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9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拉丹塔塔和穆克什安巴尼无心吃,而冯一平,因为要说的话太多,没什么时间吃,加上,他还是希望,在印度的时候,能多陪玛丽卡吃几次饭。
于是,桌上的那些菜肴,又一次沦为了背景和看客。
但它其实还是有价值的。
看着冯一平的车走远,拉丹一坐进自己的车里,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刚刚知道了冯一平提议的秘书说道,“和安巴尼一起?我们真要加入吗?”
拉丹看了一眼那边安巴尼的车队,“当然。”
虽然冯一平今晚的表现,有些迥异于往日,但拉丹至少知道一点,只要能和冯一平合作,那结果,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至于冯一平为什么会提议在电商项目上,和他们两家一起合作,他大概也明白其中的原因。
这位年轻人,果然是思虑周全。
他的眼光又这么精准,所以,为什么不和他合作?
另一边,安巴尼的秘书,此时也知道了冯一平的提议,他和自己同行的反应,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和塔塔集团一起?”
“我要尽快拿到最新的电商市场调研报告。”安巴尼没有回应秘书的疑问。
在电商上和冯一平合作,他不排斥,但是,还要把塔塔也拉进来,这就让他有些不情愿。
因为他旗下的电信公司,是印度实力最强的电信运营商之一,所以在互联网领域,他的信实集团,比塔塔集团当然要更有优势。
他们在互联网领域,也已经有了一些尝试,可是塔塔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这也并不是没有缘由,想想拉丹塔塔,其实早到了应该退居二线的年龄,只是他不甘放弃手中的权力,他都这样的年纪了,确实也不好奢望他能全力拥抱年轻的互联网经济。
所以,为什么要拉上他?
虽然塔塔集团,未来肯定可以在很多方面提供帮助,但那些事,自己的信实集团不是不能做到。
何如只有我们两方联手?……
但这些念头,只在安巴尼脑海中一转,他就明白了冯一平为什么要拉上他们两家一起。
恰恰正是因为自己的公司,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冯一平才要再拉一个自己也不能小觑的第三方进来。
他这就是在防备着在未来,自己会仗着各方面的优势,把他从合资的电商公司中踢出去。
老实说,这样的事,安巴尼不能保证自己做不出来。
冯一平要是知道了安巴尼此时的想法,一定会嗤之以鼻,谦虚个什么呢,这样的事你会做不出来?
全印度都知道,当初为了得到更多的遗产,你和亲兄弟都打了那么多年的官司。
冯一平相信,哪怕在合作之初,是自己控股,在发展起来以后,安巴尼也还是能想到办法把自己踢出来。
印度的这些绵延了上百年的豪门,绝不是样子货,可以说,他们和三星之于韩国一样,可不仅仅只在经济上对国家有影响力。
只要他们想,只要回报丰厚,覆雨翻云,也只是等闲。
已经打电话吩咐下去的秘书,这时又问安巴尼,“我们真的要和冯他们一起联手吗?”
只要看看美国的eBay和亚马逊,想想冯一平的电商公司,或者,只要想想冯一平的这个提议,那就能知道,在印度,这一定会是一个前景远大的项目。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单干?又不是没有那样的实力。
安巴尼看向车外,这个问题,一周之后再说吧。
他是真的想看看,冯一平像是以神的口吻说出来的那些话,会不会在接下来的这一周内得到验证。
如果能,那当然要同意。
即便是以他们的实力和影响力,哪怕是在印度本土,在有些事上,他们也不能避免走弯路,有一个看这样复杂的问题,都能看的这么准的合作伙伴,那自然省心省事。
……
冯一平此时已经回到酒店,和高兴的玛丽卡一起吃烛光晚餐。
至于他的说法,在接下来的一周里,究竟会不会应验,他真的是一点都不担心。
他这些天,一直在认真的思考,到了关键的时候,究竟要不要收购雷曼,但他主要顾虑的,并不是拉丹和安巴尼想到的那些,他顾虑的,是华尔街上另一家公司的反应。
他非常清楚,只要自己不出手,那么,那家公司接下来一定不会放过雷曼。
话说,彻底搞死自己的竞争对手,还有什么计划,会比利用这样的危机来达成目的要好?
