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六零反派妈妈[穿书]-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芝是知道刘主任没受过什么苦; 当时她跟刘嫂子聊天的时候,就听她说过的。而且看刘主任现在的地位,也不像一个受过苦的人。如果从小被虐待,也没机会当兵了。
“孩子……”林惠玉抱抱她; 这应该是她听到的最让她欣慰的吧?孩子从小没受过苦,那才能宽慰她的心。
其他人也都面露放松之色。
“刘家是好的,我们要去感谢他们,没有刘家,我的二妞不知道会受怎样的苦。”太奶奶也在旁说着。这孩子从小跟家人分开,如果没有遇到刘家,真如她说的,可能就没她了。所以不管怎样,刘家都是苏家的大恩人。
“我十六岁那年参军,当时西南还没有战事,我是在魔都当的兵,后来战事一起,我就申请去了西南,后来就遇到了老葛,结下了革命情谊。”说着,看向了葛团长。
葛团长说:“我和爱娟结婚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她的身世,她并没有瞒我。”
苏耀宗拍拍他的肩膀:“你是个好的,我很欣慰。”
葛团长急忙说:“您老说哪里话,爱娟是我的妻子,我不对她好还对谁好。爱娟贤惠,家里里里外外都照顾得很好,我更感激她,也感激把她送到我面前的两位爸妈。”
家里几位老人,一直都在跟刘主任夫妻说着话,作为小辈的苏芝他们几乎插不上嘴。苏芝看到自己的大姐悄悄地出去,在门口那里抹着眼泪。她跟了出去,看到在那捂着嘴抽泣的大姐,问:“大姐?”
苏然说:“妹妹被扔的时候,我还小,还不大记事,从我记事开始,就总能看到妈妈在那里拿着襁褓哭,每次问她又不说。稍大之后,我才从太婆那里知道,原来在很小的时候我还有一个妹妹,但是从小让老宅那个老太婆扔了。现在二妞回来了,我这心里……”
苏芝理解大姐的心理,她从小就知道这件事情,跟父母一样,对这件事情很在意。不像自己,等到最近才知道有一个二姐,那种心情自然是无法跟大姐比。
“我很恨老宅那边,但是……”苏然深吸一口气,“幸好二妹回来了。”
“姐就不怕到时候做了鉴定出来,刘主任不是二姐?”
苏然说:“没有那种可能,她就是我的二妹。”
苏芝自然希望刘主任就是二姐,否则还得找。
村民们听说苏家的二妞回来了,都跑过来看,听说了苏老婆子当年做的缺德事,都在那吐槽着苏老婆子的缺德。甚至有好事者在苏老婆子那里说她,苏老婆子说:“我要是没良心,早把她溺死了,哪还有她的存在。我就是珍惜这一条生命,这才只是扔了。”
这话正好就被明亮听到了,他恨得咬牙切齿,捏紧着拳头说:“这就是你把二姐扔到坟堆上的理由?”很想揍她一顿,要不是看她已经老了,根本抗不住他的拳头,他真的要打她。
苏老婆子哑口无言,不管怎样,这事确实是她干的,如今人家女儿找上门来了,听说还是个大官,心里确实有些后悔,当初如果不扔了,是不是就不会记恨她了?
