提建议吧!”

萧峰道:“再过几日,丐帮的人马也快到了,然后是少林寺为首的中原武林人士,这么多武林众人齐集雁门关,若是吴兄没有掌握这个城中的兵权,统一不了调度,只怕到时大战一到,张探功这人只怕会拖咱们的后退,以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这张探功可是咱们一颗极大的肿瘤呀!我们可要抓住机会趁早将他除去,早点夺到兵权。”

范百龄道:“萧大侠的意见也是我的意思。不过我还要提出的是,咱们还要亲手督办军备,将关外的大宋百姓迁入关内,这事情得尽早搞定,越早越好。”

冯阿三道:“不错,咱们夺了兵权,还得操练军队,我们带来的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之人都是一伙乌合之众,得趁这段时间好好训练一下,到时若是要他们出去拒敌攻敌,也有个方寸,避免乱杀乱砍一番,这布阵和设计机关之类,我也十分精通,我可以在这方面训练他们,以他们的武功,如果能够好好掌握好阵法和攻守之道,这将是一大助力。”

萧峰听了此言,道:“丐帮的打狗大阵,也可以用来拒敌,这次不知道来了多少丐帮弟子,若是能多来点,咱们的力量也就能多增添一份。”

吴领军道:“既然如此,那咱们事不宜迟,立即调动人马,进行夺兵权的行动了。”

萧峰道:“嗯,不错,咱们这事情还需要合计合计,看看有什么纰漏之处。以萧某之见,咱们可要好生注意全城军马的动向,咱们这几日来也打进不少人进到军队当中,这会应该让他们严密监视好军情。”

吴领军道:“如此甚好,我会将一千骑兵中调来五百,奇袭这里,将张探功活擒或是就地处决也可以,然后抢了兵符去将兵权夺过来就是了,一旦一遇到抵抗,就杀无赦!”

范百龄笑道:“这法子不错,其中有我们武林高手在旁边帮手,那就万无一失了。”

冯阿三道:“四师哥现在就去调集军队,奇袭张府,我和大师兄就去通知他们带领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弟兄监视城内各处的驻军,萧大侠就和四师兄在一起,以防万一,同时联络两处。”

萧峰、吴领军、范百龄对这个安排都很赞同。吴领军道:“那咱们现在就行动,一个时辰后就动手。”

吴领军、萧峰偷偷出了张府,在亲兵的掩护下来到了兵营。这个兵营算是城中最大的兵营,整个兵营原本就可以住上上万军士,如今有了吴领军的骑兵到了里面,也不显得拥挤。吴领军秘密来到自己骑兵的中帐,得知这个军营是全城中最大的军营,整个雁门关合计兵力竟然有两万余人,吴领军听到这个消息不由有点兴奋。不过,这个军营就已经驻扎着近万军士,此外的军士便住在另外两个军营里。

吴领军得到这个地方竟然有大批的驻军,有些不放心,道:“萧大侠,到时,不如你留在这,带领这五百铁骑严密监视这个军营,我确实有点不放心这里。至于围袭张府,有我就行了。”

萧峰得知那个张探功也不过是一介武夫,武功跟武林中人比起来,差得远了。他熟悉的不过是马战,以及一些守城的常识。而且张府至多只有上百个军士把守,吴领军带着五百精英前去,确实是绰绰有余了。当即点头道:“如此也好!”

接下来的行动确实十分顺利,吴领军顺利将张探功以玩忽职守之罪原地格杀,夺了兵符就来到萧峰这边,准备先夺了这个兵营的兵权。不过,接下来却有点小麻烦。吴领军带了五百军士召集全营人马出来集结。一个军官突然领了几十人直冲吴领军而来。

吴领军原本也没有在意,继续关注军队集结的情况,那位罗千总便带人上前去将那些人拦了下来。那军官这才破口大叫起来:“你们是什么人,竟然敢不通过老子的命令,就直接叫老子的军队前来集结!放你妈的狗屁!”

吴领军听到这话,不由皱了皱眉头,开始关注起这些人来,只见为首的这人不过三十余岁,也是一个将军的装束,显然在军营里的地位不低,肯定是军营里的将领。罗千总见这人口出狂言,不由喝道:“大胆!”

那军官不屑地看了罗千总一眼:“你一个小小的千总竟然敢来喝问本将军,老子不鸟你又怎样?”

吴领军冷冷地道:“你是什么人?”

那军官听了高傲地抬起头来,道:“你们是新来的吧!告诉你们,这里的指挥使张探功可是我的堂兄,老子叫张不讳,嘿嘿,干脆点,这里老子最大!”

吴领军听到这话,眼睛迷起来,露出很有兴趣的样子:“哦,你就是这里的头!”随着他取出兵符来,道,“本将军是御使统领,奉皇命视察边关,如今特来此地视察,这是兵符,现在我宣布,这个兵营已经被本将军接管了!这里的军队全部都被我接管了!”

