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理想年代-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高低头一想,恍然道:“你是指汤化龙和黎元洪?可是他们不是革命党。”
李想心想果然是有玲珑心的人,一点即透,顺便再点一下。“拿来扶做傀儡,先顶着。”
曾高拍掌叫绝,“好主意。”
李想也是无奈才这样做,反复的琢磨还是选择了历史。也许这段看似偶然的历史,却是历史必然的结果。当我们以偶然来解释历史,正是一种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第八章 英雄功名(二)
辛亥,八月二十,上午。
秋日骄阳明媚。满城的枪声渐渐停息,一夜的战火硝烟,还弥漫在城市的上空未曾消散。
李想刚道咨议局,就接道吕中秋传来的好消息,又是一笔意外横财落在他头上,估计他做梦都会笑醒。
举义的几个临时营官和革命党人都已经收到李想的传令,聚集在蛇山脚下阅马场谘议局开会。参加者有李想、吴兆麟、蔡济民、曾高、张振武、李作栋,高尚志、陈宏浩、吴醒汉、徐达明、邢伯谦、苏成章、黄元吉、朱树烈、高震霄、王文锦、陈磊等。
所有人团团围座,李想先问了一句,“街上有派兵维持治安吗?伤员有否救治?”
蔡济民开口接道:“李西屏带着测绘学堂的学生兵在街上维持治安,伤亡很少,也都是他在安排救治。”
“这样就好。”李想点点头,取下头上已经肮脏不堪的大瞻帽,长身而起开始发表准备已久的演说。“小弟资望尚浅,得蒙同志们的信任,才勉强能够担任湖北革命军临时总指挥,现倍感压力。这已经超越小弟能力极限太远,实在无力再诸位继续革命。而现在革命初成,即须组建军政府,保住革命的成果。既然组建军政府,这个湖北革命军的临时总指挥就应该撤销。咱们现在就讨论湖北军政府都督的人选吧。”
大家听李想大帅的意思,是辞掉临时总指挥,也无意做都督。这回他葫芦里买的又是什么药?昨天还自告奋勇的抢下临时总指挥的权力,今天难道是想以退为进?这临时会议室突然沉默,只有大家呼吸声。
吴兆麟咳嗽一声,打破沉默,试探道:“李大帅的是临时总指挥,这个都督自然由你担任最合适。”
与会众人也一起附和,李想懒散的坐下靠在椅背,一眼扫过众人,心里一阵阵冷笑,还真是虚伪。“我一个无名小辈,担不得此等大任。昨夜都是权宜之计,临时充个数而已。现在我们的起义想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武昌城人民的认同,必须是一个众望所归、德高望重、为全国所知的大人物任湖北军政府都督。”
李想这样一说,他们才发现李想是真的不愿当都督。有人更恶意的揣测,李想狡猾的是想找一个大人物来顶缸的吧!因为现在革命随时都可能被满清朝庭扑灭,他这是为自己留后路呢。大家都在小声的议论,会议室里嗡嗡作响,李想和曾高交换个眼神,无语。
蔡济民拍拍桌子,示意安静。“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被害,孙武被炸伤,蒋翊武被迫逃跑。而黄兴、居正、谭人凤、宋教仁,均远在香港或上海,鞭长莫及。现在又去那里找一个德高望重、为全国所知的大人物呢?”
蔡济民明白的说出现在武昌城里革命党群龙无首的局面。
曾高适时的出声道:“咨议局议长汤化龙。他是名动东亚的洋派新人物,虽然只是立宪派,但也是我们革命极力争取的对象。”
汤化龙,湖北浠水人,出身富商家庭。这个人不仅聪明,运气又好,在清朝科举顺利,由举人而进士,再去日本进入政法大学研习法律,是个典型洋派新人物。
1909年,汤化龙回国,恰好赶上清廷在各地举办咨议局。以他的学问和背景,很快就被推为议长。1910年,他入京参加各省咨议局联合会议,被推拥为会议主席。此后,他数次参加立宪派的请愿活动,强烈抵制“皇族内阁”,组织“宪友会”,对清廷进行正当抗争。
张振武一拍桌子,“他可是对革命寸功未建,怎么可以选他做都督!”
