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马-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邹靖勒住马缰,把手中的利剑高高举起,冷声道:“诛~~~~贼!”邹靖这一声嘶吼,引得身旁三千轻骑群起响应,这三千轻骑,带着一股披靡天下的气势,席卷着整个昌黎城外。
“诛~~~~贼!”
一阵厉喝直穿云霄,身旁的三千轻骑发起有史以来最猛烈的攻击。
以轻骑对抗攻城步军,简直就是一场屠杀。
更何况敌军并没有什么有效的防御措施,就连轻骑最为惧怕的弩阵都没有,不是没有,鲜卑大军重心全部都放在攻城之上,哪有准备这些,谁也不曾料想从身后会杀出这样一支军队。
“屠杀,赤裸裸的屠杀。”
就连城上的刘备都已经看不下去了,上有昌黎城守军的滚木巨石,后有马铁踏过,鲜卑这仗是败了。
漫天的嘶吼哀嚎声,接连不断的响起。
……
城下马蹄声阵阵,皇甫岑身体的力气似乎都用尽了一般,动也不动,手握着大汉龙旗,惨淡的转回头看着颜良、文丑,道:“带上那八百铁骑,杀出去!”
八百义从就是要放在最后的战场上!
“开城!”
颜良牵过马匹,跨上战马,拿好常年追随自己的兵刃,长臂一挥,厉声喝道。
文丑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大汉的希望,有着这群人生死相托,还能够有什么困难不可阻挡。
“杀~~~~啊!”
忽如一夜春风,胸腔里的热血激荡着眼前的众人,他们似乎看到了眼前的曙光,没有什么队列阵型,没有什么整齐的旗帜,只是同一股信念,让昌黎城内近万士兵、百姓秉承着同一个口号,杀出昌黎。
天地也在这一股巨浪面前失色,没有谁可以不畏惧一个民族的决心,当这头沉睡的狮子开始觉醒时,就将是复仇的开始。
万马奔腾!带着踏碎山河地气势,黑色地洪流咆哮着冲向对方,就如同山峦一般地巍峨!
皇甫岑把手中骄傲的大汉旗高高扬起,被风一鼓,呼呼作响,像个无声号角指引着所有人,杀向那群曾经伤害自己家园的人——鲜卑。
这一刻,他想起艾老的那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此役,鲜卑大败而归。
史载,光和二年,辽东属国都尉皇甫岑亲斩鲜卑大单于檀石槐,八百大破十二万鲜卑联军,于昌黎城,两千人坚守一月之久,军民一心,后大汉援军至,十万鲜卑败退!
第四十章 三道圣旨
昌黎。
战后的硝烟弥漫,四处都是燃烧的旌旗、衣物,许多昌黎城的百姓正为自己的逝去的家人燃烧纸钱,硝烟弥漫处,是数不尽的羌笛哀嚎声,也是数不尽的伤感离愁。
皇甫岑依旧站在城上,手中紧紧地握着那杆象征大汉的龙旗,所指之处尽是人间绝伦的惨况。
“大人,鲜卑已经退了。”
戏志才体力已经透支,战后他那紧绷的神经彻底的崩溃了,他已经觉得走不动这近在咫尺的两步路程。
“嗯。”
若有似无的一声低叹响起后,皇甫岑身形没有动,仿佛天地间正有种情绪在酝酿,只待释放。
这一战,太惨烈!
经历了这样一场大战,皇甫岑才知道什么叫做一将功成万骨枯!
而偏偏自己就是这功成名就的一将,他没有让朝廷上的老师卢植、太尉段颎、天子刘宏失望!昌黎城的百姓也没有责怪谁,可是皇甫岑心底的那一丝良心在召唤他的良知,真的只有杀戮才能成就霸业吗?
谁能为这满地的尸首来埋单?
