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穿男]公子风流-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幻嬉环!笨魉怯媚切唇跣逦恼碌谋世葱凑饷匆坏啦宦撞焕嗟淖嗾郏俨宦撞焕嗨材芩档萌萌诵亩灰选�
百官瞠目结舌。
任谁也想不出这会是探花郎升为中丞后上的第一份奏折内容,孟学士的脑袋构造极有可能异于常人。
他们悟了!
皇帝看看跪在殿中等批复的人,用力将奏折砸了下去,骂道:“老相国说的对,你但凡肯把心思往国家大事上用用也不会是现在的样子。折子给朕收回去,难不成你还指望朕为这种事专门下个黄旨不成,先折腾你们御史台的去吧,弄好了朕看过了再说他处。”
这样也行,孟明远默默低头捡回自己的奏折,叠好,重新塞回袖中,退回朝班,重新入定。
反正他的目的达到了,御史台的食堂弄好了,他的吃饭问题就算解决了,别的衙门关他屁事,想生活好还不想出力,活该他们继续受食堂工作午餐荼毒。
今天心情不是很舒爽的孟学士心理果断阴暗了。
尼玛!
这两天跟家里的两个女人滚床单滚的憋闷得紧,跟她们去谈情说爱吗?那这日子他还过不过了?他是闲着在家没事干的纨绔还是那些不求显达的仕人学子?
他已经深深陷足在这泥沼一般的朝堂中,他要周旋在一群老奸巨滑的人群中。这不比他在翰林院时,也不比他在江州任上,这是行差踏错一步就会万劫不复的权层朝局。
对她们的好全成了她们任性的资本,那就让她们好好冷静一下吧。
打定了主意的孟学士,一门心思扎在御史台里折腾衙门的食堂去了。
从格局到制度,事无钜细,样样过手。
大半个月没回家一趟,仿佛忘了他还有一个家,还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娇妻和四个稚幼可爱的子女。
这样的情形只在孟明远初到江州任上时出现过一次,而那次事情特殊,他根本□乏术。但这次——孟家的两位奶奶沉默了。
郎君是故意的,似乎这个家让他厌倦了,他宁愿躲在衙门也不想回来看她们一眼。
程雪兰没有回国公府,这次的事她难以启齿,她贪欢重欲想把丈夫拴在自己床上,这样的话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说出口,这样的原因会让人唾弃。
李玉娘也没有回少卿府,她明知丈夫最厌后宅争斗仍是出于私心想为儿子谋算一番,最终惹恼了丈夫,这话说出来爹娘必是会训斥于她的。这是明知而故犯,是自作孽!
孟中丞改革御史衙门的食堂,连带着在食堂旁边建了澡堂,一排过去全是单间,用的热水就是改革后食堂灶壶心烧里的。
大灶一天十二时辰不熄火,小灶点火从大灶借火。
如今天气日渐燥热,不时就会出一身的汗,身上粘腻的很,上班时间全天候供热水,冲个澡什么的实在是太舒服了。
探花郎弄的那花洒淋浴真是不错,简单方便,又节省空间。
食堂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大锅烩了再分盘出去了,所有的菜色都会提前准备好,然后用餐的人可以看菜点,可以提前点,也可以到了饭点现点,然后隔着窗口厨师给你现场做。
东西还是那些东西,但这么一弄味道可就大不相同了。
成本的问题,中丞大人已经核算过了,然后大人直接跑到户部去跟户部尚书详谈了小一个时辰,最后户部尚书很痛快地就拨了款。
中丞大人到底怎么说服铁公鸡一样的户部尚书的?
御史衙门的人表示很好奇。
公用单间沐浴的澡堂很快在京师建造起来,孟明远给户部尚书的图纸,不但包括房屋的整体结构细节,还包括其内的管道铺设,冷热水系统配套,上档次,上品味的高级桑拿薰蒸房,鲜花美人你需要什么咱提供什么。
青楼妓馆的姑娘是可以扩大用途的,这是双赢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收入是归国库的。
这样的澡堂可以在京城遍地开花,甚至可以开花到全国。
那些管道的铺设和冷热水系统的衔接,这是国家垄断,你需要拿钱来,我给你整,钱还是国库的。
公用澡堂一经推出,效果显著,收入很好,尤其是配备的单间沐浴,但凡有个身份地位的谁也不在乎多花几个钱洗单间。大澡间在平民中也很受欢迎,一文钱多了那也很可观啊。
孟明远在外面忙得热火朝天,三个多月没回过家门。
先前他是不想,后来他根本是不能。
第一家公用澡堂建的时候他是监工,对每一处的施工都要仔细核对说明。
后面的,虽然有了前面经验的累积,但有时候具体施工时又会出现不一样的问题,所以他总是在各个工地上来回流窜。
好不容易公用澡堂的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中丞大人还没来得及喘口大气呢,皇帝在早朝上开口了。
“孟爱卿,朕在等着你修庆律呢。”让你折腾一个食堂你都能折腾得风生水起的,再不打住,朕看庆律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给朕修了。
孟明远恭声回答道:“圣上,臣一直在翻阅大理寺的卷宗。”
“有什么用吗?”
