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8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里投资经商,虽然一些成本,比如物流成本,难免会高一些,但只要你依规守法,那么很多在其它地方都不好列支出来的成本,比如各种公关费用,尤其是时间和精力,都能节省下来。
这也是这些负责人为什么会这么看重这次会议,他们希望,人换了以后,原来的那些好的方面,还能继承和发扬下去。
“各位老板,可以入座了。”黄承忠站在食堂门口笑眯眯的邀请大家入内。
看到他,大家又心安了不少。
他是在场的商人平素打交道最多的镇领导,因此很多商人都说,五里坳公务员体系的作风之所以这么好,主要是因为这位副镇长的缘故。
而很多人也都知道,他背后究竟站着谁。
进门的时候,大家都看到,黄承忠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有些人认识,有些人还不认识,有人就问,“黄镇长,这位领导是谁?你不会也要准备退休了吧。”
“这是镇综治办的小唐。”黄承忠只笑眯眯的给大家介绍。
那个小伙这时便会拿出一张名片来,“我是唐少康,以后对口为各位服务,请大家多多关照。”
这么听起来,真有些是黄承忠在培养继任者一样,于是很快,唐少康就收获不少“真是年轻有为”的夸奖。
但这时,大门那又突然骚动起来,好些人朝那边挤过去,争先恐后的喊,“冯总,”“冯总。”
刚才落在后面的人,看到蔡磊蔡总终于从门外走进来,正准备跟他打招呼,突然发现,他旁边那个笑眯眯的小伙,挺眼熟的?
我去?冯一平!
“各位好,各位好!”被围在人群中的冯一平热情的和大家握手,还非常配合的满足一些人的合影要求。
应该是听到了这番动静,苏明峰匆匆的从楼上跑下来,“冯总。”他亲自带着冯一平,走进临时被当作会议室的食堂里。
“冯总是第一次来参加这个会议,对吧。”有人问那些在五里坳投资多年的人。
“是,这是头一遭。”
大家看着在桌旁热聊的冯一平和苏明峰,冯总竟然对这位新县长,这么支持?
霎时,他们原有的一些担心,悉数散去。
既然冯总和苏县长关系这么好,那大家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两点半,和以前的每次会议一样,没有主持人致开场词,也没有各位领导先后发言,五里坳新任负责人苏明峰,从前排起身,拿着一个文件夹,站在简陋的演讲台后,也没有过多的客套,“各位朋友,下午好!我是苏明峰,很高兴见到大家。”
在这样简短的开场白之后,苏明峰很快把话题转向了工作,但他的着眼点比较高,“即将过去的07年,是充满艰难和挑战的一年,自今年4月起,美国次贷危机,便很快波及全球……”
在座的一开始,都还挺乐意听苏明峰说的这些,毕竟,大家此时自然都知道苏明峰的个人背景和学识背景,但到15分钟之后,当苏明峰依然在讲这个话题时,有些人忍不住开小差,你说的这个,和我们好像关系真的不太大啊。
“……就在几天前,美国政府宣布暂时冻结部分陷入困境的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利率,这样的措施,一定程度上,确实能阻止次贷的进一步扩大,但此时这样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从实际上改变当前世界面临的危机。”
“所以,正如冯总所说的一样,在接下来的08年,我们将会面临着更加恶劣的形势。”
呼,这是终于要讲完了吗?说得真挺好,也挺全面,但现在,该说说你对五里坳接下来发展的一些计划了吧。
“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对国内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我们看到,我们对外出口的增幅,已经由年初的接近60%,大幅下滑到现在的不足20%……”
“国内服装、机电产品……的出口,均大幅锐减,我们的船舶工业,接单量也锐减……”
有人忍不住在窃窃私语,接下来,是不是要讲讲省里的形势,然后,市里的,县里的,最后,才是镇里的?
“对不起,”这时,前排有人站起来,不是别人,正是冯一平,“苏县长,各位,很抱歉,临时有点事,我得先走一步。”
顿时,不管是台上站着的,还是台下坐着的,全场愕然……
第三百五十七章 “坦诚”的交流
讲得正起劲的苏明峰愕然。
其它这会也有些想走的企业负责人,也有些愕然。
怎么回事,冯总不是和苏县长关系好吗,那怎么还这么不给面子?
