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果水浒传-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一致,这能让乘坐轿子的人几乎感觉不到颠簸。但同样,这样规律的步伐,会让人产生路永远没有尽头的感觉。
尤其是第一次走这条路,武植压根不知道还有多久。他甚至很想在轿子内点上一根香,最起码可以知道,轿子所走过的路程已经能穿越几个阳谷县,这样也能略微的勾勒出京城的繁华,冲散无尽等待所带来的烦躁。
又过了一会,声音多样了起来,武植能够听到锣声,这锣声并不是像脚步一样,时刻保持着那个样子,虽然声音的间歇仍旧规律,可是声音的大小并不相同,武植知道,那是因为远近不同的原因。太好了,这路上居然还有敲锣的人,看来这并不是背人的道路。武植的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锣声让他想起了从前跟别人的谈论,似乎有人告诉过他,在京城里,官员们有专门的道路,而这些道路是不允许平民百姓走的,在这样的道路上,除了官员之外,只有敲锣的人来回巡视而已。
看来,传言是真的。这就是那条所谓的官员自己使用的道路,太尉这么大的官,当然有权使用这样的道路了,我能在这条路上走,即便是什么都不做,跟人聊天,也算是有的吹了。武植强迫自己高兴的想。
渐渐的,轿子的速度慢了下来,最后,几乎是完全的停止了。武植细微的捕捉着轿夫脚步的声音,脚步迈的步伐极小,频率也极低,说起来,倒更像是在排队,整个队伍漫长而又行进的缓慢。这倒是有些奇怪了,不是在专用道路上吗?又怎么会排队?
随着队伍的逐渐前移,声音也一点一点的传来,是一些对话声,但是声音细小,好像还有些距离,武植辨别不出具体的内容。
又过了一会,突然传来高明的声音:“今天晚上怎么后门排了这么多人?”
“回禀爷,是这么回事,朝廷最近要出兵,所以这临时抱佛脚的人就比较多,您也知道,有些事在前门不方便,因此就都堵在后门了,耽误了您的时间,真是对不住啊。”有一个声音回答着高明,这声音的语调听起来,并不是十分的谦卑,应当是级别只是略低于高明才会如此答对。
“哦。”高明拖了个长音。“早知道走前门就好了,我还以为走后面能快点。”
“前门估计人更多,爷您的选择还是对的。”那个声音仍旧对答。“轿子里的是谁啊?还是给老太太做饭的?”
“嗯,这是我刚刚请到的高人,估计这次八九不离十。”高明回答说。
“您可得悠着点,太尉最近很暴躁,您可是知道的。最近府上已经不明不白的死了仨了,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个人同高明正说着话,却好像突然被堵上了嘴一样的停了下来。
“别乱说话。”高明的声音轻了很多,但是语气很急。
“知道,知道。”那个人回答着,然后他还说了几句,只不过因为声音太小,无论武植怎么努力,都听不到了。
看来来太尉府帮厨,真的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武植马上会意,看来要是老太太吃不好,掉脑袋也是正常的。可是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武植反倒是安心了下来,他已经知道,现在的轿子在太尉府的府门外,一会就可以进去。另外他也知道,此行确实是给老太太提供吃食,并没有什么别的内容。另外,武植也充分的了解了此行的危险性,有这样的危险作为陪衬,丰厚的回报才显得真实,不然的话,给老太太准备吃食的人,估计已经排队排出京城了。
“那就别检查了,爷,您赶快进去吧,再您后面,又排了不少。”那声音催促道。
第三百一十四节 大鱼(求收藏)
轿夫的脚步声突然加快,武植知道,这算是正式的进入了太尉府,这段疾行伴随着一些让武植晕头转向最后不明所以的转弯,然后再次停下了脚步,轿子也被轻轻的放下。
“武植啊,到了。”外面的高明说道。
这让武植有一些意外,在他的印象当中,有权势的人,一般都会把宅院修的很大,按照太尉这个官职,怎么着这个府邸也得有个上百亩,但是一座上百亩的庄园很显然是不可能这么快的从后门抬到中心地带的。不过因为有了先前余三儿的话,武植瞬间也就想了明白,在这京城,所有的事都逃离不开“制”这个字,估计太尉府也受困于制度当中,不可能修建的过大吧。
“高大人,我知道了。”武植回答道。他本来还想像先前一样称呼高明为员外,实际上上刚才这么跟高明称呼的时候,他也并没有提出反驳,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已经进了太尉府,就不可能再装糊涂,对一个有着官宦背景的人,称呼他为员外,很显然就有些降低身份了。
