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妻如云-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傲先是到了大理寺那边,把供词交割过去,随即擦了擦汗,在大理寺闲坐了一会,纳纳凉,那姜敏坐在沈傲对面,随手翻看了供状,忍不住道:“那蔡绦当真招了?”
沈傲喝了口冷茶,道:“本王过去,他敢不招供?”
姜敏摇了摇头,却是苦笑,这供词放上去,多少人要吓死?
姜敏将供词收起来,道:“王爷当真交上去?”
沈傲眼眸闪过一丝狡黠,道:“为什么不交?反正大家都叫本王沈愣子。”
姜敏叹息道:“这是古已有之的事,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交上去,涉及太大了,连宗王都牵扯上了,到时候肯定是法不责众不了了之的,倒是到时候大家群起而攻之,三人成虎,与公与私,对王爷都没有好处。”
沈傲心里也知道,兵饷的事最大的问题不是涉及到官员,而是宗王,而宗王又涉及到了内宫,把这东西交上去,谁也不知道会有多大的反弹,可是他却笑嘻嘻地道:“怕什么,到时候谁敢说本王坏话,本王尚方宝剑斩了他。不过……”
沈傲顿了一下,才是慢吞吞地道:“不过姜大人也知道,本王其实也不想和大家为难,只是一向被人侮辱是愣子,不但名誉受损,精神上也是伤害极大,再者说了,本王的儿子就要出世了,将来自家的儿子被人叫做是小愣子,这还了得?简直是岂有此理……”他霍然而起,用手指狠狠地磕在桌案上:“简直是欺人太甚,他们当本王心地善良,不与他们计较,是怕了他们;他们这是欺负老实人,是柿子找软的捏。本王一退再退,不和他们鱼死网破,就不姓沈了。”
姜敏心里想,这还真是个愣子,要捏软柿子,就是把汴京的人从宫门一直排到江南去,怎么也轮不到你平西王啊,这个样子,倒像是平时大家欺负了他一样。
姜敏想了想,道:“王爷息怒,凡事,还是留有一些余地的好。”
沈傲这才气呼呼地坐下,道:“其实……本王很好说话的,可是是他们欺人太甚,不管怎么说,他们若是不赔礼道歉,再赔偿本王的精神损失,本王非和他们拼命不可。”
图穷匕见,姜敏心里跟明镜一样,平西王这是叫自己去放出话,让大家给他‘赔礼道歉’了,这汴京城里叫他愣子的人还真是不少,哪个私底下不是这样叫的?真要算上去,便是踏破了平西王王府,这‘礼’也赔不完啊。
沈傲心里却呵呵笑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群混账捞了这么多,沈傲暂时又没有去捅这马蜂窝的心情,干脆把他们的油水刮回来。
泉州那边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需要大笔的钱财不是?尤其是南洋水师,到时候炮舰改进之后,肯定少不了靡费巨资订购的,这也算是取之于兵,用之于兵了。
姜敏道:“王爷的意思,下官明白,蔡绦的供状,下官暂时截去一些,先呈入宫中去。其他的事,王爷再斟酌着办。”
两只狐狸相视一笑,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沈傲长身而起,便急匆匆地出了大理寺,这些供状先要让大理寺梳理一下,自己则去宫中回复旨意。到了宫里这边,杨戬早早守候在这里,一见到沈傲,立即叫住他:“陛下在后宫,还说了,暂时不必觐见。”
沈傲一头雾水,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杨戬呵呵笑道:“陛下说了,有件事要你办,办好了再去觐见。”
沈傲一时糊涂,道:“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这般神神秘秘的,究竟是为什么?”
杨戬道:“陛下要你写一份贺表上去,恭祝陛下喜得外孙。”
沈傲眼睛一亮,道:“又生了?”
