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无疆-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的人民军骑兵已经将无后坐力炮都搬下了驮马,很快装配了起来。在望远镜中看了看叶卡捷琳堡巍峨的城墙,恰巴耶夫大声命令:“把所有火炮集中轰击城门,把我们带来的穿甲弹全用上,一定要给我砸塌一节城墙。”炮兵们很快将驮马上的炮弹卸了下来,这次是袭扰战,大部分带的都是榴霰弹和燃烧弹,穿甲弹并不多,整个兵团也只带了三千多发。但是这三千多发可是北疆特制的带有聚能罩和高爆装药的穿甲爆破弹,穿透力和爆炸力都十分强悍,科学院的技术人员在设计这种炮弹时是按照日后反坦克炮弹的要求,在测试的时候可以穿透其火炮口径三倍厚的均质钢甲,何况是这些砖石结构的城墙。站在城头上一脸不屑的俄国兵们很快惊讶的合不上嘴了,一发发口径并不大的炮弹,在无后坐力炮近乎平射的弹道上狠狠的砸上了城墙。本应该不惧这些小口径炮弹的城墙被一发发炮弹打的碎砖乱飞,一个个深邃的大洞让刚才还趾高气昂充满信心的俄国兵们瞬间慌乱了起来。人民军的炮兵不歇气的将穿甲弹全打了出去,轰轰的巨响传来,近一百米长的城墙再也不堪炮弹的蹂躏终于塌了。早已等得不耐烦的骑十二师的战士们,在师长的带领下,骑着战马风驰电掣的从缺口处冲了进去。

在城头上已经死伤惨重的俄军士兵还想进行巷战,骑兵战士们很快以三人为一排,一排排的冲了上去,马刀配合新装备的九四式冲锋枪,加上炮兵不失时机的开始用榴霰弹延伸射击让俄军很快的崩溃了。整个叶卡捷琳堡成了一片屠宰场,一万俄军虽然拼死抵抗仍然只坚持了三个多小时就被击溃了,而他们的战死者高达七千多人。由于人民军攻击的突然性,使得俄军措手不及,根本没有时间破坏工厂,使得这个庞大的冶金工业区被完好无损的保留了下来,让北疆的冶金能力和钢铁产量凭空上涨了一大截。人民军很快打扫了战场,骑十一师和骑十二师被留了下来,他们在彼得维奇和郭仁孝的带领下开始修筑工事,准备抗击俄军的反扑。而骑十师则在恰巴耶夫的带领下打算继续向俄国内地出击,扩大战果,他们在叶卡捷琳堡的仓库里补充了弹药很快踏上了西去的征程。几天以后,恰巴耶夫攻陷了没有多少守军的乌法。他并未停留而是一直向西,等到俄军宣布投降的时候他已经攻克了伊热夫斯克、彼尔姆和俄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喀山,兵锋直指莫斯科。

恰巴耶夫轻松横扫俄罗斯平原的时候,高一波可并不轻松。在顶住而奥尔廖沙第一轮的攻击之后,人民军已经损失了五千多人。好在俄军的攻击地域并不太宽,使得兵力并不富裕的人民军还能将纵深阵地布置的厚实一些。

看到俄军亡命的进攻和手中早已更新换代的武器,高一波明白如何按步就班的严防死守,人民军的阵地不一定守的住。在参谋部的反复论证下高一波决定集中各师的侦察营和部分狙击手,把他们分成数十个小分队深入到敌后去进行破坏和袭击。同时以两个普通师和三个预备役师的兵力进行阵地防御,刚刚扩建完成的三个整编师一边进行适应性训练,一边作为预备队实施机动防御。这些调动都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当第二天俄军再次发动进攻的时候突然发现人民军的阵线变的十分有弹性,不管奥尔廖沙如何佯攻,集中兵力突击都无法再憾动人民军的防线了。而一到夜晚那些人民军小分队则开始了骚扰,不是焚毁粮食仓库,就是向炮兵阵地扔几颗手雷,搞得俄军草木皆兵,整夜都心惊胆颤的。在俄军加强了警戒后,那些狙击手干脆就在兵营外围远程狙杀那些巡营的军官,在奥而寥夫的传令官也被狙杀后,他不得不下达了不许军官巡营和军官改换士兵服装的命令,同时命令下级禁止给上级敬礼。若在平时让这些贵族军官老爷们脱下华丽的军官礼服改穿那简朴的士兵服比杀了他们还难,可在北疆狙击手的威胁下,看着直线上升的军官伤亡率他们很明智的选择了服从。