(员外在我国古代,确实是官职,比如员外郎,但实际上,也并不是什么正宗的官职。而在《水浒传》这部白话文小说当中,员外已经完全的变为对于地主豪绅的称呼,本文虽立足于宋朝历史,但毕竟脱胎于《水浒传》,因此将员外设定为地主豪绅。)
轿帘一下子被打开,武大也慌忙的从里面走了出来。虽然是晚上,但是宅院里挂着很多灯笼,倒也显得灯火通明,武大略微看了意见,就基本看出,这是从后门进来的第二重院子,这样看来,就基本进入宅子的核心区域了,要是这么算的话,整个太尉府的也就在五十亩上下,这么想来,当一个太尉还真是寒酸啊,倒是不如在乡下的有钱人,可以随意的盖一座百亩以上的豪宅,想怎么阔气就怎么阔气。武大在心里嘲笑着京城官员的无知,但是脸面上并不带出来。
“武植啊,你看咱们是怎么办,你是先见见厨子还是……”高明问道。
“我想先见见老太太,我相信厨子的技艺不会有什么问题,再加上我也不是专门炒菜的,跟太尉府的厨师聊起天来,肯定没几下就露怯了,估计他们也会看不起我,后面也不会听我的话,反倒是我觉得老太太可能会平易近人一些,先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后面的事情也就容易的多。”武植说道。
“唉,那希望如此吧。不过我可告诉你,这老太太可不太好对付,要不也不至于那么多人……”高明说到这突然停了下来,然后小小的呼了口气继续说:“倒也没什么,那咱们就先去见老太太,不过正常来说,这个时间,倒应该是太尉陪着老太太聊天的时候,你要是能赶得上的话,顺便还能在太尉面前留个好印象,那可是大大的有利啊。”高明跟武植介绍着。
“全靠高大人的栽培。”武植回答道。
“使不得使不得,你可不能再这么叫我了。”高明慌忙挥手:“在下人面前无所谓,但是你要是到了老太太面前这么叫我,估计老太太会特别的生气,她最讨厌别人在她面前称呼什么大人不大人的了。再说了,不瞒你说,我也没什么正式的官位,叫大人是极为不妥当的。”高明前面的话态度严肃,后面的话,倒好像是一种自谦,看起来他心里对于官位也是无限的向往的。
“哪里话。趁着没人,我再叫你声大哥,大哥啊,你可听说过有这么个说法,叫‘宰相门房七品官’,大人你这是太尉的胞弟,虽然没有具体的官位,但是胜似有官位,叫个大人,不犯什么错。不过大哥说的也对,那你看我在老太太面前称呼你什么为好?”武植问道。好话也说了,马匹也拍了,但是在实际的问题上,必须听从高明的裁断。
“这样吧。”高明略微的思索了一下,然后说:“在太尉和老太太面前,你好像叫我什么都不合适,你尽量避过对我的称呼,也不要表现出知道我的名字。这样你我显得不是太熟悉的话,他们也会更认为,你是凭借真本事才来到了这里,并不是靠什么裙带关系,领取赏赐的时候也会更多。”高明说完话之后自己点了点头,很显然是对这种说法极为满意。
要是出问题的话,也可以推个干净。这是武植心里的话,在这个时候他越发感觉到高明这个人,外表胖墩墩的,好像是个忠厚老实的样子,但实际上,他明哲保身的能力,已经有些出神入化,这也是难怪,在这个位置上的人,要是没有些圆滑的手段,也很难走到今天。
“那好。您就放心吧,我会按照您的说法来做的。”武植倒也听话,从现在开始,就略去了对于高明的一切称呼,装作不了解的样子。
高明点了点头。“随我来,咱们这就去找老太太。”
于是高明在前面带路,武植跟在后面,周围是一些提着灯笼的下人,这些灯笼甚是明亮,照的院子里恍如白昼。武植琢磨着,蜡烛怎么也不可能会发出这样的亮光,看来灯笼里并不是寻常之物啊。这里面到底是些什么玩意,武植还真有兴趣弄个痛快。
“说起来,老太太对你们这些从东面来的人,还是有好感的,一会不要忘记提及你是从东面来的这一点,让她对你有好印象,无论如何都是只有好处的。”高明嘱咐着。
“可不知是因为什么而有好感呢?”武植觉得有必要问明白这一点。
“也是,你们哪里知道,每年送上来的东西那么多,见见都是精挑细选,可是上面对哪件喜欢,也确实是难以知道。我告诉你啊,就是这灯笼,老太太极是喜爱。”高明顺手一指旁边下人手里提的。
武大在脑海里面来回的想,他并不记得东面沿海的地方,是擅长做扎灯笼这门手艺的,反倒是东南方向,江浙一带,对于这种活计极为在行。不行,既然话已经说到这,就不再是单纯好奇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一会同老太太对话细节的问题。
“您还是说的详细点,其实地面上送什么东西上来,我并不是十分了解的,你也知道,我这是第一次来京城……”武植说到这就停了下来,他怕再说就会露出什么马脚。
