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妻如云-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傲放下水杯,兴冲冲的捋起袖子道:“揉捏这种事为夫最在行了。”手便伸过去狠狠的握住了赵紫蘅的乳房。

赵紫蘅惊叫,道:“你坏透了,我叫你给我揉肩。”

“啊……”沈傲轻轻的捏了赵紫蘅的乳房一把,悻悻然的道:“我以为你胸口疼,原来连肩也疼,好吧,你翻过身来。”

赵紫蘅侧过身,俏脸对着内舱,把后肩留给沈傲。

沈傲用手掌在她肩上轻轻揉搓,一面道:“你身上一两肉都没有,揉起来真费力。”

赵紫蘅蹬蹬腿,秀发散落在沈傲的手上,生气的道:“不许胡说。”

沈傲只好道:“那好,既然紫蘅不爱听,那么我就说,你身上的肉真多,肉绵绵的,好舒服。”

赵紫蘅大叫:“你才是肉绵绵的。”双肩微微颤抖一下。

沈傲嘿嘿一笑,加重了几分力气,忽而道:“紫蘅,你有没有感觉你的胸腹之间升腾出一股热气?”

赵紫蘅背对着他道:“没有。”

沈傲不甘心的继续问:“那你有没有感觉脸上烫红的?”

“没有。”

沈傲咬咬牙,继续问:“怎么还没有反应?”

赵紫蘅一头雾水道:“反应,什么反应?”

沈傲立即如老僧坐定,很纯洁的道:“为夫是怕你病了,看看你身体见好了没有,来,小乖乖,侧个身,我给你揉揉耳垂。”

赵紫蘅道:“我要揉肩。”

沈傲虎着脸道:“揉耳垂很舒服的。”

赵紫蘅抗议道:“不揉。”

沈傲只好退一步,道:“那能不能揉十下肩,揉一下你的耳垂。”

赵紫蘅用手捂住耳朵:“不成。”

沈傲耐心的道:“揉二十下呢?”

“不能,不能,不能!”

沈傲咬牙道:“船上很寂寞的啊,总要找点事做。”

赵紫蘅突然翻转身,很认真很腼腆的看了沈傲一眼:“方才忘了和你说一件事,我……那个那个来了……”

沈傲面如死灰,咕哝的道:“你为什么不早说?”

第753章 大敌

泉州新城,永乐坊。

这里聚集的都是些大商行,能在永乐坊租个门脸的,在泉州绝对是排得上号的商户。这里寸土寸金,一个小小的门脸和后宅每月的租金都抵得上一个规模不小的工房半年的岁入。可越是如此,泉州的商行反而都想在这儿立足,能在这里挤个位置就是一种象征,意味着雄厚的财力,意味着足够的信誉。

所以这里的伙计,平素都是衣饰光鲜,都能识文断字,脸上永远带着一副招牌似的笑容,这些人都有着优渥的收入,所做的活计也并不繁重,每日要做的,不过是和来往的客商寒暄,代表自己的东家,洽谈出货、代购的事宜。

泉州人将这种新的职业叫白丁,意思是说,他们虽然做活,虽然也是受人雇佣,可是他们身上一尘不染,收入却是丰厚无比。

永乐坊里的白丁可谓多如牛毛,这里聚集了六百多家商行,每日更有数万名从大宋各路府以及泉州本地和南洋、倭岛来的商人在这儿寻找商机。每到清早天刚刚亮的时候,所有的门脸不约而同地打开,门脸里头并不会堆积货物,里头装饰得极好,古色古香,宛若幽深的王侯厅堂,墙上是名家的字画,地板用的是真腊檀木铺就的地板,再用大食的毛毯铺上一层,桌椅全是时下最新的款式,婉约、豪放不一而足,那小巧玲珑的灯架冉冉跃动着光芒,桌几上摆着香炉,此外,还有美轮美奂的屏风,素洁的瓷瓶儿。

