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马-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既如此,那就让元茂(徐荣)进兵,给山东诸侯施压,让其入主南阳与陈王刘宠兵合一处,威逼袁术等人退往寿春、庐江一代!”
“只怕子鱼的压力不小啊!”
“王朗、严白虎庸人尔,一纸诏书,先安严氏兄弟,再征调王朗入朝。”皇甫岑掸了掸衣衫上的灰尘,旦夕之间便轻易安排好诸事。不过却也格外注意道:“只是这刘繇野心不小,又是汉室宗亲,不好办!”
说这话的皇甫岑侧头去看一直听他们说话的李儒。
见此,李儒开口道:“驱狼吞虎,荆州定后,定有余孽逃亡扬州勾结刘繇,只怕被徐荣大军逼退的袁术也会趁机吃上扬州一点好处,莫不如,派一人对刘繇晓明厉害,以舌说为主!”
听此话,三人点头。
“看来马超这兵要马不停蹄的赶往各地了!”贾诩想想年纪小却意气奋发的马超,回应道:“三省中枢不能动,志才身子骨尚虚弱,不知道仲岚意属谁去?”
“鲁肃!”
“鲁肃?”
三人摇摇头。
最后还是李儒反应过来,瞧着皇甫岑,问道:“可是大人昨日提及要礼辟之人?”
“对!”
“此人名声不显,看样子年纪又不大,仲岚可以肯定他能说服刘繇相助华歆共抗水贼,安定江东?”程昱抬头问道:“更何况此人现如今不在此地,仲岚当真有把握此人为我所用?”
听程昱这话,皇甫岑嘴角笑了笑,回道:“只要他想助我,我便相信他能!至于来不来,看来还是要请人修书一封了!”
“修书之人是谁?”
第五十章 说服法正
……
臧洪很犹豫,前些时日他收到了来自陈琳的书信,上面的意思很明显,拉拢臧洪投入袁绍体系对抗皇甫岑,直言不讳的提出陈仓道赵云正要出兵益州。而最让臧洪觉得不可理喻的是,陈琳竟然在书信之中隐晦的提及联合张鲁、马相之事。对此,臧洪是持反对意见的。虽然他十分同情马相,但是为了保全大汉领土的完整,他是不乐见太平道势力扩散、蔓延。
但是臧洪也知道,他需要知道益州上下的意向。
尤其是贾龙、任岐这些老臣子。
当然他也想知道,在益州究竟还有多少老臣子心向汉室,如果可能联合他们对抗马相、张鲁。
而且,眼下的原因也不只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天下人都知道皇甫岑收降董卓旧部,匡扶汉室,并急速的掌控朝廷中枢大权,关中尽数落入皇甫岑之手,加上并州一地,如今大汉半壁江山已经在他手中,而益州却处在关中兵临城下之难。
不用想,谁都能猜到朝廷下一步会干什么。
益州的选择已经到了风口浪尖上。
所以益州的百姓、士族、官员、将士,等等所有人都开始慌乱起来。
其实,不得不说朝廷的那道圣旨,并没有送达益州州牧府,甚至都没有人看得到朝廷来人的身影。
这一切只是捕风捉影。
朝廷派来的封赏使者究竟在哪,谁也不清楚。
州牧府中,此刻正进行这另外一幕。
臧洪努力让自己表现出最好的状态。
“咳咳。各位都说说吧?”
臧洪嗓子很不舒服,用手支撑着床榻,双目有些发散的问道。臧洪身子一向很好,只不过这几年平叛无功,又身处巨压,所以身子日渐衰弱。
臧洪手下人分为两派,以贾龙、任岐为首的益州本土士人,他们以保全自己最大利益唯由;另一个是由臧洪一手提拔起的本土寒门和随他一同入蜀的外来士人,这中以严颜、法正为首。
如果朝廷要还是董卓主政,臧洪也想过自己如果去后由谁接手州牧之责,虽然名义上都是朝廷任命,但是现在这个世道,朝廷的威仪已经大大削弱。而选择谁为益州之主确实很困难。不过臧洪心中倒是偏向法正一系,法正为人虽然计较,但是要比贾龙这些人好在能够长存益州,不会为了家族利益而放弃益州。
当然,这一切都没有定数,因为臧洪始终没有开口。
臧洪之所以,迟迟未表态,是因为当初能在西蜀立足,不也正是因为西蜀的那些门阀大力支持吗?
