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六零反派妈妈[穿书]-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脸。
想想,还是算了,但是送给他们的年糕得另外拿出来,以后想办法,是不是需要亲自送过去一下,这都是有些儿难题。
其实这个时候,苏芝更加地想念前世的那些快递,三天基本上的地区都能够到了。甚至快的,本省内也就第二天就到了,有些三角地区,也是第二天最多隔天到。这样的日子,才是便捷的日子,想送什么东西都很方便。
随着改革开放,那些快递业应该也要开始发展了吧?苏芝在心里想着。
“其实想要把这些东西快速地送到客户的手里,也不是不可以。”东升踩着步子走了进来。
苏芝眼睛一亮:“大哥,你是想到什么了吗?”
“我没有想到什么,其实就是可以组成一支小队,可以把集中到某个地方的东西,然后统一发过去,有专门的车发送。”东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苏芝的眼睛更亮了,这不就是最早期的快递吗?没想到她的大哥,竟然还有这生意头脑,如果他去下海经商,肯定能成为一方富户。
“确实有这个想法,但也只是初步的想法,还没有具体的计划。我们有这样的烦恼,别的人家肯定也有这方面的烦恼,这可是一个很好的经营方式,我决定由政府部门出面,组成这么一支小队,专门替百姓解决这一难题。至于费用,可以比邮局的包囊费再便宜一些。我们不是旨在赚钱的,而是为了帮忙百姓,而且又能解决知青的就业问题,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东升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
苏芝越听越觉得可行,“大哥,你这个办法简直太妙了,这样也就没有人再说你们搞私有经济了,即能解决知青问题,又能解决财政问题,更能够解决百姓的快递问题,多好的一个方案啊。”
东升说:“你刚才说……快递?”
“快速递送,不就是快递吗?”苏芝装傻。
东升却觉得这个名字非常的好:“那我就用这个名字,咱是平安县,那就叫平安快递。”他连快递的名字都取好了。
苏芝乐了,她还以为大哥会把快递叫东升快递,不过想想也不可能。这个快递应该是集体经济,那么只能用县出面,叫平安快递最贴切。
“我年后就去组织,到时候就由我们家的包囊作为运用点,先测试一下。”东升琢磨着说。
苏芝说:“大哥,你要成立这么一个快递行业,顾客的**一定要保护好,就好像古代的镖局一样。其实这个行业,也有点儿像古代的镖局呢。”
东升这一听,还真是,有点儿类似镖局的感觉。
“芝芝你说的对,客户**这一块我们会加强的。”东升把这一点记了下来。
“时间上,最好也能够快速,毕竟大家寄东西,如果慢的话,不如用邮局的包囊功能。”
东升也都一一记在本子上,有时候他觉得小妹的想法特别多,他也更喜欢跟她商量这些。有时候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芝想了想前世的那些快递行业,就把她知道的一些情况,一一都跟东升说了一下。她也知道,快递行业的发展,没有那么顺利的,期间会发生很多的事情,顾客投诉情况也会发生很多。而且,百姓要不要相信他们也是一个难题。不过由政府出面,相对容易信服一点。
东升的快速事业,没那么快进行,起码也得要年后了。不过苏芝已经打算好回学校的时候,把年糕带上,然后亲自送到陈首长家里。
腊月二十八的晚上,一家人吃了个团圆饭。
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九,也就是年三十,这一年的腊月正好是月小。
一大家子,都聚集在了家里,除了苏然一家需要在婆婆家过年三十,二姐刘主任一家到不了之外,其他人都汇聚在了苏家。东升和明亮两家,就小孩子都能坐一桌子了,加上大人,办了两桌,各式的菜,大家吃得那是满嘴油香啊。
“真好吃。”欢欢拍拍小肚子,在那说着。
大家都被她的小样子逗乐了,苏奶奶说:“你们看欢欢像不像芝芝小时候?”