这一个又字绝不是沈傲胡说八道,为官几年不到,沈傲至少经历过四个皇子和九个皇孙出生,如此高产,让沈傲羡慕不已,就是半年前的时候,一个皇子出生,他这个鸿胪寺寺卿,还曾逼着藩国使节们写贺表呢,每次这个时候,总是少不了许多繁文缛节。
杨戬笑嘻嘻地道:“这次是皇外孙,不是皇孙。”
“外孙?”沈傲愕然了一下,立即大义凛然道:“这不合规矩吧,祖制里可没有这一条,不成,身为臣子,本王沐君恩,食君禄,岂能让陛下坏了祖宗之法?本王一定要仗义执言,要和陛下言明厉害。”心里却是想,一个皇外孙又不知要折腾出什么幺蛾子出来,鸿胪寺那边还要压着藩使上表,这种事,一定要反对到底。
杨戬笑吟吟地道:“安宁帝姬有喜了,这皇外孙便是平西王的王子。”
沈傲一下子呆住了,忍不住道:“我明白了,我这便回家去见安宁。”心急火燎地准备从宫里出去,却被杨戬拉扯住:“先别急着回去,安宁帝姬已经入宫了。”
沈傲连忙转身:“那我去后宫。”
杨戬却是拉扯住沈傲不放,道:“陛下说了,不把贺表写出来,不许入宫。”
日沈傲心里骂了一句,突然感觉有些不对劲,自家儿子出生,自己上个屁表?难道还要说今个儿平西王真啊真高兴,再来个谢主隆恩?
杨戬正色道:“平西王,杂家也是奉旨传话,你快快回家,把贺表写来。”
沈傲懊恼地摇了摇头,才郁闷地道:“好吧,我立即写过来。”
他从宫里出来,一时间还没有完全醒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眼下尽快见了安宁再说,贺表这东西动辄就是几千言,真要写,只怕今天是别想写完的,不成,今天非去见安宁不可,见了安宁,还要尽快去见皇上,把蔡京的事办妥了。
沈傲心里有了主意,拨转马头,改向礼部方向去,礼部每年接到的贺表不知凡几,从那边挑份往年的贺表出来照抄一下就是,反正天下贺表一大抄,一炷香时间就可以搞定。
……
礼部这边,杨真和几个礼部侍郎、主簿各自坐着喝茶,杨真的案头上,还有一份未写完的贺表,许是写不下去,或是觉得荒谬,竟是一下子把贺表涂了。他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阴沉着脸,边上一个侍郎喝了口茶,慢吞吞地劝慰道:“不管是不是合乎礼仪,既然宫里有了圣旨,我等做臣子的还能说什么?再者说,皇外孙和皇太孙也没什么两样,按着皇太孙的份例写就是了。”
杨真气呼呼地道:“祖宗的成法说变就变,老夫气的不是这个,平西王和安宁帝姬的王子,自然是清贵无比,陛下当真喜欢,写了就是,可是开了这个口子,往后不知要出多少事。国以礼法而治,礼之不存,社稷倾覆,这句话诸公难道就没有听说过?”
说罢,杨真又是叹气,继续道:“这贺表,该写还是写吧,老夫就不动笔了,周大人,你来代笔。”
先前那侍郎颌首点头道:“下官就怕写得不好。”
众人哄笑,总算扫了些阴霾,一个主簿道:“周侍郎若是写得不好,那我等岂不都是烂笔秀才?”
正说着,前头的胥吏连滚带爬地进来:“平西王来了,就在外头。”
众人一听,都是吓了一跳,这灾星到了哪里,哪里都要惹出祸来,莫不是来寻仇的?
杨真面色一冷,道:“老夫不想见他,这就去耳房坐一坐,周侍郎,你在这儿看看他怎么说。”
其他几个主簿也都禁若寒暄的站起来,纷纷道:“下官还有公务,有劳周大人了。”
说着一哄而散,都到边上的耳房去躲避。
过不多时,沈傲按着尚方宝剑满面红光的进来,远远的就爽朗笑道:“杨大人在不在?学生来拜会了。”
那姓周的侍郎面色一紧,偷偷看了耳房那边一眼,随即道:“下官见过平西王,平西王要寻的,莫不是杨尚书吗?”