没有了军官的巡营,士兵们又开始松懈了,很快人民军小分队的破坏活动又开始了。整整一个星期的进攻,双方打成了僵持,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当第八天李靖远亲自带领八个师的增援部队乘火车赶到的时间,战局已经很明朗了。而在这时奥尔廖沙终于接到了叶卡捷琳堡被攻陷和日本军队被全歼的情报,到了这个地步,他能考虑的只能是如何将剩下的七十几万俄军带回去了。然而李靖远并不打算让俄国人走的太轻松,趁着夜幕,经历了一个星期阻击战,伤亡惨重的五个步兵师被换下来修整了,替换他们的是第三集团军增援来的八个步兵师。第一集团军的三个整编师由于一直担任预备队所以损失不大,也进入了阵地,同时进入阵地的还有一支实验形式的新型军队,装备有二十辆‘獾’式轻型坦克的人民军第一坦克营。

当第一缕曙光降临大地的时候,人民军的反攻开始了。一千多门大炮的轰鸣声震颤着大地,俄军阵地上密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由于俄军少得可怜的炮兵早已在一个星期的进攻战中北北疆炮兵摧毁,所以俄军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扒在浅浅的进攻战壕内默默忍受,造成正在集结准备进攻的俄军损失惨重。在经过了近半个小时的炮击后,人民军的炮火开始了延伸射击。紧跟着人民军的三个整编师,八个步兵师,近二十万人在二十辆坦克的配合下发起了全面反攻,完美的弹幕徐进战术,第一次被人民军用在了实战中。

一线的俄军阵地本来只是用于进攻的出发阵地,所以战壕挖的极浅。在人民军的猛烈炮击中,毫无准备的俄军丧失殆尽,当炮击过去,幸存的俄军士兵从土里爬出来的时候,眼前出现了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一幕,密密麻麻的人民军前面是几辆轰鸣的钢铁怪物。一些清醒过来的俄军士兵对着这些钢铁怪物拼命射击,却发现对方毫发无伤,而对方的直射火炮则将大多数火力点利落的清除了。俄军的阵地很快淹没在人民军的洪流中,奥尔廖沙只抵抗了两个小时就崩溃了。俄军士兵们扔掉武器开始了逃亡,当千辛万苦逃回莫斯科的奥尔廖沙清点人数才发现,只有十二万人逃了回来。其余的俄军三十一万被歼,三十七万被俘。人民军的大部队与迂回的骑兵部队在叶卡捷琳堡胜利会师了。留守的郭仁孝听说李靖远亲自来了,连忙到其住地报到。一见面李靖远就给了他一个拥抱:“仁孝,辛苦了。这次你们打的真是不错,应该记个大功。”郭仁孝听得眼圈一红:“校长,当年武师长死的时候我就希望您枪毙了我的。没想到您还是这么重用我,这些年我一直憋着一股劲,今天总算没给校长丢脸。”李靖远安慰的拍拍郭仁孝的肩膀。郭仁孝一抹眼睛说:“对了,校长,这次我们缴获了大量物资呀。夏伯阳,把清单拿过来。”李靖远听到夏伯阳的名字一愣,心中暗想这个小兵是后世苏联红军中那个著名的骑兵师长还是重名?见李靖远注意夏伯阳,郭仁孝解释道:“这是恰巴耶夫司令的儿子,小恰巴耶夫,为了叫着方便我们都叫他夏伯阳。现在在给我当警卫员,是个相当不错的小伙子。”李靖远听了郭仁孝的介绍点点头,又问了他详细的情况,更肯定了自己的猜测。李靖远看着夏伯阳出门去的背影说道:“小伙子不错,到军校去学习几年出来准是个好样的。”去军校的名额现在可是在全军打破头都争不到的,郭仁孝赶快代他答应了下来。李靖远拿起清单来一看吓了一跳,这缴获也太多了,各种武器弹药、衣物粮食简直够一个集团军用上五年的。李靖远笑着晃了晃清单说:“现在移民太多,国内缺粮,除了必须留下的其余的粮食都运回国内去。其余的物资等和谈结束后,都给我秘密的还给俄国人。”郭仁孝急的刚想辩解,李靖远制止他说:“你不用劝我,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过份削弱俄国不符合我们的利益,这样才会让将来更精彩些。”说着李靖远不禁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中俄大战自此算是基本结束,此战不但让俄国西线再无成建制的部队存在,还让世界各国第一次注意到了北疆那层出不穷的新式武器和极其强悍的战斗力。而在此时,中亚地区的战斗也开始了。

