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玉娇妻-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出这庞然大物,还不知何年何月呢。”
  荆二爷丝毫没发觉妻子语气中的怀疑,一本正经地解释着,接着回头道:“大嫂既然要去田庄,你帮她好好预备……”
  不等说完,就见温氏冷笑一声,淡淡道:“我帮大嫂?我的爷,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这种笨手笨脚的蠢货,连厨房都管不了,能帮得上什么忙?再说大嫂那么能干,她用得着谁帮?就算要人帮忙,自然有梅姨娘和那位出身青楼的花魁名妓抢着出头,我啊,还是安安静静在屋里呆着,别去给人家添乱了。”
  说完也不等荆泽贤说话,竟是转身就走。这里二爷静静站在水车下,看着妻子窈窕身影消失在屋中。
  那曾是令他喜欢痴恋的人,是他的妻,都说千年才能修一世同床共枕,可为什么,如今夫妻两个却是渐行渐远了呢?他们两个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分明大哥远在边疆,还和大嫂书信往来,无比恩爱;可自己和妻子朝夕共处,却几乎没有多少欢愉。大嫂总劝自己不要醉心于这些技艺中,要多关心妻子,多陪她说话,可大嫂一定不知道,每次他回来,和温氏说不上两句就要吵嘴,以至于现在他每踏进卧房的门,一颗心都是提起来的,只有在书房,沉浸在制作的快乐中,他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心和幸福。
  *********************
  荆家在京郊外有三处田庄,在对地理环境进行充分比较后,最终方采薇选择将水车安装在白家河村。此处荆家有数百亩的土地连接成片,三里地外就是白河,因为种的是水田,所以需水量大,水渠也是三个田庄中最成熟的。
  在方采薇的鼓动下,桑老太君和常夫人都答应去田庄给荆泽贤“捧场”,如此一来,几乎是全家出动。
  上上下下忙得鸡飞狗跳,仆人们脸上却全都放着光。这就是古代的公费旅游了,在府中关了两三年,忽然间有这样一个出去玩乐的机会,谁不愿意?
  镇宁侯府如今在京城也不是从前的落魄勋贵,这样大张旗鼓出行,自然引得人人侧目,然而令众人意外的是:这一次荆家去田庄避暑,竟然还邀请了保国公府。老公爷和国公世子都有政务在身,并没有出现,但是国公府的老太君和世子夫人,却是由**路护送着,一起前往白家河。
  两府的马车汇合在国公府门前,几乎占据了半条街。常夫人甚至下了马车坐到曾夫人的车里去;**路和荆泽贤在一起谈笑风生;侯府那位以美艳能干闻名京城的世子夫人,在女眷的马车边来回穿梭,笑颜如花,甚至还和保国公府老太君说了几句话。
  升斗小民其实不敢在这里驻足围观,不过是一些胆子大的,站在远处假装有事要做,时不时抻脖子观望一番,但这已经足够,虽然听不到说什么话,可那边的动向却是一清二楚。
  众人心里都有些疑惑,慢慢地,随着马车陆续启程离去,这些观望的人便聚在一起,其中一人道:“嘿!今儿这事我有点看不明白了,镇宁侯府平时和保国公府没什么交情吧?怎么今日竟好的像是世代相交似得?”
  另一人笑着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镇宁侯府家的女孩儿就是慧妃娘娘,听说在冷宫三年,忽然之间就出来了,一出来就封了淑妃,在后宫除了太后和何贵妃,就数她最尊贵。这里面的猫腻你们还没看清楚?肯定是何贵妃不知怎么嚣张跋扈,惹了太后厌弃,所以把慧妃提出来警告她,如此一来,太后不就是和慧妃一伙儿的?两家交好也正常吧。”

☆、第二百六十三章:议论纷纷

  又有一人道:“不对不对,先前不是都说世子夫人和状元郎有私情吗?为了这事儿,保国公府甚至都把人拿下大牢了,要是我,不知怎么恨世子夫人呢,怎么可能还和镇宁侯府交好?”
