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败家福晋-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老家伙去哪儿了?”纳喇氏怒冲冲问,出了颐福堂,人就没影儿了!
  “似乎是和大哥一块回前院了,大约是要商量一下吧。”盈玥道,她到现在为止,也没看出阿玛是站那边儿的。大将军,就是深藏不露啊。


第一四三章、荣王薨
  纳喇氏突然狐疑地睨了盈玥一眼,“说来,月娘你方才怎的帮腔老太太,为十二阿哥说好话了?”
  盈玥一囧,便正色道:“额娘,您别生气。我也只是实话实说,十二阿哥身子骨真的比从前好了很多了。”
  纳喇氏哼了一声:“你才见了十二阿哥几回?哪里知道他是真好还是假好?”
  盈玥忙低头,她不能提十二阿哥说太多好话,否则额娘必定疑心,便叹了口气道:“额娘,十二阿哥体弱,十一阿哥又是那样的性子,其实女儿觉得,这两位皇子,虽然尊贵,但都不是良配。”
  说罢,盈玥可怜兮兮道:“额娘,难道我就一定要嫁皇子?就不能选个品性上佳的寻常宗室婚配?”
  听了这话,纳喇氏心疼地叹了口气,握着她软软的小手道:“我何尝不知,这两位与你年岁相若的皇子都不完美,可这世上哪儿来十全十美的夫婿?你可是孝贤皇后唯一嫡亲的侄女,皇上岂会把你随便指个宗室?”
  盈玥瞬间焉了,虽然她心里也有数,但还是不死心地问了。
  纳喇氏忙笑着道:“十一阿哥的性子……的确稍微有些缺点。将来只怕也不可能把私产交与你打理,光靠那点子俸禄,自然不够维持家用。”
  可不是么,虽说皇子哪怕分了府,内务府也会定时送去各种吃穿供给,可一旦分了府,京中权贵圈子的交际,全都得靠银子累起来,哪怕是亲王的俸禄都不够使唤,何况十一阿哥什么时候能封爵还是未知之数呢。
  纳喇氏笑眯眯道:“不过,你只管放心。额娘这些年早给你赞了一笔丰厚嫁妆,还有老太太,别看她生了一双势利眼,私底下也给你备了一份厚厚的嫁资呢。到时候,还有富察家其他各房添妆,这些加起来,足够你一辈子穿金戴银、龙肝凤髓,都享用不尽了。”
  额娘的意思是就说,十一阿哥抠他的门儿去,你用不着花他的钱,也能吃香的喝辣的。
  嗯,有钱,就是任性。
  纳喇氏压低了声音道:“咱们九房,可不是面子光鲜的四房!这些年在我手底下,不知翻了几个翻!咱们家绝对供得出一个体面额驸和一个体面皇子福晋!”
  盈玥:……我还能说什么?额娘早就打好算盘了!
  敏仪笑着道:“额娘这已经是最坏的打算了,可我瞧着,十一阿哥很是热衷这门婚事。日后娶进门,必定不敢慢待了妹妹。”
  盈玥:呵呵。
  面上却露出羞怯之色,“额娘、嫂子,如今还不曾选秀赐婚呢。圣意在谁,还不好说呢。”
  纳喇氏淡淡道:“有什么不好说的?这些年皇上对皇后和十二阿哥一直都是淡淡的。”
  盈玥沉默片刻道,“可皇后娘娘,并非等闲之辈。”
  纳喇氏沉吟,“说得也是,这些年皇后一直示好富察家,图的不过就是你了。她到底是皇后,皇上也不好太不给她面子。”
  纳喇氏幽幽叹了口气:“说这个做什么?皇后若真有那个本事求得皇上赐婚,咱们认命遵旨备嫁便是。”
  敏仪笑了:“额娘忘了,宫里还有个令妃娘娘,是断断不肯让皇后称心如意的。咱们就只管等着看好戏吧!”
  纳喇氏微微颔首,又对盈玥道:“这眼看着就年底了,月娘读书课程就停了,只管好好跟着周嬷嬷学好了规矩礼仪。选秀前,就不要出门了。”
  盈玥眼珠一圆,这怎么能行,她想去见大公主呢!