蔡济民却是理解力里曾高的意思,“我们只是欠缺一个能影响全国的名义,就借用汤化龙的名义又何防?我们党人再组谋略处,可以限制他的权力。”
这样就没有人再反对了,李想感叹古人都挺有政治头脑的。
陈磊被派去邀请汤化龙,在此期间李想他们起草安民告示和刑赏令。
也就是黎元洪后来签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当天贴遍了全城。布告的全文如下:
今奉军政府令,告我国民知之:凡我义师到处,尔等不用猜疑。我为救民而起,并非贪功自私。拔尔等出水火,补尔等之疮痍。尔等前此受虐,甚于苦海沉迷。只因异族专制,故此弃尔如遗。须知今满政府,并非我家汉儿。纵有冲天义愤,报复竟无所施。我今为民不忍,赫然首举义旗。第一为民除害,与民戮力驰驱。所有汉奸民贼,不许残孽久支。贼昔食我之肉,我今寝彼之皮。有人激于大义,宜速执鞭来归。共图光复事业,汉家中兴立期。建立中华民国,同胞其毋差池!士农工商民众,定必同逐胡儿。军行素有纪律,公平相待不欺。愿我亲爱同胞,一一敬听我词!
还有刑赏令,规定了“买卖不公者斩”、“扰乱商务斩”、“奸掳烧杀者斩”、“邀约罢市者斩”等各项纪律。
被邀参加会议的还有副议长张国溶、夏寿康,秘书长石山俨,议员阮毓崧、沈维周等。这些人白须飘飘,老态龙钟,更现出西装革履的汤化龙精明强干。不过昨夜的枪炮,吓得惊魂未定的他们走路还在打摆子。现看到咨议局一排排真枪荷弹的卫兵,就有几个老家伙腿软的坐倒在地,还是陈磊使唤卫兵架进会议室。
会议室里汤化龙首先发表一番意正严辞的即兴演说:“革命事业,鄙人素表赞成,但此时武昌发难,各省均不晓得。须先通电各省,请一致响应,以助大功告成。此时正是军事时代,兄弟非军人,不知用兵。关于军事,请诸位筹划,兄弟无不尽力帮忙。”
汤化龙现在未必看好革命,现玩个太极推手,等局势明了再说。毕竟革命失败,是要灭九族的,他汤化龙还没有傻到给这些丘八顶缸。可也不能把话说绝了,这些丘八的枪可是真家伙,惹恼他们同样得掉脑袋。
吴兆麟突然说道:“既然如此,我推荐黎元洪。他是当世名将,在新军当中素有威望。”
李想眼中闪过一丝明亮,想不到这个黎元洪还是不可避免的被推上历史舞台。
议员刘赓藻起身说:“黎元洪现在城中,如果大家认为合适,我愿带人找他。”
以汤化龙为首的立宪派全都支持黎元洪为都督。黎元洪是蔡济民的同乡,这时候蔡济民的心思也活热起来。
“我随你去请黎元洪。”蔡济民愿随刘赓藻前往,无形中就是答应举黎元洪为都督了,这样革命党人也无话可说。
但是,他们人还未出会议室,工程营的士兵已经把黎元洪请了过来。
这下连李想都差点坐不住了,与曾高交换个眼神,吴兆麟他们是早有预谋吗?
黎元洪的出现,与会诸人竟然鼓掌欢呼。同时到的还有邓玉麟、向吁谟、李翊东、方兴等。
当黎元洪被告知要他出任都督时,面色惨白,急得大喊:“我不能胜任,休要害我!”
