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丝鸳鸯坠-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廖展雄这两招连攻,已将三戒禅师的嚣张气焰打得荡然无存,但也使他的浮躁之气平静下来,使他不得不将眼前这少年作为强敌,认真对付了。
三戒禅师站定身形,说道:“好小子,屋内施展不开,你我到外面再斗!”纵身跃出,落至当院。
廖展雄应道:“老淫僧,在下乐意奉陪!”腾身而起,自后赶来。
三戒禅师纵至当院,趁廖展雄腾身半空时,反手掷出两把飞刀,分别向廖展雄胸腹的“玉堂”、“神阙”两穴射去,叫声:“着!”
廖展雄早已提防着他,在腾身而起时,已扣三枚金钱镖在手,此时笑道:“雕虫小技,也来班门弄斧!”金钱镖分上、中、下三路抛出,只听得“当、当”两声响,中、下两路金钱镖击落了飞刀,而上一路金钱镖直射三戒后项的“大椎穴”。
三戒禅师在听得“当、当”两响之后,仍觉有一股劲风袭来,这一惊非同小可!他曾听师父说过,金钱镖是九华派三绝之一,而且淬有剧毒,十分利害,只是从未见过,此刻听脑后劲风带有啸声,敢情是金钱方孔被气流冲击之声,急忙身形右避,不想左肩凸露,打个正着,正好扎在肩胛骨上,疼痛难当,不禁叫出声来。
廖展雄落至院内,笑道:“你竟用暗器偷袭,也叫你尝尝在下金钱镖的滋味!”一个大跨步,挥剑疾攻,剑剑不离要害,都是致命的招儿。
三戒禅师肩胛受伤,虽然疼痛,却无麻痒感觉,知道并未中毒,于是心石落下,抖擞精神,化解剑势,伺机进招,然而因左肩受伤,行动有碍,始终处于下风挨打之势。
廖展雄连攻十来剑,都被三戒禅师化解了,想道:这厮虽受镖伤,却是刀法不乱,他毕竟在这口刀上浸润了几十年,功力深厚,急切倒也战他不下,须用智取。主意一定,欺身进剑,一招“巫山烟云”,直指三戒禅师咽喉,见三戒禅师身形摇晃欲躲,忽变式披挂两肩,一虚两实,干净利索。
三戒禅师左、右两路被剑封死,只得倒退三步,闪过这招。此刻廖展雄已平地拔起,一跃丈余,从三戒禅师头顶掠过,足跟向他的后脑勺踢去,“蓬”的一声,踢个正着,三戒禅师向前趔趄了几步,仆倒在地。
廖展雄脚刚着地,一个转身,一个起落,挥剑便斫。三戒禅师就地一滚,滚出一丈开外,一个“鲤鱼打挺”,立起身躯,但觉脑内嗡嗡作响,两眼乱飞金花,强行运气凝神,这才站稳。
三戒禅师想道:我在秦岭刀上苦练了数十年,没想到今日竟栽在这后生之手,若再恋战,凭白丢了性命,甚是不值,不如去也!身形一纵,上了东厢屋面,一扬手,抛出五把飞刀,接着跳越窄巷,落在民房之上。
廖展雄长啸一声,喝道:“哪里走!”一个“大鹏展翅”,避过飞刀,竟纵越东厢、窄巷,也落至民房之上,宝剑已然抵向三戒禅师的背心。
三戒禅师横跳三尺,转身进刀,运十成功力在那半截刀上,欲拼命一搏,一招“力劈华山”,夹着呼呼刀风,猛可地向廖展雄面门斫去,吼道:“我同你拼了!”
