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妻如云-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就算是猪了,接着连忙继续道:“似乎很有效,将来下官一定要大力推介。”

沈傲心里想,做人要厚道,推介就免了。可是这句话现在不能说,含笑着又问段海道:“段大人以为呢?”

段海正色道:“陛下钦命审问,要给大家一个公论,还原一下也是为了不使良民蒙冤,不令刁民枉法。”

段海还算是老油条,公堂里说的话,都要记录的,到时候还要送入宫里去,赵佶肯定要看。沈傲是老油条中的老油条,赵佶肯定不会说什么,可是他不成,所以这番话虽是大义凛然,却是等于什么都没说。

沈傲呵呵一笑道:“那就继续打……不,不对,是继续还原。”

蔡绦大怒,道:“且慢,下官还有话要说。”

沈傲脸色一冷,赤裸裸地看向蔡绦,道:“蔡大人的话未免也太多了些,怎么?蔡大人要做这主审?”他站起来,做了个请的手势:“大家都是朝廷命官,蔡大人要审也没什么不可以,就请蔡大人审吧。”

蔡绦当然不敢审,立即道:“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沈傲狠狠拍案道:“不是这个意思,那还说什么?本王再说一遍,闭嘴,否则叫你做那泼皮!”

这时候七八个校尉已经将蔡明死死按住,韩世忠一步步走过去,抬起腿,瞄向了蔡明的裤裆,蔡明啊的大叫一声,心知蔡绦保不住他,这时候什么勇气也没了,大叫道:“我……我招,学生招供!”

韩世忠收了腿,朝沈傲递了个眼色,沈傲淡淡一笑道:“先看他说什么,来人,把这位监生少爷扶起来。”

蔡明惊魂未定,吁了口气,这时候也光棍得很,虽是脸上被人打成了猪头,倒还不至于神志不清,生怕沈傲还要叫人打他,连珠语炮似地道:“学生那一日去福州,恰好当地的陈公子做东,于是便带着家人去和那陈公子喝酒。”

沈傲见机道:“陈公子是谁?”

蔡明苦着脸道:“福建路转运使陈让的次子。”

沈傲淡淡一笑道:“记下来,老子儿子都记下。”接着朝蔡明努了努嘴道:“你继续说。”

这个时候蔡绦却是拼命咳嗽,他比谁都清楚,蔡明不说还好,若是说了,不但要牵连了别人,这罪名也就坐实了,是以故意用咳嗽去提醒蔡明。

沈傲眼睛朝蔡绦这边看过来,关心地道:“蔡大人是不是有毛病?有病直说,本王叫人给你煎一副药来吃。”

蔡绦咳嗽被打断,也不好再咳了,只好冷哼一声,不去理会沈傲。

蔡明畏畏缩缩地看了蔡绦一眼,滚动了下喉结,终于还是恐惧战胜了理智,继续道:“后来学生和陈公子都有了些醉意,而后,而后恰好与人发生了争持,再后来便叫了家人打了他们一顿,学生当时酒喝多了,确实提刀割了一个人,另一个也踢了不少时候。”

沈傲冷着脸道:“可是为什么福州府的判决却是说是那些人先向你们滋事,是你们的家奴错手把人打成了重伤的?”

蔡明垂着头,不敢说话。

沈傲继续冷笑道:“还有,回到家中重伤不治,死了,人命关天,你身为主凶却逍遥法外,看来你们姓蔡的徒子徒孙还真是不少,对不对?”

蔡明期期艾艾地道:“王爷饶命。”

沈傲眯着眼,冷笑一声,道:“来几个人,下本王的条子,立即将那个什么陈公子捉拿归案,此外,叫个人去把那福州知府给本王叫来,不说清楚,叫他洗干净屁股准备滚蛋。”他深望了蔡明一眼,道:“本王能饶你,国法却不容你,你怂恿人当街械斗,又有了人命在身,还想活吗?”