“老二,这是我的内舅哥。”
公孙瓒一脸喜悦,引着邹靖和沮授走到近前。
听公孙瓒开口,皇甫岑只好转回身看着来人,看到邹靖后,皇甫岑的身子明显的一颤。内舅哥,这是多么刺耳的一个称呼。
“妹夫,我同皇甫大人见过。”
邹靖微微一笑,随即转回身,冲着皇甫岑深施一礼。
“嗯,邹大人。”
皇甫岑心中虽然巨浪滔天,可却用平静掩饰着自己的激动。
“呃。”公孙瓒随即想起,当初皇甫岑曾被邹靖生擒,关进柴房的事情,尴尬的解围道:“老二,我这内舅哥就是城外驰援的骑兵统帅!”
“骑兵统帅?”听公孙瓒这么一说,皇甫岑才想起这事情,问道:“邹大人,可是朝廷从卢龙塞派来的援军?”
听皇甫岑说及此事,邹靖脸色一难,转身看向自己侧身后的一人。“沮授?沮先生?”
“微臣见过都尉大人。”
沮授早就看到了皇甫岑,当他站在昌黎城那孤单的背景,沮授有种感觉,他仿佛看到了,独立寒风顶,高处不胜寒。
“微臣?”听到这两个字,皇甫岑心中划过一袭暖流,这就是沮授的承认,他终于来到自己的都尉府任职。从今天开始他们就是同一条战线的人。
“不是大人征召在下为司马的吗?”
沮授诙谐的一笑,有几分冷幽默的说道。
“是。是。”皇甫岑喜不胜收,连道数声好。不过随即却反问邹靖道:“你们怎么会在一起?”
“这。”
邹靖看看沮授。
“还是我来解释吧。”沮授缓缓起身,面色突然间却不在那么轻松,反而很凝重,点头道:“这支骑兵不是卢龙塞的援军。”
“不是?”
昌黎城上,所有的人都是神情一震,拥有这样甲胄的军队竟然还不是卢龙塞的兵,那么他们是哪里的兵?
戏志才本是虚弱不堪的身子,却在这一刻站了起来。
就连一旁的程昱双眸似乎都要深陷眼球之中,看着面前的沮授,他仿佛察觉到这其中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阴谋意味。
“没错,这是我祖父的骑兵。”
公孙瓒跨前一步,解释道。
“难怪能有邹靖邹大人率领。”
皇甫岑这才明白似的点点头。
“不是朝廷的兵,私自养兵是要受朝廷历律的呀?”
刘备不解的看着自己的大哥,公孙瓒。
“这。”
所有人都知道这事情,却无人敢言,纷纷把头扭向一旁的公孙瓒。
公孙瓒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事实上,没有任何一条道理能解释通。
邹靖双眸内敛,这事情其实是由自己而起,但他不能这个时候把事情说出来,打死也不能说。
几个人的神色俱被皇甫岑收入眼底。皇甫岑也不再纠缠此事,转问沮授道:“沮先生,我征召你,你如何会找到邹靖大人?”
“说起来,沮某倒是犯了个滔天大罪。”
沮授凄惨的一笑。虽然心中倍感凄凉,不过,看着眼下昌黎城的大胜,他此时心中已然平静了许多,朝廷的罪诏就让自己一人来承受吧!
“滔天大罪,什么罪?”
这些人神情巨变,有了这支来路不明的大军又有此言,难道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诈军!”
未等沮授开口,邹靖答道。
“诈军?诈什么军?”
“大人请看。”邹靖引着皇甫岑,指着城下的那纷乱的旗帜,一支老弱病残的军队正在打扫昌黎城下的战场,跟救援时的那支骑兵不同。这才是真正的汉军!
所有的答案都已经明了,皇甫岑突然间明白了许多,双拳紧紧地握在一起,他的怒火已经彻底的燃烧,一字一言道:“朝廷没有派援军,而先生冒着九族之险,诈来的却是这样的一支军队?”
“是。”
沮授给皇甫岑答案很肯定。
“啊~~~~啊!”
皇甫岑脸色巨变,紧握的拳头,让身旁的人都察觉到了皇甫岑身上的怒火。所有人都以为皇甫岑要狂暴了,但皇甫岑没有,他收敛自己的怒火,开始变得沉静下来。众人不解的看着皇甫岑。
“谁说先生诈军?”
