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科举-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皓文不知道,周知府此时已经打定主意把他的名字排在前面,但周颐到底比彭尚德老练许多,怕一个八岁的孩子名列前茅,有人质疑他这个知府的公正性,更何况,现在镇子上那些布店纠葛不断,若是有人有心去查,很容易就会查出张皓文和恒昌布行之间的关系。他快三年考满了,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岔子,他得让外面的考生都心服口服才行。
  张皓文见周颐抬眼望着外面,隐约也猜到了他的心思,赶紧道:“是,学生自当尽力一试。”
  “嗯,好……”周知府说着走下大堂,站在阶前往考棚的方向看了看,日头此时生的高了,院子里泛着晃眼的阳光。不过,四月天还没那么热,他低头一瞧,墙边石阶的缝隙里,冒出了一丛丛青青的苔藓,称着青灰色的石头,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周知府有心闹出点动静,于是便把张皓文叫了过来,道:“你就用这青苔为题,做首诗吧!”
  这会儿,另几个等着交卷的人,面色各异的往这边看了过来,有人嘴角露出了讥讽的笑,心想,这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想第一个交卷,结果被知府为难,要在大家面前丢脸了!有的人则暗暗担心起来,不知道一会儿知府会不会也让自己用这么生僻的题目作诗,万一做不出……明年的道试就化为了泡影,十年寒窗苦读,科考路上一步一个关卡,哪一个都会刷下不少人来,让后来人一个个走的战战兢兢……
  张皓文没空管那些人的反应,他盯着这一从青苔,脑海中努力搜寻着相关的诗句,现在他们家的院子宽敞明亮,很少见到苔藓,他小的时候,张家一家人挤在一起,阶下墙边到处都是绿丛丛的,家人也无暇去管,只有他和张皓夏偶尔会扫一扫。哎呀,想想自己,从那个窄小的张家小院里走到现在,几年间仿佛经历了穿越前一辈子经历的事情,虽然他现在还是一个地位低微的农家小子,但没关系,很快,整个琼州,甚至整个大明,都会传遍他张皓文的名字,他要在这个原本陌生的时代散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
  想到这里,他忽然脑海中灵光一现,转身离开了阳光刺眼的大堂门口,往里走了一步,吟道:“炎炎白日未到处……盈盈春意恰自来!”
  “不错!”已经快要走到堂上的周知府忽然停住了脚步,点了点头。
  正说着,张皓文又往里走了一步,接着道:“莫笑苔花如米小……”
  方才看热闹的,忧心的,讥笑的,那几个考生还有衙役一下子都好奇起来,盯着张皓文,见他两步走到周知府身旁,吟出了最后一句:“……争过亭上牡丹开!”
  “好句,好句呀!”廊下立着的几个考生之中,先响起了赞叹的声音,这些人能这么早交卷,除了张皓方这样押中题目,都是颇有真才实学的。这个时候他们方才明白,知府不是在考察张皓文的学问,而是有心让他露一手,想明白这一点的几个人更加纷纷夸道:“四步成试!比曹子建更胜一筹!”
  “嗯……”周知府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把自己方才判的的卷子举起来晃了晃,只见上面都是红圈,最后写了一个“可”字。他又看了张皓文一眼,意味深长的道:“过几日就揭榜了,留在府城等着看榜吧!”
  这就是说他府试也通过了!虽然出了一点小插曲,但结果还是在他预料之中的。如县试的时候一样,他立在廊下,等着其他人交了卷子之后再放头牌。后面几个人的文章,周颐就读的快多了,这次参加府试的人学问都还算不错,这让周知府心里颇为欣慰,想来明年学道大人驾临,又能为琼州选出不少生员,这些人里头要是能出上一个半个向唐家大房父子那样的进士,自己将来在官场上多了几个门生,对自己的仕途也大大有利呀!