听罢,蔡明一下子瘫了下去。

沈傲冷淡地道:“蔡明斩立决,把下一个拉过来。”

这一句斩立决,几乎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余地,若说是秋后问斩,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毕竟每年秋后问斩的人多了,可是没有皇帝的朱笔亲批,往往会挪到下一年再行刑,若是皇帝一直不批,说不定还能寿终正寝也不一定。可是斩立决就相当于完全没了活路,这时候连蔡绦也忍不住站起来,一个蔡明不算什么,可是按沈傲这种一路斩立决下去,蔡家上下非被斩尽杀绝不可,他这一趟来,便是不能让沈傲开这个口子。

“平西王,那人只是抬回家之后才重伤不治,并没有死,谁知他是不是患了什么病死的,凭什么说是蔡明杀了那泼皮?”

段海这时候道:“蔡大人,下官已叫人问明了当时查验身体的仵作,那仵作确实看出是死者是重伤不治,只不过害怕报复,才改了口,口供在下官这里,蔡大人要不要看看?”

蔡绦冷笑,这时候深知沈傲和段海已经做足了准备,便朝蔡明道:“蔡明,你是读书人,按律,读书人死罪,该由宫中决断,所以你不必怕,没人敢动你分毫!”

蔡明本是万念俱灰,这时候听到蔡绦挺身出来给他打气,这时候也醒了,高声大呼道:“冤枉,冤枉,人不是学生杀的,学生是读书人,谁能判学生斩立决?”

蔡绦慢悠悠地坐回椅上,冷冷一笑,继续去喝茶。

段海这时也有些尴尬,这个律令他倒是想起来了,不过读书人犯死罪的还真是不多,判斩立决的更是一百年来一只手都能数过来,能碰到读书人的那更是一个都没有,所以这条律令只是一纸空文,想不到这时候却成了蔡家的挡箭牌。

处斩的事绝不能拖,一拖,就可能会有变数,蔡京当政了这么多年,皇上虽是龙颜大怒,可是谁知时间久了会不会念及旧情?若是这个时候不动手,说不准自家在这里忙活了一个多月,岂不是空忙一场?

沈傲走下公案,道:“蔡大人不说,本王还忘了,我大宋的祖制里确实有一条,读书人处斩需请示宫中。不过……”他冷冷一笑,抽出腰间的尚方宝剑,那蔡明吓了一跳,立即向后退。

蔡绦也坐不住了,站起来大喝:“沈傲,你疯了。”

沈傲长剑一指,指住蔡明的胸口,冷冷道:“蔡大人疯了本王也不会疯,这柄尚方宝剑是宫中御赐,上斩五品似蔡大人这样的狗官,下诛的就是这种狗贼,你是读书人是不是?连五品的大员本王都可以斩,你这没有官阶的草民,本王杀多少都不碍事……”

沈傲猛地前冲过去,狠狠地将长剑扎入蔡明的胸口,长剑透胸而过,嘀嗒的染红了蔡明的前襟。

这个变故,谁也没有想到,蔡绦啊的一声,颓然坐在椅上。至于那蔡明,难以置信地看了沈傲一眼,气若游丝地说了一句:“我只是杀了一个刁民而已……”便已经死透了。

沈傲抽回剑来,蔡明的胸口喷出血洒在他的蟒袍上,他拿着剑,整个人犹如杀神,狠狠地瞪了蔡明一眼,随即用手指了指高堂上的‘明镜高悬’四字,道:“这一剑,是给那枉死的人报仇,也是替天行道,你敢杀人,本王就敢杀你。”

沈傲浑身血淋淋地提剑往座位上走过去,将长剑狠狠拍在公案上,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血点,正色道:“今日,本王就是要还一个公道,带下一个钦犯过来。”他冷冷地瞥了蔡绦一眼,道:“蔡大人,你贪赃枉法的事还没有说清楚,本王怀疑你涉嫌藏匿钦犯,你还有脸坐在这里?来人,剥了他的官服,取了他的帽翅,带下去。”

蔡绦已经惊呆了,脑子嗡嗡作响,校尉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已是将他从座位上拉下来,衙堂之上,一时肃然。

第685章 猪一样的队友

从副审到阶下囚,只是沈傲的一句话,蔡绦喉结滚动,整个人都懵了,若换做是从前,他一定会争辩,毕竟他是提刑使,是一路的三巨头之一,沈傲便是亲王,虽是奉旨行事,可旨意只是说对他查办,没有确凿证据,他蔡绦不怕。

