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7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打这个电话期间,冯一平整整喝了两大杯凉水。
但效果总算不错,乔布斯总算又一次安静了下来。
虽然免不了有些烦,但冯一平也因此觉得有些轻松,因为这充分说明了,乔布斯对这次运作的看重。
这很好!
那么,现在问题是,华尔街,你们究竟能撑到什么时候?
第一百五十三章 风暴眼
如果能听见冯一平的话,此时在华尔街,一定会有人接着他的话说,“大佬,我们早就撑不住了啊!”
中国人说,十二年一个轮回,美国人说,一切,都有一个周期。
对一些在华尔街待得时间够长,经历过几个市场周期的人来说,他们会知道,金融危机,其实无非就是一个市场周期的一部分。
而市场,永远在好的时期和艰难时期之间循环。
包括美国在内,全球各国的经济,在历史上从来不是匀速发展,都如同海浪一样呈现自然的涨落。
往往在经历一段欣欣向荣的扩张期后,就会因为信贷扩张造成金融杠杆过高、供给增长过快超越需求等原因,而出现紧缩周期。
经济危机,便是紧缩周期的高潮部分。
中国人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美国人说,风险中,蕴藏着机会,而机会中,也隐藏着风险。
都不用回溯太长,只看最近二三十年,一些人根据经验,也会得出,下一次危机,应该正在迫近。
1987年,美国股市在经历了7年的大涨之后,在10月16日那个黑色星期五,无预警地出现暴跌,随后的几周内,恐慌传遍全球股市,演变成一场全球危机。
到那个月底,美国股指已经下跌近四分之一。
10年后的1997年,高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因为错误的汇率政策,和过热的经济,引发了亚洲金融风暴。
虽然亚洲金融风暴对美国影响不大,但到7年前的2000年,被炒上天的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斯达克股指暴跌,全球的高科技行业,随之进入长达两三年的寒冬。
之后,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让美国经济,成功的回暖。
而目前华尔街所面临的危机,正是跟这些成功的刺激了市场的举措,有着必然的联系。
随着经济的好转,美国人对证券投资的需求,日益增大,在最近的几年,用来投资的证券,不愁卖不掉,只愁货太少,不愁没人买。
所以,对华尔街的那些人来说,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设计出更多的产品来。
于是,就连华尔街的很多人其实都不太明白的一些新产品,迅速被推了出来,而其中最受追捧的,就是和房地产有关的证券。
因为就是从华尔街的那些人的角度来看,居者有其屋,也是美国普罗大众的愿望,有几个傻瓜,会蠢到把同样凝聚了自己一生心血的房子断供?
汽车还有可能断供,因为即使被银行收回了汽车,日子还可以过,但如果没了房子,日子怎么过?
一大家子人都住到马路上吗?
于是,以房贷为基础,一大堆的证券被衍生出来,并迅速被各机构,以及投资者,抢着买入。
后来被证实引爆了这场的危机的产品,担保债务凭证,CDO,无论是对华尔街从业人员,还是对希望投资的民众来说,在07年之前,都还属于金融创新的宠儿,是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
从华尔街从业人员今年节节上涨的收入,就能直观的看出,相关的情况,会有多火爆。
从美国税务局的统计数字来看,2006年,华尔街三十多万员工的年平均收入,超过了30万美金,是美国人平均收入的七倍左右。
而我们都知道,以美国的生活成本来说,年收入5万美元,就是一个地道的中产家庭。
应该说,不是没人在拿到这样的高收入之后,会产生“当前的市场是不是存在泡沫”的疑问,但是,这些人,也相信华尔街的风险定价评估体系。
所以,应该不会的有大的问题。
这样的火爆情况,在今年发生了一些变化,许多人手上还有很多的货,但是,好像价格下跌得很快。
但一开始,没人觉得这有问题,这只不过是市场的暂时调整而已,所以不少人选择拿在手里不肯出手,到了现在,一些人终于隐隐的觉得,哎妈,这市场,是不是整体不行了?