  看着看着,就轮到了张皓方的文章,彭知府见又是一个年纪小的孩子,心里本来有几分欢喜,但拿起文章一读,起承转合上,总觉得和张皓文的文章有些相似,他也早就打听过了,张家今年三兄弟都来考试,在看看张皓方,虽说和张皓文乍一看一个黑一个白,但眉眼间多少有点相似的影子。
  彭知府沉吟起来,问他道:“你多大了,下笔怎么这么老成?这个破题是你自己做的,还是先生的主意?”
  张皓方自己一共没写成几篇文章,这破题当然是韩景春“指点”他做的,周颐忽然一问,张皓方愣了愣,心想,要是说是先生做的,那知府岂不是觉得我不是凭自己的本事?这可不行。况且,张皓文比自己还小,他的文章都能被取中,自己应该也没问题,于是他把头一抬,答道:“是小人自己做的,小人自幼好学,读书早,虽然今年才十二,但做八股好几年了,因此先生总说我比起同窗那些十五六岁的做的破题还老练哩。”
  彭知县听他言语间颇为自满,不禁有些不快,继续往下看去,忽然皱起眉头,道:“你这文章可曾仔细查看过了?怎么一连几个错字,你勘查的时候都没瞧见吗?是‘饥而欲食’不是‘机而欲食’是‘安能尽识’不是“尽织”……你自己瞧瞧,一连三四个错字,叫本官如何取你进学呢?!”
  “啊?”张皓方一听,就知道坏事了,他为了快点交卷子,像上次一样通过面试被取中,所以连草稿都没打,直接就写在了试卷纸上,本来以为刚刚练过的文章,自己都还记得清清楚楚,不会写错,也不会涂改,想不到却写了几个错字,把自己的前途断送了。
  “大老爷,学生……学生一时慌张……”张皓方看着稳坐在一旁的张皓文,更着急了,宝儿过了他没过,回去说不定他爹又得揍他一顿,他跪在地上上前几步,道:“大老爷,求大老爷看在学生年纪小,文章还有几分可取之处的面子上,让小人参加明年的道试吧!小人回去后一定好好读书,仔细做学问,再不这般鲁莽粗心了!”
  “哼……为
  官之道,在一个‘慎’字,做文章要慎之又慎,做学问要慎之又慎,做官,也要慎之又慎,你什么时候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考吧!”周知府把卷子往旁边一推,喊道:“下一个!”
  “这……我……”张皓方满脸是汗,急的语无伦次,明明今天就能摇身一变,称为村子里除了张皓文之外最年轻的童生,可大老爷轻飘飘一句话,他就得回去再等三年,他最没有耐心,最讨厌等了,他懊恼的捶着地面,满心后悔,早知道刚才就像张皓言一样先打一遍草稿了,其实也没有省多少时间啊!
  “你干什么!知府大人已经看完了,你快起来!”两个差役见张皓方行为已经有些失控,干脆上前把他拉了起来,往张皓文身边一按:“老实坐着!等着放头牌!”
  “八、九……再收一个,就放人吧。”周知府看了半天文章,也略有些累了,开口吩咐下人道:“要么……先把他们放出去也成……”
  他话音刚落,张皓文就见张皓言远远的来了。他手里小心的捧着试卷纸,一进大堂就恭敬的跪下行了个礼,把试卷纸交给了身旁的衙役。
  周知府一瞧张皓言,再次觉得十分面熟,他看了看旁边的张皓方,这两人长得挺像的,只是眼前这个敦厚老实些。周知府拿起文章一读,道:“嗯,不错,圣人的语气把握不错,文章也很质朴严谨。尤其是后面这两股……这可是你们先生给你改过了的?”


第54章 府试的插曲3
  “大老爷英明。”张皓言老老实实的回答, “学生原本写的是‘终日所言,非有及于义也。幽僻之说, 仅为小慧之所流, 而彼且津津矣。’先生说,孟子他老人家善辩,学生这么写语气太弱,给改成了‘拘于小慧,何津津之有哉?!’且让学生回去好好揣摩这两句话的不同, 学生确实觉得,还是先生改过之后的好些。”
  “确实如此。”周知府点了点头, “俗话说‘人如其文’我一看你的文章,就知道你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你被取中了!”
