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7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当了房东近一年的时间后,她辞掉了因特尔市场部门的工作,加入了谷歌。
因此也有人称她为“谷歌之母”。
她加入谷歌的时候,正怀着第一个孩子,因此成为了谷歌第一个生孩子的员工,所以一手设计了谷歌的日托中心。
生完第二个孩子,修完产假回来,就组织开发了对谷歌至关重要的AdSense。
上个月,也就是敲定DoubleClick的交易时,她又生下了第四个孩子。
上车的时候,梅耶尔想着苏珊那现在都掩饰不住的小肚腩,看了看自己平平的小腹,不知道怎么回事,毫无来由的就有些羡慕。
等被旁边的鸣笛声惊醒时,她觉得,我一定是疯了,我怎么会羡慕那难看的小肚腩?
她把后视镜转过来,看了看镜中的那张脸,很好,正是褪去了青涩,最为灿烂动人的时候,随便一眼看过去,都漂亮得无可挑剔。
只是,她又看了看小腹。
苏珊都已经有了4个孩子,或许,自己也到了可以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
佩奇办公室里,布林也在,看到苏珊进来,他连忙站起来,让出自己坐着的沙发。
“苏珊,”佩奇还在键盘上敲了几下,“孩子们准备得怎么样?”
“没问题的。”苏珊笑着看了布林一眼。
下周末,她妹妹,也就是安妮沃西基,将会嫁给布林——是的,布林的女朋友安妮,就是苏珊的妹妹。
她的几个孩子,也将在那个不对外开放的婚礼中,担当重任。
“是SEC批准了我们收购DoubleClick的交易吗?”佩奇终于放下键盘,坐了过来。
虽然他们两家已经达成了协议,但因为被收购的DoubleClick是一家上市公司,因此,同样需要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的批准。
“不是,”苏珊摇头,“但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个也应快了。”
“我今天想和你们谈的,是另一个问题。”
“广告方面的问题?”布林看了佩奇一眼。
苏珊负责的除了并购,就是广告业务,既然不是购并方面的问题,那自然是广告方面的问题。
而布林和佩奇,此时大概猜到了苏珊会说什么。
“是的,”苏珊身子前倾,两手五指交叉在一起,很郑重的样子,“有了桑德伯格的加盟后,Facebook的在线广告,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经和我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竞争。”
“我清楚,冯对公司的发展很关键,可以说,他以前是一个非常称职的战略总监。”
“但到现在,他无论是作为战略总监,还是第三大个人股东,是否称职,已经有不少同事有些议论。”
“不仅是Facebook,我们和冯的公司的竞争,也越来越多,比如在在线视频领域。”
这一领域,同样是苏珊的负责范围(原时空里,同样是她主持了对Youtube的收购,并且后来担当Youtube的负责人),不过,和Youtube相比,这一块目前可以说非常之不成功。
“我们在社交领域的发展,同样和他的公司有冲突。”
“我这么说,并不是指责冯应该把Facebook和Youtube的创意,提供给公司,因为我们都知道,冯对这两个产品,应该在没有加入谷歌之前,就有了安排。”
“只是,在目前各方面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线广告领域的冲突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我团队里的一些同事,目前意见越来越大。”
“坦白说,我有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就这个问题向他们解释。”
佩奇看着窗外沉思。
苏珊这么说,那就说明,她个人,其实对这方面,也有些看法。
“苏珊,我理解你的顾虑。”他说。
“我今天来,是想问一个问题,”苏珊认真的看着他们俩,“我总觉得,你们和冯,在很多问题上,好像达成了默契,那么,是不是在未来,我们有可能购并冯的公司?”
第九十二章 说服
佩奇也看了布林一眼,果然是这样!