一声质问,掷地有声!
“可是……”
沮授一急,说不出来道。
“可是什么?”皇甫岑脸色狰狞,狂笑道:“先生勿扰,岑不才,初入辽东之时,德阳殿前,陛下曾钦赐我三道空白圣旨,你看!”
说完,皇甫岑从自己的内甲之中,拿出三块印有印玺的空白圣旨。
“这……”
所有人都愣住,他们没有想到,皇甫岑竟然身负着天子刘宏的重托,竟然有如此厚遇,他们都以为,皇甫岑和公孙瓒是太尉段颎保举的,却没有想到,他们的靠山竟然是天子刘宏。
看到那三道圣旨后,公孙瓒的脸色骤变。这就是两人的差距,原来皇甫岑竟然瞒着自己,他是天子刘宏的人。
“这样就好了,沮先生也不用遭受牵连了。”
邹靖虽喜,却在担忧自己率领来的这支骑兵该怎么遮掩。
皇甫岑知道邹靖之难,事情又关乎公孙瓒的家世,他不能不管,走到近前,信誓旦旦的说道:“大人放心,皇甫岑不才,这昌黎城绝对不会有一人说及此事。”
“可是……卢龙塞,就是城下的几千老弱病残也……”
刘备不解,替皇甫岑担忧的说道。
“哼!既然救援昌黎城,那么就该从属昌黎城。仲德!”
皇甫岑机敏的招呼程昱。
“在。”
“昌黎城这一战,我辽东属国损失多少?”
“两千属国兵,只剩八百残部。”
程昱很机敏的回道,他知道皇甫岑是要把这些人填充辽东属国的兵营。
“好,鲜卑如来再犯,我昌黎城别无守军,这第二道圣旨,就是命令着几千老弱尽编属国兵营。”
皇甫岑开口很大气,一下子便用去了两道圣旨。
一旁的邹靖和公孙瓒等人已经被皇甫岑这番举动打动的无语言表,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老二。”
公孙瓒跨前一步,抓住皇甫岑的双手,神色有些激动的说道。
“大哥。什么都不用说,你我,还有老三可是结义弟兄!”
一句结义兄弟,身旁所有人都分明感觉到他们身上的情义。
“卢龙塞那里的怎么办?”
程昱很冷静,他只是短暂的被这种种震惊、激动,之后他就收敛自己的情绪,开始重新布置眼下的时局。
“卢龙塞?”皇甫岑轻哼一声,问道:“守将是谁?”
“护乌丸校尉公綦(gongqi)稠。”
“士人?”
“嗯,却是中原大阀出身。”
沮授抬头看了看皇甫岑,听皇甫岑这么一说,加之最早见过的那一面,他已经感觉到,皇甫岑对士人的憎恶有多么深。
“他不找我,我还要去找他呢!”皇甫岑把手中的大汉龙旗,狠狠地插在城上,脸色铁青,厉声吼道:“我有大汉天子诏令,又有大汉天子圣旨,他公綦稠身为护乌丸校尉竟然不知出兵维护辽东安稳,却在卢龙塞观望,又派给我三千老弱病残,这是何道理!”
“宰了他娘的!”
刘备血气方刚,被皇甫岑这么一说,随即附和道。
“对,宰了他娘的,这样的人就该死!”
戏志才知道不怕事情闹大,就怕事情这么偃旗息鼓,会给日后的皇甫岑带来一股不安的威胁,只有堂而皇之的在此刻把事情挑明了,才会彻底的解决后患,皇甫岑在辽东的危机就会自然解除。
毕竟皇甫岑身后的靠山是当今天子刘宏。
毕竟皇甫岑如今已经不再是那个被天下士人唾弃的人了,他如今是辽东的救世主,昌黎城的大英雄,大汉最激荡人心的英雄。
“对。”
皇甫岑决心已下,日后定然诛杀了他——公綦稠。
众人叫嚣之后,却从城下急匆匆的跑来颜良、文丑,插拳禀道:“大人,不好了,几十里外,发现高句丽的旗号!”
“高句丽?”