华尔街。
美国的第五大投行,也是不动产放款抵押证券领域的领导者,贝尔斯登的办公楼里,一种令人不安的情绪,正在这家有着80余年历史的公司里四处游荡。
贝尔斯登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人,拉尔夫·塞欧菲,现在可以说,是焦头乱额。
拉尔夫·塞欧菲,掌管着贝尔斯登两支基金。
其中的一只,高级结构信用策略基金,简称HGF,成立于2003年10月,主要投资于低风险、高评级证券——比如被标准普尔评级为“AAA”或“AA”的CDO的基金。
靠着贝尔斯登的影响力,这支基金轻松的募集到了15亿美元的资产。
在赛欧菲的领导下,通过使用杠杆工具来投资,在随后的三年多的时间里,这支基金,确实给了投资者非常理想的回报。
基金的规模,也迅速扩大,最高峰时期,募集资金超过百亿美元。
当然,贝尔斯登自身的收益,更加可观,他们收取的业绩费用,高达20%。
赛欧菲,因此一时成为了贝尔斯登和用户心目中的明星经理人。
但从去年开始,随着房地产行情的下行,赛欧菲手下的基金经理,陆续收到一些投资者准备建好就收的赎回请求。
而一旦出现赎回,基金就必须卖掉一部分证券,而因为房地场行情的下调,相关证券的市场价格,低于他们的预期。
这样的结果是,HGF的业绩费将受损,之后,亏损报告可能会吓坏其他投资者,从而导致更多的赎回……
彼时为了避免陷入那样不利的循环,在06年8月,赛欧菲说服管理层同意,成立一个新的基金,“高级结构增强型杠杆基金”,也就是HGELF。
它是HGF的升级版,杠杆更高,但因此回报率也更高。
至于高杠杆带来的高风险,“新基金还是相对安全的,因为我们的管理技能高超,并会做一些对冲。”赛欧菲当时对投资者说。
出于对贝尔斯登,以及赛欧菲的信任,也处于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或者说,出于对高回报的期待,一些从HGF赎回资金的投资人,转而投资了HGELF。
但从那时到现在,虽然有一些回调,但美国房市,并没有如赛欧菲所期待的那样,出现明显的上升。
而因为使用了高杠杆的缘故,HGELF,非常容易在房价回落中遭受损失。
如果说在之前,赛欧菲还能继续让投资者保持乐观,呼吁他们期待着市场的好转,到现在,赛欧菲自己也觉得,事情不可能迎来转机。
因为根据他拿到的财务报表来看,使用更高杠杆的HGELF的所有资产,此时已经化为乌有,HGF的资产,略好,但也同样所剩无几。
更关键的一点是,这个所剩无几里,还包含着他上个月,游说公司管理层,而获得的16亿美元的应急资金。
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就造成了这么巨大的损失,曾经意气风发的赛欧菲,此时一筹莫展。
他再看了一下最新的房产走势,走势依然令人沮丧,并没有出现他所期待的奇迹。
而桌上的电话,表示有来电的灯,不停的在闪烁着,那必然是询问基金状况的投资人。
而那些投资人中,包括了一些连贝尔斯登都不敢怠慢的大客户,比如,高盛、美林、摩根大通等华尔街知名投行。
赛欧菲想了想,整理了一下,拿着相关的资料,朝公司CFO的办公室走去。
这个曾经的明星经理人,此时看起来,竟然很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场巨大风暴的风暴眼,而这场风暴的杀伤力,也远超他此时的想象。
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常
下午两点,张弘的同学,三男两女,抵达嘉盛假日酒店大堂。
除了一位东北的姑娘,其它的三男一女,和张弘一样,都是生于内陆,长于内陆,虽然不是第一次来到海边,但大海对他们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他们眺望着不远处碧蓝的大海和洁白的沙滩,大声说笑着,走进这家高档酒店的大堂,没有丝毫拘谨的样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弘的这几个同学,家境也都不错,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还有闲心出来旅游。
找工作都找不过来呢。
但他们一进大门,马上就拘谨起来,“我去,这么多人?”