  谈及当前京城的热门话题,果然大家就都兴奋起来,一时间议论纷纷,忽听一人大叫道:“叫我说,这可能还真是造谣。所以保国公府把人拿下大牢,这明显是气得狠了,难道还是为了杀人灭口么?消息都传遍了,杀人灭口不嫌太晚吗?”
  又有人道:“当日生气,难道现在气就消了?就能和镇宁侯府恢复交情,还一起去田庄上住?”
  先前的声音得意道:“那是,那毕竟是国公府,能和咱们小老百姓一般见识吗?之前抓起来的几个无赖不是也放了?肯定是国公爷后来想想,也觉着这样做不合适呗。”
  又有人疑惑道:“不对啊,不是5说那些人是何家救出来的吗?”
  这一回不等先前的人说话,另一人就接话道:“呸!何家凭什么救这些人?你还不知道吧?我大舅的三女儿的婆婆的小姑子就在何府里做事,说这事儿根本和何家没关系。”
  “对对对,我也听说过,有人问过何府管家,他极力否认了,还说这是有人蓄意挑拨保国公府和寿宁公府的关系,可见不是他家做的。”
  “这么说,真是保国公府放的人?要真是这样,那还不错。本来嘛,大家就是跟着传话的,至于就抓去坐牢吗?”
  “可不是。看来国公爷还真是个明白人,哎哟我先前不该骂他,现在想想,没有影儿的事情,大家传的跟真的似得,唉!也难怪人家国公爷生气,要是有人敢造谣说我儿子和有夫之妇有染,我非杀了他不可。”
  “是啊是啊,说起来我就一直疑惑,想那状元郎是什么人物?什么样的女人没有?怎么会和世子夫人扯上?世子夫人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里来的机会去私通?”
  “没错没错,还真是这样。”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陷入了忏悔自责的气氛中。只听得人群里何小五差点儿吐血,暗道奶奶的,谁说那些人是保国公府放出来的?屁!那都是我们何家走关系花银子疏通的结果,他妈的怎么就成保国公府的功劳了?二叔啊二叔,你看看你们办的事儿,这下好,不肯承认是自己放的人,结果就让保国公府得了好名声,连你们诬陷造谣的计划都要受影响了。
  一念及此,忽然想起管家二叔交给自己的任务,不由心中一凛,暗道不行,坚决不能让这事儿半途而废。于是大叫道:“有数的,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状元郎和世子夫人要不是有私情,当日状元跨马游街时为什么和她眉来眼去?京城这么多男男女女,大家怎么不造别人的谣,偏偏造他们的谣?可见他们还是让人看见有不妥当的地方,不然我就不信了,多大仇,要造这种害死人的谣?”
  人群中两个汉子彼此对了个眼色,其中一人就叫道:“不就是状元郎跨马游街时挥手和世子夫人打了个招呼吗?人家江才子和荆家世子交情莫逆,当初山海阁会所默默无闻,江才子带了一大帮好友,硬是慢慢帮着镇宁侯府把山海阁的名气闯了出来。这样的交情,路上看见打个招呼怎么了?我倒是觉着,正因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打的招呼,才说明人家5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不然换做别人,做贼心虚之下,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撇清关系,大家伙儿说是不是?”
  “没错没错,有道理。”
  立刻就有一大批墙头草被说服了,却听又一人道:“哎!别说,还真有些道理。刚刚我看状元郎和荆家二爷说话,神态着实亲热,那位世子夫人也不避嫌疑,就在马车外来往,这要不是心中无愧,敢这会儿抛头露面吗?我还看见她和状元郎远远地说了一句什么,要真是有私情,当着那么多长辈晚辈丫头婆子的面儿,多少双眼睛盯着,敢这么大大方方的?”