法正不适合,虽然贾龙也不适合。
“州牧大人,我看朝廷的意旨并未到来,妄自揣度恐有不善啊。”
臧洪的别驾张松开口道。
“张永年,没让说话。”
张松长得丑,而且为人嘴很不好,不管他说的是不是良言,臧洪都不愿意听,但是张松出身益州名门望族,臧洪也从来没有多说什么,但是眼前,自己这身体恐怕就要不行了,没有时间在听张松说什么等等。
张松不屑的甩甩衣袖,转身离开。
“孝直,你来说说。”
臧洪突然手指堂下垂首而立的法正问道。
法正用眼角,偷偷地看了一眼严颜,心中顿时明了的出列在前双拳禀告道:“看朝廷之意,如果朝廷要让我蜀川士人保持原有地位,归顺未尝不可。”
“那要是不同寻常呢?”
“不同寻常。”法正收拢神经,转回身看向自己身旁,最后摇摇头道:“就看大家是怎么想的了。”
基本上,法正虽然说话看起来逾越很多,但事实上他每一句话都没有点破,也没有表态,更没有一丝自己想法表露,反而每每之言,看起来都像是对自己,对益州的各家门阀争利益,但是法正也是这样,臧洪越觉得不可信。
“州牧大人,我也以为孝直所言不差。”
跨步向前的是贾龙,他是亲蜀的一派,他的身旁总会有些蜀川人的影子,比如任岐、王商,或许说某种程度上,贾龙代表着益州大部分士人的利益。
“嗯。”臧洪点点头,两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想法自己也已经看出来了,但是法正举止言谈,却从不留给自己找错的机会,总会在不经意间,看透自己所想,而自己现在的想法可能法正也已经看出,看起来自己现在是没有机会在找法正的错了。冲着众人挥挥手,语气费力的说道:“既如此,你们都退下吧。”
站列两派的益州官员先后退出。
法正出了州牧府邸,没有犹豫,步履很快的朝着自己的府邸走去。
身旁的严颜等人也不敢耽搁,相继跟上,一路无话,转眼便到法正的府邸。
三人进入府门之后,法正挥了挥手,示意身旁的众人不要开口,又让管家把府邸的大门关上,转回身同严颜回到自己的书房。
一系列的不同寻常的举动,都是从法正走进自己的府邸后表现出来的,在之前,法正没有丝毫表露出这样的情绪,一来是怕路上有人监视,二来法正不想让自己的紧张表现在那些人的眼中。
“孝直先生。”
书房的门还没被法正打开,从里走出一人,正是皇甫岑新从朝廷礼辟,派往益州相助赵云的刘晔。刘晔年纪虽小,却并不愚忠,此人心向权术,并不向汉,如今皇甫岑势大,他自然心倾皇甫岑,加之皇甫岑对他礼敬有加,更是委托眼下这等心腹事,刘晔早就做好打算要立功而回,使皇甫岑在其能人辈出的河东上下高看他一眼。
“子扬先生。”
法正没有奇怪,因为在荆襄出现那股流言的时候,法正就已经猜到这是刘晔故意放出的风,只是一直不明白,刘晔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子扬先生。”
严颜也恭恭敬敬的冲着刘晔回礼道。
高沛依旧冰冷的点了点头。
刘晔很友好的回头点点头,示意见过两人。
刘晔早在三日前就已经赶到益州了,但是他并没有按照朝廷的安排,直径的去往益州州牧府,只是一直在益州探查着大大小小的消息,而就在法正前去臧洪府邸时,刘晔才赶到法正的府上。当时法正因为急于要去臧洪那里,也没同刘晔多言,只是把刘晔留在自己的书房里,便匆匆而去,也正是因为刘晔,才匆匆而回。
“子扬先生,如今益州到处都流传着你携朝廷诏书来成都,可是你怎么没有去州牧那里,却转到我这里呢?”