“任何一条律例的形成都有其成因案例,修改律条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么仔细查阅以往历朝历代的律法典藉,再结合现实中的案例分析研判,从而达到用实践检验真理的目的,将好的律法规则留下来。”这是项庞大的工作,需要充足的时间,充足的——让他吃透御史台这个衙门内外操作规则,让他得已安稳在朝堂立足的缓冲时间段。
“爱卿所言有理,那就继续吧。”
“臣遵旨。”
“卿为何要建议大司农荒山多植树造林,大量种竹?甚至遍撒草种?”皇帝其实还是很有疑问的。
“圣上,植树乃是为百年计。百姓日用柴薪均是山林树木所产,若只伐不种,则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百年之后我朝必将荒山遍地,土地失木必流失其土,土地流失必如遇雨雪必将堵塞河道,河道堵塞必将殆害百姓。故,臣向大司农建议。种竹,是因为竹成材早,生长快,易成林,较之树则更能尽早利用,且竹生笋,笋又可食,又是一项收入的来源。种草则是因为万物之中草最坚韧,有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长之际可为牲畜口粮,草衰之际可收割引火铺垫之用。种草经年,土地加肥,或可成良田,则又是另一种景象。”
孟明远站在殿上侃侃而谈,一双星目熠熠生辉,神采飞扬得让人不敢直视。
皇帝听完了,指着自己的御史中丞骂了句:“四君子中的竹,到了你口中生生成了个阿堵物,亏你也是个读书人。”
“臣以为物尽其用才是大善。”
“卢尚书,你可听明白了?”皇帝朝着百官点了名。
卢尚书出列,声音带着激动,响亮地回答:“臣听明白了,如此一来,我朝国库充盈指日可待。”在赚钱方面探花郎一直是很有见地的。
孟明远突然觉得自己亏大了,他只是想改善一下工作餐的质量,结果一不小心就把户部的活儿都干了不少,他只是御史中丞,没必要干这种活啊,白便宜卢尚书那个大抠门了,把个国库把得比他家库房还紧,要不是他这抠劲儿他也犯不着为了点拨款跟他磨矶,结果把自己又给坑了一把。
混蛋卢尚书!
“孟安之,你给朕回去好好修庆律,你这样让卢卿情何以堪?”
你妹,您要不问我会说呀,我傻啊?
卢尚书诚恳表示:“臣对中丞大人只有由衷佩服。”他常年忧心国库的空虚,圣上一开口要钱,他脑袋就大啊,他现在感谢探花郎都来不及,就他这些点子,国库充盈就不是一句空话。
“臣错了,臣回去就专心修庆律。”亏大了亏大了,回去就一门心思看卷宗玩去,再不瞎兴奋起哄了。
“你是该回去了,听说都三个月没回过家了,朕有这么薄待朝臣吗?”
敢情您以为自己没呢?哼!
皇帝朝在御座下站着的太子看了一眼。
太子笑了下,对于父皇给自己挑的这位年轻宰辅他心里有底了。
能臣,嘴上说说不算,你得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才叫能。
嘴上随便说说便是一条条治国之策,那就不是一般的能臣。
国库对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至关重要的,国库空虚有时会是灭国之祸,国库充盈才能兵强马壮,才能雄踞立国。
庆国立国尚短,周边的几个国家一直也未曾安分,本朝一直守而不攻,就是因国库尚空虚,无力支撑一场大的战争。
任何一个有骨气的帝王都不会想如何隐忍的,让他们能豪气万丈的臣子才是肱股之臣。?
☆、42公子风流
再一次站在家门外的时候;孟明远突然有种陌生的感觉。
快四个月没再踏足这里了;最开始被分家被迫顶门立户的时候,这里成了他的家。成亲后;他用心经营这个家,可是,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这个家变得面目全非,让他不想再看。
闭了闭眼;这终究是他的家!