胡瑞霖、吴兆麟等婉劝,张振武、蔡济民等胁迫,但黎仍坚决拒绝,不肯就任。一时满座哗然。有人大声叫骂:“黎元洪,太不识抬举了!先前你杀掉我们报信的同志,此账未算。如今敬酒不吃吃罚酒,不革命即汉奸,杀你有名了。”
整个会议室比菜市场还吵闹,李想一掌拍的桌子砰的一声,总算安静下来。所有人莫不作声的看着不知欲意何为李想,毕竟他身上还残留着昨夜厮杀的威风,勉强镇得住场。
这时,李想把预先写好的安民告示丢在圆桌中间,喊道:“黎元洪,把着给老子签了。”
黎元洪瑟缩着用颤抖的声音说:“莫害我!莫害我!”
黎元洪拒不肯签,这字签上去还不坐实他造反的罪名。
李西屏气得举枪顶这黎元洪的脑袋说:“我们不杀你,要你作都督,你还不愿意!再不答应,我就枪你!”
黎元洪还是不肯签,“落在你们手上,反正和死没区别,你现在就可以杀了我。”
曾高拿过布告,笑道:“还是我来代黎都督签了吧,这回你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这样,经过书记缮写后,一张张贴遍全城。
黎元洪还是不依不挠的叫囔,到是吴兆麟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话,他才安静下来。李想不用想也猜的到,无非就是布告不是黎元洪亲自签的,到时候革命失败清庭追究,他完全可以说自己是被胁迫并非本意。
这不是李想最关心的事情,而立宪派这时最关心的是社会秩序。革命未起之前,他们希望尽可能避免革命;革命既起之后,他们希望尽可能温和地进行。武昌革命党人的严明纪律使他们满意。推举黎元洪一事使他们放心,觉得可以给予某种支持了。
李想本就没有打算留在武昌城,也懒得跟他们在这里扯皮,给曾高使个眼色,两个就溜出乌烟瘴气的咨议局。没有想到李西屏跟了出来,追这李想喊道:“大哥!”
李想停下脚步,好笑道:“虽然我们都是姓李,可我不是你大哥。”
李西屏笑道:“我们湖北湖南的李氏还不都是同宗族人,我就叫你一声大哥。”
李想一拳锤在李西屏的肩膀,说道:“无事献殷勤,你不在咨议局开会跑街上干什么?找我什么事?”
李西屏回头看了一眼咨议局,“没事,只是在里面闷得慌,出来透透气。你们不也出来了吗?”
此刻,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三个人一时沉默下去,并排走在被战火破坏,硝烟还未散尽的大街。战争的破坏力是如此的可怕,战后的重建却是千辛万苦。咨议局里的乌烟瘴气,已经让三个年轻人失望透顶。此刻,三人默默前行,却又心意相通。
李想突然伸出左右双臂,用力搂着他们两人的肩膀。“我们一起努力,开创一个理想年代。”
“我们一起开创……”
“属于我们的理想年代。”
自注:主角都是些虚构的人物,而代入真实的历史。毕竟这段真实历史的大人物们都太过敏感,读者大人们也都知道,某些人物不必深究,历史是否真有其人。如此写法,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历史人物的尊重。
第九章 英雄功名(三)
时至中午,《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贴满全城。武昌街头,万头攒动。
昨夜闹了一夜的革命,大多老百姓蒙着被子里打摆子,但也有老百姓亲身参与了革命。大多数老百姓开始只敢隔着门缝观察大街上的形势,发现来来往往的革命军纪律严明,对老百姓是秋毫无范,也就稍稍放宽了心。有人看到革命军中有认识的某个亲戚,也敢悄悄打听一下情况。
直到布告贴出来,现在老百姓们听说大清国的名将黎协统都革命了,顿感心中释然,也对革命多生出几分信心。
黎元洪,字守卿,湖北黄陂人(原籍是安徽巢湖)。1883年,他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被派往广东水师服役,参加过甲午战争。后又被张之洞赏识,曾派往日本进修。当湖北武备军被改编为两镇时,他任第二镇统制官。后来十一镇缩编,改番号为第二十一混成式,他得任协统。在湖北军界,张彪第一,黎元洪第二。
