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六零反派妈妈[穿书]-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姨,你怎么来了?”看到她,天天很高兴,小姨什么时候回来的,她都不知道。
“听说大嫂大姐大合开了这家店,我就是想过来看看而已。怎么样?累吗?”
天天说:“很累,我和乐乐两个人几乎都没有歇息的时候。不过我和他每天都能分到一块钱,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一块钱,一个月就是三十块了,都快赶上别人的工资了,所以他们很乐意。
苏芝笑了,原来还有钱拿,怪不得一开始不太愿意,现在那么乐此不疲了呢。看来还是钱的力量最大啊。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喜欢钱,当然她也喜欢钱。看到钱,那也是眼睛晶晶亮,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利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勤劳赚来的财富,她觉得非常好。
“那你过过去买的忙吧,我就在这看着。”苏芝笑着,就往里走。
苏然并没有在店里,柜台上没有人。再往里走,那边就是厨房了,她就听到厨房忙碌的声音。
“同志,厨房重地,闲人莫进。”苏然正跟王英在说着什么,听到声音,她回了头。
这就看到了苏芝,就那样地站在门口,笑吟吟地看着她呢。她愣了会,接着喊了出来:“芝芝,你来了?”又顿时了下,“厨房油腻,去外面,可别把衣服弄脏了。”
“没事的,大姐,我就看看。”苏芝并不在乎衣服被弄脏,她就是想看看,大姐和大嫂是怎么忙活的,也就是想看看而已。
王英听到响动也回了头,自然也就看到了慢慢走进来的苏芝,她说:“芝芝怎么来了?去外面坐一下,你大姐大马上就能忙完,就能陪你了。”
苏芝已经走了进来,正在看着厨房里的一切。大姐和大嫂把厨房收拾得很干净,现在这样忙碌的时刻,虽也有油烟,但台面灶台和地上,都是干净的。她在心里微微地点了点头,真不错。一开始她以为走进来会看到油污的厨房呢,没想到竟然是那样的干净。
想想也是,大嫂她们的这家店,是大哥和大姐夫政绩所在,如果厨房里油污一片,如何能通过卫生部门的检查?人家可能就会拿着这个把柄过来说事,大哥和大姐夫的政策就实行不下去。这个时候,大嫂她们更要小心从事,不能有半点马虎和大意。否则又将会被人扼令停业了,这就得不偿失了。
“不碍事,我就是过来看看你们。油污啥的,我以前又不是没在厨房里呆过,我觉得并没有什么。大嫂,需要我帮忙吗?我虽然菜做得不怎样,但我会煲汤,也会煮粥,这个我最在行,也最拿手。”
正好,厨房里也在煮着粥呢,不过并不需要苏芝再动手了,因为已经快熟了。
“那等下我盛出来吧。外面吃粥的多吗?”这玩意不顶饿,在这个时代吃的人会多吗?
大姐说:“也有的,这一般都是一些小孩或是老人叫的,年轻人很少。年轻人要干活,很少会点这个,老人和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肠胃功能粥点,所以会时不时的点上一份。主要还是我们的粥美味,所以他们都会过来。很多时候是作为早餐吃的。”
苏芝看了下时间,都已经上午十时了,还有人吃早饭吗?
“还是有的,有些人起得晚,就过来吃一碗粥回去,正好到中午吃饭的时候,粥也消化了。”大姐在那解释着。
“那敢情好,有人点就行,要不这一大锅就浪费了。”
苏然说:”一开始我和英子摸不准这门道,还真浪费过,煮了很大锅,结果卖不完,只能我们自己当午饭和晚饭,说实话,吃的有点儿腻。后来摸准了门道之后,就好多了很少会省下来,自己想尝一碗粥的机会都很难得。“
苏芝一听,这样非常好,如果真的有省下,那其实也是一种浪费不是?这样能满打满算地卖完,挺好的。最好是能够不够卖,这样更好。
“客人多的时候,就不够卖了,别的东西都卖完了,那么也就会轮到粥,所以不管怎样,现在粥是很难再剩下的,以前那是因为生意没像现在这样的火爆而已。”
也是,当生意好起来之后,又怎么可能会愁东西卖不掉呢?连带的效应,店里应该不会再剩下其他的东西了。
此时苏然正在包饺子,这会饺子还是有点儿抢手的,都不够卖。
“大姐,我过来帮你包吧?”苏芝围了过来。
苏然抬眼看了她一眼:“你行吗?”不是她怀疑自己的妹妹,实在是苏芝很少包饺子,她怕她把饺子包坏了。
苏芝嘿嘿笑道:“我不会,这不是可以学吗?”
