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理想年代-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想说完下马,向山丘下的小溪走去。汤约宛也连忙跳下马,跟了过去。

李想以冰凉的清水洗脸,小溪清澈见底,纯天然而无污染,忍不住就掬水连喝十多口,痛快畅美之极。但是如果有一瓶可乐,或者红牛,就更是美哉。

汤约宛与身具来的优雅清越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不无感慨的说道:“在这个革命潮流滚滚如洪的大革命时代,那个热血青年不想自己的生命和青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即使我这样一个小女子,也想不顾一切的扑革命潮流,使热血沸腾,使青春激扬。”

满人奴役中国二百六十余年,洋人横行中国半个世纪,国家民族已经到了国将不国,亡国可期。可谓不有国,何有家,何有身。热血青年,大有救天下苍生舍我其谁之思,不乏其人。

李想大笑道:“又一个鉴湖女侠出世。”

汤约宛有些恼羞的哼了一声,“你的骨子里还是小看女人。女人闹革命,在你们眼里就是稀罕物。”

李想起身来到她身旁,毫无顾忌的探身过去搂抱她肩膀,笑道:“你明知道我不是这样封建人物,还说这话。我是出于尊重女人,保护女人的目的,才不让女人参与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

“陈词滥调!”汤约宛板着脸,她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听李想这样狡辩,转而又道:“现在的形势我都可以看出来,明显的拥兵六镇,又有洋人暗中支持的袁世凯势大。你又说,南北和谈是迟早的事情,当以保存势力为先。可你现在急急的往南跑,想要挽回局势,与冯国璋大战,消耗巨了,势力损耗,你将来又安身立命的资本又何来?你看,汉口事件以来,一个个都跳出来要治你与死地。想你死的人有多少,你还看不出来。等你手上的势力消耗干净了,你还有活命的机会?你为革命拼命效死,不惜身,只等湖北的危机一过,只怕所有人把你的功绩又全给忘了干净。”

李想顿然开朗的心情跌入谷底,汉口事件惹起的不愉快心情是怎么洗清不了,这势必成为他和武昌集团,还有同盟会集团的一块心结,解不开的死结。

李想心情郁闷,却也知道汤约宛不是有心加重他的郁闷,可谓真心担心他如今的处境。可是李想已经无路可退,他不是世代将门,不是世家子弟,不是革命巨匠,没有经营三十年的北洋军阀,没有偏不天下的门生故吏,没有影响全国的革命声威。李想只是一个无根的,凭空降临的穿越客,辛辛苦苦的拉起一家小公司,还是因为和黑社会有关系;有几个忠心的手下,还是因为借用歪曲的三民主义。

李想能够在湖北短短时日崛起,只因为李想掌握如今天下时运。

人民积愤清廷专制,政治窳败,已达极点。大局阽危,满清朝庭自强的振作之举,办洋务,维新,预备立宪,通通失败,全国绝望,眼看改革无望,四千年神明之胄,几如燕雀巢幕,不谋朝夕。加以贵族用事,骄佚恣雎,民贼专横,甘为戎首。如请愿国会代表之拘禁,铁道收归国有之风潮,皆足以大拂舆情,遏抑民气。于是人心激奋,咸欲谋脱君主专制之羁轭,享民权自由之幸福,大呼革命。始而川乱蔓生,迨八月中旬,鄂变继起。

李想正是紧紧的抓住革命风潮,人人畏惧不前,他挥军渡江战汉口,战三道桥,打洋人,在湖北东征西讨,汉口民族之气被他鼓上巅峰,李想俨然成了中华新民族之魂的代表,民族之气的聚集才使得自己实力如滚雪球越滚越大。各省哗然响应,如出一辙。李想只是因势而成事,如今冯国璋一再压迫湖北革命之势,首当其冲虽是黄兴,然黄兴民军之气与湖北革命之势实为一体。李想如逼而不敢战,保存实力,只会使先前因为他身上代表的民族之气消散,沦为袁世凯一类的人物,成为一个利用革命登上权力上层的人物,他身边因为民族之气凝聚在身边的人,一个个将离他而去。李想将一事无成!