因此,这个晚上,无心吃饭的,不只有拉丹和安巴尼,雷曼老板富尔德心目中的白衣骑士,在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之后,一直没有接老东家电话的闵裕圣,这时也一样。
他此时知道,自己干一番让人眼前一亮的大事业的同时,还能帮老东家一把的想法,已经非常悬。
此前支持他提议的国家金融委员会,已经正式通知他,“在次贷肆虐的时候,包括韩国产业银行在内的国有银行,应该评估在金融风险和企业架构方面是否可控……收购全球性的投资银行,固然可以成为韩国产业银行提升业务能力的契机……但考虑到巨大的风险,我们应对这种投资采取谨慎态度……”
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确,金融委员会不支持产业银行在这样的时候注资高盛。
但闵裕圣自然不想这么放弃,他还在积极的斡旋。
此时,他正在和一位原本支持他想法的重要人士通话,对方用一个问题,来回答了他的问题,“你还记得6月份的事吗?”
6月份的事?闵裕圣顿时有些泄气,但他马上又说道,“您看,这两件事……”
对方打断了他,“你认为,在这样的时候,金融委员会,会允许我们的银行,在投资美国公司上,出现任何差错吗?”
这话,彻底斩断了闵裕圣的侥幸。
6月份的事,说起来也简单,上任不久的新一届韩国政府,决定解除对美国牛肉的禁令,这自然是商人出身的新总统对美国爸爸的孝敬。
但他们绝没有想到随后发生的事,消息一传开,韩国社会顿时爆了,韩牛不好吗,为什么要进口可能有疯牛病的美国牛肉?
各地很快爆发了大规模游行,在首尔,最高峰的时候,游行人数超过4万……最后不得已,刚上任不久,可以说屁股下的椅子都还没坐热的总理被抛出来当替罪羊。
但这还不够,青瓦台总统室室长(相当于中办的负责人,或白宫幕僚长),和所有的首席秘书,也不得不请辞。
这件事,民间的俗称是,“20万吨美国牛肉搞垮了政府”。
这实际上导致新政府在对待和美国相关的事项上,非常谨慎,尤其是一些官僚部门,怎么可能会冒着当替罪羊的风险,支持闵裕圣的行动?
闵裕圣也清楚,这位既然这么说,那么一定已经有力量,在准备煽动这方面的舆论,那么,如果自己还坚持,只会把自己也赔进去。
对方还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应该算一个好消息吧,“我让他们打消了一个想法,和雷曼结束相关协商的通告,不会由你来发布,而是由金融委员会他们自己发布。”
富尔德此时大概也知道,韩国是指望不上了,于是,他开始放下身段,给所有可能的支持者打电话,不但有美国在亚洲另一个重要的小弟,小鬼子,他还找了中国的不少人。
此时,他有些后悔,当初在保尔森让他主动想办法的时候,为什么要呛他,“我掌舵雷曼的时间,比你执掌高盛的时间还要长”?
不该说那样的话啊!
这时,冯一平又接到了周老师的电话,“一平,对接下来的局势,你怎么看?你觉得,现在是适合我们投资华尔街的时候吗?”
第五百八十四章 抄底
和自己人说话,那就不好狂拽酷炫叼爆天,“两房被接管之后,华尔街剩下的四大投行中,实力稍逊一筹的美林和雷曼,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
周老师马上问,“你觉得,他们能承受住这样的压力吗?”