就在这么个地方,白丁们有的出去,有的坐在这里喝茶,等到有客商来了,才起身来迎客,斟了茶,分别就坐,谈笑风生。

泉州若是大宋的明珠,那么永乐坊就是这明珠之中的晶核,每天在这里谈成的生意,让码头处的商船扬帆起锚,也让工房里冒出滚滚浓烟,让成千上万人有了生业,维持了整个泉州的运转。

眼下泉州的生意越发的难做,而这永乐坊的作用反而凸显出来,为了抢到一个愿意吃货的客商,白丁们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各种揽客的手段花样百出。

可是那坐落在永乐坊中心位置的一处商行却是一个异类,他们显然并不急于出去揽客,门脸儿也和别处商行不太一样,这是一种明显大越国风格的建筑,里头的白丁也都有熟稔汉话的越国人,他们的皮肤略为黝黑,个子较矮一些,眼眸中都有一种生人勿近的警惕。

商行叫兴越商行,平时这里的白丁也少与人打什么交道,只有偶尔会有些大越国的客商进去才会热络迎接。这兴越商行实力却也不容小觑,据说它的下头有三处船坞,更有一只颇为庞大的商队,除此之外,在大越国总督辖区地位也是超然,几乎三成流入越国的货物都是由他们销往越国各地。如此大的生意,却让人不禁生出狐疑,这兴越行的东家是谁都不曾见过。本来这泉州商行一向喜欢四处搭伙,莫说你的生意再大,总要融入到圈子里去,这样才能相互提携,一切发财。兴越商行却不同,他们的东家到底是男是女,是越人还是汉人至今都没有人能知道。

一开始,倒也有人想与这商行打打交道,可是久而久之,他们这冷漠的态度终究让人放弃。甚至早有人断言,他们这般的行商方法早晚是要吃亏的,可是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各家商行的生意越来越难过的今天,兴越商行居然越发红火起来,甚至趁着机会,连续收购了几家濒临绝地的商行,一时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

兴越商行里的铺设并不比别家华美,甚至还带有几分异域色彩,里头坐着两个白丁,咕哝着用越语说什么,一边吃着玳玳花茶,这二人时不时朝门外张望一下,似乎在等待什么,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外头终于稳稳停下了一辆马车。

两个越人白丁立即起身快步迎过去,马车稳稳停在门脸前,帘子掀开,一个越人走下来。这人肤色相较来说倒不算太黑,年纪却是不小,在四旬上下,颌下是越人特有的胡须,一双眼眸只是打量了两个前来相迎的两个越人白丁一眼,随即淡漠地下了车,径直朝里厅走去。

他毫不客气地在厅里坐下,随即翘起了腿,两个越人白丁一个给他斟了茶,另一个往后宅去了,再过一会儿,白丁们悄然退开,从后宅方向,走出一个身形臃肿的越人,这矮胖的越人穿着上好的圆领员外衫,手里还文绉绉地握着一柄白扇,可是一看到贵客坐在这厅中央,立即将白扇收起来,恭恭敬敬地走到贵客跟前,行了个礼,道:“蔡先生。”

被称作是蔡先生的双眉皱起来,冷冷地看了矮胖的越人一眼,生厌地道:“说了多少次,到了这里不要叫蔡先生,我现在姓阮,叫阮元,可记住了,再稀里糊涂,就自己滚回占城去。”

矮胖的越人吓得脸色有些发白,立即道:“是,记住了,阮先生不远万里从占城来,可是带来了王……大东家的诏令吗?”

蔡先生慢吞吞地喝了一口茶,漫不经心地道:“这玳玳花茶不好喝,还是武夷茶色香俱全,待会儿叫人去称一斤上好的武夷茶来。”他舔舔嘴,放下茶盅,继续道:“消息已经确定了吗?平西王要来泉州?”

