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记住了!”小苏虽然有点想不通,但答应的很利落,也不问原因,心腹首先要做到一点,那就是不该问的绝不问。
  赵县长的消息比镇长灵通的多,还告诉他,冯家在省城已经买了一块上百亩的地,准备花几千万建一座酒店,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几千万!老实说,这个数字也惊到了他,就是冯家没搭上市长,他现在想给冯振昌他们添堵设卡,也要好好思量一下。
  这么有钱的人,没几个是对付的,他这个正科级,卡卡小土豪还行,和千万富翁放对,估计还真斗不过。
  只是,他从后视镜里看着那两家慢慢远去的工厂,他家这钱是从那里来的呢?开面馆,算了吧,要是开几年面馆就能赚几千万,那我们国家早就赶英超美了。
  冯一平不知道镇长的想法,老实说,镇长哪些手段使出来,他也有化解的办法,作为在国际金融市场赚了几亿身家的人,他现在抽空关注的是国际大事。
  关于99年,他记得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按照91年欧共体通过,93年生效的《欧洲联盟条约》的规定,于年初的1月1日,第一种超国家性质的货币,欧元,正式发行。
  首批加入欧元区的11个国家,不管是从人口还是GDP,以及外贸总额,均稳稳的压了世界头号大国美国一头,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欧盟包括债券,股票,银行贷款在内的资产总量,超过美国近4万亿美元,欧盟其实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而美国近几年经济增长乏力,所以外国投资者纷纷把注意力转移到贸易成本更低,回报更高的欧洲市场,有些国家,也把欧元加入到外汇储备中,总之,欧元一推出,就切实的影响到了美元在国际上的强势地位。
  然而冯一平知道,欧美欧美,这些我们经常连在一起说的西方国家,虽然人前大多数时候,都是相互搂着肩膀向世界展示他们哥俩好,但是私底下,下绊子放冷箭塞黑拳的这些小动作也没少做。
  特别是对欧元影响美元的领导地位,以经济决定政治的美国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总之,欧元布局了好些年,美国也同样布局了好多年,将国内矛盾引向国外,也是美国惯常的做法,所以,关于美国空袭欧洲腹地科索沃这事,好多专家都说这是美国政府对付欧元的组合拳中的一招。
  这个问题的真假,冯一平没必要深究,他只知道,美国拉着他的日本忠狗,军事、经济两方面下手,从欧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打压,最后的成绩也是相当不错,全年,欧元兑美元和日元,分别下挫了近15%和30%。
  这当然比不上战斗民族的卢布一下子贬值70%厉害,但是,不管是15%还是30%,以冯一平因为资金上涨,目前可以申请的15倍杠杆来讲,也会创造不少的收益。
  除此之外,他还记得,伊拉克今年和明年,发了两次神经,两次决定停止出口石油,今年下半年是第一次,对他的这次行动,欧佩克组织完全没有准备,所以下半年的国际石油价格,会升到九十年代最高点,呵呵,看来期货什么的,下半年也可以试试水。
  感谢萨达姆同志,革命尚未成功,你仍需多多努力折腾,十几年后,我肯定会哀悼你几分钟的,冯一平一边在纸上计算着准备持有的欧元买权/美元卖权和欧元买权/日元卖权的资金,一边很没有诚意的想。
  黄静萍给他送热茶进来,见他专心的在纸上写着一些她看不懂的符号和数字,轻轻的走了出去,认真的在沙发上看起了会计专业的书籍,如果通过了会计资格考试,也能多帮他一些。


第九十一章 对上眼了
  冯振昌他们回家后不久,冯家冲又有三十五个年轻人来到了市里,加入了嘉盛金属制品厂,其中就包括冯文。
  他们将从现在起,跟着厂里的老工人,学习简单的机械设备的操作,两个月后,会有一次考核,到时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岗位。
  他们刚安顿下来的第二天,丁强就高兴的给冯一平打电话,“一平,你招来的这群人太棒了,虽然目前都不知道技术水平如何,但是工作态度绝对没得说,他们才来厂里一天,厂里的环境就已经大变样,假以时日,这一定是一批优秀的工人。”