“很难,”冯一平说,“也许,找到一家银行收购,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说来说去,华尔街的这些家伙,现在之所以这么窘迫,除了他们研发出那么多最后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的衍生品,最致命的,依然是高杠杆。
像雷曼现在,因为遭受各种损失的减记,他们已经相当于用100亿美元的净资产,支撑着6900亿美元的资产。
类比一下,可以看成是一个只有100万的人,办了一家工厂,然后非常狂放的接下了一个6900万的大单子。
因为他精心计算过,以自己的100万为抵押,在银行那里可以贷出一笔——手腕高的,如果玩几次重复抵押,那就可以贷出几笔。
其次,可以向朋友借。
最后,是和各个供应商商定一个比较长,比如说3个月的账期。
在他6900万大单的刺激下,很多供应商最后会同意他的要求——这就相当于所有的供应商都给他提供了一笔可以免费使用3个月的资金。
最后他一合计,哟,可用资金非常充足,在让工厂顺利运转的同时,还能给自己买一辆让人一看就肃然起敬的豪车——正如雷曼兄弟的那些私人飞机。
是的,雷曼兄弟不止有一架私人飞机,他们有包括一架波音767大型客机在内的一共6架飞机,外加一架供短途出行的直升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机队。
这样的盘算,非常好,如果顺利,也是可行的,完全能顺利的把那6900万的大单完成。
但是,这样紧绷的资金链,容不得一点的波动,如果一个投资人中途撤资,比如,哪怕是只有非常不起眼的50万,那也可能危及到工厂的运转。
当然,50万他还是能想象办法,把豪车给处理了——这就是变卖资产,降低杠杆率的分子以降低杠杆。
然后,有一家供应商因自身经营出现问题,资金链上又断开了一截,别慌,还可以想把法,那就是把最后会到手的利益,让渡一部分出去,也就是,把工厂的股份卖一部分,拉人合伙——这是出售股权融资,增加杠杆率的分母以降低杠杆。
但他运气太不好,遇上了金融危机,所有的供应商,都必须收拢资金自救,这下,他就是把自己都卖了,也完不成那个大单子。
但他还有机会,比如,找到一家实力更雄厚的公司,你们不差钱,我们有一家运转良好的工厂,一个预期收益非常好的大单——这就是最终手段,傍大款,求收购。
对现在的雷曼和美林来说,前两种手段都已经没用,资产,切,那有毒的资产,谁要?
至于股权融资,有贝尔斯登和两房的先例在,谁还敢买你们的股权?
所以,他们只剩下最后一条路,求收购的路可走。
“被收购啊,”周老师想了一下,“会顺利吗?”
“如果美国政府能像贝尔斯登一样,为他们的房贷资产担保,那还是有可能达成合适的交易。”
“但现在我觉得,可能最先顶不住的那家,会被美国政府拿来祭旗。”
周老师说,“那么,就是雷曼了。”
雷曼众所周知的问题比美林要大,就在去年,和黑石一样,他们正好在房价处于高位的时候,总共花了几百亿美元,收购大量商业不动产,其中就包括以222亿美元高价收购的全美第二大高档公寓开发商阿克斯顿信托。
杠杆高达多少呢?他们自己只出了2。5亿美元。
包括阿克斯顿和其它房产项目在内,他们还没出手多少,房价就普遍下降,于是,以商业地产为核心,也是以商业不动产崛起的雷曼,现在终于吃到苦头。
“我也觉得,会是雷曼。”冯一平说。
“考虑到雷曼和高盛的关系……”周老师突然笑了起来,“哈哈,这也不奇怪。”
能和冯一平说这样的话,这说明周老师是真没把冯一平当外人。
至于周老师这话里的意思,业内人,包括此时一定是焦头乱额的富尔德,也都清楚。
“是啊,我想,恰好在这个时候,保尔森也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呵呵,”周老师又笑了起来,“一平,在讲政治方面,我想,国内的好多企业负责人,都没有你理解的深刻。”
冯一平明白周老师为什么这么夸自己,“在美国嘛,不关注这些不行。”
“所以你才能一直这么稳健,”周老师说,“关于我们投资的事,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要不这样,我让他们直接向你请教?”
他就不问该投资华尔街的哪一家了,因为他们刚才的交流,实际上已经把雷曼和美林排除在外,剩下的,就只有高盛和大摩。
考虑到如果不是冯一平的那份报告,我们差点就在去年年底投资了大摩,那自然还是大摩的可能性更大。
此时的大摩,同样格外需要更多的资金。
“不。”冯一平连忙拒绝。
和周老师谈这些,就算是交流,但如果周老师让其它人打电话过来,那就是让人向自己请教。
冯一平估摸着,打电话的人一定不会太乐意。
“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也没有什么建议,不过,交易交易价格重置条款的期限,我们一定要尽量长一些,至少是一年。”
交易价格重置,是财富主权基金投资时一般都会要求的权利。
比如他们入股一家公司后,如果在一定期限,假设是一年之内,该公司再一次出售股权,且交易价格低于他们入股时的价格——也就是股价已经有大幅下跌,那么,他们就有权按照新的价格调整当初的交易。
这无疑规避了投资后出现大额亏损。
原来我们投资大摩时,那些家伙就是忘了这么一条,结果一年之内,就亏大发了。
“还有,考虑到后续的发展,我建议,我们持有的股份,到期后,最好不用强制转换为普通股。”
“你的意思是?”周老师沉默了一会,“他们可能会成为商业银行?”
