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理想年代-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遣连的指战员们不断振臂高呼:

“誓死完成李大帅交给的任务!”

“不怕艰难险阻,光复西藏!”

“一定把列强势力赶出西藏!”

“保卫祖国边疆!”

……

在一片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林丹率领的光复阿里的英雄分队,高举红旗,扬鞭跃马,踏上进军西藏的征途。

进藏先遣连配有179匹战马、35匹峰骆驼。三个排每人一支步枪,每班一挺轻机枪。第四个排是机炮排,装备有6门无后坐力炮和迫击炮,两挺重机枪。

这些武器虽然简单,在以后的进军途中却极少被使用,因为他们面对的并非操枪之敌。事实上,在建立第一个据点后,机炮排和大多数重武器都被留在这里:携带它们行军已经是很大的挑战。

先遣连自和田地区的于田县普鲁村出发。由于开始与运输队同行,行军速度并不快。

从新疆到西藏阿里,中间隔着千里迢迢,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没有公路,就连羊小道也没有。进入昆仑山区,眼前呈现出一座座插入云际的雪山,一条条深不见底的湍涧,冰峰林立,全连凭一张地图和一块指南针,边侦察,边前进。

他们虽然是在喀什、和田地区驻扎,但他们从来没有进入过高海拔地区。

一字儿拉开三十五匹峰驼,这是后勤处从当地一支很有名的驼队手里买来的三十五峰公驼,其耐力和行走速度都属一流。可驼上坐的,却令林丹直叹气。除过两名向导还有四名后勤兵,剩下的,如果让他林丹亲自挑,怕是一个也挑不上。尤其中间那峰矮驼上坐的,简直就是个绣花枕头!

她就是照顾过他的小护士江如梦。还以为井勿幕就是开个玩笑,想不到真把她安排进了先遣连。林丹对江如月算是有点了解,还算谈得来。据说她是上海随赤十字会来的,不仅护理技术一流,数学也学得非常好,会摆弄很多仪器。井勿幕拿她当宝贝一样介绍给林丹,还再三强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首要的,就是保证江如月的安全。

林丹真是不敢想象,一个如此柔弱的女子,到了昆仑绝域,生命禁区,还有什么安全可言?

先遣连进到了险峻的赛虎拦姆石峡,只见无际的天空只剩下一条青蓝色的带子,仰起帽檐也望不到石峡的顶峰,被洪水搁置下的乱石横七竖八地塞满了峡底,给人们的行进带来很大困难。部队在石峡中走着,有时乱石从头上呼啸而过,他们机敏地牵马躲避;有时遇到山洪迅猛倾泄就只好在悬崖底下过夜。到了石峡的中间,最窄处只能勉强通过一人一骑,简直成了一条石缝。

战士杨生有在通过这条石缝时,一条腿被锋利的山石划破,待卫生员给上药时挤烂的皮肉已经和棉裤粘在一起了。虽然不是和拿枪的敌人作斗争,但前进的道路上处处都留下了战士们的血迹。

晚风瑟瑟,天空褪去最后一抹红霞,晚霞涂抹过的雪山呈现出一派难得的宁静。

这是夜的开始,白昼与黑夜之间,昆仑有片刻的喘息机会。

林丹不敢让大家休息,必须抢在昆仑发出淫威前将地帐篷搭建好。

四十多名战士分成三组,一组到附近荆棘丛中拾柴禾。一组抢挖地窝子。另一组是炊事班,紧着在营地搭帐蓬,支锅架。

长途跋涉,这是进入昆仑雪域的第一顿饭,应该吃得有纪念意义。谁知炉灶刚架起来,第一把柴禾点燃时,嚣叫的西北风便到了。这风,来得没一点征兆,刚才四野还静处处的,雪粒子扬起来,都能垂直地落下,转眼,西北风卷着雪尘,怒吼而来。已经习惯昆仑多变的天气的战士们并不显慌,而是习惯性地竖起衣领,缩起脖子,弓身往背风处抢放东西。

林丹一共带的峰驼,马匹驮的,是司令部给的资料还有仪器。进入昆仑前,师长刘振海再次将他叫去,给他讲了这次出征的任务和重要性。

这里,可是被成为生命禁区!

