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8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就这么躺着,闭上眼睛,或者是睁开眼睛发呆的时候。
但冯一平有些话又必须要说。
“下午的时候,我跟老马谈了一次。”冯一平说。
“哦,谈了什么?”金翎慢悠悠地答道。
“我跟他说,几年之后,他得准备把国内的这一摊子,全都撑起来。”
金翎那边呼吸声粗了一些。
过了好一会,金翎才说,“马总对很多事的认识,确实比我更全面。”
“不,这无关你的能力,”冯一平马上说,“在我当撒手掌柜的情况下,公司能在这么多行业,都做到领头羊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了你的能力。”
“但是金翎,接下来,我们要在另外的领域,投注更多的精力。”
“哪方面?”
“慈善。”冯一平说。
在老马面前,他可以说不想让金翎太辛苦,但在金翎面前这么说,那无疑只会让他显得太大男子主义,以及,自私。
“慈善,也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但我们目前的几个慈善项目,因为缺乏有力的领导,效果差强人意。”
“当然,这样的决定,也掺杂了一些我的私心,我希望,你因此能有更多自由的时间,我们能经常见面,你也能轻松一些。”
按他的推断,这时再说这个理由,效果会更好。
他的推断,是对的。
已经好一会没说话的金翎,终于开口了,“经常见面,你觉得,就是我有时间,你又能抽出时间来?”
虽然话里还带着埋怨,但重点是,这么听起来,她好像是已经接受了冯一平的安排。
“怎么可能抽不出时间来?”冯一平说,“你能见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金翎摇了摇头,小声嘀咕道,“说得好听。”
“好吧,你想让我什么时候准备交班?”这话说出来,终究还是相当不爽。
“我还要跟你说另一个问题,”冯一平坐起来,拉住她的手,“我们去看医生吧。”
“看医生?”金翎有些紧张,“你的身体……”
冯一平自顾自的说下去,“这几年过去,相关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相信,一定会有办法。”
“所以,我的意思是,等到医生说,你可以备孕了,你就慢慢开始交接,好吗?”
金翎又是好一会没说话,良久,“能……吗?”她的声音有些颤。
那是她不愿意提起的事,也是她最大的憾事。
“一定能!”
而冯一平绝不会让金翎的人生里,有这样的遗憾。
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甩卖
在省城,当到了谷雨以后,虽然厚衣服暂时还不能放心的收进衣橱里,但春光,已是无论如何都挡不住。
刘继忠早起到临湖的院子里活动身体的时候,感觉连空气都是香甜的。
只是,无论是香甜的空气,还是鲜花锦簇的花园,或者是澄净的湖水,都不能让他的眉头舒展开来。
甚至当他看到湖对面有人也在院子里活动的时候,他都会往不久前还繁花似锦的那几株樱花树后避一避。
从年后到现在,刘继忠一直觉得,好像有很多人,在暗中窥伺自己,在迫不及待的等着看自己的笑话。
对于刘继忠的烦忧,沈雪有着最直观的认识,因为这些天,刘继忠在她面前都掩饰不住的露出了愁容。
不管是自己换了新发型还是换了新睡衣,他好像都察觉不到。
最近这些天的晚上,具体的说,已经有连续38个晚上,她都相当于是独守空房。
这是结婚到如今,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些事,无疑非常清楚的说明了她老公刘继忠最近所面临的压力。
早餐时,她亲自给刘继忠端上一碗燕窝粥,刘继忠也毫无反应,都不抬头看她一眼,目光全放在报纸上。
说真的,这一刻,沈雪都有在粥里掺上一颗蓝色的小药丸的念头。
但很快,她也明白了刘继忠为什么会对今天的报纸那么感兴趣。
这两天,省里的报纸上,必定会报道和广交会有关的消息。
而今天日报的头版,在省里主要领导的新闻下面,赫然就是“嘉盛光学获得历史性大单”这样醒目的标题。
她凑过去扫了一眼,昨天签订的那笔单子的金额,高达1。1亿美元!