  “那就好,还有,丁总,对他们一切从严,遇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用考虑我的感受。”
  不管他们原来在南方的那些厂家工作表现的如何,这一次到市里,估计来之前,各家都打过预防针,在冯振昌家的工厂里,绝不能偷奸耍滑,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的都把最好的一面表现了出来。
  老工人和家属们马上也发现了一些变化,从家属区去厂里食堂的人就惊讶的发现,途中原来的那一段泥泞的洼地,已经被填平,上面还整整齐齐铺了一层拆旧厂房上时留下来砖,很结实,踩上去一点松动的感觉都没有。
  这段路,他们已经埋怨了好些年,对冯家冲的这些人来说,不过就是推过去几车土,压实后再推过去几车砖铺好,水泥都没用,都是厂里的一些建筑垃圾,三十多个人,也就是中午饭后的一段时间,就把这事给办的漂漂亮亮的。
  晚饭后,厂里那些犄角旮旯的杂草枯草,又被消灭的干干净净,他们用几把铁锹就轻松的铲掉了。
  原厂里的职工全部都看着他们高兴的忙活着,没有一个人去搭把手,看着这些新来的乡下人,居然比自己这些老工人们对工厂还要有主人翁责任感,说实话,他们心里也有些触动,有那么一刻有些不是滋味,不过,也就那么一刻而已。
  虽然是破产被兼并的工厂,但他们都是城里人,工作资历也老,有自己的骄傲和矜持。
  前两天,丁强让这些新来的熟悉环境和学习制度,第三天晚上,把全体职工召集起来开了一个会,会上定下来新进厂的这三十五个人的师傅。
  有些老师傅想,哎,还是有机会光明正大的矜持一下,摆摆架子,不过,丁强没有给他们机会,带着他们重温了一遍自嘉盛装饰成立后就确定下来的传帮带的制度,不仅考核徒弟,同时也考核师傅。
  光这个还不够,“提醒大家一句,目前所有人都还没定岗。”丁强这样轻飘飘的丢下一句就结束了会议,这下,那些还想拿乔的老工人彻底绝了心思。
  当初兼并的时候就说的很清楚,是全员接收,但是也是全员下岗,再统一通过竞聘上岗,那些有关系的领导层,在兼并之前就找关系调到了其它单位,剩下的这些工人,其实是没其它出路的,这个时候得罪新的管理层,那会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工资收入。
  政府已经为他们争取了一次工作机会,要是自己再搞砸了,那也怨不得别人,特别是他们这些工龄至少三年的老工人,如果还比不上进厂三个月的这些新员工,到时想闹事都找不到借口。
  再说,这年月,下岗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去年新一届政府上台到现在,听说光中央就下岗了两百多位副部级的领导,那他们这些没品没级的小工人算什么。
  在冯家村的这三十五条“鲶鱼”的刺激下,有了危机感的老工人们,差不多都拿出了刚进厂时的那股干劲来,丁强看着那刷刷上涨的工作进度,高兴得都有些合不拢嘴。
  冯一平忝为地主,挑了个大家都休息的周末,把王金菊和冯文接过来,大家一起聚了一次,不是在家里,冯一平担心冯文这个家伙看到黄静萍住在他家后会到处乱说,说不定就把现在在老家的爸妈招来。
  地点还是选在江心洲公园对面的那家鱼庄,这一路上,冯一平就觉得有些不对,冯文和王金菊,一副已经很熟稔的样子,就问了一句,“你们在市里已经见过?”
  “多新鲜呐,我们休息的时候,都是去厂里吃饭,冯文来的第三天我们就见到了。”王金菊又恢复了几分小辣椒的本色。
  “那我今天这一番好意,不是多次一举?”
  “只要是请我们来这样的地方吃饭,多此一举我们也无所谓,再说,不是你邀请,我今天还见不到静萍同学初中毕业后,我和黄美女可是第一次见面。”冯文嬉皮笑脸的说。
  这话刚说完,他马上做出一副吸凉气的表情,“怎么了?”冯一平以为他又作怪呢。
  “没事,就是脚刚刚抽筋了,有点麻。”
  坐他旁边的王金菊捂着嘴看着窗外。
  吃饭的时候,黄静萍也感觉出来,王金菊和冯文两个人好像有些不对,好些时候,刻意的装作很生疏的样子,但是就跟冯一平在方市长面前一样,装的太用力,反而让人一眼就看出不对来。
  “你们两个,不会是对上眼了吧!”冯一平想核实一下。
  王金菊马上像被踩到的猫一样炸起来,有些受侮辱的样子,“你说什么呢?我能和他对上眼?”