…………
苏家的这个年过得很舒心,刘主任的到来,让老人们高兴不已。大家都不去想年后去魔都鉴定的事情,不管是不是真的,现在几个老人的心里是高兴的。就像当时刘主任和葛团长分析的,陪老人过个好年。
苏芝看着家里那喜庆的气氛,莫名地想起了原荣。原荣那天在苏家呆了五天之后,就回了燕京,两人有书信来往,但是书信很慢,苏家村又没有电话,否则还能电话联系。这个时候,她特别的怀念前世的手机,有了手机可就方便多了,不管离得多远,可以微信聊上一隐,或是来个电话粥。
年初五一过,苏家人出门了,去了魔都。
去魔都有几个目的,一是为了鉴定刘主任的身份,确定她是不是二妞。二是,上刘家拜访,刘家是苏家的大恩人,如果没有刘家也就不会有刘主任,那么也就不会有现在的相认。
这次出门的,除了太奶奶和苏奶奶没有去,其他人都去了。两位老人毕竟年龄大了,出远门不太适合,旅途奔波的,身子吃不消,特别是太奶奶。
到了魔者后,一家人先去拜访了刘家的两位父母。对于刘家父母的救命之恩,让苏家一众人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爱娟是个好孩子,我们和她有缘分。收养她也给我们带来了福气,我们感激当年老母亲把她送给我们。”刘家两位父母都是朴实的人,对苏家人的道谢,连连不用。
从刘主任回家拿了当年的襁褓,他们就已经猜到会有这样的一天,所以一早就把家里收拾了,买了不少的东西,等待着苏家人的到来。
第二天一早,一众人就去了医院。医院一方,是刘主任一早就联系了的。取了苏耀宗与林惠玉和刘主任的血液进了化验鉴定。鉴定是需要时间的,一时之间没那么快下来。
说不紧张,那都是骗人的。等待了四十年,终于等来了这次的鉴定。林惠玉害怕最后鉴定的结果让人失望,曾经有好几次她都有冲动想要放弃鉴定,但是最后还是被心里的渴望给忍住了。
她也是希望,刘主任就是她的女儿,不只是她自己认为,而是有着更科学的证据。咬一咬牙,那就鉴定吧,有了科学鉴定更好。
“放心吧,妈妈,不管鉴定的结果是什么,我都是你的女儿。”刘主任似乎看出了林惠玉的紧张,急忙抱抱她。
林惠玉放心了下来,尽管依然紧张与担心,但已经好多了。
等待日子是漫长的,刘主任陪着苏家人在魔都玩了几天,就等来了鉴定书的出来。在拿到鉴定书的时候,一众人都到了医院,从医生的手里接过鉴定的时候,苏耀宗的手都是颤抖的。尽管这几天他好像跟没事人似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也是紧张与担心的。现在鉴定书就被他拿在手里,他却几乎没有打开看的勇气。
“阿爸,我来吧。”东升自然是知道苏耀宗的心情,也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苏耀宗却摇头,他需要亲自打开这份鉴定书。鉴定书总共有两份,分别是苏耀宗和刘主任的父女关系鉴定书,与林惠玉和刘主任的母女关系鉴定书。他先打开的是自己的那一份,但是看了半天也看不懂上面那些符号的意思。
“爸爸,看下面。”刘主任指了指下面,提醒。
苏耀宗才看到,下面还有一行解释的字,仔细一看,上面明晃晃地写着类似于苏耀宗与刘爱娟是父女关系的字样。
他心里一喜,另一份鉴定书几乎不用看了,也知道结果是什么,不过他还是打开了。里面果然跟他的批语相似,只不过父女关系换成了母女关系。
在那一刻,他喜悦的同时,竟然哭了出来。等了多久,如果说刘主任一开始上苏家村的时候带来的震撼,那么现在知道了她就是自己的女儿,他再也没有控制住自己,一个大男人竟然泪流满面。
“耀宗。”林惠玉忐忑地喊了一声。
苏耀宗说:“阿惠啊,爱娟是我们的女儿,是我们的女儿,我们失散四十一年的女儿。”他说着,老泪纵横,如何能够控制得住。
林惠玉听到之后,急忙去拿鉴定书,她念过小学,很多字都是认识的,也看到了父女关系与母女关系几个字。她也忍不住哭了,这是喜悦的泪水,哭得有多厉害,心里就有多高兴。“四十一年,四十一年啊,我终于等来了我的女儿,我终于等来了,老天待我不薄,不薄啊……”
东升也从父母的手里拿过鉴定书,之后又把鉴定书给了苏然再给明亮。当最后鉴定书到了苏芝的手里,看到那确定的句子时,她也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心里的这一桩心事了了,妈妈的心结再也没有了。以后一家人,相亲相爱,真好。
“妈妈,别哭,我们不是一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了吗?不哭。”刘主任过去帮林惠玉擦泪,又去给苏耀宗擦泪。
三人又再次抱在一起痛哭,这是等待四十年一才等来的团圆,还有等待了四十一年才等来的泪水。
“好,好,好。”苏耀宗不停地说着好字。
……
一家人团圆,自然少不了欢庆。
刘主任的两个儿子也从单位赶了回来。这两个孩子,长子葛解放在东北当兵,接到了父母的电报后就紧急休假回家,赶了回来。小儿子葛国庆也是军人,在西北当兵,也是收到电报后急忙休假赶回。
两个大侄子都比苏芝大,看到他们的时候,她第一次有了尴尬,年龄小,辈分却大。特别是他们在叫着她小姨的时候,她脸上一阵的发红,第一次为年龄过小而感到燥热。
“小姨,今年你要参加高考吧?”葛解放凑过来问。
苏芝说:“对,打算今年高考,想考军医大,我的梦想就是当军医。”
“军医好,我们家出了不少军医呢,成就最好的就是我妈了。小姨打算考哪所军医大学?考魔都的第二军医大学吧,教学好,师资也好。”葛国庆建议。
苏芝却摇头:“不,我已经做好打算了,考第三军医大学。”
葛解放和葛国庆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突然沉默了下来,之后葛解放说:“小姨是想上西南战场吧?”