“对,就是他,说起来本王还是他的学生,今日特地买来两根腊肉,要来拜会一下。”沈傲果然提着两根腊肉,这大热天的,提着这个招摇过市,还进了礼部来,顿时臭气弥漫。
周侍郎一时无语,正色道:“杨大人今日不值堂,并不在这里。”他说了这句话,心里有点惴惴不安,若是被平西王发现自家骗了他,不知会是什么后果?
沈傲眼睛一亮,心里说,就是巴望那杨黑脸不在才好。脸上却没有露出一丝失望,反而笑的得更加灿烂,道:“正好,本王现在寻你有点事,敢问大人名讳?”
第688章 正式倒台
周侍郎愣了一下,心里想,这平西王到底是不是来寻杨大人的?怎么听到杨大人不在却好像是捡到金元宝似的?
不过在沈傲的跟前,他却是一丁点都不敢怠慢的,小心翼翼地道:“下官周彻。”
沈傲如见了多年未遇的好友,握住他地手道:“周老哥年岁大,本王就以老哥相称吧,虽说你我并不相识,可是本王一见你,心里就透着亲近,哎呀呀,话说远了。”一手提着腊肉,一手牵着周彻,周彻尴尬得直咳嗽,却是什么都不敢说,只听沈傲继续道:“本王这次来,有一事相求。”
沈傲嘿嘿一笑,无事献殷勤,这狐狸尾巴露出来倒是快得很,随即道:“周老哥,本王近来读书,突然对贺表有了一点兴致,你们礼部存的贺表不少吧?不如随便挑几个来,给本王回去揣摩一下。哈哈,相互学习才有进步的余地嘛,读书人借阅一下文章,也是一件美事对不对?”他突然板着脸,又道:“周老哥千万别以为本王有什么不良企图,本王行得正,坐得直,本王的品行,周老哥想必也知道,这贺表借了去,明日就叫人还回来的,本王家里金山银山,稀罕你们礼部几道贺表吗?”
周彻要说话,沈傲怕他不答应,立即又绷直连:“本王一向与人为善,周老哥想必也有耳闻,可是读书人借阅文章,周老哥若是不给,本王会生气的。”他的脸色说变就变:“本王生起气来,连自己都害怕,有时候神志不清,做出了什么事连本王都不能控制。哈哈,看周老哥的样子,想必已经同意了,哎,本王就说嘛,都是读书人,同是圣人门下,再者说本王的岳丈祈国公,说不准五百年前还是和周老哥是一家……”
周彻傻了眼,瞧他这意思,不给当场就要翻脸的了,瞥了那耳房一眼,硬着头皮道:“平西王少待,我让个胥吏去库房看看。”
贺表是有,平西王伸手来问,他没胆子不给,只恨不得立即拿了几样陈年的贺表打发了他了事,管他要贺表做什么。
沈傲大喜道:“周老哥果然及人所难,本王也不教老哥吃亏,这两块腊肉,乃是内子腌制,不知耗费了多少心力,权当是送给老哥补补身子。”
接着什么都不说,沈傲就将那两条恶臭的腊肉往周彻手上塞过去,周彻好歹是个官身,怎么能沾荤腥?平时远离庖厨,最挨不得这玩意的。立即用手挡住,道:“王爷,礼就免了,举手之劳而已,下官若是收了这个,岂不是说下官贪墨了王爷的腊肉?为王爷办的这事只是小事一桩,这东西万万要不得的。”
“原来是这样。”沈傲脸上闪露出一丝遗憾,好像东西没送出去很遗憾一样,迟疑道:“可是本王提着它过来,若是再提出去,面子上也不好看,不如这样,周老哥两袖清风本王算是见识了,不如索性帮本王一个小忙,将这腊肉买下来,省得让本王又带回去,这天气炎炎的,只怕带回去就发臭了。”
周彻恨不得立即去煽掉鼻下那股恶臭,心里说,已经臭了不知多久了,天知道从哪里捞来的。只好道:“王爷这般说,下官只好将这腊肉买下来,只是不知这腊肉价值几何?”
