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资商的名义收购,两方来一场省钱第一的友谊收购赛。
  谁知道一场大雨下来,一下子就祸起萧墙,三车间一跨,刘胖子也跟着被关了进去,然后顺带着牵连进去一串人,只剩下他这一个备选方案。
  原本这也没什么,可是这下子直接引起了市长的关注,然后,有佳就被引了进来。
  “你跟我说实话,资金你现在真的筹措不出来?”姜副区长的这话,沁着一股冷意。
  “真的,姜哥,我所有的钱,都投在老家的一个房产项目上,真的抽不出来。”
  梁秘书主动把自己的小手覆在姜区长的手上,“是啊姜哥,那个项目还在搞基建呢,不过呢,等预售证一下来,就可以收些钱回来,现在老吕手头是真紧。”
  “那就是比资金,我们比不过,看来只能从其它方面想办法给有佳添点堵。”
  “要不,就说有佳收购的意图,就是为了那近百亩地?”吕有富说。
  “愚蠢,你现在把这样的话放出去,以后我们这么运作?”他们的真正意图,才是那近百亩地,现在主动提这个,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那,要不就说有佳根本没有生产方面的经验?”
  “他们是没有,但他们自身就有这方面的需求,你呢,一没经验,二没需求,不是更不合格?”
  吕老板说一条,姜副区长就反驳一条。
  “是,可是,你说该怎么办?”
  “我想想,”姜副区长一下下的轻轻拍着梁秘书的小手,“有佳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资金充裕,收购后的生产也有保证,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优势……”他沉吟着端起茶杯,里面已经空了,吕老板连忙亲自给他倒满。
  “我们的优势就是关系,那个有佳初来乍到,和大家只是泛泛之交,这一点跟我们根本没法比,所以,我们就扬长避短。”
  姜副区长现在茶也不喝,“这样,我们不寻求收购,可以和铝制品厂合资,有佳在东华去和轻工局没什么过硬关系,合资这样的事,估计是不会干的。”
  他猜的真没错,只要是合资,冯一平绝对懒得废话。
  吕老板听了,也是一脸苦色,合资这事,他当然也不愿意,“老吕啊老吕,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区里有我,轻工局局有老刘,财政局也有我们的人,市政府里还有我们的人,先用合资这样的条件把有佳挤走,至于以后怎么办,有我们这些人在,那还不是简单的很?市长也不可能一直盯着这个小厂子,再说,谁知道她能干几年?我们这些人可不一样,比如说我,是要在这个副区长的位子上退休的,我可就指着这块地将来开发的钱当养老金呢,我会比你上心,放心吧!”
  晚上,顺道在仓库那混了餐饭吃的冯一平回家后,看到了小舅发过来的传真,三处地方,代表了三个特色,一处是在市中心,一处是在机场大道旁,靠近将要建成的高尔夫球场,最后一处,前面临江,后面又有湖,风景独好。
  冯一平把这三处标在大地图上,用心回想了一会,小舅果然比他运气好,这三个地方,不在后来的轻轨线上,也不在高铁线上,和后来扩建的立交桥也离的很远,总之,虽然各有买点,但都很不错。
  不考虑其它的,他个人最喜欢的,还是最后的那一块地,省城的特色就是沿江,而且湖多,这一块地把这两个特点都囊括了进去,别人他不清楚,以他自己的经验而言,去其它城市出差,首选就是这样富有地方特色的酒店。


第五十八章 选址
  黄静萍高高兴兴的从家里回来,马上听冯一平说了方颍芝来家里的事,当时那个表情啊,冯一平好长时间后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哦,她来了?”黄静萍尽量装的云淡风轻的样子,但是两边气得鼓鼓的腮帮子却怎么也掩盖不住,想挤个笑脸出来,却怎么也做不到,冯一平觉得,她眼睛里愤怒的小火苗,现在绝对能点燃一座山。
  “那是她带来的苹果。”冯一平指着还放在墙根的那个小纸箱对她说。
  “这样的东西,好看是好看,单里面说不定就有烂的。”好像在这些事上,女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就会说出一些语带双关的话来,而且绝对不显得突兀。
  “对,我看都没看呢,让她在家也就坐了十多分钟吧,然后就说有事,把她送出门,之后就一直呆在仓库那。”
  冯一平后来经验告诉他,这样的事,说比不说好,早说比晚说好。
  果然,听她说完,黄静萍的脸马上就解冻了,高高兴兴的从包里往外拿东西,“这是我妈炒的南瓜子,这是她给你做的布鞋,还有堂嫂纳的鞋垫,看,好看吧!”