“对对,也是,不是送礼物的差官,是不可能知道这一点的。不过你也不必感觉到有什么丢脸,毕竟最为关键的金子,是由你亲自押送,可见你那位恩人,对你极是信任。其他东西好是好,可一旦天下大乱,说到底,能够拿的出手的,只有钱。‘闲时的古董,战时的黄金啊’,这个道理是永远不会变的。其实从你们那献来的,不是灯笼,而是灯笼里燃烧的东西。”高明一边看着灯笼一边说。
“哦,我说嘛,我们那的人,都是粗手笨脚,那能做的了这么精细的灯笼。”武植随声附和着,用重复高明的话的方法,来让谈话继续,不至于露出什么破绽。
“你也应该感觉到了,灯笼极为明亮,甚至比碗口粗的蜡烛,还要来的夺目。况且,这么小的灯笼里,怎么可能放得下碗口粗的蜡烛。”高明说道。
“是啊是啊,便是我活了这许多年,都没有见过如此明亮的灯笼。”武植现在已经可以肯定,灯笼里的东西,必然不是什么寻常之物,所以他大胆的在话语中突进了一部分,说一些高明没有说,却有相对安全的东西。
“灯笼里燃烧的是海中大鱼的油脂,这大鱼是几年前从海里冲上海滩的,然后就死了。既然是死鱼,这鱼胖极了,身上都是油,这些油极度抗燃烧,又非常的亮,所以你们那边的官员就做了一批蜡烛,又做了一批灯油,送到京城里来。这些灯油大部分都到了太尉府,老太太看了以后极为喜欢,因为你也知道的,人岁数一大,眼神就不太好使,明亮的灯光能让她看的更清楚些。一定记得说,这鱼油就是你做的,我相信这样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的。”高明强调着。
“哦,原来是这样。”武植点了点头:“可能是我平时太过于孤陋寡闻了,并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武大继续着刚才的话,索性就把不知道说到底,否则的话,一旦说听说过些许,高明再跟他讨论起这个话题,那就麻烦了。
“等你忙完了,其实你真应该回去看看,我听说这大鱼的骨头也没有浪费,被搭建成了一座庙宇,叫什么……反正是什么龙王庙,但是这庙建的极为不极力,据说是从建成开始,就总发生海啸,冲的还就是庙的位置。可是说来奇怪啊,不管这水怎么大,鱼骨做成的庙就是屹立不倒,所以尽管是凶相毕露,就是没人敢拆。”高明说到这,笑了起来。
第三百一十五节 遥远的嘲笑
“我说呢,原来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难怪我不知道。您也能看出来,我这个人,并不是十分喜欢乱打听。”武植最后做了个解释,把刚才的话都圆上了,还不忘了突出一下他老实忠厚的性格。
“看起来你们那还是真奇怪呢,这种好玩的事居然不谈论,反倒是京城里的人,很喜欢讨论地方上的一些趣闻。”高明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留露出一些不解的神情
好在武植早就想好了应答:“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用鱼骨头造庙这种事,我相信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琢磨出来的,毕竟将那么大的鱼割肉留骨,是一样浩大的工程,何况您刚才也说了,鱼上面的油脂都已经送到了京城,这就证明,鱼是被官府获得了。咱们都是这里的,也明白所谓‘官’的规矩,一旦进了这个门,就很难出去了。”武植突然想到自己刚才坐着轿子走进太尉府后门时所听到的话,希望还是不要一语成谶的好。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鱼是官家的,鱼骨也是官家的,那么造这个庙,我估计就是地方上的官员想要修个好工程,以当做工作的成绩,再跟朝廷邀功请赏,毕竟这大鱼乃是上天所赐,另外您想想,骨头能造庙,那鱼活着的时候,倒也真是翻江倒海,不是凡品。这也确实是个邀功的好机会,这事我估计是,当地的官员琢磨着最好等一年,庙上有点香火了,再向上正是的打报告,谁知道连年灾害,报告也没法写了,还不能拆除。这种事对于当地的官员来说,自然是脸面挂不住的事,在他权力能够覆盖的范围内,谁要是揭他的短,定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所以自然也就没什么人谈论了,这大概也是我这个不爱打听的人不知道的主要原因。但是京城就不一样了,说句老实话,京城虽然规模大、豪华、气派、又是权力的中心,可说到底,只不过是一个大点的笼子而已,笼子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寂寞的,因此听到笼子外的一些事,便欢喜的不得了。您说,这事儿我说的对吗?”武植侃侃而谈,他掐准了高明一定会喜欢这番言论。