布林悄悄的耸了耸肩,好像说,她们一家都这样。
佩奇看了门口一眼,身子也有些前倾,“苏珊,一直以来,我们和冯,在很多问题上,都有默契,但是,你提到的有些问题,目前来看,还为之过早。”
这说的,自然是谷歌收购冯一平公司的问题。
这个问题,他们俩和冯一平,都没有明确的谈,但是他们彼此确实也有一些不可言说的默契,当然,在Facebook还没有发展到上市阶段的时候,谈这个问题显然不合适。
和他们不一样,冯一平目前怎么看,都不缺发展资金,Facebook的前景,又这么光明,他根本就没有出售自己公司的必要。
这一点,并不是基于他们以及谷歌和冯一平的关系才这么说,这一点,目前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界,其实都形成了共识。
所以,无论是Facebook还是Youtube,发展到现在,并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提出收购的想法。
虽然整体来说,Facebook和Youtube,目前尚不能跟微软以及谷歌相比,但大家都清楚,向冯一平提出收购他的Facebook和Youtube,那大概相当于向盖茨提出收购微软,向他和布林提出收购谷歌一样,非常搞笑。
因为,他们本来就很有钱,而且都不是一般的有钱,他们拥有的财富,这一辈子都挥霍不完。
而他们的公司,在各自的领域,又分别占有可以说绝对的优势,也就是,它们都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所以,他们得是脑子有多不正常,才会同意去卖自己的公司?
苏珊只想了想,就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
她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谁会有那个勇气和自信,敢跑到冯一平的面前说,“我要收购你的公司。”
如果真有那样的人,都会受到她的讥笑,因为那人一定是头脑不正常,或者是,想通过这样的事,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当然,这样的人,想必连冯一平的面都见不到。
“我想,至少苏珊你会更明白另一件事,从投资谷歌到现在,冯可以说一直在优先为公司考虑。”
“你还记得,当初放弃了自己在电子地图方面的布局,并把相关的成果,全部转让给我们吗?”
苏珊默然。
包括后来冯一平在云计算和云平台方面,对谷歌的支持,她都非常了解。
可以说,冯一平和他的公司,从来没有主动涉足谷歌已经有布局的业务领域,反倒是谷歌方面,颇多跟风之举。
因此公允的说,无论是作为战略总监,还是大股东,冯一平都非常称职。
“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谈这个问题,但我想,大家对Facebook的担忧,主要应该是来源于他们不断增长的用户数,以及相比我们,他们掌握了更多的用户信息,所以大家觉得,在未来,他们的广告投放的精准度,会比我们更高?”佩奇问道。
“因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很明显,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雅虎,以及微软。”
确实如此,Facebook不过启动自己的商业计划不久,他们的广告平台,上线也不久,目前在在线广告领域的收入,可以说和谷歌这个排在第一的老大哥,相差甚远,反而是雅虎和微软,目前占据有不小的份额。
尤其是雅虎,他们之前坐的,可是谷歌现在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看,Facebook和谷歌的竞争,肯定有,但必然不如雅虎和微软那么迫切。
苏珊和她的团队,之所以对此有些焦虑,应该是出于对未来趋势的担忧。
因为他们都知道,在广告行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精准投放。
广告行业的铁律,就是精准投放的平台,消灭掉粗放式投放的平台。
如何做到进行精准投放呢?重点在于知道足够多的用户特征,如年龄、性别、爱好等等。
谷歌之所以取代雅虎,成为了在线广告领域的王者,是因为雅虎那样的门户网站,压根不知道浏览他们新闻的用户是谁,有什么特征。
而在这一点上,搜索引擎,显然会更有优势,因为用户在搜索时,其实已经表现出自己的偏好。
谷歌的广告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来在搜索页上,向用户展示相关性较高的广告。
而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因为直接掌握有更多用户的信息,显然会在这一点上,能比谷歌的搜索引擎关系链做得更好。
苏珊点点头,“我承认,我和同事的忧虑,确实有一部分,是基于未来的发展。”
“因为我们有信心战胜雅虎,也有信心无惧于微软的挑战,但因为Facebook在精准投放方面的先天优势,在未来,它一定会是我们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我们欣赏你和团队的远见。”佩奇说。
其实他和布林,能明白苏珊和她的团队,以及谷歌的一些人,目前为会对冯一平和他的公司,而不是雅虎或者是微软,意见更大的另一些原因。
因为相对那两个对手而言,冯一平是妥妥的自己人,而很多时候,显然是来自自己人的竞争,更让人觉得难受。
这形同于有一些背叛的感觉。
“关于广告领域的竞争,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佩奇站了起来,走向放在墙上的写字板。
“从我们自己以及行业的相关数据来看,”他在写字板上写下了两个词,“照片和游戏,占据了绝大多数的页面浏览量。”
“所以提升我们广告份额的有效途径是什么?自然是提高我们在这两个方面的流量。”
他这时看了布林一眼。
布林马上接着说,“苏珊,你知道这个看法是谁提出来的吗?”