汤约宛素手拿着一块饼干出现在李想眼前,使他从沉思中醒来,接过一口塞进嘴里,目光遥望远处的孤峰,含糊道:“我不是为武昌革命,不是为同盟会革命,我不在乎他们是否记得我的功绩。我是为民族革命,我也不是什么孤胆英雄,我只不过是在我身后的战士不知该怎么做的时候指点了一下,我想即使没有我,也会有另一个人来领导他们革命,也一样会取得成功。我只不过抓住了革命的潮流而已,不是一个推动的革命潮流,是他们。不是我成就他们,而是他们成就了我。任何想要逆潮流所退的人,只会被这个潮流所吞噬,粉身碎骨。我如今顺势而为,怕谁?”

李想心中怕得要命,可是满口的苦水也必须自己吞下,不能使任何人看出他的窃意。更要昂首挺胸,用力憋出一身的王八之气,幻想引得汤约宛春心萌动,投怀送抱。

汤约宛没有春心萌动,只是沉思良久,才道:“殷忧所以启圣,多难即以兴邦,满清朝庭到了危而弗亡之境地,也尝试过多次改革,亦想挽回此颓废腐败局势,贤人君子可是心力之为。洋务运动,百日维新,预备立宪,是所望于海内名公巨卿哲人杰士,懔被发缨冠之大义,誓抱冰握火之苦心。最后的结局何其凄惨,李鸿章的忍辱负重却诚为国贼,淹死在国人的唾骂声中,谭嗣同为变法流血,只是成就他六君子的个人英名。他们连自己也救不了,更不要说拯救天下苍生。满清朝庭已经能走的路全部走绝了,只剩下最后一条路:革命,革了满清朝庭的命。可是……你革命,为什么就要和所有人为敌?”

汤约宛的话太过文言,好歹李想还是听出一个大概。李想并不是和所有人为敌,只是和这个时代最具实力的阶级为敌。汤约宛老爸是著名的立宪人物,她会这么想是一点也不奇怪。

当时,维新立宪人物多是以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的知识分子,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的影响,思想上经历了一个否定或怀疑封建主义“旧学”、接受资本主义“新学”的转变。他们的生活际遇虽不尽相同,主张也不尽一致,但大抵都希望在不触动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求得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他们普遍认为,要国富民强,光靠仿造西方的坚船利炮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如要求“开民智”,“兴民权”,即给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以“议事之权”,等等。即使是革命党人,依旧没有勇气向地主阶级全面宣战,更没有勇气向帝国主义宣战。

李想自然不存在这样的心态,他搬出太祖著名的《论持久战》,侃侃而谈,“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而革命,就是要发动群众的力量。洋人和袁世凯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列强侵略者和袁世凯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你道,我们与冯国璋接战日久,为什么就没有吃过大亏,就是因为发挥了民众的力量。”

李想为了发挥民众力量到极致,破坏敌人交通,确保决战的胜利,可谓煞费苦心,几乎照搬薛岳长沙会战时对付小鬼子的全套经验。李想一到前线与冯国璋初次碰撞,就反复又重申了会战前所制定的民众组织、交通、通信、城垣破坏及物资藏匿的方法。

关于民众组训:

1、将战地民众,以保为单位,分别组成侦探、交通、救护、输送、宣传、慰劳等队,并分别授以侦探、通信、道路破坏、修筑、看护、担架、输送、宣传、慰劳等常识。

2、敌侵入战地时,所有青年壮丁男女均分任侦探、交通、救护、输送、宣传、慰劳等工作,老幼者一律离开铁路、驿路30华里以外山中安全区内,使敌人深入后,不见一人,如盲人瞎马,无从探悉本军情况及交通状况。

关于交通、通信及城垣之破坏:

1、将预定作战区之铁路、驿路彻底破坏,使之通塘、通河、化田、蓄水、还山。

2、部队转进时,将通信迅速撤收,或彻底破坏,使敌不能利用。

3、将预定作战区之城垣彻底拆除,使敌占领后,毫无凭借。

关于物资疏散及储藏:

