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餐厅,居然还主动提供发票,这又一次让金诚有些意外,只是,此时却不好把自己的身份报出来,“抬头不用写。”
  ……
  还是在怡佳快捷酒店,金诚召集手下开了个短会,一辆车去县城,主要是去图书馆,查阅前些年的报道,以及地方志。
  以前的那些资料,自然是做不了假的。
  几个人去镇政府,了解近几年的相关数据。
  他自己,则就在酒店里。
  当然不是休息,他刚刚就观察过,虽然硬件已经算不上最好,但作为五里坳最知名的酒店,怡佳快捷酒店,依然非常受那些前来洽谈业务的外地客商的青睐,酒店里,可以说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的人都有。
  这些外地人,想来不会下死力维护冯一平。
  ……
  一楼大堂印刷机旁边的沙发上,穿着整齐,手里还拿着一份资料的金诚,示意了一下,站在不远处拿着设备的同事开机了。
  他对那位来复印资料,听起来带着南方口音,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说,“来这里谈生意的人还真多啊。”
  那人打量了他一下,“可不是吗,谁叫这里机会多呢,老板你是来谈什么生意的?”
  “什么老板,我啊,”金诚把手里的那份资料扬了一下,“我是想做嘉盛婴幼儿用品的代理商,谁知道那边的负责人,现在没空。”
  “哦?”那位拿着复印好的资料坐过来,“其实童鞋和童装,我们那里的也不错,有机会你真可以去看看,这是我的名片。”
  “谢谢。”金诚接过去一看,浙南皮革厂,市场专员,董成兴。
  确实,他们那个市的童装和童鞋,尤其是童鞋,也挺有名。
  “我来是跟他们谈下一份合同。”既然不是同行,董成兴也没藏着掖着。
  “董总和嘉盛合作很长时间了?”
  “我们的皮革,在业内非常知名,不但质量有保证,价格也有优势,我们是嘉盛鞋业的首批供应商。”这位董专员,是位非常合格的销售,时刻不忘宣传自己的公司。
  “那董总对嘉盛,对五里坳,一定非常了解了?”金诚的戏也不错,“我这是第一次准备自己做点生意,觉得婴幼儿消费市场潜力很大,嘉盛又是国内知名的公司,有保证。”
  “但是说实话,这些年,倒掉的大名鼎鼎的公司,也不是一两家,而我这一次,可以说是把家里的积蓄全投了进去,你别笑话,还真是有些忐忑。”
  “呵呵,理解理解,”董成兴显然能理解金诚的犹豫,“你想做的这一行,我不是内行,所以这一行的前景,我不好说,但是嘉盛,”他拍了拍金诚的肩膀,“你就放心大胆的跟它合作,肯定没问题。”
  “真的?”
  “当然,你听我说,看一家公司是不是有实力,看名气,没用的,名气,都能吹出来,关键是看这家公司,对供应商的付款,是不是爽快。”
  “这一点,我可以说,国内没有一家公司,能和嘉盛比,我们也给国内很多知名的公司供货,但是那些同样名气不小的公司,账期三个月都还算好的,像嘉盛这样,跟供应商都是先款后货的,也有,但比凤毛麟角还少。”
  “而像嘉盛这样的规模,还能做到先款后货的,我们遇到的,就只有它一家。”
  “你知道,嘉盛不单单是鞋业公司对供应商是先款后货,它旗下所有的公司,包括一年销售额几百亿的便利店,都是先款后货。”
  金诚明白了这位董总的意思,“就是嘉盛不缺钱。”
  “对,要是缺钱,它能这样做?所以不用什么国际知名的审计机构去查,我们就能知道,嘉盛不缺钱。”
  “而且国内的很多公司宣传的时候,总是只谈自己的实力,有多少资产,销售多少,缴税多少,但就是不谈负债多少,而我们都知道,嘉盛最知名的,就是不借贷款,那你说,它的实力还用担心吗?”