高明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琢磨了片刻,紧接着一挑大指,称赞道:“我看你才应该叫高明,这番话真的是高明之极。其实我们也知道,在京城就是身处于笼中,可是只有在这,才能享受到与人争斗的快意,我可以告诉你,有很多人,就是为了跟别人争斗而生的,如果这样的人,碰到了安静平淡的生活,他会选择把自己勒死,而不是继续的像条狗一般的苟延残喘。”高明的回答基本承认了武植的话,但是在承认之余,话语中也带了几分锐气,很显然,武植的比方略微有些激怒了在京城的争斗中如鱼得水的高明。
但这种激怒是恰到好处的,这能让慢慢在武植面前地位开始膨胀的高明,再度意识到,他实际上跟武植在同一地位上。只有位置平等,才能够谈合作,否则,只有奴役和屈辱、统治与顺从。
两个人一边小声说着话,一边从这个院子出来绕道了正面,也就是第三层院子里的正宅。看起来这已经是宅子住宿的中心区域了,武植大概的估计了一下,整个太尉府的大小应该在五十亩到七十亩的样子,对于一个矮子来说,倒是可以了,可是对于一个正常人,又是一个大官来说,实在是小的可以。武植甚至想,如果有一天他能当上这个大官,定然会把宅子的面积,修的比这大十倍。
第三层院子的装饰要豪华的多,武植开始越来越多的发现他压根就不认识的东西,武植不认识的,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在阳谷从来没有出现过,甚至连阳谷的那些商人也没有接触过,否则的话,那些商人定然会在商会开会的时候,当做新鲜事说给武植听。武植平素很爱听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商会的成员都知道,这是不花钱便能够讨好会长的方法,于是竞相效仿。
“你在这等一下,老太太现在就应该在这里面,我先进去通报一下。”高明说道。
“好,辛苦。”武植点了点头,并没有再说什么客气话。因为他分明的看到,高明的脸上写满了紧张。看来再怎么撇清关系,这对于高明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武植本以为会等很久,因为这种大户人家的通报,往往会繁琐的让人想睡觉。高明应该先告诉给丫鬟,然后丫鬟告诉老太太的贴身丫鬟,老太太的贴身丫鬟请示了老太太之后,再把话传出,然后原路返回,折腾了一圈,才能到武植这。每一次传话都可能会改变些许的意思,并且浪费很多的时间。
武植抬头望去,他惊奇的发现,居然在这里,也可以看到那颗红色彗星,它依然挂在东面的天空上,只是看上去,好像比前几天的位置更加的靠上,院子周围的墙壁,已经无法遮蔽它的光芒,它已经完全的统治了这一片由院墙划分出来的四方天空,这种光芒比太阳还令人目眩,武植只是看了几眼,就觉得头晕眼花,他赶紧的低下头来揉了揉眼睛,这一揉眼睛更不舒服,居然扑簌的掉下泪来。
这可不好,去见老人挂着泪痕,是极其晦气的。武植深知这一点,他赶紧用袖子胡乱的擦拭了一下,希望不会太明显,并且极度的控制自己的眼睛,不要再去看天空,尽管,那颗星星好像有一双手一直在强迫着武植面对一般。
“太尉在前面会客,只有老太太自己在,她要你进去。”高明的声音在武植身边响起,这比武植所想象的要快的多。
后门都排了那么长的队,太尉是肯定要处理公务的。武植一想就知道原因,真不知道,为何这样简单的事,高明都要问过之后才明白。武植思量着这些无关紧要的事,跟着高明,走进了院子的正屋。
第三百一十六节 生存无关尊严(求收藏)
正屋里很宽敞,宽敞的好像是两间房间打通之后的模样。而且让武植惊奇的是,房间里居然没什么支柱,要知道,像桂花楼的大厅里大总共有六根支柱才维持的了那么大的空间,否则的话,二楼就得塌陷下来。虽然间正房只是一层结构,可即便是这样,没有支柱的支撑,也要求房屋大梁的材质极为优秀才可以。
必须要是一根完整而粗壮的木头,拼接的是绝对不行的,甚至这根木头上也不能有一丝一毫虫咬的痕迹,否则的话都会影响房屋顶棚的坚固性。这种巨木已经足可以做大船的龙骨了,放在这里,有些浪费了。
武植轻轻的摇了摇头,然后他继续的跟着高明往前走,这个时候高明却突然小声说:“老太太只让你一个人进去,剩下的事,我帮不了你了。”
看起来高明是准备逃个干净,这么安排的话,的确不用给高明任何的称呼,因为两个人压根就不会一起出现在老太太面前,不过要是高太尉也在的话,或许高明就不会这样做了。
武植能有什么选择呢,他只能够听之任之,微微一点头:“那您先去忙,要是万一有什么需要您的,我会想办法找您的。”武植这话暗藏杀机,意思是你别以为一走就能干净,我进去可以随便的咬你,就算是跑到天涯海角,也是躲不过去这桩干系的。