老人们特别喜欢小孩子,有孩子围绕在身边的感觉特别的好。欢欢平日里很欢快,喜欢围在两个老人身边,自从今年跟着明亮夫妻回到西南之后,一探亲回家,孩子就特别的喜欢在乡野中玩。
对于小孩来说,童年就是与玩有关的,童趣也是跟玩有关。
这跟苏芝不一样,苏芝因为是穿越的,灵魂中就已经不是小孩了,所以小的时候,她更多都是在家里看书,很少会出去玩。就算玩,也是跟一些熟悉的人,比如苏萌萌。
“还真别说,欢欢和芝芝还真的有点儿像。”太奶奶看着,眼睛也眯了起来,年纪大了,就喜欢看着孩子们。
“我们的欢欢以后肯定也是一个女大学生。”苏奶奶的眼睛里全是柔和的光芒。
苏家出大学生,一出还出了三个,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如果五代中,依然能出大学生,这是多好的风水?这也是苏奶奶他们喜闻乐见的事情。
苏芝在旁说:“欢欢他们肯定会考上大学,说不定我们苏家还能出女博士呢。”
她这一说,大家都乐了,女博士,这是多让人仰望的存在啊,他们想都不敢想。
苏芝却在心里想,女博士虽然稀少,但是在二十年后,可就不一定稀少了。而且,她自己都想考个博士出来呢,医学博士,觉得这样挺好,一直往上读,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多好的事情啊。
大家只当她是开了个玩笑,也没当回事。不过有人却较了真,欢欢说:“姑姑,女博士是什么?比大学生还厉害吗?”
苏芝说:“那是当然,大学生上面那是研究生,研究生上面才是博士生,隔了一个呢。
欢欢弯着脑袋想了想:“那我就当博士生。”
东升笑了:”欢欢啊,博士生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这得成绩好,万众挑一的。“
“我就当博士生,当最厉害的。”欢欢很认真地说。
大家都笑得不行,只当这是童言童语,也没当一回事。谁能够想到,二十年后,欢欢果真就办到了,当了一个女二十呢?
很快,守岁就开始了。
爆竹轰轰,燃红了天际。
苏芝望着半空的烟花,她在心里想:原荣是不是也在守岁?是不是也在看烟花?
第144章 万家团圆
在万家团圆的日子; 在西南却在紧张地警备着。两军对垒; 随时可能交战。
只要双方的最高指挥官一声令下; 就可能爆发出战争。但此时谁也没有先动作; 都在那里虎视眈眈着。
全军上下,除了下面的士兵不知情,营级以上的军官,都是心里有数的,哪怕上面没有命令; 他们也有所猜测。
战争,离他们不远了; 随时都可能发生!
原老兵在团指挥部; 捏着笔写着遗书,两封遗书,一封给的原老,另一封却是给的杨梦。
和他一样; 做着同样的动作的,还有其他的士兵。他们随时都可能上战场,只是时间不定而已; 全团都在警戒,只不过下面的士兵还不知道战争将至,目前只有他们这些高级将官才知道。
在燕京,原荣也是在那边举杯,看着半空的夜色,在心里想着苏芝。
原老却是在想着远方的大孙子; 此时应该在边防警戒吧?
“爷爷,外面冷,进去吧。”原荣给老人披了一件军大衣。
原老指着那满空的烟花,问着原荣:“阿荣你说,你哥现在是不是也在望着夜色,想着咱们?”
原荣说:“肯定是的,反正每年我在部队的时候,就会特别地想爷爷,特别地想要回家陪伴爷爷,但是不能。我有责任在身,那个时候,在过年的时候就会特别的孤单。现在好了,我上学了,学校每年都会放假,我能够每年都回来陪爷爷了。”
原老说:”万家团圆,唯有军队守在一方,为我们国家为百姓守着一方国土。爷爷明知道,送你们去部队,我们就无法在该团圆的时候团圆,但是爷爷还是想让你们进军队。因为这是原家的责任,爷爷对这个国家的安全有着责任。“
”爷爷……”原荣喊着。
原老叹了一声,之后再没有说话。老人表面似乎装着一点也不在乎,但是他的心里又怎么可能会不在乎?他就两个孙子,全部在军队了,如今找了小孙媳妇也是部队上的,原家这一辈子,都是军队的人。
…………
在苏家村的规矩,守岁要守到第二天早上四五点钟。但是孩子守不住,一到晚上□□点钟就得睡下了。
苏芝坚持着要守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着她去了军校,以后可能就要去军队,在家陪伴家人的机会越来越少,说不定过年也未必能够回来。在守岁这样重要的日子里,她能陪着家人守一天就少一天。
“芝芝,快去睡吧,有大哥和你小哥呢,有我俩守着就行了。姑娘家的,睡眠最重要。”东升拨了拨炭火,对一旁守着的苏芝说。
今夜守岁,也就三个人,分别是东升明亮还有苏芝,其他人都回去睡了。老的老小的小,还有几个女人都守不了,所以都被东升赶回去睡觉了,但是苏芝却坚持着不回去。
“对啊,芝芝,快回去睡吧,有我们呢。”明亮也舍不得苏芝在这守着。
“大哥小哥,让我守会吧,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给大家守岁了。”
东升自然是知道苏芝的意思,她去了军校,以后就会去部队,每年回来的次数有限,以后结婚了自然是自己的小家重要了,回苏家过年的机会确实不会太多。尽管如此,他还是想让小妹回去睡觉。她能够在家里陪家人过年,他们就已经很开心了,哪还需要她守岁?
