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妻如云-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列列队伍过去,前头的中军营那边的街道上突然出现了一丝混乱,许多人竟是冲破了沿途禁军的阻拦,冲到中军营这边作出了一件令人大跌眼镜的举动——献花!

赵佶原以为出了事,脸色有点不好看,这时表情才松弛下来,那边沿途卫戍的禁军反应也快,立即将那些送花的百姓驱逐回去。

真正目瞪口呆的是沈傲,沈傲嘴巴张得有鸡蛋大,完全顾不得国公太傅的威仪,真真是大跌了眼镜。

没错,远在京畿北路的时候朝廷那边已经有了陛下出迎的风声,为了这个,沈傲为了把这场戏做足,少不得费了些笔墨写了书信送到邃雅山房去授意吴三儿做一些安排。其中一个项目就是送花。

在沈傲的臆想之中,威武的校尉、禁军踏步而过时,应当有一群漂亮的小姑娘拿着一束束花儿冲到队伍前,将花儿插到男儿的衣襟上,这样的场景非但有新意,且能提振校尉禁军的荷尔蒙,令他们更增荣耀感。

只是现实有些偏差,送花固然是安排好了,沈傲却是忘了,这是大宋,在这个大多数未出阁少女还不太愿意抛头露面的时代里,以吴三儿的本事哪里能寻到什么小姑娘来送花?怪也只怪他没有嘱咐清楚,结果……吴三儿还真寻了人来,只是送花的都是胡子拉渣的大汉……

“悲剧了……”沈傲摇头叹息。

有些时候,计划果然赶不上变化。

好在大多数人并没有察觉到异常,倒是这些人冲出来,让沿途的百姓更是激动了一下,害得卫戍的禁军不得不拿着枪杆子将人驱回去。

中军营过去,接着是前军营、后军营……队伍入城,欢声更加雷动,人群中有人不断的引领着口号:“皇帝万岁,官家万岁。”

有人引领,后头的人也都盲从,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赵佶听得甚是喜悦,手中把玩着一柄玉质纸扇,拍打着自己的手心,很是惬意地道:“我大宋享国百年,朕才知道天下的百姓竟是如此赤诚。”

沈傲还没有从送花的意外中回过神来,吱吱唔唔了几句,赵佶见他脸色有异样,便以为还在为水师的事操心,便忍不住虎起脸:“怎么?朕说了再议你便这个样子,难道一定要朕点了头才肯干休?”

沈傲啊的一声回过神,立即道:“陛下误会了。”

“误会?”赵佶深深地打量着沈傲,不信地摇摇头:“罢罢罢……难得武备学堂深得朕心,朕便怂恿你一回吧,武备学堂这边的水师校尉,你及早操练出来,战船之事,朕从内库中拨出,令各地监造战船。”

沈傲很是惊喜了一下:“陛下圣明。”

若不是方才把赵佶哄得舒服,这水师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应承下来,也算是一件意外之喜,沈傲自是喜滋滋的,也将方才的不快抛到九霄云外;至于赵佶仍陶醉在马军司入城和万民欢动之中,倒也不再说什么。

倒是一旁侧立着陪赵佶观礼的赵恒却是心念一动,低声道:“父皇,儿臣听说沿海各路的水师已经足够了,再重新编练,似乎有些不妥。再者说,这新水师能否有成效,还是不可知之事,所以儿臣建议,还是交由廷议那边议一下再做定夺。”

看到沈傲坐在赵佶身边,他这个太子竟是乖乖站着,赵恒心里满是不忿,固然沈傲是有功之臣,赵佶那边刻意给他礼遇,可是自己这般不凉不热的样子,真真是寒碜至极。眼见沈傲一心要促成水师,赵恒心里想:“父皇的心意,我是知道的,他舍不得花这银钱,若不是沈傲这边催问得紧,也不一定会点这个头。自己何不如顺着父皇的心意把父皇说不出口的话道出来,既为父皇节省了开支,又可以给沈傲一个下马威。”

赵佶听了赵恒的话,微微一愕,目光从右军营入城队列抽出来,瞥了赵恒一眼,沉吟了一下道:“你说的似乎也有道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大事,总要听下枢密院和兵部那边的意见才是。”

赵恒心知自己的目的达成,到了廷议上,大不了指使几个心腹去反对一下,到时候肯定又是一笔糊涂账,赵佶这个人耳根子软,好谋不断,这件事八成是要一直搁置的。

沈傲想不到太子竟横插一脚,与赵恒对视了一眼,朝赵恒冷笑一声,却也只是抿嘴不说话。过了好一会,才对赵佶道:“陛下,君无戏言对不对?”