“对,我想去西南,那边更需要军医。”
突然之间,葛解放和葛国庆对苏芝竖然起敬,小姨年龄不大,去向却远大,苏家人的血缘中果然都是好战的。
在魔都呆了几天,苏家人起程回家了,回单位上班的上班,学习的学习。
明亮的休假还有很多,刘主任亦是。葛解放和葛国庆更是刚刚休假,都回了苏家村。
一家人刚刚相认,自然更恨时间过得太快。
苏芝很快就进入了紧张的复习之中,因为她知道这次的夏季招生,会放开全面的限制,让更多的考生能够参与进来。
果然,没等多久,78年高考全面放开条件的通知就下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先放上来吧,本来打算码到六千字再放上来的,想想,还是先放三千字,另外的三千字等下放。
今天实在太冷了,外面正在下雪粒子啊,我终于没熬住开了空调,晚上就躺被窝码字了。
小天使们注意保暖哦。
这一章也有红包哦,炸一炸你们。
第116章 高考
78年的高考,放开了所有的条件; 不限年龄; 不限学历; 不限身份地位; 只要想考; 都可以考。很多的大学也都开始全面招生,其中就有各军校。
苏芝从大哥东升那里得到了高考的报考资料之后,欣喜若狂; 这是多么让人振奋的事情啊。终于让她等到了高考的消息,等到军校招生的消息。这次的军校招生; 也没有任何的限制,连婚否都没有限制,毕竟军队也跟地方一样; 有多少人耽搁了学习; 耽搁了高考?如今高考终于放开了条件,让多少人可以报考大学,如何不让人高兴?
很多年龄超过了三十岁的部队中的各级军官及志愿兵,都看到了希望,捧着报考的通知书在那泪如雨下; 哭着; 嘴角却又挂着笑容。
谁不想参加高考?哪怕是那些提了干的军官们,也都觉得参加过高考和没有参加过,那是有本质的区别,知识在军队里同样重要; 所以高考的通知一下来,很多人都报了名,不管能不能考上,他们都决定一试。
这样的情景,在地方也在上演着,有多少人高兴,这是一次走出命运的机会,谁敢不珍惜?
苏芝也在积极地备考着,她不敢大意,也不会因为前世参加过高考,就认为自己肯定能够考好。虽然前世听说过,77届和78届的高考都不难,78届相对难了一些,但是相较于前世来说,还是容易。但是她依然不敢马虎,怕自己这一马虎,考砸了,那就悔都来不及。
原荣在部队里给她寄来了不少军考所需要的一些资料,正是苏芝需要的。
他在信里说,让她好好地备考,争取两人能同时考上军校。虽然两人不一定会在一个地方上学,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高考成功考取军校。
苏萌萌写来了信,告诉她自己在学校很好,也很适应。告诉她,现在燕京到处都在清算着左。派或是右。派,该给予平反的,都要一个个地开始平反。
苏芝想起了苏家村牛棚那边关着的两户人家。
高教授早在年前就已经平反回到了学校,他是魔都的交通大学的,还是博士导师,当年被下放,也跟他刚正不阿脱不了关系的。当年还没有平反的时候,他可是经常会教导苏芝,特别是快要平反的那几个月,他天天给苏芝讲课,让她受益非浅。
另一个,就是原省城的省委书记陈首长。他在苏家村一呆就是十年,要不是他的身份,已经跟苏家村村民没什么区别。他也早在78年的三月,和妻子陈夫人一起回了省城的家里。他们走的时候,苏芝过去送了他们,当时就哭得跟个泪人似,让陈首长夫妻一阵地感动。这个孩子太好了,那十年一直都给他们打掩护,给他们送吃的,有时候还帮他们干活。不但如此,她还是陈夫人的刺绣徒弟,所以很舍不得。
“芝芝啊,我们要回去了,以后来省城玩。”陈首长临走前是这么告诉她的。
当时陈夫人抱着她一阵舍不得:“芝芝啊,高考考到省城来吧,老师天天给你做好吃。”
苏芝当时也十分的舍不得,但是再舍不得又能怎样,他们回城是趋势,只有回去了才能有他们的天地,那是一次机会,再往上飞升的机会。
陈首长和陈夫人走后没多久,平安县城其他的一些被下放的大人物们也陆续的一个一个平反回去了。
苏芝想,那些大人物都平反了,可以正常的开始在各行各业进行他们的作为,等将来国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等到78年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会慢慢强大起来。