廖展雄气定神闲,潇洒自若,斜跨步,直进剑,忽地手臂平举内弓,手腕一按一挑,叫声:“着!”将三戒禅师的右臂自肘硬生生切下。
三戒禅师一个踉跄,“哎哟”之声甫出,廖展雄道:“淫僧,你死期到了!”剑锋上指,封喉一剑,快若电光石火,三戒禅师已项血飞溅,身躯晃了两晃,倒跌下去,显然不能活了。诗曰:
原来三戒是三贪,
作恶多端历有年。
不幸今逢青紫剑,
寺边血溅命归天。
那边厢胡宜秋与奚桥已激战多时。二人斗了一二十合,刀剑尚未接触。奚桥老道江湖,又是锦衣卫的桩头,见过不少宝刀宝剑;胡宜秋一递剑进招,紫光闪闪,在烛光之下,尤其眩目,奚桥便知是一柄宝剑,故而处处小心,避开剑锋,以免削断钢刀。
奚桥气力极大,一把鬼头刀总有二十来斤重,一路秦岭刀使将出来,如虎啸龙吟,片片白雪,初时因饮酒过多还身形摇晃,二三十招下来,酒已醒了八九分,更是气势夺人。胡宜秋虽然气力不若,但剑法精妙,又手持宝刃,拆招进招,攻守有序,倒也堪堪的打成平手。
二人从屋内打到院中,又战了二三十合,奚桥已是气力不继。这色鬼武功原非泛泛,只是宣淫无度,淘虚了身子,久战之下,没了后劲,但觉鬼头刀越来越沉重,步法也有些乱了。
就在此时,廖展雄提着三戒禅师的尸首,跳回当院,掷尸于地道:“表弟,这淫僧愚兄已打发了。”站在一旁观战。
胡宜秋听罢,精神为之一振,说道:“好,看小弟取这淫贼?”紫电剑招式一紧,一招“海市蜃楼”,幻出无数朵紫色剑花,向奚桥当头罩下。
奚桥本来已有些不支,现见三戒禅师毙命,心头一怔,想道:师兄恁高的武功,竟然丧生敌手,我今天恐怕是插翅难逃了。如此一分神,刹那间便险象迭出,步步后退,三五招内,鬼头刀被削断两次,身受剑伤三处。
胡宜秋挥动宝剑,虚间夹实,划出一道道紫虹,忽地一招“后羿射日”,当胸直刺,喝道:“着!”奚桥躲闪不及,忙用半截刀去磕,“锵”的一声,鬼头刀再断,胸口给捅了一个透明窟窿,殷红了一片,追他师兄去了。
廖展雄赞道:“表弟好剑法!”
胡宜秋道:“让表哥见笑了。”
第三章 古刹诛贼(下)
廖展雄走进住持室,搜得徐公公给三戒禅师的书信与那颗硕大无朋的夜明珠,揣在怀内。继而取出两粒醒心丹,吩咐秋菊给那两个受迷的女子服下,便与胡宜秋转身出屋。
那两个女子悠悠醒来,见自家身无寸缕地躺在床上,羞得面红过耳,慌忙穿上衣服。秋菊道:“是两位侠士救了少夫人与姑娘的。”二女子走出来拜谢。廖展雄问明她们家住城里,即命春梅、秋菊将她们护送回家。
这时已然惊动了寺内诸僧,他们见师父、师叔毙命,知此二人武功了得,不敢出头拦阻,眼睁睁地看着廖、胡等人走出寺院。
廖、胡二人回到廖裕丰粮店,已是鸡鸣五鼓,鏖战了一夜,感到疲软困倦,分别至房中睡了。
一觉醒来,时近午牌,廖展雄盥洗毕,正在房内看徐公公的书信,胡宜秋悄悄走进来,道:“表哥恁早。”
廖展雄抬头笑道:“何言恁早?实是恁迟。”
胡宜秋坐到对面的椅子上,廖展雄递过书信道:“表弟你看,那老阉贼竟欲行刺在福建抗倭寇的戚继光,实应千刀万剐,方解我心头之恨!”
胡宜秋道:“表哥说的极是。现今三戒与奚桥虽然毙命,只是李尘已去了湖广辰州蜈蚣岭。小弟欲去辰州走一趟,会会那五毒道长,以免戚继光遭他暗算。”
廖展雄道:“表弟之言,正合我意,愚兄也欲去除掉那个妖道。”
胡宜秋道:“表哥能去自是再好没有。只是表哥父兄之仇未报,怎能脱身?”