  心下不禁郁闷了,难道她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在郁闷中,终于到了乾隆三十一年。
  正月里,天寒地冻,值此之际,六贝勒府上传来六福晋有孕的好消息。额娘纳喇氏一大早便带着大嫂敏仪去贺喜了。
  这可是吟容嫁过去第六个年头,总算是一朝有喜,八伯母郭尔罗特氏只怕是欢喜坏了。
  吟容十五岁嫁给六贝勒,如今年逾二十,正是最适合生养的年岁。盈玥虽被拘在家中不能前去探望,但心里还是比较放心的。
  乾隆三十一年的春天,是个多事之秋。喜是坏事扎堆儿了。
  先是六福晋吟容有孕之喜,不消一月,四贝勒府上的侧福晋完颜氏又诞下一子。早先还担心血脉无以为继的四贝勒这下子总算是安心了。前头嫡福晋已经抱养了完颜氏所出长子,因此这个孩子会被抚养在生母膝下,一时间,妻妾相安无事,四贝勒算是享了齐人之福了。
  可没想到四贝勒次子落地后没几日,荣王府那边便不好了。
  明明都春暖了,熬过了漫漫寒冬的荣亲王,却病逝在这个温暖的春日。
  这个最得皇帝厚望的皇子,这个越过了四贝勒,先一步封王的皇子,也先一步去向阎王爷报道了。
  皇五子和硕荣亲王永琪,生母愉妃珂里叶特氏,幼聪慧学,骑**湛,精满蒙汉语、熟谙天文、地理、历算,因其博学多才、文武并济,深得乾隆所喜,寄予厚望,属意其继承大统。
  然,王患附骨疮,不得溃,昨冬病中受封,今三月薨逝,年二十四。
  无嗣而终。
  啊不,就在荣王的丧礼上,格格周氏悲痛晕厥,被诊出已经有了快四个月的身孕了。
  瞒得真是密不透风啊。
  先前荣王病势日重,府上妻妾个个惊慌失措,忙作一团,哪里还有闲心思争锋吃醋?倒是给这位周格格机会,生生瞒住了身孕四个月!
  一直瞒到荣王逝世,选在了一个最合适的场合,引出了自己的身孕。
  原本一个小小皇子侍妾的身孕,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然而荣王都凉了,周氏腹中的可是荣王的遗腹子,很有可能是唯一血脉了!
  因此周格格的身孕竟惊动了乾隆陛下,当时据说那位温婉柔善的令妃娘娘也在场,一边掉着泪一边称赞周格格数月来衣不解带侍奉之功。
  乾隆便下了一道手谕,加封这个怀有荣王最后血脉的周氏格格为荣王侧福晋,命她好生安胎。
  这个消息,还是宝容特特来告诉她的呢。
  宝容皱着眉头:“顺容与令妃娘娘并不认识,怎的令妃突然帮她说起好话来了?”
  顺容没进过宫,与令妃可以说素昧平生。难道令妃此举纯粹就是像向乾隆陛下展现一下自己的菩萨心肠?
  哦,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令妃娘娘又复宠了。就在去年秋天,年近四十的令妃魏氏又又又一次怀上了龙胎!!如今已经临盆在即。其父魏清泰虽然没有被起复,但是其兄因只是“一时糊涂”、“不惹揭发老父”,因此今年正月就被再度委任内务府广储司五品郎中,掌内府库藏。——这可是个相当有油水的差事。
  想必此事,皇后娘娘早已咬碎了银牙,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令妃。
  不过盈玥已经无心去理会这些了,因为,选秀的日子已经到来了。


第一四四章、选秀(上)
  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十七,黄道吉日。
  盈玥一席浅水蓝色八吉祥绣纹对襟旗服,僵硬的手臂轻轻挑开沉重的车帘子,望了一眼外头灰蒙蒙中透着曙光的天际。
  她现在身处的位置是顺贞门外,坐在一辆青色的普通制式的马车内。
  尼玛坐得尾椎骨都疼嘶嘶的!!