1978年七月,为时三天的高考再一次开始了。苏芝和所有的考生一样,迎来了高考,远在西南的明亮和原荣也在这一天走进来了考场。
刘主任一早就给发来了电报,祝她高考成功。一起发来电报的还有两个大外甥。
这一天,不但太奶奶他们早早地起来,两位老人因为年龄大了,这么热的天自然陪不了苏芝高考,她们就在家里等待。苏耀宗和林惠玉还去县里陪考,甚至就连东升都请了假,和王英一起过来陪考,苏然也过来了。
看着家人为她忙碌奔波联考,苏芝心里一阵火热,感受着家庭的温暖。
苏然说:“小妹啊,别紧张,压力别大。”
“对啊,芝芝,一定别紧张,不管考得上考不上,咱都没事,不要有心理压力。”林惠玉也安慰。
东升说:“小妹,你只要按平时复习的来做题,一定能过,哥相信你。”
苏耀宗笑道:“咱家芝芝肯定行,芝芝啊,爸支持你。”
王英不懂高考,她没上过学,后来的识的字还是东升教的,她无法感同身受。但是也知道高考对苏芝的重要性,除了帮她打气,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芝芝,加油。”
带着家人的祝福,苏芝迈进了考场,和所有学生一起接受着考场上的检查,可有夹带,可有作弊工具。
跟前世高考的严格比起来,现在的高考检查似乎松了许多。经历过一次高考的苏芝并没有紧张,她平静地接受着检查完之后就进入了考场,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此时,考场里已经陆陆续续地已经坐了不少的考生。考生的年龄不一,有和她差不多大的考生,甚至有一个竟然才十五岁,也有比她大一倍的,有未婚的自然也有已婚,也有夫妻一起上考场的。
看着考生百态,苏芝感叹万千。高考的恢复,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事情啊。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把握住了,那么将来就可以进入大学,不管是哪个大学,专科还是本乎,那都是改变了命运,可以做城里人了。
很快,监考老师就过来了,总共有三个监考老师,一个发着考卷,一个拿着考生资料,另一个却是在那巡视着。还是很严格的,就害怕会有考生作弊。
但尽管如此,如果想要作弊,还是能找到办法的,就看愿不愿意为了改变去作一次弊了。
拿到试卷之后,苏芝深吸一口气,开始检查起了试卷。她有一个习惯,拿到试卷后都会先进行整体地检查,大致的看一下这些题是不是容易,自己能不能做得出来,提前有个心理准备。之后,她就会动笔。
“大家都检查一下试卷有没有错误,然后把姓名编号都写上,不要漏下了,都要填写清楚。”监考老师在那说着。
很快所有的试卷都发完之后,有些考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答卷。
苏芝并不急,她从来都知道心太急容易忽略细节,所以她把该真的一些资料全部填完了。
旁边,有监考老师开始检查各考生的高考资料,查看着准考证,查看名字,查看照片,跟本人像不像,这算是最后一次检查了,以免有人替考的情况发生。
苏芝开始答题,这次的高考内容很多都在她的复习资料上见到过,所以并不是特别难。
……
苏芝在里面紧张的答题,外面等着的人却比她更加地紧张。
苏家人,就东升一个大学生,后来增加了一个杜安国,其他人最高只有高中。苏芝在跟命运作对抗,怎么能不让苏家其他人紧张?
此时此刻,他们虽然聊着天,但是心理压力比苏芝还大。
陪考的人,并不只是他们一家,其他考生的亲人也有陪考,大家很快就聊在了一起。
这里面最多的也就是知青了,所以陪着过来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们的丈夫或是妻子。这些丈夫妻子很多是农民,有些是普通的农民,有些却是家里有些关系的。
在陪考的人群的,东升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慕容诗的丈夫盛世鸣。他早年调查慕容诗的时候,见过盛世咆,所以能够认得出来。他在心里想:这个慕容诗也参加高考了?