  说罢,他看了一眼垂头丧气坐在一旁的张皓方,又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本来我们为朝廷取士, 取的不仅仅是学问, 也是人品, 所谓是非、羞耻、善恶之心都没有的学生,本官是不会取他的!”
  随即他起身吩咐道:“放头牌吧!”
  ……
  “宝儿, 知府大人真的让你当场作诗了?”张皓春看着一年未见的张皓文,发觉自己印象中那个圆圆润润,粉雕玉琢的小娃儿已经长成了沉稳健壮的少年,不仅心中也有些感慨, 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要是自己肚里的娃儿像宝儿这么好看就好了,可惜她没有遗传到张传荣出众的相貌,陈择梁也只是五官端正……不过,看着坐在自己身边一脸笑容,精壮能干的夫婿,张皓春心里已经很满足了。
  “哎,也没什么,大概我年纪太小,知县不敢直接取中我的文章,想让别的考生心服口服吧。对了,大姐,你……你这么大的喜事,怎么不告诉家里一声呢?”张皓文看着张皓春隆起的腹部,在一旁问道。
  “我早说了要告诉爹娘的,可皓春非说娘要是知道了,肯定要来照顾她,那皓广怎么办?她不想让娘为难,所以我专门买了两个使唤丫头,还请了个烧火做饭的婆子,在家里专门伺候你大姐,你还算满意吗,东家?”陈择梁开玩笑的问道。
  张传荣也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自己的外孙或者外孙女再过几个月就要降生了,看看自己的长女皓春眼看就为人母,而宝儿已经过了府试,虽然消息还没有正式公布,但他童生的身份是跑不了的了。张传荣一时激动,眼眶竟然有些湿润。
  “这就是你所说的惊喜吗?”张皓文问道,凭他对陈择梁的了解,虽然皓春怀孕确实是件大事,但暂时先不告诉家里是皓春的决定,陈择梁肯定还有别的消息要告诉他们。
  “呵呵,皓文,你不是说过,让我给你留意一下府城的宅子吗?”陈择梁终于开了口,“我和你大姐算着,你这次过了府试,是不是就要到城里来读书,备考道试了?所以我俩打从去年就开始合计这事儿,已经看好了一处宅子,就等你来拍板了!”
  “真的?!”张皓文这几个月全身心的投入在县试、府试里,根本没机会想这么多。但是他心里也很清楚,韩景春这个夫子恐怕是做不长的。明年不光要考道试,还是“大比之年”所谓“大比”就是乡试,考举人。韩景春最近一年来除了帮他们准备考童子试之外,自己也一直在准备明年的乡试,张皓文衷心希望自己的老师能够离开天赐村,把他的满腔才学和一片热忱用在治世安民上。
  况且,道试和县试、府试不同,除了两篇四书文之外,还要考一篇五经文,这就意味着,他必须要开始选择自己的本经了。
  韩景春的本经是《诗经》,这也是附近的考生首选的本经,但是张皓文对《诗经》兴趣不大,他想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被禁锢在唯一的选项上。
  “唉哟……择梁,这宅子……得多少银子呀?”张皓文随着张传荣、陈择梁和陈择梁手下几个得力的伙计一起走进了一条宽敞而安静的巷子,在巷子尽头,安静的耸立着一座砖雕门楼,张皓文上前仔细打
  量了一番,见这门楼虽然不大,但雕镂精巧,雅致而秀丽。陈择梁命人打开大门,一进院子张传荣就忍不住感叹起来:“这两边还有回廊呢,院子后头是……?”