沈傲大方地道:“随便给个一两文就是了,难道本王还宰你不成?再者说,本王也没买过腊肉,到底价值几何,也是不知道。”
周彻听沈傲的口气,好像是一两文卖给自己是天大的恩情一样,平西王的恩情他可不敢接,立即正色道:“王爷,一两文下官可不敢要,王爷一定要报个大致的数目,省得外头人说下官占了王爷的便宜。”
沈傲心里大大惊奇,这都是什么人?礼部的人果然都是书呆子。于是挠挠头,一脸老实巴交地道:“既然周老哥这么说,本王也就说实话了。这肉是上好的仔猪肉,又是内子亲自腌制,便是用的盐酒,都是宫中贡品,一斤大致也就是百来贯的样子,两斤也就是两百贯而已。”
两百贯,还是两斤臭肉,周彻一下子没从椅子上跌下来,见沈傲老实巴交的模样,沉吟了一下,咬了咬牙道:“下官没带钱来,所以王爷还是……”
“没关系!”沈傲老实巴交地笑起来,道:“本王还信不过周老哥?这肉先拿去,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再把钱还到本王府上也成。若是周老哥实在过意不去,大不了写一张拮据就是,你我的关系,当然不能按赌坊的利钱来算,就按街市的结算也成,每日三分利,不打滚的。”
周彻呆住不动了。
谁知沈傲立即从方才杨真的案头上取来了纸笔,放到周彻边上的小几上,严肃地道:“周老哥来,让本王看看周老哥的行书。”
周彻浑浑噩噩地按着沈傲的话写了一张字据,脑子至今还没有转过弯来,便听到沈傲大呼一声道:“笔走龙蛇,周老哥的笔力不浅。”
收了借据,这时胥吏也取了几份贺表来,沈傲拿了贺表,便告辞道:“周老哥回家时一定要吩咐厨子,这腊肉一定要多放些姜去去腥,本王告辞了,哈哈,下次再和周老哥叙话。今日能遇见周老哥这样的知己,真是痛快。”口里说痛快,走得更痛快,抱了贺表便不见了踪影。
周彻呆着不动,还没有回过味来,看到桌几上的腊肉,真真是哭笑不得,这东西要是提回去,非要被家里那母夜叉骂死不可。
正是这时候,耳房里杨真带着几个主簿出来,大家也是面面相觑,眼睛都落在这腊肉上,纷纷去煽鼻尖下的臭气。
杨真苦笑道:“周侍郎节哀顺变!”
几个主簿也都愣愣地道:“就当是家里失了火,或是失了窃,想开一些。”
周彻哭笑不得地摇摇头,什么也没说,提着这恶臭的腊肉,丢了又觉得可惜,走到堂口这边正好撞到一个胥吏,朝他笑吟吟地道:“平西王家的腊肉,一百贯你要不要?本官亏了本卖给你。”
胥吏吓得脸色苍白,呆滞了一下,随即噗通跪在地上,不断磕头道:“周大人饶命,饶命啊,小人上有老,下有小,全家都要吃西北风。”
咦周彻心里惊疑了一下;想:为什么方才本官就想不出这个法子来?
……
沈傲收了贺表和借据也不回家,直接寻了个就近的遂雅茶坊的分店,叫了个厢房,拿着几个贺表直接摘抄,果然是速度非比寻常,一炷香便写好了,出了茶坊直接打马进宫。
这一次倒没人拦他,先是交了贺表上去,过了半晌功夫,便准予觐见。
沈傲跨入文景阁,赵佶淡淡一笑,这笑容沈傲太熟悉,一旦赵佶得逞了某种奸计时才是这个样子。
“来,坐下说话。”赵佶显然不急于说安宁的事,只是道:“福建路如何了?”