  “不用急着解释,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确有其事。”
  “所以,我就一句都不解释。”冯文笑着说。
  可以啊,冯一平暗中对冯文竖了下大拇指,好家伙,这果决,这速度,真是相当了得,比肖志杰还厉害!
  冯文则的回了一个“你懂的”眼神,好像还略带炫耀。
  是相似经历的吸引,还是寂寞孤单时的慰藉,或者是多年后再见面时陡然生出的情愫,冯一平不知道原因,总之,冯文和王金菊发展的很快,第二次聚会的时候,就已经公开了。
  王金菊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还是笑着接受了冯一平打趣,难得的没有还口,这还不算,当着他和黄静萍的面,那两个人还会时不时的秀一下恩爱,啧,看上去真肉麻!
  之后没几天,冯文碰到冯一平,挤眉弄眼的把他拉到一边,对着他耳朵说,“昨晚我是在外面开的房!”
  我了个去的,冯一平当场被他雷的外焦里嫩,他用眼神问,“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就是那个意思!”冯文也用眼神肯定的回答。
  “你也别装了,你和黄静萍到现在还什么都没有?”冯文一脸那不可能我绝不相信的表情。
  冯一平懒得和这个一肚子下水的家伙讨论这个问题,只叮嘱了他一句,“有些钱不能省,小心闹出人命来!”
  欲火他当然有,可是,对一个人产生了欲火,顶天了只能说是喜欢,能为她克制欲火,那才是爱。


第九十二章 求入股
  女孩子之间显然也藏不住话,王金菊虽然不会像冯文那样急着显摆,但是这样私密的事,当然还是要个闺蜜来分享,自然而然的,这个闺蜜就是黄静萍。
  她之所以和黄静萍说这些,因为她相信黄静萍也是过来人。
  和冯文一样,王金菊也不相信黄静平和冯一平这样在一个屋檐下住了大半年时间,两个人又你侬我侬的,就一直恪守本分?
  黄静萍听了这事,也是有些震惊,其它的还来不及想,因为她很满意目前的状态,当然了,她也觉得委屈,说真话怎么就没人信呢?
  她和冯一平,也是今年年后才开始“相亲”的,至于“相爱”这个事,恩,不说了啦,她可是很纯洁的银,也很享受目前的状态,至于冯一平,她知道他很克制。
  不过,这个事也有些影响,以前她有时也喜欢枕在冯一平大腿上和他说话,现在呢,则有些回避那样做。
  这其实和禅宗的三种境界相似,开始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山依然是山,水依然是水。
  刚开始的时候,她因为什么都没想,只觉得那样舒服,所以无所顾忌,现在想了点,所以觉得那个姿势好像不是很方便,要等到他们进行“相亲”之后的下一个阶段,到时又会回到最初的状态,该枕就枕。
  还有一点,以前她和冯一平“相亲”的时候,只是喜欢,现在呢,则是有些享受。
  对于女孩子的这些细微的变化,冯一平当然体会不到,也不是,有些事也体会得到,黄静萍比以前还粘他,晚上有时洗澡后,上面就穿件套头衫。
  虽然他开玩笑的说过,女孩子晚上睡觉,最好不带妆,不带胸罩,可是,那只是睡觉的时候啊亲。
  四月的第二天,冯一平就接到各公司的上月工作总结,这就是有系统的好处,次月的头一天,各公司就能做出上月的工作总结来,而且还有详细的数据。
  总之,开年后的头一个月,是很顺畅的一个月。
  有佳已有的分店,平均日销售额都有大幅提高,主要也是受春节这个节日的影响,年前年后,是传统的销售旺季。
  有佳本月新进入了三个市,增开新店十八家,同时两个新的配送中心已经筹备完毕,下月可以投入使用。
  下月计划再进入四个新的地州,增开新店二十家,另外,周新宇亲自带队,在邻省的省会,首期的十家店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下月也可以顺利开业。
  取得长足进步的,还有嘉盛装饰。
  有佳现在每月新开这么多店,而且都是在省城以外的地方,嘉盛现有的施工力量跟不上,不过这事很简单,跟着有佳一起下去的嘉盛装饰的员工,从当地的建筑公司里挑了那些信誉不错的,将工程转包给他们,嘉盛从中只提取十个点的管理费,他主要的工作,就是监理。
  细算起来,这样做的纯利比嘉盛自己做还高。