张不讳听了抽出腰刀:“放屁,这里老子最大,想夺老子的兵权先要问过老子手上的家伙!”

萧峰见了怒目一瞪,上前一步,就将那张不讳一掌拍飞了!在萧峰的重掌力之下,张不讳受了这一掌,不死才怪。萧峰大声道:“有胆敢不听军令者,一律杀无赦!”

那几十个跟过来的人显然是张不讳的亲兵,本来他们还想冲过来,但看到萧峰的威势,不由心内一惧,接着便看见张不讳横死在地上,他们都不由抽了一口冷气,没有人敢违抗了。接下来,另外两个军营也让吴领军顺利地接受了。到天黑前,整个雁门关的军队都给接收了,而萧峰开始在军营中坐镇,看看有没有借机造反,同是清理一些不尊号令之人。

经过几天的整顿,吴领军等人这才算完全掌握了雁门关所有的军队。这时,丐帮的人也快来到雁门关了。

第十一卷 终结卷 雁门关外 157 守城之战(上)
(更新时间:2006…12…6 17:14:00  本章字数:3059)

丐帮的人已经来到雁门关,由于萧峰跟丐帮、少林等中原群豪还没有和好,所以萧峰选择在军队中暂待些时日,等我来了之后再离开雁门关回到飘渺峰,毕竟他身为契丹人,这些日子在雁门关所做的事情已经是超出了他的本分,帮助大宋明目张胆地去对付大辽,他还不会这样去做,所以一旦真的要面临辽军,他还是会选择离开雁门关。对这事,他也算是尽力了。丐帮等人完全是吴领军师兄弟来招待他们,这些丐帮弟子有近千人之多,他们已经住惯大街破屋,所以只要能保证他们的衣食问题,其他的都好办。
再过了几日,中原各路群豪在少林的引领下也来到了雁门关,一时之间,雁门关武林人士云集,辽军进兵的消息也已经送到雁门关,整个雁门关都已经知道辽军将会大举进攻此地,而辽军的先头部队正是有十万铁骑。这次,辽皇可是准备了三十万的兵力,分成三批赶往雁门关,而他将亲率十万铁骑奔袭雁门关。

这十万铁骑的先锋乃是耶律莫哥,他正是萧峰的下属,他曾是左军将军,被命为南院枢密使,佐辅萧峰,处理军国重事。如今萧峰一走,耶律莫哥便全权处理南京之事,虽然辽皇对耶律莫哥没有辅助好萧峰,促使萧峰一家辞职而走颇有微辞,但他准耶律莫哥戴罪立功,领三万铁骑突袭雁门关。

这雁门关此时是以吴领军为首,至少在军队方面是这样。至于那些武林人士,那便推举出少林方丈玄寂大师为首,配合吴领军守城。萧峰得知耶律莫哥已经率军攻到雁门关,也就不再多留,遂向吴领军等人辞别而去。

耶律莫哥奔到雁门关下,命前锋部队急攻了一阵,却被从门中突然杀出的中原群豪杀个措手不及,伤亡惨重。耶律莫哥得到前锋传回来的消息,大惊失色,他一见到竟然有这么多武功高绝之士前来阻杀,一阵下来,便将自己的五千前锋杀个溃不成军,知道雁门关已经早有准备,忙亲自领大军前去接应败军。而时间紧急,他一时也顾不得后军,领了千余骑率先奔去救援,只命后方的骑兵早点跟上。

这次群豪反杀出城来,乃是吴领军的意思,他看到来的仅是五千余的前锋部队,中原群豪虽然是一伙毫无组织的乌合之众,但是个个武艺高强,精通搏杀之际,再说这些前锋部队除了先头百骑之外,乃是步行冲杀,当然也就不用顾忌。马上就叫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马在康广陵等人的引领下冲杀而出,夺其锐气;然后少林高僧也领各路群豪杀出,一举将这前锋部队打掉,好打击地方的士气,从而壮大己方的士气。

这时,吴领军看到已经达到这个目的,而且耶律莫哥已经反攻过来,不敢怠慢,当即命丐帮弟子在丐帮吴长老、宋长老等人的带领下,摆起打狗大阵拒敌,掩护中原各路群豪,以及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马撤退。所幸,在多日的叮嘱下,这些退下来的群豪并没有冲击丐帮的大阵,都从两侧退走,而这时吴领军在城墙上远远看到耶律莫哥率着千余骑兵率先杀来。吴领军当机立断,集结自己带来的千余精骑,准备先杀杀骑兵的锐气,好让丐帮的弟兄壮壮胆,打好这第一站,他知道过了这次,只怕就没有机会出来冲杀的了,等辽国大军一到,雁门关只能全面转为守城。