  “对对对,我也看见了,隐约听见世子夫人和状元郎说的是水车什么的,可能就是荆家那位不务正业的二爷这一次做的大水车吧。哎,你们说,那个大水车真的用了就可以把水源源不绝送到田里吗?能节省许多人力?我怎么想,怎么觉着这事儿有点太玄乎。”
  “对啊对啊,今年到现在也没下多少雨,总觉着靠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还不如向龙王爷多求点雨水实在。”
  “那可不一定,你看见过龙王爷?求雨有的时候能求来,大部分时间还求不来呢,要是这个水车真的能用,按照荆家那位二爷的说法,两个人半个时辰就能得水将近百石,我的天,那田里的庄稼可就都有救了。”
  “这你就不明白了吧?你那庄稼得在河附近,不然几百亩地,连条小溪都没有,那水车又不是龙王,可以把几百里外的河水吸过来,有个屁用。”
  热门话题就有这个特性,随时可能更换,转眼间话题就从**路和方采薇的绯闻转移到了水车上头,毕竟男女情事虽是一个不错的谈资,但水车这种东西却是关系到温饱问题,这才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头等大事。
  *********************
  夏日的田庄里也未必比京城凉快多少,只是因为人烟稀少,所以就感觉空间空旷了许多,一眼望出去,片片绿意,自然为人消了不少暑气。
  “太太,喝碗银耳莲子汤,这会儿温凉凉的,喝着正好。”
  曾夫人身旁丫头百合托着食盘来到曾夫人面前,盘子里放着一碗银耳汤。曾夫人只看一眼,便摇头道:“天天喝这个,也没见去多少火。倒是把荆家送来的奶油冰糕给我调一碗来,今天晚上嘱咐厨房做些绿豆百合汤,冰镇了留着明天喝。”

☆、第二百六十四章:毫不掩饰

  百合答应下来,又听曾夫人问道:“青路还没回来?这孩子,堂堂状元去凑这个热闹也就罢了,怎么还去了这么长时间?”
  话音刚落,就听门外小丫头道:“少爷回来了。”
  接着**路摇着扇子走进来,看见银耳汤便笑道:“母亲不愿意喝?那正好便宜了我,外面就跟下火似得,真热死人了。”
  曾夫人笑着将碗推给他,笑着道:“幸亏天儿热,不然你是不是也要跟那些佃户们一起,看着水车到傍晚?真是,越大越没成算,也不想想这么做,跌的是你自己的身份。”
  “怎么会?”**路满不在乎一笑:“这可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我去看了,别说,素日你们都说泽贤不务正业,连带着镇宁侯爷也不待见这个儿子,可这一次,他当真是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有了这个水车,以后遇到旱天,靠着河流附近的农田总算可以保住。”
  “真有这么好?若真是如此,那倒是大功德一件。只是从前没听说过这种水车,难为荆家那孩子怎么想出来的。”
  “我问过朋友,其实岭南那边是有水车的,但是都非常简单,很小,作用有限。这一次泽贤就是听了从岭南那边过来的人说起水车,才有这样想法,果然,经过他加工改进,这大水车将来可以在各地推广,会有很大的作用。”
  曾夫人慢慢点头,她对于这些其实并不感兴趣,她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这一次保国公府和镇宁侯府大张旗鼓的来到田庄上,大违两府日常低调行事的风格,为的便是让愈演愈烈的流言消散下去。
  这是方采薇的主意,她和常夫人亲自登门,说什么“堵不如疏”;又说越是谣言甚嚣尘上,越是要摆出一副光明正大的行事态度;还说这种谣言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只要善加引导,百姓们很快就会忘记这个话题,转移到他们更关心的话题上,在这方面,水车无疑比望风捕影的状元郎和世子夫人重要多了。
  就这样劝的曾夫人动了心,尤其丈夫和儿子回来后,对方采薇的理论大加赞同。所以才有了两府声势浩大的联合出行;有了人群中那些起头的捧哏的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议论。哪怕这样一来,保国公府等于是为镇宁侯府的水车做了广告,但只要这份儿让人恼火的谣言消停,曾夫人也不在意了。
  因便问**路道:“京城那边的情况,你可打听了?人们都如何说?”