又或者,和我们之前猜测的不一样,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并不是为了支持,甚至恰恰相反,他想表现自己的不支持?
而如果冯总并不支持这位新来的苏县长,那可就有些麻烦。
虽然现在的五里坳,早就不是以前嘉盛的公司一家独大的五里坳,但嘉盛的那些公司,始终还是五里坳发展的中坚力量。
没有几家公司,能像嘉盛的公司那样,始终保持那样高速的发展。
在座这些人的公司,有很多,其实就是为嘉盛的公司配套。
而因为嘉盛的关系,他们还享受到了其它地方所享受不到的优待,比如,嘉盛电商平台几乎是手把手的辅导。
以及,比其它地方要更容易的银行融资。
随着五里坳的发展,各大行对五里坳也越来越重视,包括镇政府,也主动和一些金融机构,比如农行洽谈,让他们额外成立专项基金,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
最难得的是,嘉盛这些最容易得到银行贷款的公司,并没有在五里坳和其它公司争夺无论如何,都是有限的银行资金,因此哪怕是在目前银根普遍收紧的时候,在五里坳投资的这些公司,融资条件还是比较宽松。
要是在其它地方,这是想都别想的美事。
首先,银行的贷款额度,都有上限,对国内的大银行来说,一般存贷比都会在50%~60%。
虽然并没有明确的章程,但在其它地方,无疑是当地最知名,最有实力的那些公司,也就是银行的那些大客户,谈笑间,会拿走大部分的份额。
接下来,就是实力还过得去的公司,通过比拼关系等各种手段,再拿走剩下额度中的大部分。
最后再剩下的那些,才轮到一些可能恰恰最需要的公司,打破头的去争抢……
而因为嘉盛在这方面的消极,他们这些在五里坳投资的公司,才会享受到这样宽松的条件。
但在其它地方,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那些知名的公司,哪有不贷款的?
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公司,从银行拿到贷款后,转手再以高额的利息转借的事……
所以,他们此时对苏明峰可能带来了哪些利好的条件,并不是太在意,有些人甚至都想对还一脸错愕的苏明峰说,“追啊,还不快追!”
嗯,这情节,怎么那么像那些无脑的言情剧里的情节?
好在苏明峰很快也反应了过来,“对不起。”他朝台下点点头,便朝门外跑去。
哎,这就对咯!
大家送了一口气,转过头来,纷纷围住前排的蔡磊,“蔡总,这究竟是怎么个意思?”
蔡磊笑笑,“我真不知道。”
……
苏明峰有些心急如簧的跑到大院里,没看到人,再追到大门外,发现冯一平刚好坐上停在门侧的车上,车门却没有拉上,此时正朝他挥手,“苏县长。”
所以,他这是知道我会追出来?
冯一平并不确定他会追出来,但如果苏明峰没有追出来,那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果。
苏明峰犹豫了一下,还是跳上车,但却没有说话。
在自己第一次和镇里的知名企业负责人的见面会,冯一平这么做,显然丝毫没有顾忌到他的感受。
他可也是有脾气的人。
冯一平也没说话,他确实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其它地方可以避嫌,但对五里坳,从现在开始,却应该要施加更大,更明显的影响力。
其实本来也不用如此,但谁让苏明峰自找呢?
