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六零反派妈妈[穿书]-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嫂,你这就说错了。怎么跟我们没关系?东升可是我侄子,我还是他六婶呢。”老六媳妇掩着嘴在那笑,眼睛晶晶亮。
太奶奶将筷子重重地搁在桌子上,瞪向她:“你侄子?你哪来的侄子?你家是什么成分?我家是什么成分?你们家一个两个黑类分子,跟我家攀关系?一个资本家的老妈子,一个资本家的账房先生,还敢跟我们攀交情。我们那是五代贫农,根正苗红,我儿子那是抗日英雄,你家配吗?”
老六媳妇几乎咬碎了牙齿。当年婆婆在资本家当佣人,本来是要老五去当的账房先生,最后婆婆心疼老八,硬是把这名额给了老八。现在他们成了黑类分子,老五却摘得个干干净净,凭什么?
“东升,去你一行叔那里,有黑类分子上我家来了。”太奶奶朝东升吩咐。
“我觉得这事,还得跟革委会的说,他们可都在查黑类分子呢,正好,我就报上去。”东升不紧不慢地说着,将筷子一放,起身就要出门。
老六媳妇吓得脸色都白了,她尖叫:“我走,我走!”尖叫着跑出了门,再不敢在苏家停留。
“以后我们低调些吧,今天还是太高兴了,买了太多肉。”太奶奶看着那些肉,顿时没了**。
苏家其他人也没有吃肉的**,好好的一顿饭,全让老六媳妇给搅和了。
太奶奶想得比较多,她说:“明亮在没有当兵之前,咱得小心,可别让人给搅和了。在名单没有下来之前,咱都得注意别人的捣乱。如果再有人问起这事,咱就说东升升官了。”
东升皱着眉头在那沉思,他说:“这样也不妥,有人如果嫉妒,万一去城里打听,可就露馅了。”
大家一想也对,升不升官这样的事情,一打听还是能打听出来的。虽然村里人未必真会去打听,可万一就有那么些人,吃饱了撑的,怎么办?
“太婆,咱就说我怀孕了。”王英突然说。
“怀孕?”太奶奶眯起了眼睛,既而又摇头,“这事不成,怀孕十个月,肚子总要大起来的,还是会穿帮。”
“我觉得这事成,怀孕要十个月才能瓜熟落地,再者我和英子也不会一直在村子里,他们的眼睛也不会总盯着。等到穿帮的时候,明亮早就去当兵了,这事就算穿帮又如何?也就面子问题而已,我们能承受。”
苏芝也觉得,目前就大嫂怀孕这个事情,最容易糊弄人。就算被揭穿了又如何?谁还没有个诊断错误的时候?
“谁说我没有怀孕。”王英的话,又砸在苏家人的心里。
太奶奶眼睛一亮:“英子,你怀上了?”
东升那一双眼睛也在盯着她,心里一阵喜悦,又怀上了?
英子摸着肚子:“我也不敢肯定,这几天胃口不太好,早上起来还呕吐,跟怀乐乐那会有点像,小日子又有很多天没来了,我这寻思着,是不是怀上了,正想去医院看呢。”
“去医院看什么,浪费钱。你阿爸不在这边吗,让他给你看看。”苏奶奶也说。
苏耀宗说:“英子,你把手伸过来,阿爸给你把把脉。”
一家人全都大气不敢出,盯着苏耀宗的神情,就见他把了会脉,神情舒展了开来:“还真是喜脉,英子已经怀了快两个月了。”
这个消息,真是个好消息,一家人兴奋极了。多子多福,英子生了长乐后,已经过了三年,也该怀上了。
“这真是个好消息,来,大家都吃肉。”太奶奶的胃口又突然好了,看到肉那叫一个香。
东升升官的事情,不知道被人给传了出去,之前大家是猜测,这传了消息之后,就有人动了心思。真升官了?有人替东升高兴的同时,也有人嫉妒,嫉妒这东西有时候就像野草,漫延的时候那叫一个速度,扎着人心。
太奶奶笑呵呵地出去,故意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就有人问起了她:“婶,听说东升升官了?”
太奶奶脸上一愣:“你们听谁说的?我这做太婆的怎么不知道这事?‘
“周菊花说的,她说东升升官了,就不理他们那宗人了。”
太奶奶的脸色阴沉得像倒翻的墨汁:“她胡扯。前几天闻着味来我家,硬说东升升了官,咱东升没升官,咱怎么能应是吧?结果她就到处乱说。”
“不是东升升官,你们这买那么多肉菜做什么?”
