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妻如云-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学士,我家主人昨日砸坏了你的明珠,实在抱歉得很,因此特地叫我来将明珠的钱送来。”

沈傲很客气地道:“耶律兄太客气了,这叫我如何敢当?这钱还是拿回去,告诉耶律兄,我沈傲最讲义气的,一个七八万的明珠而已,怎么能叫他破费?”

辽人当然不会真的傻到抱着钱回去,连忙道:“沈学士义薄云天,汴京内外人尽皆知,只是这钱还是不要推辞,我家主人说了,能结识沈学生这般讲义气的朋友,是他毕生的荣幸,若有机会,他还会再来拜访。”

放下了钱,辽人告辞出去,沈傲送了客,折身回来立即抱着箱子数了数钱,连续数了两遍,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对刘胜道:“刘胜,你来帮我数数看。”

刘胜数了一遍,道:“表少爷,好像数目不对,只有七万九千八百贯。”

沈傲板着脸道:“无耻,明明说好了八万,居然还少了两张。”说罢,把钱带回后园,让蓁蓁收起来,蓁蓁大梦初醒,先是将钱收好,道:“这哪儿来的钱?”

沈傲道:“这种事你不要和茉儿说,这钱是别人赔给我的,损坏东西要赔偿,对不对?”

蓁蓁听他说得不清不楚,想了想,也就不再追问,她是个聪明的女人,男人不能逼得太紧,就问他:“饿不饿,我叫厨子送些餐点来。”

沈傲点点头,用罢了早饭,宫里头来人了,原以为是皇帝寻他,谁知那面生的太监道:“太后请沈学士入宫。”

太后?沈傲摸了摸鼻子,心里想,莫不是三缺一吧?哎,这三缺一都从宫里叫到这里来了,佩服,佩服,太后果然和别人不一样。

有时,太后的懿旨,比皇帝的圣旨还要管用,想起那一日训斥赵佶的样子,沈傲哪里敢得罪这后宫之主,天大的事也得搁下。

随着小太监到了皇宫,来到钦慈太后的寝宫,沈傲踱步进去,见里头竟来了几个贵妇,他先向太后行了礼,左右看了一眼,安宁不在,倒是贤妃陪坐在一旁,朝沈傲招呼一声,叫人搬了锦墩来请他坐了。

钦慈太后道:“今日天气不错,叫你来打几局叶子牌,方才哀叫让人去问了官家,官家说你这几天都没有事,这敢情好得很,正好来陪陪哀家。”

沈傲心里腹诽,这天气不错和打牌有什么干系。

不及多说,太后便唤了贤妃还有另一个贵妇,四人一张桌子,叫人拿了叶子牌来开局。

这种叶子牌对于沈傲来说上手容易,比麻将简单多了,打起来很顺手,几番下来,有赢有输,赢得是侥幸,输的时候却是故意的,总不能次次都赢人家老太太。

几局下来,钦慈太后完全沉浸其中,不亦乐呼,连那母仪天下的架子都忘了摆了,沈傲心里想,其实这也就是个寻常的老太太,别看她平时装的挺像这么一回事的,其实打了几圈叶子牌,立即就暴露了她的本性。

至于贤妃,打起牌来总是有几分优雅,沈傲知道,钦慈太后能开的开,贤妃未必,毕竟是在太后面前,总要有几分端庄。

不知不觉到了正午,钦慈竟是连吃饭都忘了,别人也不好提醒,倒是那个带沈傲来的太监低声道:“太后,该用饭了。”

钦慈抬眸,看了看天色:“这么快?就拿些糕点来吃吧,不必这么麻烦。沈傲,你远来是客,招呼不周,要不教人给你添置几个小菜来吧。”

沈傲是饿了,心里是不愿只吃些糕点充饥的,却不得不拒绝了钦慈的好意,陪着钦慈吃了些糕点。

吃完糕点,继续鏖战,又过了一个时辰,便听到外头有人道:“太皇太后到。”

钦慈双眉一挑,却是冷着脸道:“不必管,继续玩牌。”