高明的脸难看了一瞬,然后马上恢复了正常,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身一阵风似的走了。武植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往前走。
进入正房核心地带的回廊有两个拐弯,这显得确实有些太复杂了,但是房间里应该都是女眷,最这种安排倒也合理,武植尽量去琢磨一些这些事情用来缓解内心深处的紧张,他不断的告诉他自己,老太太是非常好对付的,她会像阳谷的每一个乡下老太太一样的和善,一样的好说话。时间会把一个人身上的锐气全部带走,每一个进入暮年的人,实际上都是差不多的。
毕竟在一间房内,所以武植再走了不到二十步,就从这有些迂回的回廊中走了出来,在他面前的正是如同客厅一样的地方,一进门武植就不由得的用袖子挡了下眼睛,房间里居然如此的明亮,这让已经适应了黑夜的眼睛非常的不适应,好在先前的那些鱼油蜡烛和红色彗星让武植略微的有些准备,否则的话这一进门,恐怕眼睛就要被晃的盲了。
这种明亮,让武植看不清周围的东西,但他知道,那个老太太肯定坐在这前方,等待着他。这个时候要是使劲的往前面看,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肯定会引起老太太的反感,有道是礼多人不怪,再者说这么大岁数的老人了,我也没什么抹不开的。
想到这里,武植不再犹豫,双膝马上跪倒,向前叩头。“老祖宗在上,我给您磕头了。”接近着“砰砰砰”连磕了三个。武植一边磕头一边心里还琢磨,今天得了客栈伙计磕了几个头,没想到,晚上就要还过来。不过还好,平进平出,就算是白走了一趟流水,倒也没亏。武植心里面把这个磕头想象成了商家贩卖的货物,这种量化的思想,让他的心中舒服了许多。
磕头,只不过是一种尊重的量化而已,就好像是把水装在瓶子罐子里一样,方便称量。而磕头,绝对不代表着尊严的流失,因为该付出尊重的时候不付出,那么尊严将会永远的失去。这是武植在漫长的小人物生涯中所学会的,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权宜之计,他不会为了说一句假话而感觉到愧疚,也不会因为违背一句誓言而感觉到不安,对此他深信不疑,他相信,按照这种做法的他,会一直的赢下去。
在磕头的同时,他把这些想法又完整的想了一遍,这样做可以保证武植在站起身来的时候,仍保持着一条狗的姿态。
狗可以在人身边活下去,但是狼,注定要死。当然,狗咬死主人的事,也不是绝对没发生过的。
三个头磕完了之后,前面并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这让武植无比的尴尬,他不知道是应该站起来,继续向前走,还是应该继续保持着这个跪下的姿势,等待那个老太太的意见。可无论怎么做,似乎都不太妥当。
磕头完事,就应该让磕头的人站起来,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遵从的剧本和生活习惯,武植认为每一个人都知道,也都会按照这个原则来进行,可是谁又知道,一旦有一方不按照约定俗称的方式来交流的话,应该怎么办。
相比站起来,毫无疑问,继续跪着是要安全的多。但是也绝对不能在这干跪着,也许这老太太的心里也有点问题,她就是喜欢这样的折磨人,我在这跪着不说话的话,她也会不说话,就让我永远的跪在这里。
说不定,以前真的有人是这样死的。武植回想起在进后门的时候,听门卫同高明对话的内容。看来这太尉府,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待的地方。武植狠狠的咬了咬嘴唇,朗声说道:“小人拜见老祖宗,小人是特来给老祖宗寻美味的。”
“哦?高明说的就是你?”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只不过声音的方向并不是前面,而是武植的左面,这让武植非常的迷惑。
但是既然问话,就必须要回答,何况对面既然已经如此的指出了高明的名字,就算不是那老太太,地位也应当是十分的尊崇。
“是的,小人正是高老爷寻来让老祖宗的食欲更好一些的。”武植如实相告,他现在也觉得刚才说的话有些不妥,若说美食,恐怕这太尉府中应有尽有,连集贤居当中都有那么多武植没见过的玩意,何况是太尉府呢,话还是不要说的太慢为好。
“哦?那敢情好。”这人一边说话,一边向前走,终于在武植的正前方停了下来。
第三百一十七节 猫眼(求收藏)
武植感觉亏大了,原来刚才的头都磕给了空气,这都要怪那亮闪闪的东西,让眼睛完全看不清楚。老太太在这么亮的环境里,难道她就舒服吗?