  “再加上冯总的好眼光,说句丧气的话,怕是我们倒了,嘉盛也不会倒。”
  “所以,你要是真看准了,找嘉盛合作,准没错,当然,跟嘉盛合作,怎么说呢,也不全是好事。”
  “哦?是吗?”金诚对这个感兴趣。
  “主要是嘉盛的规矩特别大。”董成兴的说法,让他有些小失望。
  “嘉盛和我们合作,虽然是先款后货,可是一旦要是收到的货不符合要求,那不但要按照协议上的条款赔偿,而且哪怕只有一次,你就永远失去了供货资格。”
  “对的,它们不给人第二次机会,而好像他们对代理商,管理得同样很严格,同样适用这样的原则。”
  “难道也会取消代理资格?”
  “应该会,”董成兴肯定的手,“不止如此,我知道,从其它公司进货,应该都会有一个结算周期,但嘉盛没有。”
  “嘉盛不欠我们供应商的钱,所以他们在销售方面,同样是先款后货,概不赊欠。”
  这是因为原来冯一平做机电经营部的时候,真是被应收款给拖到哭,自然不愿意让嘉盛重蹈覆辙。
  “哦,是这样,”金诚点点头,“这样其实也好,清爽,而且我相信同等档次的产品,嘉盛的价格应该最有优势。”
  这是自然,因为原材料进货的价格肯定低,而经营过程中,财务费用又大幅降低了嘛。
  “对,金老板你看得明白嘛,”董成兴看了看表,“我得去鞋业公司,欢迎你到我们那看看,我有朋友,同样生产童鞋和童装,你去了就知道,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他还不忘为自己所在的城市代言。
  当然,这并不单单是他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这也是销售技巧之一,一般能这么说这么做的人,会让人感觉比较真诚。
  同时,这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行,有机会一定去,回见。”
  “回见。”
  金诚在那坐了一会,从这位萍水相逢的董经理的话来看,嘉盛不但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向来不欠别人的钱,还是一家很牛气的公司——从我们这里进货想欠钱?对不起,这样的生意我们宁愿不做。
  看着董成兴跳上一辆也是五里坳特色的电动三轮车,金诚想起一个问题,哦,忘了问他,第一次来五里坳时,五里坳是什么样子。
  不过,这个问题还真没什么难的,去镇的同事,去县图书馆的同事,很快都带回了相关的资料。
  不论是从数据还是图片上看,五里坳的今昔对比,那真是实打实的翻天覆地。
  而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自冯一平对五里坳镇进行投资时伊始发生。
  另一项让金诚这个对这些被报道成典型,知名的村、庄、镇,有些成见的人来说,无论是五里坳还是冯家冲,它们和之前的那些同伴们相比,有一个最大的区别。
  以前的那些成为典型的村或镇的一个共同点,无一例外,它们都是以集体经济为主。
  因而带领着大家致富起来的那些领头人,有极高的威望,这自然而然的会导致出现集权、一言堂,或者说父传子等等这样种种有弊端的情况。
  这些弊端,极大的限制了他们今后的发展。
  而无论是五里坳还是冯家冲,占主体的是私企,说白点,就是冯一平的公司,因此自然不会出现集体企业的那些弊端。
  而且这些公司的发展,也极大的带动了本地民众的致富,他们在家门口就有了可以挑选的工作机会,他们的相关出产,也能卖个更好的价钱,还不用收白条,或者被各种刁难……
  更重要的一点是,看得出来,虽然冯一平一直在不断的对五里坳进行投资,但他显然也在努力,配合当地政府,引进其它更多的外来投资,努力的降低他旗下公司,在五里坳的GDP里所占的比重。
  而这方面的成就,目前可以说相当出色,那么多国内知名的企业,都已经在五里坳投资设厂,还有不少,也已经达成了协议。
  只能说,冯一平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真不是盖的,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算是能点石成金一样。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寄望
  不过才到了短短的几个小时,金诚的另一个收获是,五里坳镇政府,这确实是一个让他都觉得钦佩的行政机构。
  不客气的说,五里坳镇政府出台的很多政策和做法,比如他们对本地地价和房价的调控,他们对公务员的管理,他们对商家诚信的管理……可以说,比一直以改革开放的步子大闻名的深圳,还要有前瞻性,还要科学合理。
  当然,这主要得益于五里坳目前的体量较小,所牵涉到的利益相关方简单,所以相关的问题,处理起来简单。
  结合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说法,金诚也知道,五里坳镇政府的这些让人称道的做法背后,其实都有冯一平的影子。
  不过才来五里坳镇几个小时而已,原本还心存不少疑虑的金诚就觉得,自己这个组,或许不用费力去拍摄了,完全可以直接引用以前的一些报道。
  原来的那些报道,是真实的;原来的那些同行,至少在这件事上,是有操守的。
  他来到酒店楼顶,冒着还有些刺骨的寒风,看着这座目前还稍显稚嫩,但从整体规划上看,已经有了大城市雏形的新兴城镇,一时竟然不能准确的想象出来,这里将来究竟能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
  之前的那些成为典型的村镇,它们还有一个最大的短板,因为那些村镇的经济,全由集体企业唱主角,随着它们的发展,它们自然会垄断当地所有的资源以及机会,自然而然的,那些土生土长的人,最大的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各种益处,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自然最高。
  这是一个那些外来人口,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而成为的阶层,这是一层他们无法打破的天花板。
  一个本来就不大的地方,却天然有这样固化的阶层,还能指望有多大的发展呢?