法正不明的问道。
法正却有些个人的想法,转回头紧盯着面前的刘晔,似乎在希望能从刘晔的口中听到些什么。
“呵呵。”刘晔摇摇头,盯着法正道:“那个消息自然是我故意放出风去的。”
“此举目的何在?”
“很简单,子扬先生是想听听益州人的反应,看看州牧府上下到底有多少人是归顺朝廷的。”
法正冲着刘晔笑笑,示意自己猜的是不是对的。
当然,刘晔没有回馈法正。
听此,法正缓缓抬头,心中似乎在犹豫徘徊,最后才开口道:“其实子扬先生又何必试探,益州除去贾龙与他身旁的那些人,剩下的大多数都还是支持朝廷的,只要……”
“只要什么?”
“只要能安抚益州这些名门望族便可。”
法正并未回答,一旁的高沛便已经开口说道。
高沛之所以能有此举,却全是因为他本就是益州门阀世家子弟,只怕皇甫岑恨死天下门阀,对益州士人大开杀戒。
一般门阀心有的担忧,他高沛一样有。
刘晔摇摇头,转回头看向法正,低声道:“法孝直怎么看?”
法正年纪尚轻,所以并没有后世那样老奸巨猾的样子,只是点点头道:“以微臣来看,朝廷此番在洛阳的举动,正好体现出大将军对待士族的特点,而大将军所憎恶的不过就是袁氏而已,纵然门阀势力错综复杂,是个祸患,但是大将军也知道疾患也不是一日能去的,大将军不会傻到去触怒天下门阀。”
“法孝直此言不差。”
刘晔点点头。
“那么……也就是说,子扬先生探视的并不是此事?”
法正抬头继续问道。
“嗯。”刘晔点点头,转回身凑到一旁,笑道:“大公子既然能得大将军重视,就一定有超乎常人的本事,而且,大公子身旁又有这么多的能臣之士相帮,这益州想要夺下,又有何难?”
三人闻此,俱是点点头。
倒不是他们夜郎自大,确实是他们如今已经在益州之内,布下层层心腹,三年的光阴,足可以让他们来吞噬整个益州,更不用说臧洪三年来一直病重,对眼下的军政力不从心。
而法正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只想知道朝廷会如何对待川府之国的门阀。
弑主,说出去,终究不好听。
“那朝廷目的何在,子扬先生的目的何在?”
法正思量了好久,也没有觉得什么才像最后的答案,不得已的询问道。
“朝廷目的很简单。”言此,刘晔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看三人,才缓缓道:“汉中。”
“汉中!”
两个字,三个人顿时恍然大悟。
朝廷所虑竟然如此之深,利用益州来引诱汉中张鲁,进而图谋汉中。
“汉中却是难去,身处众山环绕之中,易守难攻,一时间咱们却是拿不下此地,只是众位有没有想到,我们怎么才能让张鲁出兵?”
法正回忆了一下,这些年来自己这些人不是没有打过张鲁,却都因剑阁的地势险峻,进不去几千里便只好引军而退。
“利用张鲁的野心是好,但是如果掌控不好,我蜀川同样有被他吞灭的危险,两相比较,只要从缓,处于关中和蜀川包围之中的张鲁定会投降,毕竟天下太平道都已经覆灭,黄巾也都归顺朝廷了。”
高沛思考道。
“嗯,正是因为不好把握,大将军才把我调往此处,另外命我全权掌控,助三位一臂之力。”
“哦?”法正同高沛、法正三人把头扭向刘晔,不明的问道:“那子扬先生打算怎么做?”