沈傲据实将自己的审问的内容说了,最后道:“陛下,蔡家欺凌百姓,怨声载道,请陛下惩处。”
赵佶咬着牙,冷声道:“既是欺君,朕也不姑息。”他眼眸中闪过一丝冷色:“抄家吧,令大理寺去福建路,该问斩的问斩,该流放的流放,汴京这边,先不必动。”
沈傲颌首点头,心知蔡京已经完了,这一道旨意下去,福建路那边的蔡家上下至少要死个一批,而赵佶一旦下了这道旨意,任那蔡京有通天的本事,也再无起复的可能。世上从来没有一个天子,在抄家之后还能放心起复一个大臣的。
沈傲在心里松了口气,蔡家的事总算尘埃落定,自己谋划了这么久,足足用了三四个月时间,才终于看到胜利的曙光,这时候最想的,就是好好歇一下。
赵佶突然正色道:“西夏议政王上书道贺。”他故意点了点御案上的贺表,才继续道:“朕心甚慰,传旨意,西夏国率先上贺,赐五百金,赐丝帛千匹。”
沈傲懒得和他计较这个,虽然也知道赵佶打的是什么主意,不过在他看来,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赵佶和李乾顺勾心斗角,让他们自家争去,到时候这些赏赐送去了西夏,以李乾顺的精明,不知会采取什么手段出来。
沈傲道:“陛下,微臣想去后宫看看安宁。”
赵佶嗯了一声:“去吧,顺道给太后问安,等一下,朕先下了旨意,再带你去。”
赵佶朝杨戬努努嘴,八成是叫杨戬去给门下传消息,落实旨意的事。
杨戬小鸡啄米似地点头,随即呵呵一笑道:“奴才这就是。”和赵佶对视一眼,两个人估计琢磨着什么不可告人的事。
沈傲看到了,也不理会什么,兴冲冲地和赵佶去了后宫那边,才发现晋王也在,晋王酸溜溜地拉着沈傲到一边:“紫衡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沈傲道:“晋王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赵宗继续酸溜溜地道:“安宁生孩子要上贺表,将来我家紫衡生了孩子……”说罢摇头,朝太后巴巴地看过去。太后不经意地看向赵宗这边,也是饱含深意。
到底谁要做爹?怎么这些人,一个个都神神叨叨的?沈傲大致已经感觉到,后院似乎要着火了。
第689章 夺嫡
龙兴府,西夏皇宫突然又变得紧张起来,无数的内侍乱哄哄地在宫中鸡飞狗跳,偶尔几个背着药箱的御医前往暖阁,可是很快,又摇着头出来。
怀德脸上仍是木然,可是眼眸深处却有几分担忧,他垂着头,跪在软榻边沿。
前几日李乾顺只是染了一些风寒,原以为只是小事,李乾顺也没在意,昨日夜里还在批阅奏疏,一直到三更才睡下。
谁知今早起来,整个人的气色就差到了极点,朝议不得不取消,御医们过来,都是摇头叹息,又不敢说油尽灯枯,只好拼命地开药方。
这种事,宫里人不是没有见过,几个太妃临死时也都是这个样子,可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出事的是李乾顺。
李乾顺躺在软榻上,整个人反而多了几分恬然,他看着龙塌顶上的雕花发了一会呆,突然对怀德道:“朕的时候差不多了吧,问问太医,朕还有多少时日。”
“陛下……”怀德趴在塌下失声痛哭:“陛下长命百岁,这些话再不要说了。”
李乾顺的精神仿佛一下子好了一些,艰难地笑了一下,这笑容有些轻视,有些傲然,接着慢吞吞地道:“谁都逃不过这一死,朕未必能看得开,可是凡事都要知道自己的斤两,朕还有许多事要谋划啊。”
说出来的话虽然有些不甘,可是整个人却有着说不出来的镇定自若,李乾顺继续道:“去问吧。”
怀德想要答应,这时候外头有个内侍小心翼翼地进来,道:“公主殿下来了。”
李乾顺手伸出塌沿,仿佛要穿破虚空,要去抚摸爱女的脸颊,随即,他的声音却瞬间冰冷起来:“不要惊动了她的胎气,告诉她,朕已经歇下了,朕已经吃过了药,过几日就能调理好身体,叫她不必牵挂。”他艰难地咳嗽一声,继续道:“谁要是敢胡说八道,怀德,你记着,杀无赦,还有,去把杨真等人找来,朕有话要吩咐。”