中亚地区本来都是大西朝属国的领土,它包括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浩罕。这里各种矿藏丰富,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品种比较齐全,后世探明的煤储量为一千六百四十二亿吨,集中分部在卡拉干达、埃基巴、马斯图兹、图尔盖、日兰奇克、楚河、伊犁河大型煤田。此外,还有铁矿、锰矿、铜矿、钾盐等矿藏,其中铬铁矿探明储量有两亿吨,仅次于南非、津巴布韦居世界第三。浩罕的广大地区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特别是稀有金属汞、锑的储量可观。铜矿、铅锌矿、钼矿、钨矿也相当丰富。此外,费尔干纳的石油以及布哈拉和希瓦的天然气有比较丰富的储藏。然而,石油、天然气的最丰富的储藏在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在一八二四至一八五四年的三十年间,俄国人征服了直到锡尔河的哈萨克草原,从而首次进入中亚。他们希望锡尔河充当一条永久的天然边界,但情况证明并非如此。远离首都、渴求荣誉和晋升的地方指挥官野心勃勃,时常通过造成既成事实来迫使政府有所行动。掳掠集团的经常性的骚扰也致使俄国人不顾圣彼得堡的疑虑和英国的抗议,进一步奋力前进。甚至英国政治家寇松勋爵也承认:“由于缺乏实际的障碍,由于所面临的敌人对生命的统治是劫掠,而且他们除了失败外不懂得外交上的逻辑,所以,俄国正象地球理应要绕太阳转一样,不得不前进。”

中亚穆斯林文明的传说中的中心,一个又一个地陷入正在前进中的俄国人之手――塔什干于一八六五年陷落,布哈拉手一八六八年陷落,希瓦于一八七三年陷落,格奥克…杰彼于一八八一年陷落,梅尔夫于一八八四年陷落。这些猛烈的推进使在印度的英国人大为惊恐,但由于相隔的距离非常遥远、运输工具又十分有限的英、俄之间始终未曾一战。

俄国的统治大大地改变了中亚,不过程度上仍不及英国的统治对印度的改变。在积极方面,俄国人废除了普遍的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仅仅在撒马尔罕及其附近地方就解放了一万名奴隶。俄国人还铺筑铁路,其中著名的是奥伦堡-塔什干铁路线,它帮助俄国人进行征服和实现现代化。由于廉价的运输和俄国纺织工业的不断增长的需要,棉花栽培有了惊人的增长。一八八四年,在俄国人的倡议下,有三百俄亩土地用于种棉花;到一八九四年,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猛增到五万俄亩。俄国人还引进某些土地改革,包括减少农民的税和农民对国家及地主所须履行的义务劳动。

另一方面,由于俄国人有计划地征用哈萨克人的放牧地,牲畜的数目减少,并出现普遍的饥荒。俄国人没有为土著的教育做什么事,把这一工作几乎完全留给了穆斯林的毛拉。在其他诸如法院系统和地方政府之类的领域,他们不及在印度的英国人活跃。最后结果是,在中亚和沙皇帝国的其他地区被北疆控制以前,众多的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人并没有因俄国人的到来而受到什么影响。尽管有了铁路建设和棉花栽培的传播,征服者和被征服者还是生活在为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的障壁所分隔的不同世界里。这就给了北疆一个分化的机会,必竟这里被占领的时间不长,俄国人又在这里残酷的剥削,让这里的人民都心向中华。