  **路一口气将银耳汤喝完,这才放下碗擦擦嘴巴,点头道:“效果很好,如今街头巷尾议论的都是这个水车。今儿水车亲自试用后,几乎接近成功,只要再稍微改动一下就可以大量生产投入使用,我料着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回京城,到那时,此消彼长之下,谣言大概也就消散了。”
  曾夫人叹口气,轻声道:“许是我有些贪心了,我要的可不仅仅是消散,我要的,是谣言不攻自破。”
  **路笑道:“其实没人再说这事儿,谣言也就等于是不攻自破了。难道娘还指望着那些曾经传过谣的人跑来咱们府里,跪着道歉说他们错了,他们才知道是受人蒙蔽,败坏了我和方夫人的清誉?呵呵!人都是死要面子的,有几个人肯这样做?就是心里知道错了,也万万不肯说出来。不然怎么会有死鸭子嘴硬这种俗语呢。如今这个境况就算是最好的,大家心里都清楚我和方夫人是清白的就行了,总不能派人出去,逮着一个就让人认错吧?方夫人说的对,若真是这样做,只怕有那好面子的人被激起性子,反而还一口咬定了,就跟爹爹先前抓人进监牢一般,这就落了下乘……”
  “行了行了,我不过说一句话,你就说了这么些。也不知道那方氏有什么厉害的,听听你这话里话外,倒对她推崇之极。你怎么说也是新科状元,将来是要官居一品甚至登阁拜相的,对一个女人这般推崇,像话吗?”
  “有什么不像话的?娘又不是不知道儿的性情,有才有德者我就欣赏佩服。方夫人虽是女流,却正是一个不让须眉的奇女子,泽铭又和儿子相交莫逆,这有什么不像话的?”
  曾夫人冷哼一声道:“泽铭少年出征,如今在漠北听说又是打了两场胜仗,你若欣赏佩服的是他,我还有什么话说?别的也就罢了,当日你中了状元,为什么要和方氏打招呼?不是你肆意妄为,会有后来这一段风波?”
  **路满不在乎地耸耸肩,微笑道:“儿子是才子嘛,没有一点放浪形骸的举动,怎么好意思叫才子……”
  不等说完,就见曾夫人拿起身旁软枕,这厮经验丰富,立刻站起身说了一句“儿子想起还有件事没办。”接着就脚底抹油逃之夭夭。
  这里曾夫人听见他在外面问丫头冰糕放在哪儿,忍不住也是“扑哧”一声笑出来,接着却又皱起眉头,暗道这孩子大了,如今又有了功名,在翰林院做编修,可说是读书至此,已经到了极点,再往下能有什么成就,端看他自己的造化了。人家都是成家立业,我们这个好,业已立了起来,家还没成,也是时候给他寻个好姑娘成婚了,偏偏他眼高于顶,这个看不上那个也不待见,他嘴巴又厉害,但凡提个人家,就被他批的一无是处,该不会死小子心中存了些什么不对头的想法吧?不行,这一次回去后,再不能由着他的性子胡来,一定要给他定门亲事。
  **************************
  “你在冷宫三年,这功夫茶的手艺却是半点儿没落下。”
  凤仪殿内,荆妃和皇帝对面而坐,眼见面前温柔美人皓腕轻舒,清亮茶水在袅袅热气中注入精致茶杯,动作优雅纯熟,此情此景,当真赏心悦目,皇帝忍不住就赞了一句。
  荆妃轻轻一笑,淡淡道:“臣妾自懂事起,就喜欢烹茶,这么些年来,也不知烹了多少次,这份儿技艺都刻进了骨子里去,刻进骨子里的东西,哪里是那么容易消磨掉的?”

☆、第二百六十五章:皇帝宣召

  “人家都说冷宫是地狱一般的所在,你在里面三年,连烹茶手艺都没有消磨掉,难道就一直都是这样安之若素?”