  至于为什么……
  这还得细细说来。
  本朝选秀的规矩十分冗杂,首先在开选之前,各旗的佐领、参领先要核实参选秀女名单,然后上报皇帝陛下知晓。
  由钦天监择选吉日,选秀就可以正式展开了。
  大清开国至今,旗人繁衍百年,人数早就已经翻了好几番,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整整二十四个旗的秀女,显然不可能一日甄选结束。因此三月十七这天,甄选的是满蒙汉正黄旗和镶黄旗的秀女。而富察氏正是隶属满洲上三旗正黄旗
  为免选秀之日车马混乱,因此在在三月十六的下午,六旗秀女便陆陆续续乘坐统一规格制式的马车,赶到了顺贞门外,在本旗参领、领催引导下,开始排车。
  两排马车,整整齐齐,一辆挨着一辆,靠边一字长龙,足足排出了好几里地!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盏大红的灯笼挂在车头上,千盏万盏,足足照了一整个夜晚。
  按照规矩,秀女们必须坐在马车上等候,不许下车,吃喝拉撒一应都得在马车里解决。
  这滋味,只有切身体会过的人才知道是何等销魂。
  为了避免排泄,正月十六日早晨,盈玥就不许吃饭了,午后灌下一碗参汤,便赶到了顺贞门。
  所以秀女,大约都是这个待遇。条件好的可以喝一参汤扛着,条件不好,就吃点干巴巴的饼垫一垫,绝对是不能多吃的。因为这里可不会给秀女准备茅厕!
  ——就算有茅厕,可排泄这种事情,不可避免的肯定会染上异味,而“体有异味”这条缺陷,第一轮就会被淘汰!
  所以——腹鸣如鼓,也都忍着吧。
  不过盈玥当然不会忍。
  排好车之后,她就闪进了小世界,饱餐一顿,祭奠了自己咕咕乱叫的五脏庙。
  这秀女排车,都是按照家世门第的高低来排列的,若是与宫中那个嫔妃是亲戚,也可以往前调动位置。而盈玥无论是家世门第,还是论亲戚关系,无疑都是最硬的。
  她是忠勇公傅恒之女,老爹的官职、爵位,仅次于宗室亲贵,而宗室之女是不需要参选的。
  毫无疑问的,十六日午后她抵达之后,没多久,便被正黄旗的参领客客气气请到了顺贞门的最前头,打开车门便能看到那纵横俱九排门钉的顺贞门正大门。
  顺贞门是紫禁城的北门,朱红的宫墙上三座琉璃门,正中那个大是正门,左右两侧小一号是偏门。而这两排整整齐齐的秀女车,就排在右侧偏门外。
  等过了宫禁时辰,便会开启右侧偏门,因秀女入宫参选。
  盈玥昨晚是在小世界睡了一觉,因怕睡过头,因此一直都是浅眠,大约睡到凌晨三点便醒了,于是索性起了,好生拾掇梳洗,便出来了。
  然后就一直在马车里坐到了现在。
  她才坐了一个时辰,尾椎骨都疼了,真同情那些饿着肚子坐了一个晚上的秀女。按照规定,参选秀女的马车尺寸也有严格的规定,里头很是狭窄,躺下自是不用奢望,顶多只能歪着小憩一会儿。
  真幸亏有小世界,否则一天一夜饿困交加,体质弱的只怕都要昏厥过去了。
  刚这么想着,外头传来一阵慌乱的声音,是从后方远处传来的。
  盈玥忙挑开帘子朝后看,原来是不知那家娇滴滴的格格昏迷在了马车里,禀了参领,勾了名字,记做落选,火急火燎被送回家去了。
  呵呵,连顺贞门都没进,便落选了,还真是悲催的主儿。
  别说,这样的秀女还不止一个呢!
  天大亮的时候,又有两个汉军镶黄旗的秀女,也晕倒落选了。
  盈玥都忍不住怀疑,发明了排车选秀规矩的人,肯定故意用这个法子筛选体质孱弱的秀女。
  一天一夜不吃不喝、不怎么睡觉,还能穿着三寸高花盆底鞋去参选,这身体素质,想来也不会太差劲了。
  这时候,盈玥旁边马车也挑开了一点点帘子,宝容露出了一张颓丧的脸,她指了指嘴巴,小声道:“月娘,你有吃的吗?”
