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妻如云-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见周恒和颜悦色,倒是都松了口气,各自欠身落座,都学着汉人的口吻道:“有劳。”
接着茶盏上了上来,众人都端起了茶盏,这茶未必要喝,可是总要装出个喝茶的样子。这是辅政王叫你喝的,你若是连样子都不做,说不准是要掉脑袋的。
等了良久,打着哈欠的沈傲总算来了,他换下了尨服,穿着件儒衫,头上连梁冠也除了,只带了个纶巾,一副还没睡醒的样子,左右环顾一眼,抬脚进来问:“人都来了?”
契丹众将都站了起来,一起抱拳道:“殿下……”
沈傲大喇喇的负着手只稍稍点头,气派十足,虽然只穿着儒衫,可是从里到外却流露出几分贵气,这倒不是他刻意要倨傲,更不是故意要做给谁看,实在是这官儿做的久了,从来都是俯瞰着去看人,渐渐的也养成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做派。
好在沈傲还有自知之明,虽然有时候高高在上,却还没有到目空一切的地步,坐下之后喝了口茶,含笑道:“你们是契丹人,本王是汉人,现在你们一定在想,契丹与大宋摩擦了上百年,本王若是说了话不认账,这前程就一点也没了是不是?”
沈傲的话直击到诸人的软肋,众人都是尴尬的干笑,气氛不禁活跃了一些,一名将军道:“殿下快言快语,今日索性卑下就把话点透来和殿下交交心吧。殿下的赫赫武功,我等敬服的很。更何况殿下在北地大行德政,对我们契丹人一视同仁,卑下很是感激。不过话又说回来,殿下的承诺,我们却有些迟疑,在汉人眼里,我们是外人,殿下难道就当真放心我们掌军?再有一个,卑下有句不该说的话,殿下的上头还有大宋皇帝和监国太子,有些事殿下也未必能做的了主,就算殿下庇护我等,可若是大宋朝廷有人欲治我等的罪名……”
沈傲认真听了他的话,尤其是听到后头那句不该说的话时,心里就笑喷了,明知不该说你还说,真是吃饱了撑了。不过人家敢说这种话,一方面是顾虑重重使然,另一方面,估摸着也是性子耿直。沈傲朝这契丹人道:“你叫什么名字?在辽国居何职?”
这契丹人道:“卑下叫耶律德让,从前在辽国的时候是恩州节度使。”
在大宋,节度使早已成了有名无实的虚职,但凡听到这三个字,多半就知道此人在官场混的不太如意了。不过在辽国,节度使因为沿袭的是唐制,上马掌军,下马管民,实权很重。
沈傲含笑道:“耶律德让是吗?你的话说的也有道理,本王今日就给你们一个准话好了。”沈傲语气平淡,继续道:“本王信得过李清、乌达,却独独信不过蔡京、王黼,李清是党项人,乌达也是党项人,本王却对他们委以重托。蔡京是汉人,王黼也是汉人,本王却视他们为草寇。这就是本王待人的态度,若是真肯忠心用命的,本王为什么要排斥于外?可要是有人效仿蔡京、王黼这等奸恶之人,那么也别怪本王不客气。”
沈傲顿了一下,继续道:“除此之外,这北地的事,本王说了算,皇上那边,自然由本王去游说,定保你们后顾无忧。至于监国太子……不必理会!”
众人见沈傲这般说,都松了口气,其实谁都知道这位辅政王在大宋的权威,当今大宋皇帝对他言听计从,那监国太子与他至多也不过分庭抗礼罢了。他如今既然下了这个许诺,总算教人放下了心。
倒是那耶律德让还不肯罢休,犹豫了一下,道:“殿下,还有一句话卑下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傲心里好笑,这家伙莫非拿当讲不当讲当作了口头禅,便含笑道:“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话尽管说便是。”
耶律德让精神一振,道:“殿下,我等其实并不愿为大宋效力……”
沈傲的脸色已经有些不好看了,敢情自己又撞到了个愣头青,还是特傻的这种,这种话你他娘的藏在心里就是,你不说出来,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不是逼着本王发飙吗?