不过这念头也只在他心里过滤了一遍,也没有多想,每个人都有参加高考的权利,而且他也并不认为慕容参加了高考,就能够改变什么。
……
铃声大作,考试结束。苏芝踩着轻松的脚步,从考场中走了出来,苏家其他人见了,急忙迎了上去。
苏然忍不住问:“小妹,感觉怎样?”
苏芝沉吟着说:“挺好,所有的题都做出来了。”
“做出来就好,下午的考试肯定没有问题的。”
“走,芝芝,我们先回家,应付下午的考试。”东升说,“你大嫂肯定已经做完饭等着我们回去了。”
王英早在一小时之前就回了家,提前买菜做菜,以便苏芝一考完,就能吃到热气腾腾的菜。
东升家里离考场也不是特别地远,一行人过去,花不了多少时间。他们到的时候,王英果然已经把饭菜都做好了,就等着他们到了,时间把握得非常好。
“芝芝,饿坏了吧?嫂子今天做了很多肉菜,给你补补。”
苏芝确实饿了,几小时的考试把肚子里的存货全部消耗完了,此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王英的厨艺相当地好,苏芝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能多吃好几碗,谁让菜好吃呢?
男人们吃饭都是慢的,因为高兴,大家喝了点酒,酒还是自家酿的。
太奶奶还埋着状元红呢,说等到苏芝考上大学之后开坛喝的。苏家村一直有个风俗,孩子在出生时都会酿上几坛酒埋在地下,男娃的叫状元红,等高中状元的时候喝的,女娃的叫女儿红,出嫁的时候喝。现在苏芝要参加高考,不管是不是真能得状元,这都是值得庆祝的,所以太奶奶早在大革命前就已经准备了,只不过当时没有说而已,当时她的想法简单,就算没有高考,以后孙儿们有出息了,一样也可以喝。所以酿了很多坛,其中就有苏芝的。
杜安国今天单位有事,送苏芝到考场就回去了。
“芝芝啊,姐夫没有陪你高考,真对不住了,姐夫这里自罚一杯。”杜安国抱歉的说。
苏芝说:“姐夫你这就见外了,你现在身为县长,忙的事情太那么多,自然是工作要紧的。我这没事,你能送我去考场我就很高兴了。”
杜安国早在去年升为了县长,所以工作很忙,平日里很少有时间忙家里的事,他要为一县的百姓争饭吃。苏芝又怎么会不理解呢?
但是杜安国还是觉得惭愧,小姨子这人生中的第一场高考,他没能和家人一起陪考,有点儿过意不去,所以还是处罚了一杯。
“接着,我要宣布一件高兴的事情,本来是要等到回苏家村再说的,现在就提前让大家高兴一下。东升的职务可能要升了。”杜安国喝完酒之后。
“往上升?是要去县政府了吗?”苏耀宗问。
东升说:“这事,县里一早就跟我打了招呼,我之所以没有说,是因为这件还没有确定。既然姐夫说了,那么这事怕是有门了,是吧?姐夫。”
杜安国说:“这事是市里提名的,说东升在税务局书记的职位上已经坐了几年,税收情况一直在市里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要升一把。本来是想把他往市税务局调的,当时开会的时候,县委书记提了一嘴,想让东升往县里调。我因为和东升的姊夫郎舅关系,所以当时并没有提,而且东升去市里也好,升值的空间更大,结果让县委书记给留在了县里。这两天就能出通知了。”
虽然没能去成市里很遗憾,但是能升到县政府,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这果然是一件好事,阿婆要知道,指不定得多高兴。”林惠玉抹着眼角的眼泪,高兴的泪水。
苏芝说:“太婆只怕早就猜到了,她老人家一直认为大哥肯定是会一直往上升的不会在县税务局干一辈子。”
大家也都觉得苏芝说的没有错,老人的眼光很远大,她从来不会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这样有远见的老人,真的不多了。就像她认为女子一样要上学,一样能够为家族争光,所以她从来就不重男轻女。早在东升考了大学,进了水利局开始,她就一直认为他不会只留在小小的平安县。
“好事,真是好事,我得多喝几杯。”苏耀宗高兴地说。