同时,吴领军将城上的军权暂交给身旁的叶峰将军。叶峰本是雁门关一员守将,其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是具有大将之才。吴领军整顿军队之际,便发现了军中竟然有这种人才,当即大喜,封他为代指挥使,在自己不在之际,主掌城里的军队。这叶峰也是怀才不遇,被张探功调到一处军营做一个小小的统领,被吴领军发现,也是机缘巧合。

丐帮弟子看到这种情况不由大惊失色,毕竟这骑兵的威势不可轻视,这时,吴领军也轻军上阵,带领自己的一千骑兵趁着中原各路群豪还没回来之际,从城门冲杀而出,绕过丐帮的打狗大阵向耶律莫哥率领的先头骑兵冲杀,先减慢敌方骑兵的速度再说。

但尽管吴领军带领的是大宋的精骑,但还是不敌辽骑,冲杀一阵后,一千骑兵竟然死伤得比辽骑还要严重。一阵冲杀过来之后,吴领军已经发现自己的身后已经只剩下百余骑兵了,并且个个身上挂着伤。不过,这时,已经将大辽骑兵的速度降下来了。趁着这段时间,吴领军也算是惨重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时,耶律莫哥也发现自己的骑兵减员过半,不过他面对前方的打狗大阵,却心存轻视,在他的眼里,不过是看到一群一群衣服破烂不堪的化子在前面当道,他完全不将这些人看在眼里,当即下令冲过去。

那结果当然是十分明了的。丐帮的人马将大多数的骑兵拌下马来,逐一收拾了,并且那耶律莫哥也难逃厄运,也被丐帮弟子给弄下马来,被打成重伤。这时,辽军的上千后续骑兵也赶过来了。

吴领军刚带领百余骑兵转过马头,便看见这连绵而来的骑兵,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当即道:“弟兄们,咱们从两翼退回去!”说着,率先领路而去。

很快,那辽骑的援兵已经来到丐帮的大阵前面,面对自家已经处在被挨打份上的兵马,他们不得不缓了下来,陷入丐帮的大阵当中。这些骑兵马上就发现了自己的不妙之处,几个千夫长纷纷下令手下的骑兵只要求救回耶律莫哥就行了。

是时,两方一阵厮杀,辽骑最终抢得耶律莫哥的身体狼狈离去。而丐帮弟子在吴领军的授意下也退回了城中,这时,辽骑的上万铁骑的援军这才赶到城下来。又被城上的人马一阵飞箭,当即折损了数百精骑,这才退回去。

是役,雁门关守军斩杀辽军五千余人,并重伤耶律莫哥。当然这次中原群豪也有所折损,死了上百余人,而丐帮和吴领军带来的人马损伤更大,各死伤几百人马,这样加起来,雁门关的守军也是伤亡超过千人。不过,以千人的代价换来这样的胜利,也算是值得的了。

耶律莫哥被抬回先头部队主帐不久,便即伤重不治而亡,辽军先头部队变成没有了主将,只好驻扎在那里,等候辽皇的大军赶到,再作进攻的打算。同时,他们也将耶律莫哥重伤不治而亡的消息传回给辽皇,并且将雁门关有准备以及进攻遭遇到的情况,一一禀报给辽皇。

辽皇接到这个消息,当即龙颜大怒。同时,他也知道这次奇袭不成,只能换成强攻了。辽皇没有来过雁门关,自然不知道雁门关的情况,以雁门关的城墙,他只带了骑兵部队来,那是万万不能攻下来的,即便他将辽国最厉害的攻城军队调来,只怕也难以攻下雁门关。其实,到此为止,他的南下计划,已经被粉碎了。不过,辽军中的文臣武将看到辽皇正在盛怒当中,没有人敢劝阻辽皇。在这种种的原因促使之下,辽皇命令军队加快行程,早日赶到雁门关。

这时,我和周不颠这两个家伙却姗姗来迟,错过了这场交战。一路上,周不颠这家伙不是缠着我喝酒,就是缠着要和我比武。缠得我头痛不已,后悔跟他同路了。不过,我也不能这样将这家伙抛掉,毕竟这家伙是明教的重要人物。明教的那些家伙个个都是怪物,得罪了这个家伙,说不定他便会回去在那些人耳旁胡吹几句,那些人听了不来就坏了大事了。

我们来到雁门关时,吴领军等人刚刚打了胜仗回来。他得知到我来了,不由大喜,不顾劳累地和其他七位师兄弟赶出来迎接我。这时,可以说,除了明教那帮人之外,该赶来的人都来了。雁门关的防守力量空前壮大起来。再加上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守军和群雄的信心也空前壮大起来。这种精神风貌在我一进城就看得出来,再加上这些人不断欢呼着这次大胜仗的消息。

我得到了这个消息,后悔得不得了了,瞪着周不颠说:“都怪你!要不是你,我会赶不上参加这次的大胜仗,早点赶来就好了!”