  这东西吧,虽然是个实用品,但因为纳起来很费功夫,还要花钱买各种彩线,一般也就是农村那些出嫁的大姑娘为自己准备嫁妆时做的多一些,像这一双,肯定是她堂嫂出嫁前就已经做好的,东西虽轻,情意却重。
  “好看。”冯一平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手工鞋垫,怎么说呢,图案都很传统,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至于真的好看吗,好吧,冯一平觉得很亲切。
  而且这东西,其实不吸汗,而且有些硬,冯一平觉得它最大的用途,就是放着看。
  其实这也是它的一大功能之一,那些新嫁的小媳妇们,确实是经常把自己出阁前的这些针线活,拿给到家里串门的那些姑娘媳妇看,潜台词就是说,看,我是多心灵手巧。
  黄静萍还没献完宝,“这是爷爷自己做的炸辣椒干。”
  这个也算他们这的特色小吃吧,把辣椒剁成末,和上粉,面粉行,糯米粉也行,加盐调味,然后切成小条状,晒干后,放到油锅里炸,焦脆香辣,可以做菜,有时也被当作零食。
  比如初中的时候,就有同学把这带到学校里,虽然知道是菜,有事没事的就拿几块出来嚼,然后不到两天呢,一个星期的菜全被他当零食吃了个精光。
  自从爸妈到省城以后,冯一平就没吃过这个,此时闻着那香里带着辣的味道,想夸一句,不过,还没说话,就先打了一个喷嚏。
  “还有,这是四斤猪板油,让我们自己把油熬出来。”她提出一卷白白的,肉乎乎的东西来。
  这也是个好东西,乡下再缺钱的人家,出了猪之后,这一般都是不卖的,特别是那些青菜,比如现在遭霜打过后的小青菜,用这油一炒,那味道,绝了!
  “还有花生,红薯干,南瓜干,茶叶……”黄静萍一样样的往外拿,冯一平一样样的往厨房柜子里收,“你怎么拿了这么多?”
  “家里知道有车接我,什么都要我带,有些我看到外面有卖的,懒的拿,不然更多。”冯一平怎么觉得,她回家,好像是一副回娘家的姿态。
  忙好后,黄静萍拿给冯一平一个信封,“怎么又拿回来了?”
  “我爸妈说,这个不能收,而且,里面还多了一千,是他们给我的。”
  “那就先放着,以后一起给他们。”老实说,冯一平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他本来还存了小心,想多给点吧,又怕后来她家里胃口太大,才定下来一个月五百,结果他们不收不说,还给了黄静萍一千,这样看来,她爸妈还是很明事理的。
  晚自习后,黄静萍还是老规矩,挤在冯一平怀里看电视,“以后不许她到家里来!”呵呵,冯一平就知道这事她还没放下。
  “恩,坚决不给她开门!”
  “说真的,你找谁都可以,就是不能找她,”黄静萍认真的对他说,“学校追她的人很多,可是她。”
  “只选贵的,不选对的是吧。”冯一平帮她把话补完全。
  “对,就是这样,你怎么知道的?”