汽车在沉默中开到了山上的一栋别墅里。
冯一平率先下车,却没有进屋,站在崖边,看着山下这座正在茁壮成长中的城市。
很快,就有人给旁边的那套桌椅放上靠垫,桌下放好炭盆,桌上放好茶水,北边还放了一道屏风。
冯一平坐了下来,苏明峰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苏县长,半个小时后,我就要走,所以,我就直说了,”冯一平在桌子上敲了一下,“你这样的工作方式,不行。”
“我知道,你来五里坳,已经有超过13个工作日,在这期间,去工业区走了一趟,花了半天,到商业区走了一趟,又花了半天。”
“最后,到我们村去了一趟,花了大半天。”
“还有,在县里呆了三天,市里跑了一天,省里呆了两天,”冯一平扳着手指头,“其余剩下的时间,你都在镇政府,不是找人谈话,就是在办公室里,应该是在做计划吧。”
“都不用听你对五里坳的发展,有哪些规划,我就知道,那些规划,肯定都不可取。”
“我并不知道你的行事风格,但我知道一般的行事规律,只有对实际情况有了清楚的掌握之后,我们才有可能拿出对症的方案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话,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另外,”他拿起杯子喝了口热茶,“对局势分析得还不错,但用错了场合。”
“我如果没有猜错,刚才的那些,你在和其它领导汇报的时候,也谈起过吧。”
“但那些离五里坳有些远,五里坳,需要的是沉下心来做实事的负责人。”
“冯总,我也就直说了,”苏明峰毫不示弱,“你对五里坳的一些规划,也很不切实际。”
冯一平刚才说的,都对。
他在会议上的那番话,确实是在和省领导谈话时说过,并且获得了相关领导高度肯定的一番话。
他在会上说出那些,未尝没有炫一炫技的意思,尤其是冯一平就坐在台下的情况下。
但是,他真没想到,原本觉得交流得还不错的冯一平,竟然就此发作,在那样的场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那么不给面子。
“是,我还没有花多少时间到下面去调研,但只要看看其它地区发展的一些经验,我就知道,在你的影响下,五里坳的一些规划,很美好,很理想,但却非常不现实。”
既然冯一平如此不给面子,他也懒得掩饰。
“从我们国家所有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来看,在发展的过程中,把所有的财力物力人力等优势资源,集中到一起,才是最好的做法。”
“但你看看五里坳,本来底子就薄,现在居然敢把资源这么分散。”
“是,目前看起来,发展是还不错,但那完全是由于你大力投资的带动,但我们都知道,你不可能这么一直投资下去,因为,你不可能一直找到那么多的优质项目。”
“到那时,你觉得,五里坳还会像现在这么高速发展吗?”
“五里坳目前高速发展最大的隐忧,就是发展后劲不足。”
“总设计师的另一句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我们的步子小了,那就相当于是在退步,’”
“等到五里坳退步的时候,你觉得,我们还能像今天一样,吸引这么多人来投资吗?”
“我想那个时候,大家只会争相撤资。”
他也拿起茶杯喝了一杯茶。
“五里坳为什么会选择现在的发展模式,我建议你好好看看省里相关的文件,这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探索。”冯一平说。
“我可以大概给你简单说一下原因,我们并非没有汲取发达地区发展的经验,恰恰相反,五里坳目前的发展模式,正是借鉴了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并且规避了他们教训,而采取的一条道路。”
“你如果不单单只看国内那些大城市市中心的繁华,你大概就能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城市发展初期,那些位于市中心的企业,目前正在一步步外移。”
“越来越多的地方,鼓励在中心区周边,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经济。”
“相信你到沿海的很多地方,都能听到很多这样的称谓,汽配之乡、模具之乡、拉链之乡、文具之乡……”
“有没有很熟悉?”
“是不是听到镇政府的人说起过,我们下面的一些村子,也有这样的趋势?”
“过上几年,可能梅家塆就是挂面之乡,冯家冲就是腌菜之乡、黄家铺就是藤椅之乡、雷家湾就是机加工之乡、陈家岭就是五金之乡、三河口就是包装之乡、二道桥就是电商之乡……”
“这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现状,是不是有些殊途同归?”
“我们是不是更好的兼顾了中心区和周边的同步发展?”
“而我们的城市中心区,还并不会像沿海那些城市一样,不但拥挤无度,地价房价更是高到离谱。”
“……你确实说得对,我确实不可能总会找到很多优质项目来投资,以拉动五里坳的发展。”
“但你既然眼界这么开阔,你有没有考虑过另外一个问题?”
“你觉得,沿海地区继续这么发展下去,因为持续高涨的地价以及人力成本,届时,我们会不会走其它发达国家过去所做的那样,把很多工厂内迁?”