  盈玥默然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奶疙瘩,丢了过去。
  宝容稳稳接住,瞅了一眼,流着哈喇子便塞进了嘴里。
  奶疙瘩,就是东方版的奶酪,又叫奶豆腐,是蒙古人发明的,满族因与蒙古世代联姻,所以奶疙瘩在满人圈里是很普遍的点心。这东西好吃又抗饿,还能稍稍解渴,拿这个当口粮最合适了。
  这时候,宝容后头的马车里露出一张可怜兮兮的巴掌小脸,“两位姐姐,能给我一块吗?我饿得好难受。”
  都怪宝容,吃得那么带劲,后头马车里的人都闻见奶香味了。
  那秀女观之不过十四五岁的模样,杏眼湿漉漉的,小嘴粉嘟嘟,端的是又可爱又可怜,她又急忙取下挂在自己衣襟上的绿牌子,指着牌子上的字,道:“我姓纳喇氏,阿玛是宫中舒妃娘娘的堂弟。”
  盈玥一愣,小姨妈的侄女??是了,那绿头牌上赫然写着江浙参政道纳喇赫图之女。参政道只是从三品的官儿,位于布政使之下,在京中权贵云集之地,算不得太高的官职。若非与宫中嫔妃是亲戚,怎么可能排在宝容后头?
  只是这个堂侄女,到底堂了多远,她就不得而知了。
  见她可怜,便扫了一眼四周,忙丢了一块奶疙瘩,精准地丢进了这个纳喇秀女的车窗中。
  这位纳喇氏格格比宝容文雅多了,她忙道了谢,落下帘子,才开吃。
  正在这时候,顺贞门的偏门打开了,里头走出五六个太监,为首是一个穿着蟒服、品级不低的宦官,那人与参领交谈了几句,便扯着嗓子,扬声道:“请众秀女下车!满洲正黄旗、满洲镶黄旗先行入内!!”


第一四五章、选秀(中)
  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十七辰时初刻,深深浅浅蓝色旗服的秀女们纷纷下了马车。
  按照规定,秀女只能着蓝、斜对襟样式,配三寸蓝色花盆底鞋,发型上,小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均可,但所佩首饰包括耳环在内,不得超过五件。
  虽然规定得如此严格,但依然能够在穿戴上轻易区分出高低。
  世家大族的格格,用的无不是顶级的丝绸缎料,动辄缕金丝绣纹,往往是顶尖的苏绣绣娘一针一线制成。旗髻上哪怕首饰不得超过五件,但金累丝嵌宝石的钗子,肯定比银钗金贵。
  宫里人的眼睛是最尖的,一眼就能看出你头上的首饰是纯金、还是鎏金。
  盈玥与宝容因排在最前头,彼此对视一眼,便并列盈盈走到顺贞门前,朝着那位六品顶戴太监盈盈落落大方一礼。
  那太监只消扫一眼秀女襟上佩戴的绿头牌,便可知晓秀女家世几何,再看衣着打扮,便可知家境如何。
  见是富察家双公府邸的格格,那太监露出笑逐颜开,神色无比和蔼,微微颔首,“这世家大族的格格,一看就是不一般。”
  笑眯眯点头,那太监便负手从盈玥、宝容身旁走过,去打量后头的秀女了。
  这便是初选,指派有一定品级的得脸太监负责选看,初选选的是仪容,只要长相端正,仪态端范,便算是通过了。
  其实也不尽然如此。譬如某高官之女,长相很抱歉,也依然能够通过初选。
  毕竟初选被刷下去,那可是连宫门都没进,是很不体面的。
  初选其实就是草草筛选一遍,秀女们只需排列好,站端正了静候甄选太监走到跟前,行个礼问个好既可。
  当然了,甄选太监不会直接说“淘汰”的话,只消一板脸、一皱眉,立刻便有小太监上前,抬手说一个“请”字,意思是请你回家去吧。
  盈玥站在前头,自然要目不斜视,断断不能看后头的状况的。
  但是,很快后面便传开了啜泣声,可想而知,是某家秀女被淘汰了。
  也真是可怜,不吃不喝一整天,结果被瞅了一眼,便落选了。
  而前头这些过了初选的秀女,由专门的笔帖式在册子上标记,然后由太监客客气气引着进入顺贞门。
  进了顺贞门,走了不过一射之地,便被引进一座小巧精致的偏殿,里头等候的是几位穿着浅褐色宫装、略有年岁的嬷嬷。
  这边是复选了。
  复选的内容,着实令人面红耳赤。
  复选要求秀女体无异味、疤痕,且是处子之身,因此少不得要宽衣解带。