沈傲心里有点虚,宫里的事他略知一二,这赵佶的宫廷之中有一个较为有趣的现象,就是太后比较多,这主要的原因是赵佶继承的乃是兄长的帝位,赵佶入主宫城之后,自然要将自己的生母钦慈抬高身份,因此原本钦慈这位王太妃被敕了太后。除此之外,哲宗是赵佶的兄长,如今将帝位传给他,赵佶又岂能无动于衷,因此又将哲宗的皇后孟氏立为了太后,而哲宗的母亲向太后则立为了太皇太后。

其实按辈分,太皇太后高氏和钦慈太后是同等的,哲宗和赵佶是兄弟,这两个女人一个是哲宗的母亲,一个是赵佶的生母,只是因为哲宗是先帝,因此这高氏比起钦慈太后来就高了一辈,这种奇怪的现象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过不多时,高氏在一个老太监的搀扶下徐徐进来,里头的内侍和宫女纷纷行礼:“见过太皇太后。”

贤妃和那贵妇也不能坐了,丢了牌朝高氏行礼,沈傲见机也随着大家附和,唯有钦慈自顾自地还在玩牌儿,咬着唇颇有不悦。

高氏笑道:“太后也在玩叶子牌吗?方才我叫人请你过去玩牌儿,你不去,倒是自顾自地躲起来玩了,太后就这般的怕我?”

钦慈太后板着面孔不作理会,沈傲看在眼里,心里想,这太皇太后和太后之间一定早有冲突,只是不知这高氏这个时候来做什么,莫非是故意来惹事的?天啊,哥们只是三缺一被人拉来的,神仙打架,可千万别伤及无辜。

谁知越怕什么,越来什么,高氏的脸有些冷了,看了沈傲一眼,冷声道:“哟,这俊俏的小后生是谁,后宫是你随便能进的吗?若是被外头人看见了,还道你是哪个宫里的面首呢。”

钦慈太后听罢,脸色更加冷了。

“你这嘴真毒啊你全家才都是面首!”沈傲岂会不知道面首是什么意思,她这话是暗指沈傲成了太后的男宠,表面上是侮辱沈傲,其实是将矛头指向了钦慈太后。

沈傲正色道:“太皇太后这些话倒是让学生不懂了,学生是贤妃的外甥,与太后也算连着亲,后辈来看望长辈,问个安,这是情理之中,难道太皇太后没有后辈来见礼的?”

钦慈脸色缓和了几分,心里想,这个沈傲玩牌颇有天赋,就是这张嘴也厉害,连太皇太后都敢顶撞。口里正色道:“沈傲这孩子哀家喜欢得很,谁要是敢乱说三道四,哀家撕了他的嘴。”她的话是向寝宫里的太监、宫女们说的,可是真正的指向,很明显是向着高太后的。

高氏冷哼一声,却不去针对钦慈,只当钦慈的话没有听见,冷笑着对沈傲道:“这里哪里有你说话的份,你倒是懂得恃宠而骄,一点儿规矩也没有。”

贤妃想为沈傲辩解一句:“太皇太后……”

高氏冷冷地看了贤妃一眼,打断她:“他就是你的外甥,你这个外甥很了不起啊,贤夫人,你整日往雍和宫里跑,是要巴结谁来?”

贤妃的性子较为软弱,听高氏这般斥责,已是泪眼婆娑,再不敢说话了,咬着唇忍住眼眶的泪水。

沈傲见贤妃受气,心里有些气愤,却也不敢放肆,毕竟这宫里头高氏的权势不小,自己得罪了她倒也罢了,往后贤妃的日子反而更不好过。

高氏洋洋得意地看着桌上的叶子牌,又对钦慈太后道:“我专程是来打牌的,谁知太后已叫了人来,看来是不敢和我打了,也罢了,来人,摆驾回申宁宫吧。”

钦慈太后冷笑一声道:“既然来了,那么就不妨打几局吧,上次输了你一件玉钗儿,不知你带来了吗?”

高氏方才使的就是激将法儿,见钦慈太后动怒,眼眸中闪过一丝喜色,道:“就怕你赢不回来。”

钦慈太后见贤妃这般模样,便对贤妃道:“贤夫人就先回寝宫歇了吧,沈傲来坐我的对角,赵夫人,你陪着太皇太后。”

重新坐下,沈傲故意坐在高氏的上家,心里想,这个高氏如此嚣张,只怕牌技不低,且先看看她的本事。

沈傲故意地道:“我们方才打的赌注很大,太皇太后一定要来吗?”