“你觉得,到时五里坳有没有能力吸引到一些优质的企业?”
那简直是不言而喻的。
“……其它的,我想你多下去走走看看,多看看以往的一些文件就清楚,我……”
“冯总。”苏明峰又被冯一平这番话说得有些懵。
原来自己想到的一些问题,他又都有了考虑,而且眼界比自己还要开阔,因此早就有了相应的规划。
这让他感觉有些无力,但他却不想就此放弃。
他决定用具体的事例,来指出冯一平设想中的疏漏和不切实际的地方。
“和大家息息相关的教育和医疗方面,你觉得,那些不住在镇里的居民,能享受到镇里的居民一样的待遇吗?”
冯一平笑着摇头,“苏县长,你下去走走看看就会知道,下面村里的学前机构和小学,是不是会比镇里的差?”
“至于医疗,”他又摇头,“看来你同样不知道镇里的一些政策,你知道镇里的卫生机构,花了多大的精力在预防上吗?”
“你知道下面村里的那些老人,多长时间接受一次检查吗?”
“看来你并不知道。”
他站了起来,“但我至少需要你明确的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只要我想,我完全有能力左右五里坳负责人的去留。”
“有我在,五里坳就一直会按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谁都改变不了!”
“还有,我尤其欢迎苏县长这样有背景的人来五里坳任职,正因为你们有背景,所以,我才不担心你们会搞什么钱权交易,带坏五里坳的风气。”
“那话怎么说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哈哈,”冯一平在脸色变了苏明峰肩头拍了一下,“其实,话说开了也好。”
“说开了你就知道,我们之间,只要都是为五里坳好,那其实就不会有任何矛盾和冲突,对不对?”
“苏县长,你也是怀着让五里坳发展得更好的心思来的,对吧!”
冯一平又在他肩头拍了拍,“祝你在五里坳工作愉快!”
“嗯,你在五里坳,一定会非常愉快!”
第三百五十八章 “宅”机遇
用上iPhone几个月后,向晓芳已经成了标准的低头族,在等电梯的时候,感觉有人走到自己身边,虽然这样的事不常见,她也没从手机上移开目光。
现在这样的间隙,都被她用来试读《半边天》上准备重点推介的作品。
做女性网络文学网站这么久,她也锻炼出了一项新技能,随便一部小说,她只要读上三五章,便能大致确定这部小说的成绩。
而从过往的结果看,她还真是少有走眼的时候。
此前她也是真不知道,就是在青春期的时候,也从来没有看过言情小说的自己,竟然还会有这方面的本事。
但坦白说,这项工作,有时也真会让她觉得有些……恶心。
比如现在正在读的这部,从开篇起,“俊颜”“玉容”“俏脸”“雪肤”……类似这样的词一个接一个,真的让她腻得不行。
问题是,她还得咬牙坚持读下去,因为,还就有读者偏偏喜欢这一挂。
“你这是怎么了?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吗?”来人居然开口问道。
向晓芳愣了一下,抬起头时已经是笑容满面,“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刚刚到,”冯一平的目光,从另一侧收回来,那边,一位外籍男员工和一个国内姑娘举止相当亲密,他笑着说,“你没事吧。”
他把自己的包背起来,手伸向向晓芳,“要我帮你拿吗?”
向晓芳原本想拒绝,女孩子随身的包包,可不好随便交给别人,但她马上改了主意,“谢谢!”
“很荣幸为你效劳,”冯一平接过去,“呵呵,还真不重。”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那个女孩子随身的包会很重?
“好了?”
“本来就没什么事,”向晓芳说,“刚才在看一部新作品而已。”
“原来如此,”冯一平笑,他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向向神农致敬!”
向晓芳是过了一会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笑了一下,“你啊,总是会有这么多的怪话。”
“但你知道吗,有毒的并不只是毒草,毒草也不一定不会受欢迎。”
冯一平点头,这方面的问题,他完全可以和向总讨论上一整天。
此时已经抵达半边天所在的楼层,冯一平拦住电梯门,向晓芳从他手里接过包,“坐坐?”