怀德泪流满面地道:“陛下,要不要紧闭宫城,以防宵小……”
李乾顺疲倦地打断他:“不必,跳梁小丑,不足为患。去,把杨真叫来。”
怀德擦了泪,飞快地去了,过不多时,杨真匆匆过来,清早他就得到了消息,早就在宫外等着,这时候看到李乾顺这个样子,已是悲不自胜,扑到在地道:“陛下……”
李乾顺淡淡一笑,眼睛转到杨真身上:“朕享国四十余年,唯一的憾事,就是不能等到淼淼的孩子出世了。”接着断断续续地道:“天下的事,朕托付给议政王,你要好好地辅佐议政王,将来等到那个孩儿长……长大了些,再敦促议政王归政,杨爱卿,这些事,朕都交给你去做。”
杨真噙泪应下。
李乾顺继续道:“现在立即传召,速召议政王归国,朕赐他摄政王,西夏天下军马大元帅。在此之前,先不要将消息走漏出去,若是朕等不来摄政王,你和怀德商议一下,暂时封住消息,秘不发丧,待摄政王到了龙兴府,再令他为朕扶棺下葬吧。”
杨真道:“下臣立即派人去,八百里加急,定要教摄政王尽快归国。”
李乾顺微微一笑:“传召李清。”
“李清……”
所有人都呆了一下,怀德最先反应过来:“奴才这便去。”
按道理,这时候陛下是不可能去见李清的,可是这时候召见,却不知是什么用意。
李清带着数百武备骑兵校尉,已经把明武学堂办了起来,足足三千个西夏校尉正在加紧操练,除此之外,武备校尉的手上还有六千多骑随军,这些骑随军也是日夜操练,如今又是另一番模样。可以说,李清在龙兴府,虽是以宋国教官的身份,却已掌握了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诏使飞马出宫,在半个时辰之后,一身戎甲来不及更换的李清踏入暖阁,身为宗室,上一次入宫,还是在二十多年前,那时候,一场清除太后的风暴正在龙兴府酝酿,李清一系因为与后党走得近,也成了李乾顺剪除的目标,李清这才不得不含恨出走,可以说李清对李乾顺并无多少好感,他站在龙塌上沉默了一下,最终还是屈膝跪下,朗声道:“陛下。”
李乾顺淡淡一笑,道:“李清,朕命你做龙兴府揽五军使,公主和沈傲的孩子,就尽皆托付给你了。”
李清呆了一下,听到沈傲的孩子五个字时,已经再没有迟疑,郑重地道:“李清在一日,王子殿下必能平安无恙。”
只是短短的一句话,李清便从暖阁里出去,接着里头传来焦急的声音:“快,传御医,陛下又晕过去了……”
从宫里出来,李清与几个在外头候着的校尉道:“立即给王爷传信,不要耽误,明武学堂和骑随军全部警戒起来,谁有异动,杀无赦!”
几匹战马飞奔而去。只过了一炷香,杨真微微颤颤地出来,钻入在外头候着他的轿子,擦拭了眼角中的泪水,对轿夫们吩咐道:“把所有人召集起来,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就不必来了,叫个人去给兵部递条子,叫他们立即加强禁宫防护,户部那边,下个月供给各处边镇驻军的粮秣暂时先只给一半出去。再叫心腹,不必通过衙门,直接去宋国,传召摄政王。”
龙兴府霎时又紧张起来,若是有心人一定会发现,龙兴府的防禁一下子加强了不少,到处都是明武学堂校尉和骑随军的身影,一队队的带刀在街上走过去。各处城防,也都暂时由骑随军接管。
有了半年多前那一场浩大的清洗,至今大家还是心有余悸,整个街市,又是萧条了许多。
而这个时候,杨真的府上,却是一个个人坐着轿子停滞在了门口,许多人凝重的整了整衣冠,随即快步进去,这不大的厅堂里,已经坐了几十个人,迟来的都不分官阶,各自靠着门坐下。
杨真一脸疲倦地出来,先是叹了口气,看着这么多人,才道:“诸公,要保全身家性命只在今日了。”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更是肃然,这一天许多人已经等待了太久,隐隐有几分企盼,又有几分害怕。该来的总是要来,这一身富贵,是李乾顺给的,可是若是李乾顺……接下来如何,他们心里清楚,这一次是决一生死的时候,摄政王能不能真正掌握西夏,还是个未知数。