耶律德让继续道:“大宋之中,我等敬服者唯有殿下一人,在契丹人的心目中,殿下救我们于水火,契丹全族上下,皆是感激不尽。因此,别人卑下不敢说,我耶律德让却只效忠殿下一人,愿为殿下鞍前马后。”
耶律德让的话说中了不少人的心事,辽国的教育和上层社会的风气一向是与大宋互相仇视,教他们当真心服口服的给大宋朝廷效忠,他们当然不肯。
可是沈傲就不同了,再者契丹人虽然日益腐化,却还是敬慕强者,在他们心里,这辅政王才是真正的强者,给他俯首帖耳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因此众人纷纷道:“德让说的对,我等只效忠殿下一人。”
沈傲无言以对,沉吟良久:“这是你们的真心话?”
耶律德让拍着胸脯道:“绝无虚言。”
沈傲为难的道:“这就教本王为难了,本王是大宋的臣子,你们这么做,难道要教本王不忠吗?”
耶律德让忙道:“殿下自是大宋的臣子,可是我等却甘愿做殿下的臣子。”
沈傲凝着眉,心中犹豫不定,其实要安排也不是不可以,毕竟他这辅政王还真有开府仪同三司的权利,把这些将军置于自己的府中授予辅政王府武官还算名正言顺,可是这么做,也难免让人起疑,沈傲沉思良久,最后不禁想:他娘的,西夏摄政王都做了,还扭扭捏捏做什么,做人做事但求无愧于心,哪管的了别人怎么想,赵恒那厮就算是有疑心就让他疑心去。
“好!”沈傲二话不说,道:“这件事本王来安排,你们各自退下去,辽军从即起,要重新开始编练,二十万辽军裁撤一半,剩余的安插武备校尉进行操练,诸位的官职暂时不予变动。大家好好做事,安分守己去吧。”
耶律德让等人见沈傲首肯,心里都是欢喜无限,纷纷告辞去了。
沈傲吁了口气,坐在椅上沉思了片刻,那周恒从耳室那边健步过来,道:“姐夫当真要任命他们做王府武官?”
如今沈傲的手里,手握二十万西夏精兵,二十万大宋水师,若是再将这些辽人置于王府之中,那么等于又平添了十万辽军,一声令下,便可调动五十万军马,这还不算上武备学堂、马军司之类的附属力量,算是真正到了只手遮天、功高盖主的地步。
也正是因为如此,沈傲在那些辽人面前,才现出疑虑之色,毕竟沈傲已是高入了云端,若是再揽权,实在有不轨之嫌了。也幸好沈傲撞到的是赵佶这样皇帝中的奇葩,否则遇到别的皇帝,只怕早已下了天牢择日问斩了。
可是赵佶不会生出疑心,赵恒呢?
其实在赵恒眼里,不管是沈傲掌兵十万还是五十万其实都只是数字,只掌握军事这一条就足够沈傲必死无疑了,更何况沈傲和他之间早有龌龊,在赵恒心里,沈傲已是非死不可之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沈傲才肯接纳这些辽人,对他来说,自己手里的底牌越多其实就越安全。赵恒就算是要和自己动手,也得掂量、掂量,一个可以调动五十万大军,且都肯效命于自己的庞然大物,这个马蜂窝,赵恒便是天皇老子也未必敢捅。
养兵自重可以是心怀不轨,可是对沈傲来说却只是自保而已,在这世上他有了自己的亲人,有了自己的孩子,不得不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好好谋划一下。
沈傲颌首点头,对周恒道:“不错,辽人肯效忠于我,我为何不笑纳?”