他真不知道该跟家里两个纯正的古代女人谈说些什么;一直私心以为只要提供给她们相对比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房事上他也保证雨露均沾;应该就是这个时代的好丈夫了。其他时候;他想过自己的生活。
可现实告诉他,他想得太过简单,也太美好。
最初尚可以维持平静,可是有了子嗣,随着孩子日渐长大,她们就有了别的心思。
为女弱,为母则强。
她们以这个时代富贵人家女子的生存规则在后宅立足谋生,而他却不是一个地道的土著仕大夫,这便是他们之间永不可调和的矛盾。
以后,再也不会有别的子嗣出生了,儿女们能顺利成人是她们的福气,若是万一不幸中途夭折,那就是她们的命。
他穿越到这个异时空,本就对子嗣没有期待,最想孤独过完这一世,只是他没有机会罢了。
“老爷,您回来了。”孟安从里面快步迎了出来,心情也是有些激动的,老爷几个月没回家啊。虽不知后院的两个奶奶怎么惹恼了老爷,但是他实在是打心里替老爷不平,像他家老爷这样的男子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了,奶奶们怎么就不知道惜福呢?
“家里还好吧。”孟明远的声音不自觉有些低落。
“好着呢,小的一直尽心尽力。”老爷,您放心,小的一定会帮您照看好家的。
“晚饭还摆外院。”
“是。”
孟明远慢慢地踱进府门。
洗漱过后,换了家居服的孟明远才终于舒了口气,最近他忙坏了,整天都绷着一根弦,到底还是自己家里舒服啊。
孟明远在廊下坐了,拿了把蒲扇摇着,一头长发散在身后晾着,有了一种生活宁静悠闲的感觉。
看到老爷的心情好,领人在厅里摆饭的孟安也不由会心而笑,其实,从以前开始这样的生活状态才一直是老爷的追求。
有时,他甚至有种老爷不想娶亲成亲的错觉,总觉得自从娶妻后老爷的宁静悠闲就少了,公事之外的时间基本都耗在了后院。
“孟安。”
“老爷。”
“去跟两位奶奶说,以后不要到前院来,有事让人来说即可。”
“是。”
“内宅我的院子只让春芽和王妈妈她们管着,奶奶们不许去。”
“是。”
“内外书房没我的许可谁都不许进。”
“是。”
“少爷和小姐……”孟明远叹了口气,“另辟一个大院出来,屋内摆设一视同仁,奶妈丫环先用原先的,你再出去仔细寻些进来,不怕人少,宁缺勿滥,品性不佳的,不能要。然后全都换了,以后让春芽主要管那个院子,院子便叫‘清阅轩’,我写了字你找人去刻了匾来。”
“是。”孟安心头猛跳,老爷这是下了狠心了,这次奶奶们究竟是做了什么让老爷变成这样?
为什么她们就不知道心疼心疼老爷?
老爷这一路走来几多辛酸,太太不省事,老爷心太偏,娶了两个奶奶进门却让老爷更加烦心,唉……
“另外,打听着可有愿意来府坐馆的先生,清高些不妨事,脾气古怪也不妨事,要有真才学。”
孟安看着老爷无语,来给您府上当西席,寻常人只怕真心底气不足。
“饭摆好了吗?”
“好了。”
“那先吃饭。”
饭后,孟安没退下,等着老爷继续吩咐。
“两个奶奶院子的事由得她们自己作主折腾,你勿需管,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是。”
“从今往后我身边不许丫环随侍,一律换成小厮,小厮私进后院,打撵了出去,下人有情投意合的可报了上来,我给他们作主。若是私下媾和,男的卖进小倌馆,女的进私寮。”
孟安神情一凛。
“以后能用死契奴仆和家生子的便不要用外面的。”
“小的知道了。”
“下去吧。”
孟安出了屋子,在廊下站了站,老爷的心硬了,他却只觉得无比凄沧,这不是他从小服侍大的少爷本性啊,好多的人和事逼得他家少爷一点点把自己包裹了起来,再不复本来面目。
将屋里伺候的都打发了下去,孟明远一个人负手站在窗前,望着洒着月光的院子没有意义地勾了勾嘴角。
他一直不想花太多心思在女人身上,本只想用体力支应她们的,可她们想要的太多,那便算了,他的体力也要花在有用的地方,偶尔需要的时候他会去找她们的,其他的她们再别想和从前一样了。
孟明远俊逸的面容渐渐变得冷冽,他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消耗在她们身上了,山一样的压力正向他扑面而来。
这一夜,后院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程雪兰和李玉娘不约而同泪湿锦衾。
真的再也收拢不回郎君的心了吗?