高氏笑道:“很大是多大?”

沈傲随口瞎扯道:“一千贯一番。”

高氏信心十足地道:“哀家就怕你们输不起。”接着就率先洗牌。

沈傲一开始并不急于取胜,而是先对高氏观察一番,见她拿了好牌时,指节总是忍不住敲敲桌子,拿了坏牌,嘴角便会微不可闻地轻轻一瞥,心里有了计较,故意先输了高氏两盘。

高氏赢了牌,更是喜上眉梢,让钦慈太后脸色铁青,倒是坐在高氏下风的贵妇赵夫人有点儿神情恍惚了,她不比沈傲,在这宫里头,又不敢得罪钦慈太后,又不能得罪高氏,因此虽是全神贯注的样子,却完全是心不在焉,几次出错了牌,叫下一轮的钦慈太后更显不悦。

沈傲不动声色,心里想,时候差不多了;接下来几局,他开始计算牌数,观察高氏的脸色,七八局下来,高氏竟是连连输了七把,一败涂地。

高氏转喜为怒,口里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难听的话,埋怨沈傲胡乱出牌,沈傲心里想,我是你的对家,难道还要放牌给你过吗?你骂个什么?

到了后来,高氏输得烦了,短短一个时辰竟是输了两万多贯出去,须知宫里头的女人虽然不缺钱,尤其是高氏这般尊贵之人,却也没有金山银山,每个月都有定例的,一个月按时发放,既不会多,也绝不会少,这几年高氏倒是存了不少的钱,她的月钱最多,平时也没有什么花用,却也经不住这样的惨败。

沈傲见她脸色越来越差,便故意推牌道:“今日玩得差不多了,就到这里吧,学生还是先告辞了。”

高氏冷声道:“才方方坐下你就要走?再打几局。”

沈傲道:“那就打一局,一局定胜负如何?”

高氏想了想:“怎么个一局定胜负法?”

沈傲图穷匕见,含笑道:“简单得很,若是我输了,方才赢来的钱全部一笔勾消,可要是太皇太后输了呢?”

第353章 担当国使

高氏沉默了片刻,道:“你想要什么?”

沈傲笑道:“学生哪里敢要太皇太后的东西,不过学生是晚辈,是以就大了胆子,就赌太皇太后头上的金钗吧,我若输了,所有赢来的钱悉数奉还,太皇太后若输了,便将金钗赏给学生,如何?”

一副金钗,再如何值钱也不会超过两万贯,表面上,是沈傲含泪大甩卖,可是从深里说,那凤钗乃是太皇太后的脸面,是尊贵的表现,若是输了,失去的不是凤钗,而是颜面。

高氏笑了笑:“好,哀家倒要见识见识你的厉害。”

钦慈太后给沈傲投来一个鼓舞的眼色,沈傲抖擞精神,洗了牌,这一把牌高氏的牌儿不错,手头恰有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另有一张一万贯、两万贯、三万贯,最后两张是二十万贯、四十万贯,她嘴角崭露出一丝笑容,只消等一张三十万贯,这一副牌就稳赢了。

高氏不屑地看了沈傲一眼,见沈傲眉头深蹙,便知道他没有拿到好牌,心里越发得意。

接着又抓了一张牌,是个七文,高氏嘴角微不可闻的轻轻一瞥,将七文打出去,一心一意地要抓住那张三十万贯,几圈下来,高氏颇有些不耐烦了,换了往日,这牌儿早就摸出来了,至不济,沈傲这个上家也该出了一张,可是左等右等,连个万贯的牌都没有,高氏已经有些焦躁了。

其实她哪里知道,从她方才出的几张牌,沈傲就已算出,她要的应当是个万贯,至于到底是几万贯,尚且还不清楚,因此手里头虽然万贯多,却宁愿拆了牌,也不打出来。

高氏越打越是心焦,明明是副好牌,却是要功亏一篑,待她下一把抓了一个九文钱时,干脆将二十万贯打了出去,她是打算换换手气,将那副万贯的连牌拆了。

谁知她的牌儿一拆,就已后悔不及了,沈傲竟是连续打出三四个万贯来,气得她脸色青紫,等她凑九文的连贯时,沈傲却又一个文牌都不出,正在高氏心烦意乱的当口……

沈傲将牌一放,笑吟吟地道:“九连贯,太皇太后,学生好像赢了。”