  “这是三进的院子。”陈择梁带来的房牙子恭恭敬敬在一旁介绍道:“这一进院子不过是个外院,您身后这是一溜倒座房,老爷您住的正房在后头,过了这垂花门就是了。”
  这是外院?张传荣有点惊讶,家前两年新盖的院子在他眼里已经够气派的了,当年王老大家里头盖房他也去了,比自己家现在的院子还差的远哩,谁知道这琼山城里头的房子竟然还有这么多讲究呀!看着外院,那可比当初张家盖的房子的主院小不了多少呢……虽然不会在房牙子面前流露出自己的想法,他还是颇有感慨的摇了摇头。
  张皓文不用多看,一瞧就对这新宅子非常喜欢。这宅子从外面一看不显山不露水,里面空间却非常宽阔,正是张皓文心目中理想的住处。陈择梁也看出了张皓文眼中的满意,对他说道:“宝儿,这房子最里头是个花园,虽然不大,但一直有人精心打点的。对了,还有个跨院……”
  “跨院?”张皓文有些奇怪,抬头往一旁看去,院墙的另一边郁郁葱葱,和眼前高大的树木遥相呼应,张皓文心中一喜,问道:“你和大姐住隔壁?!”
  “哎呀,还是宝儿聪明呀,我刚才特意没说,等待会儿你们看着那跨院的时候就知道了,哈哈。”陈择梁说到这儿,还是有些掩饰不住的得意:“宝儿,要买座宅子不难,府城里头官宦商贾来来往往的,经常有人卖宅,但这有花园,又两间临着带跨院的嘛……谁要是能找到第二个,我倒是要佩服他了!走呀,咱们在这儿待着干嘛,我带你去瞧瞧!”
  其余的人都被陈择梁打发着陪张传荣去了,张皓文并排走着,张皓文问道:“这两栋宅子,花了多少银子?”
  陈择梁嘴角一挑,道:“买的早不如买的巧呀,我打听也打听了小半年了,早就知道就这么一处三进的宅子,至少也的三四百两,不如这个大,也不如这个僻静。这两座宅子原先就是知府老爷府衙里头郭同知住的,他家里头人口多,便把隔壁宅子也买下来了,做了这个跨院,前两年平定了黎人,他也算是有功,调到别处做知州去了,如今在那边安顿妥当,就要转手卖这宅子,可他这宅子两座通着,一时间不好卖,他在那里又急等着用银子,还是周知府托我帮忙打听的呢!我带人来一看,这还要卖给谁呢?!咱们两家住最合适了!”
  “原来如此。”张皓文点了点头,陈择梁说的没错,这宅子两栋一起买太贵,单买一栋又要找人费力去修墙,对一般的人来说怎么都不合算,所以很少有人问津,倒是便宜了张皓文他们了。
  “他找人传话来说要七百五十两银子,说是当时四百多两一座买的,他还要亏钱。我瞧着确实值这个钱,就跟他还到六百八十两,他同意了。”陈择梁终于把价钱说了出来。
  张皓文哑然失笑,还到六百八,这数字可真吉利,看来古人也讲究这个。不错,眼前的小花园芳香阵阵,绿叶荫荫,将来皓广、皓春和陈择梁的孩子在这儿乘凉玩耍,李氏和两个姐姐在一旁有说有笑,想想这些场景,张皓文就觉得满心温暖,虽然离开了天赐村,但亲人们团聚的地方就是他的家呀,说到底,自己拼死拼活考科举,做生意的初衷,还就不是为了让家人们过的原来越好,再也不会为吃穿用度发愁了吗!想到一家人欢欣的笑脸,张皓文对搬到琼山之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不过,想起周知府在府试的时候对待自己还有两个哥哥的态度,还有四处听到的那些风言风语,张皓文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下,问陈择梁道:“姐夫,你方才说郭同知升官调到别处去了,周知府呢?”