此次他们进入藏北,就是要将新疆通往藏北的重要地形图测绘出来,彻底征服生命禁区,是兵团司令部确立的第一个战略目标,眼下入藏大军将要全部开进藏北,掌握第一手地形地质资料就显得十分重要。

他们在雪域昆仑踏出一条路来,这是何等的壮举?在西域的洋鬼子探险队来来去去,但是还没有一直探险队完成这个壮举!

林丹仰望雪山,风还在吼,一浪高过一浪。

第四百三十七章 泗水事件

凌晨,春风料峭,喧闹了一天的江城终于静了下来。白天熙来攘往、喧嚣不宁的街道此刻清凉孤寂、音无人影。昏黄的路灯下,白天游行、集会时丢弃的传单、小旗随处可见。

春天的江城,在鄂州革命军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下,显得格外地狂热、兴奋、骚动不宁。

落迦山一座精巧、典雅的中国式别墅里,创造这一切辉煌的李大帅正抱着一叠公文,斜靠在舒适的真皮沙发上梦进千里。

一会儿是西疆的万里硝烟、铁甲奔腾,一会儿又是中原大地的炮火连天、纵横厮杀,一会儿又是深蓝碧波的长风破浪、气吞扶桑,一会儿又是穿着龙袍准备称帝的袁世凯这个死胖子苍白的面孔、惊恐不定的眼神……

忽然,帅哥中的不老神话刘德华和美艳不可方物的范冰冰两人穿着未来警察的行头冲了过来,范冰冰一把抓住他娇喝一声,道:“我现在以扰乱历史时空罪名逮捕你,从现在开始,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李想急得上下踢腾,难以脱身……一阵急促的钟声忽然在他耳边响起,缭绕回荡,久久不散。

李想睁牙了惺松的双眼,汗流浃背,迷迷瞪瞪地坐在那里,手里还拿着没有看完的公文,脑子里纷纷乱乱,刚才的梦还在翻腾着。

真怕一觉醒来,春秋霸业都是梦,他还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路人甲……

电话铃再一次猝然响起,李想慵慵地抓起电话。

“大帅,泗水出大事了,华人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危在旦夕,南洋各地的中华会馆都紧急呼吁祖国派兵前来护侨……”汤约宛急急忙忙的说道,“请您速到军部。”

李想一激灵,彻底醒了。

进入20世纪,海外华侨民族主义思想有了蓬勃发展,各类华侨社团大量出现。1900年,荷属印尼华侨上层组建了一个新型的华侨社团——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在它的推动下,各地中华会馆纷纷成立。这些会馆号召侨胞革除陋习,倡导学习中国文化,创立报刊,创办教育等等,加强了华侨间的团结,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发展,加强了海外华侨对祖国的认同。

卡车飞驰在静寂的路上,李想的大脑也在不停地翻腾着。

南洋华侨的社会地位一直处于任人宰割的社会边缘,华侨的生活只能用心酸和悲惨来形容。有臭名昭著的“红溪惨案”在前,今天又出现一个“泗水惨案”吗?

自明清以来,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原因,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是严禁本国人民“出洋”的。对中国人在国外遭受殖民主义当局的屠杀,采取“概不闻问”的态度,根本谈不上对在国外的本国侨民进行保护。

李想十分痛恨那个满酋乾隆的一句话:“大朝弃民,不惜背租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

那可是发生在荷兰殖民主义者在爪哇、巳达维亚屠杀华侨近万人的“红溪惨案”啊!