  从冷宫出来,皇帝对她似乎重新回复到了之前的恩宠无双,只是每每两人在一起,对方总忍不住提起冷宫之事。这曾令荆妃十分苦恼,她知道皇帝大概是心怀愧疚,所以更不知该如何应对。若借机诉说可怜,又怕皇帝心魔更深;可若避而不谈轻描淡写,又怕皇帝误会她心怀怨怼。后来还是和方采薇说话间说起,被对方点了一下,只说寻常面对就是,不必过多琢磨,只向平日里说话一样,如此既不是携悲自怜,也不是怨怼逃避,时日久了,皇帝大概也就放下了。
  所以此时听见这话,荆妃便淡淡笑道:“说什么安之若素,那都是假的,臣妾修为还没到宠辱不惊的地步。况且冷宫是什么地方?去了那里哪有能安之若素的?只是想着既然到了这等地步,哭叫也没有用,倒不如坚强些,能多过一天就赚一天。如今可不是被我料中了?冤情昭雪,重回后宫,这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大风光。采薇常说好故事都要讲究个先抑后扬,最后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可想而知,皇上和臣妾这一段情缘,应该是个好故事。”
  “先抑后扬。”皇帝微笑点头:“你那弟妹倒是个妙人,你也是。何升和朕说过,当日去传旨时,冷宫那些妃嫔个个披头散发,状若厉鬼疯虎,独独是你,仍然白衣如雪,一尘不染,就是接旨时十分激动,也仍未失态。”
  荆妃扭头偷笑了一下,接着摇头道:“皇上也别尽信何升的话,臣妾其实失态了,当日接了旨意,话都说不出来呢。不过他说的什么白衣如雪一尘不染倒是没错,冷宫里洗衣服还是不难的。皇上想想,臣妾是个多爱美的人,就是在冷宫里,又怎能容许自己变成其他人的形容?这事儿也不独皇上知道,您没看当初泽铭送进来的包裹里,都有漂亮衣衫。”
  “哈哈哈这倒是。”皇帝大笑:“说起来,那些漂亮衣衫都是你那个了不得的弟妹给你做的。是了,你知不知道?镇宁侯府近一段时间可是出尽了风头。”
  荆妃点头道:“略有耳闻。其实何必听说?臣妾猜也猜得到,皇上如此恩赏,那些勋贵府邸哪有不闻风而动的道理?自然一瞬间就捧上去了……”
  不等说完,就见皇帝摆手笑道:“不不不,这一次可不关朕的事。前阵子是因为青路跨马游街时,方夫人恰好带着两个小姑子在道旁围观,和他打了个招呼,结果就因为这个,也不知从哪里刮起一股妖风,诽谤他们两个不清楚,闹得是满城风雨。”
  荆妃双手一顿,皱眉道:“这段日子采薇没过来,我还以为她是太忙了,难道竟是因为这件事的影响?周公恐惧流言日,这话真是半点没错。皇上,那诽谤造谣的人,当真居心叵测,该重重严惩。”
  皇帝无奈道:“流言就是如此,一夕之间传播开去,往哪里找源头?保国公府倒是抓了些人,结果只让事态愈演愈烈,幸亏这之后又出了件大事,引起所有人的兴趣,方将这流言给压了下去。”
  “阿弥陀佛。”荆妃合掌念了声佛,却没有表现出对新出大事的关心,皇帝不禁摇头笑道:“你啊,一贯是这样性子,其实咱们之间,又何必这样谨言慎行?告诉你,这件大事也是和你家有关。”
  “咦?”荆妃这下是真的惊讶了,笑着道:“也是我们府里的事?不知又是什么事,皇上先告诉臣妾,是好事还是坏事可以么?真真是吓怕了,从前爷爷在世时,就常说这人生是看破红尘惊破胆,那会儿臣妾年纪还小,不能了解其中深意。如今自己长大了,细品爷爷的话,竟是至理名言。”
  皇帝道:“看破红尘惊破胆,这话是不错的。不过你家这一回出的是好事,你大可将心放回肚子里。你那二弟,平日不显山不露水,没有泽铭的文武双全胆识才华,倒是有些歪才,先前做了一架两三人高的大水车,拉去田庄试用了……”
  当初皇帝也只是一时兴起,所以听说此事,就随便派了人过去观看,却不料那人回来禀报后,他才发现这竟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北方河水少,水田也不多,这还罢了,若是能将这水车用到南方,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到那时在调节旱涝上起一定作用,能为朝廷多起多少粮仓?