将预定作战区之物资,竭力向后方疏散。民众之必需品,也须藏匿至距铁路、驿路、水路30华里以外之安全山中,使敌深入后,一无所获。

这一招非常管用,冯国璋有火车皮也不得用,打下城池也无城墙可守,所有必须物质全部需要后方补给。如此打法,只要时间一长久,袁世凯的北洋经济肯定无法支撑。当然洋人可以给他举外债,但是袁世凯撤兵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即使最后打败李想,他也得不偿失。只是黄兴……是在逼迫他李想与冯国璋决战。

汤约宛秀眉微微皱起,“可我们如今却要放弃避敌强,击敌虚的战略防御,去与敌人阵地壁垒硬碰硬,失去先前边退边打的灵活,我们还如何发挥民众的力量?”

看着她皱眉苦思的样子,心下涌出无限温柔,自信满满的笑道:“这你就不用烦恼啦,曾高他们参谋部早拟出了应对之策,这是最高军事机密,你还是不知道的好。我们还是继续赶路吧。”

李想的心下苦似黄莲,没有一丝脸上的轻松如意。湖北民军如果全线崩溃,会对全国革命是个沉重打击,湖北将失去领导革命潮流的优势,李想也只能学阎锡山躲起来装孙子,做山大王,将来也不用幻想有更大的作为……老子穿越客,去学阎锡山,他妈也太窝囊了。而南方革命党人将彻底的失去与袁世凯对抗的勇气,辛亥革命半途而废……虽然这个历史好像很难再改变,但是李想总是想,多少革命有志之士,在辛亥年间泼下无亮鲜血,再不努力一回,任凭历史如此发展下去,就放弃了先前如许可染红鄂江潮的牺牲,实在不甘心啊……这回真是不顾一切啦,李想无声的叹息。

汤约宛还是有些不相信的看着李想,他额头上新鲜的疤痕非常的明显,看他一脸精明的样子,可为什么总喜欢做一些不计后果的蠢事?替她当子弹时也是,如今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第一百一十七章 鄂江潮(一)

孝感北城门楼子,黄兴双手捧着一杯酽茶,站在油漆斑驳脱落的栏杆前,盯着城楼外铅灰色云层翻滚不休的阴暗天空发呆。没完没了的秋雨又开始了不紧不慢地飘洒着,自他黄兴入湖北,挥军北上扛冯国璋以来,湖北像戳漏了天河也似的。

黄兴无功而反孝感,城外各地前线据点的战报不断传来,他身边的文书已是堆积如山,里头还夹杂着湘军两协子弟兵报来要求曾饷的请词。他的参谋官李书诚几次要替他整理案上的文书,都被他拦住了。因为只有他自己才能得心应手地从这些杂乱的文卷中寻出任何一件来。

此次战役,革命军方面,连兵带官,损失千余人,可谓伤亡惨重。可虑的还是冯国璋,天明之后缓过一口气即步步紧逼,还在从后路源源调兵……事情竟几乎与李想当初派来说客所预料的一样,真的要在孝感决一死战了,只是这回的主动权,全部掌握在冯国璋的手里。黄兴如今是想坚守孝感,或者分兵纵深防御,兵力大损的他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黄兴深知,这一仗如果胜了,不但湖北之危自解,冯国璋第一军全军覆没,湖北集团再也找不出闲话诽谤他,全国革命将推向新的高潮,袁世凯反正也有了可能。但是结果却是败了,一败涂地,夜袭反攻没得手,孝感就更保不住。

夜袭中,甘兴典湘二协首先败退之后,王隆中也是孤军难支的败退下来。最可恶的孙武领导的鄂军,根本没有按先前的计划出现在制定地点,这些翻云覆雨,投机倒把之徒,果然是不可信赖。武昌集团革命派系林列,战场指挥不灵便,已经糜烂到把大好革命抛与鄂江潮。

昨夜一战,新军官兵们无惧牺牲和挫折,百死不挠。

在个人英雄主义的激励下和民族主义的感召下,那么多坚忍不拔的革命士兵、知识分子,把他们的肉身的热血抛洒……鲜血腥甜的血息,如今依旧弥漫在孝感潮湿的空气中不甘化散。

屡败屡战,屡战乃败的黄兴亦不免要自己一句,真实常败将军衰神附体?