可是看到蔡明的尸首,一滩的血迹泊泊化开,鼻尖闻到那令人作呕的血腥,再看沈傲那漠然冷冽的脸色,蔡绦竟是什么都没有说,直接让人拉了下去。

至于外头探头探脑的福州府差役,也是什么话都不敢说,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主官被人带走。

沈傲大大方方地坐在公案之后,血迹还没有干涸,说起来,这是沈傲第一次面对面地杀人,方才那长剑送过去入肉的声音现在还在耳畔回响,不过这时候的沈傲却浑然不觉。

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个赌徒,是个名义熏心的奸邪,是个十足的混蛋,他摊开手可以脸色如常地向人索贿,口花花地说出无数勾引良家妇女的言辞,说谎骗人更是家常便饭。论起来,沈傲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这时候,他自己深信,自己是真挚而正义的,这时候的他是个好人,是个君子。

何谓正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而已。

虽然这个举动中夹杂着私利,夹杂着权斗,夹杂着阴暗,可是沈傲现在所散发出来的,确实是令随波逐流的衮衮诸公不敢逼视的正气。

天气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这时候,一个可怕的念头从沈傲心里冒出来:“尼玛,这下真的要升华了。”

下一个人犯已经押了上来,这一次上来的竟是蔡绦的同辈——蔡州,这蔡州开始还是定心进来,毕竟年岁不小,从前也做过官,不至于被一次传审就吓住,可是看到地上的血迹和倒在血泊中的蔡明,他浑身打了个冷战,养尊处优了一辈子的人,见到自家的侄儿这样的惨状,一下子就瘫在了地上。

沈傲寻了他的宗卷,面无表情地问:“蔡州是不是?你曾任户部主簿的时候,有一笔账不翼而飞,随后府库里起了一场大火,恰好把一叠账簿烧了。这些,是你自己交代,还是本王来给你拿证物出来。”

蔡州蠕蠕嘴,可是话却说不出口,真真是吓得不轻。

沈傲冷笑道:“不从实招供,那蔡明就是你的下场,你自己思量清楚,本王既然能反翻出这旧案来,就不怕你不招。”

蔡州的勇气化为乌有,和他的父亲蔡京和兄长蔡攸相比,他至多也算是比较聪明的猪罢了,被沈傲一吓,立即供认不讳:“火是我叫人放的。”

沈傲继续翻开了一夜卷宗,道:“还有一桩,在泉州那边,你是不是看上了一个少妇,唆使人把她抢了?现在那妇人的夫家还在状告,强抢民女,这桩罪你认不认?”

蔡州喉结滚动,被身后的校尉轻轻踢了一脚,立即大叫:“认,认……”

这时,沈傲突然问:“藏匿钦犯蔡健,这一条你认不认?”

蔡州条件反射地道:“认,认……啊,不……”他猛地抬头,眼眸中闪过一丝骇然,道:“这事和小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沈傲端坐着喝了口茶,突然露出一丝会心的笑容,慢吞吞地道:“你的意思是,和别人有关系?”

蔡州一时失口,颓然道:“小人不知道,只知道蔡健被人请去了泉州,便再没了消息。”

“是谁请他去泉州的?”

蔡州咬了咬牙道:“童虎!”

“童虎是谁?”

“童贯童公公的侄儿。”

又是不由会心笑,这似乎是一个死结,七弯八绕,总是要绕到童贯身上去,沈傲呵呵一笑,脸上的煞气转瞬不见,一字一句地问:“这么说,是童公公藏匿了钦犯?你的意思是,叫本王立即将童公公拿来对峙?”

蔡州突然也发现了这个关键,沈傲不好惹,童贯也不好惹,现在蔡家眼看就要完了,这时候自己攀咬到童贯身上,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上次也是因为这个,边军突然哗变,接着便揭出了二哥蔡绦的‘弊案’,蔡绦好歹也是个提刑使,现在自己无官无职,不是任人宰割吗?