“老公,不看了,我们吃早餐。”
原来的一些执念,在最近的这两年,被她彻底的放下。
因为,不放下,那就是自寻烦恼。
刘继忠曾经和她一起畅想过,他们夫妻,将会成为省里的首富,但那看起来,是真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别说是他们夫妻,就是国内其它的商人,亚洲其它的商人,也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冯一平的户口,一直就在冯家冲。
虽然嘉盛早就放出话来,冯一平不在参与任何国内的富豪榜排名,但有他在,省里谁好意思说自己是首富?
相关机构给他们夫妻财富的最高估值,是20亿美元,虽然刘继忠依然一再对外声明,那大大的低估了他们的身家,但连沈雪都清楚,那其实是大大的高估了。
尽管如此,他们的全部身家,依然只是冯一平的一个零头,冯一平比他们多出近300亿美元来。
这是一个大到让人绝望数字。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还针对冯一平,针对嘉盛,那无疑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哦,好的。”刘继忠说的很好,但眼睛却一直死死的盯在报纸上。
他也是早就放下了相关的执念。
虽然他一直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但他早就知道,这辈子应该都没办法在财富上压冯一平一头。
他今天之所以死死的盯着那篇报道,不是为别的,他是为了那上面的金额。
此时他看着报纸上那“1。1亿美元”的字眼,眼睛里都冒绿光。
1。1亿美元啊!
想了想,他和沈雪商量,“小雪,省摄影家协会的成员,明天会到CBD采风,你能出面接待一下吗?我不太喜欢和那些自诩文化人和艺术家的家伙打交道。”
“摄影家协会吗?”这样的事,沈雪自然千肯万肯的。
美女嘛,哪还有不喜欢拍照的。
“啊,好,”沈雪兴奋而匆忙的朝楼上走,“你怎么不早说?那我现在就得做准备了。”
刘继忠知道,估计今天一天,老婆都会呆在美容会所里,“你先走,我迟点去公司。”
沈雪一出门,他马上给大哥刘继善打电话,“来我家一趟……快到公司了也给我回来。”
……
同样皱着眉头的刘继善,在书房里找到了刘老二。
此时,刘老二正看着电脑上油价的走势,面沉似水,“油价还在涨!”
油价持续上涨,这个让冯一平几乎每天都大笔进账的现象,却让刘继忠,现在每月不得不额外支付高昂的费用。
“这样下去,我们这个月就将额外支出最少1000万。”刘继善挠头。
加上因为奥运的缘故,国内严控安检对航空业的影响,刘继忠再会做账,航空公司现在也不可能产生利润。
“省机场已经几次登门,我们累计未付的费用,已经逼近3000万。”
“中航油那边,逼近2000万。”
“我们拖欠的民航建设基金,也逼近1000万。”
“航空公司包括机组和地勤,以及总部工作人员,这1300多人的工资,无论如何,在月底要按时发。”
“重中之重的,是通用航空租赁那边的700万美元的租赁费用,下个月15号前,必须到位。”
“CBD那边,这个月不说,下个月加起来,至少至少,得支付相关方1个亿以上……”
刘继善大略的数了数,就数出了急需解决的资金,超出3个亿。
如果不是看刘继忠脸色难看得要死,他又要埋怨,去年年底不该又租赁了3架飞机。
“我们自己能解决多少?”刘继忠问,“一切以航空公司为重,一切以员工工资为重。”
如果连员工工资都不能按时支付,那么他们面临的困境,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
尤其是对航空公司来说,如果连员工工资都不能支付,那还有可能会影响到飞行安全。
“想想办法,也就是餐厅那边的流水,能解决航空公司的工资。”刘继善说。
至于其它的地方,现在是想抽钱,都抽不出来,因为,早就抽干了。
比如旅游公司的一些资产,不但能抵押的都抵押了,而且还有好些是重复抵押。
“想办法撑过去这一个多月就好,”刘继忠依然很有信心,“接下来,我会把精力都放在首都,我相信,最迟下个月底,监管机构就能批准高盛对我们的投资。”
“有他们承诺的1。3亿美元,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其实在去年,刘继忠就把目光,投向了国际投行,他这么做的一个原因,是他希望自己的航空公司,能尽快上市。