“行吧,那你学吧,包坏了大不了卖不出去,自己吃吧。”
苏芝这一听,就又不敢了,万一真包坏了,肯定卖不出去,这卖相不好,食客怎么会点?还是等她学会了包饺子之后再过来帮忙吧。
“大姐,我会包。”这个时候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原荣开了口。
苏然望过去:“你会包吗?”
原荣说:“我会包,北方人很少不会包饺子的。那个时候我经常和我哥一起,跟爷爷一起在厨房包饺子,特别是过年那会,所以时间长了,也就会了。”
苏然知道原荣父母已经不在了,只有一个爷爷和哥哥,他说的时候好像很轻描淡写,但是她能够想象得出来,别人家都在团圆的时候,他们家却是祖孙三人在那包着饺子。这妹夫,日子过得也辛苦。
苏芝是知道原荣会包饺子的,那会在燕京的时候,原荣就亲自包过,但她也只看到过那么一会。平日里是很难看到原荣在那包饺子的,原家有陈妈帮忙着,怎么可能会让原荣他们兄弟二人亲自动手呢?
所以这样的场景很难得。原荣说在家里经常跟着爷爷哥哥包饺子,这话还是有些水分的。他们一起围着包饺子不难,但肯定是没有经常包的。
原荣这话其实并没有错,那会正是大革命的时候,家里是不能有佣人的,所以除了警卫员们,都是需要他们亲自动手,每年的年三十,除了他们无法休假的那段时间,都是他们自己包饺子吃。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原荣一上手,苏然她们就知道,原荣说的并不是假话了。他包饺子的速度非常的快,而且非常的漂亮,比她们包得还漂亮,还快。也就没一会的工夫,他就包了十几二十个了。
“原荣的手法可真快啊,包得还好看。”苏然忍不住就赞道。
此时王英也忙完了馄饨,这会就看到了原荣在那包着饺子的动作,也赞了一声:“原荣包得确实快,我都忍不住想让他留在我的店里帮忙了。”这话是玩笑话,原荣怎么可能会留下来帮忙呢?
原荣笑说:“可以啊,只要我在这里,不忙的时候,都可以跟芝芝这一起过来,给大姐大嫂打下手。”
苏然和王英也只当这是客气话,也没当一回事。怎么可能让未来的妹夫过来帮忙呢?这是不可能的,她们也叫不出口。
很快,有了原荣的加入,这饺子也包了很大盘了。
苏芝自然也不会闲着,她兴地包饺子,也不会馄饨,但是她会看火啊,所以也一样忙碌着。
今天的生意特别的好,也不知道是不是苏芝带来的好运,客流量比往常还要多了一倍。这会,他们原来定的那些食材也就不够了。不管是面条,还是饺子或是馄饨,那都不够呢。
只能全部现做,这还没到饭点呢,就已经不够卖了。
“大姐大嫂,你们需要叫人了,这些可不行,你们会累坏的。”苏芝说,“现在外面还有天天和乐乐,但是等到他们去上学了怎么办?而且外面客流量这么大,天天和乐乐也忙不过来,还是需要叫人,正好可以帮大哥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苏然和王英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确实啊,总不能总是这样忙碌,还不够卖吧?自己人累倒了不说,赚得也不多,确实需要雇人了。
“那我就去邻里问问,谁愿意过来帮忙的,我们出钱。“
苏芝说:“大嫂,叫熟人不如叫生人,这样管理起来也方便。当然如果熟人是好的,也可以,大家公平竞争嘛,不要全部叫熟人,有时候闹起来不好管理的。”
王英对这一块了解不够,她在厨房里忙活可以,但是管理还真不行,还有招人的那些门道。
“这样吧,我正好在这里,招人这一块我来帮你们。”苏芝沉吟了会说。
苏芝这一世没招过人没管过人,但是前世可是学了企业管理的,招一些人,写几份管理制度,那并不难。
一听苏芝愿意帮忙,王英和苏然心里也挺高兴。她们没有想过苏芝能不能行,在她们眼里,苏芝除了厨房上的活,那可是无所不能的。在大事上面,很少能够难得住她。她们很相信她。
对于大姐和大嫂的这一份信任,苏芝觉得压力好大,但很快就她就冷静了下来。
这一天,苏芝也没有马上着手招聘的事情,因为太忙了,他们一直在厨房后面忙活。等到歇业关门的时候,苏芝只想好好地躺下来睡一觉,太累了。
也好奇心大姐和大嫂她们,这是怎么办到的?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竟然能够挺下去。
“我和你大姐一开始也是挺不下来,太累了,但是那会看到赚的钱又兴奋了,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就这样咬牙挺了下来。到后来,我们也就习惯了。不过今天的客流量是真的大,比往常多了一倍不止,有你们的加入帮忙,食材都不够卖。”
苏芝说:“以后客流量只会越来越多,对于吃这一块,大家可都不含糊。而且你们现在收的粮票也不多,跟外面大食堂比起来,真的少了很多了。有这样的好事,大家为什么不愿意过来?不用自己做饭,好吃还便宜,这么好的事情谁不愿意干?”