廖展雄道:“热血男儿理当驰聘疆场,杀敌报国!蜈蚣岭事了,我欲投效戚继光麾下,剪平倭寇,为民除害。区区私仇,只得暂且放下;况且在江湖上行走,也可趁便打听仇家的下落,此行正可公私两便。”
胡宜秋年方二十,比廖展雄小四岁,在这两天相处中,觉得表哥为人正直可亲而又武功绝伦,此时听了表哥慷慨激昂之词,又觉得他见识过人,有大丈夫气慨,心底里对他益发崇敬了。
次日清晨,廖展雄、胡宜秋骑马登程,向湖广辰州(今湖南沅陵)进发。出了小南门,二人边走边聊,打发途中寂寞。胡宜秋道:“表哥,小弟甚是不解,那明教寺何以要筑高台?”
廖展雄道:“那高台名曰:‘教弩台’,又名‘曹操点将台’,相传系三国时曹操所建,是教士兵发弩射箭用的。合肥城当时为曹操与东吴两军对峙的前方,曹操命大将张辽领兵守卫于此。曹操统一中原后,准备率兵攻打东吴,这就必须渡越长江天堑。在江面上交战,最宜用弩箭,而北方士兵却不谙水性,在江风中发箭,会失去准头,于是有人献策说,可筑高台教弩,因为台高风大,似江面之风。曹操喜而纳之。此时曹军正在逍遥津操练水师,宜就近筑台教弩,曹操便命士兵从逍遥津西岸取土,在南岸不远处筑台。筑台运土须用土筐,一时哪里能找到许多土筐?曹操急中生智,命士兵以衣襟代筐运土。成千上万的士兵,每人以衣襟兜运几兜土,不要多时,台便建成了。逍遥津西岸取土之地,呈现出一个豆叶形的大土坑,以逍遥津之水灌之,得池故曰‘豆叶池’。豆叶池与逍遥津相连,又增大了停泊战船的水域,实是一举两得之事。到了南朝萧梁年间,才有僧人在教弩台上始建寺庙。但寺庙屡遭兵火,又屡次重建,现今的明教寺建于本朝初年。”
胡宜秋道:“说到逍遥津,我想起一件事,我曾读《三国志》,见张辽大战逍遥津一段写道:‘合肥城北门外有逍遥津可藏水师。’而眼前见到的逍遥津,怎么却在城里?”
廖展雄笑道:“《三国志》上写的是东汉末年的事,那时的合肥城,北门在现时的鼓楼桥,东门在九狮桥稍西偏南,城圈较小,逍遥津、教弩台均在城外;现时的合肥城,系唐初大将尉迟恭扩建的,比三国时大了好几倍,不仅逍遥津、教弩台圈进了城内,连九狮桥、飞骑桥也圈进城内了。”
胡宜秋道:“喔,原来如此。表哥不说,小弟哪里知道?”
夕阳西沉,从一片彤云射下万道霞光,映到人脸上,火红火红的。廖、胡二人一路上谈今论古,甚是洽意,不知不觉到了吕亭镇。
廖展雄道:“表弟,天将寻晚,今夕就在吕亭歇脚吧。我的徒弟住在这里,前些日子受了伤,不知好了没有,正好去看看。”
胡宜秋奇道:“表哥刚刚艺成下山,怎的便收了徒弟?”
廖展雄将打豹收徒之事说了,胡宜秋笑道:“表哥好福气,才下山便收了个得意的徒弟。”
二人催马行至岳家。岳山见了,甚是殷勤,说道:“廖大侠匆匆上哪里去?这次可要多住几天了。”
廖展雄道:“我与胡表弟有事去湖广辰州,途经吕亭,顺便看看岳平的伤势,明天一早就要赶路。”
岳平上前给师父叩头道:“师父带徒儿一起去吧,也好见见世面。”
廖展雄道:“你肩伤未愈,还是好好养伤要紧。”
岳平道:“徒儿伤愈之后,可到哪里去寻师父?”
胡宜秋见他感情真切,便道:“我们不久即去福建投效戚继光,我哥哥在戚继光帐下任职参将。你伤愈之后径去福建,若我们尚未至军营,可找我哥哥胡宜春。”取了一根银针给岳平,道:“以此为证。”
岳平接过银针,欢天喜地,道:“多谢胡大侠。”小心地收好银针。
一夜无话。第二天绝早,廖、胡二人上马赶路,岳山父子送至吕亭镇头。
二人快马一鞭,扬尘南驰,未牌时分,已至安庆,于是直奔江边渡口。但见满江大雾,无涯无际,渡口空荡荡无有一人。
胡宜秋道:“看光景今天是没法过江了。表哥,我们就在附近找一家客店住下,明晨再过江吧。”
廖展雄道:“也只好如此了。”
二人牵着马,走在沿江的一条街上,不多远,看见一家“迎江楼”客店,于是走过去。店伙早已迎上来,道:“二位客官住店么?”