和懂行的人说话就是轻松,“是的,我觉得,不排除这个可能。”
现在的高盛和大摩,因为是投行,所以并不受美联储的监管,但他们成为商业银行后,就将接受美联储的监管。
而持股10%,是美联储的监管红线,超过10%,想得到美联储的批准,会非常难。
在那样的情况下,如果转换为股票的股份,超过10%,最好的办法,就是抛售多于10%的部分,考虑到那时股价有可能还没回升,那就相当于是割肉了。
哪怕是部分割肉,但对于怀着抄底的心思进行的投资来说,任何形式的割肉,都会是让人沮丧的。
“我也就重复大家都知道的这两点。”冯一平说。
“一平,你太谦虚了,谢谢你的提醒。”
此时,对自己这个在校时接触的并不多的学生的眼光,周老师也是非常服气,冯一平提到的第二点,他们还真没想到。
这眼光,还真是看得远。
“还有,我不知道你现在有什么部署,不过,有我们能帮上忙的,你尽管说,你啊,现在可是国内的金融系统最感激的人。”
那是因为冯一平的那份报告,让很多金融机构,避免了巨大的损失。
这不,和周老师打完电话不久,玛丽卡才刚偎到冯一平怀中,他的电话又响起来,来电的是中投的人,“冯总,非常感谢您的建议,也非常感谢您去年的那份报告,让我们成功的避免了巨额亏损。”
去年底,他们和大摩谈好的56亿美元10%的投资,折合每股50美元。
而大摩现在的股价,还不到50美元的一半,他们现在想想,也是一头冷汗。
“我们热诚欢迎您在方便的时候,来公司指导工作。”
这个态度,也是足够谦逊了。
因为成功的让我们规避了巨大损失,冯一平的心情同样好,“祝你们抄底成功。”
第五百八十五章 在印度等你
雷曼大楼31层,富尔德又想砸电脑,“这帮可恶的家伙!”他咬牙切齿的说着,猛的一推座椅,叉着腰站到窗前。
从他办公室向外看去,可以远远的看见一些同行的办公楼,而他非常确信,炮制出刚才这条消息的,一定是那些楼中的人。
“这些狗娘养的!”富尔德狠狠说道。
他过去十多年所说的脏话加在一起,可能都没有最近十多天多。
实在是最近的日子,真是诸事不顺。
尤其是,当自己曾经对别人做过的那一套,被别人原封不动的拿来对付自己,当从老猎手变成了好像谁都能来咬上一口肉的猎物时,那愤怒,那郁闷,那憋屈……真是不飙脏话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
什么时候,我雷曼,也成了这些家伙的目标?
他看向那熟悉的几栋大楼,他能想像得到,在那些大楼里,此时正有人冷笑着看着这边,他们,是在期待着自己倒下去。
我一定会让你们失望,不会有那么一天的,哼,我们可是有19条命的雷曼!
富尔德马上叫来了几个心腹,如此这般的安排了一番,其它高管不说,公关部负责人有些傻眼,“真的,要这样吗?”
“就这样,我要求,今天晚上就能看到有财经新闻讨论这个问题,明天一早,我要在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主要报纸上,看到相关的报道。”富尔德说。
“还有,不要让人觉察出我们和这之间的联系,能做到吗?”他问。
“能。”
这样的时候,谁敢说不?
“那好,”富尔德当着他们的面吩咐秘书,“帮我准备好飞机,明天中午,我要去DC。”
他的想法,马上得到了执行,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雷曼上下,空前的高效。
……
在离他几个街区之外的联合基金办公室里,李睿远此时却在和约翰高兴的击掌,“耶!”
他们刚刚也看到了富尔德所看到的那条新闻,新闻说,雷曼第二季度的亏损,高达39亿美元!