你既然问得这么明显,那么多半是冯一平了应该,“冯?”
“是的,正是冯,所以在他的建议下,我们正准备研发一个新产品,那就是,谷歌图片。”
“我们相信,这会是我们最惊艳的产品之一。”
苏珊顿时明白,他们三位在对两家公司的竞争和未来发展的问题上,一定有着高度的默契。
这一事实,自然也印证了对谷歌而言,冯一平的称职。
“我想我明白了。”她喃喃道。
她越来越觉得,冯一平的所作所为,真的无可挑剔。
“当然,我们也觉得,Facebook,确实和我们存在一些竞争,”佩奇又坐了回去,“有一组你可能并没有留意的数据,近来,我们的员工流动率有上涨的趋势。”
“难道说,这其中的很多人,都去了Facebook?”苏珊马上问道。
最近一段时间,她又是忙于收购DoubleClick,又要生孩子,确实对自己业务范围之外的事情,关注不多。
“是啊,”佩奇有些无奈,“你要注意了,虽然你的团队,目前加入Facebook,只有桑德伯格一个人,还是在我们同意的情况下,被冯挖走的。”
“但我们可以肯定,接下来,一定会有其它成员,也会选择加盟Facebook。”
“所以我们近期也在关注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觉得Facebook比我们更有吸引力。”
“有没有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苏珊想了想,“我们的一些在财务上没有压力的同事,现在会选择为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为了收入工作?”
谷歌上市到现在,随着股价的坚定上涨,有越来越多的谷歌人,虽然还没有实现通常意义上的财务自由,但确实有了不再忍受工作中的压力的条件,有了为自己的兴趣工作的底气。
所以说,有时候,员工钱太多,那也是并不都是好事。
苏珊是谷歌第16位员工,除掉第1位的佩奇和第2位的布林,在她前面加入谷歌的另外13位员工中,目前有三分之一已经选择离职。
而这些人的去向也很集中,都选择成为了投资者,也有两位,在成为投资者的同时,自己也在创业。
但他们创业的底气显然更足,因为即便是创业失败,他们也能轻松负担那样的损失。
“应该存在这样的可能,”佩奇点头,“所以这就让我们去分析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我们的员工,会对Facebook更感兴趣,或者说,为什么他们觉得,在Facebook工作更有趣?”
“是我们的工作氛围,还是我们的团队建设,或者是在我们这里,他们个人的发展前景,不如在Facebook?”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竞争,显然能促进我们做不少有益的改进。”
“我最近在想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越成功,就越来越多的沾染上了雅虎以及微软的一些习气?”
“而现在的Facebook,就像是几年前的我们?”
但这又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了。
佩奇陷入了新的思考中,布林说,“但我们可以确定一件事,未来不管你的团队中,有多少人,有多核心的人,选择加入Facebook,我想,我们都不用担心,Facebook会复制我们的AdSense来。”
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苏珊相信,即使是那些现在对冯一平有一些看法的员工,也不会存在这样的担忧。
他们完全相信,冯一平领导下的Facebook,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对了,”佩奇站起来,又坐回自己的电脑后,“这个问题,你其实可以直接跟冯进行交流。”
“我想,他一定会乐于和你分享他的一些观点。”
“好的。”苏珊知道,这是结束谈话的意思。
只是,你们都让我和他去谈这样的问题,还说你们和他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会没有默契和共识?