廖展雄道:“要一间干净的上房。”
胡宜秋道:“要两间上房。”
廖展雄诧然道:“我兄弟同住一房,正好抵足长谈,何以要分住两间?”
胡宜秋道:“小弟在家是一个人睡惯了的。”
店伙道:“小店多的是上房。”
廖展雄笑道:“既如此,就要两间上房吧。”
店伙引二人至房内,又有一个伙计过来牵马至后院。
歇息了一会,廖展雄道:“天色尚早,听说这江边有个迎江寺,我们何不到迎江寺看看,也好消磨辰光。”胡宜秋应“好”。
廖、二人出了迎江楼,左拐不远便到迎江寺。这迎江寺宛若一条大船,山门左右各有一只大铁锚,寺内有振风塔,高七级,有如船的桅杆,想是取行船振风之意,倒也别致。
二人跨进山门,迎面有一尊弥勒佛,大腹便便,笑容可掬。佛像两旁挂一副对联,上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是:“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廖展雄道:“佛家讲的是慈悲容忍,四大皆空,这副对联倒对得有趣。”
二人穿过前庭,步入大雄宝殿,但见大殿中间有三尊如来佛塑像,并排而坐。胡宜秋道:“表哥,为何明教寺的大雄宝殿仅有一尊如来,这迎江寺却有三尊如来?在普陀山也是这样,有的寺庙有一尊如来,有的寺庙有三尊如来。”
廖展雄笑道:“表弟欲考试愚兄么?”
胡宜秋道:“小弟委实不知,怎敢考试表哥?”
廖展雄道:“想那普陀山也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你身为观音院住持的弟子,岂会不知?”
胡宜秋道:“关于佛门典故,我曾多次询问师父,师父总是说,你与佛门无缘,知此作甚?”
廖展雄道:“你师父之言不无道理。不过我师父说,既然学艺于佛教圣地,对佛门之事也应知一二。”
胡宜秋道:“所以小弟在这里诚心请教表哥呢。”
廖展雄道:“愚兄也知之不多,都是从师父那里听来的,现下就鹦鹉学舌吧。这三尊佛总称三世如来。居中的是释迦如来佛,即佛祖如来,原名叫悉达多·乔答摩,释迦族人。两千多年前,他原是北天竺迦毗罗卫净饭王的王子,后来悟道出家,在天竺(古代泥泊尔,印度)一带创立了佛教,他的弟子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他圆寂后,由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在贝叶上,流传下来,成为佛教典故与佛本生经,也叫‘贝叶真经’。古时候,天竺人把当地的一种贝多罗树叶,放在水中浸泡,待叶肉腐烂后,留下了稠密的网状树叶经络,可以代纸写字,写在这种‘纸’上的经文,故称‘贝叶真经’。释迦牟尼左边的,是三世如来中的东方佛,称药师如来佛,佛教中说他能给人医治各种疾病,是以又称消灾延寿佛。释迦牟尼右边的,是三世如来中的西方佛,称弥陀如来佛,又称阿弥陀佛(阿音‘婀’),佛教中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属他管辖。佛门宣扬人生在世须积善积德,死后方可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若寺庙中只有一尊如来,那便是佛祖释迦牟尼。”
胡宜秋兴致正浓,问道:“站在三世如来前下的一老一少,是何菩萨?”