  “你以为我像你啊,看个人都看不准。”
  “哪有,我原来没跟她打交道,逛街那一次,是小晴事先没跟我说,把她叫来的。”
  又是一个周六的下午,以梅义良为首的一行人,在几个殷勤的政府官员的带领下,再一次勘察市中心的那块地,冯一平混在里面,很不起眼。
  这块地靠近人民路,有二十亩大小,前面临街,后面是一片老旧的小区,估计过上几年就会拆迁。
  面积是够,不过冯一平不太满意,后来市中心的酒店扎堆,而且同质度很高,想要做出一些特色来,比较难。
  机场大道旁边的那块,地方够大,周边风景也不错,就是有点偏,在这一块开发别墅挺好,做酒店就可能有点孤芳自赏的意思。
  最后的那块地,冯一平一看就喜欢上了。
  它其实是陆上向江里突出的一部分,有点像个半岛,在后面的湖,和前面的江之间,夹着一块一百多亩的地,这一块,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荒地,杂草丛生。
  现在到这也很麻烦,要从沿江大道绕很远的一段路,从半岛的后面进来,再到这最前面,不过,冯一平看着江湾对面的沿江大道,笑了,哈哈。
  后来有个成功的地产商最爱干这样的事,低价拿一块比较偏的地,然后建一座桥连接到主干道上,原来需要的半个小时以上的车程,马上变成几分钟。
  他几乎马上就决定,把这块地全部拿下来,酒店建在中间,沿江的那一块,全布置成草坪,以后可以作为西式婚礼的主办地,对,中间还可以挖个露天泳池。
  左边就建一个礼堂,专门承接各种宴席,右边呢,可以考虑建一个综合性的水上乐园,沿湖的这一边,可以开发些别墅出来,别墅和酒店之间,除了绿化,还可以建露天的运动场,比如现在还算高端的网球场什么的。
  非常完美的一座综合性五星级度假酒店的蓝图,就这样在冯一平心中勾绘出来。
  他有些小激动,向被一群人簇拥在中间的小舅走去,这时,后面又是一行人快步走过来,走在最前面的人,看着冯一平这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走在窄窄的路中间,毫不在意的把他往旁边一拂,“让让。”
  然后笑着对后面的一个中年人说,“孙区长,那就是嘉盛的梅总。”
  他们正准备打招呼,却看到嘉盛的那一群人,以梅义良为首,都有些怪怪的看着这边。
  冯一平在旁边,向小舅示意自己没事,现在跟他说这些也不合适,说不定还会被旁边的这些人看出端倪来。
  梅义良这才热情的伸出手迎向孙区长,“孙区长,怎么还劳您大驾亲自过来!”
  “财神爷到了我地盘,我这个做主人的不出面,怎么说的过去,怎么样,这地方不错吧!”
  “这边太偏,太荒,没什么人气,我怕酒店开在这里,到时都没人找的到。”
  “怎么会呢梅总,你看看这边的风景,再说,地价也便宜啊。”
  回家后,梅义良听了冯一平的决定,不太赞同,“那块地太偏,你建一座桥,虽然是方便了,但是这桥得额外花多少钱?怎么比得上另外的那两块?”
  没办法,你跟现在的他们说后来的发展速度,没几个人会信,后来的省城,没几年的工夫,沿湖沿江的地带,基本上都开发成高档住宅区,就这块地,后来绝对是稀缺资源,地价不会比市中心的便宜,而现在,顶多只有市中心的三分之一。
  “相信我,小舅,这一块肯定最好!”


第五十九章 不欢而散
  就在市工具厂宣布智通公司开发的ERP系统成功通过验收后没几天,周星宇带着人,加班加点忙活了这么长时间,总算把购并市铝制品厂的方案做了出来。
  冯一平把这份方案看了两天,觉得挺好。
  筹备小组最后的结论是,如果以他们的方案成功购并,能帮公司节省大量的时间,可以轻松的招募到优质的工人,整体来看,会比建一个新厂节约五分之一左右的成本,同时,可以提前半年的时间投入生产。
  与此同时,按姜副区长的授意,吕有富也重新做了一份方案,交给了市里成立的铝制品改制领导小组。
  在吴秘书的安排下,有佳的团队很快就和市经贸局,市财政局,市轻工局以及铝制品厂的代表开始了谈判。
  有佳的方案是,承担铝制品厂包括银行贷款在内的全部的债务,这一块的支出是213万,所有设备和厂房作价50万上交到市里,总计263万并购铝制品厂的所有资产。
  包括管理层在内,工厂的128个员工,全部留用,但一律下岗,重新通过竞聘上岗,购并后的工厂将投入300万改造厂房和设备,这128人还不能满足用工需求。
  与会的政府官员,周新宇虽然一一拜访过,但是在谈判桌上,向来没有含情脉脉的时候,一开始,争论就很激烈。
  参会的市财政局副局长首先提出了反对,“厂房和设备作价五十万?就厂里的那几辆车都不止五十万,还有三座车间和里面的设备,一栋办公楼和两栋住宅楼,这么多资产,只值五十万?”
  “我们公司的意见是,原有的三座车间,因为存在安全隐患,会全部拆除,新建标准的轻钢结构厂房,办公楼和住宅区,会在两年后,也予以重建,所以,铝制品厂的这些建筑,其实也是负资产。至于那三辆车,也就是购入两年多的帕杰罗还能再用,另外两辆,已接近报废的边缘,厂里的设备,大多数都已经过了使用年限,而且维护和保养很不得力,十能存一就不错。”
  经贸局的副局长提到,“之前拖欠工人的工资呢?”