如潮的心思想到这里,黄兴觉只得身子有发麻,便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脱了大衣裳踱了几步,便至案前,略一沉思,提笔写道:

怀锥不遇粤途穷,露布飞传蜀道通。

吴楚英雄戈指日,江湖侠气剑如虹。

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复神州第一功。

愧我年年频败北,马前趋拜敢称雄。

诗成,只觉屡屡失败遭严重打击的信心又回来少许。便朝外边喊道:“李书诚。”

“在!”畏在炭火盆边的李书诚应声答道,有着浓重鼻塞的鼻音。他也几乎同黄兴一样一夜未眠,寒风夜雨的在战场上折腾一夜。回城之后,战士在城里找一个干爽的地方,烤着火倒头即睡,可他却要陪着黄兴忙善后。他没有黄兴如此强壮的身体作为革命本钱,双眼不满血丝,还有轻微的感冒。

黄兴见他进来,便问:“王隆中,孙武他们还没来?”

李书诚牵强的笑道,“王隆中已经到了,正在城墙上观察冯国璋围城的局势。孙武恐怕来不了,庄蕴宽不是要去武昌商议各省革命党人议会的事情,孙武他说民军打败,道路不安全,他要亲自护送庄蕴宽去武昌。我估计着,孙武这一去,是不会回来了。”

黄兴忧心更深的叹息一声,“叫他们进来!”

王隆中,甘兴典,还有日本人大元一起走进来,却听黄兴爽朗的笑道:“可看出冯国璋准备怎么样了,这鬼天气是,外头还是很冷吧?”

如今黄兴能用的人也只有他们,更是要好好的笼络。

“不冷。”日本人大元忙肃容答道,坚持着日本人虚伪的礼貌。“北海道的天气,可比这里要冷得多。”

大元说时,眼角却扫了一下桌上墨汁淋漓的那首诗,沉思着就不再开口。王隆中和甘兴典皆不作声,等着老乡黄兴的正文。

“昨夜回城之后我一直在想,”黄兴把桌上墨迹未干的诗稿收起,神色变得庄重起来,“我们这次作战只知道按军事原则下达命令,而对于士兵的素质考虑甚少,以致失败。如今保卫孝感这一战再不能失利,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辱,关系全国的革命形势。请你们来议一下,这一仗怎么打。”

王隆中不假思索的说道:“总司令,孝感要守住,只靠我们两协湘军,已经无力回天。昨夜一战,湘军两协损失巨大,不足一万。”说到此处,王隆中撇了一眼甘兴典,“还都是良莠不齐。我们湘军已经使尽吃奶的力气,冯国璋兵强马壮,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

甘兴典也知道自己的兵昨晚把脸丢大了,只好装作看不到王隆中的挑衅语。

“当然不能全部只依靠湘军。”黄兴也思索的再明了不过,“冯国璋的北洋军一路南下,祸害甚多,本地居民也多是害怕。不如组织城内壮丁,无业游民抵抗,此城颇大,组建一万新兵还是不难。再去派人去汉口着人民日报宣传动员,拉个三千学生军过来。你们觉得如何?我还想,是否与黎督通连一下,换去孙武,另着人领兵来援?”