赵佶随口应道:“这是自然。”

沈傲便笑吟吟地不说话了,有了赵佶这个回答,退一万步来说,水师的事都不怕没有眉目。朝赵恒看了一眼,心里想:“小子,要玩阴的,你还嫩着呢今日先教你脱一层皮。”

待到左军营的队列走过,人群又是一阵欢呼,仍旧有引导之人高吼:“吾皇万岁,大宋万年!”

后头的人不假思索地喊:“吾皇万岁,大宋万年!”

赵佶的笑容更是灿烂。

接着不知是谁大喊一声:“皇太子殿下万岁,东宫万岁!”

人浪如潮水一般习惯性地喊:“皇太子万岁万万岁!”

那一阵阵欢呼,似是永远不知疲倦。可是这个时候,高台上的王公大臣们却一个个面色古怪起来,事不关己的,只是微微有些愕然。可是一些和赵恒走得近的,脸色就有点儿灰暗了,哪个吃饱了撑着的,什么不喊居然喊到了东宫头上,后头更该死,念个千岁也就罢了,竟是加了个万岁。

万岁是什么?万岁即是天子,是九五至尊,这个字便如朕一样都是官家的专有名词,便是太后娘娘,也只有享个千岁的份,东宫就算是储君,却是万万当不起的。

可是这个时候的局势哪里控制得住?这么多人,喊的人又多,总不能叫禁军去拿人吧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叫着叫着上了瘾,有人喊吾皇万岁的,也有人喊东宫万岁的,寻常的百姓没有这么多忌讳,在他们看来,别人怎么喊他们怎么喊就是,皇太子是今上的亲儿子,老子都万岁了,儿子叫一下万岁也不打紧,虽说规矩很严,想必皇帝老子也不会见怪,更何况这么多人喊,应应景也没什么。

这个时候,沈傲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笑容,笑得很舒畅。

第513章 这才叫阴险

赵恒听到那一阵阵欢呼,顿时脸色煞白,先是感觉到不妙,随即有一种透心凉的寒意升起,忍不住望了沈傲一眼,看到沈傲正眼也不瞧他一眼,脸上很是玩味。随即目光一转,求救似的落在蔡京身上,蔡京只是朝他摇头,意思是告诉他,什么也不必辩驳,立即请罪。

皇帝还没死呢,太子就万岁了,放在哪里,这都是大忌,赵恒不知道父皇会怎么想,可是无论如何,这件事在父皇心中终究会留下极坏的印象,此刻的赵恒,巴不得父皇勃然大怒一番,好歹有了暴风骤雨总能雨过天晴,因此再不迟疑,立即拜倒,屈膝向赵佶道:“父皇,儿臣……万死……”

赵佶脸色淡然,一声声东宫万岁的声音在他耳中格外的刺耳,他默默坐下,笑了笑道:“怎么?原来朕的太子如此受人拥戴,这是好事嘛,你万死什么,起来说话。”

天知道这是由衷之词还是讥讽,赵恒头垂的更低,惶然无措的道:“愚民无知,口不择言,竟是冲撞了圣驾,儿臣请父皇立即弹压,治他们胡言乱语之罪,以儆效尤。”

赵恒的心里真是怕极了,方才还在千方百计的阻止沈傲建水师,可是转念之间,这个想法早已灰飞湮灭,一心只求抹平这场风波,眼下的他,实在有几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憋屈之感,莫名其妙的被人称颂为万岁,真真是冤枉死了。

赵佶漠然道:“皇儿这些话朕听不懂,你是太子,人家称颂你,你却要追究人家,这是什么道理?”