越人道:“确定了,人已经到了苏杭,择日就要出海。”

蔡先生阖着眼,比起从前的那个蔡攸来,他的肤色黝黑了不少,胡子又换成了越人的式样,若不是认真细看,只怕谁都不会记起,那个曾经在大宋翻云覆雨的宠臣,此后的大宋钦犯,如今成了兴越商行背后的东家。

蔡攸逃出了海外,痛定思痛,带着数百个厢军,蔡家老宅的钱财,先是藏匿在大越总督辖区,以商行的名义,在大越国做起了生意。蔡攸一向是个长袖善舞的人,几番周折之后,生意非但越做越大,而且还看准了时机,抓住了大越国王的心理,一举与大越国王室有了联系。

大越国王是雄阔之主,割让总督辖区,本就是万不得已,等看到大越国越来越贫瘠,大量的财富随着海贸流入泉州,心里早就滋生出了不满,只是当时整个南洋都在大宋水师的控制之下,再加上无人响应,大越国王并不敢轻举妄动。可是有了对大宋了若指掌,并且智计百出的蔡攸,一切就开始不一样了。

这兴越商行就是一个幌子,也是深埋入泉州的一颗钉子。

听到平西王要来泉州,蔡攸整个人不禁兴奋地搓起手来,随即,蔡攸又冷静下来,淡淡地道:“国王殿下择日也要入泉州,除此之外,大食人也已经做好了准备,拿下了泉州,就能宰了那平西王,姓沈的一死,大宋群龙无首,这海政定然不能维持,到了那个时候,泉州就是个死港、臭港,不过……”

蔡攸淡淡地笑了笑,胸有成竹地道:“你去吩咐天一教那边,让他们做好准备,另外,把风声放出去,就说天一教要刺杀各国的藩臣王公,刺杀平西王,声势闹大一些。”

越人迟疑了一下,一头雾水地看着蔡攸,道:“先生,天一教若只是替我们打探一下消息或许还有些用,让他们刺杀各国王公,只怕……”

蔡攸用不需质疑的口吻道:“让你去就去,他们的人手不够,就拿出钱来,让他们多招募一些人手,这泉州三教九流什么人没有?只有有钱,难道还买不了命?”

越人还是觉得不妥,道:“若是对外招募人手,就怕最后鱼龙混杂,有人泄露了消息,到了那时,先生扶植的那些天一教余党,岂不是有被一网打尽的危险?依我看,这件事要做,还是让我们来做的好。”

蔡攸皱起眉来,道:“阮正,你奉国王之命来这泉州,国王是否说过,这里所有的事,都由我来处置?”

叫阮正的越人不敢违拗,道:“是,先生既然这般说,那我这就着手去办。”

蔡攸叫住他:“回来,还有一件事吩咐,我这里已经拟定了个刺杀的名单,你拿去看看。”他从袖中抽出一张清单来,那阮正立即快步上前双手接了,草草地看了清单一眼,眼中闪出骇然之色,不禁道:“先生,连国王殿下也在刺杀之列?”

蔡攸慢吞吞地站起来,道:“到时候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去吧。”

阮正拿着清单出去,蔡攸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许是对自己全盘计划的自信,他不禁失笑起来,可是随即,蔡攸又板起脸,做出一副谨慎的姿态。他之所以输给沈傲,便是因为过于自信,过于骄傲,才百密一疏,而现在,他绝不可能再犯一次同样的错误。

“哪里还有纰漏呢……”蔡攸放下茶盏,懒洋洋地靠在椅上,喃喃道。

第754章 教父

四月中旬的苏杭正是满城飞花、莺歌燕舞的季节。水流揣揣,湖畔生烟,接踵的人群大多带着洒脱之色,或举着白扇、或捋着长袖,在这湖畔边儿饮茶会友,这里和泉州不同,泉州上下都有一种忙碌的气象,就是街上的人行走也比寻常人快上半个拍子,而在这里,却是有着说不尽的休闲雅致。

杭州码头那边,倒还算忙碌,靠着杭州码头的苏杭海政衙门,如今不管是苏杭还是泉州,海正衙门虽说只署理海政,可是其权利早已凌驾于知府衙门之上,再加上又只属于平西王之下,更是无人敢惹,这苏杭上下,不但下海督管着水师、商船,便是在岸上,一些政务也离不得海正衙门的掌控。

清早的时候,苏杭这边的大商人已经等候多时,听说平西王今日所坐的漕船就要到杭州,当地的官员在筹措,各家商业协会也在筹措,平西王如今是海贸的保护神,有他在,海贸才能兴盛,离了他,谁知道这海贸会变成什么光景?