  调整了销售方向后,智通公司也不再抱着签下一个大型国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想法,针对私企的销售很有成效,虽然整套的系统还只有几个意向在跟进,还没有签下一套,但是阉割版的,以财务管理为主的系统,上个月已经销售了十三套,其中,省城销售了八套。
  唯一不太理想的还是嘉盛橱柜,在省城还好,有嘉盛装饰的品牌支撑,加上见了实物以后很满意,不少新装修的客户都定了一套,但是在省城以外的地方,找代理商的工作不太顺利,好多人都提出代卖可以,付款进货则不同意,而这一条,冯一平也不同意。
  不要钱的货给他,一来对品牌形象不利,二来会产生应收款,存在坏账的风险,第三,因为不要钱,拿货的中间商也没有主动销售的压力和动力。
  所以,蔡磊提出来,在省内,不如自己开专卖店,这样销售力度肯定最大,同时也能锻炼出一只销售队伍来,冯一平表示同意,按计划,下个月,嘉盛橱柜也将在五个市,新开五家专卖店。
  这样一来,等于又为嘉盛装饰增加了业务。
  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在老家筹备开农产品加工厂的事,也要提上日程。
  关注到冯一平旗下公司发展的,还有老蔡。
  四月的第一天,他就给冯一平打电话,说是有事相商,邀请他去省里一趟,四月第一周的周末,他又专程派蔡鑫开着梅义良的车来市里接冯一平,礼数十足。
  和第一次见冯一平的时候相比,蔡磊现在态度亲切的多,里面还隐约带着恭敬,虽说冯一平也算他的晚辈,现在在冯一平面前,他却一点架子都抬不起来。
  所以,有时候太精于算计也不好,就像蔡磊,大大咧咧的,第一次见冯一平时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相处得就挺愉快的。
  到了变化不大的厂里,还是冯一平和老蔡两个单聊,足足聊了三个小时。
  晚饭时,不但梅义良和蔡虹来了,冯玉萱也来了。
  吃饭之前,老蔡满面红光的向大家说了他和冯一平商谈的结果,两人定下来,合资在深圳开办一家家具厂,主要针对外贸,投资额待定,但至少在三千万以上。
  省城德祥家具厂以所有的资产入股,包括已经买下来的这块地,一家销售门市,所有的库存原料和成品,具体金额,将委托第三方,由双方同意的会计师事务所代为估价。
  合作之后,省城的家具厂,还是由蔡德祥负责,同时他也全程参与新工厂的筹建,至于新工厂的所有管理层,一律外聘。
  在深圳建厂这事,冯一平也早有考虑,现在东南沿海的工业用地,不想后来高的让一些传统产业的厂家承受不起,还是很合理,甚至说有些低廉,而且,对上规模的投资,各地的招商优惠力度还是很大。
  他目前涉足的制造业也是家具这一块,这一块的市场前景也极好,有老蔡这样在家具行业浸染了一辈子的人来加入把关,也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
  大家都很高兴,除了蔡鑫夫妇,蔡鑫现在是彻底没有当家作主的希望,当然,他们也只是些小不适。
  老蔡很清楚自己的这个二儿子,精于小算计,却没有大局眼光,格局太小,所有他提前把话给他讲的很透,能和冯一平合作,就是开上了快车道,将来的回报一定会远超想象。
  晚上冯一平自然是住在家里,爸妈不在,冯玉萱就担当起了家长的责任,从学习进度问到生活起居,很是无微不至,至于冯一平和老蔡合作的事,她没提,她和爸妈都知道,弟弟是个有主见的人,这些事,用不着他们操心。


第九十三章 硬逼着我搞房地产吗
  既然到省城来,各公司自然得走一趟,除了办公的场地都有些紧张之外,最大的一个问题,还是缺人。
  现在缺的不是一般员工,而是总经理级别的人物,比如有佳,目前高层只有一个周新宇,明显是分身乏术,现在都还呆在邻省。
  按冯一平的意思,至少还要找一个营运总监,以及一个可以主持将来海外布局的市场总监,然而,委托的几家猎头公司,目前都还没有好消息。
  至于酒店的总经理,冯一平要求更高,不说是世界三大酒店管理学校毕业,至少也得是类似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这样学校的毕业生,可是,目前还没有兴起后来那么大规模的海归潮,这样的人才更难找,冯一平甚至发动洪浩然,用他在美国工作时的关系,在美国发招聘信息。
  现在,又轮到为新的家具厂招聘管理和销售——主要是外销的团队,如果他们所有的委托,猎头公司都能提供完美的人选,那他们今年绝对是猎头公司的大客户。