赵恒痛哭流涕:“父皇句句诛心,儿臣不敢受。”

赵佶淡笑:“你为什么这么怕?怕朕听不得这些话?站起来吧,今日这么喜庆,朕不计较,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跪在这儿丢的是天家的颜面。”

赵恒胆战心惊的站起来,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到了现在,他现在不能确定父皇的态度,以他对父皇的了解,他宁愿父皇痛骂他一顿才好,火头过去了便罢,怕就怕藏在心里头。

蔡京在旁呵呵笑道:“殿下太谨慎了,陛下宽宏大量,岂会见怪。不过君是君,臣是臣,固是储君,恪守臣礼也是应当的。”

蔡京这句话说出来,众王公只有纷纷点头的份。沈傲感叹一声:“蔡大人这就不对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太子既是人臣,又是人子,更改恭谨才是,太子请罪,这是臣职,也是做儿子应尽的义务,哪里谈得上谨慎。”

蔡京呵呵一笑,不以为意:“沈大人说的也不错。”

众王公又纷纷道:“沈大人有理。”

沈傲心里暗暗腹诽,蔡京有理,我也有理,一群墙头草。

赵佶笑道:“好啦,各部都入城了,朕也该摆驾回宫,沈傲,随朕进宫,宫里还有旨意。”

沈傲颌首点头。那一边赵恒却怨毒的望了沈傲一眼,心知那一句东宫万岁,定是沈傲的安排,这个方法实在过于毒辣,只需安排一个人在人群中大喊一声,严重一些,他这太子只怕都保全不住,便是最轻,在父皇的心目中也留下个不好的疙瘩。现在父皇不发作,并不代表将来不会想起。

道法自然,天为尊,天之骄子,就是人之帝王。帝王称万岁,这是历朝以来的规矩,这个称号,只有帝王才能独享,莫说是别人,便是储君也绝不能沾上这两个字。

赵佶显得有些疲倦,兴奋劲虽然还没有过去,却也被那句东宫万岁浇了一盆冷水,走下高台,在万千禁卫的拱卫下摆驾回宫。沈傲骑马跟在后头,銮驾已经进了宫,沈傲在宫门前正要下马,宫门的禁卫道:“沈大人,陛下有口谕,赐沈大人宫中骑马。”

皇宫历来将就规模,汴京宫室虽然及不上历朝历代的规模,占地却也不小,以至于从宮外步行到中心,便是年轻力壮的也要糜费不少时间。

对于臣下来说,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官員,每天上朝要走这么远的路,就成了一件苦差事了。因而自五代十国开始,就开始有乘馬或坐简易的轿子進入宮廷的作法了,但多半只是個別的例子。

能准许宫中骑马和肩輿的,在文武重臣看来也是一种非常崇高的礼遇。沈傲心里却不以为然,他年轻力壮,倒也不在乎多走几步,与其拿这个来以示荣耀,倒不如折现了实在。

到了文景阁这边下了马,刚刚要觐见,杨戬就迎出来,见了沈傲也不打话搭讪,板着脸道:“沈傲接旨意。”

沈傲立即拜倒:“臣接旨。”

杨戬展出宫中中旨念了一通,圣旨里先是勉励沈傲一番,和后世的官话大致差不多,无非是你现在做的很好,但是还要更上一层楼,好好努力之类。接着话音一转,便提及了安宁帝姬婚娶的事。

沈傲喜滋滋的接过了旨意,杨戬笑呵呵的道:“沈傲,太后那边已经有了主意,安宁为大夫人,你家里其余夫人也加封诰命,可是按规矩,帝姬的身份自然要高一些,不能坏了规矩嘛,对不对?”

大夫人?这个变通倒是教沈傲不得不接受,宫里做出让步,他再反对就不识趣了,笑道:“对,对,泰山大人,在滑州,小婿带来了几样好东西,过几日送到你那儿去。”

杨戬摇摇头:“我们之间不必这个,杂家还缺宝贝?你有这个心意也就好了。”

寒暄了几句,沈傲入文景阁觐见,赵佶舒适的躺在软榻上似乎在想什么心事,突然问沈傲:“太子在市井中是不是很受推崇?”