太奶奶又乐呵起来:“这不是我家英子又怀上了嘛,老婆子心里高兴,就让人买了肉菜。家里添丁这么大的事情,能不庆祝?”
那个问话的人,心里却犯着嘀咕:也就你们家,添个丁还高兴成这样,又是买鱼又是买肉。这谁家不添丁。嘴上却说:“还是你老爱护孙子,英子嫁到你家,可真享福了。”
这事,就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人家老苏家买肉不是因为东升升官了,那是王英怀孕了。有人说他们家有钱没地花,怀个崽还买肉,也有人觉得这事确实应该高兴。人家苏全没留下孩子就当了烈士,现在苏耀宗过继过去,一下子就添了两个孙子,又添了曾孙子,现在王英又怀上了,人家老母亲高兴是正常的,这都能理解。
每年的招兵,都在阳历十二月,每次武装部把这任务布置下来,很多人都愿意去当兵,当然也有人不愿意。农村里,谁不想当兵吃粮?当兵回来,如果提了干,正式工都是妥妥的铁板钉钉上的事情。
苏家村收到这个指标后,很多人家都动了心思,特别是家里儿子多的,都想把儿子送到部队去,给家里挣点口粮和津贴。
太奶奶一早就跟苏二伯和苏一行打了招呼,让他们给明亮留个名额。
苏二伯,那是太奶奶那支的本家侄子,有这样的名额,自然就会留着。不过人家部队也说了,报名的都可以报,最后能不能去成部队,那都是部队说了算。政审体检有一样通不过,那都得淘汰。
正因为名额比较宽松,所以也就没有卡着人不让去的情况发生。苏二伯也说了,名都给你们报上,至于能不能当上兵,这就要看造化了。
这次之所以和往年不同,名额不受限制,那全是因为前线正在打仗,兵源越多越好。这事是部队内部的消息,百姓们都不知道。如果真知道了这事,也就没人敢把孩子送去部队了,征兵工作可就不好干了。
明亮拿到征兵名额的时候,兴奋地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就起了个大早。
“明亮,怎么起那么早?”因为明亮要当兵的事情,东升连夜就赶回来了,打算陪着自家弟弟。
“哥,我兴奋,睡不着。”马上就要当兵了,他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这还没体检呢,你得通过体检才行。”
明亮拍拍胸脯:“就我这身子,铁打似的,还能通不过?”
正说着呢,村子那口大钟被敲响了,喇叭中传来了村长的声音:“社员们注意了,征兵工作马上开始了。所有报名的青壮年,都去广场集合,队里的拖拉机送你们去县医院。”
新的征程,马上开始了,明亮带着憧憬,迈出了院门。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可是大肥章哦,高不高兴?
关于这个征兵的情况,我看到小仙女们争议很大,我在这里解释一下。男兵每年都会有征兵,至于兵源的多少,每年不一样。加武警,有五个兵种呢,机会很多。所以报名的情况,一般不会有人卡。只有女兵才不会年年招,所以不存在为了情节之类的事情。
关于为什么要让明亮66年再当兵,有几个原因,一是明亮年龄不够,当时才十五岁,想要运作也比较难。第二是因为太奶奶的心结在那,哪怕有芝芝的梦,她也无法一下子就改变决定。第三,明亮多一年,就能在学校多呆一年,而且在经历过那种大革命的浪潮之后,他会更珍惜这次的入伍。
昨天被删了几条留言,一看都是因为有关于大革命的那两个字,那两个字是敏感字,就被删了系统,芳姐这心疼啊。如果有小仙女看到自己的留言被删了,那就是提了那两个字了。留言就用大革命或是十年浩劫代替吧。
前面的红包我都发了,如果有没收到的,那就是系统抽了,明天我会补发。
这一章的红包依然有哦,么么哒。
第44章 入伍通知
在那个平时的晒谷场; 现在的大广场; 黑压压地挤了很多人。
这次村子里总共报名了有十个,除了那些黑类分子; 成分不好的人不让报名之外,儿子多的都去报名了。老宅那边也想把孙子送到部队去; 可惜第一关就没通过; 苏老婆子当年当过资本家的老妈子; 老八又当过好几年的账房先生; 别说去当兵了,连报名都成了问题; 直接就被苏一行驳回了。
明亮就站在这些人中间,看着乡民们对他们寄予厚望; 也看到了那些嫉妒他们的人眼里的不甘,特别是苏明光。苏明光那双眼睛几乎要滴出血来; 当兵吃粮,多好的事情啊,可惜他通不过,所以才更加地嫉妒明亮。明亮看了朝他挥了挥拳头,狼崽子似的凶狠; 倒是把明光的这份妒嫉给压了下去。
苏芝也随着家人一起来到了广场上; 看着哥哥高兴地站在上面,她的心里感叹万千。小哥能够拿到这次的名额,还是运气使然。苏家村的村委干部,都很清明; 不会为了所谓让自己亲属当兵,抢人名额的事情。而今年兵源那么奇缺,她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战争。
六十年代到七年年代,看似似乎很和平,实则浪涛暗涌。北方的老邻居正面临解体的危险,南方又有小邻居那在像跳蚤似的乱跳,又有梵国那在那盯着华国边界的一亩三分地,两国时有摩擦。
在这样的情况下,兵源确实是越多越好,只要符合条件,都能上。这也是明亮的一次机会,大机遇。
苏一行讲了几番话,就让人摇响了拖拉机,打算载着这十个人去县医院体检。有几个家长不放心孩子,也要跟着去,苏一行大手一挥:“每家派一个,去,都去!”