周恒皱皱眉,这个家伙居然也难得正经起来,道:“就怕宫中起疑。”
沈傲吁了口气,道:“起疑便起疑吧。周恒,你年岁也大了,有些话姐夫索性和你说了吧。你这姐夫的地位,一切都是当今陛下给的,在我的眼里,陛下的大恩大德永远难以报效。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的身体你也应当知道……”沈傲目中闪露出惨然,口气低沉的道:“一旦新君登基,你这姐夫若是不能自保,就必然是阶下囚,我这人随性惯了的,虽然也好权财,心中却更想回从前那个逍遥自在的沈才子,可是就算我不愿意去争,别人又肯轻易罢手吗?”沈傲冷冷一笑,目光坚定的道:“我绝不能输,因为我输不起,输了,死一个沈傲倒也罢了,可是我的妻儿都要受牵连,不止是她们,便是你的父亲,杨戬杨公公、卫郡公、唐严唐大人、吴文彩这些人,也会因为我而受到株连。事情到了地步,我还有的选吗?”
第855章 风浪要来了
沈傲是第一次和周恒说些掏心窝的话,倒不是对他有什么防备,只是在沈傲看来,周恒总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有些事不必去和他说。今日说出这番话,周恒不禁动容起来,深望了沈傲一眼,心里想,这时候的姐夫心中一定很是焦虑,亏我居然还当他没心没肺,总是很潇洒,原来都是装出来的。
周恒道:“姐夫,我知道了,不过姐夫打算以后怎么做?”
沈傲淡淡一笑,浮出一副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道:“高筑墙、广积粮、不称王。囤积军马,分庭抗礼,将来就算太子登基,也要让他有所忌惮,他若是与我相安便罢,可要是真要对我们动手……”沈傲的眼眸里变得杀机腾腾,冷笑道:“那就让他滚蛋!”
周恒深吸口气,这和造反也差不多了,他难得地正经起来,忧心忡忡地道:“姐夫不怕……”
沈傲从容笑道:“怕,当然怕,输了就是千古罪人,就是输掉身家性命。可是怕有什么用?姐夫这些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上,要想别人畏你惧你,就不要怕,有人敢欺负到头上,就要有鱼死网破的胆量。”
周恒道:“姐夫就是胆量太大,所以别人才叫沈楞……”周恒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说错了话,立即改口,笑道:“哈哈……今天天气真好,连雪都停了,不过这行宫的枝头上为什么会有乌鸦叫,待会儿我去叫人把它们赶走。”
沈傲道:“也罢,我去睡了。”
这时候已到了傍晚,雪果然停了,天空难得放晴,黄昏的光线落下来,行宫中光秃秃的枝桠停落着几只老鸦,呱呱的叫个不停,一群侍卫拿着长矛去驱赶,老鸦在半空盘旋,又落到殿宇顶上的琉璃瓦上。
沈傲回到寝殿,推开窗来,看到周恒和几个侍卫手忙脚乱的样子,不禁莞尔。
到了午夜时候,沈傲已经和衣睡下,这行宫外头传出急促的脚步,沈傲被周恒叫醒,道:“泉州有旨意。”
沈傲听到泉州二字,飞快地披上衣衫趿鞋下榻,道:“请进来。”
过了片刻,便有一个公公被请进来,见了沈傲,忙不迭地作偮行礼,沈傲扶起他,叫周恒掌了几盏油灯,摇曳的烛火,照在沈傲凄然的面孔上,沈傲凝重地道:“陛下安好吗?”
公公道:“陛下大病在塌,油尽灯枯了。”
沈傲的目中闪出一丝不可思议之色,脑袋如被炸雷了一样,嗡嗡作响,双膝酸软,有点站立不住,周恒见了,立即扶住他。
沈傲搀着周恒稳住身形,深吸一口气,道:“你继续说。”
“御医现在无能为力,虽没有明言,可是看他们的神色,只怕驾崩也只在一两个月之间了。杂家过来,一是奉陛下的旨意,急召殿下回泉州,陛下驾崩之前,想见殿下一面。其二便是受了杨公公的嘱咐,请殿下早做打算。”
沈傲面色惨白,道:“什么打算?”
公公道:“陛下的病情,多半是术士的丹药所致,这术士乃是太子举荐,不过这件事并无证据,也无人敢说丹药中有毒,可是太子弑君已是十之八九了。太子已是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登基之后,只怕殿下……”
沈傲铁青着脸,道:“说这个没有用,我只问你,既然是术士的丹药所致,那术士呢?”