“有三千学生军,自可小有奏效,昨夜学生军的英勇善战,我也见识到了。”王隆中心里盘算着双方实力,“但拉一万壮丁也只能充数,如今是火器时代,未经过操练的军队根本无法派上用场。更汉口三千学生兵,却还都在汉口,动员过来,到派上用场,黄花菜都凉了。黎元洪这人,我以为是指望不上的。他在武昌设坛拜将,给你封一个劳什子战时总司令,不是明摆着要骑在你头上吗?昨夜孙武按兵不动,要是没有黎元洪的点头,我才不会相信。如此心地,求他参战实难指望。我以为还给黎元洪这个烂摊子得了,总司令下上海领导江浙联军,我们回湖南。要是总司令用得着乡亲们,我们跟着你去江浙也成。”

王隆中毫不客气的点名道姓的大喊。

黄兴听着却还是没有什么指望,而去江浙?丢下湖北战事,半途而废,更不是黄兴的性格。男儿大丈夫,有胆量接这个烂摊子,就有胆量承担这份责任。“湖北战事还未分出胜负,不能轻言放弃。去江浙之事,以后休提,莫要恼乱军心。”

边上的李书诚默默无言,昨夜一败,军心已然涣散。黄兴却还要在此无聊的坚持,是不都黄河不死心。人家都等着看黄兴的笑话,黄兴为什么就非要在此给他们看笑话?你黄兴可以为革命不顾自身,人家却不会为革命放弃己见。看看李想,那才叫聪明,在汉口遭到黑手,立刻低调行事,战场上几乎消失了踪迹。

黄兴背着手来回度着步子,心中焦躁。局势败坏到如此地步,而且还是在自己的手上。如果此次革命失败,二次革命还不知道要流多少血。

黄兴忽然回顾日本人大元,汉口事件,已经东京上空弥漫极度不快的空气,夜袭的主意就是他出的,大元此举是否另有居心?他有点恼怒地问,“你自称能助我大败冯国璋,我才协同你来汉口,此刻为何又一言不发?”

“俾人非不欲发言。”大元谦谦有礼的底首,道,“此乃中国革命安危的紧要关头,容我再细细思索一会儿。”

黄兴自嘲冷笑一声,道:“好,你好生想着吧!我却已想定了,誓与孝感共存亡。”

这话一出口,几个人同时大吃一惊。黄兴这回是真的豁出去了,就让看笑话吧,老子黄兴战死军前,谁还敢笑话他?

李书诚大声道:“不可!克强,你对中国革命的重要,不在孝感一城一地的得失。你若为逞一口气,战死在孝感,将是中国革命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此处不能革命,还有江浙。江浙若在失败,只要革命存有薪火,总有东山再起,革命成功的一天。克强,你等革命巨匠,就是传梯散播革命薪火之人,你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可存有这样的念头。黎元洪,袁世凯之辈,显然有窃取革命果实之野心,克强一去,岂非成全了他们狼子野心……”

“不用说了。”黄兴立刻制止他继续,黎元洪毕竟现在处在同一阵营。“我宁为战死,亦不为勾且偷生之革命家!”

王隆中忙进前劝住老乡道:“与孝感共存亡乃万不得已之举。今冯国璋初胜,我们湘军两协损失巨大,但是武昌却没有任何的损失。心怀异志的黎元洪是不会轻易的向袁世凯屈服,即使我们撤出湖北,黎元洪还是会和袁世凯周旋到底,革命未必就是一败涂地,总司令不必与孝感共存亡。”

一时间几个人纷纷上前相劝,也是各抒己见。正争议间,淋得落汤鸡般卫兵进来,捧上一封火漆文书,说道:“上海中部同盟会总部送来的急件,北方革命有新动向……”

在此诸人个个精神一震,北方革命的一举一动都会给袁世凯造成震动,对南方革命皆是好消息,特别是如今危机四伏的湖北。

“好,吴禄贞和阎锡山必是大事以成,今趟袁世凯背后有难,清廷有难。”黄兴一边拆封,一边笑道,“我就率领湘军两协子弟兵死守孝感,冯国璋……”

黄兴得意的话说到此处,突地停住,仿佛不相信自己眼睛似地抬手揉了揉,拿信的手竟轻轻抖了起来。他失神地退回桌后椅子旁,双腿一软坐了下来。

城门楼子里面立时安静下来,所有人连呼吸都收敛,只听外边淅淅沥沥的风声雨声,萧杀了这个清冷的秋季。

难熬的沉默许久,李书诚终于忍不住问道:“克强,这……”