对于村长的大气,那些报上名的村民,心里都有着感激。明亮这边,最后决定让东升陪着去,兄弟两人也好说说话。东升在县里也有些关系,到时候也能派上用场。
“大哥,哥,我也要去。”苏芝拉着两人的衣服,一脸的期盼。
“芝芝也要去?我们不是去玩的,是去医院体检呢。”
苏芝坚决:“我要去,我要时刻参与到小哥征兵的事情中,以后想起来才不会遗憾。”
东升他们拗不过她,只得答应了下来,但也警告她:“去可以,不许乱跑,要跟着哥哥。”
东升和明亮带着苏芝去拖拉机前的时候,苏一行问:“芝芝也去?”
“她想去,不让去就哭着要去。”
苏芝朝苏一行笑:“村长伯伯,我会很乖的,绝对不乱跑。”
苏一行扶了扶额:“去吧,你要跟紧你大哥。”
“哒哒哒……”拖拉拉响了油门,在村民的目光中,载着一车的兵源,往县城医院驶去。
车上,明亮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兴奋的,激动着,向往的,能够当兵是他这一辈子的目标与愿望,现在连着这个目标又近了一步,迈出了一个步伐。只要体检过了,政审肯定是没问题的,那么当兵的事情也就铁板钉钉了。
苏芝也百感交集,这一次去县里,是为了明亮的前途去的,在这当兵之际的的倒计时,能多陪一会小哥是一会。而且,一天通知书没下来,那就一天就不太放心。
事件的变故太多,特别是现在这样的状态下,变数太多,容易出问题。只有把明亮送上部队之后,变数才没有。
县医院人来人往,这几天招兵的体检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今天轮到了和平镇和兰溪镇两个镇。总共二十个村子,三十个大队,报名人数足有两百多人,全部在县医院进行体检。
苏家村是由村长苏一行带领,周边好几个村子,大家相互都认识。在医院里见到,自然少不了问好,各自问了招兵的情况,还有生产的情况,聊得还算投机。
这次的体检,总共有四个科室在参与,十几个医生在进行着检查。
明亮站在这些人群中,排队等待着体检。他听着隔壁那些一起等待体检的人的聊天,听着他们说村子里一些猫腻,心里突然感叹万千。这次的报名,虽然是没有名额限制,但是有些村子却也是有着这个与那个的勾当。比如,有些村会以报名的事情来要挟着村民,有些甚至还能因此而生钱。如果有村民得罪村委,还能以此来为难他们,不许给于报名。
这个时候,他是多么地庆幸,自己是出生在苏家村。苏家村村委,都是比较清正的干部,没有谁能够因为私人恩怨然后为难谁。
除了那些黑类分子和成分不好的人无法报名之外,只要报名都给予批准。这一刻,是多么的庆幸与感激。
队伍在慢慢地往前移动着,很快就轮到了明亮。
望着体检队伍的苏芝,也在同时有此感叹。
每个村子都有猫腻的存在,这个时代当兵需要村委的证明,没有经过村委的同意,这是报不了名的,这就会作为一些人的私有工具。
像苏家村这样的干部,又有多少?一心为百姓的又有多少?