当然最根本的,是因为他的航空公司在国内,确实没办法从银行那里融资。
也不全是因为银行对民企融资的要求高,而是刘继忠已经几次得罪了几大行的省分行,再想借钱,别说门了,连窗户都没有。
当然,所谓的高盛投资,一如既往的是说得好听。
高盛那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对赌。
如果不能按时IPO,刘继忠就将彻底的失去东城航空的控制权。
但对现在的他来说,能有个赌的机会,就已经不错。
和高盛的条件谈得差不多,但因为他们是航空公司,在外资投资方面,相关部门卡得比较紧。
好在该疏通的关系,刘继忠都疏通得差不多。
“CBD那边的销售?”他又问道。
这是目前他们能产生大进项的唯一来源。
说起这个,刘继善又是一肚子的气,“原来的一房多卖,闹得沸沸扬扬,现在没多少人买。”
“原来的那些事,不是解决了吗?”刘继忠对这样的事,是一点歉意都没有。
“这些家伙是不是傻,现在房价涨得这么快,我们的地段这么好,配套这么好,真的就是买到就是赚到,他们为什么不买?”他倒是怒了。
为什么,楼盘的名声被你折腾臭了呗,刘继善心说。
但刘继忠也知道,这样发牢骚,也于事无补。
他焦躁的在书房内转了几圈,还拿出藏起来的雪茄抽了几口,最后看着院子里那几株没有一朵花,连叶子看起来也无精打采的樱花一眼,做出了一个决定。
“你马上安排下去,我们在所有的报纸上,在省台和市台上打广告,那边的商品房,由9000直降到7000,我就不信还没人来买。”
刘继善又急了,“7000?算上所有的费用,我们哪还能有多少钱赚?”
“我们现在急需的,是现金,现金啊大哥。”刘继忠说。
不过,让利2000,他也是心痛的。
“我们就限定一下,20天的时间,上限是500套。”
“降1000行不行?”刘继善和他商量。
“既然要做,就把影响做出来,就2000!”刘继忠铁了心,“你马上亲自去办。”
第四百五十三章 好得让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机会
深圳,冯一平看着张秋玲在她妈妈的搀扶下,托着肚子,有些骄傲的走过来,笑着站起来,先跟她妈,张校长夫人问好,再看着她说,“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
“快打住,”张秋玲马上说,“我先提醒你一下,你现在可不能气我。”
“怎么会呢?”冯一平马上说。
等她妈妈起身去张罗着拿好吃的,他悄悄说让张秋玲高兴的话,“你一点都没胖,真的,比静萍当初好多了。”
这话很有效果,张秋玲马上说,“这么多年,第一次听你这么夸奖我,虽然真实性值得怀疑,但是,哈哈哈,我还是高兴。”
“我为什么很少夸奖你,原因你还不知道吗?”冯一平指着也在一边笑的肖志杰,“你是他看中的,他是我兄弟,而我们男人之间有句话……”
在张秋玲还没有再次笑开之前,他又笑着站起来,“师娘,这么多好吃的啊。”
“一平,你快坐,别这么客气。”张秋玲妈妈忙说道。
旁边的肖志杰,早就非常有眼力见的把她手里的那两大盘削好的水果接下来。
冯一平敢肯定,在他亲妈面前,他绝不会这么有眼力见,这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内外有别了。
问了黄静萍和孩子几句,张妈妈马上把话头转到他们三个头上,“你们三个,真是难得,志杰和昌宁,亏得是你……”
冯一平打断了她的话,“师娘,”他搂着肖志杰和王长宁,“我们之间,不说这个。”
“是,”肖志杰嘴里正塞着水果呢,这时叉起一大块苹果塞进冯一平嘴里,“我们不说这个。”
因为有些话,说出来真就显得轻了。
张秋玲笑着看着他们三个,笑道,“真受不了你们这样子。”
“于莲,我们上去吧,让他们三个单独呆一会。”
“那我可不保证一定还给你啊。”冯一平说。
“顺手带走吧,看着就烦。”张秋玲挥了挥手。
肖志杰这时真的想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脾气好像又大了。”王长宁看着她们的背影,悄悄的说。
“别羡慕,你也快了,”肖志杰说道,“现在顺着她点,等到孩子生下来,哼!”
“那时得更顺着她点。”冯一平和王昌宁异口同声的说。
“你们两个损友啊,”肖志杰无可奈何的指着他们,“人生本就如此多坚,我还遇上了你们两个。”
他笑着站起来,“出去走走?”