“吴禄贞……在石家庄遭暗杀。”黄兴吃力地说道,“吴禄贞的卫士长马蕙田被清廷收买,在今早晨刺杀了吴禄贞,并割下人头逃走报功。”

黄兴不知是惊恐还是悲愤,他的声音颤抖得厉害,咬着牙笑得异常痛苦,“革命未成身先死……”

黄兴脑海浮出许许多多混乱的画面,与吴禄贞一起两江书院求学,少年意气,激扬文字的日子;一起被张之洞选送日本留洋,在东京求学,备受白眼,互相提携,强自振作的日子;一起在岳阳楼对酒当歌,畅谈天下,利志革命的日子。如近在昨日的画面,最是同学时代的亲密战友逝者如斯,刺激得黄兴头痛欲裂,心如刀割。

几个人一时都像计算机当机似的懵了,头像机箱里的劣质风扇似的嗡嗡直响。吴禄贞与阎锡山二人在娘子关见面,成立燕晋联军,准备会合吴禄贞的好友、第二镇统制张绍曾和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一起夹击北京。吴禄贞一死,如此一来,吴禄贞、阎锡山的大好宏图,付诸东流。

李书诚心里也不禁狂跳,吴禄贞和阎锡山一直拖着北洋军的脚步,才使得北洋军不能全师南下。吴禄贞一去,阎锡山在山西也难有所作为,袁世凯去掉后顾之忧,更是能腾出手来全力收拾湖北局势,这近在咫尺的大变如何应付?

“俾人已想好,容说两句?”日本人大元突然开口说道。

“请讲……”黄兴淡淡的说道,他的心情实在已经跌入谷底,因为好友死去的悲哀一时浓得化不开,也顾不上他是否另有居心,因此升起的一丝恼怒。

“吴禄贞在石家庄之死,虽使他和阎锡山的大好宏图,付诸东流。但还不至于湖北战局造成多大的影响,北方革命根基薄弱,尽是袁世凯的天下,他们此谋成功的可能性本就微乎其微,有没有多大的可惜。”大元的镇定使众人有些吃惊,这样的短语却又使他们有些难以接受,“目下湖北战局并不是不可为,俾人以为总司令也不必存与孝感共存亡的心思。”

黄兴勃然大怒,“放屁!你就是让我听你这几句空话的吗?”

黄兴已经顾不上他的顾问身份,与昨夜失策的猜忌,恼怒一并爆发出来。

大元谦卑的一笑,没有因黄兴的直呼大喝而弗袖离开,又朗声说道:“请容俾人说完。如今民军与冯国璋在孝感打红了眼,俾人以为我等都忽略了一个关键人物,便是先前叱咤湖北的李想。”

黄兴眼前爆出一团精光,李想这个名字使他因为老友吴禄贞的死昏昏沉沉的脑袋突然清醒,像一只瞧见野猪的猛虎,身子猛地一探,从椅子里站起身,目光灼灼的盯着大元,说道:“先生请继续!”

大元的称呼突然有回到先生,众人的目光也全集中在大元的身上。

日本人大元侃侃言道:“冯国璋之所以尚能如此威猛,并不是靠袁世凯坐镇信阳,段祺瑞掠阵黄州,乃是主因李想汉口与武昌闹起矛盾纠纷之后,对延铁路南下之北洋军消极阻截的结果。冯国璋第一军援兵,补给得以畅通无阻的南下,如若使局势继续发展下去,湖北局势则岌岌可危,我们即使添再多兵力,也无法收住孝感。倘若此时醒悟,与李想修好,还他汉口,消除先前的误会,尽释前嫌。李想即无后顾之忧,自可全力对付冯国璋南下第一军,冯国璋绵长的战线可以被他轻易掐断。没有了补给和援兵,和信阳袁世凯失去联系之后,冯国璋还不闻风而溃!”