内外院如此壁垒分明,他将她们隔绝在了他的活动范围之外,还要将孩子也带离她们身边,这日后她们如何渡过余下的人生和那冷寂黑沉的漫漫长夜?
第二日便忍不住各自派了陪嫁的嬷嬷回家讨主意。
两处岳家——沉默!
人,要懂得惜福,福才会长久!
惊才绝艳的探花郎,从来就不是儿女情长的人,江州任上他雷厉风行的狠绝,早已有过先兆。
凶残,已是他身上撕不下的标签。
别惹他!
他不在乎自残手足,如果可以打击到对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他做得出来,同归于尽也不是不可能。
也许骨子里,风度翩翩尔雅温文的探花郎就是个无所顾忌的人。
孟明远开始按时回家,但一直没有进过内院,直到八月中秋。
中秋,月圆,人圆。
再次看到丈夫的身影进入内院,程雪兰和李玉娘的心情酸涩难言,他依旧是那样的风采翩然,俊颜玉容身姿挺拔玉立,她们的心根本没有办法从他的身上移开哪怕一分一毫,纵然他冷情至斯,她们也无怨无悔。
“爹爹,吃。”
“爹爹。”
儿女围绕的孟明远笑意融融,温柔得不似一位当朝重臣,吃着幼子塞到嘴里瓜果,他笑声朗朗,仿若从不曾与这后院生疏。
抱着一双活泼可爱的儿女在膝头,孟明远的心难得柔软。
这些日子天天看那些卷宗律例典藉身心都被折磨得有些疲惫,可没办法,圣上的身体似乎并不甚好,而他在等着他将庆律修缮完。
孟明远私下会忍不住猜想,这是皇帝老头想在当政的最后留下点什么重点项目成果吗?
哈!
对于尚在乳母怀中抱着的一双小儿子,孟明远只是各自抱了一会儿,便还给了他们的乳母,对着已经开了心智的一双儿女很是享了一会儿天伦之乐。
程雪兰和李玉娘现在战战兢兢,根本不敢随意开口,就怕在这样的日子惹得丈夫拂袖而去,颜面尽失。
他肯再进内院来,已经是谢天谢地之事了。
“好了,天晚了,把小姐和少爷去歇息吧。”
奶妈过来抱走小主子,退了下去。
孟明远看了看桌边坐着的一对玉人,站起。
二女同时心头一跳。
孟明远瞟了李氏一眼,冷淡地道:“我先去馨院。”然后便转身走了。
李玉娘心头一凉。
程雪兰想说什么,但最后只是伸手拍拍李氏的手,便起身跟上丈夫的脚步。
回到馨院。
夫妻二人各种洗漱,然后上床。
程雪兰享受到了久违的鱼水之欢,趴着丈夫的肩头不肯松开。
可惜,丈夫只放纵了一次便起身沐浴,尔后便睡下了。
睡至夜半,程氏的手落到身畔却突然被惊醒,床榻尚有余温,可是丈夫已经不在了。
秀苑守门的婆子看到自家老爷的身影时很是吓了一跳,急急开了门让他进去。
睡得火的菊芳赶紧收拾了一下,从奶奶的屋子里退了出去,回自己的小房歇着。
李玉娘被外面的动静惊醒,看到丈夫掀帘而入的身影时,喜不自胜。
孟明远什么都没说,只是过去剥光了她,然后压上去,再然后做夫妻之间最激烈的运动。
没有任何的语言交流,就只是身体的厮缠撞击。
事后,李玉娘抱着他不肯撒手,“远郎,别走,妾需要你。”
孟明远垂着眼睑,淡声道:“今夜十五,是团圆之日,你与程氏一人半夜,很公平。”
李玉娘如坠冰窖。
“不是怕为夫不公平吗?为夫公平给你看。”
“远郎……”她收紧手不放。
“与她一次,与你一次,为夫不作弊,放手。”
“远郎……”她急切而慌乱地拿唇去堵他的嘴,她不要听这些,不要听……
孟明远尝到了她的泪,咸的,如同他苦涩的心境。
早些认清现实多好,非得落到如斯田地才想到要后悔。
不嫌晚么?
李玉娘感觉到丈夫身体的苏醒,越发地勾缠。
孟明远化被动为主动,翻转她的身子,从后狠狠地进入她。
李玉娘抓着枕衾闷声叫着,被他深猛地冲撞弄得几欲昏瘚。
他伏在她耳边喘息,“这对程氏不公平,你知道吗?”