因此,今日的杭州码头居然出奇的安静,装卸货物的脚夫全部放假一天,沿途的货栈也都关了门,附近停靠的船让出一条水道和栈桥来,传侯平西王大家光临。

曾岁安穿着五品朱色官服,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看上去整个人已经成熟了不少,双唇微微抿着,伫立在这栈桥处,远远眺望河道。

曾岁安身后,各路官员也有不少,除了知府和各地知县,居然连路司衙门的官儿也来了,只是他们不便在这栈桥停留,而在后方等候。这么安排,其实也是用心良苦,江南路三使位高权重,都是三四品的大员。可是话又说回来,原本这大宋早已固定了的官场格局,如今却被海政衙门打破,他们能管的,海政衙门可以过问,海政衙门能管的,他们未必能管得到,一个五品的海政都督,见了提刑使、安抚使,谁巴结谁还是没准的事。

所以这江南路和福建路如今再不是三使掌握,更确切地说,应当是三使一督平分秋色。

现在曾岁安这总督在栈桥迎接,三使这边若是同去,尊卑暂且不论,可是位置该怎么站,也是一件犯难的事。为了少却这些麻烦,大家干脆让曾岁安去打前站,其余的人在后头接着就是。反正平西王也不是什么人人急欲去见的人,从本心上,若不是因为近来平西王和杨真联手弄出了个什么京察,现在京察官没准儿已经到了杭州,还是不直接与当地官员打交道,直接体察民情。三使们怕出事,说不准真不愿意来和这平西王有什么瓜葛。

河道上船只穿梭,终于,一艘极大的漕船慢悠悠地顺水而来,落了帆,下了锚,稳稳地停靠在栈桥上,船上的水手搭起了舢板,码头处迎接的大小官员,商贾士绅爆发出一阵轻呼。

接着是几个校尉先下来,再之后是沈傲携着赵紫蘅落船。后头是一队队的校尉,似是看不到尽头。

赵紫蘅下了船,脚还有点儿酸软,好在有沈傲搀扶着,总算站稳了,赵紫蘅轻轻吁了口气,道:“以后再也不坐船了,我们骑马吧?”

沈傲一边搀着她朝栈桥的尽头走,一边笑道:“坐马更难受,你若是骑上一天一夜,保准你又喊要坐船了。”

赵紫蘅赌气道:“我才不会喊。”

沈傲抿抿嘴,远远眺望了码头处黑压压的人,道:“罢了,先不说这个,咱们总算要见人了,不要使小性子,总要让外人知道我们夫妻相敬如宾、琴瑟调和。”

赵紫蘅俏红了脸,道:“不然你去见他们吧,我在后头。”

沈傲道:“这怎么行?说好了平西王携新王妃巡游泉州,怎么能见到平西王,不见了新王妃?不知道的还以为新王妃害羞,没脸见人呢!”

赵紫蘅道:“我本来就害羞。”

沈傲理直气壮地道:“正是因为害羞,才要让人知道你并不害羞,否则岂不是一下子被人看破了?咦,紫蘅居然知道什么叫害羞了?”

赵紫蘅露出女儿家烟视媚行的样子,低呼道:“不许胡说。”

沈傲闭上口,说话之间,便到了码头这边,曾岁安抢步过来,朝沈傲深深作偮,道:“下官久候殿下多时。”说罢淡淡地看了赵紫蘅一眼,道:“见过平西王妃。”

沈傲呵呵笑着搭住他的肩,道:“没有这么多客气,本王只是途径这里,居然也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倒是吓得我以后不敢来了。”

官员商贾们已经一拥而上,纷纷作偮:“殿下好,王妃安好。”