  但是五里坳不一样,在这里,机会面前人人均等,尤其是教育方面,从幼儿园到高中,目前对入园和入学都没有要求。
  按五里坳政府的胸怀和能力,以后也不会有这样的要求。
  这里以后能发展到什么地步呢?金诚冒着寒风在楼顶转了一圈,他依然想不出来。
  他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多半跟不上冯一平的眼光和胸怀。
  但他很肯定的是,从现在看,在这里出生和长大,在这里生活安居,无疑是幸福的。
  ……
  老陈此时相当不幸福。
  虽然说王总发飙是常态,尤其是在招惹上冯一平以后。
  可这一次的发飙,那是真的厉害。
  他其实也能理解,主要是这一次,王总抱了太大的期望,而且从之前的结果来看,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按照杨主任的安排在走。
  做空冯一平旗下公司的股票,得利的同时,顺道踩踩冯一平的面子,是王总想了好多次的美事。
  在对冯一平的抹黑可能会结束的当口,猛然听说这条路可能也走不通,你让他如何能不发飙?
  看到王总腾的一声站起来后,居然没摔东西,之后还坐了下去,老成就知道,王总这一次,那是火到了极点。
  “皮特说,香橼的莱福特认为,做空冯一平名下的怡佳和汽车网,不划算。”
  这是老陈自己总结下来,一个不会太让人伤心的理由。
  莱福特兴冲冲的研究了凯士资本提供的资料后,很快发现,这个冯一平,真不是好动的。
  凯士资本之所以找上他,主要是因为,莱福特此前已经成功的针对了几家中概股,或者说,那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就是莱福特赚钱的对象。
  而且他的成功率还挺高,目前来看,成功率高达百分之百,针对一家,就成功一家。
  但莱福特研究了那些资料以后发现,那些资料其实都用不上,至少从他这个找茬的专家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怡佳快捷酒店还是嘉盛汽车网,都不存在违规或者是造假的情况。
  而这两条,是之前他成功狙击其它中概股的凭仗。
  当然,在做期货时就不规矩的莱福特,在从事做空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模范的循规蹈矩。
  对于那些感觉没什么杀伤力,或者说回报可能特别高的公司,毫无凭据的抹黑,那也是莱福特没少干过的事。
  在他的博客上发表目标公司种种不存在的“罪状”,引发市场的不信任,进而争相抛售,股价下滑……
  等目标公司反应过来,各种说明,各种指责,股价又缓缓回升的时候,莱福特早已经带着收获离场。
  控告?莱福特不怕的。
  在美国这样至少在大面上标榜“言论自由”的国家,对相关行为的定性,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对一般公司来说,在美国打官司,那费用,倒不是承担不起,只是,不划算啊,香橼就一皮包公司,花费了高额的诉讼费用之后,即使是胜诉了,又能有什么用?
  最大的作用,怕是招致股东对管理层的不满。
  可是,造冯一平的谣?莱福特想都不敢想,他不想去试试冯一平美国公司的那些法律顾问的斤两,总之,只要人乐意,完全可以像猫逗老鼠一样,把他给慢慢磨死。
  当然,让他下决心暂时不挑战冯一平的主要原因,来自其它方面。
  凯士资本的皮特,此时也还在做莱福特的工作,“莱福特,那两家公司,市值加起来,已经超过75亿美元,肯定是一个很有操作空间的目标,不是吗?所以,这样的好机会,我们为什么不把握呢?”