理是这个理,但是看到那么大的客流量,她们也不敢置信。今天确实跟往常不太一样,这客流量,没得说。
“我回去就去写招聘启示,还有一些管理员上的东西,我们明天再过来。”苏芝说着,就要和原荣往外走。
这会,晚饭也吃了,是该回去了,再不回去天就要暗下来了,到时候骑车也不方便。
“你和原荣就住家里,不用赶回去了,那么晚了路上也不安全。”王英喊住她。
苏芝说:“不用了大嫂,我和原荣能够回去,家里太婆还等着我给她下针呢,明天一早起来我还要给她治腿,治完了我再过来。”
王英知道太奶奶的腿伤需要她治,也就不留人了。她说:“今天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这肯定忙不过来。我和你大姐大商量了,给你们一人五块,钱不多,但是我们一点心意。”
“大嫂,我和原荣是自愿过来帮忙的,哪需要钱啊?这可不行。”
王英说:“天天和乐乐过来帮忙,我们也给钱的,不能厚此薄彼。拿着,这是我和你大姐的一点心意。”
苏芝知道,这个时候如果不收下钱,两人肯定会不高兴,她说:“那行,我收下,但是五块钱太多,这样一个月不就有一百五了,哪有这么高的工资?我就跟天天他们一样,就拿一块钱吧。”
“听话,就五块,别再推了。”王英板下脸。
话到这份上了,苏芝也不推却了,拿过钱就放到了包里。原荣有些不好意思拿钱,但是苏芝都拿了,他怎么可能不拿?凭自己劳动得到的钱,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两人离了店之后,天果然就有点儿暗下来了。
两人走在街上,一个推着自行车,另一个走在他的身边。苏芝摸着口袋里的钱,觉得这一天虽然累了点,竟然有五块钱的收入,挺好的。
“芝芝,招人这事,你能行吗?”原荣不是不相信她,只是她从来没招过人,怕她把事情搞砸了,毕竟这是自己的亲人,搞砸了虽然也不会有事,但毕竟会不好意思。
苏芝说:“你这就小看我了吧?也就招几个人而已,我能应付得过来。目前只要招几个干活的就行,还不需要管理人员,等到以后需要管理人才了,我再给他们例一份资料。”
看着她自信的样子,原荣觉得她真的是无所不通,能有这样的对象,他觉得是自己前辈子修来的福份。他肯定是拯救了世界,才能够等来这样好的女孩。
“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够帮大嫂她们招来有用的人才。”
他不会招人,但是招人和招兵,应该是同样的道理,到时候看看她怎么招人,或许也能帮上点忙。
“来,芝芝,我们骑回去,你坐上来。”说着,他已经跨上了自行车。
苏芝笑着,跳上了自行车后座,双手已经环上了他的后腰,他喊了一声:“坐好了,我们走!”
原荣骑车的水平真的很不错的话,就这样一蹬一踩,车速非常的快,却又非常的稳,一看就是经常骑车的人。
“以前在燕京的时候,我经常这样骑着车子在大街小巷里转悠。燕京胡同又多,如果车技不好的话,是很容易撞上的,也不容易从小巷子里面窜出来。所以很考验骑车的技术,我就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
苏芝说:“你们还骑着车到处在胡同里转悠啊?”
