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8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了十多年后,在完工之前,被国家医药委员会宣布有精神病的国王大人,从城堡回慕尼黑,但却没回到王宫,不知怎么,就学了屈原,投了位于慕尼黑西南面的施坦贝尔格湖,时年41岁。
  至于他是自杀,还是被自杀,现在还搞不清楚。
  张彦也想起了刚才汉娜的介绍,笑着说道,“你还介意这个?”
  “这方面的事,那还是介意点的好,”冯一平说,“不过你觉得,找一座漂亮而喜庆的古堡举行婚礼怎么样?”
  “真漂亮啊!”张彦又看着那边的城堡,完全不接茬。
  吴倩拿着手机小跑过来,“一平,戈登打来电话,那边和英飞凌已经谈好了,对方希望,你能出席签约仪式。”
  “还有,宝马那边,定的是明天中午10点见面。”
  “好,我们这就回去。”冯一平看了看表。
  张彦已经挽着吴倩的手,“走吧。”
  感情所有的话,你都听得清楚着呢。
  “时间还来得及,要不,我们坐火车回去吧。”当一行人分乘几辆马车,从森林中的小路下山时,冯一平说道。
  和张彦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会想起火车来。
  这一次,张彦答得很爽快,“好啊!”
  ……
  作为德国的第三大城市,慕尼黑,除了是知名的宝马公司的总部,还是德国生物工程学、软件及服务业的中心,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将欧洲总部设在这里。
  冯一平此次的欧洲行,一个目的,是为了给安卓团队提供支持。
  包括德国的电信公司T…Mobile在内的几家欧洲电信公司,是开放手机联盟想拉进来的成员,还有像英飞凌这样知名的半导体公司,也在冯一平的名单上。
  他看重英飞凌,主要是英飞凌旗下的奇梦达,是欧洲最大,在世界上,也仅次于三星,排在第二位的内存供应商。
  在冯一平实现他这次欧洲行的第二个目的,也就是陪张彦游山玩水的时候,包括国内的专家在内的团队,已经和英飞凌进行了好几次积极有效的交流。
  德鲁克也到了德国,虽然他身在柏林,但他已经摸清了奇梦达骨干专家的底细。
  不过,他目前面临着一个很具体的难题,相对来说,呆板严谨而又富足的德国专家,较难被挖墙脚。
  这些家伙,比德鲁克自己还不愿意背井离乡。
  关于这个问题,冯一平和德鲁克在电话里商量了半天,最后也没商量出什么结果来。
  为那些值得挖墙脚的人,在慕尼黑建一个办公室,且先不说地头蛇英飞凌的意见,就说冯一平挖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国内相关的人才,总不可能安排十几几十个人,大老远的从国内飞到慕尼黑,跟在他们身边吧。
  何况,芯片研发,不同于软件研发,还是集中在一起比较好。
  不过,如果是不得已,怕是也只能这样。
  ……
  外面很凉,室内却热得只用穿衬衫,冯一平吃着用木炭烤制,加着芥末的图林根烤香肠,喝着冰冰的慕尼黑啤酒,问坐在对面,同样吃着香肠,不过是吃着白香肠的张彦,“明天,一定要回去吗?明天我们去宝马总部。”
  张彦摇头,“我对那些不感兴趣,明天,是真得回去了。”
  这一次,她同意和冯一平一起来欧洲,本来以为就几天的时间,却没有想到现在就已经过去了近十天的工夫。
  “店里的事情杂,不好离开太长时间。”她说。
  “今天的签约,都挺顺利的?”她跟着问。
  “都挺顺利。”冯一平知道,张彦不是因为店里离不开,她应该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张彦确实是有些不好意思,背着冯一平,她们四个人还是经常有联系,她知道,自从满庭芳开业以来,就连黄静萍都很少有陪着冯一平一起玩十天的时候。
  自己这一次,可陪冯一平陪了十天,哪怕是和冯一平并没有做什么呢,她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原来一直以为,等工作有了起色,就会有更多的时间空出来,现在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冯一平说。
  “是,确实会比以前更忙,”张彦说,“但心境不一样,现在是为自己工作,偶尔还是能像现在一样,给自己放个长假。”
  “我是说,我也没想到,我这两年,会这么忙,我估计,明年,我会更忙,所以说起来,我们一年真的难得见上几次。”冯一平说道。
  “所以,有些事……”
  “哎,这个香肠味道真的不错,而且和芥末是绝配。”张彦大声说。
  她又一次想转移话题。
  但冯一平现在只当作没听到,“我这人,你知道,在有些方面,有些低能,这或许是一个借口吧,反正你知道,我有静萍和马灵,还有了两个孩子。”
  张彦埋头吃香肠,好像要力图达到熟客们的水准:不用刀叉,就能把香肠皮中的肉吸出来。
  只是,偶尔刀叉会碰到盘子,发出一声脆响来,每到这个时候,她就像受惊一样的定一会。
  “我肯定不算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好男人。”冯一平说。
  “难道,还有非传统意义上的好男人吗?”张彦问。
  冯一平愣了一下说道,“或许,就像我这样的?”