站在土山上的青年军官看着正在向前行进的队伍志得意满的点点头,对旁边的军官说:“曹兄的兵练得真是了得,各个都精神抖擞,气定神闲呀。”被叫作曹兄的人正是第一骑兵兵团的司令曹近辉,他看看身边这位新任的主官有些疑惑,他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校长派来这么个年轻人担任此次的负责人。要知道这次偷袭性质的攻击行动带有很大的危险性,弄不好自己这些人就会被反包围上来的俄军包了饺子,他不无担心的想试探一下廖飞的口风,于是他小心翼翼的问:“司令员,这仗该如何打?”

廖飞自信的说道:“俄军在西面的所有兵力都被吸引到了正面战场,你认为我们还需要打大仗吗?既然校长派来的后援部队已经上来了就让他们去占领各要点吧。传我的命令,所有部队加快行进速度,我们到波斯边境在休整。”事实证明廖飞是正确的,直到中亚集群打到波斯边境也没遇到什么抵抗。人民军的后续部队很顺利的占据了各战略要点,迅速控制了整个中亚。

打到波斯边境的中亚集群在边境地区驻扎了下来,同时给波斯国王发去信函,声称北疆和俄国正在打仗,人民军希望借道攻打俄国高加索地区。惊慌失措的波斯国王害怕人民军是明着借道,暗地吞并波斯。一面声明不许人民军入境,一面将全国兵力集结起来,派到边境去监视人民军动向。遭到国王拒绝的廖飞到是并不着急,居然就在边境上驻扎下来。一面加强控制新占领地区,一面加紧操练部队,同时继续派出人员向国王说项。廖飞的慢不经心到是让曹近辉和新近调来任廖飞副手的朴金正很是奇怪,看到他们的疑惑,廖飞笑道:“这有什么可着急的,现在我们大军压境,你认为最急的是谁?”曹近辉不解的说:“应该是波斯人啊,你没看他们把全国兵力都调来了。”廖飞笑着摇摇头。朴金正问:“难道是俄国人?一但我们借道成功或直接打过去,他们就会面临两面夹击了。”廖飞笑着回答:“俄国人西线已经没什么正规部队了,就算我们不夹击他们也撑不住了,他们现在应该是一心和谈了。不过朴将军有一个说对了,有人怕我们打波斯。不过不是俄国而是英国。”

“英国?”对于廖飞这个思维跳跃极大的答案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廖飞见两人大眼瞪小眼的看着自己接着解释道:“现在人民军的陆军已经在列强中小有名气了,英国人也同样开始重视我们,而现在我们摆出一副要进入波斯的架势,英国人自然会担心我们消灭波斯后在顺手吃掉印度。印度对英国来说至关重要,是绝对不容有失的,更何况就算我们不攻击印度,一但我们占领波斯,我们将在印度洋取得海军基地,我们舰队的作战半径将辐射亚丁湾,威胁苏伊士运河到马六甲之间的航线,这等于间接的卡住了印度的补给线。你认为英国能同意吗?所以英国只能冒险先进攻波斯,以掌握主动权。只要英国出兵,你认为我们面前的波斯人还待的住吗?”廖飞的话听得两人恍然大悟,朴金正本来很不服气这个从上面直接空降(如果他知道空降的话)下来的新进少将指挥官,听他居然有如此智慧才知道自己虽然年长但在大局观上却差他很多,从此开始真心佩服廖飞了,不过他还想考考他,故意问道:“我们就这么干等着也不是办法呀,应该有所行动。”

“当然不能等着,我已经在数天前集中了各师所有特种大队,把他们派到了德黑兰让他们见机行事。同时派了大量的侦察部队深入印度进行侦察,一来吓吓英国人,让他们快点行动,另一方面也收集些资料,万一什么时候校长想打印度了也不至于手忙脚乱。”两人深为钦佩的点点头。