周不颠听了我的埋怨,嘻嘻一笑:“好了,好了,别生气了。咱们是没有赶上来参加,不过我看天色也差不多黑了,咱们也算是赶上今晚的庆功宴了,晚上咱们正好大大醉一场!”

第十一卷 终结卷 雁门关外 158 守城之战(下)
(更新时间:2006…12…6 20:59:00  本章字数:3120)

我听了周不颠的话,默言无语。就在这时,函谷八友向我们迎来了,他们一来到我的面前,便弓身向我道:“弟子拜见师叔!”
此时我尚还不知道萧峰已经离去,心中对他们取得这次胜仗也十分欢喜,当即道:“不必多礼了,你们能取得这次的胜利,确实不简单呀!”

吴领军道:“这次胜仗全仗大家共同出力,才有这样的胜利。倒是师叔为我们出谋划策、四处奔波,功劳要大得多了。要不是没有师叔事先就安排好这些,我们也不会有今日的胜利。”

我听了这话,十分高兴,但并没有看到萧峰,不由问道:“我大哥呢?”

吴领军道:“萧大侠看见大战将起,已经返回飘渺峰去了。”

我听了“哦”了一声,心中有些失落地道:“回去也好!免得到时两边难为呀!”

函谷八友听了这话都点点头,深以为然。接着,吴领军便领着我进了府衙。等众人坐下来道:“你们可有退敌的万全之策吗?咱们可不能老是在这跟那些人打仗,这次战争若是胜了,我们最好还是给雁门关留下一道保障才好,最好能安排一位将帅之才守护此处,到时不需要我们这些武林高手赶来也能守住雁门关,这样才好。”

吴领军听了神情一震,道:“师叔放心,如今我心中已有了腹稿,只要咱们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咱们便可以向朝廷报功。到时,我会将这里的一名将帅之才推荐上去,叫他担任此处的指挥使,确保雁门关在他镇守之日牢不可破!”

我听了这话,不有点点头,道:“这么说,你心中已经有人选了!这样也好,哦,是了,不知道你们有什么退敌之策吗?”

吴领军道:“今天这场胜仗,全仗大家出力,才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战果。从今日这次战斗可以看出大辽国铁骑的厉害之处,就连我带来的一千铁骑都远远不是对手!我们这些武林中人根本不懂军事,完全是一伙乌合之众,只能够让他们帮助守城而已。这次,他们先头来得全部都是铁骑,擅长攻城的军队即便是有也是不多,咱们守城那是万无一失的了。不过,若是他们真的有那么死脑袋,硬攻雁门关,那便有他们的苦头吃的了。”

我听了道:“你分析的不错,若是他们真的是猪脑袋,明知道攻不下来还要攻,只怕到时会令我们头痛不已。我想耶律洪基也没有那么笨,一旦看到这种情况,知道事不可为,也就会班师回朝,等待下次有机会再来攻打!再说大辽如今可是内乱不小,这女真人可是厉害非常,一旦处理不好,内乱起来,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时间来攻打大宋!我们得想办法让他认识到其中厉害之处,好让他转移注意力,只要他忙于治内乱等事情二十多年,到时如果赵佶能掌握大权的话,那便是大宋扬眉吐气之际了。”

吴领军深切领会到我收赵佶为徒的意图,当即笑道:“到时,有了他们这帮年轻人,我们也就高枕无忧了,即使从此逍遥天下也是可能的。”

我道:“我看无论怎样,还是要作好守城的准备。大家都在这方面多花费一些功夫吧!”

众人听了应是。

翌日,耶律洪基率领大军赶到雁门关城下,不待亲自去查看雁门关的地势,便即召见先头部队的将领,并且给了他们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拿下雁门关,以洗刷这次先头部队被重创之仇。他的这个命令,没经过调查便下达,当即教整个先头部队陷入苦攻之境,连日下来,五万先头部队竟然死伤三万余人,这才引起了耶律洪基的醒悟,当即亲自率军前去督战,这才发现形势大大不妙,那时,他已经损失四万的军队了。

话回原题,耶律洪基得知突袭失败之后,便叫人连夜去造云梯,并连夜向雁门关进军,到了天亮时,云梯作好,那大军也已经顺利到达雁门关不远的敌方,耶律洪基的死命令下达下去,那些先头部队的将领便去了云梯,在三天之内便组织了大大小小十多次攻城,并且攻城的行动还分为几次夜里进行,这倒给守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不过,有武林高手在旁边帮助守城,这些攻城的辽兵都尽数让守军给打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