大堂里,人多且不说,看起来彼此之间都非常熟络。
以他们的经验,也看得出来,这些人肯定不是什么旅游团,因为他们不论男女,一个个的看起来,都非常沉稳自信,明显属于事业有成,在CBD里肯定都算个人物的那种精英。
在这么多精英面前,这几个家境不错,不缺梦想,也自视甚高,但还没走出校园的年轻人,齐刷刷的感觉到了压力。
之前的张扬,马上收了起来。
我们这究竟是遇上了什么事?
“喂,”张弘笑着一路小跑着过来,瞅了那个个子高挑的姑娘一眼,“你们总算到了。”
“别提了,还不是这两位小姐,一会停下来拍照,一会停下来拍照,尤其是小艾。”一个同学也指着那个个子高挑的姑娘说。
也不知道他这是抱怨,还是借机拉近关系。
那被称作小艾的姑娘笑了笑,没有回应同学的抱怨,“张弘,这是有什么事吗?”
“刚好是嘉盛佳缘网的来这里开会。”张弘简短的说。
顿时又是一声“我去!”
“他们待遇这么好的?开会也到这样热门旅游地的五星级酒店来进行?”
“这个,我也不清楚。”张弘摇头。
表现最积极的那个男同学这会有些激动,“哎哎,冯总这一阵子在国内,你说,他会不会参加这个会议?”
“好像是在这。”张弘说。
顿时,包括小艾在内,大家都激动起来,“喔,运气这么好!”
张弘心说,那又如何,想见到他同样很难,“小艾,你们俩住楼上,我们四个住后面。”
“你说的,是后面的别墅?可以啊同学!”
“别墅啊,为什么不让我们住?”同来的另一个女同学马上有意见。
张弘何尝不想把俩女孩子都带到别墅里去,关键是姐姐看着不说,冯一平说不定也会关注这里的情况。
所以他是真不敢。
“住主楼挺好的,”小艾说,“张弘,你说,我们有机会碰到冯总吗?”
张弘想了一下,你要是真想见,倒也不难,只是,这个事,不太好提。
他摇了摇头,“这个,应该只能碰运气。”
……
顶楼,冯玉萱站在窗前,“就说你每次回国,都喜欢来这边,这边,是真漂亮。”
“江和海,还真是不能比,尤其是我们那,黄得跟黄河一样的长江。”
“我跟你说,放眼看着这蔚蓝的大海,不但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整个人也觉得从内到外,都轻松了起来。”
“要不你到这边来?”冯一平笑着说。
冯玉萱白了他一眼,“那是,你成年累月的不着家,我也跑到这天涯海角来,把年纪越来越大的爸和妈丢在家里。”
面对姐姐的抢白,冯一平只能干笑。
虽说爸妈现在,都还不用人照顾,他们随便在哪,也都不愁没人照顾,但他和姐姐两个人中,有一个离爸妈近点,自然更好些。
冯玉萱站在窗前,看着眼前的美景,竭力想说几句切合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切的话,但她不是冯一平,憋了半天,最后只憋出来一句,“舒服啊!”
她坐下来,拿起一盘冰镇西瓜,“不过,我觉得好奇怪。”
“什么好奇怪?”
“大家都知道,以前随便哪家公司开个会,要是特意到外面酒店吃饭,而不是在餐厅聚餐,你都会很恼火,何况现在,你都大老远的从美国请回来一个那么抠,都比妈以前还要抠的犹太人,负责成本控制。”
“那这一次,你怎么把整个佳缘网的中高层主管,全部请到这边开会?”
“都报销来回的机票不说,还安排大家入住在这里,这里怡佳的酒店好几家吧。”
“所以,这次的这些事,真还不是你风格,谁都觉得,你像变了个人一样。”
“这话可得好好说说,我们出去随便找人问,看其它的公司的雇员,谁不羡慕我们公司的福利?”冯一平大声说。
他这话,也是真的,嘉盛的雇员,在大的福利待遇方面,国内真没几家公司能比得上。
只提出来一条,就能把什么国企私企外企全部KO。
他们哪一家,能在一线城市,用成本价向员工销售住房?
而且还帮着解决首付的问题?
冯玉萱摇了摇头,“谁还不知道你啊!”