第四十六章  完胜之局

第四十六章完胜之局

和廖飞预想的一样,接到北疆侦察部队频繁进入印度侦察的情报后,英国驻印度总督菲茨莫里斯侯爵再也坐不住了。人民军在波斯边境已经增兵到二十余万,巨大的军事压力让本来在英国控制下的波斯卡扎尔王朝国王纳赛尔丁也出现了不稳的迹向,一些大臣甚至开始公开宣称波斯应该向中国示好,必要时可以允许中国在波斯驻军或租用港口。其实这些大臣都是被北疆买通的,故意用来给英国施加压力的,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印度总督菲茨莫里斯侯爵终于作出了错误的决定,直接导致了他的被撤职。

在菲茨莫里斯侯爵的命令之下,两个英国本土旅、两个锡克旅和一个廓尔喀旅,共计四万余人组成的英军队伍开始向波斯边境的莫默尔土邦集结,几天后,这支部队在麦克马洪准将的带领下突然进入了波斯境内,目标直指德黑兰。昼夜兼程的英军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到达了德黑兰城下,见到这么多英军,把波斯国王纳赛尔丁吓坏了。尽管英军宣称是支援波斯,对抗北疆的,可是心里有鬼的纳赛尔丁害怕英军是因为发现自己有转投北疆的意向后来捉拿自己的。更何况就在两天前,他秘密下令软禁了英国的顾问,现在也很难交代,所以他没敢迎接英军进城,而是紧闭城门,不置可否,甚至还让禁卫军上城守卫。见波斯人居然对他们不闻不问,麦克马洪准将十分愤怒,英军何时受过如此待遇。但是麦克马洪虽然愤怒,却不敢让英军欣然进攻。必竟现在形式微妙,英军人数太少,就算他再对自己队伍的战斗力有信心也不能忽视与北疆数倍兵力的差距,除非联合波斯军队否则此战没什么胜算。因为这些原因使得英军只能驻扎城外,同时派人催促纳赛尔丁尽快与麦克马洪商议对抗北疆的问题。双方虽然十分克制但都在互相戒备着。

犹太人尤里金、阿拉伯人拜迪、藏族人泽哈和汉族人张明泽是本次潜入波斯的人民军特种部队的四个主官,他们分别是四个步兵师的特种兵大队长,进行统一指挥的则是他们的老前辈,曾经的特战旅营长,现在第一骑兵兵团的副司令乔云,此刻他正在德黑兰城内的一幢大宅子里。

由于波斯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至使这里的人种很复杂,欧洲人、亚洲人、阿拉伯人甚至是黑人都随处可见,所以乔云他们住在这里也并不扎眼。这次来德黑兰是人民军中亚集群四个步兵师特种大队的联合行动,总共来了五百多特种兵,其中包括一百多犹太人和俄罗斯人、一百多维吾尔族人,剩下的除了汉族人还包括藏族人、朝鲜人、鄂伦春人等等。一支小小的特种部队就有十几个民族的人,这也充分体现了北疆的民族政策。这次的任务也很简单,廖飞只是让他们尽量制造误会,让英国人和波斯人误会越深越好,最好让他们打起来。这样的行动对于人民军的特种兵们来说是小菜一碟。前几天他们通过内线怂恿国王软禁了英国顾问已经在英波之间制造了一个小小的裂痕,今天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个裂痕扩大了,为此他们准备了大量的英军和波斯军服。

零点刚过行动就开始了,尤里金带上已经换装英国军服的白人特种兵们悄悄的潜伏到了皇宫附近,拜迪则带领着长相酷似中亚人的维吾尔族特种兵潜伏到了东城门下,泽哈和张明泽与乔云一道带领着其他特种兵也尾随拜迪在东城门附近隐蔽了下来。