“冯什么时候到?”苏珊问布林。
“婚礼的前两天。”布林说。
他结婚,冯一平自然不会缺席。
……
相对与谷歌的从容和自信,位于纽约华尔街的黑石,最近这两天,气氛就一直比较紧张。
这无疑是一家非常成功的金融公司。
这么说吧,在去年,黑石盈利超过22亿美元,人均创造利润295万美元,是华尔街另一巨头高盛,人均利润的8倍。
因为这个缘故,黑石的创始人,以及精神领袖,史蒂夫施瓦茨曼——他还有我们更熟悉的另一个名字,苏世民先生,此时已经被誉为华尔街的王中之王。
然而,这位王中之王,此时相当的不爽,甚至可以说,非常的愤怒。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他们希望投资的重点,为此,他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包括全方位的分析中国的特色。
由此,他们为自己的大中华区总部,选择了一位非常得力的负责人。
该负责人,是香港特区前政府财政部门的负责人,在中国的政商两届,有着非常丰富的人脉资源。
正是在他的努力下,黑石刚进入中国,便即将拿下一笔30亿美元的投资。
中国新组建的汇投公司,将花费30亿美元,在黑石IPO之前,购入他们近10%的股份。
这可以说,是一个相当让人振奋的消息。
然而,现在这笔已经接近签字的交易,突然就黄了。
这让苏世民很愤怒。
其实,这笔交易的重点,并不是那30亿美元,他确信,自己公司的股票,不会没人认购。
他最在意的,是和汇投这样的公司,在资本层面上展开合作,会给自己投资中国内地带来的便利。
但是现在,这个如意算盘,显然是落空了。
究竟是谁,搅黄了这笔交易?这是愤怒的他,此时最想知道的事情。
而他想知道的这个人,此时正准备动身前往美国。
第九十三章 同样直接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所陈述的事实,冯一平现在有清晰而直观的认识。
尤其是在他的能力中最关键的那一部分,完全可以说是来自于命运的偏爱也不为过的情况下,他总是觉得,在相关的事情上,自己应该负担起更大的责任来。
尤其是,现在的他,已经足够有了可以凭本心做事的条件,所以他主动承担了更多之前不愿意去碰的责任。
只是,对承担这些责任所带来的后果,老实说,他现在只想到了积极的一面,只想到了这样做,会带来的好处。
对于他这么做,可能给他个人和公司带来的麻烦,他还真没什么准备。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并不知道,华尔街有家公司的上上下下,此时正恨他恨得牙痒痒。
而黑石的大中华区上上下下,此时正咬着牙想把他这个搅局者给找出来。
整整三十亿美元的投资,外加和汇投这样特殊的公司,从此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利益共同体,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此后在内地,完全可以进入他们感兴趣的任何领域,这本来会是多么完美的开局?
然而,鸭子都已经端上盘子,准备端上桌的时候,居然跑掉了!
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是谁让他们的努力一朝化为泡影?
尽管此时,他们哪怕经过多方努力,依然找不到一点端倪,因为冯一平的那份报告,尽管有扩散,但能参与那样问题讨论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只是,只要是墙,总会有围不住的那一天,何况,冯一平这么搅一下,得罪的,可不只是黑石的上上下下。
相信过不了多久,想知道的人就会知道,冯一平就是这一切幕后的那只黑手。
那会,自然免不了会发生一些事。
只是,黑手先生这会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他此时,已经到了美国。
……
阿曼达今天很高兴,因为是妈妈,而不是莱蒂西亚,来幼儿园接她回家。
在妈妈有了餐厅要管以后,来幼儿园接她的次数,越来越少。
车刚开进院子里,她便看到了站在门口的莱蒂西亚,以及摇头晃脑的跑过来的糖果。
只是,妈妈都还没下车呢,车门怎么就打开了?
“嗨!”冯一平从车尾闪了出来,“惊喜吗?”
阿曼达猛然看到他,脸上先是一喜,跟着小脸就板了起来,“哼。”她把头扭向另一边。
“宝贝,还生爸爸的气呢。”冯一平把替她解开安全带。
阿曼达依然不理他,傲娇的从他旁边跳下车,向正在冯一平脚边献媚的大狗抱过去,“糖果!”