廖展雄道:“这老者是迦叶菩萨,他是佛祖如来传法宗的第一代祖师,为佛门二十八祖之首。那少者是阿傩菩萨,人称多闻第一,是佛祖如来的弟子,佛教经典就是由他记录佛祖言行于贝叶上,才得以流传至今的。”
胡宜秋环指十八罗汉,道:“小弟见大多数寺庙均为十八罗汉,那年我路过苏州,见寒山寺却只有十六罗汉,至今也未弄清是怎么回事,希望表哥一解。”
廖展雄道:“你欲打破沙锅问到底么?”微微一笑,道:“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日夜守候在他身边祈祷的十六名弟子,后来均得正果,成为罗汉。唐玄奘在所译‘法住记‘中,按意把他们分别译成:降龙罗汉、伏虎罗汉、长眉罗汉、长手罗汉、听经罗汉、讲经罗汉、沉思罗汉、愁思罗汉、藐视罗汉、钦佩罗汉、巡山罗汉、假寐罗汉、袒腹罗汉、讪笑罗汉、评酒罗汉、五蕴罗汉。”
廖展雄顿了顿,接道:“若是音译,字数极长。而古书是不加圈点的,读书时要读书人自己断句。古人读书,一句话读完了,常常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有一个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音、义:‘逗’)。两者合称‘句读’。古人就是用‘句读’来给古书断句的。西天原来只有十六罗汉,不知哪位古人在‘句读’佛经时,将其中的两个罗汉名字各‘读’为二,两个罗汉‘读’为四个罗汉,于是乎就变成了十八罗汉了。也有人将守候祈祷佛祖的十六名弟子,加上‘弥勒’及佛母‘摩耶夫人’,视为十八罗汉。苏州寒山寺建寺较早,还没演变成十八罗汉,故只有十六罗汉。”
胡宜秋笑道:“表哥讲解得透彻明了,小弟益发要问了。各地有许多关公庙,那是因为他重义气,堪为人表,何以佛寺里也供奉关公呢?”
廖展雄也笑道:“不想表弟对佛门掌故有如许兴趣,愚兄只得倾囊而叙了。相传关公被东吴杀后,灵魂不散,在空中高呼道:‘还我头来!’玉泉寺里的佛祖对他说:‘你过五关斩六将,一生中杀了多少名将,他们的头向谁要还?’关公似有所悟,但仍喊道:‘还我头来!’佛祖便向他讲经说法,关公听后大悟道:‘敢问佛祖,我怎样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佛祖大笑道:‘你只有放下屠刀,到寺庙护佛,方能如愿。’关公满口答应,故而所见佛寺中,关公的刀头是着地的,这正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
胡宜秋道:“小弟还有一事不明,须向表哥讨教。对于观音菩萨,有人称观音,有人称观世音,有人说他是男身,有人说她是女身,不知何故?”
廖展雄道:“观音菩萨,原名观自在,佛教中说她能救苦救难,当世人遇危难之际,只要呼唤她的名号,她即寻声来救,是以称她为‘观世音’。她手托净水瓶,柳枝洒出净水,可以普救众生到极乐的彼岸去。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因此改称观世音为观音。相传她原是男身慈航道人,修十七世才成女身。”
说话间,廖、胡二人已穿过大雄宝殿,向振风搭走去。安庆是个水码头,迎江寺游客很多,男男女女,摩肩擦背。大凡来迎江寺的游客,都欲登上振风塔,以一睹江景为快。
二人随人流行至振风塔下,胡宜秋的右足跟给人碰了一下,偶一回顾,见后面人群中有一人好生面熟;奇怪的是那人与自己目光甫接,即低下头去。此时廖展雄已走进振风塔,胡宜秋无暇思索,赶紧跟上去。
二人拾阶登上振风塔最高层,此时江面上大雾已渐渐散去,眺望大江,舟船沿泝,形如穿梭,壮丽景色,一览无余。
廖展雄凝视江面,若有所思,突然手指大江道:“表弟,你看这江面上东行西往,一共多少船只?”
胡宜秋用手数了数,但见舟帆点点,哪能数清?于是说道:“无数。”
廖展雄却道:“两只。”
胡宜秋疑道:“两只?”
廖展雄笑道:“不错,两只!一只是‘名’,一只是‘利’。这许多船只中,无非是携眷上任的,承办公务的,经商谋财的,打鱼糊口的,凡此种种,都脱不了‘名利’二字。是以那大肚弥勒佛笑对江面,寓意颇深呢。”
胡宜秋道:“有没有抛却名利的呢?”
廖展雄道:“抛却名利是很难得的,如刚才说的那些菩萨、罗汉,也未能尽抛名利。”
胡宜秋道:“那些菩萨、罗汉,在西方极乐世界里,修真养性,与天同寿,要名利何益?表哥之说恐未确也。”
廖展雄道:“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表弟有没有听说过?”