看看城上的巡逻队走了过去,乔云一声令下,特种兵们迅速的爬上了城墙,在无声的解决了城上的阿拉伯人守卫和巡逻队后,得手的战士们没有浪费时间,立刻效正了城墙上的大炮。乔云一声令下,十数门大炮齐鸣,炙热的炮弹在英军营地的半里之外炸了开来,巨大的响声将城外的英军和城内的波斯军全都震醒了。惊醒的纳赛尔丁国王赶快让人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尤里金带领的一百多‘英军’听到炮声后开始佯攻波斯皇宫,对于波斯人来说,白人就是白人,谁分的清哪个是英国人,哪个是俄国人,哪个又是犹太人呀。所以当惊恐的侍卫很快回报说英军正在攻击皇宫,纳赛尔丁不辩真假,立刻命令军队反击,为了保险他同时派人将王储穆扎法尔丁送出了城,让他去和在边境驻扎的部队汇合,同时向北疆求助,‘英军’的攻击让他彻底决定倒向北疆了。和纳赛尔丁一样,麦克马洪也被惊醒,他同样派出了侦察队。不过一会儿就有人报告,那队侦察兵非常倒霉的遭遇了城头的第二次炮击,全军覆没了。炮火来自德黑兰的城墙上这是毋庸置疑的,何况开炮的可是货真价实的中亚人,盛怒的麦克马洪当即命令全军攻城,英军的炮火开始倾泄在城头上,此时城上的人民军早已撤退了。当英军从轰开的城门冲进城的时候,拜迪带领的假波斯兵开始向英军卖力的射击起来,英军士兵立刻开始了反击。那些真正的波斯兵本来不知道如何是好,当他们发现有的同伴开始射击,而英军的子弹在自己身边四处飞舞的时候,他们也加入了对射。看到双方打了起来,拜迪也带人悄悄撤退了。当三股人民军特种兵退出城在的时候,城内已经演变成了真正的大战,激战整整持续了半夜,最后只有一万余人的波斯兵战败了,纳赛尔丁在乱军中被打死,而占地利的波斯人也让英军付出了三千多人的代价,看着这样的一个烂摊子,麦克马洪算是彻底无语了。

本来要联合作战的两方这次变成了仇敌,在人民军的‘帮助’下麦克马洪算是将这个保护国彻底葬送了。【。52dzs。】

五天以后,穆扎法尔丁?沙到达了边境军中,他立刻宣布成为卡扎尔王朝第四任国王,同时宣布波斯脱离英国保护,并号召全国穆斯林发动圣战,消灭英国人,为老国王报仇。波斯军当即将军中的全部英国顾问抓起来送到了人民军,表示希望得到北疆蔽护和帮助,将英国侵略军赶出波斯。

正中下怀的廖飞宣布应波斯国王邀请,驱逐英国侵略者,人民军部队兵分两路开始了行动。朴金正副司令率领四个步兵师配合二十万波斯军从边境出发,一直向南,在萨卜泽瓦尔、卡什马尔、克尔曼、阿巴斯港一线布防,伺机吃掉麦克马洪准将的三万多英军。廖飞和曹近辉则率领第一骑兵兵团全部,经马什哈德、比尔詹德、扎黑丹,直接攻入了卡拉特土邦,这一次廖飞的胃口很大,他要攻入印度狠狠的给英国人一个教训。卡拉特土邦的土王军队跟本不堪一击,战斗进行了不久他们就溃散了,随后人民军骑兵攻入苏库尔境内。由于英军在印度的主力都跟随麦克马洪准将到了波斯境内,在印度已经没有多少成建制的部队了,所以人民军骑兵很轻意的突破了苏库尔邦。斋沙默尔和比卡内尔是土王统治的地方,人民军也是轻松将之击溃。马不停蹄的人民军骑兵经过帕尼帕特邦,总共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攻到了德里城下。除了延途保护后勤的部队,总共有两个师到达了德里城下,他们随即包围了德里。英国驻印度总督菲茨莫里斯侯爵几乎快被吓得晕过去了。德里城内只有一个英军本土营和一个锡克团,这点部队连防守都不够,在象征性的抵抗后,菲茨莫里斯侯爵宣布投降了。