“好啊。”冯一平站起来的时候,还顺手端起一盘瓜果,真是一点都不见外的吃不了端着走。
他们此时在香蜜湖的别墅区里,之所以从高层公寓搬到这里,主要也是减少让张秋玲受到刺激的可能。
今年的深圳,说起来,真的挺不平静。
先是股市跌跌不休,看起来完全没有因为奥运一天天的临近,而有起色的样子。
但雪上加霜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楼市也进入了下行通道,而且跌势看起来比股市还要凶猛。
这两样加在一起……市区的一些高楼,马上纷纷的加强了安保设施,尽管如此,还是防不住那些看淡一切的人。
“股市……”王昌宁摇摇头,“楼市,一平你怎么看?”
“准备钱,”冯一平低声说,“到年底,这么说吧,那些地段好的,以及原本档次高的,能买50套,就绝不买49套。”
“这么说,你赞成徐教授的观点?”肖志杰问。
他说的这个徐教授,是此时深圳人都在关注的一个赌局的一方当事人。
去年的时候,深圳的房价经历了一番暴涨……或者,我们可以把时间线拉得再长一点。
深圳的房价,可以说和香港是息息相关。
在回归之前,大概从1995年开始,香港楼市开始了一波暴涨,大批港人拼命地炒楼,因为他们都知道,香港必将成为内地富人的抢滩之地。
所有楼价不怕炒的高,总会有人接盘(结果回归的那一年,亚洲金融危机抢先上演,内地没多少人去接盘,那些打着如意算盘的,也可以说是很悲催了……)。
但香港也不是人人都有钱,在高房价的压力下,很多港人开始外溢,他们流出地的首选,是离香港最近,也是最像香港的地方:深圳特区,也就是关内。
举例说说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当时,香港龙珠花园10000元/平,而深圳关内,只有2000!
还有比这更白菜价的吗?
这带来了深圳房地产第一波行情,然后,到了我们都知道的03年。
03年,受非典影响,深圳地产受到重创。
为了卖楼,当时的中介公司采取了很多方法,通用的方式是负首付。
举例说明,关外一套90平左右的三房,一共22万,但你最后能贷出了27万,多出的5万是装修款。
就是买这么一套房子,你出个几千块的定金意思一下就成,剩下的钱银行都给你拿。
非典的余波,影响久远,直到去年,才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03年之前,关内的均价能达到4000,06年的时候,也只在6000+,但去年,受股市暴涨,以及奥运,以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缘故,关内均价直接到了12500,而最高价已经飙到了17500元!
一年之内跳涨了超过50%!
在本地起家,此时已经功成名就,但后来上娱乐版更多的地产界王大佬很良心的说,“老百姓已经买不起房了。”
还说房价再涨就会出事,并提出了拐点论,还让自己的公司率先在全国降价——结果他成了众矢之的,政府不喜欢他,同行不喜欢他,那些有房的和炒房的,也不喜欢他。
在民间对此还不确定的时候,去年7月份,首都大学的经济学家徐滇庆,在报纸上放话:深圳房价肯定要涨,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犹如大江东去,绝对不是谁呼唤来的。
他还承诺,“如果明年(08年7月11日)深圳的房价比现在低一分钱,我一定报纸上用整版篇幅向深圳的市民道歉。”
他的这番话,随即引起了民间经济学家牛刀的注意,并爆发了一场徐牛大战……
现在,那位徐教授此时的处境,已经和后来被扔鞋的任大炮差不多,几乎就是众矢之的。
因为从去年8月份起,深圳的房价就出现了变化,那个月,很多二期工程开盘,相比一期,居然没有上涨!