公公苦笑道:“逃了……”
沈傲沉默了。
沈傲这时候已经忘了是愤怒还是悲恸,他双眼闪了闪,泪眼已经模糊。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还从来没让人见过他流眼泪,而这时候,虽然是极力克制,还是有些不争气。
“查,要彻查!”沈傲在沉默良久之后咆哮一声,收了泪,他的眼睛变得赤红,趿着的鞋不翼而飞,赤着脚在这冰凉的地砖上来回走动,继续道:“周恒,快去收拾东西,点齐五百侍卫,今夜就动身,事不宜迟,直接去锦州坐炮舰回泉州,这件事暂时压住,不要透露出去,就说本王归心似箭,其余的事全部交给周处去处置,至于契丹编入王府的事,由朱博士全权处置。还有……”沈傲突然驻足,丝毫感觉不到脚下传来的冰冷,继续道:“传信给陈济,用我的名义,告诉他,京城的事就拜托他了。”
周恒道:“夜半三更的时候走?”
沈傲苦笑道:“走!”
当日夜里,周处接到命令,全权处置北地之事,乌达、李清、鬼智环等人,也都受命镇守,暂时不必回西夏。一批快马也飞快地前往汴京。沈傲则点齐五百侍卫,带着周恒连夜出城。
一路虽无雨雪,可是这天寒地冻的冬夜,朔风刮面,寒风如刀,沈傲的脸上已冻得麻木,越是如此,他心中反而有些痛快,只有这无尽的风,才能让他冷静这下来,少了几分悲恸。
足足走了四日,到了锦州的时候,沈傲总算病倒了,吸着老长的鼻涕,高烧不退,两颊通红。
不得已,只能一面下令将物资运上炮舰,一面歇息养病,随来的护理校尉自是颦儿,颦儿见沈傲这个样子,泪珠涟涟,给他喂了药,便搬了小几子坐在塌下撑着脑袋。
沈傲不禁苦笑道:“不要这样看我,我会不好意思的,我不愿别人看我脸红的样子。”
话音刚落,沈傲觉得这句话居然颇为有趣,又苦笑起来,也这算是苦中作乐了。
颦儿认真地道:“你脸已经烧红了,便是真的红了也看不出来。真想不到,你这样的人也会有难过,我还当你永远都是那样板着脸孔或是嘻嘻哈哈的呢。”
沈傲吁了口气,淡淡道:“你爹死了,你会不会难过?”
颦儿怒道:“你爹才死了。”随即触及了心事,呜呜哭起来:“我爹早死了,我本就没有爹的,你还拿这话来刺我,是故意嘲笑我是孤儿,没有爹的吗?”
沈傲一时无语,心知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小心致歉,颦儿泪眼婆娑抬起那生出淡淡薄雾的眼眸来,见沈傲挣扎要坐起,又心疼起来,小心站起来将他按回榻上,道:“好啦,我不怪你,你好好躺着歇息。”
沈傲解释道:“我的意思是,人死了爹,便是铁石心肠也会悲恸的,其实我也是孤儿,所以陛下在我的眼里,才如自己的父母一样。如今他重病缠身,哎……”沈傲说着,不由地叹了口气……
这时候的沈傲,在颦儿面前第一次露出了软弱,颦儿不禁心弦一动,生出几分怜悯之心,握住沈傲滚烫的手,道:“我知道了,我不该对你生气的,你心里很痛是不是?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你……”
沈傲深吸口气,道:“你当真要安慰我?”