别说男人们了,连女人们都喝上几口,除了苏芝因为要考试没有喝其他人都喝了。
这一顿饭,吃得很满足。苏芝吃完就进了小房间,抓紧着最后一点时间复习。
下午两点,考试再一次进行。
苏芝依然考得轻松,她早就知道会恢复高考,所以早早地就开始复习,又怎么可能会考差?如果这样也能考差,那她的成绩得有多差?她的成绩本来就不差。
三天的高考,终于结束了。
七月的天气很热,热得浑身都能冒烟。不只是在里面考试的苏芝觉得酷暑难耐,就是连外面等着的人,都觉得热得发狂。
苏芝从考场中出来,只觉得卸下了身上的重担,浑身上下就轻松了起来。
她考试三天,家人也陪了她三天,除了杜安国,和后来被单位紧急叫回的东升,其他人都等在了考场上,陪着她一起高考。
所以看到她从考场中出来,全部都迎了上去。林惠玉扶住了苏芝,看着她的脸色有些苍白,心疼:“累了吧?”他们陪考的人还能站在阴凉的地方乘凉,可是苏芝在考场,自然是极其辛苦的。
苏芝却摇头:“不累。就是压力有点儿大。”
能不大吗?尽管她已经经历过一次高考,依然还是觉得紧张与压力,哪怕她嘴上说不紧张。在考试的时候,因为憋着一股劲,所以并没有有什么感觉,当考试结束的时候,身上的那股劲放松的时候,她才觉得很累。
“放松,考完了就好,接下来就是等待成绩了。我们回家,太婆他们肯定等不及了。”
考试的这三天,苏芝一直都是住在东升家里的,就连苏耀宗和林惠玉都没有回去,住在苏然家里。考了三天,也陪了三天,当考试结束的时候,苏芝觉得轻松,连外面陪考的人也觉得压力倍减。
东升和杜安国,因为县里有事,现在正是东升晋升之际,所以谁也不敢马虎,都没有过来陪考。但是等到苏芝考完试之后,跟着家人回到苏家村之后,没多久,他们也回来了。
太奶奶和苏奶奶就等在屋檐下,一直都盯着院门,苏芝考试只要三天,孩子们都跟她们说过,所以她们也知道今天就是苏芝考完回家的日子。
苏奶奶正在纳着鞋子,鼻子上架着一副老花眼镜。那是春节那会,苏芝他们去魔都时给两位老人买的。
刚拿到老花镜的时候,太奶奶可高兴了,还戴着眼镜在村子里转了一圈。自然有人看到了她的眼镜,她奉人就说自己的眼镜是曾孙女买的。那高兴的样子,让村子里不少人都羡慕。这太奶奶这日子过得真是舒心极了,看看人家过继了孙子之后,这日子过得多让人羡慕嫉妒恨。
但这种好运和幸福,那是别人羡慕不来的。
此时,太奶奶并没有戴着老花镜,她舍不得戴,总觉得戴得多了,眼镜会坏,这可是苏芝在大城市给她买的,她舍不得戴。也就是做活的时候,才会戴一下。
此时远远地就看到了一行人过来,她急忙去拿了老花镜,指着前方说:“阿秀你看看,这是芝芝他们回来了吗?”
苏奶奶扶了下眼镜,看了眼:“是芝芝他们回来了。”
太奶奶说:“快,赶紧烧水,这么热的天,芝芝肯定热坏了,肯定得洗个澡。”
苏芝他们到的时候,就看到两位老人在那忙碌,她急忙上前:“太婆,阿婆,不用忙活。”
太奶奶说:“考完了?考得怎样?”
“感觉很好,考上军校没有问题。”
“好好,我们家又要出大学生了,真好。”太奶奶高兴得颤抖着嘴唇说。
苏芝说:“太婆,是能出两个大学生,不,是三个。你忘了小哥和原荣也在考试。”
“对对,是三个,真好,这下苏家可是有五个大学生了,谁家有我们家这么有出息,五个大学生啊。”
这事,别人是羡慕不来的,毕竟大学生可不是随处可捡的。
等杜安国和东升从县里回来,也带回来了好消息,东升高升了,任命书被正式地下放了,升为了副县长。
“好,好,真好。苏家祖坟冒烟了。”太奶奶高兴地说着,眼角却淌下了眼泪,在心里想:阿全啊,你可看到了吗?你的孙子孙女多有出息,姆妈给你过继的可好?
一个月后,成绩陆续出来了,苏芝也在这些打听成绩的人之中。还没等到她去教育局了解成绩,林小舅就给她送来了成绩。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竟然睡着了,本来打算在凌晨前送上更新的,太冷了躲被窝里,结果码着码着就睡着了。
今天给你们加更,我一早起来给你们码字,有没有夸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