可无能清王朝却根本无视列强对华侨的血腥屠杀,开口闭口都是封建文人政客的那一套腐朽的外交辞令,一遇到国际问题,总是带有明显的媚外色彩,在牵扯洋大人的问题上也总是软弱无力。软弱的清王朝对国内抗争的声音总是竭力压制,对洋大人不合理的要求却言听计从,这不能不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大为失望。

此时的李想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眼下还不是与南洋列强殖民者争锋较力的时候,所以对泗水惨案的发生,更多地是谈判桌上多方交涉,通过政治途径解决。

但是,面对荷兰这样一个没落的欧洲九流小国,还是有机可乘。因而在得知泗水发生事变的消息时,他手下培养出来的军国主义们才会打扰他睡觉。客观地说,他也是欣喜多于忧虑。

汽车在混凝土路面上微微颠簸着,走出落迦山的缓坡。路旁的绿化带在昏暗的车灯下显出一片青灰色。

沿着蛇山脚下走过,“嘎”地一声停在了一座典雅的楼房前。

这里就是鄂州政府的心脏,座落在蛇山脚下的红楼。它的前身,是立宪会的重要据点,湖北咨议局。

清晨七时,鄂州军部的高级将领齐集参谋总部,匆忙召开了紧急会议。

条开大桌的横头,李想襟危坐,一面硕大的五星红旗悬挂在他头后的墙壁上方,哄烤着气氛森严的会场。他左手方是李西屏,右手方是曾高,在他们手下依次坐了长长两排。

会前,只有李西屏和曾高等少数阅过南洋各地中华会馆发来的急电,而更多的人尚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此时正交首接耳低声询问着。

李西屏看了李想一眼,见他点点头,便转向曾高,说道:“开始吧!”

主持会议的曾高先就收到的电报作了简短的说明,随即指示军统大老板吕中秋首先向来人宣读南洋方面中华会馆来电。

会场一时气氛凝重、静寂,只有吕中秋急促、有力的声音掠过众将士,在屋里回荡着:

“一、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举世华人无不欢欣鼓舞。民国元年正月十五,元宵灯会,荷属爪哇岛泗水市华侨,纷纷走上街头,举行集会,升起五色旗,鸣放爆竹,庆祝中华民国的成立。荷属泗水殖民当局派警察马队武装干涉,强迫下旗,撕烂国旗无数,并当场有3人被击毙,10余人受伤,100余人被捕,书报社被查封,外埠来电被截。”

“二、愤怒的华侨采取闭门罢市的行动以示抗议,荷兰殖民当局进而出动大批军警强迫华侨开市,又逮捕400多人。华侨先后被捕者达200余人。酿成此次的‘泗水事件’。”

“三、事情发生后,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在给中国驻星马总领事馆的急电中,要求迅速同荷兰政府严正交涉,‘存国体以慰华侨’。

同时,荷属巴达维亚泗水华侨急电南京临时政府请求“即派军舰来泗保护,并遣陆战精兵发往。一旦有事,调遣较易。”

在给北京袁世凯大总统的急电中,呼吁“若不从速进兵保护,不念华侨受其涂炭,即中国权利亦将损失,南洋更有何立足之地?”

“除了拍电给北京和南京之外,距离最近,下南洋人口最多的广东和福建两省也收到了大量告急求援文电,‘商民呼吁乞援之电,日必数至’,广东会馆甚至派出代表前往广州,不得出兵誓不罢休。”