  农为百业之本,皇帝一直是这样认为的。随着如今海贸盛行,苏浙等地许多良田改种桑麻,粮食问题就日益紧要。有了这水车,就等于增添了一件利器。是了,先前泽铭说过,他那无所不能的女中豪杰夫人在自家后院试种了一些作物,别的还好,那个叫做玉米和红薯的东西产量非常惊人,且对用地的要求不高。那时自己还没放在心上,如今看来,或许可以把人叫进来好好问问,取些种子试种,真像泽铭所说,便可以推广到全国。
  荆妃见皇帝陷入沉思,不敢打扰,目光专注盯着皇帝面色,忽见他长长吐出一口气,面上露出笑容,心里不由也松了口气。
  ********************
  方采薇也没想到水车的效果会这样好,就连一向对二儿子横竖看不顺眼的荆侯爷,这一次看到水车后,都破例没有叫荆泽贤过去骂一顿。虽然面上仍做不屑一顾状,说什么“不务正业,耗费银钱,奇淫巧技”之类的话,但这已经让二爷喜出望外了。
  在田庄住了五天,听说京城关于她和**路的流言几乎没有人再提起,众人便启程回京。
  回到府里,方采薇刚去看了团团圆圆,还没等和两小只亲热一回,喂点东西摸摸毛,就有人急急找过来,说是皇上宣召她和荆泽贤觐见。

☆、第二百六十六章:态度大转变

  这事儿奇怪,找荆泽贤她倒能明白,必定是水车的话传到皇帝耳朵里,让雄才大略的皇帝陛下敏锐意识到这大家伙的价值。可是找自己进宫做什么?莫非是这段时间没去后宫,慧妃娘娘想她了?
  虽然如今慧妃重回后宫,镇宁侯府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然而毕竟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听说荆泽贤和方采薇被召进宫,哪怕理智上告诉自己应该是为了水车的事,是好事儿,但荆侯爷和常夫人心里终究还是有些不安。直到两个时辰后,二人一起回来,听说皇帝嘉奖了荆泽贤,又因为方采薇“献”种子有功也给了赏赐,府中人这才欢喜起来。
  “哪里是我自己主动献种子的?皇上叫我过去,详细问了玉米红薯等的特性,如何种,我难道敢欺君?结果一说出来,果然,下一句话就是‘这么好啊,那秋收后拿些种子给朕,明年我让人在御田里种种看’,得!这就成了我进献种子的功劳。”
  从老太君屋里处来,方采薇忍不住向梅姨娘小声吐槽,却听对方笑道:“叫我说,奶奶就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别人想求这样的机会都求不来呢,更何况皇上赏您的十匹布料一斛明珠,就买一千一万份种子也买下来了。”
  “这倒也是。”方采薇点点头,但旋即又道:“哎!不能这么算,你要知道我那些种子的意义,真正要是推广开来,玉米红薯这都是最适合北方的作物,到时天下再没有饿死的人,大夏国力强盛,多少斛明珠能换来这个结果?”
  “可是若没有皇上,嫂子只能将这些种子种在后院,多说在田庄里再试种几亩地,也不可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啊。所以还是皇上知人善任,才能让嫂子得这份儿大功德。”
  身后荆泽贤的声音响起,方采薇回头看着他,冷哼道:“好嘛,这是得了皇上嘉奖,心中高兴是吧?立刻就替他说起话来,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好臣子啊,日后是不是还要肝脑涂地鞠躬尽瘁,以报皇上知遇之恩呢?”