  张彦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嘻嘻,居然还好意思自夸。”
  “反正,你知道,我的现状已经如此。”在张彦面前,冯一平是最放不开,但是,得益于金翎组织的那个四方会议,所有的事,已经被挑明了,他也就不再不好意思。
  “而且我还有其它男人一样的陋习,贪婪,认准了的,我就不会撒手。”
  “我的意思,我的心思,你明白的吧。”鉴于目前的现状,有些话,在张彦面前,终究是不好说得太明白。
  “我明白,就是你已经有了静萍和马灵,还不满足呗。”张彦说。
  她这是另外一种转移话题的方式。
  冯一平又只当作没听到,“静萍应该跟你说过,她不会和我结婚。”
  “她应该和你结婚的。”张彦依然低着头。
  “我知道,但她在这件事上,态度非常坚决,或许,”冯一平看着张彦,“按照静萍的意思,我们先……然后,我再和静萍,再和马灵。”
  “或者,反着来也行,我先和她们俩,然后再和……”
  冯一平再三考虑过,不但是从黄静萍她们的角度,也是从孩子的角度,先和其中的一个结婚,再离婚,再结婚……这样,不但是对双方家里人有个交代,也有了光明正大的出席孩子的活动的理由。
  毕竟,爸爸,就是爸爸,没有前爸爸。
  “我没想过这个问题。”脸红红的张彦打断了冯一平的话。
  冯一平的手伸出去,抓住了她的手,张彦挣了几下,但就是挣不开,因为他握得很紧,“那我觉得,你现在可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我要睡了。”张彦说。
  “张彦,你知道,我们的时间,真的很紧张,更不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机会,而有些话,我想当面对你说,也希望,能当面得到你的答复。”
  张彦站了起来,依然低着头,只看着自己身前的盘子,“我真的要睡了。”
  冯一平看了她好一会,叹了一口气,终究是松掉了张彦的手。
  张彦差点带翻了自己坐的椅子,急匆匆的朝门外走,冯一平看着她打开了门,然后,她停了下来,“我的心思,你明白的吧。”
  她的声音不大,冯一平却听得格外清楚,他顿时都要跳起来,但是,张彦转过身来,又来了一句,“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究竟还会有多贪婪?”


第二百三十八章 对手相见
  哪怕是在阴沉沉的天气里,宝马集团那极富个性的总部,也是老远就能看到。
  宝马总部大厦的主体,是由四个圆柱型塔楼组成,象征着发动机的四个气缸。
  但按国内大多数人的认识来说,宝马更应该建一座汽车造型的总部,看看茅台,它的总部大楼不是一个大大的酒瓶吗?