等到了去年年底,房市差不多和股市是一起狂跌……
到现在,很多小区的房价,都已经接近腰斩,直接打折50%的豪宅,也不少见。
冯一平大概记得,那些还没倒闭或者跑路的地产中介,很快就会喊出“关外4988元/平方米起”、“关内7380元/平方米起”的话来(现在看起来,真像是做梦)。
媒体报道了很多因为二期或者三期四期工程,房价大幅下跌,而引发业主打砸售楼处的新闻。
虽然媒体没有报道,但是断供的,已经有很多。
肖志杰就举了个例子,“公司一个老员工,去年7月交了16万的首付,买了一套70平的两房,当时房价1万1,现在还不到7000,他想断供了。”
“因为这套房子现在还不值50万,但如果继续供,他还要还给银行100多万,还不如不要。”
“现在的负资产,到5年10年后,一定会是他们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公司同事这样的事,能劝就劝劝。”冯一平说。
他能想象,现在断供的这些人,几年后心里那种泣血的痛……
他想了一下,或许,到年底,可以在这儿,多为未来的员工储备一些公寓?
他忍不住想了一下,如果把李睿远在英国进账的那些,全投到这儿置业,未来,自己能发成什么样?
不过,那也太招人恨了些。
所有,那个想法先不说,但是,自己的一些公司,可不能错过这样的时机,这也是他今天来的原因,周新宇下午会赶到,到时徐斌也会从羊城赶过来,他将给这两位便利店和快捷酒店的负责人开个会。
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算
土豪金的嘉盛大厦里,周新宇跟忝为半个地主的徐斌还没说几句话,冯一平就脚下生风的走进来,跟在后面的金翎,还在手机上忙碌着,应该是在写邮件。
“周总辛苦。”冯一平和中年帅哥握了一下手。
“一点都不辛苦,”周新宇说,“听冯总你的声音就知道,这次又一定是有好事。”
“哈哈没错,”冯一平放下手里的东西,笑着站到落地窗前,指着外面说,“你们看。”
看?
外面阳光很明媚,天空很晴朗,城市很漂亮,但周新宇却有些疑惑,不可能大老远的让我专程过来,就是为了看这样的风景吧,所以他试探着说了一句,“城市?”
“对,城市!”冯一平在他肩头重重的拍了一下,“这将是我们的城市!”
这个,周新宇是再怎么猜,也跟不上老板的思路了,徐斌也是一脸懵,这是虾米意思?
金翎无声的对着窗外的蓝天翻了个大白眼,男人啊,就是喜欢说这样的宣示主权的话,或者说,就是喜欢吹牛。
“徐斌你应该有看到很多这方面的新闻,老周你也应该留意到了啊,你对房价这么关心。”冯一平不太明确的解释了一句。
但听他这么一说,那两位马上反应过来,“这边的房价降得这么凶,所以冯总你的意思是……”
“对,我们就是要趁现在房价低迷的时候,尽量把这座城市里,适合开便利店,适合开快捷酒店的所有物业,全都拿下来。”
“不管是关内还是关外,中心区还是郊区,现房或者是期房……”
冯一平握了一下拳头,“我们就是要趁这次机会,牢牢的奠定我们的便利和快捷酒店,在这里发展的先机。”
“我也不是要求你们马上在这里开出多少家店,我只是希望,未来我们的竞争对手,想新开便利店,相中一处,抱歉,那早被有佳买了下来,再一处,依然很抱歉……”
“快捷酒店也是一样,呀,这栋楼不错,抱歉,你们晚了,那早就被怡佳收入囊中,再一处,房东还是怡佳……”
“呵呵,想想就觉得特爽!”
“怎么样,这样一来,是不是相当于这就是我们的城市?”
他这个想法,马上让周新宇和徐斌也激情澎湃起来,如果真能做到冯一平所说的那样,那么,眼前的这座城市,这座国内发展得最快的城市,有佳和怡佳,确实将成为所在行业的霸主。
那这座依然在蓬勃成长的城市,真就如同冯一平所说的,会成为“我们的城市!”
但兴奋是兴奋,澎湃是澎湃,问题是,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未来房价还会上涨吗?
有没有可能会继续跌?