冯一平、嘉盛集团的抠,不止是嘉盛集团的员工,其它的合作伙伴,也都知道。
在有些方面,嘉盛确实大方,比如说付款方面,只要跟他们的合作走上了正轨,就不存在什么账期之类的问题。
但在有些方面,那是真抠。
基本上,只要你不是合作方的老板、总经理一级的人物,到了嘉盛,随便到哪个公司,对不起,就别指着有宴请,一律在员工餐厅用餐——包括那些牛哄哄的老外也一样。
至于酒足饭饱之后去唱个K,按个摩,跳个舞之类的腐败,更是想都不用想。
包括住宿,虽然他们旗下就有酒店,但一般来说,能给你在怡佳快捷酒店里安排个房间,就已经非常不错,你就别想着他们把你安排住进嘉盛假日酒店里。
坦白说,一开始,嘉盛这样的风格,还真有些不受待见。
因为对那些辛苦出差的人来说,这样的事,本来就属于是福利的一种。
但到现在,嘉盛这样的做派,倒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开始效仿嘉盛的做法。
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专家,说对这些方面的严格控制,正是嘉盛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原因,也是嘉盛的各个团队,尤其是高管们,没有出现问题的原因。
这也正是嘉盛之所以这么出色的原因。
嘉盛在这些方面,都有这么的严格的制度,而且能一直坚持下来,监督也非常得力,那可想而知,嘉盛内部的各项流程,有多么严密和科学……
但无论如何,对熟悉公司运作,以及熟悉冯一平的人来说,这次的安排,确实非常反常。
“你跟我说说,这次为什么这次这么大方?”冯玉萱追问道。
“我们最近是表现得不错,今年也应该能实现翻番的增长,但这样的表现,和之前相比,也没什么出奇啊,完全不值得你花这么大的代价为我们庆祝。”她自己在那里逐一排除原因。
“你知道什么是老板吗?”冯一平问,“或者说,你知道老板和员工,最大的区别在哪吗?”
“那就是,兴之所至,老板想怎么干,就能怎么干,他可以立规矩,他也可以选择不遵守立下的那些规矩。”
“也就是,他制定规则,但又超脱于规则,这,才是做老板最吸引人的地方。”
冯玉萱摇头,“在嘉盛,你超脱一个试试。”
在嘉盛,哪怕是冯一平,也有好多他超脱不了的规则。
冯玉萱安静了一会,突然说道,“哦,我知道了。”
“什么?”
“你这次,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在会上,你要宣布一个让大家不满的消息,对不对?”
第一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和冯玉萱一样敏感,但所有人,都感到了公司这次安排的反常之处。更反常的,是他们向高层打听,也打听不到什么消息。
真相的揭晓,又快得出乎他们的预料。
在会议一开始,在不少佳缘网的主管们还在激动着的时候——因为印象中,冯一平还是第一次这样参加这样的公司大会,冯一平就直接说出了一句让大家都沉默下来的话。
“开宗明义的说吧,我反对佳缘网在近期上市。”
这一刻,坐在主席台上的那个年轻人,不再是会前和大家握手时,那个温和亲切,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更像是一个明星,而不是一个老板的年轻人。
这一刻,他是那个在波云诡谲的商海中,成功的创办了一家又一家公司,被所有的同行、外行所佩服,所敬仰的商界大亨,和超级富豪。
那个比他们大多数人都还要年轻的年轻人,此时说的话,对他们来说,就等同于规则,就是违抗,也绝不会有大家所期待的结果。
因为,他是佳缘网绝对控股的股东。
感受到他话里的力量,这些让张弘的那几个同学都拘谨起来的精英们中的大多数,瞬间沉默下来。
明明是在阳光明媚的海边,不少人都觉得,天地间都阴暗了下来。
冯一平把大家的反应都看在眼中,但他接下来的话,依然没有丝毫缓和的余地,“关于佳缘网,我肯定不会谋求它在美国上市。”
他的话,让大家的情绪又低落了几分。
不少人,此时都有了和冯玉萱一样的明悟,这次之所以有了这样让大家都觉得不真实的安排,原来主要要跟我们说的,是这样让大家都会觉得沮丧的问题。
有些人,甚至都觉得有些心灰意冷。
在自己在公司工作期间,公司上市,尤其是在美国股市上市,对所有人来说,不仅是一份难得的荣耀——毕竟国内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还是不多。
更是会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有那样,大家的期权,才能变成让他们激动的一大笔财富。
看看汽车网,想想怡佳快捷酒店吧。
而此时兜头给他们泼了一大盆冷水的年轻老板,绝对有着把佳缘网轻松运作到美国上市的本事。
但现在看来,到美国去上市,已经彻底没戏。
“为什么我不会谋求佳缘网在美国上市?”冯一平问道。
“因为即使我们在美国上市,也注定不会有好的结果。”他自问自答道。
“为什么会这样?”