“走,我们一起去玩。”
冯一平看着被拉着项圈,还不停的回头张望,和压根没有回头看一眼自己的女儿,真正体会到了人不如狗的凄凉。
拿着包和钥匙站在旁边的黄静萍,看到这一幕,忽然就觉得有些小小的快意,叫你得意,呵呵,女儿总算也有把你当空气的时候!
“其实,她还是很想你的。”
冯一平认真的看了她一眼,“能不要幸灾乐祸得这么明显吗?”
“哈哈哈,”黄静萍靠在他身上,“我就是忍不住,呵呵呵。”
这女人,还是什么醋都吃!
这就是有了孩子以后会出现的一些事。
孩子呢,会在爸爸妈妈那里争宠,反过来,大人们有时候也是一样的,会希望孩子喜欢自己更多一些。
人啊,有时候确实挺幼稚的。
但其实,冯一平看得出来,小家伙看到自己的时候,还是很高兴。
这从她那小步子那么欢快就看得出来。
晚饭的时候,冯一平还在努力,“阿曼达,这是我从国内带来的,你最喜欢吃的……”
“妈妈,我要你给我夹。”
“哎。”黄静萍乐悠悠的给女儿夹了一个鸡翅。
那鸡翅,一看就不是大路货色。
这也不知道是堂哥东正他们第几个版本的精品散养鸡,听说不但吃的草是精心挑选过的一些有滋补性质的药草,连吃的虫子,都同样不简单,基本上,炒一炒,或者炸一炸,都可以成为一盘硬菜。
包括它们喝的水,里面的各种微量元素,也都经过专门的调配。
反正他们有钱在这方面投资,那些省里的专家们,也乐得和他们一起闹腾。
总之,这鸡,闻起来就一个字,“香!”沁人心脾。
吃起来也就一个字,“鲜!”隽永超然。
看到冯一平看着女儿拿着鸡翅啃,看都不看冯一平一眼,黄静萍迎着冯一平的目光,还了他一个“我也很无奈,我能怎么办”的眼神。
好吧,看来她看戏还没看够。
“阿曼达,晚上想听什么故事?爸爸这次从国内,带来了很多故事书……”
“妈妈,你晚上接着给我讲昨天晚上没有讲完的故事好吗?”
“好的呀,”黄静萍轻快地说道,“乖,好好吃饭啊。”
“嗯。”阿曼达冲着妈妈,甜甜的笑了下。
好吧,看来这小家伙,也还没演够。
不过,哼哼!
吃水果的时候,冯一平忽然问黄静萍,“明天要跟我去马场吗?好久没去那边看看,不知道它们还记不记得我。”
“我明天事情多得很,我可没时间。”黄静萍马上说。
“那,阿曼达?”冯一平转向女儿。
“莱蒂西亚,我要洗澡。”阿曼达径直走开。
她听到背后响起一声深深的叹息,“真没劲,那我也不去了。”
冯一平看着阿曼达依然头也不回的离开,难道,真的失策了?
他这个时候,可不好说那我带着文森特一起去。
如果那么说,就是在挑起俩孩子之间的矛盾。
……
晚上九点,书房里有一个轻轻的脚步声响起来,冯一平听到了,但他连头都没回。
穿着睡衣的阿曼达在爸爸身后静静的站了一会,见他还是没反应,就伸手在他背上碰了两下。
“哦,阿曼达,有事?”
“你别伤心,明天,我陪你去啦。”
“去哪?哦,你说马场啊,我明天有事,没时间。”
顿时,泪花在阿曼达眼里打转。
趴在门口的黄静萍,狠狠的瞪了冯一平一眼。
在阿曼达准备擦眼泪之前,冯一平一把把她抱起来,“骗你的,爸爸当然有时间。”
“哼。”阿曼达又不理他。
“别生气啦。”
“不,你坏。”
“我坏吗?”冯一平做出挠痒的姿势来,阿曼达顿时憋不住了,“呵呵,不要。”
“那还不理我吗?”