  但宝马这么干,还真没有错,一般被我们称作宝马汽车的宝马,全称实际上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所以它用发动机气缸做总部大厦,完全没毛病。
  这个总共22层高的BMW总部办公楼,它的每一层都是在地面建成,之后再象搭积木似的,一层一层的拼装起来。
  不过,冯一平个人对这个被称作四气缸大厦的宝马总部大楼,并不是太欣赏,他看来,那真没体现出多少科技感来,也就是,有些可爱吧。
  但是宝马可从来没有追求一个可爱的形象。
  不过,宝马总部园区还是很有可看性。
  四汽缸的总部大厦旁边,是一个碗底直径20米,碗口直径达41米银色的巨碗,那是宝马博物馆。
  园区的另一个特色建筑,就是那个上个月底刚开放,被人们称为“龙卷风”的宝马世界。
  这个外形看起来,确实有些像凝固了的龙卷风的建筑,其实是宝马在总部建设的一个新车交付中心,此外,还兼有酒吧、画廊等功能。
  再加上旁边慕尼黑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宝马的总部,确实会让人印象深刻。
  一溜宝马,直接开到四汽缸大厦前停下来,已经有一堆人站在那里,当先迎上来的,是一个头发花白,面色红润的中年人,他大声叫道,“冯。”
  这位,冯一平也认识,“你好施先生。”
  这是一位已经在宝马工作了超过20年的资深宝马人,现任华晨宝马的总裁,是汽车网的大客户之一,因此,特意飞来陪同冯一平一起参观访问的汽车网CEO韩国芳,和他更熟。
  “韩女士,欢迎你来到宝马总部,”施润博和他俩打完招呼,指着那位走在一众西装革履的人前头,戴着一副眼镜,脸上有着露出8颗牙齿的标准笑容的中年人说,“冯先生,这位是我们宝马集团的董事长兼CEO雷瑟夫博士。”
  其实冯一平早就知道他是谁,刚才在酒店里,还在看这位的资料:诺伯特·雷瑟夫,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87年加入宝马,去年9月1号走马上任,担任宝马的掌舵人。
  他和施润博是同年加入宝马,但现在一个是全球老大,一个是中国区的老大,这差距,可以说相当大了。
  “你好冯先生,欢迎你的光临。”因为有负责美国业务的经历,雷瑟夫看起来和其它严谨到有些呆板的德国人不同,表现得很热情。
  当然,他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那就不太清楚了,毕竟,特斯拉刚成立没多久的那会,马斯克就嚣张的对着世界喊,“我们就是要改变目前一潭死水的汽车市场格局,我们会为大家提供更清洁高效的用车选择……内燃机汽车,必将和马车一样成为过去,纯电动汽车,才是汽车业的未来……”
  在美国,他那番话针对的是通用和福特,但在德国,自然就是宝马和奔驰了——你看看,人总部大楼就是由四个气缸组成。
  所以,你说内燃机汽车没前途?这其实和到关公面前,说耍大刀的都是渣渣,真没什么区别。
  更何况,宝马的人,特斯拉已经挖走了不止一个,可以预见的是,特斯拉接下来还会接着挖……对这样的行为,他不可能不恼火。
  但无论他心里怎么想,冯一平这个身兼多重身份的人来访,出于礼节,他还是得下楼来迎接。
  “很高兴看到特斯拉的产品已经开始路试,我们非常期待特斯拉给乘用车市场带来的新变化。”雷瑟夫陪着冯一平朝里走的时候,第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
  “哈哈,谢谢。”冯一平笑了笑。
  他听出了雷瑟夫话里的另一重意思,他听出了雷瑟夫话里的轻视,他这话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特斯拉的第一款车,多半不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我们的第一款车上市的时候,一定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的惊喜。”他低声说道。
  “这真的只是我实事求是的说法,相信雷瑟夫你也了解,特斯拉的股东里,有好多难缠的角色,在我们正式开始路试之前,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进行了试驾,你知道吗,连乔布斯和微软的鲍尔默,他们居然都一致的这么认为。”
  “我希望,我们届时给同行带来的,也是惊喜,而不是惊吓,毕竟我们都清楚,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特斯拉现在做的工作,不过是为传统汽车厂家探路而已。”
  你说我们的第一款车,不会溅起什么水花?明着告诉你,届时它会让你们这些守旧的家伙,夜不能寐。
  “呵呵,是吗?”雷瑟夫看着冯一平,也笑了起来,“请。”
  “呵呵,请。”冯一平和他谦让着,又肩并肩的走进电梯里。
  坐另外一部电梯的施润博,把冯一平和雷瑟夫的话,听了个真切,“我印象中的冯,好像不是这样的。”
  韩国芳笑了笑。
  这怎么能和你以前见他的时候比?
  你以前见他的时候是干什么?那是给汽车网送钱,他当然各种亲和。
  但是这一次,他有一重身份,是宝马的竞争对手,或者,宝马目前并不把特斯拉当竞争对手,只当成一个麻烦制造者,但越是面对这样的情况,冯一平自然越是得强硬些。
  何况,谁让雷瑟夫一开始,就话里有话呢?