  陈择梁起身在院里走了走,小声道:“听说艾巡抚也替他报了功的,但因黎人刚平,还需要人在这里坐镇,朝廷为他加了几个虚衔,估计这两年也要调走了。”
  “那……会不会对咱们的布匹生意有什么影响呢?”张皓文问道,“我看你这两月送来的账本,咱们的生意好像越做越大了,这虽说是个好事,但咱们如今根基还不牢固,主要就是靠着周知府帮咱们周旋一二,不知道其他的布商那里有没有什么怨言?”
  “嗯……这个,”陈择梁道:“做生意嘛,本来就是看谁物美价廉,因为咱们的布都是自己产的,从金鸡岭运来,一匹匹织的紧密光滑,比他们的白布更受欢迎,所以不但市舶司刘老内相那里一直从咱们这边订布,琼中几个县的布行也都开始找咱们供货了。广茂的掌柜找我谈过两次,但他们自己不肯压低价格,又嫌咱们卖的便宜,呵呵,难道让咱们抬高价格迎合他们?哪里有这么好的事?”
  张皓文听罢,皱起了眉头:“这个……广茂布行是最开始帮咱们销布的铺子,也算是咱的老东家了,能让利就让一点吧,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我看咱们上个月四千五百两净利也不少了,琼州的生意,不行就让一些给他们吧。生产太多,金鸡岭那边供货也是个问题。”
  “这倒是。”陈择梁点了点头,“但咱们可以再在天赐村附近招人织布呀,织机再做几台就是了。宝儿,有钱干嘛不赚呢,再说,等到了夏天海上动不动就刮台风,不趁着现在多赚点,后面几个月能赚多少可不好说。”
  “让我再想想吧。”这是张皓文第一次和陈择梁的意见产生分歧,这更让张皓文觉得,自己有必要快点搬到琼州,好好的和陈择梁一起商量商量他们下一步赚钱的计划了。


第55章 书院
  “皓言, 你当真不打算和宝儿一起去琼山吗?”五月初的天赐村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张家大房新盖好的院子里堆满了箱笼, 外面停着两辆马车, 张成才和吴氏,张家兄弟还有几个小辈都守在院口,为连中县试、府试案首的张皓文送行。
  张皓文其实刚从琼山回来不久,他一来是有些生意上的事情要和陈择梁商量,二来也是听从周知府的嘱咐留下来看榜, 一直待到前几天才回到村子里。
  被取中府试案首,对张皓文来说, 最大的好处就是减轻了明年道试的压力。和府试一样,道试也不太会淘汰府试中取中案首的考生。不出意外的话,他明年是肯定会中秀才的,但这并没有让减缓张皓文前去琼山求学的步伐,因为他知道, 凭他现在的水平, 要想在一年之内专攻哪怕一门经书, 研究到精通的地步, 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皓言和张皓方兄弟两个都随着张传华来了,张皓言也通过了府试, 张传荣和张传华一起去琼州读书,张皓言考虑了一番,还是拒绝了, 他有点放心不下自己的弟弟,打算留下来跟着韩景春学习《诗经》。
  张皓方自然是落选了,这对他打击不小,张皓文回家后好几天都没出房门。今天被张传华从床上提起来给张皓文送行,他怕挨揍,只得忍住一肚子的不情愿,蔫头蔫脑的站在张传华和张皓言的后头。
  李氏抱上小儿子张皓广,和女儿张皓夏指挥着来接他们的人把东西抬上马车,一家人一起出了院门。张皓文和张传荣此时已经在院外与村子里的亲友们话别了。
  待女眷们上车之后,张传荣回头把门一锁,钥匙交给了站在他身旁的三弟张传福:“老三,虽说家里头也没什么东西了,你还是有空的时候来瞅瞅啊!”