“爸爸,我爱你!”阿曼达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
但回到美国的这第一个工作日,冯一平确实很忙。
所以苏珊直到接近午饭的时间,才见到冯一平。
“你好冯。”这是她第一次来冯一平的办公室。
和目前看起来有些闹的谷歌办公区相比,这里的布置和氛围,就是另外一种风格。
不过,这可能不只是个人喜好的原因。
在看到楼下那么多助理后,她就非常直观的了解到,冯一平有多少工作需要处理。
这样相对安静的环境,确实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欢迎你苏珊,”冯一平合上一个文件夹,站起来把苏珊迎到会客区,“恭喜你,看起来恢复得不错。”
“谢谢,毕竟生孩子对我来说,已经是一项经验很丰富的事。”苏珊笑道。
确实,她现在毕竟已经是四个孩子的妈妈。
再努力一下,就够得上俄罗斯英雄母亲的标准了——生五个孩子。
“呵呵,你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对了,这是我从中国带来的一份礼物。”冯一平把放在一旁的一个大盒子递给她。
那是嘉盛自己出产的婴儿套装。
“非常感谢你,冯,”苏珊看了一下,“我今天来……”
“我知道,佩奇跟我说起过,”冯一平靠在沙发上,轻松的看着苏珊,只是说出来的话,却不太客气,“苏珊,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在一些事情上,Facebook站在雅虎和微软那一边,你觉得会怎么样?”
第九十四章 驳斥
应该是陆续有人下楼用餐,或者是休息,园区里此时热闹了起来。
这些声音,让苏珊觉得亲切。
她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位印象中总是很和气的冯先生,原来也会这么直接。
而他的这种直接,给了同样喜欢直接的苏珊很大的压力,哪怕他此时依然在微笑着。
当然,也许是冯一平说的那种可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个世上,总是免不了会有阵营之分。
商场和战场,本质上,确实没有什么分别,所以阵营之分会尤其明显。
和战场上不同的是,在商场上,实力最强的那位,往往找不到什么盟友,而排在它身后,离它最近的那些对手,却往往是天然的盟友。
在线广告领域,就是如此。
排在谷歌之后的雅虎和微软,此时就是天然的盟友,谷歌在处处被他们针对。
苏珊有些不难想象,如果冯一平的Facebook,也加入雅虎和微软的阵营,那她和她的团队,该会面临多么大的压力。
她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眼界还不够高,因为她此前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谷歌和Facebook的竞争问题。
虽然说从当前的局势来说,谷歌好像也不需要盟友,但从长远来看,有Facebook这样一个未来的发展连苏珊都觉得警惕的盟友站在自己这一边,而不是站在另一边,那无疑是一件好事。
而原本,Facebook就应该是站在雅虎和微软那一边。
最熟悉和雅虎以及微软竞争态势的苏珊非常明白,Facebook选择和谷歌一个阵营,那么,雅虎和微软的那个联盟,只会越来越弱势。
苏珊清楚的感觉到了差距。
无论是和冯一平,还是和佩奇布林。
不止是眼界上面的,还有格局上面的。
她只会教条的看待面临的竞争,而他们那三位,显然是站在更高的层级,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从而他们能更准确的抓住问题的核心。
这个核心就是,相对来说,就是不考虑未来的可能的合并,谷歌和Facebook的竞争,现在也算是内部矛盾,顶多就是盟友间的争执。
“抱歉冯,我以前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看待过这个问题,有你站在我们这一边,我们无疑会更轻松。”她说得很坦白。
冯一平点了点头,他喜欢和这样坦白的人打交道。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另外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比较过,Facebook的用户,是不是比其它网站的用户,更多的使用谷歌的产品?”
苏珊又愣了下,她摇了摇头,“也没有。”
“这么说……?”
“是的,”冯一平肯定的说,“Facebook的用户,会更多的使用谷歌的产品,我想,你回去只要做一个简单的比对,就能清楚的得出这个结论。”
也就是,一定程度上,Facebook的用户越多,谷歌的用户也就越多,难怪他们三位的关系能这么好。
“我们再说另外一个问题,虽然随着网络的兴起,传统的媒体,尤其是纸媒这样的内容分发平台,目前颓势越来越明显。”
“但从整个广告市场来看,电视广告,目前依然是广告市场的主体。”
真正的智能手机,也就是苹果的iPhone,还要等到下个月才能上市,4G也并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