所有人的脸色巨变,这又是一股不安的因素爆发了。
戏志才这才想起,望了望魏攸,魏攸转头看着皇甫岑,当日苏仆延同高句丽的事情,魏攸已经全数告之皇甫岑了。
沉浸一刻后。
皇甫岑拔刀在手,厉声道:“来的好,颜良、文丑把白马义从组织好,我们在搏一搏!”
第四十一章 大跌眼镜
高句丽大营。
“二哥,二哥。”高延优脚步很急,几乎是小跑着跑进故国川王高男武的大帐的。“哦,老四你也在啊!”
“三哥,又出了什么事情吗?”
高严须见高延优的神情紧张,急切的问道。
“当然。”高延优走到近前,没有理会身旁的高严须,对着高男武说道:“二哥,昌黎城打赢了!”
“什么!”
高延优此话一出,身旁高男武、高严须等人浑然一惊,脸色骤变的看着高延优,昌黎城的战报,一直都是出自高严须那里,如果他说是,那么就不用等大军的探报了,昌黎城就是赢了!
“两千属国兵,竟然打退了十二万的鲜卑人。”
高男武神情无比震惊,双拳死死地握紧,这种震撼带给他的实在是太强烈了,竟然隐隐之中超过了所有的情绪。
“何止是打败了这么简单,他们还杀了檀石槐,那个鲜卑从古未有的枭雄,他们八百白马义从还马踏鲜卑大营,砍了他们的大旗,这样的军队,这样的统帅,这样的……”
说到这里的高严须一惊说不下去了,他仿佛看到了霍去病、班定远重生一般。
“是啊!”
高延优无比落寞,他很失望,这样的人为什么高句丽就没有。
他们都不明白,大汉为什么总会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这样的一个人?
这样的人,怎么全都在大汉!
“二哥,我们还……”
即便曾经引以为傲的高严须,此刻也不得不开始重新正视自己面前的敌人,昌黎城那里,是你永远不可能征服的地方。
有皇甫岑和他的八百义从,谁又敢踏足一步。
“二哥,老四说的有道理,现在我们是要好好想想我们当初的目的了,如果这么走下去,也许将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
未等高延优说完,高男武暴怒的一拍几案,大怒道:“够了,够了!”
“二哥。二哥。”
高延优和高严须同时高呼一声,他们是在不希望自己的兄长为了振兴高句丽而丧失理智。
“我说够了,够了!”高男武猛地转回身,怒指两人道:“你们知道我等这一天有多久了吗?从父亲坐上王位的那一天,从莫离支明临答夫在坐原击退大汉军队的那一天起,我就发誓,我要重振高句丽,摆脱大汉的统治,彻底的把玄菟甚至是整个辽东都纳与自己的帐下,这些……你们懂吗?”
高延优和高严须目瞪口呆的看着高男武,久久不言,事到如今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来劝服自己的二哥。
事实上,高句丽现在也确实正经历着这些。
他们不同獩貊,不同挹娄,不同三韩,甚至他们都不同于扶余,他们有着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虽然这些都还只是处于启蒙阶段。可是,因为压力,他们不得不在新大王高伯固的时代投靠东汉,从属于玄菟郡,可是,他们没有一日不想着脱离大汉的统治,他们要彻底的跟大汉平起平坐,然后霸占辽东。
从古至今,他们都有这样的野心。
可是,他们没有那个实力,大汉太强大了,即便是卢龙塞外那六百里绝地也没有彻底的阻拦大汉东顾。
而眼下,就是一个机会。
鲜卑在昌黎城刚刚大败,两方正是实力最虚弱的时候,只要攻下昌黎,便能扼守住卢龙塞外六百里绝地的出口,到那时,整个辽东都有可能是高句丽的。
机会只有一次,拼还是不拼?
看着紧咬嘴唇,摇头不止的高延优、高严须,高男武近乎用尽自己所有的胆气,道:“昌黎城,必须要下!”
……
卢龙塞。
“报!”
疾驰的探马还没有达到卢龙塞下的寨门,便已经开口喊道。
正在城上观瞧辽东局势的公綦稠整了整自己的衣襟,然后急匆匆的跑下城。
“什么消息?”