这是这家已经有158年历史的投行,单季最大的亏损。
这个时候爆出这样的消息,不问可知,是空头们在行动,而他们的目的,也顺利的达到了,雷曼股价因此应声下跌接近10%,现在已经是个位数。
“会是谁干的呢?”约翰问。
“可能的人太多,就是高盛出手,那也不足为奇。”李睿远笑道。
“高盛?不会吧。”约翰有些怀疑。
他之所以怀疑,是因为在今年7月份,雷曼就把高盛告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说高盛散布贝尔斯登和雷曼的谣言,操控他们的股价,在打击他们的同时,还从做空他们中获利。
那份举报,虽然最后在高盛的努力下,不了了之,但不但惊动了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的过问,还让纽约州总检察长都有介入。
在这样的时候,高盛还会来这一套?
“那可是高盛,”李睿远说,“你忘了3月份,他们外泄的那封邮件?”
“哦对,”约翰也点头,“那可是高盛!”
3月份,正是高盛外泄的那份邮件,让本就在悬崖边的贝尔斯登的各种努力化为乌有,不得不匆匆卖身给小摩。
“再说,这对我们来说,不也是好事吗?”李睿远笑。
“是,当然。”对他们这些空头来说,当然是目标的股价最低最好,如果目标破产,呵呵,那可得好好喝一杯,因为那就意味着,本次做空,几乎没有成本,就相当于是单纯的获利。
“只是,还要等更低的价格吗?如果雷曼想到了办法,他们的股价再反弹?”约翰有些担心。
“我认为,不会有那样的可能性。”李睿远摇头。
雷曼,一定会死。
他们正说着,秘书敲门走了进来,“好消息,好消息!”
李睿远看了约翰一眼,你看,这么快就又来了。
……
他们眼中的好消息,对雷曼而言,自然是坏消息。
自己的媒体攻势尚在落实阶段,富尔德又看到了媒体带来的对自己不利的消息,韩国金融委员会刚刚发表公告称,“……本国银行,应以极为谨慎的态度对待注资雷曼问题。”
直接点名雷曼,这就等于是给韩国银行团注资雷曼画下了休止符。
果然,没过多久,不但韩国产业银行,连韩国国民银行等,都发表了相关公告,“终止与雷曼的注资谈判。”
“可恶的韩国人!”富尔德面色铁青,重重的在桌上拍了一巴掌。
……
孟买,安巴尼收到了秘书收集来的最新消息,股价又在下跌,注资也无望,雷曼能走的路,真是越来越少,看来,还真的有可能和冯一平说的一样?
“冯先生呢?”
秘书马上把另一份文件递过去,“视察特效公司,然后,就在宝莱坞呆了一天?”
“是的,”秘书说,“他好像对我们的影视娱乐业很感兴趣,他会见了几家电影公司的老板,以及,不少明星。”
安巴尼笑了笑。
他明白,在秘书眼中,可能觉得冯一平今天的主要目的,是那些明星,对这样的看法,他都懒得解释。
这就是层次的问题了。
他非常清楚,对他和冯一平这个层级的富豪来说,所谓的明星,呵呵,算什么?
更何况,冯一平旗下的公司,现在都能造星。
只是,在美国那边这么紧张的时候,冯一平却一直呆在印度,做的还是和次贷无关的事,这只能说,他真的是信心十足,以及,准备充分。
还有,看来,他很看好影视行业?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这方面投资?
秘书这时又递上一份报告来,“关于冯先生募资方面的情况,这是我们刚刚收集到的消息。”
安巴尼接过来一看,很快就不像之前那么淡定,“联合基金?……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乔布斯?”
这样的黄金组合?