  盈玥作为一个现代人,倒是可以坦然面对。可宝容却羞得都要冒气了。
  面对她们这些世家大族的格格,甄选嬷嬷不至于太过分,嬷嬷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过来人,是不是处女,稍稍撇一眼便心知肚明。至于否有异味、疤痕之类的瑕疵,即使有一点点,嬷嬷也会睁一只眼闭只眼的。当然了,前提是红包得给足了。
  譬如宝容,去年曾不小心被剪刀了刺伤了皓腕,留下一道浅浅的疤痕。甄选嬷嬷扫了一眼,分明瞧见了,却一副没瞧见的样子。
  塞了银子,宝容便拍着胸口出来了。
  光初选和复选这两轮,便足以刷下九成的秀女,而且越往后,淘汰率越高。
  接下来,便是第三轮,也就是殿选了。
  素来主持殿选的,不是皇帝便是太后,而殿选的地点则不一而足,有时候在体元殿,有时候在静怡轩,若是气候暖煦,甚至会直接设在御花园。
  盈玥与宝容都是进过宫的人,对于宫中的基本格局还算了解,因此并不慌乱。
  复选结束后,由掌事嬷嬷亲自引领一众秀女沿着御花园曲曲折折行进,基本方向是往西南。一直走到了御花园的西墙,走到了一处垂花门。
  盈玥心中终于了然,与宝容对视一眼,彼此都明白,殿选今年选在了静怡轩。
  静怡轩位于御花园西侧,算是比较近的了。
  入了垂花门,是个极其宽敞的院子,百余秀女都静默无声,有的悄然理着衣襟,有的侧着身子急忙补妆。毕竟这是殿选,虽然这里大多数秀女都会在殿选一轮被淘汰,不过在这里撂牌子,也不丢人了。
  静怡轩正殿面阔五间,庭院极其宽敞,因此十分适合用来选阅秀女。
  正殿四周围廊,三卷勾连搭式屋顶,曲线优美坡度平缓,不像庑殿顶、歇山顶有高高的正脊,看上去不会给人巨大的压力感。
  殿中走出一位神色不苟的嬷嬷,执着册子,念了六个名字,命上殿前廊下候着。其中便有盈玥和宝容。而这位嬷嬷,她曾经在见过,是寿康宫的嬷嬷。
  也就是说,这回主持的殿选是太后喽?
  殿选也是十分严肃的事情,盈玥不敢怠慢,忙小碎步快速站在了廊下。
  嬷嬷扫了一眼,语气倒也还算温和:“众位不必紧张,太后是很慈祥温和的。”
  果然是太后选看今年秀女。
  然后嬷嬷便将她们引入了殿中。
  正殿三层须弥台上,是紫檀团福的宝座,太后穿着的是正装朝服,薰貂朝冠上一层层金凤、东珠灿灿,九龙纹五色祥云明黄朝袍,不晓得的还以为这是皇帝呢。其实明黄一色,太后、皇后也可享用。
  朝袍外则罩一件石青色无袖立龙纹的朝褂,也就是个大号坎肩,格外威严庄重。配朝服带的朝珠有三串,两串红珊瑚交叉佩戴胸前,还有一串最尊贵的东珠朝珠,更是非同一般。
  太后身旁设花梨木扶手椅一座,上头端坐着一位衣着与太后一般无二之人。同样华丽的朝冠、同样明黄的朝袍,即使不认识,光凭衣冠便足以猜到,这位是中宫皇后。
  太后与皇后底下那层台阶上,设两只绣墩上,绣墩上的两位身着金黄龙纹朝袍,头上戴着的虽也是薰貂朝冠,但朝冠的顶只有两层,金凤数目和镶嵌东珠的数量都明显少了许多。
  这两位的衣着,明显是正三品妃。
  绝大多数秀女,必定都不认得这二位妃子娘娘。
  但盈玥一眼就认出来,坐在右侧的分明就是她那位小堂姨妈、舒妃纳喇氏。至于另一位,观之容颜似乎比舒妃略年轻些样子,口含丹朱、柳眉微挑,颇有几分明艳颖锐。


第一四六章、选秀(下)
  太后、皇后外加两个妃子娘娘,这等架势,大多秀女们一进殿中,连抬头都不敢,便慌忙跪下,磕头请安。
  盈玥暗想,四妃早在乾隆二十四年的时候就满员了,唯独在两年前,因忻嫔病重,乾隆甚怜,故加封其为忻妃。彼时宫中资历年久的嫔位实在不少,乾隆便索性无视了妃位的名额限制,又一口加封了出身蒙古的豫嫔、颖嫔以及汉军旗的庆嫔三人为妃。
  如此一来,加上原本的愉妃、舒妃、令妃,便是七妃并立。不过忻妃不久便去世了,因此如今宫中妃位有六。
  与舒妃小姨妈并坐的这位,年岁上明显不可能是年近五十的愉妃珂里叶特氏,也更不可能是即将临盆的令妃魏氏。
  庆妃、豫妃和颖妃,三选一,会是哪位呢?