胡宜秋道:“小弟身在佛院数年,哪能没有听说过?”
廖展雄道:“那唐玄奘去西天取经,历尽千辛万苦一十四年,方至西天灵山雷音寺参见佛祖如来。佛祖命阿傩、迦叶带唐玄奘到珍楼宝阁,去领取真经。阿傩引唐玄奘至楼下,看遍经名之后,便向唐玄奘索要礼物。唐玄奘一听,忙道:‘弟子不曾备得。’阿傩、迦叶笑道:‘好、好、好!到这边来接经。’唐玄奘接了经卷,返向东土,行至途中,发现哪里是什么真经,全是白纸,并无半点字迹!”
胡宜秋道:“这阿傩、迦叶实是可恶!唐玄奘为何不回禀佛祖?”
廖展雄道:“唐玄奘回至雷音寺,禀告佛祖,佛祖听罢笑道:‘此事已知。只因经不可轻传,不可轻取。往日比丘给人诵经一遍,讨得三斗三升米粒黄金,我还嫌他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佛祖数落了一番,又叫阿傩、迦叶快将有字真经,拾几卷与他。阿傩、迦叶复领唐玄奘来到珍楼宝阁,仍问道:‘可有什么礼物?’唐玄奘无奈,只得取出当年唐太宗亲手所赐的紫金钵盂,双手交上。阿傩接了微微而笑,迦叶进阁拣经取卷,唐玄奘这才得到真经。”
廖展雄叹了一口气,道:“你说佛祖、阿傩、迦叶哪里在传授真经,简直是在出卖真经!经传东土则有名,收取财物则有利,岂脱‘名利’二字哉?”
胡宜秋道:“如此说来,抛却名利普天之下竟无一人?”
廖展雄道:“有,但极少,像戚继光那样的人便是。听说他在福州与倭寇交战,他的儿子临敌胆怯反顾,按军法给他推出辕门斩首了。子犯法且行刑,视名利可知。”
胡宜秋道:“听兄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廖展雄笑道:“言过了,言过了。难得表弟勤问好学。‘学问学问,学而且问。人生在世,好学勤问,与己有益,与人无害,何乐而不为之?’这是恩师常说的话。我闲暇思索,觉得言虽简易,却富哲理。”
胡宜秋道:“令师所说,与孔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音、义:悦)乎,实是融会贯通,可谓至圣之言。”
夜色将届,胡宜秋手扶轩窗,远眺大江,在那儿出神。廖展雄道:“表弟,游人渐散,天不早了,我们回客店吧。”
胡宜秋“嗯”了一下,并无行动;廖展雄又叫了两声,胡宜秋又“嗯”了两下,兀自凝思。
廖展雄大笑道:“表弟给这绝妙江景迷住了。”
胡宜秋忽道:“你说什么?”
廖展雄道:“我说时候已是不早了,可以回去了。你在想什么?”
胡宜秋笑了,说道:“适才上振风塔时,我见后面有一人,好生面熟,眼下再也想不起在哪儿见过,是以沉思。”
廖展雄道:“表弟许是看花了眼。你也没到过安庆,哪来的熟人?”
胡宜秋道:“不过我总感到事情古怪,他见了我便低下头去。”
廖展雄道:“什么样人,多大年纪了?”
胡宜秋道:“年约三十,瘦长身材,衣着华丽,一对绿豆眼,两划八字眉,就那两划八字眉我却不能忘记,可在哪儿见过呢?”
廖展雄道:“我们回客店慢慢再想吧。”
廖、胡二人出了迎江寺,转回迎江楼,已是饥肠咕噜,便唤店伙弄些酒饭来。
酒饭未至,二人正在品茗闲话。胡宜秋目视门外,见那“八字眉”穿堂而过,径向后院走去,说道:“表哥,那‘八字眉’来了,我去看看。”提剑跟了去。
胡宜秋跟至后院,那“八字眉”倏忽不见了,忖道:他能躲到哪里呢?这时阵阵油香扑鼻,令人垂涎,心道:噫,前面是厨房,不妨去看看。
胡宜秋急行数步,跨进厨房,见两个厨子斜倚一旁,那“八字眉”却在几盘菜肴上加添白粉状的“作料”;细一瞅视,正是自己要的几盘菜,心中一惊,大声喝道:“大胆贼子,竟敢下毒害人!”一道紫光,宝剑已然刺去。“八字眉”甚是慌张,一跃穿窗而出。
胡宜秋也穿窗追去,只是“八字眉”已蹿上屋面,待要再追,又担心店伙前来,将菜肴送至上房,毒害了廖展雄,于是折回厨房。
胡宜秋复至厨房,不禁心头一怔,但见一只花猫七孔流血,已然死在灶台之上,口中还叼有一块牛肉,想是适才贪嘴,以至丧命。他走近两个厨子,见他们兀自昏迷,一看是给人点了‘昏眩穴’,便伸手替他们解了穴道。两个厨子睁开眼睛,见一人提剑站于屋中,不由得惊叫起来。
胡宜秋宝剑一指,喝道:“勿叫!适才有什么人来过厨房?”