颦儿睁大眼睛:“嗯……”
沈傲道:“罢了,我现在也没这兴致,等我伤心过去再说。”
这句话听在颦儿耳中觉得很奇怪,不正是伤心难过的时候才更需要别人软语安慰吗?难道还要兴致高昂时才要安慰?这个人……真是怪透了。
歇息了一天,沈傲已经等待不及了,虽是病体未愈,守在锦州的杨过屡屡劝阻,沈傲还是决心动身,由颦儿搀扶着登上了炮舰,不敢在甲板上吹海风,直接进入船舱歇息。巨大的炮舰在数艘姐妹舰的护卫下开始扬帆起航。
杨过带着一干人在码头处目送,看到那炮舰越行越远,心中不禁黯然,殿下这一去,天下又不知闹出多大的动静。杨真虽是武官,可是朝廷中的事却也知道一些,辅政王与太子势同水火,二人明争暗斗,早已视对方为眼中钉,之所以还能维持眼下的这个平衡,只是因为皇上还在,可是现在,皇上却是病入膏腴,一旦驾崩,这天下两个最有权势的人难道还会继续安份?
太子若是登基,就算是与沈傲没有仇隙,也绝不容许沈傲这样的辅政王在侧,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一山不容二虎啊而辅政王呢?辅政王要自保,也决没有退缩的可能。
“风浪要来了……”杨过望着碧波汪洋,淡淡地道。
有人急匆匆地快步过来,朝杨过躬身行礼,道:“指挥使大人,锦衣卫送来一份书信,要请殿下过目。”
杨过回眸,道:“什么书信?”
那人取出一份书信出来,这书信上有锦衣卫的印记,封了封泥,在封泥上有‘绝密’的印痕,一般刻上绝密二字的书信,除了沈傲亲自拆启,其他人是不允许胡乱拆动的。杨过脸色凝重起来,锦衣卫的书信他也曾接触过一些,大多数刻印的都是机密二字,雕刻了绝密二字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可见这份书信必然事关重大,他立即叫来一个中队官舰长,吩咐道:“立即拿着这份书信,用快舰追上殿下的坐船,要亲自将书信送到殿下手里,不得有误。”
第856章 落网
连日下了足足一个月的雪,汴京逐渐放晴起来,梅花凋谢,天气暖和了起来。
这样的天气,让汴京城恢复了几分生气,如今的汴京,也深受泉州、苏杭的影响,在一些紧要的道路上修筑泥路,在此之前,为了修筑泥路,朝中还有过争议,一面有人反对,最后还是杨真出面敲定,理由也简单,苏杭、泉州那边都有了,堂堂京师岂能没有?
这理由实在是无懈可击,可见这位杨真杨大人也并非只是茅坑的臭石头,直接一句话,把泥路变成了政治问题,这就不得了了,京师怎么能连泉州都不如?这还是天子脚下吗?
所以在去年的时候,户部就拨了银两出来,由工部牵头,总算把这路给修筑出来,当时也少不得鸡飞狗跳,惹来了不少非议,毕竟修路少不得要拆房子,外城倒也罢了,那里都是寻常百姓,连恐带吓,再拿出点赔偿倒也罢了,内城这边达官贵人居多,所以也闹了一阵,结果首辅大人亲自放了话,才算是把事情弥平。
话说回来,自从有了泥路,不止是街道美观了不少,行人也多了方便,从前达官贵人以乘轿居多,现在大多都改乘了马车,从前是因为路差,马车一走一颠,抬着轿子才舒服。现在路好了,马车速度又快,坐在里头也舒服,有了方便,许多人的生活习惯自然也改变了。
这路最大的好处,还有一样,就是平素雨雪天气之后,以往的道路往往泥烂不堪,一脚踩下去裤管儿就脏兮兮的,可是现今这路就不同了,虽然露面湿漉,却没有烂泥,脚下也敦实。
外城这边按着井字共有十六条通往内城的泥路,靠近神武门的泥路最是宽阔,足足两丈宽,很是气派,如今天气暖和了,这里的人流也逐渐多了起来,靠近城门的泥路边沿,有一家小小的客店“悦朋店”,这家小店的后院有十几间客屋,是专供秀才进京应试时候住的。眼下离开科尚早,生意甚是清淡。当街三间门面摆着四张八仙桌;向北折是一间雅座,供客吃饭;门面以东一道长柜台兼卖酒肉和零星杂货。伙计们都是乡里人,回去过年了,店里只有一位何掌柜和几个远乡的小徒工支撑。
小店外头挂着一个酒旗,叫十里香,其实外城的客栈大多如此,不止是住宿,还替人雇车,沽酒卖肉之类,反正能来的钱都肯做。
酒旗下头,一个伙计抱着手懒洋洋的站着,双目长阖,对泥路上川流不息的人视而不见。
正在这时候,一个骑着马来秀才模样的人希律律往这客店里走,喂了一声,伙计抬眼,立即堆起笑,扶着这秀才下来,道:“客官是要驻店还是用饭?”