  庆妃陆氏,是汉军旗,豫妃博尔济吉特氏与颖妃巴林氏是蒙军旗。盈玥猜想,太后应该会选个蒙军旗妃子陪侍甄选秀女。汉军旗的庆妃虽然得宠,但只怕不会有这份殊荣。
  那么这位明艳妃子,到底是颖妃和豫妃呢?
  这时候,上头的太后娘娘抬了抬手,旁边侍立的太监便立刻扬声:“免礼!”
  盈玥一众六人忙齐声道:“谢太后。”
  秀女们参差起身,肃然直立,脸抬目垂,不敢直视太后座前。
  太后第一句便问:“富察氏今年几岁了?”
  盈玥一愣,此刻底下站着的六人,可是有两个富察氏!她、和宝容!
  宝容没有出声。
  盈玥见状,忙上前半步,屈膝道:“回太后娘娘,奴才今年十四了。”
  舒妃忙低声唤了一声“太后”,然后用自己的目光瞥向富察宝容,以为示意。
  太后扫一眼那秀女襟上的绿头牌,便一切了然,于是问另一个富察氏:“那你几岁了?”
  宝容忙屈膝道:“回太后,奴才十六了。”
  太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哀家想起来了,三年前你参选过一回。”
  宝容嫣然一笑,道:“是,太后。”
  见状,皇后辉发那拉氏端方一笑,道:“皇额娘真是好记性,我都快记不得了呢。”说着,便将目光扫向那个佩着“江浙参政道之女纳喇氏”绿头牌的秀女身上。
  皇后眼中透着警惕,“左边那个秀女,是舒妃的母族亲眷吧。”
  舒妃微微弯身,道:“是,她是臣妾堂弟之女,也已经十四岁了。”
  听了这话,皇后瞬间释然笑了,“生得很标致。”——既然是舒妃的晚辈,自然不可能留为嫔妃了。
  皇后眼珠一转,忙笑着道:“皇额娘,这几个秀女,都是端庄标致的,不如都留了吧。”
  太后笑着颔首,道:“赐香囊。”
  盈玥、宝容外加小纳喇氏赶忙跪下谢恩,接了太监端来的如意纹织金香囊。
  这是留牌子待用的意思。
  而其余三位秀女,被赐了芍药宫花,便是撂牌子,可以回家自行婚配了。
  众人跪安,退出了静怡轩正殿。一出殿门,立刻有专门太监领着得了宫花的秀女出宫去了,一位嬷嬷笑着迎上盈玥、宝容和小纳喇氏三人,“奴才恭喜三位格格荣选留宫。请先去偏殿稍后直至殿选结束。”
  此刻那些候着殿选的秀女,眼神中不禁带着艳羡,自觉地便让出一条通往偏殿的路。
  静怡轩偏殿虽不及正殿宽敞华丽,但备了不少桌椅,累了半日,总算是可以坐下歇会儿了。从顺贞门初选,到验身复选,再到殿选,这会子都已经午后了。
  哪怕是盈玥肚子也已经咕咕叫了。虽然她昨天在小世界吃饱喝足睡足,可为了避免今日排泄,今天的早饭自然没有吃,饿了半天,自然腹中饥馑。
  宝容与小纳喇氏更是可怜,从昨儿起就没怎么吃饭,今早更是只垫了一颗奶疙瘩,根本撑不了太久。
  二人可怜兮兮的目光看向盈玥,分明是想问还有没有奶疙瘩。
  有也得说没有啊!