  “你放心吧,大哥!”张传福使劲点了点头。
  张皓文望着眼前站着的张家人和围在一旁那些从小看他长大的村民,许久不住在一起,张成才和吴老太太的脸现在看上去对他来说都有些陌生了。这些人中,他唯一有些不舍的是张皓言。这个忠厚踏实的哥哥在学堂里一直很照顾他,给了他不少关怀和庇护。张皓言略带一丝羡慕的面庞落在张皓文的眼中,张皓文上前拉了拉他的袖子,对他说道:“皓言哥,你好好跟韩先生学,明年道试,我在琼山等着你。”
  “好,宝儿,一言为定!”张皓言也有点激动,在张皓文肩膀上使劲拍了拍。
  “走了,宝儿!”张传荣在他身后叫了一声,张皓文转身回到张传荣身边,张传荣把手放在张皓文的肩头,对着张成才和吴氏鞠了三个躬:“爹、娘,我和宝儿走啦,等过年的时候,我们带上皓广回来看您二老!”
  说完这番话,张传荣拉上张皓文,回身向等待着他们的马车走去。
  眼前一望无际的田地还是如去年前一样插满了翠绿的秧苗,在仲夏的暖阳下蓬勃生长着,对张皓文来说,这一幕将是他对天赐村最后的记忆。
  ……
  攀丹村离着府城镇很近,张皓文到达府城镇的新家安顿下之后,打算第二天就去攀丹义学堂“报道”,他中了府试案首的事情在他没离开府城镇的时候就传遍了,唐臣还派人前来送了一份贺礼。这贺礼虽说没花一分银子,对张皓文来说却重于千金,这就是琼州岛上的士子人人向往的“攀丹义学书院”的荐书。
  有了这么一份荐书,张皓文和家人读书方便,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照料生意,最后一点虽然没人提起,却是张传荣和李氏一致的共识,张皓夏今年十三,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琼山的府城镇是琼州岛上最繁华的地方,在
  这里,他们能认识到更多在天赐村无法认识的人,为张皓夏说一门好亲事。
  第二天,张皓文起了个大早,在张传荣的陪伴下带着准备好的束脩六礼,天未亮就出了家门,赶往攀丹。攀丹是府城镇下的一个村子,村子不大,出了府城东门外的青云桥,约莫只有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
  一靠近村口,张皓文就感受到了攀丹村和一般村庄的不同之处,村前虽然也栽着一片和天赐村口一样高大的榕树,但树下竖着一块高大的青色石碑,上面笔力苍劲的写满了字,听说是唐氏先祖为训诫后代子孙所立。如今经过数十年的洗礼,碑角已经有些发灰,带着几分沧桑,但却为这村子平添了一层岁月沉淀后的质朴和厚重。
  进了村子,张皓文和张传荣打听清楚,直奔书院而去。一路上,所见到的不仅仅是扛着锄头的农夫,竟然还有几个戴方巾的士子,似乎也是赶往书院方向去的,还有人则在榕树林里书的吗?!”
  “爹你说的没错。”唐臣给张皓文的那封信上,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攀丹义学书院的信息。原来这书院叫做攀丹义学堂,近几年由于名声响亮,来读书的不少都是县学、府学的秀才,周知府方才跟唐臣商量着,改了个“书院”的名字。这样一来,更是引得琼州士子纷纷前来读书,一时间竟然无法容纳,去年年底还由府衙出钱扩建了一番。
  不过,如今想入攀丹义学书院读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由于前来的士子太多,唐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考核策略。首先,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考过县试、府试,成为童生,所以张皓文考过府试之前,即使他救了唐娟的性命,唐家也不会让他入书院读书的。其次,还要经过书院里的先生的考核,最后是山长的面试,才能入学。
  这么一来,进攀丹书院读书的,不仅仅有童生,还有已经考过了道试的生员。县学和府学只需要三年两次考核,并不用天天按部就班坐在那里读书,所以,府城里的生员在这儿读书的,确实不在少数。