电文念完,众人一脸惊愕。会场还是一片沉寂,只有李想的目光在众人脸上睃来睃去。

李想对此时众将士的惊愕是完全理解的。如果是去中亚护侨,他们从新疆派兵就是,但是身处内陆的鄂州政府要去南洋护侨,他们有点不知道怎么下手。

这也使得这些将士们一时摸不清他们的大帅究竟对泗水事件是个什么态度。

见无人开口,他们的李大帅摸摸下巴上唏嘘的胡渣,说道:“清帝退位,共和告成,我侨外同胞纷纷举行庆祝大会,热烈空前。惟日本神户侨胞提灯游行时,曾遭日警干涉限制,而荷兰在爪哇官警,尤为悖谬。我侨胞因庆祝而被杀伤多人。国旗亦被撕毁。事出突然,所以请各位来商讨一下对策,主要是对时局的判断和下一步的措施问题。”说着,他提高嗓音,收起了微微的笑意,“南洋,除暹罗是独立国外,安南、柬埔寨、老挝、马来亚、新加坡、印尼、缅甸等均处在英、法、荷等国的殖民统治下。孙中山先生到那里进行革命活动,受到各种反动势力的限制、阻挠和陷害,但由于有当地华侨的热情支持和保护,因而得以化险为夷并把反清爱国运动开展起来。南洋华侨在中山先生的宣传鼓动下,提高了爱国主义觉悟,积极参加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为武装起义而踊跃捐输。革命遭受挫折各役,参加起义的爱国志士,逃亡到南洋,当地华侨更是尽力给予帮助。还有许多华侨青年,怀着满腔热血,回国参加武装起义。他们舍身赴难,为国捐躯,用鲜血谱写了不少可歌可泣,彪炳千古的壮丽史诗。

要记住,在这场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中,海外华侨对国内的革命活动,始终给予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华侨在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都曾经积极参与,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孙中山从创办兴中会起,从事革命活动的经费几乎都来自华侨。

泗水华侨的事情,我们不能置之不管。列强还想如清朝哪会,欺辱中国人,我不答应,就是为辛亥革命牺牲志士的亡灵也不会答应。所以泗水的严重事态必须加以解决。这次泗水事件虽然有些突然,还是请诸位就下一步的处置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站起来打破僵局的,是身材高大、威风凛凛的李西屏。这时,他一扫以往给人的那种悠然超脱的印象,神情严峻、目光沉稳,颇有些军人气魄,以湖北人特有的口音说道:“我认为派海军舰队泗水护侨的行动完全合理,鄂州革命军应给南京临时政府充分的支持,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彻底解决南洋华侨的问题。”

李西屏言辞简洁,态度鲜明。

会前,李西屏即与曾高讨论过电报内容,已完全窥透了顶头上司李大帅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因而在拿出自己的观点时更显得毫不踌躇、锋芒毕露。

参加会议的这些鄂州军部将士,其实内心早已接受了泗水将以兵船交涉解决这一观念。所不同的,只是这一天到来的早晚而已。

须知,直接或间接控制舆论,鼓起中国国民民族情绪的,正是这些主张铁血政治的军人。而此时民国初建,刚刚奋起的舆论国民意志,也使他们认定眼下是一个彻底解决海外华人生存状况问题的有利时机,所以李西屏的话立即引来了一片群起响应之声。

匆忙召开的会议,却很快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最后,确定了“以此冲突为解决南洋华人问题的理由,不但要确保中国在的权益,而且还要以此对整个南洋实行军事占领”的海军方针。并李想亲自去南京,无论如何要策动汤乡茗派海军舰队一艘“海”字号巡洋舰前往泗水兵船护侨的定案。