  在静怡轩偏殿,若是被旁人瞧见,可是坏了规矩。
  便道:“先忍忍吧,殿选结束,便能用膳了。”等殿选结束,嬷嬷便会引她们去专门地方住下。历朝历代,秀女住所一直有所变化,而本朝秀女一直都是安置在西三所。
  西三所位于慈宁宫后方,三个并排的窄小殿宇,曾经是给位份低微的上一代嫔妃居住。不过如今都是乾隆三十一年了,唯一幸存的先帝嫔妃,就只有和亲王他老妈裕贵太妃,可人家早去和亲王府上享福了——就算人家没出去享福,也不可能住西三所这种低级殿宇。
  而且西三所地方也很不好,加在慈宁宫与西六宫宫墙之间,不透风、采光也不好。唯一的优点就是地段不错,离着太后的寿康宫很近,离皇后的翊坤宫也不算太远。
  所以很方便太后和皇后“引阅”和“复看”秀女。
  而秀女身份也只比宫女高点,稍微修一修,将就住便是了。
  殿选在一个时辰后结束,然后由太后身边的嬷嬷领着三十来号通过殿选的秀女,便往西三所而去。
  满军正黄旗、满军镶黄旗、蒙军正黄旗、蒙军镶黄旗、汉军正黄旗、汉军镶黄旗,六个旗只留下三十来个秀女。这筛选的概率,简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不过想想后头还有十八个旗的秀女待选,还得再选三日,到时候就多了。
  到了地方,总算是亲眼见到西三所的模样了,果然狭窄得很,跟静怡轩没得比。院子小,一间间屋子,如鸽笼一般,一眼扫去,正屋有三间、东西两侧厢房反倒更多,各有五间。
  三个所,应该都是这样的规格。
  略略一估计,便晓得,决计不可能一人一屋。
  果然,一位嬷嬷笑着道:“两位富察格格系出同族,不如便同住一屋。不过按照规矩,每屋要住三到五个人,所以……”所以还得再塞一个人。
  宝容见状,忙道:“这位纳喇格格是舒妃娘娘的侄女。”
  嬷嬷了然:“那敢情好,三位格格情随我来,这第一间正屋就委屈三位格格暂住几个月了。”
  正屋采光能稍微好点,而且位置上代表着贵于东西厢房。已经是西三所最好的住处了。
  好在如今才选阅了四分之一旗的秀女,因此房屋还很是充裕。
  西三所的头所和二所,是给满军旗秀女居住的,三所是给汉军旗和蒙军旗秀女住。因此也足以看出,满军旗秀女的留宫数目与汉军旗蒙军旗加起来差不离。


第一四七章、留宫
  西三所头所正屋第一间,哪怕是最好的住处,也实在是让盈玥有点招架不住。
  开了门,便是一间约莫只有二十多平米的房间,里头并排放着三张小围子床,床上是一色浅蓝松江布的铺盖,乍一看叫她想起了上辈子中学时代的生涯。
  有一扇支摘窗,临窗是一张梳妆台,备有铜镜和梳子,旁边有洗脸盆架,再旁边有翘头案,配三只绣墩。
  统共就这么点家具,这简直就是下人房的规格!
  宝容看着盈玥那张衰脸,安慰道:“这已经算是好的,只有正屋好歹有围子床,两边厢房的屋里,都是砖石垒的通铺。”
  盈玥心中暗骂了一句卧槽,想也知道西三所不可能生火烧炕,“那岂非是又冷又硬?”
  没想到秀女们的宿舍居然是如此差劲。
  宝容道:“所以才要选暖和的时候选秀,否则非冻出病来不可。”已经是第二次参选的宝容,也算是“过来人”了。
  咕噜噜,小纳喇氏揉着自己肚子,露出赧色,“也不知什么时候能用膳……”
  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