厨子不敢再叫,其中一人道:“回大爷,小人没见什么人来厨房,只觉得腰间一麻,就不省人事了。”
胡宜秋道:“刚才有人在菜里下毒,欲加害我们,你看这贪嘴花猫已被毒死。”
两个厨子看了看七孔流血的花猫,吓得脸色都变了,颤声道:“大爷,这事小人可不知道哇。”
胡宜秋道:“罢了,罢了,不关你们的事。快给我重新弄些酒菜来!”两个厨子慌忙弄好菜,跟着胡宜秋将菜送至上房,退了出去。
胡宜秋回到上房,向廖展雄说了“八字眉”在厨房下毒之事。廖展雄道:“这厮既然下毒不成,还会想出其他法子来,我们小心提防就是了。”满杯饮酒,大口嚼菜。
胡宜秋呷了一口酒,停箸沉思:这“八字眉”能是谁呢?
第四章 蜜意柔情(上)
廖、胡二人和衣而眠,夜来小心提防,所幸无事。第二日拂晓起来,见天空晴朗,江面清新,于是纵马奔向渡口。
摆渡的艄公也方才到,正在那儿理索升帆,见两个年轻人纵马奔来,忙上前打话道:“二位相公过江么?”
廖展雄道:“正是。有劳老丈了。”
艄公接过马缰绳,口道:“好说,好说。”将两匹马引上船去。廖、胡二人也上得渡船。
渡船扬帆破浪,借着西北风,行驶极快,不足一个时辰便至彼岸大渡口。渡船靠岸抛锚,艄公引马上岸,廖、胡二人接过马缰,付了银两,牵马翻上江堤。
廖、胡二人至大渡口镇上,问明去江西的路径,便飞身上马,向西南大道驰去。二人并辔而行,但觉地势渐高,情知已踏上山路,马速也慢了下来。
转过一个山腰,眼前呈现一片丛林,幽静清爽,使人精神一新。就在这时,忽听得后山传来马蹄声响,似乎有四、五骑,奔驰极快,渐渐迫近。廖展雄心道:这些人奔腾若风,有急事么?转念又想:山区盗贼出没无定,或许是冲着我们来的。
廖展雄心念未已,忽觉到脑后一股劲风有暗器袭来,于是一踩马蹬,霍地倒纵拔起,越过后面那人,接着在空中一个后翻筋斗,已是头前足后,右掌向那人天灵盖劈去。这一掌借身体下坠之势,当真可开石裂碑。
那人见廖展雄从自己头上倒掠过去,已是看花了眼,又听掌风袭于脑后,吃惊非小,急切间身形前探,往马项上一伏,头是躲过了,但肩头却挨上了,“咔嚓”一声,一条右臂给齐根切断,血如涌泉。
廖展雄借力反弹,身形再度腾起,向前方跃去,稳稳地回坐到自己的马背上。眨眼之间,便完成了百步腾空术的三式:“倒跃龙门”、“苍鹰扑兔”、“紫燕穿林”。这三式宛如一个动作,优美之极,完美之极。从后面传来了啧啧声与惊讶声。
廖展雄若无其事,仍与胡宜秋并辔前行,胡宜秋低声问道:“可知是哪条道上的?”
廖展雄道:“一时还弄不清,不过不像是翦径的山贼。”
此时听到后面有人发话道:“二位朋友,请留步!”廖、胡二人一领缰绳,转过马头。
胡宜秋游视来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