“第一步示强,第二步示弱,第三步全歼。”
“呃。”法正不明的回看身旁的两人。
高沛摇摇头。
法正点点头。
“嗯,今天做的就很好,你们让贾校尉看到了你们的威胁,他一定会想办法的。”
“他能做出什么办法?”
高沛不屑的一撇嘴。
“子扬先生是说,诱张鲁出汉中的那一个棋子就是贾龙?”
法正大惊失色的回看高沛。
“对,正是此计!”刘晔点头,继续道:“不仅如此,三位试想,如果贾龙真的与张鲁联合起来怎么办?与张鲁联合,那益州马相部自然也会相助他们?毕竟五斗米教出于太平道,他们想要联合,可能性十分大!”
“可是,他贾龙一直与马相势同水火,否则当初怎会亲自迎接臧洪?”
“为了他们家族利益,他贾龙、任岐可以迎接臧洪,如今他恐大将军夺取他益州士人的利益,他为何就不能重新与马相联手?”
“这……”
……
同样的一幕的发生在另一座府邸,正是贾龙的府邸。
同法正的喜怒不言于表不同,贾龙从臧洪的府邸走回后就一直忐忑不安,眼见臧洪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而法正的地位却又一天比一天稳固,这益州眼看就要沦落法正的手中,他贾龙的野心虽小,但也不甘于做一个普通的守成之主,否则当日也不会暗中与董卓通信,只是他没有想到董卓竟然没有坚持到他把握住益州的时候。
“内兄,你说如今该怎么办?”
贾龙心情踹坠不安,转回头看向任岐,两人皆是蜀川本地土生土长的士族。
两人却都是代表着各自家族,甚是同他们交好的门阀的利益,所以他们每走一步,都代表着益州门阀的动向。
“贾校尉,无需太过担忧。”任岐上前一步,说道:“我观州牧大人那并非无懈可击。”
“嗯?”贾龙转回头看向任岐,问道:“你快说他臧洪有什么犹豫?”
众所周知,法正在臧洪心中的地位,也都知道法正在益州这块土地上究竟有重要,又收到多少人的拥戴,甚至益州大部分的兵权都掌握在法正的手中。任岐这么说,总要有一个理由吧?贾龙左思右想,没有想出自己究竟在哪方面能比法正强。
“不错。”任岐跨前一步,低声道:“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臧洪并不是皇甫岑一系。”
“心思不一?”贾龙不明的回头低喃道:“你是说今天的事情,难道是想投靠朝廷?不妙,大大的不妙啊!”贾龙一拍衣袖,悔叹道:“竟然想归顺朝廷,我怎么就偏偏没有看出来呢?”
任岐怒其不争的叹了口气。隧开口道:“州牧大人的心思不是降,是自立。”
“自立?”贾龙眉头一挑,不悦的看向任岐道:“方才你还说臧州牧同法孝直的想法不一,怎么现在还说……”
“你当时做的没错,只是当时法正的话说得言不由衷,这些州牧大人都已经看出来了,所以州牧大人有些犹豫。”
任岐叹了叹气,不得已的上前给贾龙解释。
“你是说孝直,是心向朝廷的?”
贾龙左思右想,回忆了一下,发现孝直法正的作为,确实有些心向朝廷。
“岂止是心向朝廷。”
“这么说来,我岂不是很危险?”
贾龙这才想起自己今日说话,说的有些鲁莽,自己帮谁都不太对,向着臧洪,臧洪能活几日,死活不还是法正说的算。向着法正,那基本上死的会更快,连自己都不抵抗,那臧洪还何必如此挣扎。
“嗯。”
“要不……我们就……投靠孝直吧?”
贾龙抬了抬头看向身旁的任岐。
“糊涂!”
任岐没有注意身份问题,大骂一声道:“如果早些时日,投靠朝廷尚有可能,可是现在,却再也没有机会了,我们当初可是与董卓有过联系的!”
“想想办法。”
“你说,还有什么办法?”
见任岐不言,贾龙转回身抓住一旁任岐的衣袖。
“唉!”任岐故作无奈的一叹,用眼偷看贾龙,最后开口道:“如今,我们只有求助外力了。”
“外力?”贾龙不明的一怔,道:“谁?”