机灵的廖飞以德里为中心,一面扩大控制区,一面在印度境内大力宣传北疆宽松的宗教民族政策和富足的生活现状,让北疆的良好形象渐渐在印度普通民众中扩散开来,直接导致了日后印度移民在北疆的激增。而麦克马洪准将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陷在了波斯境内,找不到补给,甚至到了无水无粮的地步。饥渴难耐的英军士兵们开始抢劫平民,长官们假装看不见,他们甚至暗中鼓励士兵抢劫,好让自己也获得些充饥的食物。英军的行为更激起了广大穆斯林的愤怒,他们四处偷袭暗杀,让很多英军的抢粮小队有来无回。看到局面渐渐失控,忧心的麦克马洪准将命令全军回转,向印度境内进发,但是很快他们就在克尔曼境内遭遇了联军。狡猾的朴金正自然不会先消耗人民军的战士,于是在人民军的炮火支援下,同仇敌忾的波斯士兵挥舞着弯刀向英军发起了亡命的冲击。战斗整整持续了两天,最后弹尽援绝的英军残部两万人不得不向联军投降。为此波斯军付出了近五万人的代价,人民军则只消耗了万余枚炮弹。

接到德里失陷,英军主力投降的消息,英国国内举国哗然。国会中一些议员叫嚣着要报复北疆,要对中国全面开战,同时为了做出姿态,英国政府命令英国远东舰队从新加坡起航,在汇合了香港的分舰队后继续北上,打算进入中国领海以进行威慑,得到情报后的邓世昌当机立断,集中北疆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主力舰队主动迎了上去,双方在东海海域僵持了起来。尽管英国人如此高调,但是大多数英国官员明白,由于南非最近发现了钻石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英国在全力准备对布尔人的第二次战争,跟本无力对中国用兵,就算要打,等英国人把兵调去,北疆早已占领整个印度了。英国本想让法国人帮忙,可是德国人最近在边境上频繁调动,吓得法国人高度紧张,哪有功夫陪英国人去亚洲闹腾呀,所以国会最终决定只有和谈。印度是英国的重要殖民地,对英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容有失,所以英国声称愿意和中国进行和谈以解决边境冲突。同时德国、法国、美国和奥匈帝国也出面调停,呼吁中日俄英波各方保持理智,在几大列强的调解下各方终于同意暂停冲突,在德国慕尼黑进行合谈,同时几大调解国共同派出观察员,监督各方在和谈期间不得有军事调动和挑衅行为。

对于洋人,大顺的很多官员都有畏惧心里。也难怪,自从一八四零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软弱政府的不作为和各地方节度使的消极抵抗让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洋人几乎成了洪水猛兽的代名词,这次又让东洋人险些打进北京城,所以受尽惊吓的大人们谁也不敢去。最后大家公推上次参与和俄国人签约的礼政府侍郎李经方陪同镇北侯李靖远一同前往慕尼黑。

意气风发的李靖远可没有什么畏惧心里,他带着夫人李婉清,加上邱翼飞和李经方以及两百雪豹突击队员走中亚,穿过奥斯曼帝国和巴尔干诸国,期间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拜访了奥国皇帝莱奥伯得一世,同时也见到了三十一岁的奥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双方进行了友好会谈,李靖远还郑重的赠送给斐迪南大公一件北疆最新生产的尼龙防弹衣。最后双方约定,北疆将为奥匈帝国提供包括九一式步枪、九零式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在内的各种武器为奥匈帝国军队换装,总交易额达到两千万英镑,当然这些不是现金交易,作为交换,奥国为北疆援建两个大型炼钢厂和三个船舶制造厂,并支援不少于五万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合同期五年,并要在此期间为北疆培养十万同等人才。

达到目地的李靖远随后在奥国副外交大臣的陪同下到达了慕尼黑,刚下马车的李靖远受到了德国人的热烈欢迎,同来的李经方忽然发现在不知不觉间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已经改变了。和中国代表团的受欢迎成反比的是日本和俄国的代表团,日本代表们更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