  荆泽贤显然是真开心,听了这话,只点头嘿嘿傻笑:“是啊是啊,我也万没料到这么点东西,竟然就能入了皇上的眼,还得到他的夸奖,这真是……怎么说好呢?简直太意外了,受宠若惊,这滋味我算是明白了……”
  方采薇:……要不要奴性这么深重啊喂,发明家的骨气呢?算了,这是封建社会,讲究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小叔子一直怀才不遇,忽然间一个大馅饼砸下来,他还能措词清楚,很不错了。
  此时已经来到院门口,叔嫂两个分道扬镳,荆泽贤兴冲冲就要往二门外的书房去,忽见宝珠站在前面树荫下,看见他便上前盈盈笑道:“二爷这是要往哪里去?奶奶特地让奴婢等在这儿请您呢。”
  荆泽贤一下停了脚步,皱眉道:“你们奶奶有事吗?没有事我先去书房了。”
  宝珠笑道:“有没有事奴婢不知道,只是从没见奶奶这样高兴过,姨娘也在呢。二爷若是去书房,咱们院子里也不是没有,不如先回去,若有什么东西是在二门外书房里,我让小厮们拿回来就是了。”
  荆泽贤一听说母亲也在,无奈之下只好点头,于是回到院中。
  刚进院门,就被吓了一跳,只见院里十几个丫头婆子分成两列站在那里,贾姨娘与温氏则站在所有人的前面,看见他,都是笑容满面,温氏便微微一福身,含笑道:“二爷这一次也算是鱼跃龙门,给咱们府里争了光,妾身在这里恭贺二爷了。”
  “这是做什么?”
  荆泽贤忽地想起从宫里出来时,方采薇打趣他的那一句“衣锦还厢”。然而他一直被忽视冷落,忽然间得到这样热情对待,竟只觉着浑身不自在,连忙挥手道:“行了行了,都散了吧,杵在这里吓我一跳,都没有事情做吗?”
  “二爷真是的,大家这不都是心里高兴吗?咱们二房憋屈了这么久,可也有这扬眉吐气的一天了。”
  温氏笑意盈盈,挥挥手让下人们散去,这里贾姨娘也哽咽道:“可不是,二爷从小就是我带着,到现在长到这么大,可总算也让我风光了一回,日后看谁还敢看轻我。”
  这话让荆泽贤有些不舒服,心中喜悦一下子没了大半,因回屋坐下后就皱眉道:“姨娘莫说这种话,这府里谁敢看轻你?老爷太太对你都很好不是吗?”
  “你哪里知道这里头的事情?”贾姨娘哀怨地瞪了儿子一眼:“这些年,我让太太压得都快喘不过气了,难道你就没看见?”
  荆泽贤差点儿气笑了,刚想说太太怎么压着你了?太太对你还不够好?就是府里最艰难那会儿,又何尝少过你的月银月供?我和三妹妹何尝受过半点白眼欺凌?老爷对你更不用说,别人家是人未老就已珠黄,您这倒好,老爷念旧,到现在对你还是呵护的,怎么就成了被压得都快喘不过气?
  要么说荆二爷是个忠厚老实的孩子呢,这种帮理不帮亲的念头在这样大家族里算是十分难得的了。偏偏他命不好,亲生母亲和妻子都是这样性体,当下温氏也就着话头翻起了方采薇夺她管家之权的旧账,又喋喋不休地说外面十几家铺子,凭什么都交给她打理?如今荆泽贤也为府里争了光,老爷太太也该偏向二房一些,分几家铺子过来,就算二爷不想管,自有她代劳。
  亲妈和媳妇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当真是配合默契,只苦了夹在中间的荆二爷,先前被皇帝嘉奖的喜悦半点都没有了。烦躁驳斥了两句,就被贾姨娘和温氏一起指责,这个时候两人当真是团结齐心一致对外。接着又说起皇帝赏赐给荆泽贤的东西,然后愤愤不平地说方采薇只是献了点种子,那种子虽然不常见,但皇帝只要下令,自然可以买到,凭什么要为这个赏赐方采薇?

☆、第二百六十七章:渐行渐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