“相信我,这绝不是我危言耸听。”冯一平食指指着桌面,以一番不容置疑的态度,说出了这句话。
“因为,美国人对相亲业务并不太理解,我们这样纯粹基于中国国情发展的公司,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最后的结果,就是沦为垃圾股。”
从后来的经验看,国内的公司,有一段时间,是一窝蜂的跑去美国上市,但后来,又出现了集中的退市潮。
这其中,固然有美国、包括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不了解,以及一些做空公司,对中概股的狙击等因素……价值被低估,是他们从原本觉得高大上的美股退市的主要原因。
“我想,大家应该都不愿意沦为那样的故事的主角。”
如果真如你说的一样,我们自然不愿意。
试问,谁又愿意自己的期权,变得一文不值呢?
当然,前提是,事情会像你描述的那样发展。
那么,会吗?
有些人在无声的交流看法。
以年轻老板被所有人肯定的好眼光,以年轻老板对美国的了解……无论如何,他会这么说,虽然不一定会确保就是那样的结局,但至少会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那样的结局。
虽然有人开始免不了会想,冯一平之所以这么说,会有其它的考虑,但再想一想,都放弃了这样的猜测。
虽然他们目前是婚恋行业的领导者,但国内其它做婚恋的公司,也不是一两家,其中的一些,从来就没有掩饰要到美国上市的意图。
如果冯一平说这番话,是基于其它的考虑,那么,未来等国内其它的婚恋网站在美成功上市,并且得到追捧之后,他今天的这番话,无疑会对他个人的声望,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综合考虑,他肯定不会为了佳缘网这样一家规模的公司所蕴藏的利益,来败坏自己的名声。
虽然难免都有些沮丧,但冯一平话说到这份上,那些不止一次的做过自己是在美国上市公司高管的梦,自此名利双收,一举跻身上流社会的高管们,此时都接受了这样的一个现实,赴美上市,可能真不合适。
但这也不会让他们绝望,没机会到美国上市,不是还可以在国内或者港股上市吗。
况且,老板你第一次参加佳缘网所有主管都出席的会议,一开始就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让不少人梦碎的消息,接下来,按理不是要说个好消息来冲一冲?
冯玉萱留意到了大家的情绪,心说看来你们中的很多人,是真不了解我弟弟。
对他这样的人来说,他这样奢华的安排,是好享受的?
冯一平同样注意到了大家的反应,“我想我清楚大家现在的想法,但是恐怕,”他摇了摇头,“目前寻求其它的方式上市,我和公司,也不会赞同。”
霎时,好多人都有些躁动——包括台上的一些人。
为什么?你难道就那么不希望我们的期权,能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
不少人此时觉得,不但是天空,连自己的人生都阴暗下来。
竟然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那我们之前那些年的努力,那些年的砥砺前行,算什么?又为的什么?
在接连经历了这样巨大的失望之后,这一刻,他们看着坐在台上正中间的那个人,那个在此之前,他们一提起,就觉得骄傲,觉得自豪的人,都感觉非常陌生。
我们的老板,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还是说,这才是我们的老板,原本的样子?
也是,老板啊!
再好的老板,那也是老板。
你还能真的指望,老板能实实在在的站在你的立场考虑问题?
老板,说到底,最在乎的,只能是利益。
除利益之外的那些,包括好名声在内,都是附带的,有,固然好,没有,那也就没有。
“我理解大家此时的心情。”冯一平又说了一句。
好多人连头都不抬,理解我们的心情?才怪呢!