原荣说:“那会年轻,我刚上初中高中那会,年少轻狂,我们燕京的几个玩伴,就这样地骑着车子在胡同转,看谁的车技上,不会撞上人,也不会撞上墙,转弯平衡,比试谁的速度快,谁最先到达终点。”一想起那会的青春岁月,他都觉得那个时候的日子过得真说不出来的爽,有点儿怀念。
飚车!苏芝的脑海里突然就出现了这么一个词。所不同的是,前世那些富少那些豪门子弟飚的是汽车跑车,而原荣飚的却是自行车。这会的汽车可是奢侈品,自行车也是,但相对自行车就好办多了。他们在那里飚着自行车,也就是他们这些太子爷们能够达到了,老百姓谁敢这样肆意地玩?
“你们可真会玩。”苏芝笑。
原荣说:“是啊,那会真的是很疯狂。现在再想起来,那就是青春吧?年少轻狂,但是活得自在。现在我那些玩伴们都还在,只不过现在他们也都各有事情了,当兵的当兵,从政的从政,现在又多了一个经商。”
苏芝也很怀念自己小时候,在田野里玩闹,没有烦恼,只想着玩好吃好。现在长大了了,就有很多事情了,要忙的事也多,也就没有了那种惬意。
就像原荣说的,那就是青春。不过现在她的年龄不也正青春吗?
两人一路地说着,一路地笑着,苏芝环着他的腰,就这样轻轻地靠着,没有纷争,没有烦恼,就这样轻轻地靠着他,有他给他争来一片天地,这样的感觉到,也挺好。
苏芝他们回到苏家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天已经彻底地暗了下来。推着车子进了院子,房间的灯还亮着,林惠玉从房间里走了出来,一抬眼就看到了推着车进来的苏芝和原荣两人。
她说:“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在大姐她们店里帮忙呢,生意太好了,都忙不过来。”
“生意这么好?”
苏芝说:“嗯,所以我就想着,让她们招几个人,这样总是自己忙碌也不是个事。”
“是该招人了,我一早就叫她们招人,她们总说自己能忙得过来。”
跟林惠玉说了会话,她就进了自己的屋子,原荣也回了他的那间屋子。
这会,她还要写个招聘启示呢。
第161章
苏芝书写招聘启示; 也没有花多少时间; 就将一张招聘启示写好了。本来就是不需要有多少技术含量的; 最需要技术的,也就是做各种点心的人了,其他的都不是靠手艺吃饭。
反倒是那个管理缺席; 她需要花点时间琢磨琢磨; 可不能随便写了。
她在屋子里折腾半宿,实在熬不住了; 这才回去睡觉。第二天本来; 竟然两眼青紫; 憔悴地不像话。
“芝芝,你一宿没睡吗?”看到她那乌黑的大眼圈,原荣可心疼了。
苏芝说:“写了个招聘启示,还有管理制度忙到半宿。”
原荣心疼地抚着她的眼睛:“招聘启示和管理制度也不急在这一时,你可以慢慢写; 干吗要半夜写完呢?”
“没事,写完了却一段心事。”
原荣心疼极了; 但是苏芝却像没事人一样; 反倒劝他:“我养几天就养回来了。以后我不再熬夜了,以后乖乖地早点睡觉。”
原荣被她那样子弄得哭笑不得。
苏芝将招聘启示给他看; 让他提些意见。他对招聘也不懂,只能按他们招兵的标准看,看着像那么回事。
“不错吧?”苏芝眨着眼睛问他。
“芝芝真捧,你怎么什么都会?”