  周新宇斩钉截铁的说,“这个我们概不负责!”
  其实,上交给市里的那五十万,里面就包括了这个用途。
  轻工局的刘副局长原来一直在抽烟看着这份方案,这时把烟按熄,深情的说,“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也到铝制品厂实习过,那时的铝制品厂,是市里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每年能向市里上交几十万的利税,只不过在近几年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是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我们的工人同志们,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同志们对市场的变化不是很适应,是有必要引入新的力量,但是我觉得,整体出售没有必要,另一方的方案是和市里合资,我就觉得很好嘛!如果按有佳方案上的条件,给他们铝制品厂百分之五十以内的股份,那我和局里的同志完全同意。”
  周新宇当场就想起身走人,看着对面刘副局长声情并茂的把这当作演讲台,他只觉得恶心,还真是小看了这些当官的不要脸程度。
  三天前,他带着礼物去拜访这位刘副局长的时候,对方还非常赞同这份方案,当时的夸奖声还历历在目,今天就完全站到了另一边。
  按他的意思,就是不算之后的改造投入,有佳投入近三百万,只得到这样一个破工厂最多百分之五十的股权,产品的销路也靠有佳,同时头上还一堆婆婆管着,当他们失心疯吗?
  出于礼貌,他耐着性子在重述了一遍自己的立场,“不论是铝制品厂的资产,还是我们的出资额度,以及对工人的安置方案,我们都尽到了最大的诚意,在做这份方案的时候,我们决策很严谨,而且每一条都有缜密的数据作为依据。我们的前提是,不接受合资,同时,也希望双方的意见,都能经得起推敲。”
  高志毅直一些,适时在旁边补充了一句,“按这样说,好像是铝制品厂红火的不得了,我们找上门来求入股一样。”
  刘副局长闻言,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周新宇刚才的话还比较委婉,高志毅的这话,就相当于是啪啪打脸。
  高志毅毫不犹豫的瞪了回去,尊重都是相互的,你想把别人玩弄于鼓掌间,还让别人尊重你,天底下没有这样的好事。
  主持会议的经贸局副局长问财政局的意见,“你的意见呢?”
  财政局的副局长表态,“我觉得这份方案诚意不够大,如果可能的话,当然是合资最好。”
  市经贸局的态度比较中立,但从副局长个人的感情上讲,当然也是希望合资的好。
  周新宇没想到,按着冯一平不占市里便宜的主旨,做出来的这样一套方案,居然遭到了反对,“我再重申一次,我们有佳原本的计划,是新建一家工厂,已经在省城和周边几个市里进行了考察,是在市政府的提议下,本着合作共赢的态度,我们才提出了这样的一套方案,现在看来,双方分歧太大,我觉得暂时没有谈下去的必要。”
  谈判不欢而散,周新宇这时已经不再气愤,只是有些郁闷,冯一平只好变身政委,安慰这个中年大叔,“没事,这样还省事些,到时直接在省里建一座工厂,到时那些招商的负责人会跟在你屁股后面跑,多好!”
  “我没有其它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他们一个个都打着为集体利益着想,为工人利益着想的幌子,却偏偏不接受对集体和工人最有利的方案。轻工局的那个刘副局长,在那样的场合,甚至信口开河,完全就不是做事的态度,我都怀疑他主要的目的,就是搅乱这场并购。你当初的顾虑是对的,并购这样的事情,确实能不碰就不碰,可惜了我们这么多人,这么长时间的工作。”
  “周总,现在说可惜还为时过早,说不定接下来就会有转机呢,你们把方案调整一下,工人还是负责接收,但只承担铝制品厂的外债,而且所欠银行的贷款要分两年还清。”
  其实,今天的这个结果,最郁闷的应该不是周新宇,估计是方市长吧!


第六十章 反转
  冯一平这么一说,周新宇也明白过来,方市长叫他们有佳参与进来,本来就是为了不让吕有富他们得逞,现在兜兜转转这么大一圈以后,还是这个结果,你真当市长是老师出身,而且是女老师出身,就是好脾气的吗?
  她可也是个铁腕的女汉子,想当初,为了把一中建起来,九十年代初她就敢欠几千万,当时被她扔坑里的建筑公司估计不是一家两家,虽然市一中吸金能力超强,这钱肯定是能还上,可是,以前的一块,和现在的一块,那含金量能一样吗?