沈傲朝他们压压手,和他们说了几句话,接着才携着赵紫蘅钻入早已准备好的车驾。

车子很平稳,苏杭这边也开始流行泥路,先是用碎石铺了路基,之后再用类似于水泥的泥浆铺上去抹平,道路平滑,马车走在上面不见颠簸,因此运力也是大增,再加上现在马车也有了不少的改进,所以坐在里头,赵紫蘅整个人都松懈了下来,依靠在沈傲的肩头上,道:“好累,真想好好歇一歇。”说罢如猫一样打了个哈欠,整个人便瘫入了沈傲的怀里。

沈傲道:“做人要有点良心,你在船上没日没夜地睡,现在还不够,倒是我为了伺候你这小祖宗许久没有睡过安稳觉了。”

赵紫蘅眨眨眼,甜笑道:“谁叫你做我丈夫。”

沈傲霎时无语,待马车到了海政衙门,沈傲让随行的小婢先带赵紫蘅去歇息,自己则是喧宾夺主,在这海政衙门里待客。

来的客人当真不少,先是本地的官员,都是来见礼的,说的话也没什么实质的内容,无非是场面上的寒暄而已。

随后来的则是几个大商贾,其中一个叫段雏的,这名儿生僻,倒是让沈傲有几分印象。段雏的生意并不是船队,而是经营了两家规模不小的丝坊,据说招募的女工便有九千余人,每年收购的茧丝就有上百万斤。

段雏之所以喋喋不休,也实在是无能为力,原本他的生意并不多,只是前几年丝绸紧俏,不止是苏杭和泉州这边不少人家境改善,对丝绸有了需求,便是前往倭岛、南洋各国的商队也大力收购这些货物。段雏挖了第一桶金,生意越做越好,自然不断将盈余的钱拿去扩大丝坊的规模,如今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丝绸越来越多,谁也不曾想到,就因为这个,问题就出来了。

丝绸之所以昂贵,无非是因为稀少而已,而现在市面上这样的丝坊没有一千也有几百,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前一年生产丝绸十万匹,可是今年的丝绸产量已经高达三百万之巨,如此大的产量,结果却发现,市场饱和了。

段雏急得团团转,为了扩大丝坊的规模,他可是借了钱庄不少钱的,除此之外,收购的生丝至今还没有付清余款,若是再这样下去,一旦积压的货物卖不出去,段雏也只有破产不可了。

其实像段雏这样的事例很多,从前的生意人,大多都稳健得很,有多少钱做多大的生意。可是自从海贸更新之后,稳健的手段只会落后于人,恰恰是依靠借贷扩大规模的商贾生意越来越大,因此那些保守的商人也急不可耐了,钱庄的生意一时大是红火。

现在整个苏杭和泉州,也正是因为资本的急速积累,从而使得问题开始显现出端倪,如今若是再延误下去,货物销不出,生产就要停顿,无数人要破产,破产倒也罢了,可是数十数百万的工人怎么办?

段雏说了许多话,几乎要哭出来,道:“小人也是吃了猪油蒙了心,上一年为了扩大丝坊,告贷了七十多万贯,添置了不少的丝机,又招募了不少工人,再加上收购生丝,这些钱已经一个不剩,可是谁曾想到会到这个地步。”

沈傲道:“据本王所知,南洋人口众多,你们的丝坊造出的丝绸,寻常人根本买不起,何不如造织布拿去南洋贩卖,这样一来,一方面向他们的上层提供丝绸,一方面也可以给他们的平民百姓出售布匹,虽说利润是薄了一些,总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沈傲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毕竟他们的工人、设备都是现成的,让一部分人去生产布匹,总还能缓解一下丝绸陈仓的压力。

段雏苦笑道:“哪里有这般容易?造布匹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大食人现在专门抢这一块生意,他们的布匹和毛毯在南洋那边价格低廉,咱们大宋哪里争得过?”

又是大食人……沈傲想了想,道:“大食人除了布匹和毛毯,还卖些什么?”

段雏道:“卖的倒是不少,有不少还和我大宋相冲的,不过他们的制艺大多低劣,所以价钱也都低廉得很,我大宋的货物比他们的要好得多,只是价钱自然昂贵了一些。”

沈傲颌首点头,道:“这么说,大食人抢了咱们大宋不少的生意了?”