“去睡吧,难道不守岁就是没陪我们过年了吗?听话。”
见东升他们坚持要她回去,苏芝也守到了凌晨,这才起了身:“那……我回去了。”
“等等,芝芝!”东升喊住她,苏芝迷惑地望了过去,就见他掏出一个红包,“这是大哥给你的压岁钱,拿上。”
看着那包红包,苏芝的嘴角有点儿抽搐:“哥,我都长大了,怎么还要压岁钱啊?”
“要的要的,我家芝芝还没成年呢,怎么能不要压岁钱?拿上。”东升将红包塞进了她的手里。
明亮也笑嘻嘻地说:“我这也有,小哥的红包可能没大哥多,那也是小哥的一片心。”
苏芝颇无奈:“大哥小哥,你们这是干吗啊?”
“快拿去,压到枕头下面去。”两兄弟异口同声地说。
苏芝虽然很无奈,但也拿了过来,这红包拿得有点儿烫手啊。想着,到时候给侄子侄女,那也是一样的。
回了自个房间,欢欢已经睡着了。她是跟欢欢还有另一个侄女一起睡的,乡下房子再多,也禁不住家里人多。
躺上床之后,她拿出了那两个红包,从里面取出钱来。每个红包竟然有十块之多,这是她没有想到的。两个哥哥竟然会这么的客气,每个人竟然给了她十元,这可是小半个月的工资了呢。
她要没有记错的话,大哥的工资才二十元,再加一些补贴及奖金,也不会超过五十元。小哥多一些,工资加各种补贴有六十元。但是一人给了她十元,真的很多了。
这钱她还真的不能收,明天想着把钱分一分,然后给侄子侄女们。
她自己手里可不是没钱,上了军校之后每个月能有十八块津贴呢,不老少了,她平日吃住在学校,也什么花费,她存了不少钱呢。
不过,压岁钱嘛,自然先压一压枕头,来来好运呢。
她想着,就把这钱又重新放进了红包袋里,然后压在了她的枕头下面。
一觉到天亮,她是被两个侄女的声音吵醒的。
欢欢已经起来了,她已经能自己穿戴衣服了,所以早就把新衣服穿在了身上。小孩子最喜欢的也就是过年了,因为有新衣服穿,也有零食吃,还有压岁钱拿。此刻,她正给妹妹穿衣服。
笑笑还只有两岁,话都还没怎么说利索,更不会穿衣服,所以欢欢帮她穿上。
姐妹俩起床的声音,就把苏芝给吵醒了。
她睁开眼睛,就见到了姐妹俩人穿戴一新地站在自己的面前,正笑着看着她:“姑姑,你晚了。”
苏芝扑上去,抱住姐妹俩人吧唧了一口,接着开始穿她的衣服。她自然也是穿着一身的新衣服,新年穿新衣,这是风俗,她自然也不免俗。不过她的新衣依然是军装,不是买的什么便装。
现在外面的便装,还没有军装好看呢,不如直接就穿军装了。而且现在还流行军装,所以穿出去不管是时髦还是方便,都是军装来得好。
不过,她更喜欢87版的军装,那个军装穿着才有感觉,现在的军装没军衔也没肩章,只是一身的国防绿而已。至于07版……
苏芝感觉年代有点儿遥远,自己能不能穿上07版的军装都还不知道呢。
穿了衣服下床,苏家其他人都已经起床,甚至已经在忙碌了。大年初一,可是会有很多人过来拜年,需要把一些零食还有其他东西都拿出来招待。
“芝芝起来了?”林惠玉看到女儿起来,赶紧把她推进了厨房,“锅着热着热水,赶紧去洗脸。”
苏芝也没有耽搁,跑去了厨房,果然就见到了有一大锅的热水。她不但给自己洗了脸,也给两个小侄女洗了脸。欢欢可呆不住,洗完脸就跑了出去,找哥哥们去了,玩耍放鞭炮。
林惠玉将苏芝拉在旁边,悄悄地递给她一个红包,苏芝说:“妈,你给我红包干吗?”