蔡州又咬了咬牙,道:“小人说错了。”

在座的所有人都摇头,蔡京那样翻云覆雨的人物,想不到生出来的都是这种货色,实在令人想不到。

沈傲拍起惊堂木,怒道:“大胆,公堂之上岂容你胡说,本王再给你一次机会,这蔡健到底是谁藏匿了?”

蔡州吓了一跳,期期艾艾地道:“不……不知道。”

沈傲眯起眼,道:“你会不知道?看来你是不见黄河不落泪了!”

蔡州吓得哆嗦道:“小人知道。”

沈傲道:“快说!”

他们这一问一答的功夫,耳房里负责记录的押司运笔如飞,到了快说两个字之后,蔡州沉默,那押司也顿住了笔。

蔡州犹豫再三,终于吐出了一个名字:“蔡攸。”

蔡州终究还是不蠢,眼下蔡家唯一一个潜逃的就是蔡攸,倒不如全部推诿到他头上。

蔡州念出了这个名字,沈傲和段海都是如释重负,既然有人招供,只要是涉及到了姓蔡的,就必定会牵扯到蔡京,而欺君之罪,已足够株连了。沈傲虽然布下了请君入瓮的棋局,可是姓蔡的都抵死不认,那么案子随时有可能会反复,现在蔡州把罪名推到了蔡攸身上,蔡攸已经潜逃,欺君便是坐实了。

沈傲呵呵一笑,栽赃陷害是蔡京的拿手绝活,沈傲这个后生晚辈也一点不比那老狐狸差,心情大好之下,直接判了蔡州一个秋后问斩,沈傲相信,这欺君之罪报上去,蔡家之人几罪并罚,死罪已经难免。

有了蔡明的榜样,案子断起来轻松了许多,一个个蔡家人带上来,宗卷上的罪名也一条条落实,欺君之罪是栽赃,可是案宗上的罪名却都是证据确凿,蔡家有了蔡京,一向横行不法惯了,所犯的罪行不说滔天,却也都是骇人听闻,同时也株连到了不少官员,如那福州知府,福建转运使之类。

沈傲一并审下来,速度极快,一直到了子夜时分,他深深吸了口气,目光一凛,才道:“带蔡绦。”

被剥了官服、帽翅的蔡绦面如死灰地被带上来,他恨恨地看了沈傲一眼,什么也没说。

沈傲咳嗽一声,显得已经有些疲倦,慢吞吞地道:“来人,给犯官蔡绦赐坐。”

有人搬来个椅子,蔡绦呆滞地坐下。

沈傲淡淡一笑道:“蔡大人,本王问你,藏匿钦犯,你有没有参与?再问你,克扣军饷,你是否承认?”

藏匿钦犯这一条还有否认的余地,克扣军饷这一条是断不能否认的。蔡绦冷笑,朗声道:“藏匿钦犯,下官什么都不知道。至于克扣军饷……”蔡绦冷冷一笑,这些时候发生的事实在让他太过寒心,那些门人走狗,顷刻之间竟是鸟兽作散,对他蔡家不闻不问,眼下这模样,既然不能全身而退,那就索性鱼死网破,他激动地站起来道:“兵部克扣军饷,由来已久,这事不但涉及到兵部,三省六部,三院九卿,边镇、便是宗室……”

耳房里,那负责记录的押司一边飞快地记录,一边忍不住抹了把冷汗,他一个小小仙游县押司,听到一个个大人物,真正是又惊又怕,这是钦犯,钦犯的供词,都要入呈宫中,自己所写的供词到底会掀起怎样的狂风骤雨,却是难以猜测。

沈傲眯着眼,并不去打断蔡绦的话,只是与段海相视一笑,默契地等着蔡绦把所有要说的话抖落出来。

蔡家再如何强势,可是有两样不能碰,一样是宫里,宫里已经惹怒了不说。另一样就是众怒,蔡京能有今日,靠的是党羽和门生故吏,这些人为他们抬轿造势,为他们打击政敌,蔡京一个心意,便可以操控数百份奏疏三人成虎。可是现在……