高氏板着脸去看沈傲的牌,见沈傲果然是从一贯到九贯的连牌摆出来,又气又恼,却又不好发作,将头上的凤钗取下来放下,接着站起便走,临行时对扶她来的老太监道:“去,取了两万贯给他们。”随即快步走了。

钦慈太后大喜,夸奖沈傲几句,原本在她心里,沈傲不过是个合格的牌友,如今挣了这么大的脸面回来,便左右看他都顺眼得很,叫人赏了些东西,才肯放他回去。

打了一上午的牌,沈傲有些累了,怀揣着金钗、钱钞出了后宫,刚刚到了前殿,迎面就撞到杨戬过来,杨戬远远看到沈傲,加紧了步子,嘴上道:“沈傲,陛下在寻你呢,原来你在这里。”

沈傲笑哈哈地给杨戬行了个礼,道:“和太后他们打了几局牌,岳父大人也是知道的,我是第一次打牌,总受人欺负。”

杨戬咯咯一笑:“杂家还不知道你,方才太皇太后从太后寝宫里出去了,一脸的不高兴,说是输了两万贯和一支金钗儿给个什么学士,我还说这个学士是谁呢,原来是你!”杨戬顿了一下,又道:“把东西拿来吧!”

“东西,什么东西?”沈傲心里打了个突突。

杨戬伸出手:“金钗。”

沈傲只好将金钗拿出来,道:“岳父大人,这可是我赢来的。”

杨戬没好气地道:“知道是你赢回来的,你也不想想,这金钗是太皇太后的,那是你该得罪的人吗?待会杂家替你还回去,给你说几句好话儿,请她老人家息息火儿,太皇太后的凤钗你也敢要,真是胆大包天了。”

沈傲只好将凤钗给了杨戬,心里暗暗腹诽,好不容易赢了个凤钗,还要还回去,太皇太后的架子还真是大。

杨戬接了凤钗,小心翼翼地收好,又伸出手道:“还有呢。”

“还有什么?”沈傲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杨戬笑嘻嘻地道:“那两万贯是太皇太后的体己钱。”

连钱都要没收,沈傲大汗淋漓:“都被太后赢去了,我是一分都没赢。”

杨戬上下打量沈傲:“你这小子,连杂家也诓骗,后宫里的太监早就传报杂家了,这钱,全是你赢的,一共是两万一千二百贯,是太皇太后身前的周安亲自交给你的。”

沈傲只好掏出一沓钱钞来,很是不情愿地交给杨戬,心里想,这岳丈是不是想黑吃黑?哎,今日算是白忙活一上午了,浪费了不知多少脑细胞。

杨戬拿了钱钞,蘸了口水数了数,咯咯地冷笑道:“怎么只有两万贯,还有一千二百贯呢。”

“是啊,怎么少了这么多,一定是被那叫周安的家伙私吞了,我找他要去。”沈傲义愤填膺地卷起袖子。

杨戬叹了口气,道:“你就别藏着掖着了,都交出来吧,杂家这是给你去消灾,把东西送回去,太皇太后有了台阶儿,往后就不会为难你了。”

沈傲讪讪地笑了笑,只好道:“我找找我身上还有没有。”往身上一摸,摸出十二张百贯的钱钞来,很是惊讶地道:“咦,怎么身上还有这么多钱,真是奇怪。”

杨戬收了钱,板着脸道:“走,先随杂家去见皇上。”

沈傲跟着杨戬到了文景阁,阁里的赵佶正看着一本古书出神,沈傲进来也浑然不觉,沈傲小心走过去,见赵佶看的是那本《画云台山记》,《画云台山记》是顾恺之的画论,讲述了一些作画的精要,是顾恺之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真迹,弥足珍贵;沈傲在后世,看的也不过是抄本而已。

赵佶一脸肉痛地抬眸,叹了口气,道:“好好的一本书,却要送出去,朕真的舍不得。”

沈傲道:“陛下打算将这书送给清河郡主?”