黎元洪是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军官,为更是人八面玲珑。别的军官中饱私囊,克扣军饷,黎元洪这样的新派人物是不屑干这种事,且常常与士兵同甘共苦,内行看来带兵也有两把刷子。这样军官在此时的清庭实在难得,自然被世人奉为名将。
李想不得不承认黎元洪对武昌城军民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有《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这一纸公告,极大地镇抚了大混乱过后的武昌城内的军心、民心,稳住了革命军的阵脚。武昌城的老百姓也开始自救工作,城市又恢复了活力,集市也都开张营业,市面又活了过来。战争如何的残酷,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要继续。
昨夜参与过攻打督署的老百姓,正口沫横飞的讲述昨夜的亲身经历。老百姓争相传告,互相打听,事实在流言声里被夸大,李想的名头也是越传越大。当夜,黎都督派李大帅为先锋取督署,李大帅先是在汤议长府过五关战六杰,借得宝马名枪。接着马踏六镇司令部,一杆银枪单挑张大胆麾下五虎将,张大胆变张没胆,吓得落慌而逃。瑞澄更是不敢迎战,丢下飬养的十三血滴子死士,自己跑上楚豫舰逃往汉口。反正,黎都督是开国名将,李大帅也是开国猛将。
李想在街头巷尾听到两句直摇头,看来过不了许久,就会有说书先生给他胡编更精彩大传记了。曾高和李西屏却是一个劲的偷笑,看李大帅阴沉着小脸气闷。李想郁闷的一头钻进茶馆,喝杯茶消消气,吃点点心,填补一下饿了一夜的肚子。茶馆的伙计看他们是青色军装的革命军,一脸战火硝烟味,看派头都像是军官,都拿出十二分的热情迎接他们。
随着《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贴出的还有刑赏令16条和湖北革命军改编和军队的人事任命。最后一条湖北革命军改编和军队的人事任命,就是李想一个人搞出的妖蛾子,先斩后奏了。咨议局的人正忙着分权而争吵不休,现在也都不知道,就曾高和李西屏同意了。反正布告一起贴出去的,都签着“都督黎”,他们要么都承认,要么都不承认。
不过革命军改编的人事命令,李想给双方都留有余地。湖北革命军第一师师长吴兆麟,第二师师长蔡济民,第三师师长李想。举义前,武昌的新军的兵力也就一师一旅一万五左右。举义之后,革命军现在只有三千左右的兵力,即使组建三个团都显得勉强。这些其实都是一个空名头,而李想正需要一个空名头。他现在有钱有枪,再挂个师长的名头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招兵买马。
李想郁闷的看了一眼在边上偷笑的曾高和李西屏,他俩正在津津有味的听茶馆的伙计口沫横飞的讲李想昨夜马踏连营的故事。“你们还有闲心听茶馆伙计说书?快去把我交代的事情盯紧了,办好了。”
曾高懒洋洋的学这李想赖在椅背,声音也懒洋洋的说道:“大帅,请您放一百二十个心,我保证能在下午三点钟之前招满一个团的兵力。”
李西屏嘴上塞着桂花糕,含糊道:“我也能保证我的团能满员,您绝对可以相信我们在新军里的人脉关系,召集三千个人不是什么难事。”
李想两根手指轻点桌面,“不要随便的招一些没有碰过枪的新兵来充数,我要的是原新军的老兵。这些老兵越多越好,你们谁能收笼一个旅的兵力,我就升谁作旅长。”
这下子曾高也认真的坐直了身子,李西屏也吐出了满嘴的糕点,都圆瞪着眼睛盯着李想。
李西屏琢磨着,抓抓头皮,“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咨议局那边还在折腾,也就我们一家在收笼散兵。我们开出的条件也很优厚,每月薪水普通士兵十块,初级军官十二块,还能预支一个月薪水。如果再给我们一天的时间,也不是不可能收笼两个旅的兵力。”