“这是妈给你的压岁钱。”
苏芝有些无奈:“姆妈,我十七岁了,马上就成年了,不需要压岁钱。”
林惠玉说:“胡说,你还没成年,怎么能没压岁钱?你还在上学,更需要。”
“妈,我们学校不花钱,还给我们发津贴,每个月有十八元呢,我还要给你钱呢。”
“我要你的钱干吗,平日里你两个哥哥都会给我,你的钱就收起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林惠玉将红包塞进了苏芝的怀里,不给她拒绝的机会。
苏芝感觉,自己过年收红包可能都能收好几波。既然姆妈把钱给了她,那她就收起来,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还给父母。
她虽然还没有工作,但是军校是有工资的,跟工作了没什么区别。
此时,苏然夫妻还没有过来。平安县的风俗,女儿出嫁之后,是年初二到娘家,年初一必须得在婆家,所以今天他们是不可能回苏家的。但是其他的亲戚陆续都过来了,还有本村的。
本村之间相互都会拜年,一是图个热闹,二也是为了关系更加的密切。苏家现在起来了,村民们很多都走得很密切,有些甚至还有想拖关系的,当然这种毕竟还是少的。
此时,隔壁的六阿婆还有东边的四阿婆连同一些没出五服的亲戚,都坐在太奶奶那屋,正在唠嗑。
五姑婆说:“芝芝有十七岁了吧?”
“过了生日就十八了。”苏奶奶在那缝着布,鼻子上架着老花眼镜,那可是芝芝当年去魔都给她买来的,只要是缝缝补补,她都会把眼镜戴上。
五姑婆说:“时间过得可真快了,这么快芝芝都已经要找婆家,我记得她还很小,一眨眼就这么大了,我们就已经老了。”
“你还想不老呢?这就成老妖怪了。”四阿婆在那笑着。
大家都在那笑。
“芝芝找了婆家没有?我这倒是有一户人家,挺实在的,家里都是县城的正式工。”大姑婆又说。
其他几个亲戚在那笑,却谁也没应声。
“那户人家真的很不错的,家里条件好。”五姑婆又接着说。
太奶奶说:“不用了。”
“女娃长大了,就得嫁人,虽然芝芝是大学生吧,但是最终还是得嫁人的。我找的那户人家真的不错,父母亲人也都是有来头的,就……”
六阿婆说:“他五姑,你不用费这心思了,芝芝有对象了,人家谈了有几年了。”
“有了?”五姑婆有些失望,她还想吃这媒人酒呢。
“什么有了?”太奶奶皱起了眉头。
五姑婆说:“我是说有对象了。其实那家真的很不错,婶可以考虑考虑,这样好的人家……”
“真不需要。”太奶奶看了她一眼,语气冷淡了下来,“我家芝芝和小荣早确定关系了,等芝芝十八岁,就要把婚订下。”
五姑婆的失望更重了,没想到竟然有对象了?她真的很想把芝芝介绍过去,那户人家多好。这么好的的人家,真的太可惜了,那是芝芝没有福气啊。她在心里直叹气。
“你啊,你介绍的人家再好,那也是比不上芝芝的对象。”六阿婆说,“不说芝芝的对象了,就是老苏家的条件也好,芝芝的几个哥哥哪一个不是大有出息的?更不要说两个姐姐那也是一顶一的好,嫁的不是县长就是团长的。我们县有几个人家能够比得上苏家?所以你啊,就别那么折腾了。”
五姑婆说:“我介绍的那人也是极好的,人家祖上是有来头的,后来的养父母那都是市里的,爷爷更是市委的,真的配得上苏家,足足有余的。”
四姑婆来了兴趣:“你说的是哪家啊?这么好的条件,芝芝不需要,我家需要啊。”
“你家的条件,人家看不上的。”五姑婆看了她一眼,“是范家的,我要介绍的人是范家的养子,叫叶磊,人家现在是燕京大学的大学生。”
……
苏芝并不知道有人要给她介绍对象,此时她正在在苏跃进家里,正跟萌萌说话呢。
萌萌也是年初一才过来的,她跟养父母家里关系一直很好,今年虽然没有在苏家村过年,但是大年初一很早就过来了。
跟她们一起说着话的,还有苏跃进的媳妇。苏跃进媳妇叫蓝小蝶,燕京人,家里就她一个独生女,是个公务员。
苏跃进之所以能够跟蓝小蝶谈上对象并结婚,介绍人还是苏萌萌呢。蓝小蝶也是燕京大学出来的,只不过刚考上大学没多久大学就停课了,家里有关系,就去了政府部门。那天她回校参加庆典,认识了萌萌,后来就当了朋友,一起出来吃饭的时候认识了苏跃进,对苏跃进一见钟情,一来二去,两人就谈上了。
苏跃进比明亮小四岁,今年二十四岁了,而蓝小蝶比苏跃进大了一岁,女大一抱金砖,苏跃进很喜欢她。
“小蝶姐,我刚从燕京回来没多久呢。”苏芝吃着瓜子,边说。
“你也去了燕京?”蓝小蝶眼睛发亮,“在哪?说不定以后你去燕京的时候,能来找我玩。”
苏芝报出了一个地址:“我是在我师父那,那段时间我一直都总部医院实习。”
“原来姚老是你的师父呢,真是没想到啊。”蓝小蝶说,“姚老太厉害了,他的事情预约都预约不进去,没想到你竟然会是姚老的徒弟。”
苏芝说:“师父当年在苏家村呆过一阵时间,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他的,并被他收为了徒弟。也是缘分吧,当时可没想那么多的,也就是觉得投缘而已。哪知道会有后面这些事情呢?”