沈傲倚在椅上,那一点倦意也消失不见,只是含笑地看着蔡绦。

蔡京的弱点果然就在这里,有一句话说得好,沈傲心里想:“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蔡绦说到激动处,整个人浑身都颤抖起来,厉声道:“回去告诉陛下,陛下要治微臣贪渎之罪,微臣无言以对,不敢推诿。可是陛下若只治微臣一人,微臣不服。”

“说完了?”沈傲看着蔡绦。

蔡绦正色道:“说完了。”

“签字画押。”沈傲低头去喝茶。

耳房的押司颤抖的拿着记录的宗卷,蹑手蹑脚的走到蔡绦身边,递给他一支笔。

蔡绦签上自己的名字,接着供卷被送到沈傲的公案上,沈傲只略略一看,随即笑道:“来人,先将犯官蔡绦先行关押起来,这是钦犯,出了纰漏是什么后果,本王就不说了。”打了个哈欠,才又道:“好了,今日就审到这里,藏匿钦犯的事,还要再过一次堂,段大人,明日你来主审,本王估摸着这两天就要回京了,不要耽误。”

段海心里已经明白,大局已定,其他要审的都是细枝末节,无非是再添几件口供作为补充而已,正色道:“下官明白。”

第686章 喜报

三天时间,七十多口钦犯的口供已经完全落到沈傲手里。

抚摸着这一沓口供,沈傲明白,这些供词送入宫去,肯定又是一场波澜。事不宜迟,沈傲知道自己再不能耽搁了。当即从兴化军的军港出海,回程而去。

这一趟来福建路,几乎是沈傲最轻松的一次旅行,虽说尚方宝剑沾了血,却没有打搅他的兴致。

只用了七八天的功夫就到了苏杭这边,接着是沿着运河继续坐船北上,沈傲不知道,整个汴京,此刻已是陷入一阵恐慌。

谁都知道,平西王钦命去了福建路,可是从福建路查出什么来,却是所有人胆战心惊的事。不管是涉及到了兵饷,还是蔡家的门生故吏,更有一些与蔡家关系匪浅的官员,这时候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若是换了别人,倒也没什么,这个马蜂窝,但凡聪明一点的人都不敢去桶,可是平西王不同,这家伙有个外号叫愣子,就是什么事都敢做。

倒是门下省这边,李邦彦放出话来,隐隐约约的意思是叫大家不必担心,天大的干系,他尽量担着。这个平时与人为善的李浪子立即得到不少人的好感,这时候许多人也是走投无路,再加上李邦彦如日中天,那李家门前竟是车马如龙,一份份拜帖送上去,不要脸的,直接在名刺下署了个门下走狗。

若说蔡京的门下倒也没什么,毕竟蔡京掌国几十年,他提拔出来的官员不计其数,可是这李邦彦,甚至比有的人资格还低一些,这般阿谀,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李邦彦对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好言抚慰,这汴京的官场,总算安定下来。

只是听说蔡京已经病重,这时候蔡府却是门可罗雀,反而李邦彦去探视了一下,李邦彦打了头,一些蔡京的门生才肯去,不过都不多留,放了礼物就走。

宫里倒是没什么消息,只是这时候已经临近五月,西夏那边,公主已经怀胎六月,再过四月就要临盆,这件事干系很大,龙兴府那边在等,赵佶似乎也在等,若真是男儿,按照密约,对赵佶也是天大的喜事。

赵佶心情爽朗了几分,显然是李邦彦在门下省做事得力,让他从蔡京的阴影中走出来,原来没了蔡京,一样有人可以取代。他特意叫了杨戬来,对杨戬道:“安宁这几日为何没有入宫?”

赵佶对安宁颇为宠爱,虽是出嫁,可是安宁那边,每隔三五日总要入宫的,有时候去太后那边,若是赵佶有闲,也会去坐一坐。这时想起安宁,不由问了起来。

杨戬也是听到一些风声,道:“安宁公主像是身体不适,今早还有个沈府的人请了个御医去。”

赵佶不由皱眉:“为何不早些和朕说?”