这秀才从马上下来,戴正了头顶的纶巾,笑道:“喂马来的,你们这里可有草料吗?”
伙计目光一紧,随即怒道:“客店岂没有草料?客官太小看人了。”
秀才便洒然将马牵给伙计,大喇喇地步入店中,留下一句话道:“好极了,给马喂个七成饱。”
伙计牵了马去后园的马槽,秀才进了客店,那伙计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低声道:“口令!”
秀才正色道:“今早吃过了吗?”他随即又道:“下一句是什么?”
伙计脸上露出少许尴尬:“你妹个吃货。”
两个人说着古怪的暗语,随即都露出一点尴尬,也随即放松了警惕,伙计已经抱起拳来,道:“鄙人京师百户所坐探朱二,敢问兄台是哪条线上的?”
秀才正色道:“在下洪州府锦衣总旗所总旗官温弼舟,有紧急公务,特来拜谒陈先生。”
那朱二颌首点头,道:“你随我来。”
朱二引着温弼舟一道上了二楼的雅座,寻了个位置请温弼舟坐下,接着便出去了一会儿,再到后来,就有个掌柜模样的人进来,这掌柜模样的人直接自报家门:“京师外城百户所百户刘康,怎么,洪州那边出了什么事?”
温弼舟还是很谨慎,道:“刘百户可有腰牌吗?”
刘康从袖中掏出一个铁质的腰牌出来,温弼舟接过看了,随即呵呵笑道:“这件事干系实在太大,难免要小心一些,大家操练的时候,教头教的第一件事便是谨慎二字,若有得罪的地方,还请刘百户海涵。”
刘康拉过一把梨木椅子坐下,摆手道:“无妨,若是不方便说也就是了,我这就叫朱二去知会陈先生。”
朱二已经报信去了,这雅座里只有温弼舟和刘康二人,温弼舟笑道:“既然验明了身份,再说就无妨了。洪州那边,探出了点东西,与一个术士有关。”
温弼舟点到即止,却把刘康吓了一跳,其实在锦衣卫内部,早就已经通了气,一定要注意各地术士的行踪,不止如此,那术士的画像也都传遍了天下,不止是福建路、苏杭那边在四处寻人,锦衣卫更是紧锣密鼓的布下探子四处在搜查。这件事干系实在太大,虽然没有说这术士到底犯了什么事,可是陈先生那边,对这件事最是上心,每日都要过问的。
现在有了消息,算是大局已定了,刘康不禁问:“怎么探听到的?”
温弼舟笑道:“说来也惭愧,其实本来盯上的是几个武士,洪州不算什么大府,过往的贵人并不多,偏偏这几个武士颇为不凡,所以便叫人盯梢了一下,谁知后来这几个武人到了一家客栈,与一人相会,随即几个武士突然拔刀要动手,那人似乎早有防备,立即冲出来大叫杀人,咱们盯梢的人见了,便带着他逃了,此后搜查此人一番,发现了不少道人的器具,还有一本经书。因此鄙人便留了心,拿了颁发下来的画像出来,发觉此人虽然修善了面容,却与画像有几分相似,于是暂时将他拘押起来,藏在隐秘处,拷问之后,才知道此人……”温弼舟目光一闪,露出兴奋之色:“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刘康也不禁动容,锦衣卫建立起来,打探此人的消息闹出来的风波最大,除了各府各县的卫所,连京师的快探也都出动,布网式的搜索,如今总算有了音讯,事情就好办了。刘康道:“陈先生正为此事头痛,现在既有了消息那就再好不过了,温总旗这一次立下了大功,陈先生定然另眼相看。”
温弼舟含笑道:“哪里的话。”
二人寒暄了一阵,相互交流了一些见闻,刘康是这京师的地头蛇,许多消息也知道一些,他压低了声调道:“那术士可拷问出了什么?”