会后,鄂州政府致电南京临时政府请严重交涉。

文曰:荷人之苛待华侨久矣。我侨胞水深火热,极堪垂念。此次共和成立,凡属中华民国分子,谁不亟欲登之衽席。况华侨蛰伏异域,尤深痛满清之漠视,冀共和之成功,奔走呼号,牺牲其财产生命而不惜。其所以如此者,不过希得政府完全之保护,而与他国人立于平等之地位,享受平等之权利也。不意荷属华侨庆祖国之共和,即遭荷官之凶暴,借故寻隙,罗织大狱,撕毁我国旗,杀伤我人民,系累我妇孺,惨无人道。显干公法,闻之愤气,言之寒心。且举行庆典何国蔑有,升悬国旗,何与治安,乃竟至调遣马步兵队,围掳男妇稚子达于千数。此等暴行,是直以亡国民待我华侨,而藐视我中华民国也。彼习见清朝政府视华侨如化外,甘自放弃权利,今日似故为尝试以觇我民国新政府之对外政策耳。……查公法通例,外人受本国保护,与本国人无异,如有不法之徒,逮捕拘留,外人得抗议之。至于遇内变而受损害,则本国有赔偿之责,不与内国人同。今华侨升旗庆祝,既不干该国法律,而该荷人之杀伤我侨民,复不关该国之内乱,且复逮捕拘留之不已。世界有此公法乎?夫侨胞热爱祖国,自民军倡义,踊跃输将,其引领望祖国之强,可谓切矣。今民国成立,仍令我热心之侨民,无辜受荷人之蹂躏,清夜自思,深用悱恻,兹当危迫之际,人心激昂,若无圆满之保护,不惟失华侨内向之心,亦恐启外人欺侮之渐。派兵船用恳向荷使严重交涉,以保侨民,失今不图,安见后日华侨之受荷人虐待者,不更甚于今日乎。又安见他国之待华侨者,不援以为例乎。至于如何交涉之处,请随时电示,不胜盼切。

第四百三十八章 护侨

天空万里无云,明媚的阳光照射着兵轮破开的水波,发出白花花的耀眼的亮光。

李想躲在舱内,抱着一本《战国策》猛啃,桌上散乱着《东周列国志》和《鬼谷子》等纵横家巨作。他这次是准备亲自出马办理这次泗水交涉案,所以在恶补功课。

《战国策》和《鬼谷子》同是先秦纵横家一派的名著,但《鬼谷子》多是精要的哲学话语和抽象的理论原则,晦涩艰深,而汉代整理的《战国策》和明代才编成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都是由鲜明的人物和生动的事件组成的无数案例,是运用、证明和实践《鬼谷子》的一个巨大的口才、谋略案例宝库。西方的MBA等案例教学法近年来才流行,实际上我国古人早就为我们提升谋略和口才准备了案例库。

战国时代的谋臣、策士们游说各国君主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政治主张、斗争策略和处世方略,是当时的英雄才俊们谋划各项事业战略策略、用言辞游说政要辩驳对手的真实记录和生动写照。其中众多游说辞、演说辞文采与义理都堪称绝唱、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透过文字,当人能体会到策士们的思维、心理活动,感受到他们今人难以企及的满腹经纶、雄才大略和卓越辩才。

谋算策划、舌战论辩,实质上是另一个刀光剑影的战场,一切兵戈其实早已在头脑中、论辩中决出了胜负。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类历史不能重演,但是人类活动是何等的相似。只要有人、有人类社会,无时不刻就会充斥着谋略,数千年前的风云人物们提炼的技能和思考的结晶依然是那么的鲜活如新,那么的急需运用。以春秋战国时代为背景的《战国策》和《东周列国志》,对急需泗水交涉成功的李想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大帅,你又在看什么神怪小说了?”

李想回头一看,管家小妹笑容可掬地站在身后。李想以前总是随身带着一本《水浒传》或者《西游记》,装出一副儒将风采,所以管家小妹才会有这样一问。

这次李想把汤约宛和水仙儿都留在武昌帮他看家,身边就带着管家小妹。

“不是神怪小说,我在研究先秦纵横家的思想。”李想朝她翻了一个白眼,亮出《战国策》的书皮。

“大帅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勤快了?”管家小妹疑惑甩手掌柜转性了的眼神说:“我站在你背后看了你很久,你竟然一点不知,真有祖暅不闻雷响的功夫。”

“我一直很勤快好不好!”李想加重语气辩解道。

“回武昌这么久,去红楼办公的次数屈指可数,这也叫勤快?”管家小妹回敬他一个白眼球。

一下被戳中要害,李大帅顿时无语。没有重要的事情他都在落迦山别墅,或者在武汉三镇溜达,或者参加各种宴会,反正就是很少去红楼。

管家小妹给他泡了一杯龙井茶,双手递过来,又说道:“大帅现在临时抱佛脚,好像也太迟了一点……而且,这种书看多了会心里阴暗,变腹黑的说。”