“妾不要管。”
“这世上本没有绝对的公平,你若硬要求公平,玉娘,”孟明远深深叹气,“你得到的会与所求背道而驰,懂吗?”
“妾错了,妾真的懂了,远郎……”她转过身子,搂住他的脖颈。
“错了?”
“妾错狠了。”
“那睡吧。”孟明远拿下她环着自己的双臂,翻身躺在一边。
“远郎……”
“我不想现在就走。”
李玉娘便没了声晌。
可,到底她也没能让丈夫在她屋里歇到天明起身,他歇了大半个时辰后,洗漱后换了衣服还是离开了。
公平?
李玉娘望着床顶苦笑,这便是她心心念念求来的公平吗?
如同新婚之夜……
原来,从一开始,丈夫便是想要一碗水端平的,他始终也一直在端平这碗水,她求得多了,他厌了,这碗水的公平他索性便由己心了。
碗碎了,只怕远郎的心也冷了。
☆、43公子风流
衙门里卷宗堆积如山;孟明远有时看卷宗看得头昏脑涨的。
可是;他得赶时间。
赶时间还不能忙中出错,否则殆害大矣。
这些日子;他时不时地便不知不觉地在衙门留宿了,因为时间太晚了,内城已经关闭,回不去。
回家后,基本也是倒头就睡。
偶有兴致;也会去两个妻子房中和她们滚上一两次床单;闺怨这东西还是要顾忌一下的;绿帽子什么的他虽然不是那么介意;但名声到底不是多好听。
“大人;喝杯参茶休息一下吧。”衙门的庶仆端了茶盘进来,摆放到桌案之上。
孟明远向来是不喜欢亏待自己的,将手上的典藉合上,拿过茶去呷饮。
眼眸半合,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的孟明远身上透着一股闲雅清淡,仿佛他不是置身于枯燥忙乱的公务中,而是明媚午后的回廊下、花园中,清风徐来,悠闲呷饮。
这叫同在殿中处理公文的属官们各种羡慕嫉妒恨,似乎中丞大人永远是那副公子如玉的模样,就没见过他有不修边幅的时候。
大人,您在朝堂上得多招那些年过半百或比您年长大臣的恨呐,就是咱们的太子爷只怕也会嫉妒的好不好。
生了一张好皮相不够,还有颗好头脑,太招仇恨值了。
窗外的阳光照进殿中,落在闭目养神的孟明远身上,恍似给他披上了一层光晕的外衣,让他美得如一幅画,让不少人看直了眼。
说句犯上的话,中丞大人这个探花郎实实是男女通杀的凶残啊。
常年对着这样一张脸,看女人的眼光必然得提升,否则不是给自己添堵么?难怪程小将军眼光越来越挑剔,对花楼的姑娘们百般的看不中,这是必须的!
看看这如玉的探花郎,再看看那些蒲柳之姿的女人,是个男人都得呕出心血来,要不要这么没天理啊。
自打中丞大人来了御史台,整个御史台的风气都变得爽利了,以往在衙内会有的邋遢荡然无存,人人开始注重修饰外表,要不跟大人走在一块太伤自尊了。
突然有人自外走入,殿中官员下意识看过去,尔后大惊。
来人却摆了下手,眼睛落在那个闭目养神的绯袍男子身上,这样的探花郎倒是第一次看到。
君子美颜容,仪态风流雅致,颇有古时名士的风韵。
来人的目光在孟明远身前堆满卷宗典藉的书案上顿了顿,嘴角微微扬起,探花郎这是忙里偷闲了。
感觉有人在自己面前站下,孟明远睁开了眼,然后急忙起身肃衣拱手,“下臣参见太子殿下。”
“免了,中丞大人近来也实是辛苦了。”
“臣不敢言辛苦二字。”
“随孤到院中走走如何?”
“臣遵旨。”
太子殿下驾临御史台,这是从来没有的事,看着跟随太臣出殿的中丞大人,殿中官员多有猜测。
“安之。”走在回廊前面的太子突然唤他。
“臣在。”
“父皇龙体不虞,你是知道的。”
“臣知道。”
“卿的进度是不是再快一些?”