  莱福特笑了笑,好机会?“谢谢你皮特,我也很感兴趣,但我手上,还有另外没有完结的项目,所以,很抱歉,只能感谢你的好意。”
  在对方说出进一步的话之前,他说了一句“再见”,就结束了通话。
  好机会?
  莱福特详细的收集了那两家公司从上市到现在,所有公开披露过的资料,然后他发现,华尔街的那些知名投行,当初大多投资过这两家公司,虽然绝大部分都已经离场,但是,查询到的资料显示,还有几家,虽然占比很低,但依然是他们的机构股东。
  而莱福特要做空一家公司,自然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他自然会和华尔街的有些人联手——这个时代,一匹独狼,显然不可能成功。
  对他这样没什么实力的人来说,让渡出去一部分,或者大部分的利益,也是现实的需要。
  一般都是他和华尔街的那些人联手,先沽空,然后放出消息,静候股价下降。
  接到皮特的邮件后,他尝试着给几家公司打过电话,结果他们都或明确或隐晦的表明,对此不感兴趣。
  这肯定算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了。
  莱福特也不是没想过,这一次干脆就和凯士资本一起干,但是他看到的其它信息,不由得又让他警惕起来。
  那两家公司,刚刚向SEC递交了延迟发布去年第四季度财报的公告,莱福特怎么看怎么觉得,这肯定不是心血来潮之举。
  所以,如果对方已经有准备,还大手笔的做空,这个后果,来福特真不好保证。
  综合考虑,先放弃这次机会,应该是明智之举。
  总结一下,莱福特之所以不合作,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做空的难度大,做空的后果没把握。
  ……
  “不划算?”
  老实说,这个因素,并不是王总主要考量的重点,他主要想做的,是踩冯一平的脸,为此就算付出一些代价,就算不划算,那也是值得的。
  但这样的事,莱福特自然不愿意干。
  “王总,从现在的结果看,我们的做空,虽然没达到目标,但也不是没有效果。”老陈安慰他。
  “还有,杨主任还有后手呢。”
  “你是说,那些举报信?”王总说。
  “对,那些举报信。”
  王总的脸色又晴朗起来,“哼哼,冯一平,我一定要让你……”他想说句什么话,此时却卡住了。
  “哭得很有节奏。”老陈低着头,帮王总补完了这句话。
  这是冯一平以前在小说里写过的一句话,这一次,在网上抹黑他的人,纷纷引用这句话。
  当然,都是类似王总现在这样的引用。
  只是老陈却习惯性的有些怀疑,我们真能做到这一点吗?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惊喜
  影视城,拍完戏的演员们都活跃起来,能卸妆的赶快卸妆,不能卸妆的,则急急忙忙的去检查,去补妆,总之,都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呈现出来。
  导演自然也挺激动,是不是要停下来,让大家和冯总见见面?
  然而冯一平带着一群人进入房间以后,好长时间没有动静。
  还是上官求方心细,派人出来提醒了下,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带着失望的情绪,大家却更是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冯总不是没走吗,这不就意味着还是有和他见面的机会?