曾高摇头道:“这样不行。首先,我们没有这个时间拖到明天,我们必须今晚光复汉阳,夺取湖北兵工厂。有枪有炮,才能抵抗清军接下来的反扑。其次,我们带走两个团的兵力,已经是武昌城一半的主力了,再多就没有人来守卫武昌城,武昌城毕竟谁首义的根本。黎元洪毕竟是知兵事的军人,有这点底子在,他们在怎么闹,守住武昌城是没有问题的。”
李想点点头,“武昌城就是反清的一面大旗,只要坚立不倒,全国各地都会响应。满清也知道这里的利害关系,我们要加紧备战。现在时间多紧迫啊,你们还有闲心听小二说书,快给老子滚。”
说到最后,李想是真的有些火气出来了,曾高和李西屏只好灰溜溜的跑出茶馆,招兵买马、收笼旧部去。李想也不知是真的忧心时局,还是为满街关于他的流言而窝火,也许都有这么一点吧。
李想刚走出茶馆,竟然碰到一个他最想碰到的人——汤家小姐。还是昨夜的装束,婉约中隐现英气,正从咨议局那边过来,应该见过她老爹汤化龙了。只是昨晚闹得实在不愉快,李想想见又怕见,犹豫一下还是不去打招呼得了。李想低着头,就想从她身边混过去。昨晚上在汤家门口天乌漆抹黑的,李想也是一脸的污垢,而现在李想的脸早就洗得干干净净,汤家小姐未必认得出李想。
只是李想一身革命军军装,谁见了也会多看两眼。向汤家小姐这样心思细密的女子,还不是一眼就能认出李想。“李大帅这么快就忘了小女子?”
这时低头急走的李想,脸皮再厚也不能装作没听见。他停下脚步,抬头一看,作大惊状。“哦!是汤家小姐,刚才走的急,没看见,汤家小姐不要见怪。”
汤家小姐眼波流转,如一泓清泉静静流淌,面带轻笑,比这秋日的阳光还要温暖人心,语调弱弱不胜风吹,直痒到李想的骨子去了。“小女子那里敢责怪大帅,我只是为昨天的事向大帅道歉。幸好没有耽误举义大事,要不然小女子就成了革命的罪人了。”
李想连连摇手,“你无须自责,应该我向你道谢才是,没有你家的大宅门板,我也冲不到碉堡楼子下面去。”
汤家小姐认真的看着李想,“大帅,你真是健忘。你借的不是门板,是宝马名枪,现在武昌城的老百姓都知道。”
“宝马名枪~~~”李想的语调都弯了好几道,一口气实在喘不上来,脸部精彩的表情不比星爷差。汤家小姐果然是来找茬的,这市井流言害人不浅。
汤家小姐身后跟着的两个小丫头鼻子都笑歪了,汤家小姐还能一本正经的继续说道:“大帅,您说过,革命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东西有借有还。小女子的宝马名枪,您准备什么时候还啊?”
李想在心里大喊:真能扯,你丫比老子还能扯。李想也不愿示弱,干咳一声,整理一下面部表情。“鞑虏未灭,我还要凭借宝马名枪继续杀敌。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我一定会完碧奉还。所以还请汤家小姐看在民族大义的份上,多多谅解。”
汤家小姐突然低头不语,李想只看到她弯弯的长睫毛忽闪的眨个不停,看不到她如梦似幻的美丽眼睛,也同样是美的不可方物。李想心思还没迷糊,知道汤家小姐是在盘算什么鬼点子,心里建起提防,坚决抵抗汤家小姐的美人计。
汤家小姐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好像是下定决心似的猛然抬头,与正傻看着她的李想四目相对,李想清楚的感觉到一通电流,比高压电还要高的电流,贯通全身,他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电似的,超级兴奋而快乐颤抖。李想隐约听到汤家小姐说了句什么?然后满脸期待的看着李想。
李想几乎是条件反射的答道:“没问题……”那痴呆的表情维持过几秒钟之后,接着变成一只被踩到尾巴的猫,大叫道:“不行,不行!军队里没有女人。”
李想大吼大叫的引的大街上人人侧目,也顾不的这个时代的男女风化,拉着汤家小姐边走边说道:“汤家小姐,你现在的想法很危险,我是不会同意的,即使我同意,你老爹也不会同意。”
汤家小姐紧跟着李想,急急道:“你就这样拒绝一个革命青年报效国家的一腔热血?”