她无聊地站在等待的人群中,突然感觉到了一道目光在看着她,迎上那道目光,却见是一个小男孩,年龄比她大了四五岁的样子,眉清目秀的,很好看。
她皱了皱眉头,最主要是这个男孩给了她一个似曾相识的感觉。
看到他站立的方向,分明是兰溪镇的村民,也是跟她一样,是过来陪伴自己的亲人体检的。
这道目光,一直都随着她的身影而转动,让她非常的讨厌,朝着他狠狠地瞪了一眼,哼了一声。
叶磊站在人群中,看着那个小女孩的样子,突然觉得莫名的熟悉与心动。因为好奇,所以多看了两眼,没想到就被对方瞪了几眼。
这时,人群喧哗处,明亮这边已经轮到他了。苏芝的注意力就被明亮那边吸引了过去,等到她再回神,那个小男孩已经不见了。显然是他等待的亲人已经体检完,他也跟着走了。
明亮很快就体检完了一整套流程,速度很快。体检的项目也不是特别的多,也就是最常规的体检,没有那么的严格。明亮的身体一向好,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意料之中的事情,他通过了体检。
“哥,我通过体检了。”明亮露出洁白的牙齿,笑得开心。
东升拿过他手里的体检报告,仔细地看着,越看眉间的表情越放松,到最后完全地舒展开来。
“好家伙,哥果然没看错你。”东升拍拍他的肩膀。
苏芝跳着脚,也想要去看这个体检报告,但只因为个子原因,看不到,有些郁闷。她这个样子,引得东升和明亮一阵笑,就把体检报告给了她,东升说:“小妹,你又不识字,能看懂?”
当然能看懂。苏芝心里想,嘴里却说:“我看一眼也好,代表我看过了。
东升和明亮笑得更大声了。
苏家村这十个人很快都体检完了,接下来就是回去等待政审的情况了。其实政审也没什么悬念,他们是什么成分,谁都知道,很少会被卡住的情况。
明亮家五代贫农,家里的爷爷又是抗日英雄,更是不可能被卡住。
苏耀宗已经过继到苏全名下,那么跟老宅那边就完全的没有关系,那边的黑类分子的情况自然是影响不到他的。也因为太奶奶的提前预防,在县里的走动,很快就抱回了烈士证明与县里领导的好评,苏耀宗的中医身份也没有被定格,他只是赤脚医生,一点问题也没有。
回家等待的日子,是很无聊的。虽然已经没有悬念了,但是一天通知没有下来,那么就一天还担着风险。谁也不知道中间会有怎样的变故。
太奶奶笑说:“明亮,你不用担心。太婆早就想到这些了,你不但政审不会有问题,还能给你加分,绝对会把你分到比较好的连队,到时候只会有好处,咱可是烈属。”对此,太奶奶还是很得意的,儿子用命替家里换来了这些荣耀,造福了儿孙。
明亮笑:“我才不担心,我家又没那些糟心的事情,贫农的成分,是军队最需要的,我只是担心老宅那边会使坏。”
太奶奶板下脸:“他们敢!他们一个黑类分子的家庭,还敢影响我们?我们和他们可不是同支的,早就出了五服了。你阿爸过继过来,更是跟他们没有了关系。部队要调查的社会关系,也影响不到。”
不过,明亮也说得对,老宅那边的人有时候挺恶心,所以她又跑到了苏委,将这事更加的落实,免得被恶心到。
几天之后,明亮的入伍通知终于在大家的翘首企盼中下来了。
这一天,不只等来了明亮的入伍通知,甚至还等来了招兵办的干部与县武装部的干部。这些干部都穿着军装,因为他们的到来,村子里都沸腾了,很多人都挤到了苏家的院门前,都在往里看?都在好奇着,这些部队的干部找明亮,是为了什么事情?难道是明亮的成分有问题?还有家里有什么事情,让部队领导好奇了?
不光这些村民好奇,就连苏家人也是一样。
看着这些领导,苏家人一阵地纳闷,怎么把这些人引来了?他们来到家里,是有什么事情吗?
武装部的干部笑盈盈地说:“苏明亮同志,我们这次过来,是为了你的入伍来的?”
明亮一脑门子的官司,脸上却还露着笑,把人请进了家里。
作者有话要说: 明亮的入伍终于下来了,大家能猜到那些部队的领导找明亮,是为了什么事情吗?