“谋略本身无所谓善恶,是使用谋略的动机和目的显示出谋略在道义上的卑贱崇高来。阴谋诡计应用在日常生活,那是卑鄙小人的ωεn人$ΗūωЦ伎俩,而如果用在国家大事上,那是枭雄谋士的雄才大略。

谋略权术是政治科学,与日常道德断然无涉。谋略并非教人奸诈和邪恶,相反,它正是为了战胜邪恶和侵害、为了保证道义的实现而必须运用的智慧和手段。它可使人避免愚蠢和短视,踏上科学、高效率的正道。

须知,人性中的黑暗和贪婪,残酷时常发生在我们周围。在对付那些黑暗事物和人物时,我们一定要当机立断、杀伐果决。国与国之间无道德仁义可言,该用暴力时就要用暴力,该用计谋时就应该用计谋。人与人之间当然有着道德的约束,但是对那些不义之人,对那些非我族类之人,心肠绝对不能太软。”李想理所当然的说道。

管家小妹梅迪露出深思的表情,良久才说道:“‘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此话的出处就在《战国策》开首的此篇。战国时代风云激荡、群雄逐鹿、弱肉强食,作为日渐衰落的东周的重臣颜率,为应对国难,在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基础上和对游说技能的熟练驾驭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三言两语、轻轻松松就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如果换些没头脑的庸官,那么不仅兴师动众,而且会使尊严、利益丧失殆尽。一切正如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所写的:‘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专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李想平日只知管家小妹很清纯的一个女孩子,听了这两句话后,方知她对《战国策》亦有研究,不用说,是个腹黑小妹!心中大为惊讶,忙说道:“小妹所论,最为精辟。谋略带来和平也带来正义和民主。上天赐予我们大脑和嘴巴,不用动手动脚、动刀动枪,头脑和言语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化解各种危机,不战而胜,是谋略的发端和宗旨。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救国难。颜率以自己的口舌完成了百万军队也难以完成的事,这完全是运用智慧和口才的结果,他深知作为弱国,自己无力应对强暴,只有借助外力和他国,才能解救自己,而只要说服了他国,危机就会化解。

人们时刻处在各种扑面而来的问题之中,问题的解决不是靠简单、粗暴和轻率的行为,而是靠人类的头脑。‘有话好好说’,言语足以解决问题、化解危机,而战争、冲突等暴力行为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会运用谋略和口舌的人,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显得非常轻松,就像‘草船借箭’的诸葛亮,他获得十万支箭的方式竟是那样的轻松快捷、匪夷所思。换了你在我此时的处境,要办好泗水交涉,你会怎么办?”

“我不知道!”管家小妹摇摇头,很干脆的说道:“这些道理,知道是一回事,使用起来又是一回事。大帅抱着《战国策》慢慢去研究,自己去找答案,何必来问我一个小女子。”

北京。

袁世凯在自己的私邸,穿着一件睡袍,坐在那里,看仆人们布置一间西式客厅。既然当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咸与维新了,他也要把客厅布置出维新气象。

一套宽大的西式真皮沙发被下人们摆成了长长的一溜儿。

袁世凯站起来,喊住下人们:“西式沙发不能按咱们的太师椅和茶几那样摆,应该这样,这样摆。”他比划着说。

袁府大总管袁二问道:“如果客人来了,老爷您坐在什么地方呢?”

袁世凯在沙发上一坐,道:“我就坐在这儿。”

袁二张大嘴巴可以吞下一个王八,惊道:“那客人还坐在您的上首啊?”

袁世凯拍拍沙发,道:“洋人讲究平等,尊卑长幼不是分得那么严格。”

袁大公子克定早已进来,看乃父袁世凯兴致很高,不敢打扰,拿着封电报一直站在旁边。

袁世凯瞥见了他,问道:“有事吗?”