“张鲁、马相!“
“张鲁、马相?”
贾龙不悦的挑挑眉。
“嗯,如今只有张鲁离我们最近,时下只有求助于他,才能保境安民。”
任岐点点头道。
“呃。”
贾龙为难的摇摇头。
“贾校尉,再耽搁一时,恐朝廷诏书就至,恐怕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任岐再次开口劝道。
“我再想想。”
“还想什么?”
“哪有时间让贾校尉你去想,再不准备,只怕他们就已经动手了,我们没有一兵一卒,但时候整个益州不仅仅会成为臧洪与法孝直的,就只怕我们的脑袋也是他的。”
“这。”贾龙左右为难的看了看,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派人去请张鲁出兵。”
……
第五十一章 益州武卒
陈仓道。
陈仓通往汉中的大路上,因为战事不绝的原因,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从这条路通过。但是今日的陈仓道上却是烟尘滚滚,从道路的一头至另一头,上上下下都是马蹄的脚印。大批的西凉军正从这里赶往汉中。
“令明将军,这是从哪选择的路,怎么这么难走?”
赵云是常山人,长成辽东。大漠的黄沙也没少吃,但是今天陈仓道这里崎岖的山路却是让赵云吃尽了苦头,也异常的难受,以往没有吃过的苦头,今天却都让他吃了个够。所以现在赵云也才明白,为何当初皇甫岑布局陈仓,不准赵云所部插手关中战事,全力攻取陈仓,却原来是为这重要的一条路。
庞德嘴角动了动,声音不高的回道:“自然是大将军让我等走的路。”
“呸!”吐了口嘴唇中的尘土,赵云嘀咕道:“连最平坦的陈仓道都如此,那褒斜道、骆道、子午道又会是什么样?”
“秦岭山高险峻,这陈仓道已经是通往汉中最平坦的道路了,除了路程要比这里多走十日的岐山道能比这里平坦一些,入汉中的路只有这几条!”
从关中入汉中,五道为先,而褒斜道、骆道、子午道根本就不适合大军携带粮草通行,最便利的也属眼前的陈仓道和岐山道,而岐山道路途遥远,需要准备的粮食往往负担很重。只有陈仓道最适宜,但往往也是各方势力必争之地。对陈仓道陈仓关、阳平关两关的戒备从来都不曾松懈。
“大将军说如果不是因为镇守潼关的马超要赶往武关,就不需要七月大豪帅从中策应佯攻,我们暗中偷渡汉中。而是由马超从长安长途奔袭偷袭西乡,直入汉中!”
“要走子午道?”
“嗯。”
“当真是兵行险招!”
一旁阎行听此,头颅微动。子午道:《史记》、《汉书》均引李奇注:“蚀,音力,在杜南。”如淳注:“蚀,入汉中川谷名。”杜,是指长安之南杜县。今人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认为““蚀中”即西城(今安康)。《水经注》载:“汉水又东合直水……水北出子午谷岩岭下,又南,枝分东注。旬水又从南蓯阁下,山上有戍,置于崇阜之上,下临深渊。张子房烧绝栈阁,示无还也。”这段记载,简接述及刘邦来汉中经由子午道。王先谦《汉书补注》及《资治通鉴》注引:“近世有程大昌者著《雍录》:‘以地望求之,关中南面碍南山,其有微径可达汉中者,唯子午谷在长安正南,其次向西则骆谷’。此蚀中,若非骆谷,即子午谷。”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子午谷,……南口曰午,在洋县东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长安府南百里。谷长百六十里,或曰即古蚀中也。项羽封沛公为汉王,都南郑。汉王之国,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盖即此”。这里“或曰”二字,未全肯定。
今人王开主编《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中转引林翼《谈史兵略·汉》中说,“从杜南入,即子午也。”“毛凤枝写的《南山谷口考》也说蚀谷即子午谷”。王氏推断:“就当时历史背景来看,项羽设鸿门宴欲谋害刘邦,刘邦虽设计从酒宴中暂时逃脱险境,但危险并未消除。被项羽封汉王后,项羽派大军逼,刘邦必然要取捷径离开关中。子午谷在‘霸上’正南,取道子午谷是很自然的事”。王氏由此推测:刘从鸿门宴逃脱后,慌不择路,取长安正南的捷径入南山,似乎有理有据,但尚有勉强之处:第一,鸿门宴在高祖元年(前206年)十二月.到二月,封刘邦为汉王。刘邦不服,欲攻项羽,被萧何劝止。夏四月,刘邦就国,其间经过五个月时间,且刘邦行时,“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汉王”,并非为急不择路之势。
“大将军竟然还有这等安排?”