接下来就更不淡定了,“获利至少,过百亿美元?”他看向秘书。
“是的,”秘书看着他,“这是我们通过可靠渠道收集到的信息,而且,过百亿美元,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只是,因为相关的合约……”
安巴尼抬手,“知道了。”
难怪冯一平说,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他已经筹集了四五百亿美元的资金,原来只是这个联合基金,就获利至少过百亿美元。
他再看了看联合基金的其它几位合伙人,此时对和冯一平合作的兴趣,又大了几分。
……
西湖畔,电商集团已经投入使用的新院区里,老马正在对召集起来的一个团队做动员,“几年前,因为准备得不够充分,我们裁撤了所有的海外办公室,但是,全球化,始终是我们的目标。”
“截止至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设了能满足现阶段发展的海外物流网,但这只是我们全球化的一小步而已,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让我们的公司,在各主要国家落地生根,并茁壮成长。”
“大家已经知道,印度对我们的意义,以及,我们为什么首先选择印度作为重要突破口,简单说,只要再在印度立足,并成为印度一流的电商公司,我们公司,就拥有了接近世界一半人口的大市场。”
“另一个好消息是,冯总已经在印度为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很快,我们就将和印度最知名的两家集团,组成一个合资公司,而这家公司,依然由我们控股。”
“作为先遣团队,大家的首要任务,就是洽谈具体的合作协议,并尽快把印度公司组建起来。”
“下面,有人要和大家通话。”他示意了一下,墙上的大屏幕亮了起来,跟着,会议室里就充满了欢快的节奏。
那是一堆穿着盛装的印度人,在几个帅哥美女的引领下,伴随着音乐,在热烈的载歌载舞。
看旁边和空中的那些摄影器材,以及周围的布景,这好像,是在一个电影拍摄的现场?
冯一平走进镜头里对大家挥手,“嗨各位,”他笑容很灿烂,“我在印度等你们。”
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传战
在很多人眼中,这一阵子都过得轻松逍遥的冯一平,并不真像外界看到的那样,他其实很辛苦,这些天,他始终都在密切的关注美国,关注着华尔街。
玛丽卡对此有着最清楚的认识。
半夜里她从睡梦中醒来,总能看到冯一平在接电话,今天晚上又是如此,夜风从开着的窗户里吹进来,温柔惬意,但床的另一边,又是空空如也。
灯光从虚掩着的门里挤进来,同时进来的,还有隐隐约约的说话声,听不太清楚,但只听得出,他好像有些高兴。
也是,这些天,他一直都很高兴。
她猜错了,冯一平这会不是高兴,他是兴奋,“这还真是一场好戏,”他笑道,“这应该是富尔德的拼死一搏。”
“他这真是有些不惜一切,”李睿远说道,“那么冯总,你觉得,他的这些努力,会凑效吗?”
“没有那个可能性,”冯一平浏览着网上的消息,斩钉截铁的说,“他的对手,可不是一般人。”
“不过,呵呵,这个时候,估计有不少人会很郁闷。”
“好了,你们密切关注,还是那句话,放宽心,不要急不要抢,一定要稳。”
“好的冯总,你早点休息。”
冯一平挂了电话,一时却难有睡意,想到美国那边的一些事,就忍不住有些想乐。
听见外边没了声响,玛丽卡披着睡衣走了出去,“又这么高兴,是又赚钱了吗?”
“哦,抱歉,又吵到了你。”冯一平不好意思说自己这么高兴,是因为幸灾乐祸。
“不,我已经习惯了,”玛丽卡坐在冯一平腿上,笑着问道,“那么,现在是没事了?”
本来没事,现在还能没事?
冯一平觉得,她可能真是习惯了,习惯了在这个时候,这样式的“交流”。
当然,他其实也喜欢。
……
华尔街,今天轮到了高盛的劳尔德摔报纸,“富尔德那个混蛋!”他狠狠地骂道。
但生气归生气,他没忘了这个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给我接财政部。”他吩咐秘书。
秘书马上给他接保尔森办公室的电话,电话很快被接通,保尔森匆匆跟他说了一句,“你稍等。”
劳尔德听到那边不少人打电话的声音,其中的一些,还很熟悉。
没办法,保尔森就任财政部长之后,也把高盛的不少旧部带到了财政部,所以在美国,已经有“高盛的财政部”这样的说法。
但是,他听到了什么?保尔森原来正在和富尔德通话?
他还好意思给保尔森打电话?
富尔德好意思得很。
他桌上此时放着报纸,电视声音也开得很大,两位专家正在激烈的交换意见,“……不能再救助了,早就应该要对华尔街动真格的……保尔森到了和过去割裂的时候。”
“那么,难道我们就让高盛借着这个机会,彻底清理掉雷曼这样的对手?”
这两句话,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