苏芝说:“说明我聪明。”她美滋滋地把东西收起来; 打算过会去县城时把这拿给大嫂和大姐她们。
林惠玉那边在喊吃饭了,两人也不敢耽搁,匆匆就跑了过去。
给太奶奶治了腿伤之后,苏芝和原荣就拿着招聘启示和管理制度去了县城找了王英她们。
依然是骑着车去,并没有坐班车,原荣不喜欢坐班车,苏芝也喜欢坐在他后面,那种感觉就是不太一样。
他们过去的时候有点儿晚,生意依然火爆。
“芝芝,这是你写的?”王英不识字,所以招聘启示是交给苏然的。
苏芝嗯了一声,苏然说:“没想到我妹妹真的写出了一份招聘启示了,真了不得,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苏然将大概意思跟王英说了,王英拍板,将这份招聘启示挂出去。店里总共需要招两个服务员和一个厨师,多了他们还有待观察。
这招聘启示挂出去,没一天,就有人上门来应聘了。最先进来的是一个小伙子,二十几岁,他应聘的是厨师。
“你有什么专长?”当面试官的是王英和苏然,苏芝并没有参与。
这是她们的店铺,她写了招聘启示已经算帮忙了,不可能再帮人把面试官也当了。
那个年轻人说:“我会一切面食,还有炒菜。”
王英她们也不知道这个小伙子说的对不对,所以决定对他测试。测试的也就几个点,一是厨艺,也就是他所说的炒菜。二就是面食这一块了。
当场测试了一下,王英微微皱了眉头,苏然倒是表情如常。王英让人回去等候消息,并没有马上拍板下来让他过来上班。
苏芝对厨艺不懂,自然也就在中途的时候并没有插嘴,等到打发走了人,她这才凑了过来:“怎么,大嫂不满意?“
“我觉得还行,不过我对厨艺这一块了解没英子透彻,她的意见才是最确切的。”
王英说:“这个人不行,他做菜的味道虽然还可以,面食做得也还行,但是他在做菜的时候有一个毛病,不洗手,这是绝对不行的。”
不洗手的习惯,确实不好,还是要做菜的时候,这是致命的。难怪王英不愿意,这样的人要来,那也是对顾客的不尊重。
后来又试了几个,王英都不太满意。这个时候服务员的人选已经找好了。服务员不需要有太大的技术含量,所以并需要多面试,就通过了两个。都是女的,两个中年妇女。
只剩下一个厨师了,却怎么也找不到。
“慢慢找吧,既然找不到,那就先不找了,我俩努力点吧,以后总会来好的。”苏然叹息。
这厨师是最重要的,服务员好找,毕竟那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力气就行。但是厨师却不一样,不但要有技术,还要人品,最后实在没办法而已。
苏芝看着她们招聘的全过程,也在心里对她们连连点头。她们虽然从来没有招过人,但是还是摸到了一些套路了。
“暂时先这样吧,招了两个服务员,相对好了许多,我们晚上多做点儿面食,应该能够应付得过来,等到到时候把厨师招了来,就好多了。”王英说。
她只觉得很累,招聘比做菜还累,这玩意真不是她能够干的。她们也就是一家小店,等到招满了人了,也就不需要再招人了,也不用去想那些事情了。
她吐出一口气,将胸间的浊气全部都吐了出来。
苏芝虽然全程参与了他们的招聘事项,但一点也没有插手,能招到这个份上,真的其实不错了。
苏芝和原荣倒也没有帮忙多久,毕竟人都招过来了,他们也有自己的事情。
走在县城大街上,原荣推着车子,两人就这样静静地走着。
原荣放假有两个月,但是他只能陪她一个月,还得赶回燕京去。原爷爷在燕京一个人很孤单,虽然他有自己的工作,白天也很忙,但是有孙子陪在身边,那边感觉是不一样的。
“原荣,你确实应该要赶回去陪陪原爷爷,如果我有时间,我也陪你一块过去。但是太婆伤了腿,我要在家陪太婆。”
原荣自然是知道这些的,太婆在苏芝的心里份量很重,她不希望老人出事。现在老人摔了腿,虽然没事,但是她真的需要好好地陪陪老人。
她常年在外面,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又怎么能够到处乱跑呢?