也有不少人,听到杨真这句话,忍不住垂起泪来,没有李乾顺,自然没有他们如今的地位,如今李乾顺病重,听杨真的口气,想必已经不行,免不得唏嘘感慨。
杨真这时候却是无比地冷静,轻轻地喝了口茶,慢吞吞地道:“龙兴府应当没有问题,怕就怕各地的边镇和驻军,一旦掌握不住,就会彻底地糜烂,若是这时候金人抓住机会,只怕西夏随时可能覆灭。内忧外患,到了这个时候,诸公与我,只能全力以赴。”
他淡淡地继续道:“眼下最重要的是,王子殿下还未出世,陛下若是这时候驾崩,便是群龙无首。老夫已经令人速去汴京传信,可是摄政王要到这龙兴府,至少也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住,否则在座之人,都要家破人亡。”
“大人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就是。”人群有人道。
众人纷纷附议道:“王子殿下是西夏国储君,是我大夏正统,我等以杨大人马首是瞻,共保公主殿下血脉,绝不惜身。”
杨真精神一震道:“诸位暂时先回衙门,户部那边,钱粮不要急于拨付出去。兵部下条子到各地随军,令他们原地待命,谁若是有异动,都以谋反处置,当地随军可临机处置。城门司的差役暂时调拨到城中去,监视国族一举一动,其余的也不要闲着,传信出去,给各地在职的亲友传递消息。”
暂时也只能做这么多,杨真最后道:“宫中有老夫去,陛下那边老夫会照看着。”
转眼功夫,七八个信使飞马出城,向南的人信使竟有三四个之多,除了杨真和李清的信使,另两路就不得而知了。
而在城中一处角落,却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端着一碗烈酒喝下,朝坐下七八个西夏武士道:“截住沈傲,告诉他们,不杀他,到时便是南蛮子要杀我们。”
“是。”
站起来的老者,脸上有着说不出的冷峻,他头上戴着银色的发箍,脖子上的项圈金灿灿的发着光芒,穿着一袭传统的党项白衣,赤着足,在木制的地板上走了两步,身后的武士仍然恭谨地跪着,一动不动。
“便是我乌刺的曾外孙,也决不能让他登上大宝。”他突然叹了口气,苍老了一些,说出了这一番之后,却又变得无比镇定起来,额前点了一点殷红的圆点,那圆点在枯瘦的脸上,显得很是妖异。
第690章 一门三王
汴京城已是一阵哗然,平西王生子,却是要各部各藩国送上贺表,这又是一桩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
不过眼下不比从前,若不是这个风口浪尖,说不定还真有人要据理力争一下,毕竟这种事实在太过匪夷所思。只是现在这个时候,却恰好是蔡京倒台的时机,诸位大人们哪里有这个闲心去计较这个?
结果就是明明一件预料中要闹出一点惊天波澜的事,却是无疾而终,所有人都成了瞎子聋子似的,任由事态发展。
礼部那先率先上了贺表,接着各部各寺纷纷跟上,再之后就是各藩国。
而这时候,汴京城里也传出一个消息,据说是大理寺的姜敏姜大人放出来的。说是平西王要鱼死网破,理由是这位王爷受了气,被人欺负了。
这个节骨眼上,大家都傻了眼,谁欺负谁还不一定,不过人家现在手上,确实拿着一件要命的东西,别人不敢把这个拿出来,偏偏这位平西王却不好说。
宗王?人家可是连皇子都当街殴打的,后来还不知什么原因,把人赐死了。便是太子,也被他带兵围过。三省的诸公?那更是不必说了,从蔡京的门下省到尚书省,哪个省没被沈傲一巴掌一巴掌地来回煽?现在连太师都倒了,那愣子还会怕这个?
如此一想,大家明白了,不能来硬的,来硬的铁定要吃亏,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