段雏道:“正是如此。”

沈傲的脸色阴沉下来,原以为整个南洋已经饱和,原来只是高档的货物饱和了而已,还有不少低层次的市场被人占住,这些南洋藩国,如今却成了大食人的倾销地,让人钻了空子。

沈傲沉吟了片刻,已经有了决定,道:“这件事,本王自然会处置,你放心便是,眼下你不如让伙计带着丝坊的货物到万国展览会那里去一趟,说不准能找到一些买主,这一次南洋王公、商贾都来了,人数足有数万人,只要你们肯竭力推销一下,也不怕没有生意。”

段雏道:“殿下,小人也是这么想的,这一趟小人打算亲自去,看看那些番商对小人的丝绸有没有兴致,不过这万国展览会只可解一时之渴,就算熬过了今年,明年也未必能缓解……”

沈傲心知他是想让自己拿主意,这些商人如今遇到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平西王,沈傲这时候反而有点教父的感觉了。他沉声道:“你不必惊慌,和这苏杭的同仁也说清楚,不必有什么后顾之忧,今年之内,本王一定为你们解除眼下的困局。”

段雏听了,对沈傲的话深信不疑,大喜过望道:“如此,就一切拜托殿下了。”说罢和几个商人告辞出去。

沈傲一直会客到深夜,其中商贾们多是来倒苦水的,到了夜半时分,沈傲叫了曾岁安来,心事重重地道:“本王还以为苏杭、泉州这边只是出现了小困难,至少今年总还不至于过不下去,谁知竟是举步维艰到这个地步,为今之计,只能想办法解决掉眼下的麻烦,曾兄怎么看?”

第755章 杀人密令

曾岁安斟酌片刻,悄悄看了沈傲的脸色,随即道:“有两个办法。”

沈傲心里想笑,自己连一个办法都想得头痛,他居然有两个办法。便笑嘻嘻地道:“愿闻其详。”

曾岁安淡淡道:“其一,就是严令各国彻底断绝与大食人的商贸往来,任何大食人的船只,不得靠近各国的总督辖区卸载货物。”

沈傲心里想,当年英国人也是用这一招对法国人的,曾岁安做了几年的总督,确实长进多了。

曾岁安继续道:“其二,天竺国人口诸多,若是能在那里设立总督辖区,那就再好不过了。我大宋的南洋水师曾有一支分舰抵达过那里,那里土地广褒,百姓殷富,土地更是肥沃无比,其人口只怕比之整个南洋也不遑多让。不过……”

曾岁安顿了一下,才又继续道:“不过那里虽是小国林立,王公割据一方,战力却也不容小觑,更有大食人在旁虎视,咱们大宋要使他们屈服,率先要做的就是将大食人从南洋赶出去。”

曾岁安的一番言辞,或许有不成熟的地方,可是沈傲这时候已经对他刮目相看了,不禁道:“你说的不错,这两个办法一个要刻不容缓地施行,另一个可以徐徐图之。比如令南洋各国断绝与大食人的贸易,只要一纸诏令就可以做到,至于天竺国,可以先派一些人去了解他们,再做打算。”

曾岁安颌首点头,道:“这不过是我的一些浅见,殿下听听也就罢了。”

沈傲郑重其事地摇手,道:“你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不必谦虚。”

曾岁安沉吟了一下,道:“南洋水师如今有舟师十万,更有各种舰船一千五百余艘,每年要养如此庞大的水师,是该用一用了。”

沈傲当然明白曾岁安的意思,只是有些事能做不能说,眼下的困境,唯有用水师去解决,只是这样的做法,实在有违大宋的对外策略,他哂然一笑,道:“再做打算吧。”

说罢回到后宅去睡,赵紫蘅睡不着,还在等着他回来,问他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等得我的脚都冰凉了。”

沈傲见她蜷在薄被里,笑吟吟地道:“这和脚冰凉有什么关系?”