当时是真的没想那么多,那时候就是想好好地照顾好他,那些大人物被打下农户也不容易,他们能帮就帮一些。谁能够想到,姚老当时竟然会看上她,想要将她收为关门弟子?这一切都是没有想过的意料之事。学医是她当年就决定的事情,而拜师却是意料外的事情,也是给她一飞冲天的机会。
这算是一个金手指的存在吧?或是开挂?
她也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开挂的人生,从出生到现在十七岁,一路走来,都是家人为她开拓好了,将一切刺都给收拾了,不用她再去开疆辟土。
“那就是缘分吧。”蓝小蝶说,“不过苏芝啊,你的胆子可真大。你当时拜了姚老为师,当时姚老还被打为了□□,随时都有可能会受到连累,你这个决定,可是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这勇气可嘉啊。”
苏芝说:“什么勇气啊,当时就是想着,要好好照顾师父,让他在苏家村能不受欺凌,能够少受些苦,就这么简单。”
蓝小蝶能够理解苏芝当时的想法,或许真的什么想法也没有,就是觉得姚老可怜,所以想要让她在有生之年,就想照顾一下他。结果就让姚老看上了她的天赋,收为弟子。这些都是让人想不到的,更想不到的却是后面,姚老竟然平反了,对于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的苏式那是刮目相看,有着特殊的一种情感在。
所以,苏芝是好运的,特别的好运。
“姚老家离我家并不远,骑车就半个小时的路程。”
苏芝在心里一计算,那确实不远,步行也就一小时到两小时之间,这在燕京来说,确实是很近了。
“其实去年,我去过总部医院,我是和跃进一起过去婚检的,不过我们是上半年去的。”蓝小蝶说,“如果下半年之魂,可能就遇上你了。”
苏芝说:“你们要是在我实习时过来婚检,我还能过去找一下关系,让你们婚检的时候能够顺利些。”
“其实我们婚检时也很顺利的。”蓝小蝶笑,“我们两人都没什么毛病,过去的时候,也就花了没多少时间,就已经婚检好了。”
几人一直聊着,很快就快到中午了。苏芝从萌萌家里出来,又去了几个亲戚家里拜年,就慢慢往家里走。
在路上遇到了几个村民,她打了招呼,慢慢走着。见到欢欢他们几个小家伙凑在一起玩着鞭炮,苏芝喊了一声:“该回家吃饭了。”
欢欢他们应了一声,却并没有回家,依然在那里玩着。苏芝摇头一笑,又喊了一声,见他们只是应声却并没有回家,没有再喊,又往家里走。
欢欢他们肚子饿了自然会回来,现在就算把他们喊回来,他们这心里依然会不太舒服,说不定心里还会惦记着那些事情,反而不是特别地好。
还没到家里,就遇到了从家里往外走的几个亲戚,都是没出五服的,其中就有隔壁的六阿婆和四阿婆。
苏芝打了招呼,这些长辈们看着苏芝满脸是笑,都挺喜欢她的。
“芝芝回来了?”五姑婆说。
苏芝应了一声,五姑婆说:“芝芝有对象了?”