大元说的非常有理,亦说得非常公正,更是处处为黄兴着想,为中国革命着想,并没有因为李想恶与日本人而贬低李想,也没有看出一点破坏革命的迹象,黄兴不禁点头,为先前对他的猜忌暗自羞愧。但与李想在汉口结的矛盾不是一般的深,把李想得罪的是那个叫彻底……许多被李想接收的官办、合办、已经濒临破产的工厂、公司,在李想砸下许多资金,才刚刚重新恢复生机,全被他们一举接受,捡了个大便宜。再与汉口华商、洋商的联合合作,李想的新华财团被排挤的已是穷途末日,已经元气大伤,在汉口苦苦的支撑。

如今黄兴即使甘愿放下架子与李想修好,可是被伤得这么深的李想会接受吗?何况李想把洋人得罪的这么深,洋人一直叫嚣着要惩办李想,同盟会该怎么和洋人交待?李想的兵力只能勉强与冯国璋周旋,吴禄贞一死,袁世凯无后顾之忧大举南下,李想哪来更多的兵力应付这些呢?

黄兴一口气想了许多,却毫无头绪,低头叹息一声,说道:“先生言之成理,我方才急得有些失态了,在此向先生道个歉。但如今如何办呢?”

大元点头道,“如今还为时不晚,将孝感壮丁全数征来,立时可得一万新兵,配合湘军两协,由王隆中统领,甘兴典辅佐,还是可以坚守孝感十天半月。同时着李书诚与俾人联络李想,动之以利,晓之以大义,半月之内,时间足够。”

王隆中听着,脸上放出光来,甘兴典做他的副手,那从此就要看他的脸色,看甘兴典今后在他面前抬起头来。听大元出此绝招,心中大喜之下恨不得狠狠亲他一口,忙连道:“愿立军令状!”

他旁边的甘兴典脸色却难看的可以想见,本就与王隆中不对头,如今要被他骑到头上去,那里会有好脸色?李书诚听说要和大元联络李想,也一时心事重重。

只是满身兴奋之情,一扫颓丧之气的黄兴没有没有注意他。黄兴早跃然而起,绕着大元兜上一圈,正待说话,见大元面现犹豫之色,欲言又止的底声细气道:“只是……”

黄兴迫不及待的问道:“只是怎样?”

大元顿首道:“李想在湖北横行一时,嚣张跋扈的很,如今受了如此委屈,要平息他的怨愤之情……”

黄兴突然仰天大笑:“只要李想肯摒弃前嫌,挽此革命危机,汉口的利益全部还给他,这个总司令我也可以让给他。等退冯国璋之军,我在汉口设宴,给他亲自陪酒道歉。又何愁他怨气不平?”

黄兴磊落,功名富贵,他具不放在心上。黄兴说要让位,自然是真的,只是旁人听来,只以为他是客气话。他说罢即提笔写下书信,转身交给大元,问:“你如今仍是我的私人顾问,应该在军中设一职位。”

大元谦逊的忙再顿首道:“黄先生和孙先生都是日本友人,俾人为朋友之义,也为两国友谊,更为同是东方黄种,同根同源,才来援中国革命一臂之力。在军中有无职位,俾人从不在乎。”

“好一句东方黄种,同根同源。”旁边听着的李书诚亦忍不住对国际友人的高尚情怀高声赞道,“我以为大元先生应特聘为民军参谋长。”

黄兴大声道,“我特聘你为民军总参谋长,这是孙君荐的人,待国士应有待国士之道毫不为过。”

大元此时眼角闪过一丝异色,无人瞧见。个个还在为大元三两句话扭转的局势高兴,只是所有人都刻意的去忽略了一件事情,或者已经没有多余的心力去顾虑……重新把李想抬向台面的结果,就是给日本向中国宣战的借口。

其实大元的心中,并不相信李想能挽回湖北破败的革命形势。可这无关他的计划,只要李想重新入主汉口,哪怕只是顷刻之后又被冯国璋覆灭,大日本帝国即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