袁克定举着电报,回道:“李疯子从鄂州发来一封全国通电。”

袁世凯接过电报,“哦”了一声。《临时约法》已经让袁世凯非常不快,这时候李疯子还来添堵。

袁世凯看完之后就丢开,咆哮道:“派兵!派舰!一个个都来逼我!”

……

南京。大总统府。

宋大小姐从铜脸盆里拧了一把毛巾,递给孙中山。

孙中山接过,胡乱擦了几下脸,就要往外走。

宋大小姐嗔道:“看你,脸都没擦干净,就急着要走……”

拉过孙中山,又拧了一个毛巾,像待孩子一样,一边给孙中山擦脸,一边说,“不就是一个电报吗,那样着急干吗?”

孙中山叹道:“李想的电报咄咄逼人啊!我常年侨居海外,也深知侨胞疾苦!清帝退位,共和告成,我侨外同胞纷纷举行庆祝大会,热烈空前。惟日本神户侨胞提灯游行时,曾遭日警干涉限制,而荷兰在爪哇官警,尤为悖谬。我侨胞因庆祝而被杀伤多人。国旗亦被撕毁……南洋侨胞,想请我们派兵护侨,李想拍来电报也是这个意思。”

宋大小姐道:“派舰船护侨,不是挑起国战吗?这个时候,南北之间都还在为一个《临时约法》吵闹不休,有能力去挑起国战吗?南洋又不是汉口,毕竟是别人的地盘,李大帅这次真是有点疯狂。”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大总统之后,孙中山就强行将内阁制写入《临时约法》。

约法在袁世凯宣誓就职之后第二天就公布,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争论不断。

以宋教仁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一直都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政治主张介于革命党和北洋派之间的立宪派也主张内阁制。统一党把完成责任内阁制度写入自己的党章;共和党和后来成立的进步党也赞成内阁制,认为“行政由内阁负责,总统不可越俎代庖,总统颁布法令,须国务员副署;内阁有拒绝副署权”。由于中国刚刚由帝政变为共和,人民视总统若帝王之弊,而“欲救此弊非内阁制不为功”。统一共和党、中华共和促进会、国民协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等党派和团体也多主张内阁制。如国民协会认为,今日中国非取内阁制不可,原因是“大统领不对国会负责任,一旦政府不为人民信任,舍革命外无由易之,法制不然,政府受国会监督,国会不赞成政府焉,去之易于反掌”。革命党人主办的报刊,都大力宣传责任内阁制的优点。

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派则主张总统制最力。袁世凯曾说:“临时约法设总理,大总统不负责任。以余观之,所谓不负责任者,亦有大小之区别。”“现在国务员当行政之要冲,一国政务罔不赖其筹划,政务之得失自属国务员之责任。然苟国务员之失职驯至国,随以亡,或虽不亡,而至于不可救药,则大总统能不负责任否?国民能不责备大总统否?”显然对责任内阁制持反感态度。勿庸置疑,这时的袁世凯肯定是倾向于建立一个实权总统制的政体。尽管他还并没有公开表达。

北洋派一方面论证中国没有实行内阁制的基础和可能,一方面鼓吹袁的雄才大略,以造成非总统制不可以救中国之势。拥袁的个别社会团体也是极力主张总统制,直接上书参议院对内阁制进行责难:“从今为共和民国,而仍设内阁总理。将谓有总理可以限制总统之权,若总统与总理为一党,则无异一人,是总统之权且加重矣。将谓有内阁总理,而总统不负责任,则直视总统为君主矣,而得谓之推倒君主,建设共和耶。”北洋派控制的《时事新报》认为:“袁总统之为人,姑弗深论,然固有雄才大略,不愿作傀儡者也。必须使之端拱无为,如英法之元首,不特彼所不甘,即为国家,亦正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