沈傲正色道:“在万民心中,陛下才是咱们大宋的天。至于太子……”沈傲目光闪露出一丝狡黠,慢吞吞的道:“太子是储君,是将来的天子,受人景仰也是应当的。”

赵佶咀嚼着沈傲的话,沉默了一下:“朕说的不是这个,朕的意思是,太子是不是……”他话说到一半,却又是顿了一下,觉得言辞有些不妥。

正在赵佶犹豫的功夫,沈傲立即正色道:“陛下,微臣是臣下,不敢妄论天家的家务事,一切自有陛下明察秋毫。至于太子,据微臣所知,太子一向是恭谨的,生活也很是简朴,臣在市井之中,倒是听到不少溢美之辞。”

赵佶老脸一红,心里有些不悦,他是大手大脚惯了的,修宫室不说,从前还有花石纲和生辰纲这两样糜费巨大的东西,市井里说赵恒生活简朴,很有当着和尚骂秃驴之嫌,淡淡道:“既是天家,再简朴又能省到哪儿去?说的倒像是朕薄待了他,杨戬……”

杨戬躬身道:“陛下……”

赵佶慢悠悠的道:“挑些宫里的器物送到定王府里去,朕这个儿子过的如此凄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朕刻薄他。”

杨戬迟疑了一下:“陛下,宫里的都是御用之物,送过去,太子殿下那边多半也不敢用,倒是东宫那边有些能用的,是不是叫人送过去?”

沈傲在旁淡淡一笑,杨戬平素最知皇帝心意,可是今日却是想错了赵佶的心思。果不其然,赵佶道:“东宫空置了这么久,器物都是锈迹斑斑,送过去,让人笑话。还是拣些宫里的去吧,要大张旗鼓一些,让别人看看,省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朕心生了偏颇。”

杨戬点了头,小心翼翼的领命去了。

沈傲毕恭毕敬的坐着,当自己方才什么话都没有说,这些御用之物送到赵恒那里,依着赵恒的小心谨慎,多半是要一个个供起来,每天去焚香祝祷了。想起来也是可怜又可嫌。

赵佶这才将注意力从赵恒那里抽出来,对沈傲道:“朕的封赏你还满意吗?若是不够,大可以提出来。”

沈傲连忙道:“微臣家财百贯,如今又晋为公侯,这些都是陛下的雨露恩泽,微臣哪里还有什么不满。”咂咂嘴,继续道:“不过陛下要问,微臣倒是有个要求,请陛下准许。”

方才还说雨露恩泽,很是满意,话音一转,又要好处了,赵佶无奈的笑了笑,这家伙……还真一点都不客气。

“你但说无妨。”

沈傲正色道:“陛下,微臣请求陛下解去揽京畿三省事,辖制禁军的职事,从前天一教匪乱,朝廷派出钦差居中调度各路军马,因此敕命一名钦差,督促各路军马倒也情有可原,可是如今天下又恢复了歌舞升平,再让臣下兼领这个职事,微臣倒不是怕别人疑心什么,微臣对陛下的忠诚固然天日可表、可昭日月,可是这种事开了先河,终归还是不好。”

赵佶微微一愣,倒是想不到沈傲提出的要求竟是这个,心里颇为快慰,正色道:“你说的也对,不过你既然专司武备学堂,马军司那边还是调拨给武备学堂用,京中三路禁军,你领着一路,朕也放心一些。”

沈傲心里大石落下,领着这么大的干系,不说别的,他这边担子也不轻,再者说这个位置过于引人注目,很容易让人诟病,权掌天下的兵马说到底只是个虚衔,却无时不刻的背负着骂名,还是辞了妥当。

第514章 扩编

文景阁里说了会话,少不得要去后宫那边去觐见一下,安宁下嫁的旨意都出了,两后那边多半还在那儿怎么也要去招呼一下。

只是天色已经不早,怕就怕赶不上宫门落钥,沈傲犹豫了一下,正要向赵佶告辞,赵佶仿佛看穿了他:“太皇太后和太后那边你也该去问个安,这么久不见,不能失了礼数。时间是不早了,若是天色黯淡,朕叫人将你送出宫去。”