孟明远便有些为难,微一沉吟,开口道:“殿下当知律法条文乃是立国之本,需慎之又慎,急进于国无益。”
“卿还当尽力而为。”
“臣明白。”已经很赶进度了好不好,从当官开始就没这么累过。
太子在院中一丛花圃前停下脚步,转身,看着身后垂手肃立的人,微微一笑,“安之日后还是莫要蓄须了。”
孟明远微愣,他是没打算蓄须,感觉好别扭。但,太子这么特别说一句,是什么意思?
古时男子必蓄须是后世的错误认知,许多考古资料告诉世人其实历朝历代都有不蓄须的人,是否蓄须除与个人喜好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风气与地方习俗相关。
太子看他不解,笑道:“安之这般的美仪容,若是被那劳什子的胡子掩了起来岂非是件暴殓天物的事?”
孟明远陪着笑了笑,这话倒确实。
“常听人言及安之棋艺不俗,不如今日陪孤对上一局?”
“臣遵旨。”
“安之不必过于拘束,孤又非洪水猛兽。”
丫的,你做为下一任国君,洪水猛兽跟您比全部都得靠边站的好不好,岂不闻天子一怒,尸横遍野。
侍从寻了棋具过来,在院中凉亭石桌摆好,然后请两人入座。
跟上位者对奕,这其实是件苦差事。
孟明远心中忐忑,要怎么才能不着痕迹输棋呢?只盼着太子殿下棋艺非凡不用他消耗大量脑细胞。
希望愈美好,现实就愈残酷。
太子殿下的棋艺——诚恳地说,要输棋真是太考验人的智慧了。
太子一边下棋,一边观察孟明远的神情,脸上的笑一直未曾消失过,探花郎蹙眉费神思量的样子,在他看来很能让人心情舒爽。
在传言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几乎无所不能的探花郎其实也只是一介凡人罢了。只不过,他比一般人多了那些点文采,多了那么点风雅,多了那么点……许多的那么点让他变得与众不同,从茫茫众生中脱颖而出。
太子对自己的棋艺心知肚明,看着探花郎这般为难,他心头很是欢脱。
孟明远觉得让他再修一部庆律都比跟未来皇帝下棋要来得容易,犹豫再三,他最终落了一子。
太子一看,哈哈大笑,“安之,你果然不是寻常人。”
大胆,无所畏,一让再让,最后他却还是选择赢了这局棋。
“臣无状。”
“不妨事,孤少有如此开怀之时。”
没有盛怒便是万幸,即使盛怒也没办法,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不动声色地输到底,看来棋艺还是要再多练。
自从学得棋艺,除与先生与府中的账房先生对奕,他多是自己跟自己下,从未与上位者有过对奕机会,今天着实地为难了他一把。
当年看《宰相刘罗锅》时看刘墉跟乾隆下棋,从年青到年老,入仕之前赢了一次,抱得人归。致仕之后又赢,乃因退休之故,当官为臣那些年他愣就一直能不赢,输得不落痕迹这就是本事。
“安之,”太子的手按在孟明远肩头,“孤欣赏你这颗纯心,望卿勿让孤失望。”
“臣惶恐。”
“孤打扰多时,该还卿自在了,卿自去忙吧。”
“臣恭送太子。”
“免了。”
一直到太子离开他的视线,孟明远额头的汗才沁出来,他抬头抹去,心中长叹。
国之储相?
那就是刀架上脖子上的差事,真不知有何可羡慕的。
等孟明远重新回到大殿的时候,突然觉得股不对味儿,丫的,差点儿忘了,中国历史上不少皇帝多少都对男宠有那么点爱好,这位未来的皇帝该不会……哇靠,这也特么地太考验为臣者的心脏承受力了。
呸呸呸……太子看着光风霁月的一个人,想来一定是他多想了。
修律修律,现在修律才是迫在眉睫的事。
几日后,朝中出大事。
国老薨。
这位伴着先帝开创国基的老相国,历仕两朝,一生为官兢兢业业,享年八十五岁,算是长寿福厚之人。
元德帝下旨以国老礼厚葬,于先帝陵侧辟地建墓,以示皇恩。
皇帝罢朝三日,以示哀悼。
第四日,百官上殿。
皇帝抬手示意。
随驾宦官上前一步,捧高手中黄封御旨,展开大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老葬逝,朕失股肱,国失栋梁……钦封原御史中丞孟明擢升为丞相,位列百官之首……”
在寂寂的大殿上,宣旨宦官的声音尖细而响亮,回荡在众人耳畔。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孟明远心情沉重地出班跪领,以为不会这么快的,到底人算不如天算。
内侍将放着紫色朝服玉带的锦盘交至他手中。
孟明远随内侍下去更换朝服。
当他再次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