守城的小校看着探马问道。
身旁所有卢龙塞的守兵都在观瞧凝望,他们扯着脖子,甚至是一动不动,聚精会神的等待着答案。
昌黎城要是大败,那么卢龙塞作为大汉最后的边防,他们就将承受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汉的安危就要压在他们的身上,虽然卢龙塞兵险,可是面对十二万鲜卑,他们都在恐惧。当然,他们也在为卢龙塞外昌黎城上的两千属国兵摇头惋惜。
这场战,想打赢?太难了!
那个探马神色慌张,手臂都有些发颤,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着粗气,竟然说不出话来!
看着他弯着腰,在那里喘着粗气,公綦稠的心中“咯噔”一声,紧绷的那根弦已经失控,所有的恐惧都在开始上扬。虽然皇甫岑大败他高兴,皇甫岑日后的下场不言而喻。可是这有代表着卢龙塞即将要承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弯着身子,试探问道:“败……了?”
声音又小又发颤,甚至连颤音都已经看不到了。
所有的卢龙塞守兵听到公綦稠的话后,面色一难的惋惜长叹。
“两千人能坚守到现在,已经难能可贵了!”
守门的小校,很不是适宜的多了一嘴。
俨然,卢龙塞这些兵对昌黎城那些人还是心存敬意的。
“可惜喽!”
轰然间,所有的守军都开始发出这样的一声长叹。
“败了?竟然败了?”
未等众人惊觉,从寨内急匆匆的跑出一人,边跑边打理衣襟,发出一声尖锐的声音问道。
“公公,我说这八百破十万,是昌黎城皇甫岑用来遮掩他昌黎大败的幌子吧。”虽然担忧,但是公綦稠却不忘回头讽刺皇甫岑,以防这场大战他皇甫岑逃出,火上浇油。
“那。。。。。。那怎么办?”
小太监只是来监军,可不想来送死,他知道接下来卢龙塞将要面对什么样的攻击,单凭面前这酸儒公綦稠,他还真不敢把小命压在这上。
“只有向朝廷请求发……”
公綦稠最后一个发兵的“字”眼还没有说出来,对面的小校摇着头,否定道:“不是。昌黎城城下鲜卑大败而退,昌黎城守兵胜利了!”
“听见没有,昌黎城守兵胜……胜什么?”
公綦稠猛然间才反应过来,面前这个小校说的是什么,昌黎城的守军竟然胜利了。
“胜……了。”
探报有些怯懦的看着公綦稠,语结的说道。
声音在这一刻静止。时间也在静止。
“还等什么,还不给朝廷发探报!”
许久,小太监尖锐的嗓音划破整个天空,用他那特有的尖锐嗓音,划破空气中的沉寂。
第四十二章 拉下马来
洛阳。
卢龙塞外,昌黎城下,那八百破十万带来的风潮才刚刚过去,又恢复了寻常的安静。大汉,还是死水,并没有因为这一点的激动带来太大的变化。
岁月沧桑打给大汉的依旧是老迈的步伐,每个人心中的波动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
毕竟,昌黎距离此地很远!
天子的信誓旦旦消失后,剩下的也许就是那一点点回忆!
司徒、太尉、司空,三公的府邸紧挨着,就在朝廷南宫的前方,基本上每天进进出出有什么人,彼此都心照不宣。
可是,眼下不同以往。
朝廷正处在一个风暴之中,第二次党锢之后的风暴。
士人要报复,而天子刘宏也知道平衡朝野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他也在刻意的遏制宦官和一些依附宦官的那些大臣的权势。在办完鸿都门生后,他又在西苑官邸卖官,为辽东的战事捐款,现在他提拔酷吏阳球为司隶校尉,整治贪官污吏,一时间,朝野风声鹤唳!