  屋里,陈韬和上官求方此时依然有些兴奋。
  面对类似的问题,国内的其它剧组,要说心里是舒服的,那绝对是假话,但是,他们只能迁就。
  而嘉盛传媒,即将把他们一直以来,想干而不好干,或者说不能干的事给做了,这想想,就让人忍不住激动啊。
  同样有些激动的周宁从门外进来,电视台的诸人看到她做出的示意,顿时也激动起来。
  既然这一段素材能用,那他们此刻全然相信,自己正在制作一档会超火的节目。
  对港澳台的同胞,对他们一些出格的行为,内地的民众,虽然在私下会有些议论,但在大面上,都还是拿出了大度宽和的态度。
  就像仁厚善良的兄长对待曾经离散多年,终于归家的兄弟一样,总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们,因而总是会笑呵呵的包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管是对的,还是不对的。
  一家人嘛,我们是大哥嘛。
  但哪怕是为他们好,总还是要说两句啊。
  他们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一幕,肯定会和大家一样,会觉得欣慰的。
  也会喜欢的。
  所以,这期节目,一定会火。
  “我总是觉得,最好不要让大家吃盒饭,”冯一平此时没有了之前的厉害,关心起了剧组的吃喝拉撒这样的问题,“这样一拍就几个月,让大家总是吃盒饭,我想,多半也会影响他们的发挥。”
  “我们的标准啊,是只要出现在镜头里的演员,就一定要求他有最好的状态。”
  冯一平之所以这么补充,那是因为生活条件再差,那些主演们的待遇,一定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但除开他们,其它人一般只有吃盒饭的份。
  而国内的电视剧,和国外,尤其是好莱坞的那些精品剧,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这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背景或者路人甲乙丙丁上。
  他们不会允许这些只是快速晃过镜头的小角色,或者连角色都算不上的人物,拉低整剧的品质,冯一平也是这样要求的。
  “可是,我们这几百人的一个大组,要是不吃盒饭。”上官求方又看了眼陈韬。
  一份盒饭,就算最好的吧,顶天也就20块,一人一天,还用不了100块。
  但要是去餐厅吃饭,20块,也就是一道菜的价格,几个月下来,这成本增加的,就不是一点点。
  “这是我们的疏忽,”陈韬说,“我想,至少在京郊这样的地方拍戏,我们应该能想办法把大家的生活保障好。”
  “行,那你们协调,暂时可以让首都的餐厅送嘛,或者,就在这附近,办一个餐厅,记住,该花的钱要花。”
  “放心吧冯总,”陈韬笑着说,“我得给徐总再打电话催催,让他在国内的几个影视城附近,尽快把我们自己的酒店盖起来。”
  “冯总,你和嘉盛做事,总是开一时风气之先。”周宁诚心诚意的夸了冯一平一句。
  到了冯一平这样的地步,居然这么关心大家吃饭和住宿这样的问题,真是不多见。
  “可是,你就不担心,有些作为,比如您刚才的决定,会招致批评,或者说,让您和嘉盛,面临一些额外的压力吗?”
  她可以预见到,等上官求方把冯一平的决定执行下去,肯定会让有些人哗然,肯定会马上就招致各种批评。
  因为这些明星的号召力,这一次的批评,估计不是小动静。
  这或许是国内其它的剧组,一直不敢做的主要原因吧,有些明星的粉丝,是非理性的。
  “批评好啊,我们欢迎大家的批评,有些事,就是不辩不明,对不对?”冯一平说,“人人心里都有杆秤,我们做得对,还是不对,我想大家心里都清楚。”
  “至于压力,”他摇了摇头,“我们向来不怕压力,我们就是在重重压力之下发展起来的,要是猛然间,这身上没压力了吧,那还真会不习惯。”
  “我看出来了,冯总就和嘉盛一样有担当。”周宁说。
  冯一平看了这姑娘一眼,这句话说得好,我喜欢。
  “你看,我还年轻,对不对,有些话,那些前辈不合适说,有些事,那些前辈们也不好做,我这个有些毛躁的年轻人来说来做,刚刚好。”
  “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的。”
  “呵呵,我们都知道,冯总你从不会犯错。”周宁笑道。
  不过一想,这确实也是冯一平的优势之一。
  因为年轻,这有时候,难免还是会让人有些轻视,但同样因为年轻,所以,是的,他就是做了什么错事——只要不是挑战大家底线的那种,确实容易得到大家的谅解。
  谁还没年轻过呢?
  只是,周宁没想到,一向表现得很成熟,成熟得有些怎么说呢,非常正经的冯一平,也有这样稍微带着无赖的一面。
  但是,大家会因此讨厌他吗?
  周宁只知道,自己反而对这样的冯一平,更心生亲近之感。
  太高大上,太正确,事事处处,方方面面,都可以作为表率的人,都完美无缺的人,虽然会被大家喜欢,但总感觉有距离感。
  现在表现出这带着点小狡黠和小无赖的一面来,反而让他的形象更加鲜活起来。
  陈韬见冯一平好像没有离开的意思,于是提议道,“冯总,要不要到处转转?”