  另一边,雷瑟夫看着冯一平,心里也不太是滋味。
  施润博给汽车网送钱,而他领导的宝马,又何曾没给冯一平送钱?
  从美洲到欧洲,宝马砸在Facebook上的广告费,还少吗?
  一想到,冯一平有可能拿宝马的这些钱,去研发特斯拉,他是真的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双方一进入会议室,宝马那边一位副总裁就说道,“冯先生,我们对特斯拉其实都很感兴趣,我们也很欣慰特斯拉目前已经开始路试,只是,我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
  “以我的理解,特斯拉就是给一辆传统的汽车,装上锂电池而已,而这些锂电池,还是市场上通用的锂电池,所以,特斯拉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在哪里?”
  “我非常赞同你这个观点,真的。”冯一平说。
  包括韩国芳在内,冯一平这边的很多人都低下了头,他们多少知道些老板的套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神马的,他最喜欢用不过。
  “我也一直就觉得,无论是空客还是波音,都不过是给一个比一般的汽车更大的车厢,装上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而已。”
  笑声响起来。
  让人尴尬的是,连宝马那边,都有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冯一平如果再怎么向对方解释,特斯拉在各方面独有的技术,估计都没什么用,因为技术这个东西,只靠说,并不能说服人,你看,都有人说有制造永动机的技术,有能让水变油的技术呢。
  但他这样顺着对方的思路展开的一番话,就轻轻松松的把那位话里的谬误清楚的指了出来。
  冯一平本来还想补一句的,“怎么,难道我说错了吗?”
  但是,看着那位猪肝一样的脸色,他还是把这句话收了回去,到宝马来,不是为树敌的。
  “我个人,其实也会下厨,但我想,我就是用一样的材料,也绝对做不出我昨晚在酒店吃到的那种图林根烤香肠来。”
  这次笑的人少了,但点头的人多了。
  同样的原材料,大厨制作出的香肠,让人吃了还想吃,但有人制作出的香肠,只会让人一口都不想吃。
  锂电池,也是这样的道理。
  “再说,看起来通用的锂电池,其实也非常不简单,这一点,我想,宝马未来在需要采购锂电池的时候就会发现,嘉盛的锂电池,完全不同于一般的锂电池。”
  雷瑟夫顿时就觉得相当无语,你这会还不忘推销你的锂电池?宝马已经给你够多的钱了好吧!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合作愉快
  觉得冯一平真是够够了的雷瑟夫,亲自上阵,“我其实最佩服的,是特斯拉在营销方面的成功,在特斯拉究竟是怎样的一辆车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居然就有了那么多粉丝。”
  “那么多到处鼓吹着特斯拉会多么多么划时代,会如何改变现有的汽车行业,甚至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让我们这个世界从此变得更美好的粉丝。”
  “这一点,我们的营销部门,真需要好好学习。”
  冯一平马上说,“你们确实需要,但我相信,你们无论如何学习,都不可能在这方面追上我们,因为,我们是硅谷,互联网,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以及,最有效的工具。”
  他看到,听了自己这话,宝马那边,又有几个人流露出不服气的神色来,但那又如何,这就是事实。
  他一只手搭在椅背上,一只手转着桌上的水杯,“顺便说一句,这套营销方式,叫做互联网营销。”
  雷瑟夫马上笑了起来,“冯,我们可以就这个方面,进行行之有效的交流吗?”
  所以,谁说德国人就一定是呆板的?
  世界上的商人,都一样,在利益面前,都灵活得很。
  “这正是我来的目的,我就是想促进我们两家公司在更多层面上的交流,”冯一平坐正了身子,“我们都知道,宝马在汽车领域,积累了非常多杰出的经验,而我的公司,在互联网方面,在新能源方面,在高新技术方面,也拥有很多优势。”
  “宝马,和我的公司,非常互补。”
  “一方面,我旗下公司的平台,能帮助宝马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行之有效的营销。”
  雷瑟夫又皱了皱眉,你就直接说,希望从我们这里,拿到更多的广告费呗。
  “其次,雷瑟夫,各位,你们有没有想过,特斯拉为什么会和你们说的一样,在具体产品都不知道是怎么样的时候,世界上就有那么多人开始像崇拜苹果的产品一样崇拜它?”