“师父前段时间也发来电报,想让我过去陪陪他。但是太婆腿伤成这样,我走不了。”苏芝在心里叹息。
“那咱就不回燕京,姚老会理解的。太婆年龄大了,你多陪陪她,多陪一天是一天。”原荣劝她。
苏芝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有些事情,真的不是我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平安县城,现在的氛围很好,东升和杜安国治理得很好。现在知青有了自己的事业,一失业的人也有了自己的理想,倒是有了一种蒸蒸日上的感觉。
苏芝想起了前世,平安县城在二十一世纪那是作为百强县存在的,可想而知经济实力有多强。
如今县里在东升他们的治理下,已经有了百强县的兆头了。等到全面改革开放之后,那么就一定会绽放光芒的。
她为东升高兴,也会杜安国高兴,这两位领导都是能为百姓办实事的。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太奶奶的房间里一阵说笑声,她正和她的那些老姐妹们聊天呢。
苏家村长寿的老人还不少,八十多岁九十多数的人都挺多的。
苏芝并没有进入房间里去打扰他们,反而是在外面跟原荣一起打着包。
那些托原荣买的东西,是需要寄出去的。她已经问过东升了,他说现在平安县的快递事业已经进展得很不错了。让她到时候直接找快递的负责人,就能帮她把东西寄出去。
“我最想的就是给你买东西,桂市有很多稀奇小玩意,到时候我慢慢地去给你找来。”
苏芝说:“我的东西你不用急着买,你平日里上课时间那么紧,又不能随便出去。别为了我耽搁课程,军校跟部队差不多,平日里也不让你们随便出去的。”
她们军医大还好,相对管理松的。但是原荣的是军事院校,听说连教员都不能随便出去玩,更别说是学员了。
“没事的,周末还是能够出去的,虽然有时候请不到假,但是也能够挤在一起出去。”
请假虽然很难,大家都想要出去,但是挤挤,总能挤出时间的。只要他能够出去,就会找那些小玩意还有零食,只要她能够开心,他就满足。
人这一辈子,不就是想着能够有个知冷知热心里爱着的人吗?他喜欢苏芝,就想着能够带给她快乐,其他的他都不想。事业,那是男人该干的事情,当空闲下来,心里的那片柔软的地方,还是需要给自己最心爱的女人。
此时此刻,他这心里一片的火热。
“原荣你对我真好,我也要去渝城好好找找,有什么东西能够送给你的。”她出去逛街的机会也少,现在学校里的学生们都在为提前毕业作准备,大家已经有好久都没有好好地出去了。
想想也是,哪有那么多事情出去逛街呢?军校又不是普通的高校,她们出去也是要请假的,不是随便就能出去的。如果请假条批不下来,那就哪也去不了。虽然说军医大很宽松,那也只是相对于军事院校的,跟地方大学一比,她们就严格多了。
平日里上课或是下课,也只能在学校里走动,那是出不去的,也就只有周末,但也需要请假。
当所有的一切都打包好的时候,两人就又开始往县城跑。东升说的那个快递公司,是在邮局那里,是邮局外包的一个业务,而政府出面,然后承包给了下面。承包人自然就是那些知青。
知青有头脑,又肯干,自然也就是少不了一番事业的。
此时此刻,邮局那里很忙。在另一个被开辟出来的小房间,就是平安快递。那里的负责人姓赖。
赖同志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他承包了这个项目之后,并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开始了亲自参与。从打包到邮寄,再到发车,全程又是电话跟踪,每到一个站点都会记录下来,等到货到了,再回程到总部。虽然说麻烦了点,但是这些都是顾客的东西,麻烦也是有必要的。
现在快递事业正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的市民都不愿意相信他们,他们很多走的还是是邮局的包裹,虽然慢了点,但是感觉放心。
虽然说平安快递也是邮局分出去的,又是政府出面组建的,但是总是新型行业,他们都不太放心,所以过来寄快递的人,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赖同志也不急,政府把这个大饼交给了他们,自然是要把这个事情做好的,不但为了县里,也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知青从乡下回来,一直安排不了工作,现在终于有一个机会让他们大干一场,又怎么能够知难而退呢?如果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做好了,那还需要他们做什么?这个本来就是需要他们自己处理的。
现在正是改革开放的时候,先吃到螃蟹的人,才能真正吃到肉。他们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肯定能够闯出一番天地的。
困难他们不怕,怕的只是国家不给他们这个机会。现在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又怎么可能会不努力往下干呢?
所以,他们不觉得辛苦,反而斗志满满。
此时,他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大干着呢。
赖同志也在其中,他正在一起打着包,这一批包裹是要马上发出去的。
见到苏芝他们进来,赖同志就迎了上去:“同志,你是需要寄东西吗?”
苏芝说:“我们需要寄六份包裹,今天能够发货出去吗?”
总共是六个人要买,她也是收了六个人的钱,所以这会只要把这六份寄出去就行了。其他的三个,除了唐佳佳之外,另两个都不想省钱,不想把钱买零食吃掉。
赖同志说:“我们这是一天一班,统一在晚上五点发车,所以同志现在还来得及。”
苏芝看了下时间,是下午一点,哪怕需要给他们打包和整理的时间,五点发车,还是来得及的。
她将东西都放上了台子,总共六份,“这里是地址。”
赖同志却将一张邮局单据交给她:“请同志将地址填写好,我们等下称重打包。”
苏芝点点头,将单据拿了过来。现在的单据,跟后世的那些快递单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