冯一平眨了一下眼睛,“也好。”
这一次他想谈的有些问题,其实正和半边天有关。
只是,经过门口那面巨大的、标志性的浮雕的时候,他发现向晓芳好像有些避着的意思,但这看上去,效果依然很棒啊!
“怎么,有些不喜欢了吗?”冯一平在那面墙前停下来。
“没有,”向晓芳摇了摇头,“只是现在总觉得,当初口气太大。”
当初,她们定下《半边天》这个名字,并且定制了这个巨大的门面时的一些豪言与雄心,现在每每想起,都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呵呵,原来是因为这个!
“我很欣慰啊!”冯一平大点其头,“我们的向总,真的成熟起来了。”
“但也别太过苛求,谁还没有个中二的时候呢?”
飒爽的女总裁此时有些忍不住想动手,开口叱道,“去死!”
“你怎么就这么气人呢?”
这好像是冯一平的一个特色,不管多久没见,他总能用这样插科打诨的形势,很快拉近你和他之间的距离。
“但你知道吗,这个事,我们也应该辩证的看,”冯一平又变得正经起来,“固然要觉得当时的口气有些大,但另一方面,也还是要不忘初心。”
“我们就是要把半边天,做成国内最大的女性网络文学网站,进而,把另外半边天的一些人也拉过来。”
“是,冯董,”向晓芳此时已经在麻利的给冯一平泡茶,“这次能呆几天?”
“明天就走。”
“哦。”向晓芳沉默了一下。
冯一平接过茶,看着外面那些正在卖力工作着的男女,“工作氛围挺好,整体看起来,很有活力,相当积极向上。”
“保持下去,因为接下来,我们将迎来一波不错的行情。”
“可是,接下来,大家的日子,不是都会比较难过吗?”向晓芳问,“因为按你说的,次贷危机接下来会越来越厉害。”
“这波行情,也正是由于接下来会更厉害的次贷危机带来的。”冯一平说。
“你看,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各国的失业率都在大幅上升,到了明年,这个数据,还将进一步增加。”
“我想,到危机结束之前,国内因为危机失业的人口,加上那些因为危机,而找不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以及因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主动放弃了找工作的人……”
“如果国内的牛市,也在明年转熊,由此带来的那些亏得一塌糊涂的人。”
“我认为,国内明年至少会有上千万,甚至更多原本活跃在职场的人,会选择宅在家里。”
“可以预见的是,和非典时期一样,这些窝在家里的人,会在网络上非常活跃,具体而言,他们将会有力的推动我们的电商,以及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也就是,在明年,半边天,一定将会迎来一波行情。”
向晓芳有些呆呆的看着冯一平,“听你这么说,好像有些道理。”
那是当然。
从今年开始,港台的娱乐节目和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的提到了“宅”这个群体,还有不少类似“宅男上网上到中风”等吸引眼球的报道。
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用“宅”来自称,或者定义其它人。
“当然有道理,简单而言,这种可以称为‘宅’的文化,在未来,将会对我们的很多产业,尤其是内容产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我建议,半边天可以好好的研究一下宅文化。”
“还有,除了考虑把那些受欢迎的作品进行影视改编,我觉得,原来就计划过的漫画改编,也可以启动了。”
可以说,正是宅男腐女们,有力的推动了漫画行业的发展。
向晓芳沉思起来,“哦,确实到时候了,颖芝不久前投资的那个A站,就是以漫画为主,对吧。”
“是,你看,二次元未来蕴含的商业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说起来,如果不是方颖芝向他报告,他都不知掉,A站竟然在今年6月就已经成立。
但在楼上开会的时候,冯一平主要说的又是另一件事,“随着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实业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些暂时失意的人中间,其实蕴藏着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
“因此,德鲁克,我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在全球范围内,网罗对我们有用的人才。”
“趁别人不要他们的时候,我们抓紧低价签约一批,你看,无论是有佳,还是美佳,酒店,以及电商等的国际化,都大量的需要国际化的人才。”
“好的。”德鲁克看着冯一平欲言又止,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和再和冯一平谈谈薪水的问题,加盟之后,他肩上的担子,就一直在加重。
而朝会议室外走的冯一平,这时正在和金翎谈楼下看到的那事,“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对在国内的外籍员工,进行更严格的管理,除了工作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他们的感情状态,这包括他们原本在国内的时候,究竟是已婚,还是有正在交往的女朋友,以及,他们到了我们这,究竟交了多少女朋友。”
“无论他们交的女朋友,是公司内部的,还是公司外部的,我们应该要关注,他们是不是利用自己外籍人员的身份,来玩弄国内的女性。”
“存在这方面问题的,我们要果断的采取措施,不要手软。”
他想起楼下看到的那一幕,想起原来很常见的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事,“其它公司的人我们管不了,我们自己公司的,一定不能就这样听之任之。”
金翎点头,“公司应该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我们马上落实。”
“不过,听说你这次回家,很是在新任父母官面前,抖了一把威风?”