  还是兼着酒店筹建负责人的梅义良,应外甥的要求,陪着冯一平又一次来到酒店工地,现在的江风,已经没有上次来的时候那么硬朗,柔和了许多。
  场地也已经平整好,施工单位已经进场,正在打地基,在酒店主体建筑那,要打下很多根桩子,这是一个大工程,不但耗资大,预计时间也长。
  打桩机“铛铛”的很吵,但冯一平一想到一两年后,这里将矗立起一座属于自己现代化的酒店,就不由得心情激荡,呵呵,想想中的逍遥日子,是越来越近了。
  随着酒店蓝图的确定,原来谈的五千万投资早就打不住,预计最终的投资妥妥的会破亿,所以滨江区的孙区长,现在对梅义良这个大金主,服务到位的很,这不,他刚和冯一平到工地来没一会,孙区长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孙区长说中午请我吃饭,一会他人就到,要不你也跟着一起吧!”梅义良捂着电话对他说。
  “也行。”总是要见见的。
  他们两个等了十几分钟,来了两辆车,那个上次把冯一平一把拂到一边的秘书,从打头的奥迪上下来,给后座的孙区长开车门。
  孙区长和秘书,对冯一平完全没有印象,热情的和梅义良握手以后,问了一句,“这位小兄弟是?”
  “正式介绍一下,孙区长,这是我外甥,也是酒店项目的出资人,冯一平。”梅义良指着冯一平说,“一平,这位是滨江区的孙区长,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你好孙区长!”冯一平伸出手。
  孙区长听了梅义良的介绍,稍愣了一下,眼前的这个小伙子,虽然看起来很成熟,但实际年龄肯定不大,“你好你好!冯总,我不知道你今天亲自过来,有怠慢的地方,还请见谅!”孙区长很热情,当然,这个热情可能不是冲着冯一平,而是冲着他要投资的钱。
  “孙区长您太客气,我本该早就去拜访您的,但是一直不凑巧,拖到现在才见面,是我怠慢才对。”
  “哪里哪里,你们事忙,可以理解!”孙区长笑呵呵说,“梅总,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啊,拖到今天才把我们的财神爷介绍给我。”
  “看来孙区长你这是嫌弃我啦!”梅义良笑着说,看来他们两个私交还不错,这样的玩笑话也说得出来。
  “梅总对我的工作这么支持,我哪里敢?”孙区长也笑着说。
  他从秘书手里接过一张名片,递给冯一平,“正式认识一下,孙天瑞。”
  “真抱歉,孙区长,我和舅舅今天是随便出来逛逛,所以名片没带在身上,还请见谅!”冯一平接过孙区长的名片,放在上衣口袋里,胡诌了一个理由出来,名片这玩意,他还没印呢。
  “今天见了面就好!”孙区长看冯一平的样子不像是作伪,也是,今天周末呢。
  “今天正巧,我今天找梅总,也是有事相商,二位请,”他带着两个人走到湖边,指着对面说,“其实这沿湖的一带,都是宝地,只不过因为交通不便,暂时还没有开发出来,但是冯总你们这和沿江大道的桥一修通,那交通就不是问题,驶上市里的主干道,只要几分钟的时间,所以,我们区委会有个建议,你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这一块整体拿下来,包括这个官莲湖,依托在建的这家酒店,整体开发?”
  梅义良没作声,冯一平也没作声。
  “当然,条件绝对优惠!”孙区长见他们两个一言不发,补充了一句。
  这几年,省城的几个中心区发展的很快,现在的滨江区,是省城经济比较落后的一个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欠缺,有一个工业园区,但是目前进驻的企业不多。
  省城和滨江区一样处于外围地带的区里,东市区原本比滨江区更差,但是随着新机场和机场大道的建设,东市区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滨江区依据自身特点,也定下了工业和房地产开发齐头并举的路子,重点还是在房地产商。
  但是,现在的市民,还是想着在市中心安家,来郊区购房的意愿不大,所以来滨江区开发房产的企业也寥寥无几。
  嘉盛度假酒店项目,是这几年来,滨江区承接的最大的投资项目,而且投资商看着是不差钱的样子,从原本计划的五千万人民币的投资,一下就翻番到一亿,再努努力,不说再翻一番,让他们加个几千万也蛮好啊!