她愣了下,怎么突然问起她有没有对象了?虽然不明白,但还是回答:“嗯,谈上了。”她也没回答过不久就要订婚之类的,这些现在也不需要跟他们说,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
“本来……”五姑婆还想说一说自己打算给她介绍对象的事情,就被旁边的六阿婆打断了,“我们都是很祝福你,你那个对象我见过,很不错的小伙子。”
苏芝笑:“谢谢阿婆,我家原荣也没有你们说得那么好。”
六阿婆说:“你啊,就别谦虚了,我们都知道的。”
苏芝心里欢喜,跟他们聊了会,就回家了。她这一走,五姑婆就对六阿婆说:“你刚才为什么要阻止我说话?”
六阿婆瞄了她一眼:“你傻啊,你在婶他们面前说对象的事情,婶就有些不高兴了,你还要在芝芝面前说,这是想干什么?还不死心,还想给她介绍?芝芝家的对象,可并不简单,并不比你介绍的那户姓范的人家差。”
五姑婆说:“哪有人能比我介绍的那户人家好?芝芝就是没福气,那么好的人家竟然不要,这多么可惜啊?”她越想越觉得可惜,就越想把苏芝介绍过去。
最主要的是,能攀上这么一户高门,以后对他们家也有好处,她可是有两个儿子目前在城里上班。可是苏芝却有对象了,这么好的机会竟然就这样错过了?她再找其他的姑娘,然后介绍过去?可是其他的姑娘都没有苏芝来得合适。
苏家目前的地位,只是比范家差一点,苏芝嫁过去,自然是顶顶好的。
五姑婆想着,还是觉得把苏芝介绍过去最好。
“可惜什么?芝芝找的对象可比范家好了不止一点,有什么好可惜的?再说这是芝芝自己选择的,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你啊,就别掺和这件事情了。”
六阿婆在那劝着,让她不要再掺和,但是大姑娘却听不进去,觉得自己那样做没什么不好,她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苏芝好,所以决定赶明儿再去劝劝。
大家自然不知道她的心理变化,只以为她早已经放弃了介绍的情况。
苏芝已经进入了院门,看到明亮正在那里劈柴。“小哥,大年初一,你怎么在那里劈柴啊?”
苏家村有风俗,大年初一是什么事情都不能做的,初五开市前,大事最好都不要做,小事情倒也没有。而劈柴宇宙大爆炸的小事情,却也不能在这一天干的。听说在大年初一干活,在未来一年都会辛苦忙碌的。
苏芝虽然不相信这些传闻,但是初一不干活的风俗,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也觉得在这一天不干活是最好的。
“我这没这规矩,初一十五都一样。”明亮对这种风俗嗤之以鼻,并没有放在心里。
见明亮还在那里劈着柴,并没有因此面朝停下手,苏芝就不再劝,就去了厨房。
今天做饭的依然是大嫂二嫂还有她妈妈。家里也没有多少人,女人也就那几个,除了他们三个似乎也没什么人做菜了。她做的菜,大家一致认为不好吃,为了不祸害自己的胃,谁也没有让她再进厨房帮忙。
“要不要我帮忙?”苏芝从厨房外探进脑袋。
王英急忙说:“没有你要帮忙的事情,你只管吃现成的就行。去陪陪太婆他们吧。”
其他两人也一致认为苏芝不需要过来帮忙,她只要能吃会吃就行了。
苏芝摸摸自己的鼻子,自己做的有那么难吃吗?好像没有啊,记得自己做的菜没有那么的难到下咽啊?为什么大家就好像谈菜色变的样子。她明明做得还好吃的,在燕京的时候,煲的那些汤也是鲜味十足,原老可是很喜欢的,一个劲地夸她呢,怎么到了这里就那么的不受欢迎了?
“我能做的,烧火也行啊。”苏芝又说。
“不需要侈烧水,我们这这么多人早就分工好了。”
好吧,都没有她需要帮忙的,那她就不帮忙了。苏芝从厨房退了出来,想了想,又朝大家打了招呼,就往太奶奶的房间走。
……
年初二,苏然和杜安国也回来了。在这样万家团圆的日子,苏然作为外嫁女,自然是要回娘家的。
苏然自从嫁给杜安国之后,小日子就过得很幸福,跟杜安国生有一个女儿,女儿已经一周岁了,长得可爱极了,杜安国可喜欢了。
苏芝曾经问过他,要不要再生一个?她可是知道的,以后计划生育就要来了,现在不生,以后可就是想生都生不了了,特别是有公职的人,更是动也别想动。
杜安国却摇头,不生了。还生什么?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了,虽然前面两个不是他生的,但是他视若己出,不会因为那是继子继女,他就不待见了。
杜安国现在事业很好,自从娶了苏然之后,他这运气就特别的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