考虑到冯一平的设想是那么大,从投资的角度说,别说跌,就是不涨,或者是微涨,算起来那都是亏的。
就像刘继忠,此时看着原油一直在往上涨,也有过操作一把原油期货的念头,但考虑再三,最后依然作罢一样,对冯一平来说,那些无比确定的事,在其它人看来,依然迷雾重重,让人完全把握不住脉搏。
就客观的说,深圳房价从去年到现在的大跌,着实有些让人不理解。
虽然次贷危机,确实是一个主要因素,但其它城市,却没有创下深圳这么大的跌幅。
就说隔壁的羊城,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是都有些松动,郊区也确实象征性的意思了一下下,跌了一丢丢,但主城区,跌?只不过是相对涨得慢了点而已。
“冯总,你也支持徐教授的观点?”徐斌也说到了上午肖志杰提到的那起打赌。
“我认为,放在5年10后看,徐教授的观点,还真就是正确的。”冯一平说。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想,这边房价如果比羊城还低,那无疑非常值得入手,不仅对公司是如此,对你们个人也是如此,”他说,“尤其是那些原本四五万,现在两万出头的高端物业,你们都可以考虑投资。”
“我没意见。”周新宇马上说。
冯一平既然都建议他们个人投资,那对房价未来的走势,一定会有绝对的把握。
“只是,现在每天开店的速度,平均下来,依然接近50家,资金方面,相比一平你的目标,我们可能还是会有比较大的缺口。”
“那就从银行融资,”冯一平说,“那些银行不是天天追在你屁股后面,想让你借钱吗?那就借,一百亿,两百亿,三百亿……甚至更多,我们都可以考虑。”
周新宇点头,“这自然是一个渠道,只是现在的银根有些紧,估计不会像原来那么容易。”
冯一平摆摆手,“资金方面,没关系。”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让选址团队,把工作重心放到这边来,确定了大致目标之后,还差多少钱,报上来就好。”
现在的冯一平,就是有这样的底气。
“冯总,怡佳这边,可能会更麻烦。”徐斌有些苦恼。
在选址方面,怡佳快捷酒店,可比有佳便利,要难得多。
毕竟对便利店来说,几十平到几百平都可以,而快捷酒店,那最好是一栋楼,至少,也得有超过100间客房的地盘。
这些客房,又一定得集中在一起,肯定不好是中间夹着一层或者多层另有他用的大楼。
如果这个大家都在抢着抛售的时候出手,自然能物色到很多合适的楼宇。
问题是,怡佳快捷酒店,毕竟是在美上市的公司,而快捷酒店,又正是一种轻物业的业态。
投资者,尤其是美国的投资者,更是秉持这样的观念,如果披露出相关的消息,那一定会有很多人抛售怡佳的股票,这自然会导致怡佳股价的下跌。
这是股东们难以接受的结果,到时肯定会带来种种麻烦。
“尽快召开一次董事会,但这次,不用提前做工作,你只要在会上阐述你的观点就好,”冯一平说,“如果董事会不同意,那么,我就让置业公司,把你们看中的地方尽量拿下来。”
“明白了!”徐斌马上笑着大声说。
他也明白了冯一平让开董事会的缘由,这样,未来其它股东万一发现,酒店承租了置业公司的很多物业,那他们也挑不出刺来。
“但是,是我们看中的所有地方吗?”他又问了一句。
因为如果是那样,那需要投入的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
“是的,是你们看中的所有物业。”冯一平肯定的说。
金翎看到,周新宇和徐斌,交换了一个眼神,那自然是在想,我们老板究竟有多少钱?
她咳了一声,“那就这么定了,各自给你们三个月时间,三个月后的今天,我要看到你们的选好的结果,以及,确定资金缺口。”
“那么,选址团队,可能得临时扩张……”
他们开始商讨具体的执行方案。
这样大的投入,这么大规模的收房,在实施方面,自然有不小的难度。
最大的难题在于,能尽量做到不走漏风声,以防竞争对手效仿,以及,以免被有购房需求的市民,当作是推动房价走高的推手。
冯一平拿着手机站起来,看着眼前这座未来将会有大发展,但对很多人来说,安居也非常有挑战的城市,笑着说道,“你好杰克,今天你们有收获吗?”
“冯,”多西的声音有些轻,“我们要感谢你的周到安排和盛情款待。”
“别客气,有任何需求,都尽可以告诉接待人员。”冯一平依然很热情,但脸色却严肃起来。
这话音听起来,可不像是主动回到谈判桌上的样子。
“谢谢你冯,但我们决定,马上就回硅谷。”多西说。
金翎他们马上看到,冯一平的脸色,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第四百五十五章 靠谱的推测
天空依然晴朗,阳光依然明媚,新想法带来的兴奋也依然在,对具体执行的一些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