赵佶这才发现沈傲的存在,患得患失地点点头:“不送又如何,这一对父女,朕是惹不起他们,将画论送去,让他们消停几日,在母后面前也有个交代。沈傲,你坐下说话。”

沈傲坐下。

赵佶正色道:“这一次朕打算让你做国使,出使辽国,让礼部迎客主事吴文彩做你的副手,只是这国书还需仔细斟酌一二,沈傲,你可有什么建议?”

沈傲想了想道:“第一条,让辽国国主称臣。”

赵佶有些为难的道:“宋辽一向以兄弟之国缔结盟约,若是叫他们称臣,只怕他们不肯,这事关着辽人的脸面,若是加了这一条,辽人贵族一定大力反对,就怕误了大事。”

辽人入主关内之后,南院一向是以儒治国,多少也沾染了些汉人的习气,叫他们称臣,比他们更加难受,赵佶已采纳了联辽的国策,便一心要与辽人缔结新的盟约,以巩固两国的地位,共同抗金。只不过称臣这一条,他料想辽人一定不会接受,一旦接受,对于整个辽国震动极大,极有可能产生不好的效果。

沈傲笑呵呵地道:“陛下,既是谈判,那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我们将这一条加上,辽人一定会对这一条拼死抗争,对之后的条款难免产生疏忽,到时候我们用第一条来逼迫辽人接受其他的条款,也就容易多了。”

赵佶不由地大笑起来,顿时明白沈傲的诡计,第一条只是个吸引火力的幌子,拿来吓辽人的,辽人一看,称臣?称你个大头鬼啊,这可事关整个辽国的体面,于是把所有的心思,都用来和沈傲争第一条了,到时候沈傲再满不情愿的将第一条删去,作出了这么大的‘让步’,辽人难道不要表示表示,乖乖地在其他条款上退步吗?

“你说得对,这一条要加上,辽人欺负了咱们大宋这么多年,先吓吓他们。”赵佶有一种胸中阴霾一扫而空的畅快之感,哈哈大笑几声,道:“之后呢?”

沈傲道:“第一条是称臣,第二条就是叫辽国奉还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是辽人眼下的根本,他们当然不会肯还,不过我们先提出要十六州,狮子大开了口,再和辽人讨价还价,至少也要拿回几个州回来。”

赵佶颌首点头:“你说的不错,拿回几个州来。”他心情颇有激动,当年太祖皇帝在的时候,连一块弹丸之地都不能从辽人手里取回,今日就是拿回了几个州,也足够他留下个开疆扩土的美名,青史留名谁不喜欢,更何况还是唾手得来的。

沈傲又七七八八地提出许多条件,譬如每年贡献多少匹战马,派出王子走人质之类都是老一套,只不过从前多是辽国狮子大开口,今日是宋人扬眉吐气。

赵佶大悦,道:“好,朕立即叫礼部撰写国书,你立即回去,随时准备听旨意吧,沈傲,朕的联辽之事,全部拜托你了,拿出你那股不肯吃亏的精神,给辽人一点厉害看看。”

换作是平时,赵佶哪里会说这种市井泼皮的无赖话,只是和沈傲相处久了,被他传染了几分不肯吃亏的气质,一句话说出来,心里畅快无比。

沈傲正色道:“微臣遵旨,一定不辱使命。”

第354章 升官

与赵佶商讨了一个时辰,沈傲回府等待旨意,这几日总算闲下来,他的精神也松懈下来,汴京的天气渐渐冷了,清早起来,沿路的屋檐结着冰霜,呼吸之间带着腾腾水雾,转眼到了十月,沈傲趁着空闲去了周府一趟,又去见了唐严,一路拜访下来,总算安生了不少,回到家中要嘛读读书,要嘛与几位夫人出去逛逛。

读书是沈傲平素的习惯,从前只是将读书拿来做敲门砖,可是敲了太久的门,一天不敲一下反而不舒服了,如今虽是不再需要去读书作文,可是积习难改,实在拿自己没有办法。

偶尔那耶律定会来拜访一下,又是要请沈傲吃饭,又是要带他去娱乐场所,沈傲是读书人,当然严词拒绝,家里三个女人都快应付不来了,怎么还能天天出去搞腐败,实在是岂有此理。