沈傲颌首点头。先去太后那边,谁知景泰宫里头却是热闹的紧,足足十几个宫娥凑在一起,看太后打叶子牌,太皇太后也在这边,和太后打对桌,陪同的还有贤妃、淑妃两个。

沈傲问了一声安,贤妃便盈盈站起来,笑道:“我是不成了,再输多半连这个月的月例全要搭进去。沈傲,都说你今日凯旋回来,你来代我打。”

太后瞥了沈傲一眼,道:“来的正好,你来替贤妃。”

沈傲悻悻然坐下,在香粉中显得颇为尴尬,抓了一把牌,慢吞吞的打了一圈,故意维持着不输不赢的局面。太皇太后问起沈傲在京畿北路的事,沈傲答了,这些金戈铁马女人们都不感兴趣,只是听了,也没人发出什么疑问。太皇太后出了一张一百万贯,笑吟吟的道:“这才叫真本事,男儿就该这样。”也就不再说。

太后手气不好,连续抓了一把烂牌,脸色有些不好看,接口道:“我们做女人的,对这些也不懂,别的也不说,你尽心为官家分忧就是。”

原想好好说说话,碰到这种局面沈傲刻意不去提安宁的事,心不在焉的打了几把牌,啊呀一声,道:“原来天这么黑了,该死,该死。”

大男人夜里留在后宫,这是很忌讳的事,好在这是景泰宫,两个太后都在,倒也不至于教人抓住什么把柄。沈傲不敢多待,立即慌不择路的逃之夭夭,杨戬在那边接应他,引着他到了城楼处去,叫人准备了竹筐,要将他吊下宫墙。

看到这黑布隆冬的竹筐,倒和后世装鸡的框子差不多,沈傲脸色有点儿不好看,黑暗中别人也看不出,心里感叹:“光光鲜鲜的骑马入宫,出去却是这么狼狈。”

很是委屈的钻进筐子里,对放筐的禁军嘱咐:“老兄,鄙人易燃易碎,切记着小心轻放,我在下头不拉动绳索你不要放手,若是有个闪失,小心我讹上你。”

那禁军呵呵一笑,道:“沈大人说笑,你这般的贵人,我们哪里敢疏忽,放心便是。”

杨戬急着回去查看各处宫禁,也是道:“上了一趟战场你还没有练出胆来?不必担心,杂家在这照应着。”

沈傲眼睛一闭,大义凛然的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是君子,我是君子,怕个什么,来吧。”

顺着竹筐下放,颇有些他从前做大盗时的感觉,不过从前都是他自己掌握主动权,现在却是蜷在筐子里,活活给那些禁军拿去练了一下手。

等到绕过了护城河,夜已经很深了,沈傲才发现自己的马不在,也没有人接应,从这里到府邸,少不得要走不少的路,心情跌落到谷底,直到午夜时分,才狼狈到家。

家里头一切都井井有条,门房掌着灯笼将沈傲迎进去,刘胜一夜未睡,就等着他回来,趿着鞋兴奋的叫了一声少爷,沈傲淡淡的道:“夜这么深,夫人们肯定睡了的,我今夜先到书房去凑合一夜,你去搬些被絮来。”

刘胜道:“几个主母都没有睡呢,说是今夜你进城,一定会回来,现在都在后园里等着。”

沈傲心里一暖,到后园果然看到大家都在,夫人们见他回来,固然是欣喜极了,拉下他围坐一起,又是说消瘦了,又说晒黑了一些。沈傲任他们摆布,感觉天地固然广阔,可是真正能让他自在的只有这小小的洞天里,咋咋呼呼的道:“我饿了!”