温弼舟道:“洪州那边还在拷问,因为事情太大,所以确认了此人的身份,又怕飞鸽传书不稳健,所以便立即上路来报信了。”
刘康道:“只怕这个术士和当朝太子有干系。”
温弼舟动容道:“刘百户难道在京师听到了什么风声?”
刘康道:“这术士曾是太子举荐,后来给陛下炼丹,泉州那边已经有了最新的消息,陛下现在重病在塌,多半……此事和丹药有关。”
温弼舟低声道:“弑君?”
刘康板起脸:“慎言!”
温弼舟立即危襟正坐,故意去喝茶。
刘康随即淡淡笑道:“不管怎么说,咱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若是没有殿下和陈先生栽培,也没有你我的今日。现在不管外头什么动静,咱们尽心办事就是。”
温弼舟颌首道:“是这个道理。”
正说着,那朱二过来,急促促地道:“陈先生请温兄速去谒见。”
温弼舟立即站起来,与刘康告辞,出了这悦朋客栈,外头已有不少穿着布衣的武士拥蔟着一驾马车等候,可见陈济对这件事很是看重,温弼舟什么也不说,直接钻入车中,马车七拐八弯,不知拐过多少街巷,连温弼舟都有些饶晕了,才在一处偏僻的宅院停下,有人躬身请温弼舟进去。
温弼舟穿过门房、仪门,在一处阁楼停下,有人通报之后,温弼舟踏入阁楼之中,纳头便拜:“洪州总旗官温弼舟见过先生。”
阁楼中青灯冉冉,陈济显得更加瘦弱了一些,双鬓掺白,一只枯瘦的手还在翻阅什么,朝身边的一个缁衣人道:“太子这几日都没有动静吗?是不是察觉出了什么?”
缁衣人道:“应当没有,不过太子这几日闭门不出倒是真的,就是那李邦彦也都抱病了。”
陈济颌首点头,一双眼眸锐利无比地道:“陛下抱病的消息也就这两三天可以送来,太子这几日却如此谨慎,多半是提前知道了消息。继续盯着,小心一些,东宫里的那几个太监也都看住了,不要大意。”
缁衣人抱了拳出去。
陈济才抬起头,温尔一笑,道:“温弼舟?洪州那边有了消息是不是?来,坐下说话。”
温弼舟寻了个椅子欠身坐下,将洪州的事悉数说了。
陈济听了,眼角的皱纹舒缓开,不禁击掌道:“好,这是大功一件,拿住了此人就好办了。事不宜迟,我这就批几十个护卫给你,随你回洪州一趟,这术士暂时不要提到京师来,先送回泉州。”
温弼舟颌首道:“卑下明白了。”
第857章 变天了
陈济与温弼舟寒暄了几句,便将他送走,立即提笔在案上写了一封书信,叫了个人来:“把这书信送去泉州,殿下这时候只怕也启程了。”
那人道:“最新送来了消息,泉州那边的快报已经到了。”
赵佶病重的消息,虽然官方上的消息还没有送来,可是锦衣卫早在三四天之前就已经接到了消息。那泉州方面的急报还在苏杭,就已经叫人随时盯梢,现在急报入了京城,必然会惊起惊涛骇浪,陈济自然要早做准备。
陈济淡淡一笑,从容道:“现在在哪里?”
“过了神武门。”
“神武门……”陈济喃喃的念了一句,随即道:“太子那边呢?”
“仍然没有动静。”
陈济颌首点头,道:“那就好生等着,等这消息传开了,各方面都要盯住,尤其是东宫,是宫中,三省六部也要瞧瞧反应,京中的各位大人,哪个去了东宫的,哪个到了卫郡公府邸的,都记下来。”
陈济沉思片刻,似乎又想起什么:“各城门盯梢的人也不能闲着,看看什么人进出城门。从今日起,所有人都不能闲下,稍有风吹草动,都要死死盯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