有些人这会,真是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他们在恼火的想着一系列问题。
回去之后,该如何跟老婆孩子,或者老公孩子说?
难道也轻轻飘飘的说,就别指望我会一夜之间暴富,因为我们老板不想让我们公司上市?
他们此时的心情,做出这个决定的人,多半不会了解,但他们能猜到,家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心情。
得知这样的消息之后,会不会出现家庭矛盾,那也真未可知。
有些人非常清楚,肯定不排除这样的可能。
所以,你是真的理解我们的心情吗?
你这样的决定,不但会影响我职业生涯中的成就,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我的家庭。
冯一平把大家的反应,都看在眼里。
他也清楚自己的这番话,所带来的影响,但他又偏偏非说不可。
换一个人,换成此时在台上的佳缘网总经理来说,那一定会遭到大家的当面反对。
“我知道,A股对让我们上市,很积极,国内股市近期的表现,也非常抢眼,我们的业绩,也支持我们登陆A股。”
有些人抬起来头,看着那个他们觉得陌生的人,所以,为什么不呢?
第一百五十六章 狠话
业绩完全够格,监管机构额交易所也支持,大环境又这么好……真可以说是万事俱备。
如果现在上市,我们的股价表现,一定会非常亮眼,也就是,大家的期权,虽然变不成美元,但也能变成大把的人民币……
所以,为什么不?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炒股,”冯一平环视了一周,“看起来,有些同事,应该已经入市。”
在座的这些位,哪怕期权依然只是期权,并不能变现,但他们的经济状况,无疑都非常不错。
至少,也会是所在城市的殷实中产,面对国内这么火热的势头,他们也忍不住心动,那也非常正常。
“即使没有入市,我想所有人对目前称得上火爆的股市,都会有关注。”
“毕竟,这是一个原本到农贸市场买菜都要精打细算的阿姨,在看了看自己户头当天的收入后,都会大方的给家里加菜的时候。”
“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基本上,只要你买到了低价的股票,哪怕前面带ST,也能获利的时候。”冯一平简要的总结了目前股市的火爆。
“但也正因为如此,在座的各位,对这样的股市,如果不能保持警惕,你首先,不是一个合格的股民。”
“其次,你也不是佳缘网合格的主管。”
“我不要求大家对大势,能有清楚的看法,但如果在这样狂热的时候,你都不能保持冷静和警惕,那么,你如何带领你的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得到用户的认可?”
又有人在交流看法,这会嘀嘀咕咕的这些人,多半在股市上有投资。
听冯总这话的意思,是对股市的走势,不看好?
“我想其实所有人心里都知道,先不论目前的股市有没有泡沫,至少现在这样的状况,非常不正常。”
“在类似这样的情况下,有些人心存侥幸,能理解,但作为公司管理人员的各位,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就越是要冷静,越是要稳健。”
“一线的员工,可以冒险,因为他们冒险的后果,一定程度上可控,但如果在座的各位冒险,那后果可能会超出我们的预料。”
“如果在座的各位一起冒险,那,我们想成为笑话都难,我们只会成为灰烬。”
“所以,这是为什么我反对在这个时候,启动在国内上市进程的原因,我们不能所有人都心存侥幸,希望这波行情,能持续到我们成功上市,最好,能持续到我们的股票解封,顺顺利利的减持套现之后……”
冯一平站了起来,“我想请大家现在就打消这样的念头,世界上,绝没有这样的好事。”
“我说的这样的好事,不止是这个火热的牛市,不会顺应我们的要求,持续到那个时候。”
“我主要说的是,大家不要想着,我们现在的主要目标,就是上市,然后,等着套现。”
“抱着这样想法的人,我想,现在就可以提出来,我保证,公司会以你满意的价格,赎回你持有的期权。”
有这样的好事?
看着台上不但激动而且很严厉的冯一平,所有人都觉得,肯定没这么简单。
当然没这么简单。
“但在那之后,对不起,请你带着那笔钱,麻溜的离开,从此山高水远,再也不见。”
拿钱滚蛋?但如果价格合适,这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哦!
“什么时候,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