  “除了我们出色的营销效果,最重要的一点,这是大势啊先生们。”
  “节能减排,会是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个体所关心的事。”
  “尽管我看得出来,各位目前对特斯拉还不以为意,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各位,未来,包括宝马在内,你们一定会加大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投资。”
  “是的,特斯拉就是会有那个实力,迫使着包括宝马在内的传统汽车厂跟进电动车的研发。”
  “而特斯拉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动汽车公司,和特斯拉合作,对宝马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听了冯一平这条宝马和他旗下公司合作的好处,雷瑟夫说道,“应该是有宝马这样的知名公司的加入,电动车的蛋糕,才会越来越大吧。”
  “哈哈,你说得对,”冯一平笑道,“确实会是如此,只有更多的厂家参与进来,电动车的市场才会兴旺起来。”
  “但你们也别觉得委屈,因为在未来,无论如何,你们都得发展电动车产业。”
  “第三点,各位都知道,要想提到电动车的普及率,充电网络一定要完善,我们目前已经准备再欧洲启动这项工作,鉴于宝马以后也会需要充电站,我建议,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合作。”
  “……最后,在传统的制造业领域,宝马确实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在供应链的垂直整合上。”
  “我们知道,宝马和德国知名的碳纤维供应商西格里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特斯拉对西格里汽车碳纤维合资公司的产品很感兴趣。”
  他说的很感兴趣,是真的很感兴趣,简单点说,他是希望得到相对价格更低的碳纤维的供应。
  在碳纤维生产方面,美国最知名的公司,是赫氏公司,但该公司的产品,主要针对军用航空领域,价格相当高昂。
  对于冯一平一口气列举的这么多可以合作的方面,雷瑟夫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实际上却把冯一平说的这些,全都记了下来。
  他清楚,冯一平的好多观点,确实是对的。
  如果特斯拉推向市场后,获得广泛好评,那么,他们这些长于内燃机汽车的汽车厂家,将也不得不启动电动车项目。
  而且最好还不能表现出不情愿来,得非常积极主动的启动电动车项目,因为对宝马这样的公司而言,公司形象,至关重要。
  而在欧美,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会直接关系到一个公司的形象。
  但他问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冯,你提到,你旗下的公司,能帮助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行之有效的推广,那我想问问,你觉得,我们中国区的推广活动,有哪些不足?”
  冯一平看了华晨宝马的负责人施润博一眼,施润博心里MMP脸上却笑嘻嘻的,“我也非常期待冯先生能指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
  他知道,冯一平肯定能指出自己负责的中国区在推广方面的不足,所以,他此时对和自己同一年进入宝马工作的雷瑟夫颇多意见,为什么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讨论我工作中的不足?
  “这方面,我确实有一些看法,”冯一平说,“宝马中国区推广方面最大的问题,我想不在于中国区团队,而在于宝马总部,在于在座的大多数人。”
  施润博的笑容顿时诚挚了不少,冯先生确实是位厚道人!
  “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这其实是很做知名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通病,就是他们一边喊着叫着,中国区是他们最重要的市场,另一方面,却又对中国区市场各种歧视。”
  “简单点说,就是用更高的价格在中国销售自己的产品,还不会让中国的用户,享受到其它国家用户的待遇,比如,新产品上市时间迟,售后服务政策霸道,产品有问题,首先朝用户身上推……”
  “就是在中国用户身上赚取更多的利润同时,还不会向中国用户提供比如美国和欧洲用户所一定会享受到的服务。”
  看着冯一平说得这么不客气,雷瑟夫心想,他不会是买了我们宝马的汽车,然后被坑了吧!