沈傲义正言辞地对耶律定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沈某是读书人,岂能去那种乱七八糟的地方,耶律兄不必再多言了,沈某人宁愿去宫里做太监,也决不进那种污秽场所,不过耶律兄的好意,沈某人岂能推辞,若是耶律兄有心,就折现吧,随便给几个钱,权当是耶律兄的心意。”

于是,当天夜里,一个辽人又神秘兮兮地进了沈府,悄悄带来了百张百贯的钱引。

哎,腐败一下居然要一万贯,看来这年头真是物价飞涨啊,沈傲暗暗摇头,满肚子忧国忧民,负着手,趁着夜色,往蓁蓁的厢房里钻。

搞腐败沈傲不在行,可是喝酒却是在行的,听说沈傲回了汴京,一些同窗故旧少不得请他喝酒,仍是入仙酒楼,只是这一次是沈傲这个土财主请客,钱是用来花的,该花时他一点都不客气,虽说安燕不收他的钱,最终还是没有拗过沈傲,其实安燕也想和沈傲客气,客气,可是客气不起啊,隔三岔五就是十几二十个人来,叫的都是最好的酒菜,若是这般地免费吃喝,不出几个月,入仙酒楼非要倒闭不可。

到了十月初九这一日,沈傲刚刚醒来,就听门房上气不接下气地来报道:“圣旨来了,有圣旨……”沈家上下不比别人,碰到沈傲这种隔三岔五不接一道圣旨身痒痒的家伙,倒不至于一听来了圣旨就亢奋,亢奋的劲头早过去了,如今就是个小小门房,回禀时那也是风淡云清的,哼,圣旨?爷都见过六七回了,有什么好稀罕的。

沈傲从床榻上起来,蓁蓁立即披了衣衫去给沈傲寻了公服、玉带、翅帽来,一番收拾,总算有了模样,兴冲冲地出了门。

香案这些迎接必备的物事都是现成的,前来宣旨的是个内省的太监,这人沈傲认识,算是杨戬身后的小跟班,与他用眼神打了招呼,太监板着脸孔道:“圣旨!”

府里但凡随来的人纷纷跪下,太监扯着嗓子道:“制曰:敕书画院侍读学士、仁和县县尉沈傲为鸿胪寺礼宾院主簿,即日钦命启程辽都,宣化抚邻……”

鸿胪寺礼宾院主簿……

虽说只是代职,可是这飞升的速度,只怕一点都不比高俅要低了,从小小八品职事官一跃成为鸿胪寺下设礼宾院的主官,这可是堂堂正正的五品正职。

至于这鸿胪寺,许多职责与礼部相同,两个都属于平级机构,鸿胪寺下设礼宾院和怀远驿两个机构,这两个机构虽然是同级,可是重要性却是千差万别。

比如礼宾院,它主掌回鹘、吐蕃、党项、契丹等国朝贡出使、及互市翻译等事。而怀远驿掌管的是南蕃交州,西蕃龟兹、大食、于阗、甘、沙、宗哥等国贡奉之事。表面上两个机构一人管一边,相互之间也不统属,可是当时的宋廷,干系最大的就是和西夏党项人、辽国契丹人、吐蕃人打交道,至于什么交州、龟兹、大食之类加起来也比不过契丹一个手指头。

因此,对于鸿胪寺来说,权力最大、职责最重,好处最多,死的最快的就是礼宾院里公干,好处多在于只要你真能干出点政绩上升的渠道往往比别人快得多,只要能把北方的蛮子们忽悠全了,就是天下的功劳。死得最快也能够理解,你若是不能忽悠党项、契丹,人家要是寻了借口来滋事让朝廷吃了亏,这黑锅当然你来背,洗干净屁股准备完蛋吧。

反观那怀远驿,由于都是和交州之类的小国还有一些远的没边的国家打交道,所以大家都不会注意到你,你糊弄到了也别想升迁,没糊弄到也不至于中旨下来申饬,反正朝廷里头可有可无,谁也没兴致放在你身上,基本上进了这里,差不多就等于进养老院了,领一份薪水等死就是。