赵云嘴角微扬,那个同自己一样年纪的人,真的令人好奇,从辽东到河东,他用不符合自身年龄的一系列举动告诉他身边的人,他皇甫岑此生就注定君临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在辽东,以乌丸、鲜卑为首,皆被收拢。
在河东,以匈奴、鲜卑为首,尽数踏平。
在西凉,以羌胡、百氐为首,先后投效。
如今,他的兵锋指向了益州。
而这一次,他皇甫岑是运筹帷幄,把取下益州巴蜀的重任都交给了自己这支队伍。
那接下来的就该看自己的了。
要想在大将军皇甫岑的手下脱颖而出,不仅需要勇武就可以,这点赵云很清楚。因为不论是关羽、张飞、黄忠、典韦、颜良、文丑、徐晃、张颌宁等等,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与自己的武力不相上下。而且他们资历也很深,行军打仗要比自己强上许多,他们或擅奇袭,或擅水战,或擅攻城,等等,各有特长,而自己却不想就这么站在他们的背后,虽然自己投效的时间不长。
不过,赵云一向自认为自己是最棒的,这种勇气从生下来的那一天他就具备。而从遇见吕布时起,赵云就知道,自己还有追寻下去的目标。
“那大将军,说没说怎么打下阳平关?”
阎行转头问道。
赵云没有回应,似乎还沉浸在皇甫岑带给他的惊讶。
阳平关的守将是张鲁的亲弟弟张卫。而从张鲁出汉中入巴蜀时,张卫就开始戒备着陈仓内的赵云大军。
赵云也曾多次派间谍插入其中,却都不得重用,想要从里头是绝对拿下阳平关的。
“阳平关虽然不及剑阁险峻,但也是天下雄关要塞,仅凭我们这数千骑兵,又怎能轻易攻下阳平关?”
庞德摇摇头,为难的说道。
“现在怎么办?”
阎行问着身旁的两个人,他们都是凉州土生土长的将领,对这一代要比自己熟悉,随即问道。
“还能怎么办?”庞德摇摇头道:“唯今之计,我们一路杀下去,只盼望阳平关的守将是个废物。”
“太不现实。”
阎行一向说话很少,但是今天却说得很多,却是因为有些担忧。
“那就希望,三十六生羌能够早一点到了。”
赵云似乎并不担忧,还有心情开着玩笑。
阎行似乎也发现了庞德的胸有成竹,勒住马的缰绳,问道:“子龙将军,可是已有了对策?”
“呵呵。”赵云笑而不语,最后发言道:“你猜的没错,大将军来信上已经说了,已经让七月大豪帅派几个豪帅去往西边羌氐部落提前联系羌氐人,那里有一条小路,不用经过阳平关就能抵达汉中。”
“哦?”
阎行眉头一皱,自己在西凉虽然不能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西凉所有大大小小的驿道,没有他不清楚的,这汉中地处西凉边境,自己怎么没有听说会有这条小路呢?
“怎么彦明以为我在骗你,呵呵,即便我骗人,大将军的话总不能不当真吧?”
“哼!”
“破了汉中后,彦明你要只身入绵竹!”
赵云瞧着阎行的样子,笑着继续道。
“为何?”