  “以往,中国的用户选择不多,但现在,我们的选择多了起来,以往,我们对很多汽车在国外的售价及相关的服务不了解,但现在,我们有很多的渠道,去了解这些信息,比如我们的汽车网,比如我们在国外生活的侨民……”
  雷瑟夫觉得自己必须要打断冯一平的话,“冯,宝马始终把中国市场,当作最重要的市场,宝马也一直努力为中国的市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冯一平摆了摆手,“这些话,你没必要对我说。”
  “接下来,我谈谈我留意到的宝马中国区在推广方面一些可以改进的方面。”
  把宝马总部这么损了一通,再说中国区的问题,施润博应该就不会有那么介意。
  “首先是广告,宝马目前在中国投放的广告,拿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适用的,它有全世界的共同性在里面,所以,它肯定缺乏个性。”
  “我想,最适合中国的广告,应该是这样的,中国的用户看了感觉很好,但拿到其它国家,可能就是无效广告。”
  施润博看雷瑟夫一眼,记下了这一条,雷瑟夫也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下了这一条。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可能还是跟宝马总部的各位有关,”冯一平接着说,“这可能就是宝马总部制作,让中国区投放的广告,拜托,你们至少可以把广告中宝马车的德国车牌,换成中国的车牌吧。”
  那边有一个人脸色有些红,冯一平认定,他应该是负责广告业务的高管。
  “还有,宝马在中国投放电视广告的时间,都是非常黄金的时段,但是,宝马的目标消费群体,应该是相对繁忙的人,他们中的很多,都会很晚才回家,根本就不可能在七八点的黄金时段看电视。”
  “……作为推广策略之一,宝马在世界上,就一直赞助着三大运动,高尔夫、帆船和F1,但是各位有没想过,中国目前有多少人会关注这些活动?”
  “高尔夫还算好,帆船,目前在中国还是一个很小众的运动,关心F1的中国人,就更是不多。”
  雷瑟夫看着冯一平,冯一平也看着雷瑟夫,其他人,包括施润博在内,这会也都看着冯一平,下面的呢?
  但冯一平就是没有再说什么。
  韩国芳看着对面的那些人,切,你们以为,我们老板的便宜,是这么好占的?
  过了好一会,雷瑟夫才问道,“其它的呢?”
  冯一平喝了口水,“就这些吧。”
  我说的已经够多了。
  雷瑟夫看着冯一平的样子,知道他还有很多意见,但就是不想提,还真是一个精明的家伙啊!
  但他此时对冯一平,那是服气的,因为冯一平说的这些,确实都说到了点子上。
  而施润博对冯一平,那就更服气了,虽说这说的是中国区的问题,但实际上,冯一平都把这些问题,推给了宝马总部。
  真是个厚道人啊,他又一次说,嗯,他投之以李,我当报之以桃,明年,和汽车网这样的优质合作伙伴的合作,看来一定的加强。
  哦,还有中国的Youtube,那也会是一个很好的推广的平台。
  雷瑟夫知道冯一平看穿了自己的图谋,又露出八颗牙齿,笑着说道,“现在,我想,我们可以就冯之前提出的那些可以合作的方面,进行具体的探讨。”
  早该探讨了,非得让我给你们上上课。
  要说你们这些自以为精明的家伙,其实真是傻得可爱,我冯某人做事,一向厚道,先把我们的合作谈好,你再问这些问题,我不是会说得更具体细致?
  但即便是这样框架式的合作协议,真谈起来,也不是一项简单的事,尤其是牵涉到宝马和冯一平旗下,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多家公司的合作——其中大多数是给冯一平送钱,比如广告,还有,嘉盛锂电池,宝马也希望能了解它的性能。
  至于宝马这么做,是不是存了更了解特斯拉的心思,冯一平一点都不在意,因为他对特斯拉,有完全的信心。
  你知道了特斯拉电池的性能,那又如何?知道了,你也不一定能像特斯拉那样,把那么多锂电池,管理控制得那么好。
  就是同样能控制好,那也不是短期能达成的,就是达成了,那又如何?
  关于特斯拉,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跟宝马提起,那就是,人工智能在特斯拉上的应用。
  他相信,以自己那么早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未来其它汽车厂商想在这方面追上自己,没什么希望。
  冯一平十点整抵达的宝马总部,直到下午四点多才离开,雷瑟夫送他到楼下时,满面笑容的说,“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冯一平和他握手道别。
  这时,最近好几天一直都阴沉沉的慕尼黑,天上的乌云忽然散去,太阳跳了出来……


第二百四十章 自问
  傍晚时分,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在慕尼黑的街头,只因为冯老板突然就来了兴致,希望从住地走到慕尼黑著名的皇家啤酒馆。
  因为今天和宝马交流得很顺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很高兴,可能也是因为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