  “算了吧,我看正在开工的剧组不少,不要影响到大家的工作。”
  那陈韬就有些不明白,怎么看起来,你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呢?他知道,一年刚开始,又遇上了眼下这样的事的时候,冯一平此时有多忙。
  ……
  此时,在影视城一家茶馆里,总算把脸露出来了的马灵和文森特,正好奇的看着同样是古装打扮的服务员,背着把壶嘴长应该超过三英尺的铜茶壶,在拥挤的茶馆里,灵活的走来走去,一压壶嘴,热水便准确的冲进离得有一段距离的茶碗里。
  而且是一滴不溅,半点不流,真的好神奇啊!
  娘俩真是大开眼界,文森特拍着手叫,“wonderful!”
  他真是个人见人爱的家伙,茶博士或许是想让他开心,或许是想在至少马灵这位外籍人士面前露几手,于是,给马灵倒茶,用的是苏秦背剑,给陪着马灵的那位女孩子,是高山流水,给文森特的,是最难的一种,天外飞仙。
  霎时间,茶馆里掌声如潮,看得欧文的那位手下,后悔没有坐到那桌去。
  ……
  剧组那边,周宁没有觉得冯一平在这里逗留了这么一段时间有什么不对。
  她问出了一个大家觉得,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的问题,“冯总,对你来说,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果然,冯一平这一次,并没有就这个问题本身说什么,“最大的困难,这个我还真得想一想。”
  也就是在说话的功夫,他就有了结论,“最大的困难,应该是平衡。”
  “平衡?”周宁有些不太明白。
  “对,平衡,”冯一平点点头,“得益于这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我和嘉盛,始终面临着很多机会,那么,如果对待这些机会,是很伤脑经的一件事。”
  尤其是对冯一平而言,机会不是太少,而是真的太多。
  “这,听起来好像是个选择问题。”周宁觉得,自己终于第一次抓住了冯一平话里的漏洞。
  “但是最后,其实还是一个平衡的问题,我们需要去平衡赚钱,和有意义这两个关系。”冯一平认真的解释了一下。
  “对于我们来说,赚钱,自然是很有必要的事,我们有很多想法,需要很多的资源才能去实现,但是,在我们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情况下,我们也想尽量让我们做的事,不止能赚钱,还要有意义。”
  这并不就是说明他有多高尚,他相信,这是每一个重生者都会考虑的问题。
  因为财富,对重生者来说,真的不应该是问题,当首富有难度,可实现首富口中的小目标,实现财务自由,那真没难度。
  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已。
  一个财务自由迟早不是问题的人,只要心智健全,总会寻求或者去达成一些有意义的事,或许是证明,或许是追求另一种更高层次的满足……总之,这是他们一定会做的事。
  “哦,您说得对。”周宁点头,或许,这可以说是价值观的问题?
  但是平衡,确实也没错啦。
  “还有一个平衡,就是一方面,我们都希望能聚集更多的财富,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对吧,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想办法平衡一直在增长的财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您是说,可能会有的膨胀?”周宁大胆的问了一句。
  “是,但也不只如此,我们也都知道,钱不是万能的,或者可以说,它不但不是万能的,不能帮我们解决所有问题,有时候,它还会放大我们的身上的一些缺点,或者是无知。”
  周宁这会非常清楚的明白了冯一平说的是什么意思。
  那各种土豪的各种土豪行为和做法,不正是被钱放大了他们身上的缺点所导致的吗?
  难怪冯一平一直风评会这么好,原来他虽然年轻,但是在这些问题上,已经想得这么透彻。
  那些有了些钱,便烧包得不行的人,真该跟冯一平好好学学。
  “这样的思想上的问题,是最难的,对吗?”周宁问。
  “对,哦,对不起,”冯一平掏出手机,看到是小舅来电,“我接个电话。”
  这又是不在演播厅的另一个坏处,总会有一些突发的事项来打断采访的进程。
  他刚叫了一声,那边梅义良就语气急促的说了一大番话,“真的?”他也有些惊讶的问了一句。
  周宁看到冯一平收起电话,向桌旁走来,看样子,很感慨,但又明显看得出来,他很高兴,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冯一平正准备对他们说些什么,电话又震动起来,他一看,又致歉了一下,“金总。”
  “一平,你知道了吗?”金翎一接通就问。
  “我刚刚知道。”冯一平说。
  “这次,可一定要你出面。”金翎说。
  “我知道,我最迟明天下午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