“七月大豪帅在正面佯攻,我们奇袭汉中。而益州境内,大将军已经派人联系法正等人,恐怕贾龙那些本土士人反抗,故而需要你去……”
“刺杀?”
“对。”
“何时动身?”
“随时,总之拿下汉中,我还是要率军南下,对张鲁、马相用兵!”
“嗯。”
阎行摇摇头,不语。
……
绵竹。
绵竹这个地方很小,也不大,同成都相比,这个地方简直就是小的可以,也很少有什么值得人们去注意的地方,也仅仅因为诸葛亮的子嗣诸葛瞻战死此处,才让历史的足迹上有了它的一笔。但是绵竹之地却又有一重要的地理因素,这里是去往成都的必经之途,当然它没有剑阁和涪(fu)水关的险要,所以这里驻兵也一向很少,但又是兵家不得不驻防的地方。
绵竹守将是巴郡的老士族杨怀。
杨怀为人素来刚正不阿,脾气也很倔强,也正是这个原因一直受到益州本土士人的挤兑,被发放此地担任守将,但仅凭杨怀的能力,担任剑阁、涪水,两地险要关卡的统领也不为过,时下,杨怀手下的每一个将领对臧洪这个安排很不满意。
“什么事?”
瞧见小校入内,杨怀抬头瞧了眼,然后目不转睛继续看着书案上的书简。
“帐外有人相见。”
“不见。”杨怀正头疼。刚刚收到副将卓膺递交过来的信,上面是贾龙的笔迹,竟然要让自己放行张鲁。开什么玩笑,现下两家虽然没有视如仇敌,但是也从来没有较好过,怎么就能让张鲁大兵过境,也不知道这个贾龙是不是脑袋锈透了,想夺位想疯了吧?
“可是,将军来人是高沛高将军。”
那小校心有余悸的抬头看向杨怀。
“什么?”杨怀转回头看向小校,低声再次喝道:“你再说一遍,来者何人?”
“高沛高将军。”
“他来作甚?”杨怀微抬头,凝思片刻后,急忙道:“快,有请。”
小校转身离去。
谁都知道,法正身旁有两个助臂,一是老成持重的严颜严希伯,益州士族之后;另一个就是这高沛,能文能武。益州蛮族叛乱,张鲁攻梓潼,都是严颜、高沛带兵击退,可以说严颜、高沛二人为巴蜀第一将也不为过,即使是自己也佩服的不得了。但今日高沛来此是干什么?难道也是为了夺位一事而来?带着诸多疑问,还有焦急忐忑的心情,杨怀迎接到了高沛。
“高将军啊,来,来。”
杨怀开口就向高沛示好。虽然两个人的交情没有那么深。
“嗯。”
高沛不善言语,回了回。
杨怀却一眼瞧见高沛身旁的一个老将军,顿时神色变了变,恭敬许多的回应道:“原来希伯老将军也在这里,请进,快请进。”
“嗯?”严颜眉头不悦的一挑,转回身呵斥道:“说过多少次了,不要称呼我为老将军。”
“是,将军。”
蜀川四将,严颜、高沛、雷铜、刘璝。
杨怀所敬重的也不过严颜一人而已,其余三人连给他严颜提鞋都不配。严颜是什么人,益州武卒之中很多人都是严颜军中老部下,可以说,即便是杨怀现在手中的精锐也有小半数是严颜的老兵。杨怀可以得罪任何一个人,却不能得罪严颜。如果严颜一呼,便会有人响应。这就是严颜作为巴蜀名宿的资本。
严颜依旧如往常般冰冷,并未理会杨怀,直径的走向一旁。
见此,杨怀一愣,严颜这是何意?
杨怀也是一脾气倔强的人,很少有人在他面前这样的不理不睬,如果在其他处,他杨怀自然不会去寻严颜的麻烦,可是这是在绵竹,在自己的帅府,严颜竟然如此不给面子,顿时脸色拉了下来,不悦的盯着严颜。
严颜转回身,自然看得到杨怀不悦的脸色。但严颜是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