在喧闹的大街,李想拖着汤家小姐,后面还跟着两个丫头,李想发现不止没有摆脱围观,反而还增添回头率。李想赶紧放开汤家小姐的手,“大小姐,快回家吧,街上乱,我们再见!”
在战场厮杀而面不改色的李大帅,如今简直便是落慌而逃。汤家小姐用尽了平生最大的声音,朝李想逃跑的背影喊道:“我叫汤约宛,以后不要再叫我汤家小姐了……”
第十章 英雄功名(四)
秋日的阳光,即使是在正午,落在身上也是懒洋洋的,真适合睡个午觉。然而此刻的李想却是精神翼翼,昨夜通宵厮杀没有使他疲倦,反而更添精神。大概是昨夜大丰收,兴奋到现在,肾上腺激素还在疯狂分泌。
李想早在咨议局收到吕中秋的天降横财时,他又给吕中秋下达一个任务,便是要他马上恢复电迅局。电迅局没有受到昨夜战火波及,瑞澄到登上楚豫舰为止,都没有来得及给满清朝庭拍个电报。吕中秋就是把原电迅局的工作人员请回来,武昌电讯就算恢复了。
李想来到电迅局,吕中秋正抱着一碗兰州拉面,吃得呼呼噜噜。他看到李想进来,就要站起来行礼,李想摆摆手示意免了。这小子还是放下碗筷,陪侍在李想身后,李想也懒得管他。
李想先用黎元洪的名义发电促居正、黄兴、宋教仁等人来武昌;并请转电孙中山从速回国主持大计;还宣布湖北革命军成立三个师,一之三师师长分别是吴兆麟、蔡济民、李想;同时通电全国,告以武昌光复,请即同时响应。
这又是李想的先斩后奏,他们要么都承认,要么都不承认。他这个师长,谁都得捏着鼻子认了。
到此为止,李想要在武昌城办的事情已经全部办完。先在就等着曾高和李西屏集齐两个团人马,而后便渡江光复汉阳、汉口。
下午,汤化龙被推举为总参议。由蔡济民提议组织谋略处,作为筹划和决定军政大事的机关。蔡济民、吴醒汉、张廷辅、邓玉麟、高尚志、徐达明、王文锦、陈宏诰、谢石钦、李作栋、黄元吉、吴兆麟、蔡大辅等任谋略。意图很明显,谋略处就是用来架空黎元洪和汤化龙的权力的机构。
只是汤化龙他们这群立宪派搞起政治比鬼还精,既然军政府成立,那么军政府下属部门参谋部、民政部、交通部、外交部、庶务部、书记部、军需部等也都在汤化龙总参议的指示下成立。利用谋略处和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糊涂关系,谋略处的作用就在无形中被不断成立的其他机构挤掉了。汤化龙他们精明,蔡济民他们也不傻,两方就为这几个名额抢破了脑袋。
人事任命选举根本就是没有组织规程,咨议局里七嘴八舌,莫衷一是,好不热闹。在外人看来,到是极具民主气氛。
几经扯皮,才推定了参谋部人选,以张景良为参谋长,杨开甲、吴兆麟为副。
军务部长孙武(当时仍在养伤,未到任)
副部长蒋翊武(当时出逃在外,未归)
副部长张振武(代理部长)
副部长蔡绍忠(负责办事)
政务部长汤化龙(未到任)
副部长张知本
外交部长胡瑛
副部长王正廷(尚在上海,未到任)
开会就是扯皮,咨议局里的会议一直扯到日落西山。等这些大佬昏头晕脑的走出咨议局,才发现李想已经……
在湖广总督府被革命军攻陷之前,湖广总督瑞澂丢下家人,带着亲兵打地洞爬出府邸。在文昌门又丢下一半亲兵,才狼狈逃到停泊在长江江边的楚豫号军舰,慌忙下令起锚转舵,在这兵荒马乱中,又丢下十口大箱子的古玩珍宝。这才是瑞澄最肉痛的地方,现在他也只能乐观的去想,幸好自己有先见之明,在汉口英租界汇丰银行还存有一份家当。
当时天大亮,瑞澄只是有些不甘心的在武昌城外长江水域游弋,蛇山的炮队见了,调转炮口便是两炮轰过去。炮弹擦着楚豫舰落在水里,楚豫舰又慌忙转舵,紧贴着长江北岸江堤的英国军舰尾巴上停泊四官殿码头。
瑞澄派铁忠上岸到英租界宝顺路,英国驻汉口领事馆,给英驻汉总领事葛福(HerbertGoffe)送信。铁忠是老不愿意与洋人打交道,只是瑞澄的命令不得不遵。
铁忠也知道一点洋人的规矩,不喜欢别人叫他大人,要叫先生,有爵位的要称爵爷。不过铁忠不知道葛福有没有爵位,就姑且称他先生。铁忠哈着腰,开口就喊:“葛先生,大清国湖广总督瑞澄大人派小的来给您送个信。”
葛福的英伦大胡子微不可察的跳动了一下,“我知道武昌城里出事了,是怎么回事?”