赵紫蘅从被中探出半个脑袋,理直气壮地道:“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心凉之前脚先凉,脚凉了,心也要快凉了。”

沈傲换下了外衫,缩进被中邪恶地笑道:“那我来给你暖暖心,你的心口在哪儿?”

……

在苏杭没有多留几天,沈傲就继续启程了,两艘东洋水师舰只护送着沈傲所坐的福船,一路沿着东南沿海顺风而下,这一路颠簸无比,好在海面上还算风平浪静,沈傲坐惯了,也就慢慢适应,赵紫蘅吃不消,因此整日在舱中歇着。

海船每到沿岸的一处港口便暂歇一日,因此走得并不算快,不过在港口停歇的时候,总会有一份份沈傲的手令传递出去,由快船直接往泉州方向传递。

这些消息,如雪片一般传送到泉州海政衙门。海政大臣吴文彩已经连续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一边是万国展览,万国展览如今已经御批,朝廷已经当作了头等大事,更何况来了这么多藩王?自然不能简慢,又要把这盛会办好,又要让商人们推销自己的货品,还要让番人宾至如归,哪一样都不轻松。

好在泉州新城那边预留了许多土地,这展会的建筑便在新城,这是一个占地数百亩的巨大建筑,有着北地的大气开阔,整个建筑呈一个圆圈,从外头走进去,里头又有许多圆,宛若迷宫一样,两边都是一排排走廊和店铺的门面,走进去逛一圈出来至少要花费半个多时辰的时间,地面上都铺就了时新的泥路,连台阶都用泥浆抹平了,里头还分上下三层,店铺三千多个。

就这么个展会的建筑,就足足花费了六十万贯,再加上各种装饰,还有展会外的建筑,相加起来至少也要一百万贯,一百万贯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按着平西王的意思,等这展会结束之后,再将这里的铺面租售给泉州的商贾,收回成本是肯定够的,若是运作的好,说不准这里将来还能成为泉州最繁华的商业区域,寸土寸金。

吴文彩要操心的不止是这个,还有到时番客们一下增多,车马肯定不够,虽说泉州这边已经兴起了不少租车行,都是不太宽敞的马车,毕竟泥路兴起之后,交通便捷了许多,马车的损耗小,速度也快,因此也有些家境不上不下的人既养不起车马,又不肯靠腿脚出门,四五个钱,招一辆马车就可以直接将自己送到目的地去,何乐不为?不过这种车行如今也是紧缺,毕竟泉州这边马少,因此也成了让吴文彩头痛的事。

除了这个,另一边平西王传来的手令,吴文彩也不敢怠慢,这些手令大多都是寥寥几字,里头的内容却值得推敲,比如有一份手令,差点让吴文彩惊得没有站稳。这手令里的内容很简单,只写着:驱逐大食商人,但凡是大食人的货物,都不得进入泉州、各藩国总督辖区停靠,违者速速羁押扣留,不得延误。

吴文彩脸上的震惊可想而知,这泉州的大食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千数万,这么多人,总不能说驱走就驱走,再者说,大食人的货物在各处口岸停靠,那也是向总督辖区缴纳了税金的,这时候突然翻脸不认人,是不是太无礼了一些?

其实吴文彩的心里也清楚,大食人如今也邯郸学步,和大宋在南洋相互竞争,可是他毕竟是读书人,心里并不认同用强硬手段去将人踢出局去。不认同归不认同,可是平西王既然发了话,自然也有他的用意,眼下的问题是如何解决。

真要赶走这么多人,当然是不成的,吴文彩犹豫再三,便向南洋水师衙门下了条子,请南洋水师指挥使前来相商。

水师衙门那边接到了条子,立即就来了,杨过是骑马来的,脸上也带着一副倦意,水师衙门虽然没有海政衙门那般繁重,却也不太容易,各舰队要轮换出海,还有每日督促操练,尤其是眼下这时候,各藩臣使节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水师船舰几乎是倾巢而出,在各个海域巡视,以免发生意外。

杨过和吴文彩虽然是沈傲留在泉州的一文一武,平时却不太往来,偶尔有些公务,也都是下个条子交代一下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