总之,天子刘宏绝对是个有作为的皇帝。
这个世界没有谁对谁错,只有立场不同,手段的毒辣与否。
“司徒大人,卢龙塞,公綦稠派人送来的密报。”
袁隗的老乡,何颙在士人的名声一点都不低于袁隗,但他却是心甘情愿为袁隗谋划。
“嗯,我看看。”
袁隗正忧愁,他兄长司空袁逢,只因为不同意朝廷发兵救援,又几次三番上书惩治皇甫岑谎报之责,被罢免。
“公綦稠此举虽有不妥,但是却恰恰完成我们的……”
何颙看了一眼面前的袁隗,他知道袁隗心思和手腕远没有他的两个侄子毒辣。
“岂不是违抗圣命?”
袁隗皱皱眉,脸色有些不悦,他心中对公綦稠避而抗命,不发兵其实是有些矛盾和抵触的。
“司徒大人,这要是在以往,公綦稠做得确实有些过分,可是司徒大人,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不这么做,昌黎城那头万一要是赢下来,段颎和宦官的势力就该大涨,已经有了次党锢,我们总不能在看着天下生灵涂炭,任由这群阉党为祸众生吧?”
“唉!”
司徒袁隗拿在手中的书简无奈的放下,心有余悸的望了望面前燃尽的油灯。
“大人,权利之争本来就是一场鱼死网破的争斗,咱们不需要太软弱。”
“那同阉党有何区别?”
袁隗恻隐之心召唤他问道。
“当然有区别,他们是什么出身,他们能治理天下,大汉出了事情,天子需要的是什么人?不还是我们这些士人。”
何颙言下之意,对阉党的出身很鄙视。
“嗯。”袁隗点了点头,回馈道:“伯求,你说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司徒大人,你有没有发现……”
何颙忌惮的环看四围,在确定有没有人偷听。
“发现什么?”
袁隗隐约有些察觉的问道。
“天子有意制衡宦官?”
何颙提醒道。
袁隗默然不语,却是点着头。
“但是天子却要变风向了。”
“昌黎城的战事,咱们没有顺着天子的心意,天子自然不顺心。”
袁隗浅浅地回道。
“所以,昌黎城的仗怎么都不能打赢,而且我们还要尽快动手。”
何颙压低了好几个分贝的说道。
“尽快动手?”
袁隗抬头看着何颙。
“嗯,趁着正方(阳球)还在职,咱们把他们都拉下来。”
何颙这句话其中饱含着太多的寓意。
如今,朝廷上已经不再是,当初的王甫、曹节的时代,“十常侍”正在迈入历史的舞台,两代宦官正在新老交替。自然正是很好打击宦官的时候。
“曹节病重,不得大碍,可是王甫却不能不除,眼下十常侍正对王甫不满,现在出手,陛下和十常侍自然触手不及。”
“可是总有些人,支持着王甫吧?”
袁隗蛮有深意的往自己右侧一歪,那个方向是太尉段颎的府邸。
“那就连他也一起拉下来!”
何颙的双眸身陷,眼神方外,犀利无比。
“用什么办法,段颎他毕竟功勋卓越,而且,辽东战事还未平息,现在动他,似乎陛下那里也不应成吧?”
袁隗为难的回道。
“功勋卓越?”何颙冷笑一声,继续道:“换句话说,就是功高震主,天子年幼,怎能留下这么大的祸患。”
“宦官那里似乎都跟他有些牵连吧?”
袁隗很厌恶宦官,但是却又不得不跟他们打交道。
“袁公,他们巴不得王甫下台,又怎能相助段颎,如果不放心,我们可以让崔烈、张温去寻十常侍,通通路!”
何颙这么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像袁隗这样的名士自然不屑于跟十常侍打交道,可是崔烈和张温却不同,他们反而同十常侍的关系很好,由他们去使钱,这事情自然好办。
“有时机,也有正方(阳球),袁公还在担心什么呢?”
何颙想起杨彪、王允、黄婉、陈纪、荀爽、韩融等等,这些人的嘱托,就不得不向面前的司徒袁隗引诱。
他们需要一个领袖,所以他们都在等袁隗扛起这杆大旗。
袁隗坐立不住,在地上来回徘徊,时而看看何颙,又时而长吁短叹,脸颊上的汗水也忍不住的往下流淌。
最后,开口道:“你总要给我个理由上书吧?”