沈傲接了旨,心里大是感慨,要请太监进里头坐坐喝几口茶水,这太监倒也上道,连忙应了,说了几句恭喜的话,等二人在正厅分别坐下,太监正色道:“沈主簿即将出使,杨公公已经交代下来,让杂家代为嘱咐。”

沈傲道:“公公请说。”

太监嘿嘿一笑,道:“杨公公说,这礼宾院是有千万双眼睛看着的,更何况是眼下这风口浪尖上,所以沈主簿此去,一定要为咱们大宋争些脸面回来,能争回脸面,沈主簿回到汴京立即飞黄腾达,到时候还有恩旨。可若是出了岔子,那弹劾的奏疏只怕要淹没文景阁了,到时候莫说是杨公公,就是陛下也保不住你,你明白吗?”

沈傲颌首点头,现在的情况确实非比寻常,此次出使,干系着大宋国运,原本反对联辽的人就是不少,眼下若不是赵佶鼎立支持,这项国策绝不可能实施的如此顺利。可是另一方面,虽然朝中的反对势力偃旗息鼓,却并不代表他们就此认输,他们在等,若是沈傲丧权辱国,到时再群起而攻之,真到了那个时候,非但朝中有非议,就是在士林之中,也会掀起惊涛骇浪,皇帝不可能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来保全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朝中再无非议,一切的争议突然之间消失不见的真正原因,沈傲听了杨戬的提醒,也顿时醒悟,心里想,难怪这京城最近风平浪静,连那伐辽的几个骨干都突然不作声了,原来是想看哥们笑话,到时候再落井下石。

沈傲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从另一方面来说,若是这一次出使圆满成功,能够给大宋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飞黄腾达这四个字绝对一点也不夸张,皇帝本就一心要提拔自己,朝中又无人有理由反对,士林的赞誉又不绝于耳,出将入相,也只是时间问题。

凡是有大弊就有大利,这个风险值得一冒,沈傲请太监喝了茶,随即道:“回去转告岳父大人,就说他的话我知道了。”

太监颌首点头,随即告辞出去;沈傲将他送到门口,陡然想起上一次遭遇刺客的事,今次出使,只怕一些人难以理解,到时候再有人刺杀,那可真不好办了。

想着,沈傲连忙拉着太监问:“既是出使,官家会不会派点保镖什么的随行,一路上也有个照应不是。”

这太监嘻嘻笑道:“沈主簿难道不知道,使节出使,可配禁军三十人,一路随行保护。这可是份好差事,只要路上不出差错,便是大功一件,若是沈傲这次立下大功,他们也能沾些光,因此眼下殿前司、步军司、马军司的长官们都在四处活动呢,都想好生伺候着沈主簿。”

沈傲灵机一动,道:“挑人的事是谁来选的?”

太监想了想道:“按理说应当是鸿胪寺寺卿和三衙商量着办,不过这种事,嘿嘿……”他深望沈傲一眼,一副你懂得表情。

沈傲明白了,表面上是鸿胪寺和三衙决定,可是只要大人物干涉,谁敢不卖面子,说来说去,这汴京城里的勋贵们都赶着往里头塞人呢。

沈傲笑嘻嘻地对太监道:“再麻烦公公一件事,你回宫之后,给我岳父传一句话,就问这禁军的人选能不能添上周恒、邓龙这些人进去,这些都是我的朋友和兄弟,一路上也有个照应是不是?”

太监颌首点头:“有杨公公出马,莫说只是两个人选,就是十个八个也不成问题,沈主簿留步,不要再送了。”

沈傲站在长街上发了会呆,心里想,不行,得先去寻邓龙和周恒说一说,这事儿得让他们预先有个准备,另外再看看他们有什么人选可以推荐。尼玛的,原来所谓随行的禁军,全都是走后门的,十有八九都是一群废物,大哥,我是去出使啊,遇到了危险是我去保护他们,还是让他们保护我?

邓龙和周恒在殿前司知根知底,好歹知道哪个有些本事,总要带几个厉害些的人物去才行。

……

汗,有个朋友以为老虎还有存货,我冤枉啊,我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