周若亲自去斟了碗桂圆粥来,笑呵呵的道:“早知道你是这样,这粥从清早熬到现在,一直留着火,就的等你回来。”

沈傲窸窸窣窣的喝了粥,摸了摸肚皮,苦笑道:“肚子还是有点扁,不过没有关系,秀色可餐,我这夫君看着也饱了。”

唐茉儿恬然道:“是呵,你倒是饱了,蓁蓁姐姐却是滴水未进呢。”

沈傲板着脸,拉住蓁蓁的柔荑:“怎么不吃饭,不吃饭该打屁股,这是本官新立的军规,今日拿你杀鸡儆猴。”

蓁蓁莞尔笑起来,美眸盈盈一转,道:“沈大人好大的官威,连不吃饭原来也要管,其实……我是吃了一些粥水的,只是胃口不好,吃不进东西。”

厮闹了一阵,沈傲困顿到了极点,被蓁蓁搀着到了房中睡了,到了清早起来时精神奕奕,才想起自己已经不再冰冷的帐房里,怀里还抱着一个娇滴滴的美人。歪头看了蓁蓁一眼,见她鬓云乱洒、酥胸半掩的倚在自己怀里,那小巧朱唇微翘,明眸紧闭,样子甚是娇媚。心里不由一动,轻轻在她酥胸上揉捏了几下,见她睫毛颤颤,立即大叫:“原来你早就醒了。”

蓁蓁张眸,千娇百媚的看了沈傲一眼,已是勾住了沈傲的脖子,二人再不用说话,只用肢体去相互回应对方,渐渐解除了亵衣,巫山云雨。

……

沈傲精神奕奕的起了床,蓁蓁过来给他穿了衣,问他:“夫君在外头累了这么久,是不是该在家里歇一歇,告半个月的假难道也不成?”

沈傲叹了口气,强挤出点笑容捏了捏蓁蓁的脸蛋,这小妮子,云雨之后连脸色都更显细嫩了,道:“我哪里不想,只不过武备学堂过几日就是二期招募,这件事耽误不得的,先忙完了这件事再说。”

蓁蓁为他系了腰间的玉带,道:“男人真是奇怪,为什么就不愿闲在家里,一定要在外头忙的脚不沾地才干休。”

沈傲理直气壮的插起腰:“这是什么道理,没有为夫这样的人脚不沾地,哪里有天下人的安生,保了大家才有小家对不对。”

这个道理有点强词夺理,好像全天下就沈傲一个人忙似的,又好像这天要塌下来,要他去顶着一样。蓁蓁却只是微微一笑,道:“是,知道你厉害,你文武双全嘛,能者多劳对不对?好啦,我的公爷,快去吃了早饭再去武备学堂吧。”

用罢了早饭沈傲就出了门,其实按道理,早在数天之前,武备学堂就该招募校尉的,只是为天一教的事耽误了,早在数月之前,各地的考生就已经启程,如今整个汴京,早已充斥了拿着教谕文引的秀才。

若说第一期的校尉是拐骗来的,靠得都是圣旨的强力推行,以及各县教谕的口舌如花,反正不管怎样,终究还是把人骗到手了。可是到了如今,苦口婆心的劝说已经没有了必要,武备学堂这边早已成了秀才们眼中的香饽饽,大多数人不需别人劝说,便恨不得立即委身入学了。

说来说去,还是天下读书人太多,这么多读书人都想做官那是痴人说梦,大宋的官员定制只有这么多,科举入围的也只有这么多,想当官,得先去独木桥上挤一挤,真正能挤过去的,那全是精英中的精英,人才中的人才,全天下一万个读书人能中试的一只手都能数出来。

既然没有晋身的阶梯,又不屑去经商,更不愿做一辈子的教书先生,总要找点事去做。那些家境好的,固然可以混吃等死,可是对家境不好的人来说,武备学堂就成了一个选择。

做了校尉就意味着天子门生,这天子门生四个字可不止是说说而已,说的难听一些,你要是戴着和章出现在任何衙门,见的不管是知府还是县尊,人家见了你,也绝不敢对你拿大,便是平辈论交情,你也不必心虚,究其原因,还是那四个字——天子门生。

这样的人见了官还能自称门下、学生?就算你敢这样称呼,人家也不敢去应,你的老师是皇帝,是九五之尊,认了你这个门生和学生这不是想要和官家平起平坐,这官做腻了?