杨戬道:“陛下,奴才本来要说的,可是那来人只是说是小病,随便看看就是了,不敢惊扰了圣听。”

赵佶不由苦笑:“你代去看看,那沈傲三天两日不在家,留下一个妻子在家病了也没人关照,朕下次申饬他几句。”

杨戬心里说,沈傲出远门,奉的可都是钦命。不过这话他却不敢说出来,不管皇上说什么,反正都是对的。于是连忙奉命去了。

赵佶在文景阁里有些不安,也就没有兴致去看奏疏,一个人躺在软榻上闲坐了一会,半个时辰转眼过去,便听到杨戬的脚步急促促的过来,高声道:“陛下……”

赵佶打起精神,被他这一声吼吓了一跳,立即坐起来,这时候杨戬已是小跑着进来了,粗重地喘气道:“陛下……有……有……”

“有什么?”赵佶眉宇皱的更深。

杨戬缓了口气,才道:“平西王王妃有喜了。”

赵佶咯噔一下,原先只以为是沈傲的问题,否则何以这么多妻子都没见生出一子半女,后来西夏公主大了肚子,他便心里气恼沈傲多半是‘办事不利’,不过翁婿之间也不好训斥这种事,只好憋在心里,现在听到这个消息,便觉得这孩子来之不易,自家这么多子嗣,也有皇子生了皇孙的,先前赵佶还挺喜欢,可是皇孙一多,后来也就淡了,天家无情,很大的原因便是子女太多,比如赵佶,皇子皇孙便超过了三位数,再加上满后宫的嫔妃,便是血肉之亲也淡薄了许多。这时候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舒坦,喜滋滋地道:“是男儿还是女儿?”

杨戬苦笑道:“陛下……离临盆还早着呢。”

赵佶这才醒悟,呵呵一笑,道:“传旨,明日朕要出宫,去平西王府,立即叫个人去给太后消息,淑妃那边也要传个信,叫她欢喜欢喜。”

平白多了个外孙,又是安宁和沈傲的孩儿,对赵佶的意义自然不同,他来回踱步了一下,道:“知会礼部那边,上一道贺表吧。”

上贺表,唯有宫中才有这个资格,一个帝姬有了孩子也要上贺表,这就有点过份了些,连杨戬都觉得有些不符规矩,不由道:“陛下……这只怕不妥吧。”

赵佶挑了挑眉,不以为意地道:“朕说妥当就妥当。”他眼眸中闪过一丝光泽,似乎早有用意,见杨戬一头雾水的样子,道:“你寻个地方坐下来,朕来和你说。”

杨戬见赵佶兴致勃勃,也就不再说什么,笑嘻嘻地坐下,不忘道:“恭喜陛下。”

赵佶摆摆手,整个人冷静下来:“先别忙着道贺,朕还有一桩事没有放下。”他整个人又显得精明起来,不肯吃亏地道:“朕问你,若是这两个孩子都是男儿,沈傲是不是有了两个王子?”

杨戬颌首道:“陛下说的没错,一个是西夏国的王孙,一个是我大宋的皇孙。”

赵佶显得颇有些不悦地道:“不好。”

杨戬心里咯噔一下,方才陛下还是喜气洋洋,怎么又说不好了,立即道:“陛下,这是喜事,是再好不过的事。”

赵佶板着脸道:“朕说的不是这个,朕说的是,两个王子,必定要有个世子。”

杨戬一下子醒了过来,道:“陛下的意思是,那西夏国的……咳咳……王子是长子,将来又是西夏国的储君,这世子……”

“没错。”赵佶眸光变得冷厉:“西夏王的外孙做了世子,朕这天子,嫡亲的外孙将来却只是个庶子,不但天家的颜面无存,安宁那边,朕也没法交代。”

杨戬恍然大悟,这事儿可不小,宫里最要的,就是颜面,西夏既然已经称藩,那么赵佶便是宗主,哪有藩国骑在宗主国头上的道理?再者说,安宁自幼受宠,朝廷岂能冷落了她?