  眼下她以市长之尊,亲自过问一个小小的工厂改制的事,结果这样不如人意,她能高兴才怪呢!而且,女同志嘛,你不要指望她能出乎你意料的大度。
  郑乐志在旁边问,“那还要去找我阿姨吗?”
  “先不要管这事了,我们先回省城,我给你放两天假。”
  方市长事情很多,一到了办公室,好多时候时间都由不得自己安排。
  今天上午,送走了省里一个副省长,中午,又出席了欢迎来考察的一个兄弟城市代表团的酒会,下午,针对在建的新火车站等几项市属重点工程,又开了一次市长办公会,然后,接待了几个来汇报工作的县级领导,之后,再处理紧急的文件,闲下来时,已经六点多。
  她靠在大班椅上揉着太阳穴,突然想起来,有佳和市里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两天,也应该有个眉目了吧,“小吴,有佳的谈判进行得怎么样?”
  吴秘书把茶杯盖子揭下,再放到她面前,“不太顺利,暂时搁浅了。”
  “哦,什么原因?”
  “市里的一些同志,不同意全盘被私企并购,倾向于合资,有佳不同意。”
  方市长轻轻吹开上面的浮茶,“他们的感情我能理解,再不成器的儿子,也总是自家的儿子,接下来怎么安排的?”
  “暂时也没安排,有佳的人都已经回了省城。”
  “乐志呢,这两天也没来找过我?”
  “没有。”
  “给我打他电话,问问他们怎么想的,谈判不都是互相妥协吗,哪有第一次不顺利就彻底撂挑子的。”
  “市长,打不通,关机了。”
  “那算了,叫他们明天早上把两家的方案和谈判记录拿过来。”
  第二天一到办公室,吴秘书就把那两份方案和谈判记录放到了方市长桌上,不一会,他就听到里间传来“啪”的一声响,他走进去一看,方市长在窗边走来走去,两个文件夹被摔在桌上。
  “什么逻辑?一方投入的资金不到另一方的一半,还要市里帮着融资解决大部分,对之后的生产和销售也没有明确的规划,所有的债务,也由合资后的新公司一起承担,就因为许诺只要49%的股份,他们就倾向于这份计划,他们这是对工作负责吗?他们这是对集体财产负责吗?你打电话,把他们给我叫过来。”
  方市长自己也打电话,她是打给市纪委书记,“徐书记,是我,没事,我就想问一下,铝制品厂的窝案,现在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还在跟进调查?谢谢!”
  参与谈判的三个副局长到了市长办公室,方市长在会议桌的一头签署文件,“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说说选择庄豪集团方案的理由。”
  这个陈述,当然要由力主合资的轻工局刘副局长来说,刘副局长言简意赅的说了他的理由,“综合过去几年铝制品厂的各项数据来看,是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还没有到非出售不可的程度,只要引入新的资金和熟悉市场的生力军,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出适销的产品,做好销售工作,铝制品厂一定能够再度焕发青春,为市里创造更大的效益,为了市里和铝制品厂着想,我个人认为,可以接受合资,但反对被购并。”
  “你所说的各项数据,我不清楚,我只问你,你知道这几年铝制品厂最大的客户是谁吗?我告诉你,是市政府!新建的火车站,新建的汽车站,各单位新建的办公楼,它能生产的,都让它生产,如果不是这样,它的负债只有两百多万?”
  “刘副局长,你跟我说说,别人承担全部的债务,还向市里上交五十万,同时准备投入三百万改造厂房和设备,却只能得到不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我也是第一次知道,铝制品厂的资产加起来居然值上千万,这是你们局里审计出来的吗?”
  “谈判不就是讨价还价吗,我这只不过是开价。”刘副局长分辨道。
  “你当这是什么?卖服装吗?你开一百,我还三十,我看人家说的没错,我们有些同志,不是开价,是信口开河。”方市长都不想说,为什么庄豪只出一百多万就能得到49%股份的事,有些事,明白就好。
  “还有你们两位,铝制品厂一年的支出,财政局清楚吧!”
  “人员工资,加上各项开支,一年要五到六十万。”
  “好,你们都觉得庄豪提出的合资划算,他对后来的技改和产品及销路有规划吗?没有!那能保证合资后不再要市里拨款吗?厂房不改造,能保证明年雨季的时候不再出事故吗?是不是,再等到明年,又启动新一轮的改制?”