今天家里事情太多,去吃了个酒,白天没办法码字,更新来迟了,也没有大肥章,明天给你们来个肥章。
下一章大家别买,我会在明天十点之前给你们更新上,最迟不会拖到明天十一点。
这一章依然有红包哦,明天给你们发全,今天红包系统有点问题,发不了。
第45章 明亮去哪当兵?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来了。
招兵办过来抢人的事件,是有真实案例的,那事就发生在我弟弟身上。当时好几个兵种过来抢人,想让我弟弟去那边,最后无从选择。
小仙女们,你们觉得,让明亮去哪里当兵好?哪个兵种好?芳姐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有红包哦。
前面的红包,我今天会去发了,这一章的红包我明天发。
此时; 来的是西南边界的招兵干事; 领头的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军官,穿着国防绿的军装; 看不出是什么军衔。他们是由武装部的两个领导带着过来的,分别是武装部的两个干事。明亮认识; 一个姓陈; 另一个姓张。
苏芝也坐到了自己的小凳子上; 看着这些军官; 心里在猜测着他们的到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她想不到; 明亮他们更是想不到原因,只是拘束地看着这些军官; 还有武装部的领导。
“陈干事,张干事; 你们这是……”太奶奶疑惑地看着他们。
张干事说:“老人家,是这些首长要找苏明亮,我们就带着过来了。”
太奶奶又望向这些军官:“是我们家明亮的事情出了岔子?”她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我家明亮家庭成分可好着呢,他爷爷可是抗日的英雄; 现在家里头还有烈士的证书呢; 成分绝对没有问题。”
领头的那个军官说:“老人家,你不要担心,我们不是为这件事情来的。”太奶奶放下了心,又听他说; “我们这次过来,是因为看中了明亮,想让他去我们西南边陲当兵。”
“这位首长……”
“我姓李,老人家叫我李同志就行,不用叫首长。”
太奶奶说:“李同志,那个西南边陲在哪?”
李同志回答:“是西南的邕城。”
明亮乖巧地坐着,这次他没有插嘴,就看着太奶奶和人家部队的领导说话。
别看太奶奶是农村人,说话那是滴水不漏,跟人家部队的领导聊得极好。部队领导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团看中了明亮,想把他要过去,去邕城当兵。明亮读到了高二,只差一年就高中毕业了,这对于部队来说,那是相当的需要的知识人才,就缺这类兵呢。明亮的身体素质又那么的好,爆发力又那么强,对他相当的满意。
太奶奶对这个部队似乎有些满意,这如果去了一个不熟悉的部队,也不知道人家的情况,她也会担心。但这次人家首长亲自过来招人,这也是对明亮的重视。
但是她又没有马上答应下来,这件事情太大了,家里也得考虑考虑,所以她说:“李同志啊,这件事情能容我们商量商量吗?”
李同志说:“这是应该的,你们想好了,到时候告诉我们就行。”
大家聊得比较愉快,最后送出去的时候,大家都比较满意。
刚回转院门,就看到另一波的军人往这边过来。那个李同志也认出了那波军人,两个领导眼神对接,都在心里想到了什么,又紧张地看向了苏家。李同志也不回去了,又转向了苏家。
太奶奶他们刚送出人,回转的时候,就看到了两波军人又转回了家里。老人家一脑子的疑问,这是什么情况?
另一波的军人,带头人跟苏家人介绍:“你们好,我姓吴,是京城燕京军区的机关干事。我这次过来,是想让苏明亮同志来我们师……”
吴同志的话未说完,李同志就说话了:“我说老吴,你什么意思?这总得先来后到吧?我都跟老人家谈好了,让苏明亮同志来我们团,你可不能干挖墙角的事情。”
吴同志说:“老李啊,这可不是我挖不挖墙角的事情。这苏明亮同志不还没到你们团吗?我这算哪门子的挖墙角?”又对太奶奶他们说,“老人家,我这所以想让苏明亮同志来我们师,那是有原因的。苏全老团长,可是您的儿子?”
太奶奶一怔:“你怎么认识我儿子?”