换了别人,赵佶一道旨意下去也就解决了,偏偏这件事却是棘手得很,若是强行易了世子,那边肯定也会闹,人家好歹是西夏储君,又是长子,岂能落在一个次子的后头?说出去,也没有道理。

这就真正为难了,西夏国那边不能令他们滋生不满,到时候若是把沈傲长子的储君夺了那就更得不偿失,可是这名份又不能不追究。

赵佶饱有深意地道:“朕令礼部上贺表,便是这个意思,子以母贵,安宁的孩儿,先给他一个名份,到时候,再来计较。朕听说那李乾顺也是个精明干练之人,此人只怕不易对付,不过……”他不易察觉地笑了笑道:“不管怎么说,朕不能吃这个亏。”

杨戬道:“陛下的意思是,礼部上了贺表,六部那边自然也少不得,还有各藩国?”

赵佶晒然一笑道:“西夏国只要也上一道贺表来,这便是说西夏国承认了这孩子的金贵,先把身份定下来,这长子和次子才能并驾齐驱。立即下旨意,礼部先上贺表,知会门下省那边把消息走漏出去,这孩子便以皇子例,非但是各部、各路,便是藩国也要上表。至于那西夏国的贺表……”赵佶眼眸中闪出一丝狡黠,慢悠悠地道:“沈傲快回京了吧,他是西夏议政王,又是西夏国使,有些话,朕不好说,你去和他透个风声,这西夏的贺表让他来写。”他攥攥拳头,仿佛沈傲就在眼前,要对他威胁利诱一样,恶狠狠地道:“再告诉他,西夏国的贺表,朕要亲自看的,若是写得不好,或是敷衍了事,朕饶不了他。”

杨戬一脸苦涩,心里想,自家生了儿子,还要给别人写贺表庆贺自己有了儿子,这……

不过他也知道赵佶的心思,赵佶最要紧的便是面子,这贺表将来事关着世子的角逐,到时候肯定是难干休的,于是便道:“是,奴才这就去办。”

正说着,却听到外头内侍高声道:“太后娘娘到。”

话音刚落,太后已经快步进来,张口就道:“哀家听人说,安宁有喜了?”

赵佶立即收了心思,乖乖地站起来,道:“是,刚来的消息。”

太后喜逐颜开地道:“从前总说怎么不见有身孕?怎么说有就有了?摆驾吧,去平西王府看看。”

赵佶期期艾艾地道:“母后,是不是明日再去,这天色想必不早了。”

太后沉着脸道:“现在去是将安宁接进宫来,外头的人笨手笨脚,不懂得伺候,自然是进了宫,才能细心照料。”

赵佶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摆驾,去把人接回宫。”接着,朝杨戬使了个眼色:“杨戬,你先去忙你的。”

第687章 皇外孙

汴京城外,踏着烈日,一队校尉打马过去,拱卫着的正是沈傲,离了汴京不过一个月功夫,天气已经热得有些不像话了,郊外的田地龟裂开来,热气焦灼。

城门洞这边,城门司的差役都是躲在门洞里歇凉,街上也不见什么人影,等到这一队人马飞马过来,校尉的铁壳范阳帽和身上的殿前衣甲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门洞的差役一下子乱成一团,不用看,衙门里早就说平西王这几日要进京,让大家打起精神,千万不要冲撞,看对方的来头,不是平西王是谁?所有人立即抖擞精神,一个个让出一条道路。

好在这一队人马根本没有兴致理会他们,打马划过去,带着呼啸声,一下子就在街角消失。

“听说了吗?平西王这一趟又杀了几个人回来,到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人头落地。”

这些差役都是城中的百事通,松了一口气之余,便忍不住低声议论。

“等着瞧吧,多半又要出大事了,你们看。”一个差役朝不远处的茶楼瞄了一眼,那茶楼上,恰好几个脑袋探头探脑的出来,却是朝马队那边看过去的。说话的差役得意洋洋地道:“都在等平西王回来呢,只怕诸位大人一时半刻之后都能收到消息。”

沈傲却不知道这汴京许多人都巴不得他永远不要回来,回来之前,他还琢磨着会不会又有人来迎接,毕竟自家在汴京城好歹也颇受欢迎,不过这自作多情的想法若是让有些人听了,非要吐血不可。

沈傲先是到了大理寺那边,把供词交割过去,随即擦了擦汗,在大理寺闲坐了一会,纳纳凉,那姜敏坐在沈傲对面,随手翻看了供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