  她这话说对了,姜副区长和刘副局长他们,打的还就是这样的如意算盘。
  “这样做不是在对市里负责,是在为市里增加负担。铝制品厂一年几十万补贴进去,响都听不到一个,工人还怨声载道,而我只要二十万,就能把一所乡中学由土砖房改造成楼房,你们都是一级领导,眼光要放长远啊同志们。”
  一个啃老的儿子,父母还能体谅几年,可是这个儿子不但啃老,还想方设法的串通外人,从父母这捞钱,这样的不孝子,还不如断绝关系的好。
  方市长的话就说到这,如果说到这个程度,经办的还是敷衍塞责,那她处理起来反倒简单,她正愁找不到人立威呢。
  另一方,听说方市长又向纪委关注了铝制品厂窝案的情况,姜副区长这下有点坐不住,把铝制品厂的地倒腾出来开发,从中捞一笔丰厚退休金的想法,暂时只能押后,从刘胖子他们那再深挖下去,估计他也不用考虑退休金的问题,直接到局子里去享受退休生涯吧!
  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吕有富的前期投入,于是,相关的一些人很快转变了立场,还是经贸局的,给周新宇打了个电话,邀请他回来重启谈判,周新宇电话是接了,不过表示,我现在没空,正和省城的几个区在接洽相关事宜。
  虽然知道他这可能就是谈判的一种手段,但是这一次,他们不能不急,吴秘书也终于打通了郑乐志的电话,说了方市长的意思,然后,市里也是派招商局的一辆车,亲自去省城把他们接回来。
  再一次见面,气氛就融洽了好多,刘副局长笑着对周新宇说,“周总,你太不够意思,我们就是开了个价,你还都懒得还。”
  “对不起,这样的谈判桌上,我还不习惯,也没有碰到过这样离奇的开价。”他不打算给刘副局长面子,要是工商局或者两税的,他还不敢这样得罪,可并购成功后,就跟你轻工局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有什么好在乎的,再说,上次刘副局长可没给他面子。
  “呵呵,周总真是个实诚人。”
  不过,等听了周新宇的新条件,他们又苦了脸,不说银行的贷款要分两年还,就是上交市里的五十万一分都没了,他们该怎么和方市长交待?
  主持的经贸局副局长,这次不敢怠慢,马上反馈给吴秘书,吴秘书帮着做了几次工作,他的面子还是要给,主要是他身后那位的面子还是要给,最后双方都有所退让,银行的贷款,一年之内还清,上交市里的,由原来的五十万,减为四十万,差不多是刚好把轻工局的那一份给减了下来。


第六十一章 路通了
  路这个字眼,有太多的寓意。
  对小时候的冯一平来说,他知道,沿着学校前的那条路,十几里外是外婆家,三十多里外是镇里,一百多里外是县里,三百多里外是市里,再往上,四百里外,五百里外,对他而言,那就是世界。
  对于现在的冯家冲村民来说,通没通路,是一个穷,还是富的标志。听着那些住在公路边,或者是路早就修到村里的人,来村里时说,“唉呀,还是你们这好,住在路边也烦,路上的那些车啊,三更半夜也不消停,大清早的就开始闹。”
  他们不傻,他们听得出那话里的炫耀和优越感。
  大夏天开工以后,在四叔的带领下,留在村里的,都有些年纪的村民们,只请了少量的工程机械,能用锄头挖的,就用锄头挖,挖出来的所有土石方工程,也都是他们一筐一筐的挑走。
  修出雏形以后,平整的工作也用土办法来做,用牛拉着石磙,碾了一遍又一遍,当然,在铺水泥之前,还是得请压路机压一趟。
  也许是老天眷顾,自开工过后,没有下过大雨,也没有出过一起大的安全事故,在冬月初,一条崭新的水泥路终于竣工。
  在揭下地膜和铺在上面的草席之后,平整的水泥路面,散发着银灰色的光芒,在家的男女老少们,像过节一样,拖儿带女的,笑着在崭新的路上走。
  四叔高兴的给冯振昌打电话,“路提前通了,大家一致决定,通过这条新路的第一辆车,只能是你们家的,现在路的那一头,我们都用架子拦着呢,你们快回来一趟!”
  得到这样的荣誉,让冯振昌很激动,放下了电话,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梅秋萍问他。
  听他一说,梅秋萍也和他一样,短短的失神了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