听着袁隗开口,何颙终于放下心来,他就怕袁隗不同意,那样机会就将再一次远离士人而去。嘴角邪邪一笑道:“袁公,理由还不简单?”
“你是说?”
“对,公綦稠虽然没有肯定昌黎城那战报的真假,却亲口说道,有人拿着天子诏书,还有太尉段颎的口谕前去诈城。”
毒!好毒!毒辣无比。
何颙一针见血的插在段颎的死穴上,即便是冒用,那也没有给段颎解释的时间。
“而且,段公你不会不认识他段颎府上的田晏吧?”
第四十三章 路遇公主
在去往辽东的驿道之上,没有车架,却飘起阵阵烟尘,不一刻,便见驿道的另一头几十匹快马,急速的朝着北方赶去。
赶在最前方的快马之上插着一杆大汉龙旗,路往的人纷纷躲之不及,唯恐被这些快马撞上,能扛着大汉龙旗的队伍不用说,自然不言而喻,他们必定非同寻常。
“驾~~~~驾!”
“驾~~~~驾!”
“驾~~~~驾!”
阵阵的吆喝声过后对面迎面而来的却是另外并不减速躲避的三匹快马。
“你去看看,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勒马遥望,阳翟公主刘修看着迎面而来的三匹快马之上,打着的旗号同自己一样,都是大汉龙旗,只不过自己的天子亲自御赐的旗号。
立刻便有小校勒马向前,同迎面而来的快马攀谈了起来。
三匹快马,在确认面前的人竟然是当今圣上的妹妹阳翟公主后,神色慌张的跳下马来,跑到近前叩首。
“你们是卢龙塞的快报?”
阳翟公主刘修一下子便想起自己皇帝兄长,下令三个时辰便要知道卢龙塞战报的命令。这些快报就应该是卢龙塞的快报吧!
但是阳翟公主俨然是想错了。
三个人之中为首一人,叩首回道:“禀公主,我们是昌黎城的快报。”
“昌黎城?”阳翟大惊,看面前探报身上血迹斑斑,不见一丝完整的衣甲,确认无疑后,惊叹道:“你们是怎么过来的?”
“禀公主,我们是从小道绕路而来。”
那探报擦了擦脸颊上的汗水,眼睛还极其没有规矩的上下打量着面前的公主,不是狄清,又是谁!
“为什么不走卢龙塞?”
阳翟公主不明所以的问道。
“呃。”狄清迟疑一声,然后开口道:“非是我等不从卢龙塞而过,实在是卢龙塞不给我等开寨门!”
“竟然有这等事?”
阳翟公主一下子便明白了,这又是士人为难他们,看起来卢龙塞发没发兵,还真是两说。
“呸!”想起卢龙塞的守兵,狄清就是一脸的怒火,要不是着急把昌黎城下大破鲜卑的消息通报给洛阳天子,他还真就能胆大包天的闯一闯卢龙塞,跟着都尉大人连十二万鲜卑都打过了,怎么能栽在这些人的手中。
“你快说说,昌黎城怎么样了?”
阳翟公主刘修虽然心中有疑问,可是眼下她更是关心昌黎城,辽东的消息。如果卢龙塞不让探报过寨,那理由只有两点,一点昌黎城大败,鲜卑占据了辽东,另一点那恐怕就是昌黎城的皇甫岑被人陷害,朝廷的援兵不仅没有驰援,就连消息都不让通过。越想,昌黎城的危机就越来越严重。
“昌黎城……”
未等狄清说完,一股风沙迎面灌进狄清的嘴巴里。
刘修惊愕,看着三匹探马身上的甲胄,上面不仅布满了鲜血,而且没有一处是完整无缺的。
“看样子,昌黎城如今是凶多吉少了。”
刘修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关心昌黎城的战事,也许是因为自己请缨,也许是因为天子皇兄,也许……皇甫岑!
身后几十匹保护刘修的侍卫,闻听昌黎城的消息,也是黯然神伤,他们都知道,昌黎城的消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