“下面那人,站起身来,让老身看看?”老妇人的声音传来。
得了这声,武植便解脱了,赶紧站起身来,走前了两步,略微的抬起头。光线仍旧刺眼,所以他只能眯缝着眼睛,好好的往前看。
果然,正前方有一个体面的红木椅子,上面坐着个老太太,这老太太的头发已经全白了,梳洗的非常干净,一根根看的分明,但是脸上的气色并不好,好像是大病初愈的模样,身上是深青色的妇人装扮,倒是显得并不怎么高调。这让武植心里放松了很多,这样的老人一般来说都会比较好说话,武植深信一个道理,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人的衣装能够表现出一部分的性格。之所以要加个前提,原因是,只有一套衣服的人,无论他愿意还是不愿意穿,他都没有选择。
对于老太太来说,她的选择自然是非常的多样,仍旧穿着这样比较平常的装扮,也充分说明了老人家并不是十分的难说话。
“这灯光太亮了,老身倒是有些看不清你的样子。”老太太说道。她说话的语气中居然带着几分笑意,这让武植欣喜若狂。
“可不知道您为什么点这么亮的灯,不稍微的调暗一些呢?”武植大着胆子问道。这是一次尝试,一旦成功的话,就代表他和老太太之间除了关于饮食,也可以说一些别的闲话,那可是大大的有利。
“唉,其实老身也想,只不过每天晚上这灯点起来的时候,都会是非常明亮一阵,然后才会衰减下来,到正常的亮度。今天吾儿有些事,原本说晚些过来,结果到后来也没来,我为了等他,灯稍微晚点了一会,所以就这样喽。”老太太的声音和善依旧。
看来,这灯里点的就是大鱼的油脂所熬制成的灯油,果然明亮无比,看起来老太太也非常的喜欢,高明提供的这个消息,并不虚假。
“如果小人没看错的话,老祖宗这灯里点的可是那海中大鱼熬制的鱼油?”武植赶忙说道。
“是啊,你怎么知道的?想不到你的见识还不俗啊,这比高明先前找来的几个可强多了。”老太太慢悠悠的说道。
“并不是小人见多识广,而是这大鱼正出自小人的故乡,实际上这大鱼的取油和制作,小人也是参与了的。想不到老祖宗居然在亲自试用,真是让小人感到荣光无比。”武植说着,赶忙又跪了下去,重重的磕了一下。
“哎呀,快快起来。”老太太的声音焦急。
终于,一切都按照正常的方向走了。武植心里很满意,刚才那一下让他的脑袋有些眩晕,不过不要紧,这些都是值得的。他站起身来,重新的垂手而立。
“你刚才说,这鱼就是你们那的?”老太太好奇的问。
“是啊,小人就来自那里。”武植说到这,突然心中一惊,他并不知道这鱼具体搁浅的地点,万一老太太要问的话,就容易露馅。看来好极力避免这一点才好。
“甚好甚好,来人啊,给这个年轻人搬个椅子。”老太太对旁边的人说道。
高明的计谋奏效了。武植一边谢恩,一边坐上了由两个丫鬟搬来的椅子。椅子非常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