  别说,孙区长的话还真打动了冯一平,老实话,他原本是没打算涉足房地产这一块的,主要是后来披露的各种房地产的乱象吓到了他。
  但是,细一想,现在可不比以后,这几年房价虽然在上涨,但是房地产市场还没有真正起飞,没有后来那么火热,房地产行业也还没有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行业。
  后来的时候,是房产商想办法找政府批地,根本没有议价能力,花出去的公关费用,就占了成本的好大一块。
  但现在不一样,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领导,虽然都知道接下去的发展会不错,但谁能知道未来的十几年国民经济一直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城市规模一扩再扩,原来的郊区都成为城区呢?
  至于收入增加的居民,对房产的需求在几年后呈现井喷的形式,现在更是没人能预料。
  所以,现在和以后是反着来的,是这些地方政府求着发展商拿钱买地。
  再说这一块地确实也是宝地,前面临江,中间一座几十亩的湖,将来桥一通,到中心区只要十几分钟车程。
  重点还是稀缺的自然风光,省城的湖泊虽然多,但是随着未来城市的扩张,现在的一些湖泊,好多后来都彻底成为了历史,只是一个地名而已,后来的那些还有水,环境尚可的湖泊周边,都是高档住宅。
  不过,冯一平虽然心动,面上却一点都没有表露出来,“孙区长,酒店占去这么大的投资,我们的资金一时也比较紧张,房地产项目和酒店项目不一样,需要好多的周边配套,比如学校,超市,银行,商场等,这一块,”他指了指对面那些散落的民居,“可是什么都没有。”
  “冯总,酒店投资,完全用的是你们的自有资金,如果你们拿下这块地,我们可以帮着想办法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其实这个也简单,等酒店建成,估计各银行就会主动找上门谈融资,是吧!”
  这个还真是,银行就是这样,想贷款的总是贷不到,不想贷款的他却求着你贷,属于那种晴天给你送伞,下雨天追着你收伞的行当。
  “来,”孙区长的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后面跟着的那一辆车,显然是规划部门的人,地图都带好了,铺在发动机盖上,孙区长指着就讲起来,“沿湖的这一带,除了可以开发别墅,或者小高层,高层也可以,也完全可以规划出商场,学校来。”
  孙区长说的对,地方倒是够,当然,投资也会很大。
  他的秘书在旁边说了一句,“区长,已经中午了,你看,我们是不是边吃边聊?”
  “对对,不好意思,你看我,一忙起来,就忘了时间,抱歉,走,二位是贵客,特别是冯总,今天第一次见,一定要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孙区长热情的拉着冯一平上他的车,“不用,我今天也开车出来的。”冯一平指了指他的车。
  “呵,这车看着真带劲,那我就叨扰一回?”孙区长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跟着冯一平上了他的车,他一来,秘书自然也跟着来,这样倒好,他的那两转车成了空车。
  “冯总这样的年纪,就有这么大的气魄和实力,真让人佩服,和你一比,我这前十年,算是白活了,你平时也很忙吧?”他怎么说也是实职的副厅级干部,自然不是真的蹭车,主要是避开梅义良,来探探冯一平的底。
  “平时是真忙,还有不到三个月,我就要参加高考,现在是没日没夜的复习。”
  “啊。”以孙区长的涵养,听了这话也不由得一愣。
  他秘书搭了一句,“冯总还在读高中?”
  冯一平说他就在他们市一中读高中,反正这事是瞒不住有心人的,而且现在不把学生身份抬出来,等会上了酒桌,就是他要被抬出来。
  “真是年少英才,冯总今年也就是不满二十岁?”
  “十九,高二的时候,因故休学了一年,不然现在就是在大学就读。”
  “应该还不满十九吧!”现在才农历二月,孙区长有感慨了一句,“了不得啊!”
  中午饭是在滨江区的一家酒店,看来是区政府定点的地方之一,因为孙区长到了这,就跟回了家一样。
  酒店外观不咋地,里面却是别有洞天,是很雅致的中式装修,还有精致的园林景观。
  他们到的时候,菜已经准备好,孙区长把经理叫过来说了一句,“加一分清蒸鲥鱼。”
  “冯总,这里的鲥鱼绝对是野生的,补脑健脑,你中午一定多吃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