“这好像不是你性格啊!”
“那也是无奈之举,”冯一平摇头,“而且我想,以后可能免不了在每一任五里坳的负责人面前,都抖一把威风。”
第三百五十九章 好辛苦
等到后视镜里再也看不到机场工作人员的身影,刘继忠脸上的笑容便淡了下来。
沈雪心细一些,她拉着刘继忠的手,“老公,这次也顺道去趟瑞士吧,你这表带了一年,也该换了。”
送他们去酒店的这车,还是机场提供的,司机也是机场的员工。
“好,”刘继忠在沈雪的手上拍了一下,夫妻这些年,这样的默契自然有,“就到年底了,我们就当把航空公司今年的盈利预支了。”
“逛完巴黎,就去瑞士,订制两块情侣表。”
开车的司机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好像压根就没听到后座上那对夫妻的对话。
而在主导了这场表演之后,沈雪也没有再说话,幸福的依偎在闭目养神的老公身边,看着这座天际线高耸入于的国际化大都市,离自己越来越近。
与此同时,她感觉到,有一些东西,正非常清晰的从自己身体里离开,越来越远,也许,就不会有再重逢的那一天。
她突然翻出墨镜带了起来。
对这座国内数一数二的大都市,沈雪在心里也曾经有过不少想象和安排。
对她这样一个喜欢生活在聚光灯下,并且确实也在一段时期内,是生活在聚光灯中央的人来说,她自然觉得,眼前这样的一线城市,才和自己最相配。
对于自己如何正式在这座城市亮相,就是在几个月前,她都还有好多种难以取舍的方案。
但现在,她终于不用再为此纠结、烦恼了。
尽管刘继忠从来不让她为公司的事操心,也很少在家里和她面前,谈起公司所遇到的困难,尽管她最近两年也一直沉迷于当富豪太太,很少过问公司的具体情况。
但到了一定的时候,有些事,终究是瞒不住的。
而一般来说,年底,恰恰就是这些事的高发期。
她和刘继忠此行,是准备在这里转机去巴黎,趁着圣诞购物季,去那个知名的购物天堂扫货。
实际上,他们此行有避风头的意思。
刘继善再三反对,但刘继忠再三坚持的那件事,在年底,终于彻底爆发了出来。
东成集团最大的地产项目,现在已经陆续交房的东城大厦,这几个月来,麻烦不断,不断有业主发现,自己所买的房子,竟然还有其它也付了款的买家。
这几个月以来,遭遇东成一房多卖的业主们,多次和东成交涉,但始终得不到明确的答复,他们的火气终于到了顶峰,于是,月初的时候,已经有业主自发的聚结起来,准备发起集体诉讼,准备找政府主持公道。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有些幸运的没有遭逢一房多卖的业主,也发现他们的房子,办不了产权证,因为,他们花钱买下的房子,竟然已经被东成抵押给了银行。
被东成坑狠了的业主们,上周就已经联合起来,到东成集团门前闹了一次。
但这肯定不是最后一次,因为,他们依然没从东成那里得到能让人心安的答复。
所以他们夫妻俩这一次去巴黎购物,其实还有避风头的意思。
对已经不年轻的刘继忠来说,被人堵在公司不敢露头的经历,真的是有一次就够了。
为了不让东成大厦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