吴同志嘴角一笑:“老人家,我就是您儿子手下的兵啊。应该是,我们整个师的编制,都是您儿子的编制,番号都没改。我们师长就是老团长以前的兵,当年老团长牺牲后,这个团就被保留了下来,哪怕经历了抗日战争,后来经历解放战争,这个团的编制都没有撤消。后来解放后,由团扩编成了师,番号依然没变,我们师还有一个别称,那就是苏全师。”
一想到自己的儿子,太奶奶的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下来了。让明亮去当兵,除了这个世道确实有些乱,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继承儿子的遗志。
“原来是我家苏全的部队,老太婆刚才不知道,吴同志,老人家感谢你们啊,把我儿子的名字还刻在你们部队上,感谢,我感谢……”说到后来,已经泣不成声。
明亮也没有想到,这次的招兵,竟然会有爷爷的老部队。相对的,他的心已经偏向了京城的部队。
苏芝在那眨巴着眼睛,这事情似乎有些戏剧化呢。这招兵,就正好就招到了爷爷的老部队?那么巧?她也在心里有了其他的心思,如果去京城的部队,会怎样?
如果去西南,据她所知,西南那边后来会暴发战争,那可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战争出英雄,小哥过去说不定是个机遇,但同时也有危险性。
毕竟战争,子弹都是不长眼睛的。所以,她也不清楚到底是去京城过安稳的日子好,还是去西南参加战事的好?
李同志急了:“老人家,只要苏明亮同志来我们团,有的是立功的机会,立功了那就是提干。”
吴同志讽刺:“说的好听,立功就能提干,那如果最后没提干呢?老人家,我在这里放个准话,只要苏明亮同志来我们师,那么我们就组织他去军校学习,回来就能直接提干。”
李同志急得不行,这次出来招兵,团长可是说了,一定要招有素质有学历的好兵。一旦遇到这样的好兵,不管用什么条件,都要把人招到团里来。现在战争有点紧,高素质人才可不好招。等到以后战争的事情透明化了,被老百姓们知道,到时候招兵可就更不好招了。
这事情,必须要办成。
苏家人在那看着两位首长争夺苏明亮的去留问题,争得不可开交。
太奶奶说:“两位同志,你们不要吵,这件事情我们还没有想好,不管去哪里,那都是国家的兵,我们是服从组织安排的。能容我们商量商量吗?”
“老人家,你们商量,我们不急。”两人异口同声地说。
两人相互对视,目光的火花在那碰撞,最后都哼地一声,别开,谁也不理谁。
看着他们这个样子,太奶奶几乎要滴下冷汗,这两个首长不会打起来吧?
终于送走了这两波人,苏家人开了个家庭会议,就明亮去哪个部队的事情,展开了讨论。
东升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件事情似乎有些难办,不管去哪个部队,咱们势必会得罪另一波,这样对明亮以后的政治生涯是有影响的。”
苏耀宗也说:“这件事情,确实如东升说的,我们哪家都不能去,至少我们不能自己选择。”
太奶奶叹息:“其实我是很倾向于京城的部队,那里可是明亮他阿爷的老部队,明亮过去了,肯定会有所照顾。”
明亮却说:“太婆,我去哪个部队都没事,我也不需要别人的照顾。我自己有能力立功,提干,不需要别人给我开后门。一旦开了后门,以后的军人生涯也就那样了。人家能护你一时,不可能护你一辈子,而且我也不想落人话柄,说我苏明亮是开着后门去的。”
理是这个理,但是有熟人在那边,总比没熟人好。
“现在,我们已经不能有所选择了,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让明亮服从组织的安排,不管是去哪里,都由组织决定。”东升思考着说。
大家听了,也觉得确实是这样,现在已经由不得家里人来决定与选择了。苏家不可能为了其中一家去得罪另一家,这样不管是对明亮还是对苏家,都没有任何的好处。
这样,不如把主动权扔给组织,由组织来安排他的去向问题。
“那就这么办了,我们不决定,由组织安排。到时候我去一趟县武装部,跟杨部长……”苏耀宗正说着,外面传来一记敲门声,并传来一个声音,“苏明亮同志在吗?”
苏家人面面相觑,不会又来一波吧?
走出去一看,果然又来了一波,这次来的军人服饰和先前两波的有所不同。虽然也都是国防绿的军装上衣,但是这波人的裤子却是藏青色的。
把人请进来之后,领头的军官自我介绍:“我是南海舰队的余干事,我们这次过来就是想商量让苏明亮同志去我们舰队的。”
苏家人心里嘀咕,果然又是为了明亮的去向问题。
这都来了三波了,没有想到明亮竟然会引起三个部队的注意,而且竟然都会抢着明亮过去。
对于明亮为什么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苏家人也有自己的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