铁忠连忙说道:“匪党叛乱,这次事件绝不同以往的长沙、广州的匪党叛乱。瑞大人请您向北京英国公使馆告之事变的发生,请求英政府的支持,希望驻汉口长江边的英国海军舰队参战,炮轰武昌匪党,帮助大清国重夺武昌城。”
葛福也深知事态之严重,英国在华利益几乎全集中在长江、珠江流域。他当即电告北京英国公使朱尔典(JohnNewellJordan),朱尔典也是头痛万分,他尽管非常讨厌革命,可革命潮流是世界的大势所趋,谁又能逆转得了。而中国革命最活跃的地区便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是英国在华核心利益区,战火扩大势必对它的利益造成直接的影响和损害,所以必须尽量运用和平手段,使局势安定下来。朱尔典遂指示英国在华海军“给以瑞徵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援助是不允许英国军舰主动开火,除非自身受到来自对方的武力威胁——这就是英公使电文中“力所能及”的意思。他们选择暂时性的观望,一方面是为长远计,先不和革命党把关系搞疆。另一方面不能让战火损害英国的在华利益。还有便是英国也实在抽不出多余的兵力远征远东。当时,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并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对立军事集团,一场世界大战已经在爆发的边缘。欧洲战局才是英国的重中之重,英国不可能有更多的军事力量投入远东。要向中国革命开战,英国现在是真的力不能及的,最多也就是抽调几艘军舰,在长江水道摆摆样子。
英国政府的态度,瑞澄总督大人总算是明白了。除了送个信,什么也没办成的铁忠还在罗嗦道:“葛先生说了,按万国公约,国际外交基本法则,他们坚决保持中立。但是可以给予我们适当的保护,但也不会向匪党开战。这是大清国的内政,他们不便插手。”
瑞澄站在楚豫舰甲板上,手扶着栏杆,吹着凌凌江风。蔚蓝的天边飘浮两朵白云,阳光灿烂,他这胖脸却是阴云密布。葛福竟然无耻到连“大清国的内政,我们不便插手。”都说的出口。瑞澄狠狠的咒骂一句,“大清国完蛋,你们还能在这片土地作威作福。”
瑞澄咒骂一阵,才对铁忠道:“你再去一趟英国驻汉口领事馆,请葛福转电朝庭,火速派兵南下,一定要强调此次武昌叛乱与前数次例如长沙、广州匪党闹事有更为巨大的威胁。聚众叛乱的湖北新军,他们装备新良,训练有素,是可于北洋新军匹敌的一支雄师。如今梁柱摧折,大厦倾倒,时间延误,将不止是湖北武昌一省一城的事变了。”
“喳!”铁忠又火急火燎的往英国驻汉口领事馆跑去。
武昌举义的爆乱传紫禁城的时候,也同时到传至恒上村。凑巧的是袁大胖子正在做寿,华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