除了这些脸面上的功夫,校尉的前程多少也有保障,学成出来,怎么说放出去也是个小队官,小队官固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可是架不住升迁快,虽说现在真正外放出去的校尉一个都没有,马军司那边的队官只算是实习,可是早有人有了预言,将来这些校尉外放,在军中升迁绝对是神速,不说别的,别人的战功上头敢压,天子门生的谁敢压?真要惹急了,真要闹起来,怕又是捅破天的事。

因此和上年不同,从前是教谕扯的天花乱坠,今年却是秀才们四处告求着请教谕开文引,拿了文引,兴致勃勃的背着包袱上路直奔汴京。

这一次武备学堂招募的名额是三千人,可是真正来点卯的却足足是这个数量的十倍,到了这个地步,武备学堂入学考试的事也就提上了日程。沈傲和博士、教头们商议了一阵,却只是苦笑,教他为难还是博士和教头的争端上,做博士的自然希望以文考为主,选拔出一些读书更用功的人来。至于教头,当然希望选拔出身体壮硕的人。双方争辩了一个时辰,头绪没有理出来,反而更添了几分麻烦。

沈傲沉吟了片刻,终于发言:“体力是一项,文考也是一项,不如这样,先由教头们组织一下面考,身材健硕的才能参加文考,至于考试的规矩和细则,本官就不管了,你们群策群力,各自写一些条陈上来即是,还有就是水师校尉的招募要谨慎,体考时尤其要测试一下,到时候招募的人上了船就吐个死去活来,大家面子上也不好看是不是?至于护理校尉,现在报名入学的只有两个,诸位……”沈傲痛心的敲了敲桌案:“不管怎么说,也得先练出一个小队来,至少要招募二十人,至于这人从哪里来,本官不管,让韩世忠去办,韩世忠……”

韩世忠背脊发凉,心虚的出来拱手:“大人……”

“本官不管你是偷蒙拐骗,还是如何,反正这缺额你一定要想法子补上,读过书的女子难道一个都没有?就一个个都觉得救死扶伤是卑贱的事?实在不行……”沈傲眼眸闪了闪:“就下个条子去教坊司那边吧,那里犯官的子女多,识文断字的不在少数。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你自己先思量着办。”

第515章 礼贤下士

韩世忠应命,此后又是议论招募教头、博士的事,生员固然要紧,可是学堂的人数一多,博士、教头也就紧缺了,当务之急,是要寻一批骑兵和水师的教头来是最要紧的。

沈傲先是问在座的有没有人推举,步兵教头倒还好说,推举的也有,只是大宋这边骑兵和水师的人才却不多,其实并非是没有,只是一向不受人重视而已。武备荒废了这么多年,真正有本事的,大多都落了个闲养的下场。

马军还好说,沈傲打算从藩司那边先调几个来急用,倒是大宋的水师,就令他有些头痛了。

显然北宋对水军并不重视,禁兵中的水军有神卫水军和殿司、步司两支虎翼水军,另加登州的澄海弩手。宋真宗时,选虎翼军善水战者,为上虎翼,后又诏在京诸军,选江、淮士卒善水者,习战于金明池,立为虎翼水军,并在南方各地招募军卒。

至于厢兵中的水军,兵力反而比禁兵多,其分驻地区包括京东路的登州,河东路的潞州和保德军,此外还有江南京畿附近的水军奉化。

不过这些水军大部分部署在南方,而具有维持各地治安的性质,真正用于边防者,主要是京东登州的水军。这些水军却没一个让沈傲满意的。说到底,这个年代所谓的水军,就是河军,能下海的没有几个,一般的作用大致是封锁住河口,掩护步军罢了。海上风浪大,水师的舰船要是尖底,要寻找熟知掌舵、司南、掌帆、火炮的人才不易,兵部这边只怕是选不了人了,只能到民间去寻访。

倒是韩世忠这边给沈傲提出了一个建议,说是他在南方剿方腊的时候,知道一些大商贾的事迹,这些商贾往往拥有不少海船,常年跑倭岛,下婆罗诸州,因为婆罗那边常有海贼出没,因此往往有不少熟知海事的船工、武人招募到船队中去,有些知名的船工和护卫,甚至被重金聘请,便是岁入千贯也是寻常的事。

沈傲留了这个心,便干脆下了个条子到杭州市舶司去,市舶司掌管着外贸,对这里的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