  “那小子最精,又不好对付,你给三叔盯好了他……”
  眼前是长长一道围墙,长的几乎看不到尽头,只见那深灰色的堆砌得整整齐齐的层层方砖不断延伸,融入了绿葱葱的榕树林中。
  围墙的正中间,隆起的飞檐下悬挂着牌匾,阶下停着一顶软轿,旁边围着几个有些熟悉的身影。
  只言片语落入张皓文的耳朵,让他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和张传荣停住脚步,往前看去,又是那讨厌的王老三,他的身边正是和张皓文、张皓言一起考中了童生的王金汇。
  在这两人身后,还站着一个张皓文没见过的男子,他岁数不小了,胸前的长须已经有些斑白,身穿一件价值不菲的褐色杭绢长袍,个子不高,倒背着手,微胖的脸上挂着和气的微笑,看似漫不经心四处扫视的目光中却带着一丝生意人特有的精明。
  看见张皓文走近了,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打断了王老三的话:“呵呵,送下金汇就好,有什么话,回去说吧。”
  “是,是,郭大老爷!”王老三对这微胖的男子十分恭敬,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仿佛这位“郭大老爷”屈尊来送他们叔侄两个,对他们来说是个天大的荣幸。
  一转身,王老三看见了张传荣父子,他似乎并不惊讶,呵呵笑着走上前来,盯着张皓文道:“哟,这不是咱们琼州府今年的府案首么?金汇,过来,你和皓文往后在这书院里又是同窗了,虽说现今你们张家赚了大钱,搬到府城镇上住了,你两个娃儿到底是一个村子头出来的,要互相照料些呀!”
  “这位……”王老三说着抬手一让:“就
  是府城镇上广茂布行的郭大老爷,说起来,和你们张家还是同行呢!”
  “原来是郭掌柜,久闻大名了。”张传荣对郭掌柜拱了拱手。要是几年前,他见了郭掌柜这样的人,是绝对不敢平视的,不仅如此,还得弯着腰向他行礼,低着头喊他一声“大老爷”。
  如今他家里做起了生意,不再以务农为生,最关键的是,现在他们张家已经有张传云、张皓言、还有张皓文三个童生,张皓文还是今年府试的案首,他张传荣就算是在琼州府首屈一指的富商面前,也是直的起腰杆来的。
  “呵呵,哪里、哪里。”郭掌柜仍然是一副笑模样,拱手回了个礼:“原来这位就是名扬琼州城的张小相公,哎呀,今日一见,真是相貌出众,名不虚传呀。他三叔,我铺子里还有些事情,咱们先回去吧。有空你们二位到我那里坐坐,随时欢迎。”说罢,对那两个抬轿子的随从招了招手,又对张传荣连声道:“失陪,失陪。”就坐上轿子朝村外去了。
  “他就是广茂布行的掌柜?”张传荣有些疑惑的回头看了看,张家的布刚开始往琼州卖的时候,都是陈择梁在张罗,张传荣也没见过这位广茂布行的郭老爷。后来他在琼州倒是听过不少关于他的传闻,不少人说他先前是靠和倭人私下里做生意发家的,只是一直没人抓到过证据罢了。
  “嗯,应该是他。”张皓文打心眼里觉得这郭老爷看上去平易近人的很,其实一点也不好对付。不说别的,他……为什么和王老三一起出现在这里?!


第56章 奇怪的人
  日头渐渐升起, 周围的空气变得有些闷热起来,张皓文拉了拉同样在沉思的张传荣:“爹, 不早了, 咱们赶紧进去吧。”
  张传荣望了望郭掌柜和王老三离开的方向,点了点头,随张皓文一起往里走去。到了门口,张皓文拿出了唐臣的荐书,王金汇则报出了自己的名字:“王金汇, 童生副科。”
  看来,王金汇一直留在琼山等待府试消息, 得到结果之后,就来到书院报了名,还通过了书院的选拔。张皓文并不是特别意外,毕竟,韩景春教的不错, 他们几个, 包括他和张皓言、王金汇的四书功底都是很扎实的。只是相比于他们家, 王家可没有这么厚的家底, 王老大把他这个孙子送到这儿来读书,看来也是咬着牙, 发了狠劲儿的。
  当然,这其中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